CN109256789B -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及其限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及其限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6789B
CN109256789B CN201811233490.4A CN201811233490A CN109256789B CN 109256789 B CN109256789 B CN 109256789B CN 201811233490 A CN201811233490 A CN 201811233490A CN 109256789 B CN109256789 B CN 1092567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omponent
phase
sequence
negative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34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56789A (zh
Inventor
蔡丛楠
黄焕强
姜林福
马楠
时亨通
吴艺
李喆
黄照贺
裴璐
吴钊铭
陈加豪
尹龙强
迟屹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334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567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56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6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56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6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6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asymmetry in polyphase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50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asymmetry in polyphase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限流的方法,包括获取负载侧ABC三相电流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并基于旋转坐标将所获取到的负载侧ABC三相电流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进行dq变换,计算出正序d轴、q轴电流分量及负序d轴、q轴电流分量;对正序d轴、q轴电流分量及负序d轴、q轴电流分量进行变换处理后,得到三相虚拟电流,并根据三相虚拟电流,确定动态及稳态限流判定值;将动态限流判定值与第一阀值以及将稳态限流判定值与第二阀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为动态限流模式或稳态限流模式。实施本发明,能够同时兼顾动态和稳态三相不平衡电流调节,避免造成其它设备的损坏以及功率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及其限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配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及其限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低压三相四线制的配网供电系统中,由于用户侧接入多为单相负荷方式或单相负荷和三相负荷混用方式,并且负荷大小不同和用电时间的不同,因此容易导致低压供电系统三相负载的长期性不平衡,不仅增加了线路及变压器的损耗,还会降低变压器的出力甚至会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最终会造成三相电压的不平衡。随着电力电子行业的发展,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可以解决由于负载不平衡带来的三相不平衡。
如图1所示,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并接在三相四线制的配网中,实现补偿负载N线上的电流,使得并入点的电网侧电流趋于均衡。该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的补偿原理是,通过其上的环路控制电网侧ABC三相电感电流(输出电流),使得输出的三相电感电流分离出的各个负序和零序分量,对应与负载侧的ABC三相负载电流分离出的各个负序和零序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图1中,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采用高效率的T型三电平拓扑。首先,设计十二个个开关管,ABC三相中每一相均对应有四个开关管(如A相对应四个开关管Sa1-Sa4,B相对应四个开关管Sb1-Sb4,C相对应四个开关管Sc1-Sc4),且上述十二个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均通过DSP芯片控制产生的SPWM波来驱动实现控制产生相应的三相电感电流,达到补偿负载侧电流不平衡和无功的目的;其次,设计三组LCL滤波器来分别实现ABC三相的滤波功能,具体包括六个交流滤波电感L1-L6、三个交流滤波电容C11-C13;最后,设计正负直流母线电容组C1和C2,并采用一个环路作为正负母线差调节环路来控制电容C1和电容C2上的电压均衡,设计三个霍尔传感器H1,H2和H3分别采集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上的ABC三相的电感电流作为提取控制环路的反馈量,以及设计三个CT传感器CT1、CT2和CT3分别采集负载侧ABC三相电流作为提取控制环路的给定量。该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就是在负载侧ABC三相电流Ia′,Ib′,Ic′有效值不相等,且N相电流In′远大于0时,对电网侧进行补偿,使得补偿后的电网侧ABC三相电流Ia,Ib,Ic电流均衡。例如,负载侧ABC三相电流有效值分别为50A、100A、150A,加入该三相不平衡调节调节装置后,该三相不平衡调节调节装置分别对应电网侧ABC三相发出电流50A、0A、-50A进行补偿,使得补偿后的电网侧ABC三相电流有效值分别为100A,100A,100A。
但是,因负载侧的三相电流大小差异很大,采用现有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来补偿这些差异,特别容易形成单相过载、两相过载、动态突过载、稳态过载等多种复杂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无法兼顾动态和稳态三相不平衡电流调节,所输出的补偿电流和预期的理想数值相比,容易出现过大或者过小。若过大(即没有限制住),则会导致配网其它设备的损坏;若过小(即过度限制),则导致功率和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及其限流的方法,能够同时兼顾动态和稳态三相不平衡电流调节,避免造成其它设备的损坏以及功率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限流的方法,其在并接于电网侧和负载侧间三相四线制线路上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上实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θ,并基于旋转坐标将所获取到的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θ进行dq变换,计算出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
步骤S2、对所述计算出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进行变换处理后,得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并根据所得到的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确定出动态限流判定值及稳态限流判定值;
步骤S3、将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与预设的第一阀值进行对比,以及将所述稳态限流判定值与预设的第二阀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其中,所述限流模式包括动态限流模式和稳态限流模式。
其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根据正负序同步旋转变换理论公式(1)和三角函数公式(2),将所获取到的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分别进行正序旋转变换与负序旋转变换,得到正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以及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 1;其中,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31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32
将所得到的得到正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以及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通过滤波器滤除脉动分量后,得到公式(3)中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其中,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33
其中,所述步骤S2具体为;
采用公式(4)和公式(5)对所述计算出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计算后,通过公式(6),计算得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其中,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41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42
计算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的瞬时值及有效值,并提取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中所计算出的最大瞬时值为动态限流判定值,以及提取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中所计算出的最大有效值为稳态限流判定值。
其中,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当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时,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为动态限流模式;
当所述稳态限流判定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二阀值,且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时,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为稳态限流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包括:
dq变换单元,用于获取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θ,并基于旋转坐标将所获取到的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θ进行dq变换,计算出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
三相虚拟电流变换单元,用于对所述计算出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进行变换处理后,得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并根据所得到的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确定出动态限流判定值及稳态限流判定值;
限流模式进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与预设的第一阀值进行对比,以及将所述稳态限流判定值与预设的第二阀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其中,所述限流模式包括动态限流模式和稳态限流模式。
其中,所述dq变换单元包括:
旋转变换模块,用于根据正负序同步旋转变换理论公式(1)和三角函数公式(2),将所获取到的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分别进行正序旋转变换与负序旋转变换,得到正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以及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
和负序分量x- q1;其中,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51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52
过滤模块,用于将所得到的得到正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以及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通过滤波器滤除脉动分量后,得到公式(3)中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
轴电流分量x- q;其中,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53
其中,所述三相虚拟电流变换单元包括:
三相虚拟电流计算模块,用于采用公式(4)和公式(5)对所述计算出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计算后,通过公式(6),计算得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其中,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61
判定值提取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的瞬时值及有效值,并提取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中所计算出的最大瞬时值为动态限流判定值,以及提取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中所计算出的最大有效值为稳态限流判定值。
其中,所述限流模式进入单元包括:
第一限流模式进入模块,用于当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时,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为动态限流模式;
第二限流模式进入模块,用于当所述稳态限流判定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二阀值,且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时,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为稳态限流模式。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将实时采集的负载测ABC三相电流进行dq变换得到正负序d轴、q轴电流分量后,再经变换构造和叠加z轴零序分量得到三相虚拟电流,并基于三相虚拟电流提取瞬时最大值和有效值最大值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阀值和第二阀值进行对比,实现动态限流模式和稳态限流模式之间的切换,从而能够同时兼顾动态和稳态三相不平衡电流调节,避免造成其它设备的损坏以及功率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并联于配网的物理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限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限流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限流的方法,其在并接于电网侧和负载侧间三相四线制线路上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如图1所示)上实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θ,并基于旋转坐标将所获取到的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θ进行dq变换,计算出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
具体过程为,针对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自身发出三相电流大小不同的特点,需要分正序、负序和零序分别补偿。然而,因零序补偿电流为交流分量,控制方式上不容易直接得到限流量,因此需要进行dq变换成虚拟电流的方法来实现限流。
首先,真实采样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θ,并根据正负序同步旋转变换理论公式(1):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71
以及利用三角函数公式(2):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81
将所获取到的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分别进行正序旋转变换与负序旋转变换,得到正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以及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
其次,将所得到的得到正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以及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通过滤波器滤除脉动分量后,利用公式(3):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82
得到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
步骤S2、对所述计算出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进行变换处理后,得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并根据所得到的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确定出动态限流判定值及稳态限流判定值;
具体过程为,首先,对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采用公式(4)计算: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83
其次,利用公式(5)进行αβ变换: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91
然后,通过公式(6)进行23变换构造和叠加z轴零序分量后,得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092
根据所得到的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计算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的瞬时值及有效值,确定出动态限流判定值InstMax为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中所计算的最大瞬时值,以及确定出稳态限流判定值RmsMax为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中所计算的最大有效值。应当说明的是,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的补充电流以及电网侧和负载侧电流均为正弦交流电,因此有效值的计算等于峰值除以根号2。
步骤S3、将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与预设的第一阀值进行对比,以及将所述稳态限流判定值与预设的第二阀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其中,所述限流模式包括动态限流模式和稳态限流模式。
具体过程为,当动态限流判定值InstMax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阀值F1时,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为动态限流模式;当稳态限流判定值RmsMax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阀值F2,且动态限流判定值InstMax小于预设的第一阀值F1时,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为稳态限流模式。
应当说明的是,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在dq静止坐标系下,控制调节器给定量为正负序分量idref+、idref-、iqref+、iqref-。设限流前电流给定量为Iref(可以代表idref+、idref-、iqref+、iqref-),能够可以根据公式(7),推导出限流后给定量为Ilim;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101
其中,k1和k2分别为动态限流系数和稳态限流系数。
通常,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补偿时,动态加超过额定负载的大负载时,此时满足动态限流条件(即动态限流判定值InstMax>=第一阀值F1),首先进入动态限流模式,动态限流系数k1不为1,而稳态限流条件不满足,稳态限流系数k2为1,稳态限流不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后,动态限流判定值InstMax会下降,此时如果满足稳态限流条件(即稳态限流判定值RmsMax>=第二阀值F2,且动态限流判定值InstMax<第一阀值F1),稳态限流系数k2不为1,而动态限流系数k1=1,则退出动态限流模式,并进入稳态限流模式。
再经过一段时间后,稳态限流判定值RmsMax也随之下降,此时满足限流退出条件(即稳态限流判定值RmsMax<第二阀值F2,且动态限流判定值InstMax<第一阀值F1),稳态限流系数k2=1,且动态限流系数k1=1,则退出限流模式。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提供的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包括:
dq变换单元110,用于获取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θ,并基于旋转坐标将所获取到的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θ进行dq变换,计算出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
三相虚拟电流变换单元120,用于对所述计算出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进行变换处理后,得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并根据所得到的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确定出动态限流判定值及稳态限流判定值;
限流模式进入单元130,用于将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与预设的第一阀值进行对比,以及将所述稳态限流判定值与预设的第二阀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其中,所述限流模式包括动态限流模式和稳态限流模式。
其中,所述dq变换单元110包括:
旋转变换模块1101,用于根据正负序同步旋转变换理论公式(1)和三角函数公式(2),将所获取到的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分别进行正序旋转变换与负序旋转变换,得到正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以及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其中,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111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112
过滤模块1102,用于将所得到的得到正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以及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通过滤波器滤除脉动分量后,得到公式(3)中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
序q轴电流分量x- q;其中,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113
其中,所述三相虚拟电流变换单元120包括:
三相虚拟电流计算模块1201,用于采用公式(4)和公式(5)对所述计算出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计算后,通过公式(6),计算得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其中,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121
Figure BDA0001837655030000122
判定值提取模块1202,用于计算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的瞬时值及有效值,并提取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中所计算出的最大瞬时值为动态限流判定值,以及提取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中所计算出的最大有效值为稳态限流判定值。
其中,所述限流模式进入单元130包括:
第一限流模式进入模块1301,用于当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时,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为动态限流模式;
第二限流模式进入模块1302,用于当所述稳态限流判定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二阀值,且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时,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为稳态限流模式。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将实时采集的负载测ABC三相电流进行dq变换得到正负序d轴、q轴电流分量后,再经变换构造和叠加z轴零序分量得到三相虚拟电流,并基于三相虚拟电流提取瞬时最大值和有效值最大值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阀值和第二阀值进行对比,实现动态限流模式和稳态限流模式之间的切换,从而能够同时兼顾动态和稳态三相不平衡电流调节,避免造成其它设备的损坏以及功率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装置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装置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限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并接于电网侧和负载侧间三相四线制线路上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上实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θ,并基于旋转坐标将所获取到的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θ进行dq变换,计算出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
步骤S2、对所述计算出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进行变换处理后,得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并根据所得到的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确定出动态限流判定值及稳态限流判定值;
步骤S3、将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与预设的第一阀值进行对比,以及将所述稳态限流判定值与预设的第二阀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其中,所述限流模式包括动态限流模式和稳态限流模式;
其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根据正负序同步旋转变换理论公式(1)和三角函数公式(2),将所获取到的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分别进行正序旋转变换与负序旋转变换,得到正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以及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其中,
Figure FDA0002955801880000011
Figure FDA0002955801880000012
Figure FDA0002955801880000021
将所得到的正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以及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通过滤波器滤除脉动分量后,得到公式(3)中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其中,
Figure FDA0002955801880000022
其中,所述步骤S2具体为;
采用公式(4)和公式(5)对所述计算出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计算后,通过公式(6),计算得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其中,
Figure FDA0002955801880000023
Figure FDA0002955801880000024
计算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的瞬时值及有效值,并提取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中所计算出的最大瞬时值为动态限流判定值,以及提取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中所计算出的最大有效值为稳态限流判定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限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当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时,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为动态限流模式;
当所述稳态限流判定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二阀值,且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时,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为稳态限流模式。
3.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dq变换单元,用于获取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θ,并基于旋转坐标将所获取到的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及其对应同步的相位角θ进行dq变换,计算出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
三相虚拟电流变换单元,用于对所述计算出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进行变换处理后,得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并根据所得到的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确定出动态限流判定值及稳态限流判定值;
限流模式进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与预设的第一阀值进行对比,以及将所述稳态限流判定值与预设的第二阀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其中,所述限流模式包括动态限流模式和稳态限流模式;
其中,所述dq变换单元包括:
旋转变换模块,用于根据正负序同步旋转变换理论公式(1)和三角函数公式(2),将所获取到的负载侧ABC三相电流xa、xb、xc分别进行正序旋转变换与负序旋转变换,得到正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以及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其中,
Figure FDA0002955801880000031
Figure FDA0002955801880000041
过滤模块,用于将所得到的正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以及负序旋转坐标系下包含两倍电网频率脉动的正序分量x- d1和负序分量x- q1,通过滤波器滤除脉动分量后,得到公式(3)中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其中,
Figure FDA0002955801880000042
其中,所述三相虚拟电流变换单元包括:
三相虚拟电流计算模块,用于采用公式(4)和公式(5)对所述计算出的正序d轴电流分量x+ d、正序q轴电流分量x+ q、负序d轴电流分量x- d和负序q轴电流分量x- q计算后,通过公式(6),计算得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其中,
Figure FDA0002955801880000043
判定值提取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的瞬时值及有效值,并提取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中所计算出的最大瞬时值为动态限流判定值,以及提取所述三相虚拟电流xa1、xb1、xc1中所计算出的最大有效值为稳态限流判定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模式进入单元包括:
第一限流模式进入模块,用于当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时,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为动态限流模式;
第二限流模式进入模块,用于当所述稳态限流判定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二阀值,且所述动态限流判定值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时,确定当前进入的限流模式为稳态限流模式。
CN201811233490.4A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及其限流的方法 Active CN1092567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3490.4A CN109256789B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及其限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3490.4A CN109256789B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及其限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6789A CN109256789A (zh) 2019-01-22
CN109256789B true CN109256789B (zh) 2021-07-02

Family

ID=65046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3490.4A Active CN109256789B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及其限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567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140B (zh) * 2019-08-15 2023-06-13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自由度的电能质量设备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12067930B (zh) * 2020-09-14 2021-09-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配电变压器过载类型的判断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2688339A (zh) * 2020-12-17 2021-04-2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器的补偿电流限幅方法及装置
CN113555885A (zh) * 2021-07-28 2021-10-26 北京英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相不平衡电流限幅系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0704A (zh) * 2002-04-05 2003-10-22 清华大学 补偿动态三相不平衡负荷的方法及补偿装置
CN102778605A (zh) * 2012-08-13 2012-11-14 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 在线确定三相四线一相失流时退补电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19310A (zh) * 2015-10-14 2015-12-02 上海鸿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不平衡负荷调整快速算法
CN106645944A (zh) * 2016-09-28 2017-05-10 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旋转变换的三相电网各分量瞬时值的提取方法
CN107359627A (zh) * 2017-06-29 2017-11-17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模糊pi控制的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
CN107565556A (zh) * 2017-09-25 2018-01-09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55265B2 (en) * 2010-03-14 2013-01-15 Mechanical Electrical Systems, Inc. DC-to-DC power convers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0704A (zh) * 2002-04-05 2003-10-22 清华大学 补偿动态三相不平衡负荷的方法及补偿装置
CN102778605A (zh) * 2012-08-13 2012-11-14 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 在线确定三相四线一相失流时退补电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19310A (zh) * 2015-10-14 2015-12-02 上海鸿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不平衡负荷调整快速算法
CN106645944A (zh) * 2016-09-28 2017-05-10 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旋转变换的三相电网各分量瞬时值的提取方法
CN107359627A (zh) * 2017-06-29 2017-11-17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模糊pi控制的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
CN107565556A (zh) * 2017-09-25 2018-01-09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6789A (zh)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6789B (zh)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及其限流的方法
CN110112769A (zh) 虚拟同步机输出反馈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4009486B (zh) 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
CN106026140B (zh) 一种用于三相不平衡和无功补偿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0739678B (zh) 一种并网换流器串联虚拟阻抗的控制方法
WO2016037419A1 (zh) 一种精确补偿三相分补svg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347354B (zh) 基于三次谐波注入的中点电压纹波抑制装置及方法
CN108880297B (zh) 一种基于Vienna整流器的相位补偿装置与方法
CN112653342B (zh) 一种静止坐标系下的复矢量电流环解耦控制装置及方法
Chedjara et al. A novel robust PLL algorithm applied to the control of a 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 using a self tuning filter concept
CN112290567A (zh) 一种基于半桥变换器的三相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及方法
CN105305498A (zh) 一种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Salim et al. Simplified control scheme of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 based on three-phase three-level (NPC) inverter to mitigate current source harmonics and compensate all voltage disturbances
CN113241748B (zh) 电力电子变流器接入弱电网暂态过电压抑制方法及系统
CN103117562A (zh) 一种高压级联能量回馈变频器功率模块的控制方法
CN106921170A (zh) 一种多变流器型三相不平衡负荷综合调节系统结构及控制策略
CN205901318U (zh) 一种用于三相不平衡和无功补偿的控制装置
KR102200554B1 (ko) 계통 전압 위상 검출 장치
CN111049201A (zh) 一种交直流电网混合式大功率接口变流器协调控制方法
CN113964877B (zh) 一种电压不平衡下风电机组并网能力的提升方法及系统
CN109962480A (zh) 静止无功发生器无锁相环控制系统、方法及应用
CN109066712B (zh) 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式三电平svg的分相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384716B (zh) 一种基于不平衡电网的七电平静止同步补偿器
CN114172209A (zh) 基于滑动窗滤波和容量自适应分配的冲击功率检测方法
Sun et al. A new PLL based on fast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quence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with matrix operation under distorted grid condi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