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28413A - 引线引出部的构造 - Google Patents

引线引出部的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28413A
CN107528413A CN201710447603.XA CN201710447603A CN107528413A CN 107528413 A CN107528413 A CN 107528413A CN 201710447603 A CN201710447603 A CN 201710447603A CN 107528413 A CN107528413 A CN 107528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mentioned
hole
component
kee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476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28413B (zh
Inventor
岩崎佑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buch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buch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216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4932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356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0669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buch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buchi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28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8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28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8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线引出部的构造,使作业性提高,并使拉力不会直接作用于引线的基端部。向电气设备的外壳的外部引出引线(6)的引线引出部(5)的构造具备:第一部件(51),具有沿引线的引出方向(D1)延伸的第一贯通孔(51a);第二部件(52),在相对于第一贯通孔(51a)向与引出方向(D1)交叉的方向(D2)偏移的位置具有沿引出方向(D1)延伸的第二贯通孔(52a);结合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的结合构造(50);以及在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被结合的状态下,在第一贯通孔(51a)及第二贯通孔(52a)之间沿交叉的方向(D2)延伸的连接空间(53)。第一贯通孔(51a)、第二贯通孔(52a)以及连接空间(53)形成供引线插通且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

Description

引线引出部的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电气设备的外壳外部引出引线的引出部的构造。
背景技术
在多数电气设备中,通过电源输入用引线供电。例如,马达、特别是无刷马达是通过控制向定子的绕组通电来使转子旋转而得到输出的马达,通过电源输入用引线向绕组供电。该引线在外壳内与各相绕组连接,并且引出到外壳的外部。另外,用于控制通电的信号输入输出用引线与控制用基板连接,并且引出到外壳的外部。这些引线例如在引出部分,利用树脂部件保持其位置、姿势不变化。此外,为了使引线即使从外部拉拽也不会简单地脱落,例如,考虑进行将引线弯曲并卡在树脂部件的一部分的作业,从而将引线形成预先折弯的状态后收纳于外壳的内部(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267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地将引线形成预先折弯的状态后收纳于外壳内的情况下,需要折弯引线并保持该状态的作业工序,存在作业性差的课题。
本申请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做成,因此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引线引出部的构造,提高作业性,并且即使施加外力,引线也不移动,拉力不直接作用于与基板等的连接部(基端部)。此外,不限于该目的,本申请的其它目的还于由后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导出的作用效果,起到现有技术得不到的作用效果。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在此公开的引线引出部的构造为向电气设备的外壳的外部引出引线的引出部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部件,其具有沿上述引线的引出方向延伸的第一贯通孔;第二部件,其在相对于上述第一贯通孔向与上述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偏移的位置具有沿上述引出方向延伸的第二贯通孔;结合构造,其结合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以及连接空间,其在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被结合的状态下,在上述第一贯通孔及上述第二贯通孔之间沿与上述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上述第一贯通孔、上述第二贯通孔以及上述连接空间形成供上述引线插通且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
(2)优选的是,上述第一部件位于上述引线的基端部侧,上述第一贯通孔配置为在与上述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比上述第二贯通孔远离上述引线的上述基端部。即,上述引线优选从上述基端部向上述第一贯通孔延伸,通过上述第一贯通孔后进入上述连接空间,在上述连接空间内呈S字状转弯,并经由上述第二贯通孔而延伸到外部。
(3)优选的是,上述引线引出部的构造还具备在上述外壳的壁部形成的开口部,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夹着上述开口部,而分别从上述壁部的一面及另一面结合,从而形成上述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上述连接空间形成在上述开口部内。
(4)优选的是,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为相同形状,且一方装配于上述壁部的一面,另一方装配于上述壁部的另一面。
发明效果
在向外部拉拽引线的情况下,在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中,引线的存在于连接空间内的部分卡在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因此能够防止拉力直接作用于引线的基端部,能够防止引线脱落。另外,通过结合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而形成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因此,若使两个部件在将引线通过了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的至少一方的状态下结合,则引线自动地成为具有多个折弯部的形状,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分解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的引线引出部的构造的马达的轴向剖视图。
图2(a)及(b)是表示图1的引出部的构造的立体图,(a)是从端盖的背侧(下方)观察到的图,(b)是从端盖的表侧(上方)观察到的图。
图3(a)及(b)是表示图2的端盖的图,(a)是背面侧,(b)是表面侧。
图4(a)至(c)是表示图2的保持件的图,(a)是从正面观察保持件的背面的图,(b)是图4(a)的B-B向视剖视图,(c)是保持件的侧视图。
图5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6(a)至(c)是将图1的引出部的构造放大后的图,(a)是从端盖的表侧观察开口部的主视图,(b)是从端盖的背侧观察开口部的主视图,(c)是以向图6(a)及(b)的D-D向视剖视图组合两个保持件的方式表示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引线引出部的构造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a)至(c)是从端盖的表侧观察能够应用于其它变形例的引线引出部的构造的三种开口部的主视图。
图中:
1—马达(无刷马达、电气设备),4—外壳,40a—侧壁(壁部),41—端盖(盖、壁部),41c、41c′—开口部,41e—边缘,41r—R面(倒角部),5—引出部(引线引出部),50—结合构造,51、51′—第一保持件(第一部件),51a—第一贯通孔,51b—第一卡定部,51c—第一退避部,52、52′—第二保持件(第二部件),52a—第二贯通孔,52b—第二卡定部,52c—第二退避部,53—连接空间,6—信号引线(引线),6a—基端部,8—电源引线(引线),D1—引出方向,D2—交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作为实施方式的引线引出部的构造进行说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只是示例,并非意于排除以下的实施方式未明示的各种变形、技术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能够在不脱离它们的宗旨的范围中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另外,根据需要,能够选择取舍,或者能够适当组合。在以下的说明中,示例马达(无刷马达)作为电气设备。另外,以下述方式进行说明:将马达的轴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外壳的底部侧设为“下方”,将开口侧设为“上方”。
1.结构
1-1.整体结构
图1是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引线引出部的构造的无刷马达1(以下,称为“马达1”)的轴向分解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是内转子型无刷DC马达,具备在构成马达1的外廓的外壳4(马达外壳)内收纳的转子2及定子3。
如图1所示,转子2具有与轴20一体旋转的转子铁芯21、和固定于转子铁芯21的多个磁铁22,且经由两个轴承23、24能够旋转地支撑于外壳4及端盖41。
外壳4具有:一端开口的有底筒状(大致圆筒状)的主体40;以及安装于主体40的侧壁40a的上端面并堵塞主体40的开口的端盖41(盖)。在端盖41设有:封闭主体40的开口的具有厚度的平面状的平面部41a;以及在平面部41a的中央向下方突出的筒状的支撑部41b。外壳4的主体40及端盖41例如可以是类似于铝合金的金属制。
如图3(a)及(b)所示,端盖41具有在平面部41a贯穿设置的开口部41c及三个端子用孔部41d。开口部41c是用于将传感器信号输入输出用引线6(以下,称为“信号引线6”)引出到外壳4的外部的矩形的孔,对于其结构在后面进行叙述。端子用孔部41d是供连接有电源输入用引线8(以下,称为“电源引线8”)的端子(未图示)插通的圆孔。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端盖41,在平面部41a的周围设置三个凸缘部41f,在各凸缘部41f贯穿设置紧固用孔部41h。另外,从在平面部41a的背面凹陷设置的矩形的凹陷41g的中央偏移地设置开口部41c。由此,开口部41c相对于凹陷41g的长边方向及短边方向的各中心线至少针对一个方向成为非线对称,因此能够防止后述的保持件51(52)的嵌入方向出错。此外,本说明书所谓的“对称”、“非对称”是指在一个平面上或投影面上的二维的对称、非对称。
如图1所示,定子3是在中央具有配置转子2的空间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具备:压入固定于外壳4的主体40的环状的定子铁芯30;具有绝缘性的绝缘体31、32;以及绕组部33。绕组部33是线圈经由绝缘体31、32而卷绕于定子铁芯30具有的多个齿部的每一个的部分。电源引线8与绕组部33的U相、V相、W相的每一个连接。电源引线8从外壳4的外部向绕组部33供电,且避开定子3的中央的空间,沿周向延伸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三根电源引线8的各一端部在外壳4内与绕组部33的各相连接,其另一端部与对应于该相的端子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设置对电源引线8进行保持的树脂制的止挡部件34。
如图1及图2(a)所示,在端盖41的支撑部41b的下端面安装电路基板7,该电路基板7具备对与转子2的旋转位置相应的信号进行检测的旋转检测元件,信号引线6与该电路基板7连接。信号引线6利用设置在基端部6a的连接器9a从上方与电路基板7连接,并通过端盖41的开口部41c,引出到外壳4的外部。即,在端盖41设有用于将信号引线6向外部引出的引出部5(引线引出部)。
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从端盖41向外部引出信号引线6,并且使连接着电源引线8的端子从端盖41突出。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信号引线6的引出方向D1与马达1的轴向一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六根信号引线6并排设置,并整理成片状,在六个基端部6a装配一个连接器9a,并且在六个前端部6b也装配一个连接器9b。
1-2.主要部分结构
接下来,对向外部引出信号引线6的引出部5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此外,图5是将图1的A部放大后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1、图2(a)、(b)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部5具备夹着端盖41的开口部41c而分别从内侧(一面、下方)及外侧(另一面、上方)装配于平面部41a(壁部)的两个保持件51、52。另外,如图5所示,引出部5具备:结合这些保持件51、52的结合构造50;以及在这些保持件51、52被结合的状态下形成的连接空间53。本实施方式的保持件51、52例如为树脂制,利用结合构造50装配于端盖41的平面部41a,从而相互结合。此外,为了方便,在图5中以省略位于比切断剖面靠进深侧的后述的卡定部51b、52b的方式进行表示。
以下,在区分两个保持件51、52的情况下,将位于基端部6a侧的一方(即端盖41的背面侧的一方)称为第一保持件51,将位于前端部6b侧的另一方(即端盖41的表面侧的另一方)称为第二保持件52。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保持件51、52形成为相同形状,分别装配于平面部41a的表面及背面。此外,保持件51、52为相同形状,因此,在此着重于第一保持件51,对其形状进行详细叙述。
图4(a)至(c)是表示第一保持件51(第一部件)的图,(a)是第一保持件51的背面(与端盖41接触的面)的主视图,(b)是图4(a)的B-B向视剖视图,(c)是第一保持件51的侧视图。第一保持件51形成为圆角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具有第一贯通孔51a、多个第一卡定部51b以及多个第一退避部51c。此外,如图5及图6(c)所示,第二保持件52(第二部件)也与第一保持件51同样地具有第二贯通孔52a、多个第二卡定部52b以及多个第二退避部52c。
如图4(a)及(b)所示,第一贯通孔51a为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一保持件51的长孔,设于从第一保持件51的中心点O(长边方向及短边方向各自的卡定部间隔的中心位置)沿短边方向位移后的位置。该厚度方向与端盖41的平面部41a的法线方向一致。也就是,如图5所示,第一贯通孔51a的贯通方向在第一保持件51装配于端盖41的状态下,沿信号引线6的引出方向D1(马达1的轴向)延伸。此外,第一贯通孔51a形成为供在信号引线6的前端部6b装配的连接器9b通过的大小。
在此,第二保持件52以从图4(a)所示的第一保持件51的朝向绕通过第一保持件51的中心点O并沿第一保持件5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轴(图中的点划线F)旋转半圈(翻转过来)的朝向装配于平面部41a的表面。另外,在使两个保持件51、52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绕通过中心点O并沿短边方向延伸的轴(图中的点划线E)旋转了半圈的情况下,再绕通过保持件51、52的各中心点O且沿平面部41a的法线方向延伸的轴偏移半圈,从而进行装配。
因此,第一贯通孔51a和第二贯通孔52a配置为向与引出方向D1交叉的方向(以下,称为“交叉方向D2”)相互偏移。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及(b)所示,以保持件51、52的短边方向与马达1的径向大致一致的朝向安装,因此,如图5所示,第二贯通孔52a配置为相对于第一贯通孔51a向径向偏移。即,本实施方式的交叉方向D2与径向一致。此外,第二贯通孔52a的贯通方向也与第一贯通孔51a同样地沿引出方向D1(轴向)延伸。
连接空间53是在保持件51、52被结合的状态下,在第一贯通孔51a与第二贯通孔52a之间沿交叉方向D2延伸而将第一贯通孔51a及第二贯通孔52a双方连通的空间。第一贯通孔51a、第二贯通孔52a以及连接空间53形成供信号引线6插通并且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空间53形成于端盖41的开口部41c内。即,端盖41的平面部41a的厚度尺寸成为连接空间53的高度尺寸。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路径形成为具有以下两个折弯部的曲柄状:位于连接空间53与第一贯通孔51a的连通部分的第一折弯部;以及位于连接空间53与第二贯通孔52a的连通部分的第二折弯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贯通孔51a配置为,在交叉方向D2上,比第二贯通孔52a更远离信号引线6的基端部6a。基端部6a位于电路基板7,电路基板7处于端盖41的支撑部41b的下端部,因此,第一贯通孔51a配置于比第二贯通孔52a靠径向外侧。由此,信号引线6从基端部6a向径向外侧延伸,在第一贯通孔51a的下端部呈L字转弯,通过第一贯通孔51a后,进入连接空间53,在连接空间53内的第一折弯部再次呈L字转弯,向径向内侧延伸,并在连接空间53内的第二折弯部呈L字转弯,而通过第二贯通孔52a而向外部引出。
如上所述地向外部引出信号引线6,因此在从外部拉拽的情况下,在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上卡在保持件51、52。具体而言,如图5中点划线所示,信号引线6的从连接空间53到第二贯通孔52a的区域(以下,称为“第一区域R1”)卡在第二保持件52的比第二贯通孔52a靠径向外侧的下面部周边(以下,称为“第一部分P1”)。而且,向外部引出的信号引线6最初转弯的附近的区域(以下,称为“第二区域R2”)卡在第一保持件51的比第一贯通孔51a靠径向内侧的下面部周边(以下,称为“第二部分P2”)。由此,在从外部拉拽信号引线6的情况下,该拉力不会直接作用于基端部6a、电路基板7。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部5中,保持件51、52不夹持信号引线6,而且构成了信号引线6的防脱。
第一保持件51的第一卡定部51b及第一退避部51c与第二保持件52的第二卡定部52b及第二退避部52c一同构成结合构造50。如图4(a)至(c)所示,第一卡定部51b具有:在第一保持件51的背面侧突出设置的臂部51ba;以及在臂部51ba的前端形成为朝外的钩状的爪部51bc。爪部51bc是卡在开口部41c的缘部的部分,臂部51ba是使爪部51bc向平面部41a的相反侧的面突出的部分。臂部51ba的长度(相距背面的突出量)根据平面部41a的厚度尺寸而设定。
如图5所示,第一卡定部51b从平面部41a的下方插入开口部41c内,爪部51bc卡定于平面部41a的开口部41c的表面侧(另一面侧、上方)的缘部(图5中平面部41a的面向开口部41c的角部)。此外,当第一卡定部51b卡定于上方的缘部时,处于其前端的爪部51bc向平面部41a的上方突出。同样地,当第二卡定部52b卡定于下方的缘部时,处于其前端的爪部52bc向平面部41a的下方突出。退避部51c、52c是为了避开这些爪部51bc、52bc而设置的。
即,第一退避部51c是在第二卡定部52b被卡定于平面部41a的开口部41c的背面侧(一面侧、下方)的缘部的状态下避免与第二卡定部52b干涉的部分。同样地,第二退避部52c是在第一卡定部51b被卡定于平面部41a的开口部41c的表面侧的缘部的状态下避免与第一卡定部51b干涉的部分。退避部51c、52c形成为不与卡定部51b、52b接触的大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退避部51c、52c设置为在保持件51、52贯通设置的孔部,但是退避部51c、52c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为向背面侧凹陷设置的凹部。另外,如图4(a)及(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保持件51在距离第一贯通孔51a远的长边设有向中心点O侧以曲面状稍微凹陷的弯曲部51e。该弯曲部51e是用于使装配第一保持件51时的朝向明确的记号。此外,也可以省略弯曲部51e。
第一卡定部51b及第一退避部51c沿第一保持件51的周围交替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保持件51,在靠近第一贯通孔51a的一方的长边设置一个第一卡定部51b和两个第一退避部51c,在另一方的长边设置两个第一卡定部51b和一个第一退避部51c。另外,在第一保持件51的短边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卡定部51b和一个第一退避部51c。
因此,如图5所示,当将保持件51、52在俯视视野中偏移半圈而分别装配于端盖41的背面及表面时,第一卡定部51b的位置和第二退避部52c的位置在轴向上一致,第二卡定部52b的位置和第一退避部51c的位置在轴向上一致。由此,保持件51、52以各卡定部51b、52b与另一方的保持件51、52不干涉的方式装配于端盖41。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a)至(c)所示,在平面部41a的开口部41c的上下的缘部,沿周向局部地设置进行了倒角的部分(倒角部)。具体而言,如图6(a)所示,在开口部41c的表面侧的缘部,对供第二卡定部52b插入的位置(插入位置)进行倒角。同样地,如图6(b)所示,在开口部41c的背面侧的缘部,对供第一卡定部51b插入的位置(插入位置)进行倒角。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将缘部削成曲面状的倒圆角,在卡定部51b、52b的插入位置设置R面41r(倒角部)。
另一方面,对不被卡定部51b、52b插入的位置不进行倒角,留下边缘41e。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定部51b和第一退避部51c沿第一保持件51的周围交替配置,而且第一退避部51c的位置和第二卡定部52b的位置在轴向上一致,因此,从轴向观察,第一卡定部51b和第二卡定部52b沿开口部41c的周向交替布置。也就是,如图6(a)及(b)所示,在开口部41c的上下的各自的缘部的周围,交替地配置R面41r和边缘41e。因此,如图6(c)所示,若在表面具有R面41r,则在相反侧的面(轴向的延长线上、即背面)设置边缘41e,若在表面具有边缘41e,则在相反侧的面(背面)设置R面41r。
由此,如图6(c)中虚线所示,卡定部51b、52b一边在R面41r滑行,一边插入开口部41c内,因此,顺畅地进入开口部41c内。另外,当卡定部51b、52b的各爪部51bc、52bc卡定于平面部41a时,卡在边缘41e,因此保持件51、52难以脱离。
而且,如图6(a)及(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口部41c在表背的各面侧分别在以通过开口部41c的中心点C并沿长边方向(沿马达1的周向的方向)延长的点划线F为对称轴时,在边缘41e的线对称位置配置R面41r。另外,在以通过开口部41c的中心点C并沿短边方向(马达1的径向)延伸的点划线E为对称轴的情况下,在边缘41e及R面41r的各线对称位置分别配置边缘41e及R面41r。即,开口部41c相对于点划线E线呈对称形状。此外,开口部41c的中心点C是开口部41c的长边方向及短边方向的中心位置,是与保持件51、52的各中心点O在轴向上重合的点。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件51、52形成为与这种开口部41c的形状匹配,因此通过使相同形状的保持件51、52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绕点划线F旋转半圈,而能够分别装配于平面部41a的一面侧、另一面侧。另一方面,由于使保持件51、52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绕点划线E旋转半圈,因此,因为卡定部51b、52b的爪部51bc、52bc卡在边缘41e,所以,也能够得到防止将保持件51、52以错误的朝向嵌入的效果。此外,也可以取代倒圆角,而实施将缘部削成平面状的倒角。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部5的制造(组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从图3(a)所示的端盖41的背面将第一保持件51装配于开口部41c。此时,将第一保持件51设置为弯曲部51e位于径向内侧的朝向,使各第一卡定部51b边沿开口部41c的各R面41r滑行边进行插入。第一卡定部51b的各爪部51bc卡在缘部的角部(边缘41e),从而完成向端盖41装配第一保持件51。
然后,使与电路基板7连接的状态下的信号引线6的前端部6b侧的连接器9b插通于第一保持件51的第一贯通孔51a及端盖41的开口部41c。然后,使连接器9b及信号引线6的前端部6b从端盖41的表面侧插通于第二保持件52的第二贯通孔52a,并且向开口部41c装配第二保持件52。此时,将第二保持件52设置为弯曲部52e位于径向外侧的朝向,使各第二卡定部52b边沿开口部41c的各R面41r滑行边进行插入。
第二卡定部52b的各爪部52bc卡在缘部的角部(边缘41e),从而完成向端盖41装配第二保持件52。由此,第二贯通孔52a配置成相对于第一贯通孔51a向径向内侧偏移。另外,信号引线6被收纳于由第一贯通孔51a、第二贯通孔52a以及连接空间53形成的曲柄状的路径内。
2.效果
(1)在上述的引出部5,信号引线6被收纳于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本实施方式中为曲柄状的路径)内,因此在向外部拉拽信号引线6的情况下,卡在保持件51、52,能够防止拉力直接作用于信号引线6的基端部6a。由此,能够防止信号引线6脱落。另外,拉力也不会直接作用于与基端部6a连接的电路基板7,因此能够保护电路基板7。
而且,在上述的引出部5,通过结合第一保持件51和第二保持件52而形成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因此只要在将信号引线6穿过了第一贯通孔51a及第二贯通孔52a的至少一方的状态下使两个保持件51、52结合,信号引线6就自动地成为具有多个折弯部的形状。即,根据上述的引出部5,无需如以往一样地进行如下作业工序:通过将引线折弯并卡在树脂部件的一部分上等作业,将引线形成预先折弯的状态,然后收纳于外壳的内部,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性。
(2)在上述的引出部5,设于第一保持件51的第一贯通孔51a在交叉方向D2上配置为比第二贯通孔52a更远离信号引线6的基端部6a,因此信号引线6在连接空间53内以S字状转弯。由此,在向外部拉拽信号引线6的情况下,信号引线6不仅在上述的第一区域R1卡住,在第二区域R2也卡住。即,在信号引线6被拉拽时,信号引线6卡在第一保持件51及第二保持件52双方(第一部分P1及第二部分P2),因此能够增加卡住部位,能够进一步防止信号引线6脱落。
(3)在上述的引出部5,两个保持件51、52夹着形成在作为外壳4的壁部的端盖41上的开口部41c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因此,相比例如通过使一个部件与形成在外壳4的壁部上的开口部结合来形成同样的形状的路径的结构,能够简化部件形状。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空间53形成于开口部41c内。也就是,利用形成在外壳4的壁部(端盖41)上的开口部41c的厚度来形成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因此能够简化引出部5的结构。
(4)上述的引出部5的结合构造50使保持件51、52的各卡定部51b、52b卡定于开口部41c的相反面侧的缘部,将保持件51、52分别固定于外壳4的壁部(端盖41)。由此,能够简单地结合两个保持件51、52,还能够简单地使信号引线6形成具有多个折弯部的形状,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5)而且,引出部5设于端盖41,因此,通过在端盖41的平坦的部分(平面部41a)的一面装配保持件51、52的一方,在另一面装配另一方,从而能够装配相同形状的保持件51、52。由此,用于成形保持件51、52的金属模具为一个即可,因此能够降低成本。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开口部41c和与该开口部41c的形状对应地形成的保持件51、52,能够防止保持件51、52的嵌入方向出错。
3.其它
上述的形成于引出部5的路径是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做成图7所示的形状。图7是与图5对应的剖视图,为了方便,以省略位于比切断剖面靠进深侧的卡定部51b、52b的方式进行表示。在本变形例中,保持件51′、52′是相同的形状,分别装配于端盖41的表面及背面。但是,各保持件51′、52′相对于上述的保持件51、52的不同点在于,背面侧不是平坦面,而是形成有凸凹。具体而言,第一保持件51′具有:与第一贯通孔51a的中心点O侧相邻地突出设置的凸部51p;以及与凸部51p相邻地凹陷设置的凹部51g。在第二保持件52′也同样地沿短边方向并排设置凸部52p和凹部52g。
当这些保持件51′、52′夹着开口部41c装配于端盖41的平面部41a时,连接空间53成为波型。因此,在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的一部分为波型的情况下,通过使信号引线6插通,从而在从外部拉拽信号引线6时,容易卡在第二保持件52′。而且,在这些保持件51′、52′,当使两个贯通孔51a、52a的距离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时,能够使位于连接空间53内的信号引线6的长度比上述的长度更长。因此,根据本变形例的保持件51′、52′,能够使信号引线6进一步难以脱落。而且,在本变形例的保持件51′、52′,当使位于连接空间53内的信号引线6的长度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时,能够使两个贯通孔51a、52a的距离比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距离更短。换言之,能够维持信号引线6的脱落难度,并缩小保持件51′、52′的短边方向的尺寸。
上述的第一贯通孔51a与第二贯通孔52a的位置关系是一个例子。例如,第二贯通孔52a也可以设于比第一贯通孔51a靠径向外侧。即使在该情况下,至少上述的第一区域R1卡在第一部分P1,因此也能够使拉力不直接作用于信号引线6的基端部6a。另外,两个贯通孔51a、52a偏移的方向不限于径向,也可以配置为沿周向偏移,也可以配置为沿径向及周向双方(倾斜地)偏移。
另外,也可以利用上述的结合构造50以外的结构来结合两个保持件51、52。例如,可以在两个保持件及外壳4的壁部(例如端盖41)设置螺纹孔,利用螺纹紧固而结合,也可以通过利用螺栓及螺母进行紧固而结合。另外,也可以取代机械结合,而利用热熔敷、粘接进行结合。此外,上述的结合构造50也可以构成为,缩短臂部51ba、52ba的长度,并且在开口部41c的内周壁形成供爪部51bc、52bc卡住的凹部,使卡定部51b、52b的前端不从相反侧的面突出。该情况下,能够省略退避部51c、52c。此外,也可以取代通过将两个保持件装配于外壳4的壁部来进行结合,而设置直接结合两个保持件的结构,从而装配于外壳4的壁部。
另外,分别装配于外壳4的内侧、外侧的两个保持件的形状也可以相互不同。另外,连接空间53也可以不形成于开口部41c内,而是与开口部41c分体地设置连接空间53。例如,可以在外壳4的壁部设置能够供引线插通的大小的开口部(贯通孔),在两个保持件中的一方设置贯通孔和连接空间双方。另外,供信号引线6插通的路径也可以为具有三个以上的折弯部的形状。
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引出部5的结构应用于从外壳4的侧壁40a向径向引出信号引线6和电源引线8(或端子)的卧式马达。例如,可以做成如下结构:在外壳4的侧壁40a(壁部)形成开口部,两个保持件夹着该开口部分别从侧壁40a的内侧(一面)及外侧(另一面)进行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该情况下,引线的引出方向D1成为径向,交叉方向D2例如成为轴向或周向。此外,交叉方向D2也可以不是与引出方向D1正交的方向。
此外,从引出部5向外部引出的引线的种类、根数、形状也不特别地受限定。例如,也可以将上述的引出部5应用于非片状的信号引线6。另外,只要是电源引线8不与端子连接地直接向外部引出的结构,就能够对电源引线8的引出部分应用与上述的引出部5同样的结构。此外,对于信号引线6和电源引线8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引出的马达,也可以应用与上述的引出部5同样的结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端盖41装配两个保持件51、52,从而形成了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但是也可以在外壳4的壁部(侧壁40a、端盖41)设置沿引线的引出方向延伸的贯通孔(第一贯通孔),并在该壁部结合一个保持件(第二部件),从而形成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即,将外壳4的壁部作为第一部件,在作为第二部件的保持件上,在相对于第一贯通孔在交叉方向上偏移的位置设置沿引出方向延伸的第二贯通孔。而且,设置对壁部和保持件进行结合的构造,并且设置在将它们结合的状态下在两个贯通孔之间沿交叉方向延伸的连接空间。由两个贯通孔和连接空间形成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使引线插通于该路径,从而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应用于马达的引线引出部的结构,但是应用上述的引线引出部的对象不限于马达,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从外壳引出引线的电气设备。即,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例示了在插入引线引出部5的保持件51、52的卡定部51b、52b的开口部41c适当地配置R面41r和边缘41e的例子,但是在将具有卡定部(爪部)的部件固定于在电气设备的外壳等设置的开口部的情况下,在外壳壁部的一面和另一面的各一部分以与卡定部的爪部的插入位置对应的方式设置倒角部(例如R面),再在另外的一部分以与爪部的卡住位置对应的方式设置边缘,从而能够作为兼顾顺畅的插入和难以脱落的固定构造而广泛地灵活使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矩形的开口部41c安装保持件51、52的情况,但是保持件51、52的形状(特别是卡定部51b、52b的配置)只要形成为与开口部41c的形状匹配即可。例如,开口部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以外的多边形,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
在此,使用图8(a)至(c),对开口部的形状除了缘部(边缘41e及R面41r)而相对于预定的对称轴为线对称形状的情况进行说明。这些图均为与图6(a)对应的图(即,从端盖41的表侧观察开口部的主视图)。另外,图8(a)至(c)所示的开口部41c、41c′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在R面41r的相反侧的面(轴向的延长线上、未图示的开口部41c、41c′的背面)设有边缘41e,在边缘41e的相反侧的面(背面)设有R面41r。另外,装配于这些开口部41c、41c′的两个保持件形成为与各开口部41c、41c′匹配的形状。
图8(a)的开口部41c是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开口部41c去除了短边的R面41r。另外,图8(b)及(c)的各开口部41c′是在四个边分别设有各一个R面41r和边缘41e,仅图中的右边上的R面41r与边缘41e的位置关系不同。这些开口部41c、41c′均为满足以下的条件1的形状。
条件1:在以一方的点划线F为对称轴时,在与点划线F平行的开口部的两条边上,在R面41r的线对称位置配置边缘41e。
另外,图8(a)及(b)所示的开口部41c、41c′均为也满足以下的条件2的形状。若为在条件1的基础上满足条件2的形状,则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相同形状的两个保持件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绕点划线F旋转半圈,从而能够装配于平面部41a(壁部)。即,从一面侧装配的保持件和从另一面侧装配的保持件能够使用相同的部件。而且,即便使相同形状的两个保持件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绕点划线E旋转半圈,也不能进行装配,因此能够防止嵌入方向出错。也就是,在想要限定保持件的嵌入方向的情况下,通过做成满足条件1及2的开口部,便能够防止嵌入方向出错。
条件2:在以另一方的点划线E为对称轴时,与点划线E平行的开口部的两条边为线对称形状(在R面41r的线对称位置配置R面41r,在边缘41e的线对称位置配置边缘41e)。
另外,图8(c)所示的开口部41c′是还满足以下的条件3的形状。若为在条件1的基础上满足条件3的形状,则使相同形状的两个保持件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不管是绕点划线F旋转半圈,还是绕点划线E旋转半圈,均能够进行装配。此外,在条件3中,若开口部为N重旋转对称形状(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则能够翻过来使用保持件,而且即使在沿旋转方向偏移了360[度]/N的位置也能够装配保持件。
条件3:在开口部的各边设置的R面41r与边缘41e的和是偶数,而且开口部是两重旋转对称形状。
也就是,在分别从开口部的一面侧、另一面侧装配相同形状的两个保持件的情况下,开口部的形状需要至少满足上述的条件1。进一步地,开口部的形状通过满足上述的条件2或条件3,从而能够分别得到上述的效果。此外,在图8(a)至(c)例示了设置R面41r作为倒角部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取代倒圆角,实施将缘部削成平面状的倒角。
另外,在这些开口部41c、41c′装配的保持件的形状只要卡定部设于与开口部的R面41r(倒角部)对应的位置并对称,则其它部分也可以不是对称形状。
另外,在这些结构的基础上,以与保持件的卡定部(爪部)的插入位置对应的方式设置倒角部(例如R面),以与爪部的卡住位置对应的方式设置边缘,从而不管开口部、保持件的形状如何,均能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兼顾顺畅的插入和难以脱落。此外,在开口部为圆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开口部的一部分设置具有周向的定位功能的异形部。
另外,上述的保持件51、52也能够作为将多个板材紧固成一体的部件应用。例如,对取代图6(c)所示的端盖41(平面部41a),重叠配置多个板材,并向这些板材安装两个树脂部件的情况进行说明,上述两个树脂部件具有与上述的保持件51、52的卡定部51b、52b及退避部51c、52c同样的卡定部及退避部,且相互形状相同。
该情况下,在多个板材的与两个树脂部件的各卡定部的插入位置对应的位置,设置贯通其层叠方向(厚度方向)的贯通孔。而且,在位于多个板材的最下侧的板材的贯通孔的缘部,仅在供一方的卡定部插入的位置设置倒角部(例如R面),在该卡定部不插入的位置(即,另一方的卡定部从上方插入的位置)设置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边缘。同样地,在位于多个板材的最上侧的板材的贯通孔的缘部,仅在供另一方的卡定部插入的位置设置倒角部(例如R面),在一方的卡定部从下方插入的位置设置边缘。
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使各卡定部边沿倒角部滑行,边插入各贯通孔,因此能够将树脂部件顺畅地安装于板材。另外,能够将卡定部的各爪部卡在相反侧的板材的边缘,因此能够使树脂部件难以脱落。此外,该结构的情况下,无需上述的贯通孔51a、52a。
另外,上述的保持件51、52也能够作为夹着一张板材而固定于该板材的部件应用。例如,对用板状的树脂部件包覆金属制的一张板材的情况进行说明。该情况下,在金属制的板材设置与上述相同的贯通孔,并且在贯通孔的缘部设置与上述同样的倒角部和边缘。而且,将具有与保持件51、52的卡定部51b、52b及退避部51c、52c同样的卡定部及退避部的、相互形状相同的两个树脂部件装配于金属制的板材的一面和另一面。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使各树脂部件的卡定部边沿倒角部滑行,边插入贯通孔,且卡在板材的相反面的边缘,因此能够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另外,上述的保持件51、52也能够作为直接(不夹着平面部41a、板材等)相互结合的部件应用。例如,在对具有作为退避部51c、52c的贯通孔、和与上述的卡定部51b、52b同样的卡定部的、相互形状相同的两个树脂部件进行结合的情况下,只要将一方树脂部件的卡定部插入并卡合于另一方树脂部件的贯通孔即可。该情况下,在各树脂部件的贯通孔,在突出设置有该树脂部件的卡定部的面侧的缘部分别设置倒角部,在相反面侧的缘部设置边缘。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使两个树脂部件的各卡定爪边沿贯通孔的倒角滑行,边插入贯通孔,能够卡在板材的相反面的边缘,因此能够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此外,作为保持件51、52的材质,示出了使用树脂的例子,但是保持件也可以是金属制,也可以是复合了金属和树脂的材料(例如,将上述的卡定部51b、52b做成金属制,将除了卡定部51b、52b以外的部分做成树脂制)。另外,两个保持件也可以由相互不同的原料形成。

Claims (5)

1.一种引线引出部的构造,是向电气设备的外壳的外部引出引线的引出部的构造,
上述引线引出部的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部件,其具有沿上述引线的引出方向延伸的第一贯通孔;
第二部件,其在相对于上述第一贯通孔向与上述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偏移的位置具有沿上述引出方向延伸的第二贯通孔;
结合构造,其结合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以及
连接空间,其在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被结合的状态下,在上述第一贯通孔及上述第二贯通孔之间沿与上述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上述第一贯通孔、上述第二贯通孔以及上述连接空间形成供上述引线插通且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引出部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件位于上述引线的基端部侧,
上述第一贯通孔配置为在与上述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比上述第二贯通孔远离上述引线的上述基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线引出部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上述外壳的壁部形成的开口部,
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夹着上述开口部,而分别从上述壁部的一面及另一面结合,从而形成上述具有多个折弯部的路径,
上述连接空间形成在上述开口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线引出部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为相同形状,且一方装配于上述壁部的一面,另一方装配于上述壁部的另一面。
5.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子和定子;以及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引线引出部的构造。
CN201710447603.XA 2016-06-20 2017-06-14 引线引出部的构造以及马达 Active CN107528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1650 2016-06-20
JP2016121650A JP6849326B2 (ja) 2016-06-20 2016-06-20 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JP2016-135687 2016-07-08
JP2016135687A JP2018006691A (ja) 2016-07-08 2016-07-08 リード線引き出し部の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8413A true CN107528413A (zh) 2017-12-29
CN107528413B CN107528413B (zh) 2019-09-17

Family

ID=60748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47603.XA Active CN107528413B (zh) 2016-06-20 2017-06-14 引线引出部的构造以及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284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2595A (zh) * 2020-07-10 2022-01-11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电动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154A (ja) * 1996-06-26 1998-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機器のリード線の支持装置
JP2805566B2 (ja) * 1992-11-19 1998-09-30 澤藤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リード線引出し構造
CN103178647A (zh) * 2011-12-20 2013-06-2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
CN103390959A (zh) * 2013-07-08 2013-11-13 常州欧凯电器有限公司 微电机引出线抗外力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05566B2 (ja) * 1992-11-19 1998-09-30 澤藤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リード線引出し構造
JPH1014154A (ja) * 1996-06-26 1998-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機器のリード線の支持装置
CN103178647A (zh) * 2011-12-20 2013-06-2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
CN103390959A (zh) * 2013-07-08 2013-11-13 常州欧凯电器有限公司 微电机引出线抗外力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2595A (zh) * 2020-07-10 2022-01-11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电动机
CN113922595B (zh) * 2020-07-10 2023-11-21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电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8413B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2509B (zh) 旋转电机的集中配电部件
US20110018376A1 (en) Busbar terminal, busbar unit, and motor
CN103947088B (zh) 旋转电机
CN106571709A (zh) 旋转电机的端子板连接构造
JP4607912B2 (ja) 電動機の固定子及び電動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4364998B (zh) 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用定子和车辆
JP4896261B2 (ja) モータ用端子の絶縁ハウジング
US7484992B2 (en)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an electronic control board to the stator windings of an electric motor for roller blinds or the like
KR20150014945A (ko) 스테이터
CN107134873A (zh) 支架模块和电机
JP2008160988A (ja) モータ用絶縁ハウジング
JP4785907B2 (ja) 電動機の固定子及び電動機及び空気調和機及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2008035601A (ja) 回転電機
CN106416009B (zh) 电动机的定子、电动机和空调机
JP4841590B2 (ja) 電動機の固定子及び電動機及び送風機及びポンプ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7528413A (zh) 引线引出部的构造
WO2021031783A1 (zh) 汇流排、汇流排主体、电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车辆
CN107112678A (zh) 连接器
CN107528401A (zh) 定子及马达
US20200313485A1 (en) Motor stator
CN107769419B (zh) 电机绝缘骨架和电机
US10404127B2 (en) Motor having interphase insulation paper at coil en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otor
JP2005130665A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WO2011065549A1 (ja) 配索材の接続構造
US7417342B2 (en) Holder for winding wires for stators of electric mo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