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54082B - 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54082B
CN107554082B CN201710504177.9A CN201710504177A CN107554082B CN 107554082 B CN107554082 B CN 107554082B CN 201710504177 A CN201710504177 A CN 201710504177A CN 107554082 B CN107554082 B CN 107554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chamber
discharge
unit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041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54082A (zh
Inventor
松山良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554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4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54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4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07Conditioning of the inside of ink supply circuits, e.g. flushing during start-up or shut-dow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monitoring ink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阀单元产生的沉淀物流向吐出部一侧的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一种阀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印刷装置的流路的中途,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存积部,存积墨;吐出部,吐出所述墨;以及所述流路,连接所述存积部与所述吐出部,并且供所述墨从所述存积部通向所述吐出部,所述阀单元具有:第一室,与所述存积部连通;第二室,与所述吐出部连通;切换阀,切换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室向所述第二室的通过与切断;以及排出部,通过吸引来排出所述第二室内的沉淀物。

Description

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以喷墨方式在片状的记录介质上实施印刷的印刷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印刷装置具备填充有墨的墨盒、吐出墨来形成图像的记录头、以及连接墨盒和记录头且供墨通过的导管。
但是,近年来,墨浓色化的趋势变高。因此,难溶解成分以较高的比例存在于墨中。该难溶解成分由于条件有时会在从墨盒到达至记录头的过程中析出/结晶化,该结晶化后的物质是异物。该异物可能成为在记录头中的堵塞、吐出不良的原因。因此,期望相比记录头尽可能在更上游侧去除异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阀单元产生的沉淀物流向吐出部一侧的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这样的目的通过下述的本发明而完成。
本发明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印刷装置的流路的中途,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存积部,存积墨;
吐出部,吐出所述墨;以及
所述流路,连接所述存积部与所述吐出部,并且供所述墨从所述存积部通向所述吐出部,
所述阀单元具有:
第一室,与所述存积部连通;
第二室,与所述吐出部连通;
切换阀,切换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室向所述第二室的通过与切断;以及
排出部,通过吸引来排出所述第二室内的沉淀物。
由此,即使在阀单元的第二室中产生沉淀物,也能够经由排出部排出该沉淀物。由此,能够防止沉淀物流向吐出部一侧,因此,能够防止在吐出部中的堵塞、吐出不良。
在本发明的阀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阀单元以所述排出部位于所述第二室的下方的姿势而被使用。
沉淀物在第二室内沿垂直下方堆积,因而通过排出部位于第二室的下方,从而从该排出部迅速地排出。
在本发明的阀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室具有水平截面的面积朝向所述排出部一侧递减的部分。
由此,沉淀物朝向排出部集中,因此,易于从排出部排出。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积部,存积墨;
吐出部,吐出所述墨;
流路,连接所述存积部与所述吐出部,并且供所述墨从所述存积部通向所述吐出部;以及
阀单元,设于所述流路的中途,
所述阀单元具有:
第一室,与所述存积部连通;
第二室,与所述吐出部连通;
切换阀,切换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室向所述第二室的通过与切断;以及
排出部,通过吸引来排出所述第二室内的沉淀物。
由此,即使在阀单元的第二室中产生沉淀物,也能够经由排出部排出该沉淀物。由此,能够防止沉淀物流向吐出部一侧,因此,能够防止吐出部中的堵塞、吐出不良。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从所述排出部排出所述沉淀物是在从所述吐出部的所述墨的吐出停止而印刷结束了时进行的。
由此,能够防止沉淀物的排出对在印刷时吐出的墨的吐出量、向吐出部的墨的供给压力等造成影响。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从所述排出部排出所述沉淀物是与从所述吐出部试喷所述墨的冲洗(flushing)一起、或在所述冲洗之后且印刷开始之前进行的。
由此,能够防止沉淀物的排出对在印刷时吐出的墨的吐出量、向吐出部的墨的供给压力等造成影响。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印刷装置能够进行彩色印刷,
所述吐出部具有喷嘴列,所述喷嘴列由将相同颜色的所述墨作为液滴吐出的多个喷嘴构成。
由此,实施了彩色印刷的介质具有极其精细、即致密的图像。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阀单元对应一个所述喷嘴列而配置有一个。
由此,能够从属于一个喷嘴列的喷嘴,将墨作为液滴稳定地吐出。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吐出部具有多个所述喷嘴列,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合流部,通过各所述阀单元的所述排出部而排出的所述沉淀物在所述合流部合流。
由此,能够一并地吸引并排出在合流部中合流的沉淀物,因此,能够迅速且容易地进行沉淀物的排出作业。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具备:
连接部,设于所述合流部的下游侧,并与吸引通过所述排出部排出的所述沉淀物的吸引装置连接;以及
开闭阀,设于所述合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并在通过所述吸引装置吸引所述沉淀物时打开,在停止所述沉淀物的吸引时关闭。
由此,例如即使是使吸引装置从连接部脱离的状态,如果使开闭阀预先关闭,则能够防止气泡从外部混入到阀单元。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通过所述排出部排出的所述沉淀物的排出量小于从所述第二室供给到所述吐出部的所述墨的供给量。
虽然从排出部,与沉淀物一起还排出墨,但能够尽可能抑制其墨的排出量。由此,能够防止墨被浪费地排出。
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具备通知部,所述通知部通知所述沉淀物的排出提示。
由此,能够不忘记排出沉淀物。
本发明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印刷工序,使用印刷装置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以及
排出工序,在所述印刷工序停止时,从排出部排出沉淀物,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存积部,存积墨;
吐出部,吐出所述墨;
流路,连接所述存积部与所述吐出部,并且供所述墨从所述存积部通向所述吐出部;以及
阀单元,设于所述流路的中途,
所述阀单元具有:
第一室,与所述存积部连通;
第二室,与所述吐出部连通;
切换阀,切换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室向所述第二室的通过与切断;以及
所述排出部,通过吸引来排出所述第二室内的沉淀物。
由此,即使在阀单元的第二室中产生沉淀物,也能够经由排出部排出该沉淀物。由此,能够防止沉淀物流向吐出部一侧,因此,能够防止吐出部中的堵塞、吐出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略侧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喷墨头与墨盒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具备的本发明的阀单元的动作状态的概略截面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具备的本发明的阀单元的动作状态的概略截面图。
图6是从图4中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图。
图7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中所存储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流程图中的作为子程序的排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头与墨盒的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第三实施方式)具备的本发明的阀单元的概略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第四实施方式)中所存储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印刷装置;2:喷墨头;21:喷嘴;22:喷嘴列;22Y:喷嘴列;22M:喷嘴列;22C:喷嘴列;22K:喷嘴列;3:送出装置;31:送出辊(送出卷盘);32:张紧装置;4:卷绕装置;41:卷绕辊(卷绕卷盘);42:张紧装置;43:张紧装置;44:张紧装置;5:支撑装置;51:主动辊;52:从动辊;53:环形带;54:张紧装置;55:张紧装置;6:第一室;7:第二室;71:硬质部;72:膜;73:截面积递减部(部分);8:切换阀;81:阀体;811:扩展部;812:扩展部;82:线圈弹簧;91:墨流入部;92:墨流出部;93:沉淀物排出部(排出部);94:壁部;941:贯通孔;10:阀单元;11:机台;12:输送部;13:印刷部;131:滑架单元;14:移动部;15:控制部;151:CPU;152:存储部;16:干燥部;161:腔体;17:通知部;18:输入操作部;19:墨盒;19Y:墨盒;19M:墨盒;19C:墨盒;19K:墨盒;20:流路;201:分支部;30:排出用流路;301:合流部;302:连接部;303:开闭阀;40:吸管;50:泵;200:外部电力供给源;φd93:内径;IK:墨;PT:沉淀物;SA7:面积;W:作业;S101~S105:步骤;S201~S204:步骤;S301~S305: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略侧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喷墨头与墨盒的关系的图。图4以及图5分别是表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具备的本发明的阀单元的动作状态的概略截面图。图6是从图4中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图。图7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中所存储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流程图中的作为子程序的排出处理的流程图。此外,以下,为便于说明,将图1中的纸面纵深方向称为“X方向”、将左右方向称为“Y方向”,将上下方向称为“Z方向”。另外,图3~图6、图9以及图10中的坐标轴分别与图1中的坐标轴对应。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1具备:作为存积部的墨盒19,存积墨IK;作为吐出部的喷墨头2,吐出墨IK;流路20,连接墨盒19(存积部)和喷墨头2(吐出部),墨IK从墨盒19(存积部)通向喷墨头2(吐出部);以及本发明的阀单元10,设于流路20的中途。
另外,本发明的印刷方法具有:印刷工序,使用印刷装置1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以及排出工序,在印刷工序停止时,从所述排出部排出所述沉淀物。
而且,阀单元10具有:第一室6,与墨盒19(存积部)连通;第二室7,与喷墨头2(吐出部)连通;切换阀8,切换墨IK从第一室6向第二室7的通过与切断;以及沉淀物排出部(排出部)93,通过吸引来排出第二室7内的沉淀物PT。
另外,本发明的印刷方法具有:印刷工序,使用印刷装置1在作为记录介质的作业W上进行印刷;以及排出工序,在印刷工序停止时,从印刷装置1的阀单元10的沉淀物排出部(排出部)93排出沉淀物PT。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如后所述,即使在阀单元10的第二室7中产生沉淀物PT,也能够经由沉淀物排出部93排出该沉淀物PT。由此,能够防止沉淀物PT流向喷墨头2一侧,因此,能够防止例如喷墨头2中的堵塞、吐出不良。
下面,说明各部的构成。
印刷装置1是在输送作为记录介质的作业W的同时,在该作业W上实施印刷的印染装置。
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具备:机台11;输送部12,输送作业W;印刷部13,在作业W上赋予墨IK来实施印刷;干燥部16,对作业W上的墨IK进行干燥;以及控制部15,分别控制这些各部的动作。另外,如图2所示,印刷装置1具备:移动部14,使印刷部13移动;通知部17,通知各种信息;以及输入操作部18,进行印刷时的各种诸多条件的输入、设定。另外,在印刷装置1中,控制部15与外部电力供给源200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输送作业W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成为X方向,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成为Y方向,与X方向以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成为Z方向。
输送部12具备:送出装置3,送出以辊状缠绕的长尺的作业W;卷绕装置4,卷绕完成印刷的作业W;以及支撑装置5,配设于机台11上,支撑印刷时的作业W。
送出装置3相比机台11配设于作业W的送出方向(Y方向)上游侧。送出装置3具有:送出辊(送出卷盘)31,以辊状缠绕作业W,送出该作业W;以及张紧装置32,在送出辊31与支撑装置5之间对作业W施加张力。送出辊31连接电机(未图示),能够通过该电机的动作旋转。
另外,作为作业W,能够使用被印染材料。被印染材料是指成为印染的对象的布料、衣服、其它服饰产品等。在布料中,包括棉、绸、羊毛等天然纤维、尼龙等化学纤维或者将它们混合而得到的复合纤维的纺织物、编织物、无纺织布等。另外,在衣服、其它服饰产品中,除了缝制后的T恤、手帕、围巾、毛巾、手提袋、布制的包、窗帘、床单、被罩等家具类等以外,还包括作为缝制前的状态的配件存在的裁断前后的布料等。
此外,作为作业W,除了上述被印染材料以外,还能够使用普通纸、上等纸、以及光泽纸等喷墨记录用专用纸等。另外,作为作业W,例如,能够使用未为了喷墨印刷用进行表面处理、即未形成墨吸收层的塑料膜、以及在纸等基材上涂覆塑料的材料以及粘接塑料膜的材料。作为该塑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以及聚丙烯。
卷绕装置4相对送出装置3,比机台11配设于作业W的送出方向(Y方向)下游侧。卷绕装置4具有:卷绕辊(卷绕卷盘)41,以辊状卷绕作业W;以及张紧装置42、张紧装置43、张紧装置44,在卷绕辊41与支撑装置5之间对作业W施加张力。卷绕辊41连接电机(未图示),能够通过该电机的动作旋转。分别在远离卷绕辊41的方向上依次隔开间隔而配置有张紧装置42~张紧装置44。
支撑装置5配置于送出装置3与卷绕装置4之间。支撑装置5具有:主动辊51及从动辊52,在Y方向上彼此分开配置;环形带53,架设于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以及张紧装置54、张紧装置55,在主动辊51与从动辊52之间对作业W施加张力。
主动辊51连接电机(未图示),能够通过该电机的动作旋转。另外,从动辊52经由环形带53被传递主动辊51的旋转力,能够与该主动辊51连动地旋转。
环形带53是在其表侧的面上形成有具有粘接性的粘接层的胶水带。在该粘接层上粘接固定作业W的一部分,在Y方向上输送。然后,在该输送的期间,对作业W实施印刷。另外,在实施印刷之后,从环形带53剥离作业W。
张紧装置54、张紧装置55也与主动辊51以及从动辊52同样地,在Y方向上彼此分开地配置。
张紧装置54能够在与主动辊51之间与环形带53一起夹住作业W,张紧装置55能够在与从动辊52之间与环形带53一起作业W。由此,通过张紧装置54、张紧装置55施加张力的作业W固定于施加了该张力的状态环形带53并被输送。通过这样的状态,防止作业W在输送中引起例如褶皱等,因此,在实施了印刷的情况下,该印刷正确并且质量高。
印刷部13具备搭载有在作业W上吐出墨IK通过印刷进行描绘(记录)的喷墨头2的滑架单元131。
此外,墨IK是在作为溶媒的水中含有并分散作为着色剂的颜料而得到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这4色。由此,印刷装置1能够进行彩色印刷。
如图3所示,喷墨头2是具有将墨IK作为液滴吐出的多个喷嘴21的吐出部。在喷墨头2中,这些喷嘴21按吐出的墨IK的每个颜色而划分喷嘴列22。在图3所示的构成中,有喷嘴列22Y、喷嘴列22M、喷嘴列22C、以及喷嘴列22K。在喷嘴列22Y中,由黄色(Y)墨IK吐出用的多个喷嘴21构成,这些喷嘴21配置于Y方向上。在喷嘴列22M中,由品红色(M)墨IK吐出用的多个喷嘴21构成,这些喷嘴21配置于Y方向上。在喷嘴列22C中,由青色(C)墨IK吐出用的多个喷嘴21构成,这些喷嘴21配置于Y方向上。在喷嘴列22K中,由黑色(K)墨IK吐出用的多个喷嘴21构成,这些喷嘴21配置于Y方向上。而且,从各喷嘴21,单独地吐出墨IK。
这样,印刷装置1能够进行彩色印刷,喷墨头2(吐出部)具有由使相同颜色的墨IK作为液滴吐出的多个喷嘴21构成的喷嘴列22。由此,实施了彩色印刷的作业W具有极其精细、即致密的彩色图像。
如图3所示,在印刷装置1中,在作为存积部的墨盒19中预先存积而准备各颜色的墨IK。在图3所示的构成中,有存积有黄色(Y)墨IK的墨盒19Y、存积有品红色(M)墨IK的墨盒19M、存积有青色(C)墨IK的墨盒19C、以及存积有黑色(K)墨IK的墨盒19K。如果墨IK成为空,则这些墨盒19被更换成新的盒、即充分地存积有墨IK的盒。另外,这些墨盒19固定设于与印刷部13分开的位置。
另外,各墨盒19、和与该墨盒19对应的喷嘴列22在流路20中液密性连接。即,墨盒19Y和喷嘴列22Y经由流路20连接,墨盒19M和喷嘴列22M经由流路20连接,墨盒19C和喷嘴列22C经由流路20连接,墨盒19K和喷嘴列22K经由流路20连接。由此,墨IK能够通过流路20,从墨盒19朝向喷嘴列22。此外,流路20例如能够由导管、将导管彼此液密性连接的接头等构成。
在各流路20的中途,设置有阀单元10。由此,阀单元10成为对应一个喷嘴列22配置一个的状态。阀单元10是用于使向喷墨头2的墨IK的供给压力稳定化的被称为“自密封阀”的部件。由此,能够从属于各喷嘴列22的喷嘴21,将墨IK作为液滴稳定地吐出。
此外,关于阀单元10的构成在后面详述。
在印刷装置1中,将通过送出装置3所送出的作业W,以用环形带53粘接固定的固定状态,在Y方向上进行间歇输送(副扫描),并且相对固定状态的作业W,使滑架单元131通过移动部14在X方向上往复移动(主扫描)的同时,从喷墨头2吐出墨IK。能够将其进行至印刷完成而在作业W上形成图像。
移动部14是可沿着X方向移动地支撑印刷部13的部件。由此,印刷部13能够以跨越作业W上的方式往复移动。此外,作为移动部14的构成,例如,优选成为具有滚珠螺钉和线性滑轨的构成。
干燥部16配置于比印刷部13向作业W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且支撑装置5与卷绕装置4的卷绕辊41之间。该干燥部16具有内置有加热器的腔体161。由此,在作业W通过腔体161内时,能够通过加热器的热使处于该作业W上的未干燥状态的墨IK干燥。
此外,隔着干燥部16,在Y方向的两侧,配置有张紧装置42和张紧装置43。由此,作业W能够以施加了张力的状态通过腔体161内。通过这样的状态,防止作业W在通过中产生例如褶皱,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针对墨IK的干燥。
通知部17由例如扬声器、信号灯等构成。由此,能够用声音、光通知印刷装置1中的各种信息。
输入操作部18由例如触摸面板等构成。作为印刷装置1的操作者的操作人员能够经由输入操作部18输入印刷时的各种诸多条件。作为诸多条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印刷程序、作业W的输送速度、厚度等。此外,输入操作部18还能够兼用通过显示通知印刷装置1中的各种信息的通知部17。
控制部15与输送部12、印刷部13、移动部14、干燥部16、通知部17以及输入操作部18电连接,具有分别控制它们的动作的功能。如图2所示,控制部15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51、和存储部152。
CPU 151执行上述的印刷处理等各种处理用的程序。
存储部152具有作为例如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的一种的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能够存储各种程序等。
对控制部15,电连接例如施加200V的电压的外部电力供给源200。由此,对印刷装置1的各部供给电力。
如上所述,在各流路20的中途,设置有阀单元10(参照图3)。如图4、图5所示,阀单元10具有第一室6、第二室7、切换阀8、墨流入部91、墨流出部92、以及沉淀物排出部(排出部)93。
第一室6形成环状,由例如硬质的树脂材料构成。该第一室6经由墨流入部91,与墨盒19连通。由此,能够使来自墨盒19的墨IK经由墨流入部91流入到第一室6内。
此外,墨流入部91是从第一室6以管状突出形成的墨流入端口,在流路20中途在该流路20的墨盒19一侧液密性地连接。
第二室7与第一室6相邻,与该第一室6同心地配置。第二室7形成比第一室6大的环状,具有例如由硬质的树脂材料构成的硬质部71、和从与第一室6相反的一侧覆盖硬质部71的膜72。而且,在划分第一室6和第二室7的壁部94中,形成有贯通孔941。由此,墨IK能够经由贯通孔941从第一室6通到第二室7。
另外,第二室7经由墨流出部92,与喷墨头2连通。由此,第二室7内的墨IK能够经由墨流出部92,流向喷墨头2。
此外,墨流出部92是在与墨流入部91相同的方向上,从第二室7按照管状突出形成的墨流出端口,在流路20中途在该流路20的喷墨头2一侧液密性连接。
切换阀8是通过使贯通孔941开闭,从而切换墨IK从第一室6向第二室7的通过与切断的部件。切换阀8具有阀体81、和线圈弹簧82。
阀体81形成插通贯通孔941的棒状,具有其两端分别扩展的扩展部811、扩展部812。扩展部811位于第一室6内,能够塞住贯通孔941而成为关闭状态(闭)。另外,扩展部812位于第二室7内,接合到膜72的中心部。此外,阀体81优选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
在扩展部812与壁部94之间,以压缩状态配置有作为对阀体81施力的施力部件的线圈弹簧82。由此,能够用扩展部811塞住贯通孔941而可靠地成为关闭状态,因此,能够切断墨IK的通过(参照图4)。另外,如果从该关闭状态进行喷墨头2中的墨IK的吐出动作,则第二室7被减压。由此,膜72克服线圈弹簧82的施力,经由扩展部812按压该线圈弹簧82。通过该按压,扩展部811与贯通孔941分开,该贯通孔941成为打开状态(开),因此,能够使墨IK通过(参照图5)。
但是,近年来,墨IK浓色化的趋势变高。因此,在墨IK中,以比较高的比例存在例如颜料等难溶解成分。该难溶解成分的一部分伴随切换阀8的动作在扩展部811与壁部94之间压紧而成块。而且,该块还有从扩展部811、壁部94脱落,与墨IK一起流入到第二室7,在该第二室7内作为沉淀物PT存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沉淀物PT伴随第二室7内的压力的变化,与墨IK一起从第二室7被压出,例如,可能成为变成喷墨头2中的堵塞、吐出不良的原因的异物。
因此,在印刷装置1中,构成为能够防止这样的不合理现象。以下,说明该构成。
如图4、图5所示,阀单元10具有在第二室7内产生了沉淀物PT的情况下,通过吸引排出该沉淀物PT的沉淀物排出部93。沉淀物排出部93是在与墨流出部92相同的方向上,从第二室7管状地突出形成的沉淀物排出端口。另外,沉淀物排出部93与排出用流路30液密性连接。由此,能够可靠地排出第二室7内的沉淀物PT。
该沉淀物排出部93配置于隔着第一室6,与墨流出部92相反的一侧。而且,以墨流出部92位于第二室7的上方,沉淀物排出部(排出部)93位于第二室7的下方的姿势,使用阀单元10。沉淀物PT在第二室7内堆积于垂直下方,因而通过沉淀物排出部93位于第二室7的下方,从而从沉淀物排出部93迅速地排出。
另外,经由沉淀物排出部(排出部)93排出的沉淀物PT的排出量被设定成小于从第二室7经由墨流出部92供给到喷墨头2(吐出部)的墨IK的供给量。从沉淀物排出部93,与沉淀物PT一起还排出墨IK,但能够尽可能抑制其墨IK的排出量。由此,能够防止墨IK被浪费地排出。
沉淀物排出部93的内径φd93虽然还依赖于构成沉淀物PT的粒子的大小,例如,优选为1mm以上、5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上、2mm以下。由此,能够防止沉淀物PT在沉淀物排出部93的中途堵塞,顺利地排出沉淀物PT。
如图6所示,第二室7在其下部具有水平截面的面积SA7向沉淀物排出部(排出部)93一侧递减的截面积递减部(部分)73。由此,沉淀物PT向沉淀物排出部93集中,因此,易于从沉淀物排出部93排出。
如上所述,喷墨头2(吐出部)具有多个喷嘴列22。而且,与各喷嘴列22对应地各配置有一个阀单元10。如图4、图5所示,印刷装置1成为与各阀单元10连接的排出用流路30具备合流部301、和比合流部301设于下游侧的连接部302的构成。合流部301是经由各阀单元10的沉淀物排出部(排出部)93所排出的沉淀物PT所合流的部分。另外,连接部302是与吸引经由各沉淀物排出部(排出部)93排出的沉淀物PT的作为吸引装置的吸管40连接的部分。通过具备这样的合流部301、连接部302,从而如果操作吸管40,则能够将在合流部301中合流的沉淀物PT一并地吸引并排出。由此,能够迅速地进行沉淀物PT的排出作业。
另外,在合流部301与连接部302之间,设置有开闭阀303。开闭阀303在通过作为吸引装置的吸管40吸引沉淀物PT时成为打开状态(开),在停止沉淀物PT的吸引时成为关闭状态(闭)。由此,即使是例如使吸管40从连接部302脱离的状态,如果预先使开闭阀303成为关闭状态,则能够防止气泡从外部混入到阀单元10。此外,作为开闭阀303,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使用通过手动进行开闭操作的手动式的例子。
如上所述,通知部17是通知印刷装置1中的各种信息的部件。在各种信息中,包括“提示沉淀物PT的排出”。因此,通知部17能够通知沉淀物PT的排出提示,作为印刷装置1中的各种信息。由此,例如操作印刷装置1的操作者、进行印刷装置1的维护的作业者等能够不忘记地进行沉淀物PT的排出作业。
通过以上那样的构成,即使在阀单元10的第二室7中产生沉淀物PT,也能够经由沉淀物排出部93排出该沉淀物PT。由此,能够防止沉淀物PT流向喷墨头2一侧,因此,能够防止例如喷墨头2中的堵塞、吐出不良。
接下来,根据图7、图8的流程图,说明在印刷装置1开始动作之后在哪个时机进行沉淀物PT的排出作业。
如果判断为进行从喷墨头2试喷墨IK的冲洗(步骤S101),则进行冲洗(步骤S102)。
接下来,开始印刷(步骤S103)。之后,如果判断印刷结束(步骤S104),则进行排出沉淀物PT的排出处理(步骤S10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03~步骤S104成为印刷工序,步骤S105成为排出工序。
在排出处理中,首先,判断是否满足用于进行意思为“应排出沉淀物PT”的通知的条件(步骤S201)。在此,作为用于进行通知的条件,可以举出例如下述表1所示的例子,由使用印刷装置1的用户适当选择。在印刷装置1中,如果满足表1中的各条件,则视为沉淀物PT堆积于阀单元10的状态。其预先在实验上被验证。
[表1]
通知条件
条件1 阀单元10的切换阀8的动作次数、即开闭次数达到预定次数
条件2 按墨IK的种类,墨IK的总吐出量达到预定量
条件3 按墨IK的种类,墨IK的总突出时间达到预定量
接下来,如果在步骤S201中判断为满足用于进行通知的条件,则进行意思为“应排出沉淀物PT”的通知(步骤S202)。于是,收听该通知的例如所述操作者能够使开闭阀303成为打开状态,操作吸管40。由此,进行沉淀物PT的排出作业。在排出作业完成之后,所述操作者按压意思为排出作业完成的按钮(未图示)。该按钮设于例如输入操作部18。
接下来,如果判断为所述按钮被按压,则结束意思为“应排出沉淀物PT”的通知(步骤S20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喷墨头2(吐出部)停止吐出墨IK而印刷结束时,经由沉淀物排出部(排出部)93排出沉淀物PT。由此,能够防止排出作业对在印刷时吐出的墨IK的吐出量、向喷墨头2的墨IK的供给压力等造成影响。
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头与墨盒的关系的图。
以下,参照该图,说明本发明的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但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同样的事项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除了喷墨头的设置数不同以外,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头2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构成中两个)。
另外,与墨盒19Y连接的流路20在中途经由分支部201分支成多个,与各喷墨头2的喷嘴列22Y连接。
同样地,与墨盒19M连接的流路20在中途经由分支部201分支成多个,与各喷墨头2的喷嘴列22M连接。
与墨盒19C连接的流路20在中途经由分支部201分支成多个,与各喷墨头2的喷嘴列22C连接。
与墨盒19K连接的流路20在中途经由分支部201分支成多个,与各喷墨头2的喷嘴列22K连接。
通过以上那样的构成,能够用一个墨盒19对多个喷墨头2的相同颜色的喷嘴列22供给墨IK。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第三实施方式)具备的本发明的阀单元的概略截面图。
以下,参照该图,说明本发明的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但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同样的事项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除了吸引沉淀物的吸引装置的构成不同以外,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吸引沉淀物PT的吸引装置,使用泵50。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沉淀物PT的排出作业。此外,作为泵50,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使用齿轮泵、叶轮泵等。
第四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第四实施方式)中所存储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该图,说明本发明的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的第四实施方式,但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同样的事项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除了执行排出处理的定时不同以外,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判断为进行从喷墨头2试喷墨IK的冲洗(步骤S301),则进行冲洗(步骤S302)。
接下来,进行将沉淀物PT排出的排出处理(步骤S30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303成为排出工序,依次执行所述步骤S201~S204。
接下来,开始印刷(步骤S304)。之后,判断印刷是否结束(步骤S30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304~步骤S305成为印刷工序。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喷墨头2(吐出部)试喷墨IK的冲洗之后且印刷开始之前,经由沉淀物排出部(排出部)93排出沉淀物PT。由此,能够防止排出作业对在印刷时吐出的墨IK的吐出量、向喷墨头2的墨IK的供给压力等造成影响。此外,沉淀物PT的排出也可以不与冲洗一起进行。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说明了图示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另外,构成阀单元、印刷装置的各部能够置换为能够发挥同样的功能的任意的构成的例子。另外,也可以附加任意的构成物。
另外,本发明的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也可以是组合了所述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两个以上的构成(特征)的例子。
另外,在印刷装置中所使用的墨的颜色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为四种颜色,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八种颜色等。
另外,输送部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是具有通过粘接固定作业的环形带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具有通过吸引来固定作业的稿台(载物台)的例子。

Claims (13)

1.一种阀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印刷装置的流路的中途,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存积部,存积墨;
吐出部,吐出所述墨;以及
所述流路,连接所述存积部与所述吐出部,并且供所述墨从所述存积部通向所述吐出部,
所述阀单元具有:
墨流入部,与所述存积部连通;
第一室,与所述墨流入部连通;
墨流出部,与所述吐出部连通;
第二室,与所述墨流出部连通;
切换阀,切换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室向所述第二室的通过与切断;以及
排出部,在所述第二室内填充有所述墨的状态下,通过吸引来排出所述第二室内的沉淀物,
以从铅直方向上侧向铅直方向下侧看观察时所述墨流出部、所述墨流入部、所述排出部依次设置的姿势使用所述阀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单元以所述排出部位于所述第二室的下方的姿势而被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室具有水平截面的面积朝向所述排出部一侧递减的部分。
4.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积部,存积墨;
吐出部,吐出所述墨;
流路,连接所述存积部与所述吐出部,并且供所述墨从所述存积部通向所述吐出部;以及
阀单元,设于所述流路的中途,
所述阀单元具有:
墨流入部,与所述存积部连通;
第一室,与所述墨流入部连通;
墨流出部,与所述吐出部连通;
第二室,与所述墨流出部连通;
切换阀,切换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室向所述第二室的通过与切断;以及
排出部,在所述第二室内填充有所述墨的状态下,通过吸引来排出所述第二室内的沉淀物,
以从铅直方向上侧向铅直方向下侧看观察时所述墨流出部、所述墨流入部、所述排出部依次设置的姿势使用所述阀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排出部排出所述沉淀物是在从所述吐出部的所述墨的吐出停止而印刷结束了时进行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排出部排出所述沉淀物是与从所述吐出部试喷所述墨的冲洗一起、或在所述冲洗之后且印刷开始之前进行的。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能够进行彩色印刷,
所述吐出部具有喷嘴列,所述喷嘴列由将相同颜色的所述墨作为液滴吐出的多个喷嘴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单元对应一个所述喷嘴列而配置有一个。
9.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积部,存积墨;
吐出部,吐出所述墨;
流路,连接所述存积部与所述吐出部,并且供所述墨从所述存积部通向所述吐出部;以及
阀单元,设于所述流路的中途,
所述阀单元具有:
第一室,与所述存积部连通;
第二室,与所述吐出部连通;
切换阀,切换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室向所述第二室的通过与切断;以及
排出部,通过吸引来排出所述第二室内的沉淀物,
所述印刷装置能够进行彩色印刷,
所述吐出部具有多个喷嘴列,所述喷嘴列由将相同颜色的所述墨作为液滴吐出的多个喷嘴构成,
所述阀单元对应一个所述喷嘴列而配置有一个,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合流部,通过各所述阀单元的所述排出部而排出的所述沉淀物在所述合流部合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连接部,设于所述合流部的下游侧,并与吸引通过所述排出部排出的所述沉淀物的吸引装置连接;以及
开闭阀,设于所述合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并在通过所述吸引装置吸引所述沉淀物时打开,在停止所述沉淀物的吸引时关闭。
1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积部,存积墨;
吐出部,吐出所述墨;
流路,连接所述存积部与所述吐出部,并且供所述墨从所述存积部通向所述吐出部;以及
阀单元,设于所述流路的中途,
所述阀单元具有:
第一室,与所述存积部连通;
第二室,与所述吐出部连通;
切换阀,切换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室向所述第二室的通过与切断;以及
排出部,通过吸引来排出所述第二室内的沉淀物,
通过所述排出部排出的所述沉淀物的排出量小于从所述第二室供给到所述吐出部的所述墨的供给量。
12.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积部,存积墨;
吐出部,吐出所述墨;
流路,连接所述存积部与所述吐出部,并且供所述墨从所述存积部通向所述吐出部;以及
阀单元,设于所述流路的中途,
所述阀单元具有:
第一室,与所述存积部连通;
第二室,与所述吐出部连通;
切换阀,切换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室向所述第二室的通过与切断;以及
排出部,通过吸引来排出所述第二室内的沉淀物,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通知部,所述通知部通知所述沉淀物的排出提示。
13.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印刷工序,使用印刷装置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以及
排出工序,在所述印刷工序停止时,从排出部排出沉淀物,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存积部,存积墨;
吐出部,吐出所述墨;
流路,连接所述存积部与所述吐出部,并且供所述墨从所述存积部通向所述吐出部;以及
阀单元,设于所述流路的中途,
所述阀单元具有:
墨流入部,与所述存积部连通;
第一室,与所述墨流入部连通;
墨流出部,与所述吐出部连通;
第二室,与所述墨流出部连通;
切换阀,切换所述墨从所述第一室向所述第二室的通过与切断;以及
所述排出部,在所述第二室内填充有所述墨的状态下,通过吸引来排出所述第二室内的沉淀物,
以从铅直方向上侧向铅直方向下侧看观察时所述墨流出部、所述墨流入部、所述排出部依次设置的姿势使用所述阀单元。
CN201710504177.9A 2016-06-30 2017-06-27 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Active CN1075540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9609A JP6809001B2 (ja) 2016-06-30 2016-06-30 弁ユニット、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6-129609 2016-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4082A CN107554082A (zh) 2018-01-09
CN107554082B true CN107554082B (zh) 2021-03-05

Family

ID=59258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04177.9A Active CN107554082B (zh) 2016-06-30 2017-06-27 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20633B2 (zh)
EP (1) EP3263346B1 (zh)
JP (1) JP6809001B2 (zh)
CN (1) CN10755408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9734A (zh) * 2009-10-22 2011-05-04 株式会社理光 液体收容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7354A (ja) * 2000-08-28 2002-03-05 Toshiba T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4098611A (ja) * 2002-09-12 2004-04-0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272133B2 (ja) * 2004-08-25 2009-06-03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吐出動作の回復方法
JP4557641B2 (ja) * 2004-08-31 2010-10-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滴吐出装置
US7637602B2 (en) 2006-03-03 2009-12-29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er with ink flow shutoff valve
JP4725394B2 (ja) 2006-03-31 2011-07-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278190B2 (ja) 2009-06-19 2013-09-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558770B2 (ja) * 2009-09-29 2014-07-23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置換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8534808B2 (en) * 2010-02-08 2013-09-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method i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5621560B2 (ja) 2010-12-03 2014-11-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緩衝装置、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JP5789999B2 (ja) * 2011-01-31 2015-10-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CN102717604A (zh) * 2012-06-29 2012-10-1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灌墨装置
JP6079156B2 (ja) * 2012-08-31 2017-0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消費装置
JP6028924B2 (ja) * 2013-02-25 2016-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450969B2 (ja) * 2014-12-15 2019-0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US9649848B1 (en) * 2016-02-24 2017-05-16 Ricoh Company, Ltd. Ink recirculation for Drop-On-Demand ink jet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9734A (zh) * 2009-10-22 2011-05-04 株式会社理光 液体收容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01655A1 (en) 2018-01-04
EP3263346B1 (en) 2021-10-06
US10220633B2 (en) 2019-03-05
CN107554082A (zh) 2018-01-09
EP3263346A1 (en) 2018-01-03
JP2018001516A (ja) 2018-01-11
JP6809001B2 (ja) 2021-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07315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CN107538923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JP6256692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EP169583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28301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CN108454239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过滤器的清洗方法
CN107554082B (zh) 阀单元、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US8425024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809486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インク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US11648786B2 (e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versely transporting recording medium
JP6794624B2 (ja)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CN108688330B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的供给方法
CN108016134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JP2021123103A (ja)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6623787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3230595A (ja) 液体収容タンク、液体吐出ヘッド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EP3196038B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16117181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21014096A (ja) ロールメディア搬送装置、プリンタおよびカッティング装置
JP201808675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