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2634B - 液压泵 - Google Patents

液压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2634B
CN107542634B CN201710500181.8A CN201710500181A CN107542634B CN 107542634 B CN107542634 B CN 107542634B CN 201710500181 A CN201710500181 A CN 201710500181A CN 107542634 B CN107542634 B CN 107542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ash plate
forcing
hydraulic pump
biasing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001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42634A (zh
Inventor
赤见俊也
山口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542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2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42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2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6Control
    • F04B1/30Control of machines or pumps with rotary cylinder blocks
    • F04B1/32Control of machines or pumps with rotary cylinder block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1/324Control of machines or pumps with rotary cylinder block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by changing the inclination of the swash pl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的机构调整斜板的偏转角的液压泵。液压泵(10)具有:缸体(30),其绕旋转轴线(A)旋转,形成有沿着旋转轴线(A)方向延伸的多个缸孔(32);活塞(38),其滑动自由地保持于各缸孔(32)内;斜板(40),其通过缸体(30)绕旋转轴线(A)旋转、来使各活塞(38)在各缸孔(32)内滑动,构成为其偏转角可变更;第1施力部件(50),其对斜板(40)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大的方向施力;第2施力部件(60),其对斜板(40)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小的方向施力,第2施力部件(60)具有施力杆(61)和多个施力销(71~74),各施力销(71~74)根据与各施力销(71~74)相对应的信号压强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施力。

Description

液压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车辆等所使用的液压泵,特别涉及可变容量型的液压泵。
背景技术
在建筑车辆等广泛的领域中使用了可变容量型的液压泵。可变容量型的液压泵通常具有:缸体,其绕旋转轴线旋转,形成有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缸孔;活塞,其滑动自由地保持于各缸孔内;斜板,其用于通过缸体绕旋转轴线旋转、来使各活塞在各缸孔内滑动;机构,其用于使斜板相对于缸体的旋转轴线的倾斜角(偏转角)变更。
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通过使斜板的偏转角改变来调整喷出容量的可变容量型的斜板式液压泵。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斜板式液压泵具有:多个活塞;缸体,其具有收容活塞的多个缸;斜板,其随着缸体的旋转而使活塞往复运动;施力部件,其对斜板向偏转角变大的方向施力;第一控制销,其形成为直圆筒状,可滑动地插入内引导缸与外引导缸之间;第二控制销,其形成为有底圆筒状,可滑动地嵌合于外引导缸的外侧。在该斜板式液压泵中,第一控制销随着其受压面所受到的副的活塞泵的喷出压力(第一负荷压力)提高而朝向斜板移动,第二控制销随着其受压面所受到的先导压力(第二负荷压力)提高而朝向斜板移动,从而能够缩小斜板的偏转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31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对第一控制销的内外面和第二控制销的内表面进行研磨处理等精加工是不可缺少的,以使得承受到喷出压力、先导压力的油不会从第一控制销与内引导缸以及外引导缸之间、第二控制销与外引导缸之间泄漏。然而,存在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对构件的内表面进行研磨处理等精加工伴随着技术上的困难、加工所需的成本和时间增大。
另外,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无法应对以1个泵具有两个泵的功能的、所谓的分流构造的液压泵。另外,在液压泵中,需要在柴油发动机等驱动源的输出的范围内对液压泵进行控制的额定马力控制。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以同一驱动源驱动的其他泵的数量增加了的情况下,可预想各控制销的构造更加复杂化。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并没有考虑以同一驱动源驱动空调等外部设备的情况的液压泵的控制。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的机构调整斜板的偏转角的液压泵。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液压泵具有:
缸体,其绕旋转轴线旋转,形成有沿着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缸孔;
活塞,其滑动自由地保持于各缸孔内;
斜板,其用于通过所述缸体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来使各活塞在各缸孔内滑动,该斜板构成为其偏转角能够变更;
第1施力部件,其对所述斜板向所述斜板的偏转角变大的朝向施力;
第2施力部件,其对所述斜板向所述斜板的偏转角变小的朝向施力,
所述第2施力部件具有施力杆和多个施力销,各施力销根据与各施力销相对应的信号压强借助所述施力杆对所述斜板施力。
在本发明的液压泵中,也可以是,该液压泵还具有对所述施力杆的侧面进行引导的引导部。
在本发明的液压泵中,也可以是,该液压泵还具有收容所述缸体和所述斜板的壳体,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壳体设置成一体。
在本发明的液压泵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施力销中的至少1个是预备用施力销。
在本发明的液压泵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施力销中的至少1个是喷出工作油流量调整用施力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的机构调整斜板的偏转角的液压泵。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液压泵的截面的图。
图2是表示与图1的II-II线相对应的截面的图。
图3是表示液压泵的一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液压泵的另一变形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液压泵;20、外壳;21、第1外壳模块;23、第1引导部;29、凹部;22、第2外壳模块;25、旋转轴;30、缸体;32、缸孔;35、吸排板;38、活塞;39、缸室;40、斜板;41、滑动面;42、抵接面;43、滑靴;50、第1施力部件;51、第1保持架;52、第2保持架;54、第1弹簧;55、第2弹簧;60、第2施力部件;61、施力杆;61a、前端面;61b、后端面;65、润滑用槽;70、施力销单元;71、第1施力销;72、第2施力销;73、第3施力销;74、第4施力销;75、第2引导部;77、缸孔;78、单元壳体;79、第1压力室;80、施力活塞;82、盖构件;84、调节器;85、凸部;89、第2压力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所附的附图中,出于图示和理解的容易度的方便,相对于实物缩小比例尺和纵横的尺寸比等适当变更,并夸张缩小比例尺和纵横的尺寸比等。
另外,对于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形状、几何学上的条件以及确定它们的程度的例如、“平行”、“正交”、“相同”等用语、长度、角度的值等,并非严格地按照字面意思,可被解释为包含能期待同样的功能的程度的范围。
图1~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其中的图1是表示液压泵的截面的图,图2是表示与图1的II-II线相对应的截面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是所谓的斜板式可变容量型液压泵。液压泵10将基于工作油从随后叙述的缸孔32的喷出(和工作油向缸孔32的供给)的驱动力输出。更具体而言,利用来自发动机等动力源的动力使旋转轴25旋转,从而使通过花键结合等与旋转轴25结合的缸体30旋转,利用缸体30的旋转使活塞38往复动作。根据该活塞38的往复动作,工作油从一部分缸孔32喷出,并且工作油被吸入到其他缸孔32,液压泵被实现。
图1所示的液压泵10具有外壳20、旋转轴25、缸体30、斜板40、第1施力部件50以及第2施力部件60。
外壳20具有第1外壳模块21和结合到第1外壳模块21的一端侧的第2外壳模块22。外壳20收容有旋转轴25的一部分、缸体30、斜板40以及第1施力部件50。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第1外壳模块21的内侧配置有:旋转轴25的一个端部;经由吸排板35与多个缸孔32连通的未图示的供给口和排出口;用于对随后叙述的施力杆61进行引导的第1引导部23。另外,供给口以贯通第1外壳模块21的方式设置,与设置于液压泵10的外部的液压源(罐)连通。在第2外壳模块22形成有供旋转轴25贯通的旋转轴用孔24,旋转轴25被轴承28a以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于旋转轴用孔24,并从旋转轴用孔24朝向外侧突出。
旋转轴25沿着旋转轴线A的延伸方向延伸,贯通缸体30和斜板40,一端从第2外壳模块22的旋转轴用孔24向外侧突出,并且,另一端从第2外壳模块22的内侧向第1外壳模块21的内侧突出。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旋转轴25的贯通缸体30的部分设置的花键结合部26a处,旋转轴25与缸体30花键结合。通过与该缸体30之间的花键结合,旋转轴25可在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与缸体30没有关系地移动,但在绕旋转轴线A的旋转方向上,与缸体30一起一体地旋转。另外,旋转轴25被轴承28b以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于第1外壳模块21内,被轴承28a以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于第2外壳模块22内,不与斜板40接触。因而,旋转轴25被设置为不受除了缸体30以外的构件阻碍地与缸体30一起向绕旋转轴线A的旋转方向旋转。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旋转轴25的、从旋转轴用孔24突出到外侧的一端借助花键结合部26b与发动机等动力源结合。
缸体30与旋转轴25一起以旋转轴线A为中心旋转,在旋转轴线A的周围具有沿着与旋转轴线A平行的方向穿设的多个缸孔32。形成于缸体30的多个缸孔32的数量并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这些缸孔32从沿着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以等间隔配置于同一圆周上。
缸体30中的与设置有斜板4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与多个缸孔32分别连通的开口32a。另外,以缸体30中的与设置有斜板4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面对的方式配置形成有未图示的多个贯通孔的吸排板35。多个缸孔32经由这些开口32a以及贯通孔与设置于第1外壳模块21内的未图示的供给口和排出口连通,经由这些供给口和排出口进行工作油的供给和排出。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缸体30中的与设置有斜板4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旋转轴25的周围形成有收容随后叙述的弹簧44和保持架45a、45b的凹部30a。
图1所示的吸排板35固定于第1外壳模块21,即使是在缸体30与旋转轴25一起旋转的情况下,也相对于外壳20(第1外壳模块21)静止。因此,分别与供给口和排出口连通的缸孔32根据缸体30的旋转状态而借助吸排板35进行切换,反复到从供给口供给工作油的状态和向排出口排出工作油的状态。
活塞38分别滑动自由配置于所对应的缸孔32内。换言之,活塞38分别滑动自由地被保持于所对应的缸孔32内。尤其是,各活塞38被设置为可沿着与旋转轴线A平行的方向相对于所对应的缸孔32往复运动。活塞38的内部是空腔,被缸孔32内的工作油充满。因而,活塞38的往复运动与工作油的相对于缸孔32的供给和排出相关联,在活塞38被从缸孔32拉出之际,工作油从供给口向缸孔32内供给,在活塞38进入缸孔32内之际,工作油从缸孔32内向排出口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活塞38的斜板40侧的端部(从缸孔32突出的一侧的端部)安装有滑靴43。另外,在旋转轴25的周围设置有弹簧44、保持架45a、45b、连结构件46、按压构件47以及滑靴保持构件48。弹簧44和保持架45a、45b收容于在缸体30中的与设置有斜板4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旋转轴25的周围形成的凹部30a内。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弹簧44是螺旋弹簧,以在保持架45a与保持架45b之间被压缩了的状态配置在凹部30a内。因而,弹簧44利用其弹性力而向该弹簧44伸长的朝向产生作用力。弹簧44的作用力借助保持架45b和连结构件46向按压构件47传递。在滑靴保持构件48保持有各滑靴43,按压构件47受到弹簧44的作用力而借助滑靴保持构件48朝向斜板40按压各滑靴43。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斜板40可偏转成各种角度,但由于弹簧44的作用力,无论斜板40的偏转角如何,各滑靴43相对于斜板40恰当地追随而压靠于斜板40。由此,若活塞38与缸体30一起旋转,则各滑靴43在斜板40上以描绘圆轨道的方式滑动。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活塞38的斜板40侧的端部形成球状的凸部,活塞38的凸部嵌入于在滑靴43形成的球状的凹部,滑靴43的凹部被嵌塞而由活塞38和滑靴43形成了球面轴承构造。由于该球面轴承构造,即使斜板40的偏转角变化,各滑靴43也能够追随斜板40的偏转而在斜板40上恰当地滑动旋转。
斜板40用于通过缸体30绕旋转轴线A旋转、来使各活塞38在各缸孔32内滑动。斜板40在与缸体30面对的一侧具有平坦的滑动面41,在滑动面41压靠有与活塞38的斜板40侧的端部连结的滑靴43。另外,斜板40被设置为可偏转,根据斜板40(滑动面41)的偏转角而活塞38的往复运动的行程改变。即、斜板40(滑动面41)的偏转角越大,随着各活塞38的往复运动的工作油相对于缸孔32的供给量和排出量越大,斜板40(滑动面41)的偏转角越小,随着各活塞38的往复运动的工作油相对于缸孔32的供给量和排出量越小。在此,斜板40(滑动面41)的偏转角是指斜板40的板面(滑动面41)相对于与旋转轴线A正交的假想平面所成的角度。在偏转角是0度的情况下,即使缸体30绕旋转轴线A旋转,各活塞38也不往复运动,来自各缸孔32的工作油的排出量也为零。此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若缩小斜板40的偏转角,则与设置于第2外壳模块22的止挡件27抵接。止挡件27构成为可相对于斜板40进退。由此,斜板40的最小偏转角能够通过使止挡件27相对于斜板40进退来适当调整。另外,斜板40在滑动面41的外侧具有与随后叙述的施力杆61抵接并从施力杆61受到作用力的抵接面42。在图示的例子中,抵接面42与滑动面41平行地设置。
第1施力部件50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大的朝向对斜板40施力。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1施力部件50具有:第1保持架51,其配置于与斜板40相反的一侧(第1外壳模块21侧);第2保持架52,其配置于斜板40侧(第2外壳模块22侧);弹簧54、55,其配置于第1保持架51与第2保持架52之间。第1弹簧54以被压缩了的状态配置于第1保持架51与第2保持架52之间。因而,第1弹簧54利用其弹性力而向该第1弹簧54伸长的朝向产生作用力。第2弹簧55配置于第1弹簧54的内侧。因此,第2弹簧55的卷径形成得比第1弹簧54的卷径小。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2弹簧55固定于第2保持架52,在斜板40的偏转角较大的状态(参照图1)下与第1保持架51分开。由此,在斜板40的偏转角较大期间,仅第1弹簧54的作用力作用于斜板40。若斜板40的偏转角变小,则在某一偏转角时第2弹簧55与第1保持架51接触。若斜板40的偏转角进一步变小,则第2弹簧55也在第1保持架51与第2保持架52之间被压缩,由此,第1弹簧54和第2弹簧55这两者的作用力作用于斜板40。因而,根据图示的第1施力部件50,能够根据斜板40的偏转角使其作用力阶段性地变化。此外,第2弹簧55并不限于固定于第2保持架52的情况,既可以固定于第1保持架51,也可以不固定于第1保持架51和第2保持架52中任一个,而能在第1保持架51与第2保持架52之间移动。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保持架51的相对于第2保持架52的分开距离能够通过使调节器57相对于第1保持架51进退来进行调整。由此,能够适当调整第1施力部件50的初始作用力、特别是第1弹簧54对第1施力部件50的初始作用力。
第2施力部件60使与第1施力部件50对斜板40的作用力相反的朝向的作用力作用于斜板40。尤其是,第2施力部件60克服第1施力部件50对斜板40的向偏转角变大的朝向的作用力而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小的朝向对斜板40施力。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2施力部件60具有施力杆61和施力销单元70。施力销单元70具有单元壳体78和多个施力销71~74。各施力销71~74根据与各施力销71~74相对应的信号压强朝向斜板40对施力杆61施力。换言之,各施力销71~74根据与各施力销71~74相对应的信号压强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施力。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施力杆61整体上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形状,其轴线与旋转轴线A平行,施力杆61配置于斜板40的抵接面42与施力销单元70的各施力销71~74之间。此外,施力杆61并不限于以其轴线与旋转轴线A平行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也可以是其轴线相对于旋转轴线A倾斜地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施力杆61的与斜板40(抵接面42)面对的前端面61a呈球面状。由此,即使因斜板40的偏转角的变化而斜板40(抵接面42)与施力杆61之间的夹角变化,也能够将针对斜板40的作用力从前端面61a向抵接面42恰当地传递。另外,施力杆61的构成与斜板40相反的一侧的面、即与施力销单元70的各施力销71~74面对的面是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具有平坦面。
在第1外壳模块21(外壳20)设置有用于对施力杆61的侧面进行引导的第1引导部23,施力杆61相对于第1引导部23滑动自由地配置。因此,施力杆61的一部分滑动自由地保持于第1引导部23内。第1引导部23由设置于第1外壳模块21的贯通孔构成,具有呈与施力杆61的截面形状互补的形状的截面形状。即、第1引导部23由具有圆形截面的圆筒状的贯通孔构成。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1引导部23与第1外壳模块21(外壳20)被设置为一体。若将第1引导部23与第1外壳模块21设置为一体,则能够通过在第1外壳模块21进行穿孔来形成第1引导部23,能以简单的加工形成第1引导部23。另外,为了设置第1引导部23无需追加的构件,因此,能够对液压泵10的零部件个数的削减和成本削减做出贡献。此外,第1引导部23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作为一个例子,也可以将使用与第1外壳模块21独立的、例如圆筒状的构件而形成的第1引导部23安装于外壳20。
在第1外壳模块21(外壳20)形成有与第1引导部23连通的凹部29,施力销单元70的随后叙述的凸部85嵌入该凹部29。
在利用施力杆61对斜板40施力之际,存在如下情况:由于来自斜板40的反作用力,相对于施力杆61的轴线方向倾斜的朝向的力作用于施力杆61。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通过具有上述的第1引导部23,即使相对于施力杆61的轴线方向倾斜的朝向的力作用于施力杆61,第1引导部23也能够恰当地保持施力杆61,因此,能够使施力杆61稳定地动作。
图2表示与图1的II-II线相对应的截面。施力销单元70具有单元壳体78和多个施力销71~74。尤其是,在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中,施力销单元70具有第1施力销71、第2施力销72、第3施力销73以及第4施力销74。各施力销71~74根据与各施力销71~74相对应的信号压强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施力。
在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中,施力销71~74整体上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形状,其轴线与施力杆61的轴线平行,配置于施力杆61的与斜板40相反的一侧。尤其是在图示的例子中,施力销71~74以其轴线与旋转轴线A平行的方式配置。施力销71~74的与施力杆61面对的前端面具有平坦面。此外,并不限于此,施力销71~74的前端面也可以具有球面状等平坦面以外的形状。
在单元壳体78设置有用于对施力销71~74的侧面进行引导的多个第2引导部75,各施力销71~74相对于各第2引导部75滑动自由地配置。因此,各施力销71~74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自由地保持于所对应的第2引导部75内。各第2引导部75由设置于单元壳体78的孔构成,具有呈与施力销71~74的截面形状互补的形状的截面形状。即、各第2引导部75由具有圆形截面的圆筒状的贯通孔构成。此外,在第2引导部75内的、施力销71~73的与施力杆61相反的一侧形成有承受针对施力销71~73的信号压强的第1压力室79。
在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2引导部75与单元壳体78设置为一体。若将第2引导部75与单元壳体78设置为一体,则能够通过在单元壳体78进行穿孔来形成各第2引导部75,能以简单的加工形成第2引导部75。另外,为了设置第2引导部75而无需追加的构件,因此,对液压泵10的零部件个数的削减和成本削减做出贡献。此外,第2引导部75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作为一个例子,也可以将使用与单元壳体78独立的、例如圆筒状的构件而形成的第2引导部75安装于单元壳体78。此外,单元壳体78具有从随后叙述的缸孔77朝向施力杆61贯通单元壳体78地设置的贯通孔76。缸孔77内的流体(油)能够经由该贯通孔76和在第1外壳模块21内形成的未图示的通路在与由第1外壳模块21和第2外壳模块22包围的空间之间流入流出。
另外,在单元壳体78的外壳20侧(施力杆61侧)具有以包围施力销71~74的方式形成的凸部85。该凸部85嵌入到设置于第1外壳模块21(外壳20)的凹部29。如图2所示,凸部85具有圆形状的截面。另外,第1外壳模块21的凹部29也与凸部85的截面形状相对应地具有圆形状的截面形状。
若施力销71~74构成为,能够根据与各施力销71~74相对应的信号压强朝向斜板40对施力杆61施力,则其具体的形状和配置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一个例子,各施力销71~74能够设为主要参照图2而以下说明那样的形状和配置。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各施力销71~74从各施力销71~74的轴线方向观察即从施力杆61的轴线方向观察均呈具有相同的直径的圆形截面。采用具有这样的形状的施力销71~74,能够通过切断例如1个纵长状的棒材来制造各施力销71~74。另外,能够通过以相同的直径进行穿孔来形成多个第2引导部75。由此,能够谋求各施力销71~74和各第2引导部75的制造工序的简单化。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各施力销71~74的轴线方向观察,各施力销71~74以其中心(轴线)位于1个圆周C上的方式配置。尤其是,各施力销71~74以沿着1个圆周C彼此具有等间隔的方式配置。换言之,由在1个圆周C上相邻的两个施力销71~74形成的相对于该圆周C的中心的中心角全部相等。在图示的例子中,由在1个圆周C上相邻的两个施力销71~74形成的相对于该圆周C的中心的中心角全部成为90°。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各施力销71~74的轴线方向观察,各施力销71~74的中心(轴线)配置于与施力杆61重叠的区域内。而且,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各施力销71~74的轴线方向观察,各施力销71~74的整体配置于与施力杆61重叠的区域内。通过如此配置施力销71~74,能够使施力销单元70有效地小型化。
如图1所示,第1施力销71、第2施力销72和第3施力销73与第4施力销74彼此长度不同。尤其是,第4施力销74与第1施力销71、第2施力销72以及第3施力销73相比较,形成得较长。第4施力销74的与施力杆6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设置于单元壳体78的缸孔77内突出。施力活塞80相对于缸孔77滑动自由配置于缸孔77内。尤其是,施力活塞80能沿着与各施力销71~74的轴线方向和施力杆61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往复运动地设置。
施力活塞80从各施力销71~74的轴线方向观察、即从施力杆61的轴线方向观察由具有圆形的截面的圆柱状的构件构成。缸孔77具有呈与施力活塞80的截面形状互补的形状的截面形状。即、缸孔77由具有圆形截面的圆筒状的孔构成。另外,施力活塞80的截面积比第4施力销74的截面积大。在图示的例子中,施力活塞80和第4施力销74均具有圆柱状的形状,施力活塞80的圆形截面的直径比第4施力销74的圆形截面的直径大。
缸孔77在第4施力销74的相反侧开口,缸孔77的开口部被盖构件82密封。此外,施力活塞80构成为,即使在第4施力销74最大程度突出到缸孔77内的状态(斜板40的偏转角最大的状态)下,也与盖构件82分开。第4施力销74最大程度突出到缸孔77内的状态下的施力活塞80相对于盖构件82的分开距离可通过使设置于盖构件82的调节器84相对于施力活塞80进退来进行调整。此外,在施力活塞80与盖构件82之间设置的间隙形成承受针对施力活塞80的信号压强的第2压力室89。
在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中,施力杆61和各施力销71~74由实心构件形成。若施力杆61和各施力销71~74由实心构件形成,则能够以比较简单的工序制造施力杆61和各施力销71~74,并且,能够赋予施力杆61和各施力销71~74充分的机械强度。因而,能够使施力杆61和各施力销71~74小型化且有效地防止施力杆61和各施力销71~74的变形,由此,能够极其稳定地进行斜板40的偏转动作。
从例如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的信号压强、来自被同一驱动源驱动的其他液压泵的信号压强、与被同一驱动源驱动的空调等外部设备的工作相对应的信号压强等输入与第1施力销71、第2施力销72和第3施力销73相对应的各第1压力室79。在液压泵10是利用1个泵具有两个泵的功能的、所谓的分流构造的液压泵的情况下,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两个工作油的信号压强能够分别向不同的施力销71~73输入。另外,能够将在控制阀生成的信号压强向第2压力室89输入。
因而,利用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的信号压强、来自被同一驱动源驱动的其他液压泵的信号压强、与被同一驱动源驱动的空调等外部设备的工作相对应的信号压强等驱动各施力销71~73,第4施力销74被在控制阀生成的信号压强驱动,由此,各施力销71~74分别朝向斜板40对施力杆61施力。
接着,对斜板40的偏转动作进行说明。液压泵10的旋转轴25被例如柴油发动机等驱动源驱动。若对该驱动源施加比驱动源的驱动力大的负荷,则驱动源熄火。因而,需要以对驱动源施加的负荷成为驱动源的驱动力以下的方式控制液压泵10的动作。另外,在液压设备中,存在利用1个驱动源驱动多个液压泵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优选以利用1个驱动源驱动的多个液压泵的合计的驱动力成为驱动源的驱动力以下的方式控制液压泵10的动作。而且,在利用同一驱动源驱动空调等外部设备的情况下,优选也考虑由该外部设备造成的对驱动源的负荷而控制液压泵10的动作。
另外,在操作液压设备的操作者不对操作杆进行操作时,被从液压泵喷出的工作油驱动的液压致动器不动作。另外,在操作者以较小的角度对操作杆进行操作(细微操作)时,液压致动器慢慢地动作(细微动作)。在这些情况下,液压致动器只需要少量来自液压泵的工作油,未用于液压致动器的驱动的工作油以往向回收罐等排出。不过,在该情况下,液压泵的驱动力的大部分浪费,驱动液压泵的柴油发动机等驱动源所消耗的燃料也产生了浪费。在以往所谓的高级液压设备中,存在具有在液压致动器的非动作时和细微动作时使液压泵的工作油的喷出量减少的功能的高级液压设备。不过,在廉价的液压设备中还未实现具有这样的功能的液压设备。因而,期望的是,利用简单的机构实现在液压致动器的非动作时和细微动作时使液压泵的工作油的喷出量减少的功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4施力销74构成为喷出工作油流量调整用施力销。在此,喷出工作油流量调整用施力销是指意图发挥在液压致动器的非动作时和细微动作时使液压泵的工作油的喷出量减少的功能而使用的施力销。
其中,对如下例子进行说明: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的信号压强向与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第1压力室79输入;来自被同一驱动源驱动的其他液压泵的信号压强向与第2施力销72相对应的第1压力室79输入;与被同一驱动源驱动的空调的工作相对应的信号压强向与第3施力销73相对应的第1压力室79输入;根据操作者的杆操作而在控制阀生成的信号压强向与第4施力销74相对应的第2压力室89输入。
斜板40被第1施力部件50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大的朝向施力,被第2施力部件60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小的朝向施力。斜板40向由第1施力部件50的作用力产生的绕斜板40的偏转轴线的转矩(图1中的逆时针的转矩)的大小与由第2施力部件60产生的绕斜板40的偏转轴线的转矩(图1中的顺时针的转矩)的大小相等的位置偏转而停止。
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的信号压强向与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第1压力室79输入。从例如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的流路被分支并与第1压力室79连接,从而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的信号压强向与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第1压力室79输入。在被从液压泵10喷出的工作油驱动的液压致动器的负荷变大的情况下,从液压泵10喷出的工作油的压力变大。即、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的信号压强变大。然后,利用该信号压强,第1施力销71被朝向施力杆61施力。因而,第1施力销71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抵接面42)施力。
来自被同一驱动源驱动的其他液压泵的信号压强向与第2施力销72相对应的第1压力室79输入。从例如其他液压泵喷出来的工作油的流路被分支并与第1压力室79连接,从而从该液压泵喷出来的工作油的信号压强向与第2施力销72相对应的第1压力室79输入。在被从其他液压泵喷出来的工作油驱动的液压致动器的负荷变大的情况下,从该液压泵喷出的工作油的压力变大。即、从其他液压泵喷出来的工作油的信号压强变大。然后,利用该信号压强,第2施力销72被朝向施力杆61施力。因而,第2施力销72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抵接面42)施力。
与被同一驱动源驱动的空调的工作相对应的信号压强向与第3施力销73相对应的第1压力室79输入。使例如其他液压回路分支并连接于与第3施力销73相对应的第1压力室79。另外,在从该液压回路分支的部位与第1压力室79之间的工作油的流路设置有电磁式阀(电磁阀)等阀。并且,在空调不工作期间,利用阀封闭工作油的流路,若空调工作,则接收该信号(电信号)而阀动作,敞开工作油的流路。由此,在空调不工作期间,信号压强不向与第3施力销73相对应的第1压力室79输入,若空调工作,则信号压强从其他液压回路向该第1压力室79输入。并且,利用该信号压强,第3施力销73被朝向施力杆61施力。因而,第3施力销73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抵接面42)施力。
根据操作者的杆操作而在控制阀生成的信号压强向与第4施力销74相对应的第2压力室89输入。在操作者不对操作杆进行操作时、以及操作者对操作杆进行细微操作时,在控制阀生成信号压强而向第2压力室89输入。在此,在控制阀生成的信号压强不大到仅凭其就能够产生使斜板40偏转的转矩的程度。此外,若欲提高在控制阀生成的信号压强,则液压设备整体的燃料经济性恶化,因此,并不优选。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向第2压力室89输入的信号压强,对施力活塞80施力,利用施力活塞80对第4施力销74朝向施力杆61施力。
在施力活塞80产生的作用力F根据帕斯卡原理使用向第2压力室89输入的信号压强P和施力活塞80的截面积S而以以下的公式表示。
F=P×S...(1)
即、施力活塞80的截面积S越大,在施力活塞80产生的作用力F越大。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活塞80的截面积S比第4施力销74的截面积大。由此,即使向第2压力室89输入的信号压强P较小,也能够以产生使斜板40偏转的转矩的程度的较大的作用力对第4施力销74朝向施力杆61施力。然后,第4施力销74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抵接面42)施力。
使施力杆61施力于斜板40(抵接面42)的作用力、即第2施力部件60对斜板40的作用力成为施力销71~74对施力杆61的作用力之和。若由第2施力部件60的作用力产生的绕斜板40的偏转轴线的转矩(图1中是顺时针的转矩)比由第1施力部件50的作用力产生的绕斜板40的偏转轴线的转矩(图1中是逆时针的转矩)大,则斜板40以其偏转角变小的方式偏转,若由第2施力部件60的作用力产生的绕斜板40的偏转轴线的转矩与由第1施力部件50的作用力产生的绕斜板40的偏转轴线的转矩平衡,则斜板40停止偏转。由此,从液压泵10喷出的工作油的流量减少。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中,在适用于被从液压泵10喷出的工作油驱动的液压致动器的负荷增大、被同一驱动源驱动的其他液压泵的负荷增大、被同一驱动源驱动的空调等外部设备工作、操作者对操作杆不进行操作或进行细微操作中的至少1个的情况下,第2施力部件60的作用力增大,斜板40以其偏转角变小的方式偏转,从液压泵10喷出的工作油的流量减少。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驱动液压泵10的柴油发动机等驱动源的熄火的产生。另外,能够削减被驱动源消耗的燃料的浪费,使具备液压泵10的液压设备的节能性有效地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具有:缸体30,其绕旋转轴线A旋转,形成有沿着旋转轴线A方向延伸的多个缸孔32;活塞38,其滑动自由地保持于各缸孔32内;斜板40,其用于通过缸体30绕旋转轴线A旋转、来使各活塞38在各缸孔32内滑动,该斜板40构成为其偏转角可变更;第1施力部件50,其对斜板40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大的方向施力;第2施力部件60,其对斜板40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小的方向施力,第2施力部件60具有施力杆61和多个施力销71~74,各施力销71~74根据与各施力销71~74相对应的信号压强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施力。
根据这样的液压泵10,无需对构件的内表面进行研磨处理等精加工,能够削减加工所需的成本和时间。另外,能够利用简单的机构调整液压泵10的斜板40的偏转角,能够有效地削减液压泵10的零部件个数和成本。而且,在不同的机种间,通过使设置于外壳20的凹部29的形状和尺寸彼此相同,能够使包括施力销71~74的施力销单元70通用化。由此,也能够有效地削减液压泵10的零部件个数和成本。
此外,可对上述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以下,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对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和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附图中,对于能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部分,使用与对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所对应的部分所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3对液压泵10的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液压泵的一变形例的剖视图。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斜板40的抵接面42与滑动面41平行地设置,但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斜板40的抵接面42以随着朝向斜板40的外侧去而远离使滑动面41向斜板40的外侧延长而成的假想面41’的方式倾斜地设置。尤其是,斜板40的抵接面42设置为以随着朝向斜板40的外侧去而远离使滑动面41向斜板40的外侧延长而成的假想面41’的方式倾斜的平坦面。
根据这样的液压泵10的变形例,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相比较,在利用施力杆61对斜板40施力之际,作用于施力杆61的来自斜板40的反作用力的朝向与施力杆61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变小。由此,在利用施力杆61对斜板40施力之际,由于来自斜板40的反作用力,相对于施力杆61的轴线方向倾斜的朝向的力作用于施力杆61,能够抑制在施力杆61与第1引导部23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因而,能够使施力杆61稳定地动作。
接着,参照图4对液压泵10的其他变形例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液压泵的其他变形例的剖视图。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施力杆61的侧面形成有润滑用槽65。润滑用槽65具有如下功能:保持于外壳20内或第1外壳模块21的凹部29内的油被向施力杆61的侧面供给,进行施力杆61的侧面与第1引导部23之间的润滑。在图示的例子中,润滑用槽65在施力杆61的侧面呈螺旋状延伸。此外,并不限于此,润滑用槽65也可以形成于第1引导部23的内表面。
作为其他变形例,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液压泵10具有4根施力销71~74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液压泵10也可以具有两根、3根或5根以上的施力销。另外,多个施力销也可以不包括喷出工作油流量调整用施力销。即、也可以是,所有多个施力销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施力销71~73同样地发挥功能。
作为又一变形例,也可以是,多个施力销的至少1个为预备用施力销。预备用施力销是指不向与该施力销相对应的第1压力室79输入任何信号压强的施力销。若具有这样的预备用施力销,则在追加其他液压泵、外部设备、也要考虑该液压泵、外部设备的动作地控制液压泵10的情况下,来自该液压泵、外部设备的信号压强向与预备用施力销相对应的第1压力室79输入,从而能够将该预备用施力销用作与该液压泵、外部设备相对应的施力销。因而,能够灵活地应对其他液压泵、外部设备的追加,能够有效地提高液压泵10的通用性。
此外,在以上说明了针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几个变形例,当然也可将多个变形例适当组合来适用。

Claims (5)

1.一种液压泵,其具有:
缸体,其绕旋转轴线旋转,形成有沿着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缸孔;
活塞,其滑动自由地保持于各缸孔内;
斜板,其用于通过所述缸体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来使各活塞在各缸孔内滑动,该斜板构成为其偏转角能够变更;
第1施力部件,其对所述斜板向所述斜板的偏转角变大的朝向施力;
第2施力部件,其对所述斜板向所述斜板的偏转角变小的朝向施力,
所述第2施力部件具有施力杆和多个施力销,各施力销根据与各施力销相对应的信号压强借助所述施力杆对所述斜板施力,所述液压泵还具有能够使所述多个施力销中的长度最长的施力销对所述施力杆施力的施力活塞,该施力活塞配置在相对于所述长度最长的施力销而言与所述施力杆相反的一侧,所述施力活塞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长度最长的施力销的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泵,其中,
该液压泵还具有对所述施力杆的侧面进行引导的引导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泵,其中,
该液压泵还具有收容所述缸体和所述斜板的外壳,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外壳设置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泵,其中,
所述多个施力销中的至少1个是预备用施力销。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泵,其中,
所述多个施力销中的至少1个是喷出工作油流量调整用施力销。
CN201710500181.8A 2016-06-27 2017-06-27 液压泵 Active CN1075426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6945 2016-06-27
JP2016126945A JP6740032B2 (ja) 2016-06-27 2016-06-27 油圧ポン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2634A CN107542634A (zh) 2018-01-05
CN107542634B true CN107542634B (zh) 2020-11-06

Family

ID=60946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00181.8A Active CN107542634B (zh) 2016-06-27 2017-06-27 液压泵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40032B2 (zh)
KR (1) KR102298471B1 (zh)
CN (1) CN1075426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1475B2 (ja) * 2018-02-09 2022-04-11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油圧ポンプ
CN108361165B (zh) * 2018-04-09 2019-08-13 李涌权 容量可调型流体泵
JP2019199847A (ja) 2018-05-17 2019-11-21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油圧ポンプ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0161A (ja) * 1996-04-10 1997-10-28 Daikin Ind Ltd 可変容量形ピストンポンプ
CN103930673A (zh) * 2011-11-25 2014-07-16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斜板式活塞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68217B2 (ja) * 1996-10-29 1999-10-25 住友イートン機器株式会社 斜板式可変容量ピストンポンプ・モータ
CN200996367Y (zh) * 2007-01-22 2007-12-26 油研工业株式会社 可变容量型泵
JP5986737B2 (ja) 2011-11-28 2016-09-06 Kyb株式会社 斜板式ピストンポンプ
KR101967505B1 (ko) * 2012-12-26 2019-04-09 나부테스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경사판식 유압 모터 또는 경사판식 유압 펌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0161A (ja) * 1996-04-10 1997-10-28 Daikin Ind Ltd 可変容量形ピストンポンプ
CN103930673A (zh) * 2011-11-25 2014-07-16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斜板式活塞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03609A (ja) 2018-01-11
KR20180001467A (ko) 2018-01-04
CN107542634A (zh) 2018-01-05
KR102298471B1 (ko) 2021-09-03
JP6740032B2 (ja) 2020-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71676A (en) Hydraulic transmission device
CN110500253B (zh) 液压泵
EP0611887B1 (en) Fluid pressure generation apparatus
CN107542634B (zh) 液压泵
CN111295514B (zh) 液压旋转机
US20150240636A1 (en) Opposed swash plate type fluid pressure rotating machine
KR101729076B1 (ko)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CN110131121B (zh) 液压泵
KR101710930B1 (ko)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KR101796406B1 (ko)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CN115807749A (zh) 流体机械和施工机械
CN111749864A (zh) 斜板、斜板式泵以及施工机械
CN111946577A (zh) 液压泵、作业机械以及液压泵的冷却方法
KR100614023B1 (ko) 가변 용량 압축기
CN112240272A (zh) 流体机械和施工机械
CN112240273A (zh) 密封装置、旋转机械、流体机械、以及施工机械
JP4832178B2 (ja)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液圧回転機
KR20210105247A (ko) 압축기
JP4128656B2 (ja) 斜板式圧縮機
KR20220019383A (ko) 유압 회전 장치
CN111911380A (zh) 液压泵和建筑机械
JP2015063892A (ja)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20056404A (ja) ピストン式圧縮機
CN112443468A (zh) 液压泵和施工机械
EP1850003A2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