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4187A -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4187A
CN107544187A CN201710813633.8A CN201710813633A CN107544187A CN 107544187 A CN107544187 A CN 107544187A CN 201710813633 A CN201710813633 A CN 201710813633A CN 107544187 A CN107544187 A CN 107544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air
line
grid drive
operational amplifier
targe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136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怀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136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418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7024 priority patent/WO2019047339A1/zh
Priority to US15/738,718 priority patent/US1071898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7544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41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及显示面板,目标数据线包括位于显示区域两边的第一端、第二端和位于显示区域内的断点,该修复方法包括:在非显示区域设置修复线;将修复线分成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将目标数据线第一端和栅极驱动芯片输入端通过第一段连接;将第二段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利用第二部分连接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用于将修复线传输的修复信号放大;利用第一部分将两个栅极驱动芯片连接;利用第三段将第二段连接的最后一个栅极驱动芯片输出端和目标数据线第二端连接,用于将运算放大器放大的修复信号经目标数据线第二端传输至断点。降低修复线的阻抗,利用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放大修复信号。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及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Display)是当前平板显示的主要品种之一,已经成为了现代IT、视讯产品中重要的显示平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主要驱动原理是,系统主板将R/G/B压缩信号、控制信号及动力通过线材与印制电路板(PCB板)上的连接器(connector)相连接,数据经过印制电路板上的时序控制器(TCON Timing Controller)芯片处理后,经印制电路板,通过源极驱动芯片(S-COF Source-Chip on Film)和栅极驱动芯片(G-COF Gate-Chip on Film)与显示区连接,从而使得显示器获得所需的电源、信号。
实际的使用中,因为制程缺陷,可能会造成线缺陷,如数据线中间出现断点。现有的修复方式通过设置在非显示区域的修复线(Repair Line)将数据传输至断点,因修复线比正常传输路径要长阻抗高,为避免修复线走线过程中的电阻电容的影响,导致输出至断点的电压较目标电压低,需要将数据线连接在印刷电路板(PCB)上,并在印刷电路板上增加较大驱动能力的运算放大器(OP Operational Amplifier)增大修复线的输出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修复线阻抗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及显示面板。
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和目标数据线,所述目标数据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两边的第一端、第二端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断点,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栅极驱动芯片,所述栅极驱动芯片内设有运算放大器,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在所述非显示区域设置修复线,用于将修复信号传送至所述目标数据线的所述断点;
将所述修复线分成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
将所述目标数据线的第一端和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段连接;
将所述第二段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栅极驱动芯片内,利用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还利用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修复线传输的修复信号放大;利用所述第一部分将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下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利用所述第三段将所述第二段连接的最后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和所述目标数据线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将所述运算放大器放大的修复信号经所述目标数据线第二端传输至所述断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利用所述第一部分将所述多个栅极驱动芯片依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段的第二部分串联所述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用于级联传导放大所述修复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目标数据线包括多条目标子数据线;
所述修复线对应所述多条目标子数据线设置多条子修复线;
所述多条子修复线的第二部分分别连接栅极驱动芯片内不同的运算放大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目标数据线包括多条目标子数据线;
所述修复线对应所述多条目标子数据线设置多条子修复线;
所述多条子修复线的第一部分连接不同的栅极驱动芯片。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域;
非显示区域;
多个栅极驱动芯片,所述栅极驱动芯片内设有运算放大器;
目标数据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两边的第一端、第二端和位于显示区域内的断点;修复线,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用于将修复信号传送至所述目标数据线的所述断点,所述修复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
运算放大器,与所述修复线连接,用于将所述修复线传输的修复信号放大;其中,
所述第一段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线的第一端和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段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栅极驱动芯片内,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还将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修复线传输的修复信号放大;所述第一部分将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下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段用于将所述第二段连接的最后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和目标数据线的第二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的第二部分串联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用于级联传导放大所述修复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数据线包括多条目标子数据线;
所述修复线对应所述多条目标子数据线设置多条子修复线;
所述多条子修复线的第二部分分别连接栅极驱动芯片内不同的运算放大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数据线包括多条目标子数据线;
所述修复线对应所述多条目标子数据线设置多条子修复线;
所述多条子修复线的第一部分连接不同的栅极驱动芯片。
上述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和显示面板中,修复线的第二段部分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设置在栅极驱动芯片内,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的第二部分走线的制程比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走线制程要高级,栅极驱动芯片内的修复线第二段的第二部分的阻抗可以忽略,且其阻抗和均一性都要优于非显示区域的走线,本发明的修复线走线上的阻抗,要低于传统的修复线走线的阻抗,对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要求降低,降低成本,易于实现。将传统设计中全部通过非显示区域走线的修复线变更为通过非显示区域和栅极驱动芯片进行传输,并利用栅极驱动芯片内部运算放大器,增大修复线上数据的驱动能力。本实施例中的修复线在非显示区域传输路径变短,阻抗降低后对运算放大器输出能力的要求也相应降低。虽然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的运算放大器输出能力要低于传统的外置运算放大器,但是因为修复线阻抗降低后则可以满足驱动要求。增大修复线推送能力的运算放大器为栅极驱动芯片的运算放大器,不再需要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运算放大器,优化了走线。可以利用栅极驱动芯片原有的运算放大器进行增大推送能力,不需要额外增加运算放大器,优化了电路,还可以节省掉外置运算放大器的元件和打件费用,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减小了修复线的功率,减少了对周边元件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范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实例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芯片连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范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的示意图,其中,一条数据线上的A点为断点,造成从A点至地侧无法显示,表现为断线。为修复此断线,将修复线(Repair Line)410和该数据线的交叠点B、C通过镭射熔接,AB段的数据通过原有数据线传输,AC段的数据通过修复线410传输,最终实现线修复。因为通过修复线410将数据传输至A点的传输比正常传输路径要长,为避免修复线410走线过程中的电阻电容的影响,导致输出至A点的电压较目标电压低,需要将修复线410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通过运算放大器(OP OperationalAmplifier)增大其输出推力。
图2为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Display Area)、非显示区域(Fan Out Area)和目标数据线,未显示区域围绕显示区域的边缘设置,目标数据线包括位于显示区域两边的第一端、第二端和位于显示区域内的断点,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非显示区域内,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栅极驱动芯片,栅极驱动芯片内设有运算放大器,该修复方法包括步骤S110-S150。
S110:在非显示区域设置修复线,用于将修复信号传送至目标数据线的断点;
S120:将修复线分成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
S130:将目标数据线的第一端和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段连接;
S140:将第二段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设置在栅极驱动芯片内,利用第二部分将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还利用第二部分将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修复线传输的修复信号放大;利用第一部分将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下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S150:利用第三段将第二段通过的连接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和目标数据线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将运算放大器放大的修复信号经目标数据线第二端传输至断点。
修复线的第二段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设置在栅极驱动芯片内,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的第二部分走线的制程比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走线制程要高级,栅极驱动芯片内的修复线第二段的第二部分的阻抗可以忽略,且其阻抗和均一性都要优于非显示区域的走线,本实施例的修复线走线上的阻抗,要低于传统的修复线走线的阻抗,对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要求降低,降低成本,易于实现。
其中利用第二部分将栅极驱动芯片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包括:利用第二部分将栅极驱动芯片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串联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用于将修复线传输的修复信号放大。将传统设计中全部通过非显示区域走线的修复线变更为通过非显示区域和栅极驱动芯片进行传输,并利用栅极驱动芯片内部运算放大器,增大修复线上数据的驱动能力。本实施例中的修复线在非显示区域传输路径变短,阻抗降低后对运算放大器输出能力的要求也相应降低。虽然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的运算放大器输出能力要低于传统的外置运算放大器,但是因为修复线阻抗降低后则可以满足驱动要求。增大修复线推送能力的运算放大器为栅极驱动芯片的运算放大器,不再需要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运算放大器,优化了走线。可以利用栅极驱动芯片原有的运算放大器进行增大推送能力,不需要额外增加运算放大器,优化了电路,还可以节省掉外置运算放大器的元件和打件费用,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减小了修复线的功率,减少了对周边元件的影响。
当然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要求降低还可以通过外部增加新的驱动能力较小的运算放大器,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现有电路中找一个合适的运算放大器、或多个组合运算放大器。
进一步地,利用第一部分将多个栅极驱动芯片依次连接。利用修复线的第一部分将所有的栅极驱动芯片依次连接起来,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阻抗。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利用第二段的第二部分串联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用于级联传导放大所述修复信号。降低对修复线上驱动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需求,还利用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部低驱动能力的运算放大器增大驱动能力。可以实现一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不能满足驱动能力,则通过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通过级联传导的方式达到多个小推力运算放大器驱动大负载的效果。一个断点可以通过一个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的运算放大器驱动,也可以通过多个栅极驱动芯片的内部运算放大器组合驱动。即源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经过第一个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的运算放大器驱动后,再输入至第二个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的运算放大器,经过推力放大后再输出至第三个栅极驱动芯片,依次类推,通过级联传导的方式达到多个小推力运算放大器驱动大负载的效果。
可选地,目标数据线包括多条目标子数据线;修复线对应多条目标子数据线设置多条子修复线;多条子修复线的第二部分分别连接栅极驱动芯片内不同的运算放大器。利用运算放大器将多条子修复线的修复信号放大。
针对显示面板上有多条数据线出现断点,对应多条出现断点的数据线对应设置多条子修复线,多条子修复线都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方案,多条子修复线经过非显示区域和栅极驱动芯片不同的运算放大器,并通过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将修复信号放大。例如有两条数据线出现断点,则设置两条子修复线,栅极驱动芯片内设有两个运算放大器,两条子修复线分别通过栅极驱动芯片的两个运算放大器,如此对比传统的修复线减少了在非显示区域的走线,降低了阻抗,对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也降低,通过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完成驱动,如果一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不能满足驱动能力则通过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通过级联传导的方式达到多个小推力运算放大器驱动大负载的效果。
还可选地,目标数据线包括多条目标子数据线;修复线对应多条目标子数据线设置多条子修复线;多条子修复线的第一部分连接不同的栅极驱动芯片。可以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将修复信号放大。还可以通过外部的运算放大器将修复信号放大。
针对显示面板上有多条数据线出现断点,对应多条出现断点的数据线对应设置多条子修复线,多条子修复线都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方案,多条子修复线经过非显示区域和不同的栅极驱动芯片,并通过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将修复信号放大。例如有两条数据线出现断点,则设置两条子修复线,两条子修复线分别通过一半的栅极驱动芯片,如此对比传统的修复线减少了在非显示区域的走线,降低了阻抗,对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也降低,通过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完成驱动,如果一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不能满足驱动能力则通过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通过级联传导的方式达到多个小推力运算放大器驱动大负载的效果。
图3为一实例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4为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示意图,结合图3和图4,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110、非显示区域120、多个栅极驱动芯片220和目标数据线230,目标数据线230包括位于显示区域两边的第一端B、第二端C和位于显示区域内的断点A。多个栅极驱动芯片220内设有运算放大221。显示面板还包括修复线510;其中修复线510设置在非显示区域120,用于将修复信号传送至目标数据线的断点,修复线51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运算放大器(图中未示出)与修复线510连接,用于将修复线510传输的修复信号放大。具体的,修复线510第一段用于将目标数据线230的第一端B和一个栅极驱动芯片22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段分成第一部分240和第二部分(图中未示出),第二部分设置在栅极驱动芯片220内,第二部分将栅极驱动芯片220的输入端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部分还将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修复线传输的修复信号放大;第一部分240将一个栅极驱动芯片220的输出端与下一个栅极驱动芯片220的输入端连接;第三段用于将第二段连接的最后一个栅极驱动芯片220的输出端E和目标数据线230的第二端C连接。其中为修复此断线,将修复线510和目标数据线230的交叠点B、C通过镭射熔接,AB段的数据通过原有数据线传输,AC段的数据通过修复线510传输,最终实现线修复。
修复线510的第二段经过多个栅极驱动芯片220,栅极驱动芯片220内部的修复线510第二段的第二部分的走线的制程比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120的走线制程要高级,栅极驱动芯片220内部的修复线510第二段的第二部分的阻抗可以忽略,且其阻抗和均一性都要优于非显示区域120的走线,本实施例的修复线510走线上的阻抗,要低于传统的修复线走线的阻抗,对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要求降低,降低成本,易于实现。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要求降低可以通过外部增加新的驱动能力较小的运算放大器,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现有电路中找一个合适的运算放大器、或多个组合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221设置在栅极驱动芯片220内,第二部分包括将栅极驱动芯片220输入端和运算放大器221输入端连接的前端走线部分251,和将运算放大器221输出端和栅极驱动芯片220输出端连接的后端走线部分252。如果为最后一个栅极驱动芯片220,则其输入端D连接修复线510,输出端E连接目标数据线的第二端C。
将传统设计中全部通过非显示区域走线的修复线变更为通过非显示区域和栅极驱动芯片进行传输,并利用栅极驱动芯片220内部运算放大器221,增大修复线上数据的驱动能力。本实施例中的修复线在非显示区域传输路径变短,阻抗降低后对运算放大器输出能力的要求也相应降低。虽然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的运算放大器输出能力要低于传统的外置运算放大器,但是因为修复线阻抗降低后则可以满足驱动要求。增大修复线推送能力的运算放大器为栅极驱动芯片的运算放大器221,不再需要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运算放大器,优化了走线。可以利用栅极驱动芯片220原有的运算放大器221进行增大推送能力,不需要额外增加运算放大器,优化了电路,还可以节省掉外置运算放大器的元件和打件费用,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减小了修复线的功率,减少了对周边元件的影响。
进一步地,第一部分240将多个栅极驱动芯片220依次连接。利用修复线510的第一部分240将所有的栅极驱动芯片220依次连接起来,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阻抗。
进一步的,修复线510第二段的第二部分串联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用于级联传导放大所述修复信号。降低对修复线上驱动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需求,还利用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部低驱动能力的运算放大器增大驱动能力。可以实现一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不能满足驱动能力,则通过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通过级联传导的方式达到多个小推力运算放大器驱动大负载的效果。一个断点可以通过一个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的运算放大器驱动,也可以通过多个栅极驱动芯片的内部运算放大器组合驱动。即源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经过第一个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的运算放大器驱动后,再输入至第二个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的运算放大器,经过推力放大后再输出至第三个栅极驱动芯片,依次类推,通过级联传导的方式达到多个小推力运算放大器驱动大负载的效果。
可选地,目标数据线包括多条目标子数据线;修复线对应所述多条目标子数据线设置多条子修复线;多条子修复线的第二部分分别连接栅极驱动芯片内不同的运算放大器。
针对显示面板上有多条数据线出现断点,对应多条出现断点的数据线对应设置多条子修复线,多条子修复线都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方案,多条子修复线经过非显示区域和栅极驱动芯片不同的运算放大器,并通过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将修复信号放大。例如有两条数据线出现断点,则设置两条子修复线,栅极驱动芯片内设有两个运算放大器,两条子修复线分别通过栅极驱动芯片的两个运算放大器,如此对比传统的修复线减少了在非显示区域的走线,降低了阻抗,对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也降低,通过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完成驱动,如果一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不能满足驱动能力则通过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通过级联传导的方式达到多个小推力运算放大器驱动大负载的效果。
还可选地,目标数据线包括多条目标子数据线;修复线对应所述多条目标子数据线设置多条子修复线;多条子修复线的第一部分连接不同的栅极驱动芯片。
针对显示面板上有多条数据线出现断点,对应多条出现断点的数据线对应设置多条子修复线,多条子修复线都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方案,多条子修复线经过非显示区域和不同的栅极驱动芯片,并通过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将修复信号放大。例如有两条数据线出现断点,则设置两条子修复线,两条子修复线分别通过一半的栅极驱动芯片,如此对比传统的修复线减少了在非显示区域的走线,降低了阻抗,对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也降低,通过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完成驱动,如果一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不能满足驱动能力则通过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通过级联传导的方式达到多个小推力运算放大器驱动大负载的效果。
图5为栅极驱动芯片连线的示意图,其中修复线的I点连接至栅极驱动芯片上运算放大器221的输入端,修复线的O点连接至栅极驱动芯片上运算放大器221的输出端,扫描线的M点连接至栅极驱动芯片控制面板薄膜晶体管(TFT)栅极开启讯号的第一路输出,扫描线的N点连接至栅极驱动芯片的控制面板薄膜晶体管栅极开启讯号的最后一路输出。修复线所需的讯号不会与扫描线本身的行扫描讯号发生冲突。并且栅极驱动芯片本身就是传导高压(如30V)讯号的功能,新增内部走线不会对其现有功能产生影响。
上述实施方式中,每个运算放大器的作用均为增强驱动能力,可以为单倍放大,其作用可以是将其输出讯号等于其输入讯号,输出电压不变,输出电流能力增强,减小因后端负载的影响造成的波形失真。每个运算放大器也可以根据需要设为对应倍数放大。
上述显示面板可以为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OCB(Optically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光学补偿弯曲排列)、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面板,但并不限于此。该显示面板可以为RGB三原色面板、RGBW四色面板或者RGBY四色面板,但并不限于此。该驱动面板可以为曲面面板。
其中,显示面板还可例如为OLED显示面板、QLED显示面板、曲面显示面板或其他显示面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和目标信号线,所述目标数据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两边的第一端、第二端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断点,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内设有运算放大器,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在所述非显示区域设置修复线,用于将修复信号传送至所述目标数据线的所述断点;
将所述修复线分成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
将所述目标数据线的第一端和一个驱动芯片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段连接;
将所述第二段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驱动芯片内,利用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入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还利用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修复线传输的修复信号放大;
利用所述第一部分将一个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下一个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利用所述第三段将所述第二段连接的最后一个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和所述目标数据线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将所述运算放大器放大的修复信号经所述目标数据线第二端传输至所述断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用所述第一部分将所述多个驱动芯片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段的第二部分串联所述多个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用于级联传导放大所述修复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目标数据线包括多条目标子数据线;
所述修复线对应所述多条目标子数据线设置多条子修复线;
所述多条子修复线的第二部分分别连接驱动芯片内不同的运算放大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目标数据线包括多条目标子数据线;
所述修复线对应所述多条目标子数据线设置多条子修复线;
所述利用所述第一部分将一个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相邻的下一个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包括:
所述多条子修复线的第一部分连接不同的驱动芯片。
6.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域;
非显示区域;
多个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内设有运算放大器;
目标数据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两边的第一端、第二端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断点;
修复线,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用于将修复信号传送至所述目标数据线的所述断点,所述修复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
所述第一段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线的第一端和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段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栅极驱动芯片内,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还将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修复线传输的修复信号放大;所述第一部分将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下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段用于将所述第二段连接的最后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和目标数据线的第二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的第二部分串联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用于级联传导放大所述修复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数据线包括多条目标子数据线;
所述修复线对应所述多条目标子数据线设置多条子修复线;
所述多条子修复线的第二部分分别连接栅极驱动芯片内不同的运算放大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数据线包括多条目标子数据线;
所述修复线对应所述多条目标数据线设置多条子修复线;
所述多条子修复线的第一部分连接不同的栅极驱动芯片。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域;
非显示区域;
多个栅极驱动芯片;
目标数据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两边的第一端、第二端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断点;
多个栅极驱动芯片,所述栅极驱动芯片内设有运算放大器;
修复线,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用于将修复信号传送至所述目标数据线的所述断点,所述修复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
运算放大器,与所述修复线连接,用于将所述修复线传输的修复信号放大;其中,
所述第一段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线的第一端和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段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栅极驱动芯片内,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还将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修复线传输的修复信号放大;所述第二部分还串联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内的运算放大器,用于级联传导放大所述修复信号;所述第一部分将多个栅极驱动芯片依次连接;
所述第三段用于将所述第二段连接的最后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和目标数据线的第二端连接。
CN201710813633.8A 2017-09-11 2017-09-11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及显示面板 Pending CN107544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3633.8A CN107544187A (zh) 2017-09-11 2017-09-11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及显示面板
PCT/CN2017/107024 WO2019047339A1 (zh) 2017-09-11 2017-10-20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及显示面板
US15/738,718 US10718984B2 (en) 2017-09-11 2017-10-20 Display panel and repair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3633.8A CN107544187A (zh) 2017-09-11 2017-09-11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及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4187A true CN107544187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63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13633.8A Pending CN107544187A (zh) 2017-09-11 2017-09-11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及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4187A (zh)
WO (1) WO201904733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7878A (zh) * 2018-01-31 2018-07-1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9061974A (zh) * 2018-09-13 2018-12-2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US10859884B2 (en) 2018-09-13 2020-12-08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12242123A (zh) * 2019-07-16 2021-01-19 陕西坤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断线修复的补偿电路及补偿方法
CN112242124A (zh) * 2019-07-16 2021-01-19 陕西坤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修复断线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断线修复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6700A (zh) * 2005-08-17 2007-0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测试和修复方法
CN101587247A (zh) * 2008-05-23 2009-11-25 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1592830A (zh) * 2008-05-27 2009-12-02 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4460075A (zh) * 2014-12-22 2015-03-25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芯片和断线修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1020A (zh) * 2006-12-29 2008-07-0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2945647B (zh) * 2012-10-17 2015-09-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6700A (zh) * 2005-08-17 2007-0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测试和修复方法
CN101587247A (zh) * 2008-05-23 2009-11-25 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1592830A (zh) * 2008-05-27 2009-12-02 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4460075A (zh) * 2014-12-22 2015-03-25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芯片和断线修复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7878A (zh) * 2018-01-31 2018-07-1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9061974A (zh) * 2018-09-13 2018-12-2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US10859884B2 (en) 2018-09-13 2020-12-08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12242123A (zh) * 2019-07-16 2021-01-19 陕西坤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断线修复的补偿电路及补偿方法
CN112242124A (zh) * 2019-07-16 2021-01-19 陕西坤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修复断线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断线修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47339A1 (zh) 2019-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4187A (zh)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及显示面板
KR101376044B1 (ko)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US2016035853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608150A (zh) 显示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4036731B (zh) 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7146586A (zh) 显示面板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
CN103399422B (zh) 信号线和修复线短路检测方法
CN104483789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GB2535103A (en) Wiring structure of array substrate
CN108761853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点灯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6652884A (zh) 快速放电电路、显示装置、快速放电方法和显示控制方法
CN105761704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CN106773174A (zh) 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与测试装置
CN104142588A (zh)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US20150179666A1 (en) Wiring structure of array substrate
CN102789077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8154857A (zh) 伽马参考电压产生电路、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方法
CN10826787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TWI421573B (zh) 閘極驅動電路及其設置方法
CN104951142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460075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芯片和断线修复方法
US1071898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repair method thereof
CN101587247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7357062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
US9159259B2 (en) Testing circuits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he test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