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1142A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1142A
CN104951142A CN201510414046.2A CN201510414046A CN104951142A CN 104951142 A CN104951142 A CN 104951142A CN 201510414046 A CN201510414046 A CN 201510414046A CN 104951142 A CN104951142 A CN 104951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touch
display pane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outpu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40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1142B (zh
Inventor
许喜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140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11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1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1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1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1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像素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触控驱动电路,所述触控驱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扫描单元、选通单元、缓冲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区。本发明将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单元设置在显示区,使得触控驱动电路减少占用触控显示面板非显示区的面积,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尺寸,实现了窄边框;而且本发明在显示区中可相应增加输出单元的尺寸以提高触控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显示面板的需求逐渐趋于大尺寸、窄边框和高分辨率等方面。
如图1a所示,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位于显示区周围的非显示区20,其中,非显示区20至少包括栅极驱动电路21、源极驱动电路22和触控驱动电路23。如图所示,栅极驱动电路21和触控驱动电路23放置于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源极驱动电路22放置于显示面板的底边框,随着对显示面板窄边框的要求提高,这种显示面板架构很难满足窄边框的需求。
如图1b所示,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触控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触控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区的一个触控电极,该触控驱动电路包括扫描单元24、选通单元25、缓冲单元26和输出单元27。输出单元27包括传输门TG1和传输门TG2,传输门TG1的N型控制端、传输门TG2的P型控制端分别连接缓冲单元26的第一输出端;传输门TG1的P型控制端、传输门TG2的N型控制端分别连接缓冲单元26的第二输出端;传输门TG1的输入端接收触控信号TXH、传输门TG2的输入端接收公共电极信号VCOM;传输门TG1的输出端和传输门TG2的输出端互连输出触控驱动信号OUT以驱动对应的触控电极。触控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与输出单元27中传输门尺寸成正比,若通过减少输出单元27传输门尺寸的方法达到减小显示面板边框目的,则会导致触控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提高触控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和实现触控显示面板窄边框。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像素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触控驱动电路,所述触控驱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扫描单元、选通单元、缓冲单元和输出单元;
所述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区。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将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单元设置在显示区,使得触控驱动电路减少占用触控显示面板非显示区的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尺寸,实现了窄边框;现有技术中非显示区的面积限定了输出单元的尺寸相应较小,本发明在显示区中可相应增加输出单元的尺寸以提高触控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因此本发明在提高触控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的同时,实现了触控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1b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触控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输出单元晶体管连线上相邻两行像素单元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图。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减小触控显示面板边框的情况,实现触控显示面板窄边框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和位于显示区100的多个像素单元101,还包括:至少一个触控驱动电路210,触控驱动电路210包括依次连接的扫描单元211、选通单元212、缓冲单元213和输出单元214;触控驱动电路210的输出单元214位于显示区100。
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非显示区200,触控驱动电路210的输出单元214位于显示区100,触控驱动电路210的扫描单元211、选通单元212和缓冲单元213设置在非显示区200中。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触控驱动电路位于非显示区,而本实施例中,触控驱动电路210的输出单元214位于显示区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触控驱动电路210占用的非显示区200的边框尺寸小于现有技术,则相应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窄边框。已知触控驱动电路210的输出单元214设置在显示区100,且其输出单元214尺寸并未减小,因此触控驱动电路210的驱动能力没有减弱。
触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200包括公共信号线VCOM和触控信号线TX,触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200内还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220和源极驱动电路230,源极驱动电路230控制公共信号线VCOM和触控信号线TX。输出单元214的第一输入端与触控信号线TX连接,输出单元214的第二输入端与公共信号线VCOM连接,输出单元214的输出端对应连接一电极块。该公共信号线VCOM输出公共电极信号并传输给触控驱动电路210的输出单元214,以及该触控信号线TX输出触控信号并传输给触控驱动电路210的输出单元214。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显示阶段时,触控驱动电路210控制输出单元214将接收的公共电极信号输出给对应连接的电极块,以驱动触控显示面板显示;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触控阶段时,触控驱动电路210控制输出单元214将接收的触控信号输出给对应连接的电极块,以进行触控检测。
如上所述,触控驱动电路210的输出单元214在显示阶段向对应连接的电极块输出公共电极信号,在触控阶段向对应连接的电极块输出触控信号,因此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100具有至少一个触控电极块102,该触控电极块102在触控阶段作为触控电极块102应用,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由此可知,触控驱动电路210的输出单元214在显示阶段向触控电极块102输出公共电极信号,在触控阶段向触控电极块102输出触控信号。
已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触控驱动电路210,一个触控驱动电路210的输出单元214连接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块102,因此触控驱动电路210与触控电极块102一一对应设置并连接,相应的每个输出单元214与每个触控电极块102电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将触控驱动电路210的输出单元214设置在显示区100,使得触控驱动电路210减少占用触控显示面板非显示区200的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以减少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尺寸,实现了窄边框;现有技术中非显示区的面积限定了输出单元的尺寸相应较小,本实施例在显示区100中可相应增加输出单元214的尺寸以提高触控驱动电路210的驱动能力,因此本实施例在提高触控驱动电路210的驱动能力的同时,实现了触控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该触控显示面板至少包括:显示区、源极驱动电路和至少一个触控驱动电路。其中触控驱动电路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单元和输出单元214,该输出单元214位于显示区。
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公共信号线VCOM和触控信号线TX,触控信号线TX与输出单元21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用于向输出单元214传输触控信号;公共信号线VCOM与输出单元21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用于向输出单元214传输公共电极信号。
触控驱动电路中缓冲单元与输出单元214连接,触控驱动电路在显示阶段控制输出单元214输出公共电极信号,在触控阶段控制输出单元214输出触控信号,因此缓冲电路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平信号线VG1与输出单元214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用于向输出单元214传输第一电平信号,缓冲单元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电平信号线VG2与输出单元214的第二控制端连接,用于向输出单元214传输第二电平信号。缓冲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信号和第二电平信号在显示阶段控制输出单元214输出公共电极信号,在触控阶段控制输出单元214输出触控信号。
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具有至少一个触控电极块,触控电极块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每个输出单元214与每个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由此可知,缓冲单元控制输出单元214在显示阶段向触控电极块输出公共电极信号,以及控制输出单元214在触控阶段向触控电极块输出触控信号。
基于如上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对于每一个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单元214,每个输出单元214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其中,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与第四晶体管T4的漏极与触控电极块电连接。
显示区包括像素单元,每一个像素单元包括透光区和非透光区,像素单元实际透光区面积占像素单元总面积的比例为像素单元的开口率,像素单元开口率越高,在相同的背光源条件下,触控显示面板的亮度越高。已知背光源功耗占显示装置整个电源输出的60%左右,因此像素单元采用高开口率的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满足触控显示面板对亮度的要求,还能够使背光源功耗大大降低以降低整个显示装置的功耗。每一个像素单元的开口率近似或相等可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
为了保证开口率,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面积较小,则在第一方向上将输出单元214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分别设置在四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即每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只对应设置上述四个晶体管的其中一个晶体管。第一方向上,非透光区分别设置有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的四个像素单元可以为依次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或者分别以一个像素单元为间隔的非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
已知输出单元214的第一输入端与触控信号线TX连接、第二输入端与公共信号线VCOM连接,因此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的源极分别连接触控信号线TX或公共信号线VCOM。为了便于在非显示区和显示区布线,可选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分别设置在依次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沿第一方向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还可以设置在非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具体为,第一晶体管设置在第i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第二晶体管设置在第i+2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第三晶体管设置在第i+4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第四晶体管设置在第i+6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i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在此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分别设置在以一个像素单元为间隔的非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
如上所述,输出单元214与触控电极块对应设置并连接,且在第一方向上输出单元214设置在四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因此每个触控电极块对应于至少4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透光区与非透光区,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分别设置在四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
具体地,对于输出单元214,输出单元214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中的任意两个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剩余两个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在此可选设置第一晶体管T1和第四晶体管T4均为N型晶体管,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均为P型晶体管。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设置方式,还可以有其他设置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已知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单元214由两个传输门组成,因此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构成输出单元214的第一传输门,以及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构成输出单元214的第二传输门。可选地设置第一传输门的输入端为输出单元214的第一输入端、第二传输门的输入端为输出单元214的第二输入端。
已知触控信号线TX与输出单元21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公共信号线VCOM与输出单元21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因此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和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分别与触控信号线TX电连接,接收触控信号,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和第四晶体管T4的源极分别与公共信号线VCOM电连接,接收公共电极信号。
如上所述,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单元214与缓冲单元连接,缓冲单元用于控制输出单元214在显示阶段输出公共电极信号,以及在触控阶段输出触控信号,因此输出单元214第一传输门的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第二传输门的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分别与缓冲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通过第一电平信号线VG1接收缓冲单元传输的第一电平信号,输出单元214第一传输门的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传输门的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分别与缓冲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通过第二电平信号线VG2接收缓冲单元传输的第二电平信号。
对于触控驱动电路,当缓冲单元通过第一电平信号线VG1传输的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第二电平信号线VG2传输的第二电平信号为低电平时,则输出单元214的第一传输门导通,输出单元214输出触控信号;当缓冲单元通过第一电平信号线VG1传输的第一电平信号为低电平、第二电平信号线VG2传输的第二电平信号为高电平时,则输出单元214的第二传输门导通,输出单元214输出公共电极信号。由此可知触控驱动电路中缓冲单元的第一电平信号线VG1为触控电极控制线,第二电平信号线VG2为公共电极控制线。
在显示阶段,第一电平信号线VG1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线VG2输出高电平信号,缓冲单元控制输出单元214的第二传输门导通,输出单元214向触控电极块输出公共电极信号,驱动触控显示面板显示。在触控阶段,第一电平信号线VG1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线VG2输出低电平信号,缓冲单元控制输出单元214的第一传输门导通,输出单元214向触控电极块输出触控信号,进行触控检测。
综上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缓冲单元的第一电平信号线VG1电连接,用于接收缓冲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信号,其源极与触控信号线TX电连接,用于接收触控信号,其漏极与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缓冲单元的第二电平信号线VG2电连接,用于接收缓冲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平信号,其源极与触控信号线TX电连接,用于接收触控信号,其漏极与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与缓冲单元的第一电平信号线VG1电连接,用于接收缓冲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信号,其源极与公共信号线VCOM电连接,用于接收公共电极信号,其漏极与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与缓冲单元的第二电平信号线VG2电连接,用于接收缓冲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平信号,其源极与公共信号线VCOM电连接,用于接收公共电极信号,其漏极与触控电极块电连接。
如上所述,输出单元214由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组成时,为了保证触控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不降低,第一晶体管T1的尺寸、第二晶体管T2的尺寸、第三晶体管T3的尺寸和第四晶体管T4的尺寸均远远大于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为了避免像素单元的开口率大大降低,在此可设置用多个小尺寸的晶体管互连的方式实现输出单元214的大尺寸晶体管的驱动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晶体管T1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N型晶体管,第一N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一电平信号线VG1、源极电连接触控信号线TX、漏极电连接触控电极块,因此较小尺寸的多个第一N型晶体管组成了第一传输门的第一晶体管T1。
第二晶体管T2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P型晶体管,第一P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二电平信号线VG2、源极电连接触控信号线TX、漏极电连接触控电极块,因此较小尺寸的多个第一P型晶体管组成了第一传输门的第二晶体管T2。
第三晶体管T3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P型晶体管,第二P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一电平信号线VG1、源极电连接公共信号线VCOM、漏极电连接触控电极块,因此较小尺寸的多个第二P型晶体管组成了第二传输门的第三晶体管T3。
第四晶体管T4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N型晶体管,第二N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二电平信号线VG2、源极电连接公共信号线VCOM、漏极电连接触控电极块,因此较小尺寸的多个第二N型晶体管组成了第二传输门的第四晶体管T4。
在显示阶段,第一电平信号线VG1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线VG2输出高电平信号,多个第二P型晶体管同时导通、多个第二N型晶体管同时导通,则第二传输门导通,并将输入端接收的公共电极信号通过第二P型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二N型晶体管的漏极传输给对应的一触控电极块。
在触控阶段,第一电平信号线VG1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线VG2输出低电平信号,多个第一N型晶体管同时导通、多个第一P型晶体管同时导通,则第一传输门导通,并将输入端接收的触控信号通过第一N型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一P型晶体管的漏极传输给对应的一触控电极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可设置第一N型晶体管、第一P型晶体管、第二N型晶体管和第二P型晶体管的尺寸均小于像素单元非透光区的尺寸,那么第一N型晶体管、第一P型晶体管、第二N型晶体管和第二P型晶体管设置在像素单元非透光区,每个像素单元的开口率相等。为了保证第一传输门和第二传输门的驱动能力,优选第一N型晶体管、第二N型晶体管、第一P型晶体管和第二P型晶体管的个数和尺寸相等,则第一传输门和第二传输门的尺寸相等、驱动能力相当。
显示区的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矩阵状排列,因此多个第一N型晶体管一一对应设置在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多个第一P型晶体管一一对应设置在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多个第二N型晶体管一一对应设置在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多个第二P型晶体管一一对应设置在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由于第一N型晶体管、第二N型晶体管、第一P型晶体管和第二P型晶体管均设置在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因此输出单元214设置在显示区后,未影响触控显示面板的亮度,每个像素单元的开口率相等。
如上所述,在第一方向上(列方向),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可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第一N型晶体管、第一P型晶体管、第二N型晶体管和第二P型晶体管沿第二方向(行方向)排布,因此多个第一N型晶体管的栅极通过第一电平信号线VG1电连接至缓冲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多个第一N型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至触控信号线TX。则对于第二方向上,排布第一N型晶体管的一行像素单元,第一N型晶体管的栅极走线和源极走线分别设置在该行多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此时该行每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完全相同,则该行每个像素单元的开口率相等。同理,每一行像素单元的开口率相等,则显示区内每一个像素单元的开口率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还可分别设置在非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并以一个像素单元为间隔进行设置,即在列方向上两行放置一个像素单元。以第一晶体管T1为例,该第一晶体管T1放置在第i行像素单元和第i+1行像素单元中,其中多个第一N型晶体管沿第二方向(行方向)排布,若第一N型晶体管排布在第i行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那么不同行像素单元的开口率不一致,在此通过调整像素单元的设计使每一个像素单元的开口率一致。具体为调整第一N型晶体管的源极走线、栅极走线和第i行像素单元的显示晶体管下移,以使第i行像素单元的开口率与第i+1行像素单元的开口率相等。同理,每一行像素单元的开口率相等,则显示区内每一个像素单元的开口率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触控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数量众多,以及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尺寸较大,因此当给多个像素单元中设置第一N型晶体管、第一P型晶体管、第二P型晶体管、第二N型晶体管时,则第一N型晶体管、第一P型晶体管、第二P型晶体管、第二N型晶体管组成的输出单元214的尺寸可能大于现有技术的输出单元214尺寸,那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不仅减小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还提高了触控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
已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触控驱动电路,因此可选将每一个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单元214设置在显示区,则每一个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单元214的结构类似,在此不做赘述。同时相应的,对于任意一个触控驱动电路,其缓冲单元与其输出单元通过其对应的第一电平信号线VG1和第二电平信号线VG2连接,因此不同触控驱动电路的具有不同的第一电平信号线VG1和第二电平信号线VG2。
如图4a所示,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显示区内数据线301和扫描线302限定像素单元303,像素单元303包括透光区304和非透光区305。在像素单元303的非透光区305设置有像素单元303的开关晶体管(TFT-PIX),用于在扫描线302控制该开关晶体管开启后,数据线301的显示数据信号传输给像素单元303。
以触控驱动电路的每一个传输门的器件宽长比为540/5为例,触控驱动电路将输出单元的第一传输门和第二传输门集成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根据一个传输门尺寸和分辨率,可设计传输门由宽长比为3/5的晶体管组成,相应的在触控显示面板显示区内一个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单元需由180个晶体管组成。
已知第一传输门由第一N型晶体管和第一P型晶体管组成,因此对于第一传输门,其180个晶体管包括90个N型晶体管和90个P型晶体管。以横向为1080个像素单元303(1080RGB)为例,90个N型晶体管沿第二方向排布设置在1080RGB内,也就是说一行内12个像素单元303中设置一个N型晶体管,在第一方向上,可选一列内2个像素单元303内设置一个N型晶体管,则在两行像素单元303中,1个N型晶体管设置在24个像素单元303中,由此可知,1个N型晶体管设置在72个子像素单元303内。具体地,一个N型晶体管设置在24个像素单元303内时,一行90个N型晶体管的栅极均与缓冲单元的第一电平信号线VG1,源极均与触控信号线TX连接,漏极与输出单元对应的触控电极块连接,对N型晶体管进行调整,使每一个像素单元的开口率相等。
第一传输门的第一P型晶体管的90个P型晶体管的设置方式与第一N型晶体管类似,即两行像素单元303中,1个P型晶体管设置在24个像素单元303中,一行90个P型晶体管的栅极均与缓冲单元的第二电平信号线,源极均与触控信号线TX连接,漏极与输出单元对应的触控电极块连接。第二传输门的第二P型晶体管的90个P型晶体管和第二N型晶体管的90个N型晶体的设置方式与第一传输门类似,在此不做赘述。如图4a所示为第一晶体管中的一个N型晶体管的设置方式,该N型晶体管(TFT-TX)的源极连接触控信号线TX、栅极连接第一电平信号线VG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晶体管设置在多个像素单元303中,因此可通过增加第一传输门和第二传输门晶体管在像素单元303中的尺寸或个数以达到提高触控驱动电路驱动能力的目的。
本实施例将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单元设置在显示区,若相邻两个像素单元303内只有一个像素单元303内设置了一个晶体管,则为了保证该两个像素单元303的开口率一致,在进行此像素设计时,可对该两个像素单元303的开口大小进行优化调整,保证上下两个像素单元303的开口率一致,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像素开口率仍可达到47%左右。
如图4b所示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输出单元晶体管连线上相邻两行像素单元的局部示意图,其左图中输出单元晶体管连线设置在像素单元410的非透光区411,未占据像素单元420的透光区421,因此像素单元410的开口率小、像素单元420的开口率较大。右图中对相邻两行像素单元进行优化调整,将输出单元晶体管的栅极走线412、源极走线413、以及像素单元410的显示晶体管414及其扫描线415整体向下移动以优化调整,使得像素单元410的开口率等于像素单元420的开口率。由此可知,该相邻两行像素单元中每一个像素单元的开口率均相等,相应对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所有行像素单元进行优化,从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每一个像素单元的开口率相等。
本实施例将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驱动电路输出单元设置在显示区,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尺寸减小,实现了窄边框,以及当输出单元的晶体管设置在显示区后,可相应增加晶体管的尺寸和个数,以提高触控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同时晶体管均设置在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因此对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影响非常小。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2)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像素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触控驱动电路,所述触控驱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扫描单元、选通单元、缓冲单元和输出单元;
所述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公共信号线和触控信号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具有至少一个触控电极块,所述触控电极块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
每个所述输出单元与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输出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与第四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触控电极块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块对应于至少4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透光区与非透光区;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
6.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像素单元的开口率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构成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一传输门,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构成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二传输门;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缓冲单元的第一电平信号线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其漏极与触控电极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缓冲单元的第二电平信号线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触控电极块电连接;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缓冲单元的第一电平信号线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公共信号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触控电极块电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缓冲单元的第二电平信号线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公共信号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触控电极块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N型晶体管,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线、源极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线、漏极电连接所述触控电极块;
所述第二晶体管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P型晶体管,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线、源极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线、漏极电连接所述触控电极块;
所述第三晶体管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P型晶体管,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线、源极电连接所述公共信号线、漏极电连接所述触控电极块;
所述第四晶体管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线、源极电连接所述公共信号线、漏极电连接所述触控电极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一一对应设置在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
多个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一一对应设置在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
多个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一一对应设置在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
多个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一一对应设置在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的非透光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设置有源极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510414046.2A 2015-07-15 2015-07-15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9511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4046.2A CN104951142B (zh) 2015-07-15 2015-07-15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4046.2A CN104951142B (zh) 2015-07-15 2015-07-15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1142A true CN104951142A (zh) 2015-09-30
CN104951142B CN104951142B (zh) 2018-04-27

Family

ID=54165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4046.2A Active CN104951142B (zh) 2015-07-15 2015-07-15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114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1556A (zh) * 2016-12-29 2017-05-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选通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617959B (zh) * 2015-11-30 2018-03-1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WO2024060774A1 (zh) * 2022-09-21 2024-03-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3132A (zh) * 2012-11-29 2013-03-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3208251A (zh) * 2013-04-15 2013-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103253A (zh) * 2014-07-04 2014-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电极扫描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4485085A (zh) * 2015-01-04 2015-04-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3132A (zh) * 2012-11-29 2013-03-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3208251A (zh) * 2013-04-15 2013-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103253A (zh) * 2014-07-04 2014-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电极扫描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4485085A (zh) * 2015-01-04 2015-04-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7959B (zh) * 2015-11-30 2018-03-1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US10061432B2 (en) 2015-11-30 2018-08-28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screen therein
CN106681556A (zh) * 2016-12-29 2017-05-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选通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681556B (zh) * 2016-12-29 2019-11-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选通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4060774A1 (zh) * 2022-09-21 2024-03-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1142B (zh) 2018-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0201B (zh) 栅极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US2016035853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128384A (zh) 栅极驱动装置以及显示面板
CN101221337A (zh) 液晶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及驱动方法
CN105335003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电路
CN105513556A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601175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1071215A (zh) 降低液晶显示面板闪烁度的调节装置和调节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5118464B (zh) 一种goa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
CN105788544A (zh) 显示设备
CN102419950A (zh) 显示面板及其源极驱动架构
CN103235431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3777423A (zh) 液晶面板及其像素结构
CN203982749U (zh) 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7358922A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6066560A (zh) 一种阵列基板的测试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109473079A (zh) 像素电路、驱动方法与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
CN104951142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3544926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20956A (zh)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02856321A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807470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50201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814482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4950543A (zh) 一种demux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