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9182A - 扶手桌 - Google Patents

扶手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9182A
CN107539182A CN201610479665.4A CN201610479665A CN107539182A CN 107539182 A CN107539182 A CN 107539182A CN 201610479665 A CN201610479665 A CN 201610479665A CN 107539182 A CN107539182 A CN 107539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reach
moved
move
arm 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96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渊泉
尹庆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 Me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 Me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 Me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 Me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796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39182A/zh
Priority to GB1619413.6A priority patent/GB2552393A/en
Priority to US15/356,139 priority patent/US10137990B2/en
Priority to DE102017111855.1A priority patent/DE102017111855A1/de
Priority to JP2017109788A priority patent/JP6378806B2/ja
Publication of CN107539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91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设于座椅旁且可展开作为桌子使用的扶手桌,其包含一扶手外壳、一前移座及至少一桌板;前移座可前后移动地设于该扶手外壳内,且可移动至突出于该扶手外壳的该前方开口外,前移座具有相连通的一内部空间及一上方开口;桌板可上下移动地设于该上移座内,且可移动至突出于前移座的上方开口外,桌板移动至最顶端时,可朝横向一侧转动至水平,桌板移动至最底端时,前移座可连带桌板移动至扶手外壳内;本发明平时可作为扶手使用,而欲作为桌子时,使前移座向前移出扶手外壳,再使桌板向上移出并将桌板转动至水平即可;本发明的桌板是设置于座位两旁,因此可让座位上的乘客自行选择桌板高度。

Description

扶手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于座椅旁的扶手,尤指一种可展开作为桌子使用的扶手桌。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于各种大型交通工具内,例如火车或飞机等等,各个座椅均会配置有一桌板以供乘客使用,然而现有技术的桌板,往往会是设置于前方座椅的椅背的后侧面,而如此的设计方式具有许多缺点:
第一,当前方的乘客调整椅背的角度时,后方乘客的桌板的高度及角度也会跟着被迫调整,换句话说,乘客无法自行选择桌板的高度及角度。
第二,位于第一排的座位,由于前方没有座椅,因此该交通工具的制造商便需于第一排座位的前方墙上另外设置桌板;此外,最后一排的座位,虽然后方已无乘客而无须设置桌板,但由于该些座椅往往均为统一制造,因此该座椅的椅背后侧面还是设有桌板,进而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扶手桌,其可供使用者自行调整桌板高度,且无须针对第一排或最后一排的座位而特别改良。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扶手桌,其中包含:
一扶手外壳,其具有相连通的一内部空间及一前方开口;
一前移座,其可前后移动地设于该扶手外壳内,且可移动至突出于该扶手外壳的该前方开口外;该前移座具有相连通的一内部空间及一上方开口;
至少一桌板,其可上下移动地设于该前移座内,且可移动至突出于该前移座的该上方开口外;
其中,当该至少一桌板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最顶端时,该至少一桌板可朝横向一侧转动至水平;
其中,当该至少一桌板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最底端时,该前移座可连带该至少一桌板移动至该扶手外壳内。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平时可作为扶手使用,而欲作为桌子使用时,首先使前移座向前移出扶手外壳,接着使该至少一桌板向上移出,并且最后将桌板转动至水平即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桌板设置于前方座位的椅背上而会受限于前方椅背角度的影响,本发明的桌板是设置于座位两旁,因此可让座位上的乘客自行选择桌板高度,并且也无须针对第一排或最后一排的座位而特别加以改良。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进一步包含:一前移动力装置,其设于该扶手外壳内,且连接并可前后移动该前移座;一控制面板,其设于该扶手外壳上;一控制系统,其电连接该控制面板及该前移动力装置,并使该控制面板可透过该前移动力装置控制该前移座的移动及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该前移动力装置包含一推杆马达,该推杆马达突伸有一可相对移动的推杆,该推杆的端部固设于该前移座上。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该前移动力装置包含一前移齿条及一前移电位器;该前移齿条设于该扶手外壳内,且前后延伸;该前移电位器设于该前移座上,并电连接该控制系统,且具有一可相对转动的前移齿轮,该前移齿轮与该前移齿条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进一步包含一上移座,其可上下移动地设于该前移座内,且可移动至突出于该前移座的该上方开口外;该上移座具有相连通的一内部空间及至少一桌板开口,该至少一桌板开口成形于该上移座的顶面;该至少一桌板可上下移动地设于该上移座内,且可移动至突出于该上移座的该至少一桌板开口外;进一步包含一上移动力装置,其设于该前移座上,且连接并可上下移动该上移座;该控制系统进一步电连接该上移动力装置,并使该控制面板可透过该上移动力装置控制该上移座的移动及位置;其中,当该至少一桌板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最底端,且该上移座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最底端时,该前移座可连带该上移座及该至少一桌板移动至该扶手外壳内。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该上移动力装置包含有一马达、一螺杆及一螺帽;该马达设于该前移座上;该螺杆直立地连接该马达,且被该马达驱动旋转;该螺帽固设于该上移座上,且套设于该螺杆外。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该上移动力装置包含一上移齿条及一上移电位器;该上移齿条设于该前移座上,且上下延伸;该上移电位器设于该上移座上,并电连接该控制系统,且具有一可相对转动的上移齿轮,该上移齿轮与该上移齿条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该上移动力装置包含一上座体触点开关及一下座体触点开关;该上座体触点开关及该下座体触点开关设于该前移座上,且上下间隔设置,并选择性地被该上移座触发,该上座体触点开关及该下座体触点开关电连接该控制系统。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桌板触点装置,其对应该至少一桌板,各该至少一桌板触点装置包含一上桌板触点开关及一下桌板触点开关;该上桌板触点开关及该下桌板触点开关设于该上移座上,且上下间隔设置,并选择性地被相对应的该桌板触发,该上桌板触点开关及该下桌板触点开关电连接该控制系统。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该上移座的该内部空间的横向内壁面设有至少一推抵装置,该至少一推抵装置邻接该上移座的该至少一桌板开口;各该至少一推抵装置包含一第二弹性元件及一第二抵靠件,该第二弹性元件推抵该第二抵靠件,并使该第二抵靠件抵靠于相对应的该桌板。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该上移座的该内部空间的底侧内壁面设有至少一减震垫,该至少一桌板选择性地向下抵靠于该至少一减震垫。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该前移座与该上移座之间设有两上移轨道组,该两上移轨道组分别设于该上移座的前后两侧面,且各该上移轨道组包含:至少一滑轨座,其设于该前移座的该内部空间的内壁面上;至少一滑轨,其设于该上移座的该前侧面或该后侧面上,且上下延伸,并可相对滑动地嵌合于该至少一滑轨座上。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该扶手外壳的该内部空间的横向内壁面上设有多个橡胶止挡块,该扶手外壳的该些橡胶止挡块选择性地夹设该前移座;该上移座的该内部空间的横向内壁面上设有多个橡胶止挡块,该上移座的该些橡胶止挡块选择性地抵靠于该至少一桌板。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各该至少一桌板的底侧枢设有一卡合架,该卡合架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弹性元件及至少一第一抵靠件,该至少一第一弹性元件推抵该至少一第一抵靠件,并使该至少一第一抵靠件抵靠于相对应的该桌板,当该桌板朝横向一侧转动至水平时,该桌板抵靠于该卡合架。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该前移座的底面设有至少一滚轮。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该扶手外壳与该前移座的底面之间设有至少一前移轨道组,各该至少一前移轨道组包含:至少一轴承组,各该至少一轴承座设于该扶手外壳的该内部空间的底侧内壁面,且包含多个左轴承及多个右轴承,该些左轴承前后间隔设置,该些右轴承前后间隔设置,该些左轴承的最左侧突出于该些右轴承的最左侧,该些右轴承的最右侧突出于该些左轴承的最右侧;一前移轨道座,其固设于该前移座的底面,且前后延伸,该前移轨道座上设有两横向间隔设置的轨道杆,该两轨道杆分别可前后滑动地抵靠于该些左轴承的最左侧及该些右轴承的最右侧。
优选地,所述的扶手桌,其中具有两该桌板,当该两桌板移动至各自的移动行程的最顶端时,该两桌板可分别朝横向相对两侧转动至水平。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作为扶手使用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前移座移出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上移座移出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两桌板拉出且放平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元件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角度元件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的扶手外壳内的轴承组及前移齿条的立体外观图。
图8是本发明的前移座的立体外观图。
图9是本发明的前移电位器的立体外观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前移轨道组、前移齿条及前移齿轮的后视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前移座上的螺杆、上移齿条及两座体触点开关的立体外观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上移座上的螺帽、上电位器及滑轨的立体外观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上移座的元件分解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前移座、上移座及桌板的上视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推抵装置的部分前视剖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的桌板移动至移动行程的最顶端时的第一抵靠件的部分前视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桌板转动至水平时的第一抵靠件的部分前视剖面图。
其中,附图说明
10扶手外壳 11橡胶止挡块
12纸巾盒 13泡棉扶手
14触控荧幕 15喇叭
20前移座 21滚轮
22前移轨道组 221轴承组
2211左轴承 2212右轴承
222前移轨道座 2221轨道杆
30前移动力装置 31推杆马达
311推杆 32前移齿条
33前移电位器 331前移齿轮
40上移座 41上移轨道组
411滑轨座 412滑轨
42推抵装置 421第二弹性元件
422第二抵靠件 43橡胶止挡块
44减震垫
45上桌板触点开关 46下桌板触点开关
50上移动力装置 51马达
52螺杆 53螺帽
54上移齿条 55上移电位器
551上移齿轮 56上座体触点开关
57下座体触点开关 60桌板
61卡合架 611第一弹性元件
612第一抵靠件 70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3、图5及图6所示,本发明的扶手桌包含一扶手外壳10、一前移座20、一前移动力装置30、一上移座40、一上移动力装置50、两桌板60、一控制面板70及一控制系统。
前述的扶手外壳10具有相连通的一内部空间及一前方开口。
请参阅图5至图7及图10所示,前述的前移座20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扶手外壳10内,且可移动至突出于扶手外壳10的前方开口外;在本实施例中,前移座20的底面邻接前端处设有两横向间隔设置的滚轮21,前移座20的底面与扶手外壳10之间设有两横向间隔设置的前移轨道组22,各前移轨道组22包含两轴承组221及一前移轨道座222;该两轴承组221前后间隔设置地设于扶手外壳10的内部空间的底侧内壁面,且各轴承组221包含多个左轴承2211及多个右轴承2212,该些左轴承2211前后间隔设置,该些右轴承2212前后间隔设置,该些左轴承2211的最左侧突出于该些右轴承2212的最左侧,该些右轴承2212的最右侧突出于该些左轴承2211的最右侧;前移轨道座222固设于前移座20的底面,且前后延伸,前移轨道座222上设有两横向间隔设置的轨道杆2221,该两轨道杆2221分别可前后滑动地抵靠于该些左轴承2211的最左侧及该些右轴承2212的最右侧;该些滚轮21及轴承2211、2212可使前移座20顺畅地相对扶手外壳10移动,而两轨道杆2221夹设该些轴承2211、2212更可稳固固定前移座20相对扶手外壳10的移动方向;此外,扶手外壳10的内部空间的横向相对两侧内壁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硬质的橡胶止挡块11,当前移座20向后移动进扶手外壳10内时,该些橡胶止挡块11夹设前移座20;前移座20具有相连通的一内部空间及一上方开口。
请参阅6及图8至图10所示,前述的前移动力装置30设于扶手外壳10内,且连接并可前后移动前移座20,在本实施例中,前移动力装置30包含一推杆马达31、一前移齿条32及一前移电位器33;推杆马达31设于扶手外壳10的内部空间的底侧内壁面,且突伸有一可相对移动的推杆311,该推杆311的端部固设于该前移座20上,并藉此可前后推动该前移座20;前移齿条32固设于扶手外壳10内,且前后延伸;前移电位器33设于前移座20上,并具有一可相对转动的前移齿轮331,该前移齿轮331与该前移齿条32相啮合,藉此可透过前移电位器33计算出前移座20的移动距离;推杆马达31与前移电位器33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藉此控制系统可透过前移电位器33计算出的移动距离来辅助控制推杆马达31。
请参阅图6、图8及图12至图14所示,前述的上移座40可上下移动地设于前移座20内,且可移动至突出于前移座20的上方开口外;在本实施例中,前移座20与上移座40之间设有两上移轨道组41,该两上移轨道组41分别设于上移座40的前后两侧面,且各上移轨道组41包含多个滑轨座411及两滑轨412;该些滑轨座411设于前移座20的内部空间的前侧或后侧内壁面上,该些滑轨座411分成两组,两组滑轨座411横向间隔设置,同一组的滑轨座411上下间隔设置;两滑轨412横向间隔设置地设于上移座40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且上下延伸,并分别可相对滑动地嵌合于该两组滑轨座411上,藉此可稳固固定上移座40相对前移座20的移动方向;上移座40具有相连通的一内部空间及两桌板开口,该两桌板开口成形于上移座40的顶面,且横向间隔设置。
请参阅图8、图11至图14所示,前述的上移动力装置50设于前移座20上,且连接并可上下移动上移座40,在本实施例中,上移动力装置50包含有一马达51、一螺杆52、一螺帽53、一上移齿条54、一上移电位器55、一上座体触点开关56及一下座体触点开关57;马达51设于前移座20上;螺杆52直立地连接马达51,且被马达51驱动旋转;螺帽53固设于上移座40的后侧面,且套设于螺杆52外,由于上移座40设于前移座20内,且上移座40的前后两侧皆透过上移轨道组41设于前移座20上,因此上移座40及螺帽53无法相对转动前移座20转动,故当马达51驱动螺杆52转动时,螺帽53便会连带上移座40上下移动;
上移齿条54设于前移座20上,且上下延伸;上移电位器55固设于上移座40的后侧面,且具有一可相对转动的上移齿轮551,该上移齿轮551与该上移齿条54相啮合,藉此可透过上移电位器55计算出上移座40的移动距离;
上座体触点开关56及下座体触点开关57设于前移座20上,且上下间隔设置,当上移座40相对前移座20上下移动地时,上移座40会触发上座体触点开关56或下座体触点开关57;
马达51、上移电位器55、上座体触点开关56及下座体触点开关57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藉此控制系统可透过上移电位器55计算出的移动距离以及透过上座体触点开关56及下座体触点开关57侦测出的上移座40位置来辅助控制马达51。
请参阅图13至图17所示,前述的两桌板60可上下移动地设于上移座40内,且可分别移动至突出于上移座40的两桌板开口外;在本实施例中,上移座40的内部空间的横向内壁面设有多个推抵装置42,该些推抵装置42邻接上移座40的两桌板开口,该些推抵装置42分成两组,两组推抵装置42分别对应两桌板60,同一组的推抵装置42横向间隔设置;各推抵装置42包含一第二弹性元件421及一第二抵靠件422,第二弹性元件421推抵第二抵靠件422,并使第二抵靠件422抵靠于相对应的桌板60;上移座40的内部空间的横向内壁面上设有多个硬质的橡胶止挡块43,当桌板60向下移动进上移座40内时,该些橡胶止挡块43与第二抵靠件422夹设桌板60,以使桌板60稳固设置于上移座40内(如图15所示);
各桌板60的底侧枢设有一卡合架61,卡合架61上设有两第一弹性元件611及两第一抵靠件612,该两第一弹性元件611分别推抵该两第一抵靠件612,并使该两第一抵靠件612抵靠于桌板60;当两桌板60移动至各自的移动行程的最顶端时,两桌板60可相对上移座40分别朝横向相对两侧转动至水平;当桌板60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最顶端但尚未转动时,第一抵靠件612抵靠于桌板60而使桌板60不会朝向横向侧边倾倒,而当使用者施力转动桌板60后,桌板60会转动至桌板60底侧抵靠于卡合架61,这时桌板60刚好是水平状态(如图17所示);
上移座40的内部空间的底侧内壁面设有多个减震垫44,以供桌板60下移时抵靠以避免发出剧烈声响及造成损害;
上移座40内设有两桌板触点装置,其分别对应两桌板60,各桌板触点装置包含一上桌板触点开关45及一下桌板触点开关46,该两桌板触点开关45、46设于上移座40的内部空间的横向内壁面上,且上下间隔设置;当桌板60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最顶端时,桌板60触发上桌板触点开关45,当桌板60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最底端时,桌板60触发下桌板触点开关46,上桌板触点开关45及下桌板触点开关46与控制系统电连接,藉此控制系统可透过两桌板触点开关45、46来得知桌板60是否突出于上移座40外。
在本实施例中,上移座40上设置有两桌板60,但不以此为限,上移座40上也可仅设置有单一桌板60;此外,也可使设有单一桌板60的上移座40模块化,而当要使本发明具有两桌板60时,再将两个具有单一桌板60的上移座40模块固设在一起即可,如此具有方便制造的优点。
当两桌板60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最底端,且上移座40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最底端时,前移座20可连带上移座40及两桌板60移动至扶手外壳10内。
前述的控制面板70设于扶手外壳10上,在本实施例中,设于扶手外壳10的顶面;控制面板70电连接控制系统,因此使用者可透过控制面板70来控制前移动力装置30及上移动力装置50,并进而控制前移座20及上移座40的移动及位置。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使用时,使用者可透过控制面板70启动本发明,首先前移动力装置30使前移座20向前移动至指定位置,接着上移动力装置50使上移座40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接着使用者便可将桌板60向上拉出至最高点,然后转动桌板60使其摊平在座位前;使用者这时可再进一步透过控制面板70控制前移动力装置30及上移动力装置50来调整桌板60的前后及上下位置;本发明藉此可将桌板60设置在使用者的座位旁,因此可让座位上的使用者自行选择桌板高度而方便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设置有两个桌板60而分别供左右两侧座位上的两个使用者使用,但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两个桌板60也可供两两对向设置的共四个座位的四个使用者共同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扶手外壳10的顶面可进一步设置纸巾盒12及泡棉扶手13、掀盖式触控荧幕14等装置,扶手外壳10的侧面则可设置低音喇叭15等装置,以方便使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也可以没有上移座及上移动力装置,则桌板直接设置于前移座内,使用时,前移座移出扶手外壳后,使用者便可将桌板抽出及摆平。
在没有上移座及上移动力装置的情形下,上桌板触点开关、下桌板触点开关、推抵装置、减震垫及上移座的橡胶止挡块皆可改设于前移座上。
在没有上移座及上移动力装置的情形下,本发明也可以没有前移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面板,则前移座同样让使用者手动向前拉出。如此同样可达到本发明之发明目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前移动力装置也可不是推杆马达,上移动力装置也可不是马达、螺杆及螺帽,该两动力装置皆可为其他构造,仅要能直线推动及拉动他物即可。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扶手桌,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扶手外壳,其具有相连通的一内部空间及一前方开口;
一前移座,其可前后移动地设于该扶手外壳内,且可移动至突出于该扶手外壳的该前方开口外;该前移座具有相连通的一内部空间及一上方开口;
至少一桌板,其可上下移动地设于该前移座内,且可移动至突出于该前移座的该上方开口外;
其中,当该至少一桌板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最顶端时,该至少一桌板可朝横向一侧转动至水平;
其中,当该至少一桌板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最底端时,该前移座可连带该至少一桌板移动至该扶手外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前移动力装置,其设于该扶手外壳内,且连接并可前后移动该前移座;
一控制面板,其设于该扶手外壳上;
一控制系统,其电连接该控制面板及该前移动力装置,并使该控制面板可透过该前移动力装置控制该前移座的移动及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该前移动力装置包含一推杆马达,该推杆马达突伸有一可相对移动的推杆,该推杆的端部固设于该前移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该前移动力装置包含一前移齿条及一前移电位器;该前移齿条设于该扶手外壳内,且前后延伸;该前移电位器设于该前移座上,并电连接该控制系统,且具有一可相对转动的前移齿轮,该前移齿轮与该前移齿条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含一上移座,其可上下移动地设于该前移座内,且可移动至突出于该前移座的该上方开口外;该上移座具有相连通的一内部空间及至少一桌板开口,该至少一桌板开口成形于该上移座的顶面;该至少一桌板可上下移动地设于该上移座内,且可移动至突出于该上移座的该至少一桌板开口外;
进一步包含一上移动力装置,其设于该前移座上,且连接并可上下移动该上移座;
该控制系统进一步电连接该上移动力装置,并使该控制面板可透过该上移动力装置控制该上移座的移动及位置;
其中,当该至少一桌板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最底端,且该上移座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最底端时,该前移座可连带该上移座及该至少一桌板移动至该扶手外壳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该上移动力装置包含有一马达、一螺杆及一螺帽;该马达设于该前移座上;该螺杆直立地连接该马达,且被该马达驱动旋转;该螺帽固设于该上移座上,且套设于该螺杆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该上移动力装置包含一上移齿条及一上移电位器;该上移齿条设于该前移座上,且上下延伸;该上移电位器设于该上移座上,并电连接该控制系统,且具有一可相对转动的上移齿轮,该上移齿轮与该上移齿条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该上移动力装置包含一上座体触点开关及一下座体触点开关;该上座体触点开关及该下座体触点开关设于该前移座上,且上下间隔设置,并选择性地被该上移座触发,该上座体触点开关及该下座体触点开关电连接该控制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桌板触点装置,其对应该至少一桌板,各该至少一桌板触点装置包含一上桌板触点开关及一下桌板触点开关;该上桌板触点开关及该下桌板触点开关设于该上移座上,且上下间隔设置,并选择性地被相对应的该桌板触发,该上桌板触点开关及该下桌板触点开关电连接该控制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该上移座的该内部空间的横向内壁面设有至少一推抵装置,该至少一推抵装置邻接该上移座的该至少一桌板开口;各该至少一推抵装置包含一第二弹性元件及一第二抵靠件,该第二弹性元件推抵该第二抵靠件,并使该第二抵靠件抵靠于相对应的该桌板。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该上移座的该内部空间的底侧内壁面设有至少一减震垫,该至少一桌板选择性地向下抵靠于该至少一减震垫。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该前移座与该上移座之间设有两上移轨道组,该两上移轨道组分别设于该上移座的前后两侧面,且各该上移轨道组包含:
至少一滑轨座,其设于该前移座的该内部空间的内壁面上;
至少一滑轨,其设于该上移座的该前侧面或该后侧面上,且上下延伸,并可相对滑动地嵌合于该至少一滑轨座上。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
该扶手外壳的该内部空间的横向内壁面上设有多个橡胶止挡块,该扶手外壳的该些橡胶止挡块选择性地夹设该前移座;
该上移座的该内部空间的横向内壁面上设有多个橡胶止挡块,该上移座的该些橡胶止挡块选择性地抵靠于该至少一桌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各该至少一桌板的底侧枢设有一卡合架,该卡合架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弹性元件及至少一第一抵靠件,该至少一第一弹性元件推抵该至少一第一抵靠件,并使该至少一第一抵靠件抵靠于相对应的该桌板,当该桌板朝横向一侧转动至水平时,该桌板抵靠于该卡合架。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该前移座的底面设有至少一滚轮。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该扶手外壳与该前移座的底面之间设有至少一前移轨道组,各该至少一前移轨道组包含:
至少一轴承组,各该至少一轴承座设于该扶手外壳的该内部空间的底侧内壁面,且包含多个左轴承及多个右轴承,该些左轴承前后间隔设置,该些右轴承前后间隔设置,该些左轴承的最左侧突出于该些右轴承的最左侧,该些右轴承的最右侧突出于该些左轴承的最右侧;
一前移轨道座,其固设于该前移座的底面,且前后延伸,该前移轨道座上设有两横向间隔设置的轨道杆,该两轨道杆分别可前后滑动地抵靠于该些左轴承的最左侧及该些右轴承的最右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桌,其特征在于,具有两该桌板,当该两桌板移动至各自的移动行程的最顶端时,该两桌板可分别朝横向相对两侧转动至水平。
CN201610479665.4A 2016-06-27 2016-06-27 扶手桌 Pending CN1075391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9665.4A CN107539182A (zh) 2016-06-27 2016-06-27 扶手桌
GB1619413.6A GB2552393A (en) 2016-06-27 2016-11-16 Armrest table
US15/356,139 US10137990B2 (en) 2016-06-27 2016-11-18 Armrest table
DE102017111855.1A DE102017111855A1 (de) 2016-06-27 2017-05-31 Armlehnentisch
JP2017109788A JP6378806B2 (ja) 2016-06-27 2017-06-02 肘掛テーブ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9665.4A CN107539182A (zh) 2016-06-27 2016-06-27 扶手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9182A true CN107539182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61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9665.4A Pending CN107539182A (zh) 2016-06-27 2016-06-27 扶手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3918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7455A (zh) * 2018-12-01 2019-02-22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车用翻折式小桌板机构
CN111252012A (zh) * 2020-03-26 2020-06-09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智能座舱多功能箱
CN115210109A (zh) * 2020-03-05 2022-10-18 齐姆飞机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乘客座椅和座椅排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3760A (en) * 1969-02-26 1971-06-08 Universal Oil Prod Co Stowable table system for vehicular seats
EP0350897A2 (de) * 1988-07-13 1990-01-17 Karl Kässbohrer Fahrzeugwerke GmbH Klapptisch
JPH0350036A (ja) * 1989-07-18 1991-03-04 Sakuzo Ito 自動車の前部補助席に設けた新規なテーブル装置
JPH1016623A (ja) * 1996-07-02 1998-01-20 Kojima Press Co Ltd 車両用引出しテーブル装置
JPH10272972A (ja) * 1997-03-31 1998-10-13 Delta Kogyo Co Ltd 乗物用シートのテーブル
CN104210403A (zh) * 2014-09-22 2014-12-17 柳州吉燕峰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活动扶手升降桌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3760A (en) * 1969-02-26 1971-06-08 Universal Oil Prod Co Stowable table system for vehicular seats
EP0350897A2 (de) * 1988-07-13 1990-01-17 Karl Kässbohrer Fahrzeugwerke GmbH Klapptisch
JPH0350036A (ja) * 1989-07-18 1991-03-04 Sakuzo Ito 自動車の前部補助席に設けた新規なテーブル装置
JPH1016623A (ja) * 1996-07-02 1998-01-20 Kojima Press Co Ltd 車両用引出しテーブル装置
JPH10272972A (ja) * 1997-03-31 1998-10-13 Delta Kogyo Co Ltd 乗物用シートのテーブル
CN104210403A (zh) * 2014-09-22 2014-12-17 柳州吉燕峰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活动扶手升降桌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7455A (zh) * 2018-12-01 2019-02-22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车用翻折式小桌板机构
CN109367455B (zh) * 2018-12-01 2023-08-22 安道拓(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车用翻折式小桌板机构
CN115210109A (zh) * 2020-03-05 2022-10-18 齐姆飞机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乘客座椅和座椅排
CN115210109B (zh) * 2020-03-05 2023-07-14 齐姆飞机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乘客座椅和座椅排
US11919646B2 (en) 2020-03-05 2024-03-05 Zim Aircraft Seating Gmbh Aircraft passenger seat, and seat row
CN111252012A (zh) * 2020-03-26 2020-06-09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智能座舱多功能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8806B2 (ja) 肘掛テーブル
CN107539182A (zh) 扶手桌
JP2018512206A (ja) 壁面近接型家具部材用リクライニング機構
US7819474B2 (en) Adjustable thigh support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JP2008253609A (ja) 車両用シート
DE102014212883B4 (de) Mittellehnenanordnung für einen Fahrzeuginnenraum
JP4923605B2 (ja) 電動車椅子
WO2016056014A1 (en)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recliner with independent rocker-limiting mechanism
US7735930B2 (en) Width control device of armrest for vehicles
JPH03178839A (ja) 作動装置を介して調整可能な車両用シートの遠隔制御のためのスイッチグループ
CN113892757B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屏收纳装置
CN206391162U (zh) 一种背部按摩装置
RU2015139782A (ru) Посадочный узел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иденье мотор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установочный узел для подушки сидень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5142978B (zh) 改进的电驱动可收起并且可展开桌板
CN111419110B (zh) 一种辅助入厕的机械装置
CN102774392A (zh) 高速列车用多功能座椅
CN113180976B (zh) 一种多功能外科手术床
CN104742769B (zh) 一种安装可调头枕的火车座椅
CN205997739U (zh) 带有智能折叠座椅的汽车
CN209051432U (zh) 一种用于动车座椅的可旋转扶手
CN104786248B (zh) 一种新型蔬果自动切割器
CN21050242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动脚歇板
CN107539180A (zh) 扶手桌
CN209395641U (zh) 一种能转化为床的汽车座椅
KR102189467B1 (ko) 전후방향으로 슬라이딩 가능한 좌판을 가지는 의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