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51030B -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51030B
CN107551030B CN201710855393.8A CN201710855393A CN107551030B CN 107551030 B CN107551030 B CN 107551030B CN 201710855393 A CN201710855393 A CN 201710855393A CN 107551030 B CN107551030 B CN 107551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lotion
chinese medic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553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51030A (zh
Inventor
邓红玉
沈增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g Hongyu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8553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51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51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1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51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10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方剂、制剂及制备方法。该中药方剂主要由以下各原料药制成:泽兰、侧伯叶、黄柏、大黄、艾叶、黄连、透骨草、苍耳子和蒲公英。本申请还提供了包括上述中药方剂的制剂,即为洗剂、搽剂、膏剂、涂剂、酊剂、糊剂、气雾剂、喷雾剂、散剂、涂膜剂、凝胶剂和贴剂中的一种。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方剂及制剂不仅可以防止血栓形成,而且,还可以延长凝血时间,可用于预防、治疗因术后制动、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的静脉血栓及由长期卧床患者皮肤表面的湿疹。

Description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证实,在栓塞性疾病中,血栓栓塞约占99%以上,其中静脉血栓占大部分。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肺血栓栓塞症占肺动脉栓塞症的90%左右,造成肺血栓栓塞症的栓子中95%以上来自下肢膝部以上的深静脉。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国外报道肺栓塞(PTE)的年发病率约为5/10000,深静脉栓塞(DVT)的年发病率为1/1000,是美国第三位死亡原因。
血栓形成的病因是血液在流动状态下由于血小板活化及凝血因子激活导致血液发生凝固。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病死率最高的原因之一,如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的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肢体栓塞等。
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有预防血栓形成和将已形成的血栓溶解。溶栓治疗对重要器官的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有极其重要作用。其目的是尽快溶解体内重要器官(如脑,心脏,肺等)动脉的血栓,促进血管再通,保护缺血器官的功能,降低疾病的病死率。例如,临床研究表明,溶栓治疗在急性心梗发作6小时内应用效果最佳。然而,溶栓治疗的出血并发症,尤其是脑出血是限制溶栓治疗的重要原因。血栓性疾病的防治目的在于改善高凝状态、再疏通或重建血流通路,以防止组织缺血、坏死。防治措施大体上包括抗凝疗法、溶栓疗法、抗血小板疗法等。预后取决于梗死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及治疗是否及时。
肝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水蛭素以及达那肝素、艾卓肝素、利伐沙班、希美加曲等新药是抗凝疗法常用的药,可以减少血浆粘度、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但上述诸药临床治疗效果不十分明显,治疗周期长,且收费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诸多困难和痛苦。而且,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用量过多时还可能存在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治疗静脉血栓的方法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恢复起来比较慢,费用高,容易留下后遗症。
因此如何结合祖国传统医学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经检索,将中药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较少,如中国专利申请201610100055.9即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括原料药党参、大枣、肉桂、延胡索、桃仁、薏苡仁、焦山楂、鸡血藤。该药物组合物组方精简,疗效确切,易于制备,具有奏清热化湿,行气散瘀,活血通络的显著疗效,是一种预防和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但该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鉴于此,提供一种可有效预防各种类型静脉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剂是中医药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剂,使其可针对住院患者手术后制动、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的静脉血栓起到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由以下原料药制成:泽兰、侧柏叶、黄柏、大黄、艾叶、黄连、透骨草、苍耳子和蒲公英。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的各原料制成:泽兰10-25g,侧柏叶15-25g,黄柏10-25g,大黄10-25g,艾叶10-25g,黄连10-25g,透骨草10-25g,苍耳子1-8g,蒲公英15-25g。
优选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还包括青黛和冰片。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青黛和冰片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可明显降低静脉血栓的重量。
进一步优选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还包括青黛1-8g,冰片1-8g。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的各原料制成:泽兰10-25g,侧柏叶15-20g,黄柏10-20g,大黄10-20g,艾叶10-20g,黄连10-20g,透骨草10-20g,苍耳子1-6g,蒲公英15-20g,青黛1-8g,冰片1-8g。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各原料制成:
泽兰10g,侧柏叶15g,黄柏10g,大黄10g,艾叶10g,黄连10g,透骨草10g,苍耳子5g,蒲公英15g,青黛5g,冰片3g。
本申请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任一项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其为外用制剂,优选为洗剂、搽剂、膏剂、涂剂、酊剂、糊剂、气雾剂、喷雾剂、散剂、涂膜剂、凝胶剂和贴剂中的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制剂为外用液体制剂洗液、涂剂、酊剂、气雾剂、喷雾剂和涂膜剂中的一种;更进一步优选为洗液、涂剂和喷雾剂中的一种;
最优选为洗剂。
上述制剂中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但不限于:防腐剂、矫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稳定剂、缓冲剂、pH值调节剂。
本发明中,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组分及其配比极为关键,在获知上述各组分及配比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采用各种常规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来提取有效成分,如煎煮法、水提醇沉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等,优选为煎煮法或水提醇沉法。
优选地,以煎煮法制得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各原料药与水以重量比为1:(10-50)的比例混合后先于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再文火煮1-3h,过滤,所得滤液冷却后将青黛、冰片加入,即为目标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原料药与水以重量比为1:10,文火煮的时间为1h。
优选地,以煎煮法制得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各原料药与水以1:(10-50)重量比混合后先于40-60℃加热1-2h,然后再加热回流1-3h,过滤后将固体重复上述过程0-3次,合并过滤后所得提取液,即为目标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进一步优选地,将各原料药与水以1:(10-50)重量比混合后先于40-60℃加热1-2h,然后再加热回流2-3h,过滤后将固体重复上述过程2-3次,合并过滤后所得提取液,即为目标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
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原料药中含有青黛和冰片时,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除青黛、冰片外的各原料药与水以1:(10-50)重量比混合后先于40-60℃加热1-2h,然后再加热回流2-3h,过滤后将固体重复上述过程2-3次,合并过滤后所得提取液,冷却至常温后加入配方量的青黛和冰片,搅拌均匀后即为目标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
优选地,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得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各原料药与水以1:(10-50)重量比混合后先于40-60℃加热1-2h,然后再加热回流2-3h,过滤后将固体重复上述过程2-3次,合并过滤后所得提取液,最后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除去提取液中的杂质,其中,沉淀用乙醇的浓度为70-90%(g/mL)。
优选地,本申请提供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及其提取物、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在预防、治疗静脉血栓方面的应用。
其中,本申请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的药理作用及方解如下:
泽兰: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鞣质等;药理作用为活血通经、利尿消肿;主治月经不调,瘀腹痛,水肿。
侧柏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其中有杜松酸、侧柏酮等;药理作用为止血、抗菌、祛风湿、散除肿毒;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血、尿血。
黄柏:主要成分含小蘖硷、黄柏桐、黄柏内酯、白鲜内酯;药理作用为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足膝肿痛,痈肿疮疡等症。
大黄:主要成分含蒽醌衍生物和大黄鞣甙类,如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葡萄没食子鞣甙和游离没食子酸;药理作用为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主治肠胃实热积滞,血分实热证,黄疸,水肿,瘀血积聚。
艾叶:主要成分为水芹烯、侧柏醇、杜松油萜;药理作用为温经而止血,散寒除湿镇痛,另有止血、抗真菌、健胃的作用;主治腹中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带下。
黄连:主要成分为黄连素;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病毒;主治心火炽盛,烦热神昏或心烦不寐,目赤肿痛,湿热呕吐,泻痢,痈疮肿毒等症。
透骨草:主要成分为透骨草灵、熊果酸和豆甾醇;药理作用为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目痛;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主治风湿关节痛,疮疡肿毒。
苍耳子:主要成分为谷甾醇、胡萝苷等;药理作用为祛风散湿,镇痛,抗菌,消炎;主治风寒头痛,鼻渊,痹痛拘挛。
蒲公英:主要成分为蒲公英苦素、蒲公英甾醇、天门冬素等;药理作用为抗菌、健胃、轻泻;主治乳痈、疔毒及一切痈肿疮毒。
青黛:主要成分为靛蓝,药理作用为清肝凉血解毒;主治热毒发斑、吐血等症;外敷治疮疡,痄腮。
冰片:主要成分为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药理作用为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主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其中,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在于血脉经络瘀阻、瘀湿蕴结、脏腑虚寒,脾肾两虚。
本发明中泽兰、侧柏叶、大黄、黄连均经脏腑肝、脾、经,起活血调经、逐瘀通经、祛瘀除湿的功效,为君药;黄柏、艾叶、透骨草具有散热燥温、温经止血的作用,起辅助活血通经、通瘀除湿的功效,为臣药;苍耳子、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为佐药。
当配方中含有青黛、冰片时,更有利于佐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作用的发挥,大鼠试验表明,保持其它变量一定时,加入配方量的青黛、冰片可明显增强抗炎效果。
上述各药合用共起活血通经、祛瘀除湿、调脏腑的作用。试验表明,将臣药中的组成采用具有类似药理作用的原料药替换时效果明显减弱,如采用同具有舒筋活血作用的红花或老鹳草替换透骨草时,对血栓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
又如,将佐药蒲公英以同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千里光取代时,对血栓的治疗效果也会出现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各组合物是在严格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的情况下,才产生所述的优异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具有预防、治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或其制剂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用于预防、治疗因术后制动、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的静脉血栓,而且对由长期卧床患者皮肤表面的湿疹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2)试验结果表明,由实施例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的抗静脉血栓作用最优,具体表现在实施例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的高剂量组对SD大鼠静脉血栓的抑制率高达78.30%,能显著延长大鼠凝血时间。
(3)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的外用制剂(洗剂)对湿疹均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其中,实施例2、3的总有效率高达8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这些实施例仅是出于解释说明的目的,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
实施例1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的各原料制成:泽兰10g,侧柏叶15g,黄柏10g,大黄10g,艾叶10g,黄连10g,透骨草10g,苍耳子5g,蒲公英15g。
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各原料药与水以1:20的重量比混合后先于40℃加热2h,然后再加热至回流并保持2.5h,过滤后将固体重复过程(先于40℃加热2h,然后再加热至回流并保持2.5h)2次,合并过滤后所得提取液,即为目标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
实施例2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的各原料制成:泽兰10g,侧柏叶15g,黄柏10g,大黄10g,艾叶10g,黄连10g,透骨草10g,苍耳子5g,蒲公英15g,青黛5g,冰片3g。
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各原料药与水以1:20的重量比混合后先于40℃加热2h,然后再加热至回流并保持2.5h,过滤后将固体重复过程(先于40℃加热2h,然后再加热至回流并保持2.5h)2次,合并过滤后所得提取液,冷却至常温后加入配方量的青黛和冰片,搅拌均匀后即为目标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
实施例3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侧柏叶20g,大黄20g。
实施例4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侧柏叶10g,黄柏15g,透骨草15g。
实施例5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泽兰28g,黄柏26g,艾叶26g。
实施例6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洗剂,其由实施例2制得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与水以重量比为1:10稀释后制得。
实施例7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涂膜剂,按重量计,包括以下各组分:
制备上述含有中药涂膜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实施例2制得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将其加入上述配方量的PVA124的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并使二者在90℃下完全溶解,室温下加入配方重量的无水乙醇和甘油,最后用纯水稀释至100mL定容。
实施例8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凝胶剂,按重量计,包括以下各组分:
制备上述凝胶剂的方法,按照常规的凝胶剂生产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述配方量的山梨醇钾用水溶解,搅拌下加入配方量的卡波姆941,继续搅拌至溶胀均匀;
2)向所述实施例2制得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中加入配方量的甘油和乙醇,搅拌均匀后将其加入至步骤1)所得溶胀液中,
3)加入上述配方量的乙二醇胺,加灭菌用水,搅拌均匀,调节至100mL。
对比例1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将透骨草替换为红花。
对比例2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将泽兰替换为同样具有活血通络、止痛作用的当归。
药效学试验
1中药提取物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1材料
实验动物
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40g,由湖南农业大学实验动物养殖场提供。
试剂
tPA、PAI、AT-III活性测定,PT、APTT、TT时间测定。以上试剂盒均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1.2试验方法
将上述5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由实施例2提供的中药提取液小、中、大剂量组。
动物选模及给药
腹腔注射乌拉坦(1g/kg)麻醉,对腹腔外壁涂抹由实施例2提供的中药提取液(小剂量为1g/kg;中剂量为3g/kg;大剂量为6g/kg),模型组及空白组涂抹等量生理盐水(0.9g/kg)。涂抹药物5min后,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采用Reyers提出的瘀血诱发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模型造模,于左肾静脉下方用粗丝线结扎下腔静脉造成静脉血栓模型。缝合腹壁。各组均以消毒动物饲料为食。其中,实施物2提供的中药提取液的小剂量相当于人用等效剂量。
结扎4h后,各组重新打开腹腔,于结扎线下方2cm处夹闭血管,同时夹住段内主要静脉侧枝并用注射器吸尽静脉段内残血,纵行剖开管腔,观察有无血栓形成,计算血栓形成率,若血栓形成,将形成之血栓置烤箱内60℃烘烤20分钟称其干重。计算血栓干重抑制百分率。其中,抑制率计算公式为:抑制率=(模型组测定值-实验组测定值)/模型组测定值×100%。计算结果见下表1。
表1静脉注射由实施例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对SD大鼠静脉血栓重量的影响(x±s)(n=10)
注:*与模型组比p<0.01;▲与空白组比p<0.01;◆与小剂量组比p<0.01。
表1结果显示,由实施例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其血栓干重均显著减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大剂量组血栓干重明显比小剂量组轻,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采用同样的测试方法,对实施例1、3、4、5和对比例1、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高剂量组)对SD大鼠静脉血栓重量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2。
表2静脉注射由实施例1、3、4、5和对比例1、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高剂量组)对SD大鼠静脉血栓重量的影响(x±s)(n=10)
2中药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如上述1中试验方法收获血栓的同时,从左颈总动脉用塑料管取血7mL,3.8%枸椽酸钠抗凝(血与抗凝剂体积比9:1),血液以800r.p.m离心10分钟,制备贫血小板血浆(PPP)作APTT、PT、TT、tPA、PAI、AT-III等指标的测定。
其中,APTT、PT测定按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
tPA、PAI、AT-III测定按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的发色底物法进行。
测定结果如下表3。
表3中药提取物对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x±s)(n=10)
注:*与模型组比p<0.01;▲与空白组比p<0.01;◆与小剂量组比p<0.01。
表3结果显示,由实施例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大剂量组对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明显大于低剂量组,呈剂量效应关系。
采用同样的测试方法,对实施例1、3、4、5和对比例1、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高剂量组)对SD大鼠静脉凝血时间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4。
表4中药提取物对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x±s)(n=10)
由上表3、4可以看出,由实施例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能显著延长大鼠凝血时间。
3中药组合物的抗炎作用
1)对小鼠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取18-22g昆明小鼠50只,雌雄各半,每组10只,共5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阳性对照组灌胃阿司匹林(10mg/20g),空白对照组灌胃医用生理盐水(9mL/20g),试验组灌胃由实施例2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低(3mg/20g)、中(8mg/20g)、高(18mg/20g)剂量组。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天给药一次,实验室温度控制在18-28℃,自制标准颗粒饲料喂养,自由摄食、摄水。给药7天,每天1次,在给药第7天,末次给药30min后,各鼠均尾静脉注射1%伊文思蓝(0.1mL/g),随即腹腔注射0.6%HAc0.1mL/10g,20min后处死小鼠,剪开腹部皮肤肌肉,用6mL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用注射器吸取洗涤液,离心洗液15min(3000rpm),取上清液于分光光度计590nm处测其吸光度(A)。结果见下表1。
表1中药组合物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由实施例2制得的中药组合物的高剂量组可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具有明显抗炎作用。
采用同样方法对实施例1、3、4、5及对比例1、2的抗炎作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比例1、2的抗炎作用远差于本申请实施例1-5。
4临床试验
1)对久卧引起的湿疹的治疗效果
随机抽取270名湿疹患者,其中男、女各半,将上述患者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人。其中,试验组:分别于皮肤表面涂抹由本发明实施例1-5、对比例1、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按实施例6的方法)制得的洗剂;空白对照组:涂抹等量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涂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每日2次,每次25mg,分别于3天,6天,10天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结果如下表4。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是指10天时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且无复发;
显效,是指6天时上述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或改善;
无效,是指3天时上述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效果不明显。
表5中药组合物对久卧引起的湿疹的治疗效果
结果表明,由实施例2、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制得的洗剂对久卧引起的湿疹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可高达83.3%,且实施例2的治愈人数较实施例3多。
上述实施例仅作为说明的目的,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此限制。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进行修改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仅受所附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的各原料制成:泽兰10-25g,侧柏叶15-20g,黄柏10-20g,大黄10-20g,艾叶10-20g,黄连10-20g,透骨草10-20g,苍耳子1-6g,蒲公英15-20g,青黛1-8g,冰片1-8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的各原料制成:
泽兰10g,侧柏叶15g,黄柏10g,大黄10g,艾叶10g,黄连10g,透骨草10g,苍耳子5g,蒲公英15g,青黛5g,冰片3g。
3.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其为洗剂、搽剂、膏剂、涂剂、酊剂、糊剂、气雾剂、喷雾剂、散剂、涂膜剂、凝胶剂和贴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其为洗剂、涂剂、酊剂、气雾剂、喷雾剂和涂膜剂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剂,其为洗剂、涂剂和喷雾剂中的一种。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各原料药与水以1:(10-50)的重量比混合后先于40-60℃加热1-2h,然后再加热回流2-3h,过滤后将固体重复上述过程2-3次,合并过滤后所得提取液,即为目标中药组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抗血栓药物制备中的用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抗下肢静脉血栓药物制备中的用途。
CN201710855393.8A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51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5393.8A CN107551030B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5393.8A CN107551030B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1030A CN107551030A (zh) 2018-01-09
CN107551030B true CN107551030B (zh) 2018-05-22

Family

ID=60982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5539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51030B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5103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9421A (zh) * 2013-01-24 2017-05-31 成都地奥集团天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血栓的中药制剂及其的新用途
CN104666545A (zh) * 2013-12-03 2015-06-03 常锐 一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敷药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1030A (zh) 201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026B (zh) 一种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5715A (zh) 治疗湿热内蕴型湿疹的中药外洗液
CN106421663A (zh)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245B (zh) 手足癣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CN102772712B (zh) 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26505B (zh) 基于中草药的按摩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8278A (zh) 骨伤灵喷雾剂
CN104906465A (zh) 一种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化瘀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1529A (zh)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689132A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7551030B (zh)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908600A (zh)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
CN105663601A (zh) 一种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1272A (zh) 一种用于缓解雷诺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1631A (zh)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317A (zh) 治疗骨质增生及风湿寒热性疾病的外用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4589A (zh) 一种治疗男女诸虚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7817A (zh) 一种用于踝关节外伤后肿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7613A (zh)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5209A (zh) 一种治疗痔疮外洗中药组合物
CN105797095A (zh) 用于防治小腿静脉曲张的中药外洗液
CN104758830A (zh) 一种治疗骨病及皮肤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98208A (zh) 一种用于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6043A (zh) 一种治疗疮疡阳证的止痛消炎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5926A (zh) 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粉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5

Address after: 510000 West 183 Zhongshan Avenue,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Deng Hongyu

Patentee after: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510515 Vanke Blue Mountain C10-102,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eng Hongy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5

Address after: 510515 Vanke Blue Mountain C10-102,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eng Hongyu

Address before: 510000 West 183 Zhongshan Avenue,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Deng Hongyu

Patentee before: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