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23892A -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23892A
CN107523892A CN201710595416.6A CN201710595416A CN107523892A CN 107523892 A CN107523892 A CN 107523892A CN 201710595416 A CN201710595416 A CN 201710595416A CN 107523892 A CN107523892 A CN 107523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lt
polyester
temperature
tvoc contents
vertical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954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23892B (zh
Inventor
王华平
陈烨
王朝生
吉鹏
邵正丽
柯福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ji Huahai Spandex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5954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23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23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3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23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3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5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6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5Germanium, tin, lead,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or compounds thereof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聚酯回收料和聚酯低聚物熔体进行反应得到初步解聚熔体,然后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进行反应得到深度解聚熔体,深度解聚熔体在立式反应器内进行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聚酯低聚物熔体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聚酯熔体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最后再生聚酯熔体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纤维。本发明的方法整体流程长度及工艺控制难度适中,具有高效性,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中TVOC含量为30~300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80~200ppm。

Description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旧聚酯的再生领域,涉及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聚酯回收料作为原料且TVOC较低的高品质再生聚酯纤维及其高效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简称聚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合成高分子材料,2015年全球PET产量超过4千万吨,仅次于聚烯烃,是合成纤维和食品包装领域所使用的主导材料(所占比重超过80%)。然而作为一种不易降解的石油基合成高分子材料,聚酯废弃制品的社会储量也非常巨大,特别是杂质种类复杂、含量高的废旧聚酯纺织品每年正以百万吨的速度增长,但目前的回收率还不足3%,由此引发的石化资源浪费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废弃聚酯(特别是废旧聚酯纺织品等低品质废料)的高效高品质再生技术对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聚酯的再生技术主要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传统物理法通过对废料进行熔融再加工实现再生,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点,是目前聚酯再生产业化技术的主导,但传统物理法再生出的制品较原生的品质下降明显,特性粘度下降及波动较大。同时由于过程中熔体粘度较大,使得不熔性杂质的过滤及挥发性杂质脱除都非常困难,同时过量杂质在高温的加工过程中如不能及时除去将引发多种不可逆的裂化降解。因此简单物理法再生的对象仅限于纯净度较高的废旧聚酯瓶片。
为了对聚酯回收料进行高效再生,现有技术已对传统物理法进行了改进升级,其特点在于在熔体阶段增加了増粘环节。例如发明专利CN201210006794.3通过扩链剂、发明专利CN201210399804.4通过长时间高比表面积高真空缩聚的方法可较为有效的增加再生制品的特性粘度。此类改进对生产成本增加较传统物理法并不多,且可实现对聚酯回收料的高效低成本再生,因此近年来相关技术的产业化推广范围也在快速扩大。但同样由于熔体粘度的限制,此法仍不能对于杂质进行有效的脱除,特别是再生制品中TVOC含量和其它有机毒害物的含量较高,产品的应用范围仍受到很大局限,无法全面进入服用、汽车内饰等对使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
化学法则是通过“解聚至单体-分离提纯-再聚合”的路线实现再生,过程中由于聚酯被解聚为单体,技术上容易实现较彻底的提纯,能够对废弃纺织品等低等废料进行有效回收,再生制品品质可媲美原生,但工艺流程长,效率低,成本很高,得不偿失。仅有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优惠政策的扶植下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小规模的产业化尝试,其中代表性专利技术有US5710315、US4609608和WO2003033581等,但由于成本问题,推广均受到严重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品质再生聚酯纤维及其高效制备方法,在兼顾生产成本及设备改装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以聚酯回收料为原料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品质,有效解决现行改进物理法所生产的再生聚酯纤维TVOC含量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聚酯回收料和聚酯低聚物熔体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0~40的初步解聚熔体,所述聚酯低聚物熔体的平均聚合度为1.5~4,且可由之后步骤的产物连续提供;
2)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混合后进行醇解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5~4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在温度为190~205℃、压力为1~80KPa的条件下与乙二醇蒸汽对流流动进行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得到TVOC含量<20ppm的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所述的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以使乙二醇能够先渗入到深度解聚熔体内然后从熔体内脱除;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纤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是在立式反应器中进行的,所述立式反应器为格栅落膜式脱挥反应器,抽气口设在反应器顶部,内部的格栅结构为:由不同的具有平行角条的栅板层构成,相邻栅板层上角条的方向相互垂直,自立式反应器的顶部至底部,相邻栅板层的层间距逐渐增大,不同栅板层上角条的间隙逐渐减小。
如上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立式反应器下半段的温度高于上半段的温度,上半段温度为190~200℃,下半段温度为200~205℃;所述立式反应器内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长度等于深度解聚熔体在立式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占周期时间长度的20%~90%,其中以50%~80%为优选;所述深度解聚熔体在立式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为10min~2h,所述立式反应器内的含氧量<0.03v/v%。
如上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经过充分干燥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在酯交换反应的作用下,共混过程中聚酯回收料将发生可逆的解聚得到初步解聚熔体;所述的聚酯回收料由回收来的PET废布料制备而成,所述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60~275℃,双螺杆压缩段275~300℃,均化段温度275~295℃,且以288~293℃温度范围为优选,时间为1~5min,反应在氮气保护或表压为<0.15KPa的真空环境中进行;
步骤1)中采用聚酯低聚物对熔体进行解聚合,而非以往化学法常采用乙二醇进行熔融解聚的主要优势在于:
a)可避免向高温双螺杆中添加乙二醇产生常规螺杆无法承受的反应压力;
b)可避免乙二醇自身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发生大量的自聚醚化副反应,有效降低再生制品中二甘醇的含量;
c)在步骤1)提供的反应条件下,基于酯交换反应,聚酯低聚物一样可以对聚酯进行解聚,且解聚近似属于均相反应,具有解聚速度快,产物分子量分布均匀的优点;
d)步骤1)结束后生成的初步解聚熔体在乙二醇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可以使下一步骤的醇解反应迅速由非均相解聚转变为均相解聚,有效提升反应速率;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器I过滤去除不熔的惰性颗粒杂质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进行醇解反应得到深度解聚熔体;所述醇解反应的温度为190~205℃,醇解反应的时间为40~80min;
步骤2)所涉及的技术优势在于:深度解聚步骤可使物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为下一步中熔体内TVOC的深度去除及抑制二甘醇的产生提供保证;本发明中的深度解聚区别于以往化学法再生常采用的低温常压非均相的醇解的部分在于:经历步骤1)这一快速的初步解聚过程后,深度解聚可在低温、接近常压的条件下实现均相的解聚,同时能够通过投料比较为准确的调整聚合度,避免采用过量的乙二醇,因此既能提升解聚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又能有效避免二甘醇的产生;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依靠自身重力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
立式反应器内压力的控制是通过不断从立式反应器的下部补充乙二醇同时从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抽离气体实现的,立式反应器的下部通过管路F与乙二醇储罐II保持相通,抽出的气体经管路G由冷凝器进行冷凝,最后由乙二醇储罐I回收,乙二醇储罐I分别通过管路E和管路H与乙二醇储罐II和反应釜连通;
所述立式反应器内的含氧量<0.03v/v%;
步骤3)可高效实现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深度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原理及技术优势如下:
a)工艺温度较低,即便在负压环境中,深度解聚熔体也不会发生进一步的聚合,因此熔体流动性好,同时熔体流动经由大量格栅结构,液-气界面更新速度非常快;
b)由于熔体粘度低,在设定温度下,通过负压已可以使TVOC快速从熔体中逸出,在负压一定时间后,向储罐VII供给乙二醇,此时乙二醇会因负压而快速汽化,在抽气的环境下可由反应器下部向上部快速迁移并不断更新,过程中流动的乙二醇蒸汽可捕获(溶解)以及带动TVOC甚至沸点更高一些的毒害有机物(如:壬基酚类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彻底迁出;
c)控制立式反应器下半段的温度略高于上半段,更利于乙二醇蒸汽自下向上的逆熔体流迁移,反应器内由上自下的栅板层层间距渐增及角条间缝隙渐减的结构,使得熔体表面更新速度逐渐增大,落膜长度增加,结合下部温度较高的条件,可保证深度解聚熔体中未能在反应器上部有效脱除尽净的高沸点毒害有机物(如: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在流经反应器下部时彻底的脱离熔体并进入流动的乙二醇蒸汽相;
d)控制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变化周期等于深度解聚熔体在立式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可保证连续生产过程物料脱挥程度的均匀性,同时此工艺下,整个脱挥过程中深度解聚熔体的动力粘度基本不发生变化,更便于脱挥条件的精确控制;
e)在工艺温度范围内,深度解聚熔体与乙二醇具有较好的交换反应活性,使得过程中一些含有裂化端基的结构可通过交换反应被修复,被置换掉的含有裂化端基的低沸点单体结构可在脱挥过程中被乙二醇蒸汽带出;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热稳定剂、抗氧剂和防醚剂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0~30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所述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55~265℃,下室265~275℃;所述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2.5~4.5KPa,下室1~2.5KPa;所述预缩聚反应的时间(熔体在反应釜内的停留时间)为60~120min;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95~110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所述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0~285℃,压力为50~500Pa,时间(熔体在反应釜内的停留时间)为100~180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70~290℃,纺丝速度800~1500m/min,拉伸温度60~80℃,预牵伸倍率为1.02~1.10,一道牵伸倍率为1.8~2.5,二道牵伸倍率为1.02~1.1。
如上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经过充分干燥的聚酯回收料是指含水率<100ppm的的聚酯回收料;
所述催化剂为钛酸四正丁酯、钛酸四异丙酯、乙二醇钛、乙二醇钛酸钠、乙二醇钛酸钾、乙酸锌和乙酸锰中的一种以上,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10~300ppm;
所述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0.1~3:1。
如上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3~4.5:1;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加压后的压力为101~150KPa,搅拌速率为35~75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
如上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催化剂为钛酸四正丁酯、钛酸四异丙酯、乙二醇钛、乙二醇钛酸钠、乙二醇钛酸钾、乙酸锑、三氧化二锑、乙酸锗和氧化锗中的一种以上,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0~300ppm;
所述抗氧剂为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Ultranox626(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双酚亚磷酯型抗氧剂Irgafos168(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的一种以上,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抗氧剂的添加量为10~100ppm;
所述热稳定剂为磷酸三甲酯、磷酸二甲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二苯酯、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苯酯、亚磷酸铵、磷酸二氢铵、磷酸、亚磷酸、次亚磷酸、焦磷酸和磷酸铵中的一种以上,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50~200ppm;
所述防醚剂为乙酸钠,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添加量为50~200ppm。
如上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过滤器I、过滤器II和过滤器III的过滤精度分别为50~100μm、1~15μm和1~15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1.5~5.5dtex,长度为30~50mm,所述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30~300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80~200ppm。
如上所述的再生聚酯纤维,所述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8~4.8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2.0~65.0%,线密度偏差率为6.0~8.0%。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可有效降低以聚酯回收料为原料所制备的再生聚酯纤维中的TVOC和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且对再生原料品质的要求低,适应性强。
(2)本发明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废料到纤维”的连续再生工艺,整体流程长度及工艺控制难度适中,具有高效性。
(3)本发明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所需的生产设备可充分利用现有聚酯产业化生产设备基础进行改造建设,成本较现有长时间熔体脱挥增粘再生法及扩链再生增粘法增加不多,但所获得的产品品质可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具有非常好的产业化推广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示意图;
其中,1-管路A,2-管路B,3-管路C,4-管路D,5-管路E,6-管路F,7-管路G,8-管路H,9-管路I,10-管路J,11-双螺杆挤出机,12-过滤器I,13-反应釜,14-过滤器II,15-立式反应器,16-乙二醇储罐I,17-乙二醇储罐II,18-冷凝器,19-过滤器III,20-预缩聚反应釜,21-终缩聚反应釜,22-熔体直纺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步骤如下:
1)在氮气保护下,将含水率为99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1.5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11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0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0.1:1,催化剂为钛酸四正丁酯,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10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60℃,双螺杆压缩段275℃,均化段温度275℃,时间为1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50μm的过滤器I 12过滤后经管路A 1喂入反应釜13,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190℃进行醇解反应40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3:1,加压后的压力为101KPa,搅拌速率为35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5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1μm的过滤器II 14过滤后由管路B 2喂入立式反应器15,并由立式反应器15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15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 4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9.5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
立式反应器为格栅落膜式脱挥反应器,抽气口设在反应器顶部,内部的格栅结构为:由不同的具有平行角条的栅板层构成,相邻栅板层上角条的方向相互垂直,自立式反应器的顶部至底部,相邻栅板层的层间距逐渐增大,不同栅板层上角条的间隙逐渐减小;
立式反应器15下半段的温度高于上半段的温度,立式反应器15的温度为:上半段温度为190~195℃,下半段温度为195~200℃;
压力的控制是通过不断从立式反应器的下部补充乙二醇同时从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抽离气体实现的,立式反应器的下部通过管路F 6与乙二醇储罐II 17保持相通,抽出的气体经管路G 7由冷凝器18进行冷凝,最后由乙二醇储罐I 16回收,乙二醇储罐I分别通过管路E 5和管路H 8与乙二醇储罐II 17和反应釜连通,含氧量为0.02v/v%的立式反应器15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10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2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 4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11,或者经过滤精度为1μm的过滤器III 19过滤后经管路C 3喂入预缩聚反应釜20,加入热稳定剂磷酸、亚磷酸与次亚磷酸的混合物(质量比为2:1:1)、催化剂钛酸四正丁酯、抗氧剂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0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55℃,下室265℃;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2.5KPa,下室1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60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50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50ppm,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0ppm,抗氧剂的添加量为10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 9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21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95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0℃,压力为50Pa,时间为100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 10进入熔体直纺系统22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70℃,纺丝速度800m/min,拉伸温度60℃,预牵伸倍率为1.02,一道牵伸倍率为1.8,二道牵伸倍率为1.02。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5.5dtex,长度为50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30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80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8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2.0%,线密度偏差率为6.0%。
对比例1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聚酯回收料,经过熔融,275℃熔体匀化30min,鼠笼型反应器中,272℃,气压<50Pa的高真空脱挥150min,经熔融纺丝后制得再生聚酯纤维,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5.0dtex,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758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633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1.2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1.2%,线密度偏差率为9%。将对比例1与实施例1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和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相对于现有技术降低明显,纤维的品质更加优良。
实施例2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氮气保护下,将含水率为99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1.8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1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0.3:1,催化剂为钛酸四异丙酯,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30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61℃,双螺杆压缩段277℃,均化段温度276℃,时间为2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53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191℃进行醇解反应42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3.1:1,加压后的压力为104KPa,搅拌速率为38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8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2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15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9.3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15的温度为:上半段温度为191~196℃,下半段温度为196~201℃;含氧量为0.02v/v%的立式反应器15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2h,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0.5h;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2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钛酸四正丁酯、热稳定剂磷酸铵、抗氧剂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1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55℃,下室265℃;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2.6KPa,下室1.1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64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0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60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60ppm,抗氧剂的添加量为10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96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0℃,压力为80Pa,时间为105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71℃,纺丝速度850m/min,拉伸温度61℃,预牵伸倍率为1.03,一道牵伸倍率为1.85,二道牵伸倍率为1.03。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4.7dtex,长度为48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53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90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9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5.0%,线密度偏差率为6.1%。
对比例2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聚酯回收料,经过熔融,270℃气压<50Pa,立式降膜反应釜高真空脱挥及均化80min,鼠笼型反应釜272℃缩聚增粘120min,经熔融纺丝后制得再生聚酯纤维,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5.5dtex,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650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556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0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8.6%,线密度偏差率为8%。将对比例2与实施例2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和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相对于现有技术降低明显,纤维的品质更加优良。
实施例3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氮气保护下,将含水率为99.5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2.0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2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0.5:1,催化剂为乙二醇钛,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50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62℃,双螺杆压缩段278℃,均化段温度278℃,时间为2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57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192℃进行醇解反应45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3.2:1,加压后的压力为107KPa,搅拌速率为41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0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3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8.8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的温度为:上半段温度为192~197℃,下半段温度为197~201℃;含氧量为0.02v/v%的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20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6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3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抗氧剂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热稳定剂磷酸与亚磷酸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1)、催化剂钛酸四异丙酯、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1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56℃,下室266℃;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2.7KPa,下室1.2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68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抗氧剂的添加量为10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72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72ppm,催化剂的加入量为30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97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0℃,压力为110Pa,时间为111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73℃,纺丝速度900m/min,拉伸温度63℃,预牵伸倍率为1.04,一道牵伸倍率为1.9,二道牵伸倍率为1.04。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4.4dtex,长度为47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69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95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0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8.0%,线密度偏差率为6.2%。
对比例3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聚酯回收料,经过熔融,275℃气压<50Pa,立式降膜反应釜高真空脱挥及均化50min,鼠笼型反应釜268℃缩聚增粘180min,经熔融纺丝后制得再生聚酯纤维,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5.0dtex,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683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658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2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2.7%,线密度偏差率为10.2%。将对比例3与实施例3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和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相对于现有技术降低明显,纤维的品质更加优良。
实施例4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氮气保护下,将含水率为98.3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2.1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3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0.6:1,催化剂为乙二醇钛酸钠,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75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63℃,双螺杆压缩段280℃,均化段温度279℃,时间为2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60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193℃进行醇解反应47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3.3:1,加压后的压力为110KPa,搅拌速率为43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1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4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8.6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的温度为:上半段温度为193~198℃,下半段温度为198~203℃;含氧量为0.02v/v%的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40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14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4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钛酸四异丙酯、抗氧剂Ultranox626、热稳定剂磷酸三甲酯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2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57℃,下室266℃;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2.8KPa,下室1.3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73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30ppm,抗氧剂的添加量为10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83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83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98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1℃,压力为145Pa,时间为116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74℃,纺丝速度950m/min,拉伸温度64℃,预牵伸倍率为1.05,一道牵伸倍率为1.95,二道牵伸倍率为1.05。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4.1dtex,长度为46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81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100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1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1.0%,线密度偏差率为6.3%。
实施例5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氮气保护下,将含水率为98.3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2.2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5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0.8:1,催化剂为乙二醇钛酸钾,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95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64℃,双螺杆压缩段282℃,均化段温度280℃,时间为3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64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194℃进行醇解反应50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3.4:1,加压后的压力为114KPa,搅拌速率为46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2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5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8.5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的温度为:上半段为194~199℃,下半段为199~204℃;含氧量为0.015v/v%的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50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20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5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乙二醇钛、热稳定剂磷酸二甲酯、抗氧剂Ultranox626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2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58℃,下室267℃;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3.0KPa,下室1.4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77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60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95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95ppm,抗氧剂的加入量为60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00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1℃,压力为185Pa,时间为122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76℃,纺丝速度1000m/min,拉伸温度65℃,预牵伸倍率为1.05,一道牵伸倍率为2,二道牵伸倍率为1.05。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3.8dtex,长度为45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101.5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110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2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4.0%,线密度偏差率为6.5%。
实施例6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氮气保护下,将含水率为98.1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2.3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6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0.9:1,催化剂为乙酸锌,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120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65℃,双螺杆压缩段283℃,均化段温度281℃,时间为3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67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195℃进行醇解反应52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3.5:1,加压后的压力为118KPa,搅拌速率为49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3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6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8.2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的温度为:上半段为195~200℃,下半段为200~205℃;含氧量为0.015v/v%的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60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27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6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抗氧剂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热稳定剂磷酸三苯酯、催化剂乙酸锗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3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58℃,下室268℃;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3.1KPa,下室1.5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80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抗氧剂的添加量为21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105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105ppm,催化剂的加入量为35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01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1℃,压力为210Pa,时间为127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77℃,纺丝速度1050m/min,拉伸温度66℃,预牵伸倍率为1.06,一道牵伸倍率为2.05,二道牵伸倍率为1.06。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3.5dtex,长度为44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120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120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4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7.0%,线密度偏差率为6.7%。
实施例7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表压为0.14KPa的真空环境下,将含水率为97.8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2.5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8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1.0:1,催化剂为乙酸锌,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140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66℃,双螺杆压缩段285℃,均化段温度282℃,时间为3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70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196℃进行醇解反应55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3.6:1,加压后的压力为121KPa,搅拌速率为52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5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7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7.8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的温度为:上半段为193~198℃,下半段为198~202℃;含氧量为0.015v/v%的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70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35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7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乙二醇钛酸钠、抗氧剂双酚亚磷酯型抗氧剂Irgafos168、热稳定剂磷酸二苯酯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4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59℃,下室269℃;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3.2KPa,下室1.6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85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90ppm,抗氧剂的添加量为30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115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116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02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2℃,压力为240Pa,时间为133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78℃,纺丝速度1100m/min,拉伸温度67℃,预牵伸倍率为1.06,一道牵伸倍率为2.1,二道牵伸倍率为1.06。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3.2dtex,长度为43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127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130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5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0.0%,线密度偏差率为6.8%。
实施例8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表压为0.13KPa的真空环境下,将含水率为97.2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2.8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9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1.1:1,催化剂为乙二醇钛,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160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67℃,双螺杆压缩段286℃,均化段温度284℃,时间为4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73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197℃进行醇解反应57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3.7:1,加压后的压力为124KPa,搅拌速率为55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8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8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7.5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的温度为:上半段为194~198℃,下半段为198~203℃;含氧量为0.015v/v%的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80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44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8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乙二醇钛酸钾、抗氧剂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热稳定剂亚磷酸三苯酯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5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60℃,下室270℃;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3.3KPa,下室1.7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89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20ppm,抗氧剂的添加量为40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126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127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03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2℃,压力为270Pa,时间为138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80℃,纺丝速度1150m/min,拉伸温度68℃,预牵伸倍率为1.07,一道牵伸倍率为2.15,二道牵伸倍率为1.07。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2.9dtex,长度为42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140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140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6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3.0%,线密度偏差率为6.9%。
实施例9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表压为0.12KPa的真空环境下,将含水率为96.9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3.0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0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1.3:1,催化剂为乙二醇钛酸钠,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180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68℃,双螺杆压缩段288℃,均化段温度285℃,时间为4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77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198℃进行醇解反应60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3.8:1,加压后的压力为127KPa,搅拌速率为58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0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9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7.3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的温度为:上半段为191~196℃,下半段为196~202℃;含氧量为0.015v/v%的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85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51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9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乙酸锑、抗氧剂Ultranox626、热稳定剂亚磷酸二苯酯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5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60℃,下室270℃;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3.5KPa,下室1.8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93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50ppm,抗氧剂的添加量为51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138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138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04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2℃,压力为300Pa,时间为144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81℃,纺丝速度1200m/min,拉伸温度70℃,预牵伸倍率为1.07,一道牵伸倍率为2.2,二道牵伸倍率为1.07。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2.6dtex,长度为40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160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145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8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6.0%,线密度偏差率为7.0%。
实施例10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表压为0.11KPa的真空环境下,将含水率为96.8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3.2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2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1.5:1,催化剂为乙二醇钛酸钾,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200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69℃,双螺杆压缩段290℃,均化段温度286℃,时间为4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80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199℃进行醇解反应63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3.9:1,加压后的压力为130KPa,搅拌速率为60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2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10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7.1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的温度为:上半段为193~198℃,下半段为198~204℃;含氧量为0.01v/v%的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90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59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10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三氧化二锑、抗氧剂双酚亚磷酯型抗氧剂Irgafos168、热稳定剂亚磷酸铵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6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61℃,下室270℃;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3.6KPa,下室1.9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97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60ppm,抗氧剂的添加量为55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148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144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05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3℃,压力为340Pa,时间为150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83℃,纺丝速度1260m/min,拉伸温度72℃,预牵伸倍率为1.08,一道牵伸倍率为2.25,二道牵伸倍率为1.08。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2.3dtex,长度为39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182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150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4.0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9.0%,线密度偏差率为7.2%。
实施例11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表压为0.10KPa的真空环境下,将含水率为96.5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3.3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3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1.6:1,催化剂为乙酸锌,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220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70℃,双螺杆压缩段291℃,均化段温度288℃,时间为4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84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200℃进行醇解反应66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4.0:1,加压后的压力为132KPa,搅拌速率为63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3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11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6.6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的温度为:上半段为192~198℃,下半段为198~203℃;含氧量为0.01v/v%的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95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63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11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乙酸锗、抗氧剂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热稳定剂磷酸二氢铵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7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62℃,下室271℃;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3.7KPa,下室2.0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100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90ppm,抗氧剂的添加量为62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159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155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06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3℃,压力为370Pa,时间为155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84℃,纺丝速度1300m/min,拉伸温度73℃,预牵伸倍率为1.08,一道牵伸倍率为2.3,二道牵伸倍率为1.08。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2.0dtex,长度为38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201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160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4.2cN/dtex,断裂伸长率为52.0%,线密度偏差率为7.4%。
实施例12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表压为0.09KPa的真空环境下,将含水率为96.2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3.5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5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1.7:1,催化剂为乙酸锌,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250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71℃,双螺杆压缩段293℃,均化段温度290℃,时间为5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89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201℃进行醇解反应69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4.1:1,加压后的压力为136KPa,搅拌速率为67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5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12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6.2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的温度为:上半段为190~194℃,下半段为194~198℃;含氧量为0.01v/v%的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100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75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12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乙酸锑、抗氧剂Ultranox626、热稳定剂磷酸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8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63℃,下室272℃;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4.0KPa,下室2.1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105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220ppm,抗氧剂的添加量为70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170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168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07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4℃,压力为400Pa,时间为161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86℃,纺丝速度1350m/min,拉伸温度74℃,预牵伸倍率为1.09,一道牵伸倍率为2.35,二道牵伸倍率为1.09。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1.7dtex,长度为37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230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170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4.4cN/dtex,断裂伸长率为55.0%,线密度偏差率为7.5%。
实施例13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表压为0.08KPa的真空环境下,将含水率为96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3.6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6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1.8:1,催化剂为乙酸锰,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270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72℃,双螺杆压缩段294℃,均化段温度291℃,时间为5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92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202℃进行醇解反应72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4.2:1,加压后的压力为139KPa,搅拌速率为70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6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13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6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1立式反应器的温度为:上半段为191~195℃,下半段为195~199℃;含氧量为0.01v/v%的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110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88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13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氧化锗、抗氧剂双酚亚磷酯型抗氧剂Irgafos168、热稳定剂亚磷酸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9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64℃,下室273℃;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4.1KPa,下室2.2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110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250ppm,抗氧剂的添加量为93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180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178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08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4℃,压力为430Pa,时间为166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88℃,纺丝速度1400m/min,拉伸温度75℃,预牵伸倍率为1.09,一道牵伸倍率为2.4,二道牵伸倍率为1.09。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1.5dtex,长度为35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250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180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4.5cN/dtex,断裂伸长率为58.0%,线密度偏差率为7.6%。
实施例14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氮气保护下,将含水率为95.6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3.8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8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1.9:1,催化剂为乙酸锌与乙酸锰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1),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285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73℃,双螺杆压缩段295℃,均化段温度293℃,时间为5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96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203℃进行醇解反应75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4.3:1,加压后的压力为142KPa,搅拌速率为73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8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14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5.8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的温度为:上半段为192~197℃,下半段为197~205℃;含氧量为0.01v/v%的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105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89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14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乙酸锗与氧化锗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1)、抗氧剂Ultranox626与双酚亚磷酯型抗氧剂Irgafos168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1)、热稳定剂次亚磷酸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0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65℃,下室274℃;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4.2KPa,下室2.3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114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280ppm,抗氧剂的添加量为92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190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188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09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5℃,压力为470Pa,时间为172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89℃,纺丝速度1450m/min,拉伸温度76℃,预牵伸倍率为1.10,一道牵伸倍率为2.45,二道牵伸倍率为1.1。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1.2dtex,长度为32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265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190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4.6cN/dtex,断裂伸长率为62.0%,线密度偏差率为7.8%。
实施例15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氮气保护下,将含水率为95.2ppm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平均聚合度为4的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反应结束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40的初步解聚熔体,其中,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2.0:1,催化剂为乙二醇钛、乙酸锌与乙酸锰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1:1),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300ppm;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75℃,双螺杆压缩段300℃,均化段温度295℃,时间为5min;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100μm的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在205℃进行醇解反应80min,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4.5:1,加压后的压力为150KPa,搅拌速率为75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反应后得到平均聚合度为4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精度为15μm的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此期间,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含氧量进行深度解聚熔体内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直至熔体的TVOC含量为15.5ppm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立式反应器结构和压力控制路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的结构同实施例1,立式反应器的温度为:上半段为190~200℃,下半段为200~205℃;含氧量为0v/v%的立式反应器内的压力在1~80KPa的范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为115min,其中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为103.5min;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精度为15μm的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乙酸锑、三氧化二锑与乙酸锗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1:1)、抗氧剂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Ultranox626与双酚亚磷酯型抗氧剂Irgafos168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2:1)、热稳定剂焦磷酸和乙酸钠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30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65℃,下室275℃;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4.5KPa,下室2.5KPa;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120min;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300ppm,抗氧剂的添加量为100ppm,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200ppm,乙酸钠的添加量为200ppm;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10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5℃,压力为500Pa,时间为180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90℃,纺丝速度1500m/min,拉伸温度80℃,预牵伸倍率为1.10,一道牵伸倍率为2.5,二道牵伸倍率为1.1。
最终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1.1dtex,长度为30mm,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300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200ppm,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4.8cN/dtex,断裂伸长率为65.0%,线密度偏差率为8.0%。

Claims (10)

1.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将聚酯回收料和聚酯低聚物熔体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0~40的初步解聚熔体,所述聚酯低聚物熔体的平均聚合度为1.5~4;
2)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混合后进行醇解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1.5~4的深度解聚熔体;
3)深度解聚熔体在温度为190~205℃、压力为1~80KPa的条件下与乙二醇蒸汽对流流动进行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得到TVOC含量<20ppm的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VOC的脱除及裂化官能团的修复是在立式反应器中进行的,所述立式反应器为格栅落膜式脱挥反应器,抽气口设在反应器顶部,内部的格栅结构为:由不同的具有平行角条的栅板层构成,相邻栅板层上角条的方向相互垂直,自立式反应器的顶部至底部,相邻栅板层的层间距逐渐增大,不同栅板层上角条的间隙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反应器下半段的温度高于上半段的温度,上半段温度为190~200℃,下半段温度为200~205℃;所述立式反应器内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周期长度等于深度解聚熔体在立式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1KPa的压力保持时间占周期时间长度的20%~90%,所述深度解聚熔体在立式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为10min~2h,所述立式反应器内的含氧量<0.03v/v%。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经过充分干燥的聚酯回收料、催化剂和聚酯低聚物熔体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得到初步解聚熔体;所述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温度为:双螺杆进料段温度260~275℃,双螺杆压缩段275~300℃,均化段温度275~295℃,时间为1~5min,反应在氮气保护或表压为<0.15KPa的真空环境中进行;
2)初步解聚熔体经过滤器I过滤后经管路A喂入反应釜,并与乙二醇混合后在氮气保护、加压和搅拌条件下进行醇解反应得到深度解聚熔体;所述醇解反应的温度为190~205℃,醇解反应的时间为40~80min;
3)深度解聚熔体经过滤器II过滤后由管路B喂入立式反应器,并由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流动至立式反应器的底部,在立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取样口,深度解聚熔体从取样口流出后经由管路D返回反应器的顶部进行重复流动得到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
立式反应器内压力的控制是通过不断从立式反应器的下部补充乙二醇同时从立式反应器的顶部抽离气体实现的,立式反应器的下部通过管路F与乙二醇储罐II保持相通,抽出的气体经管路G由冷凝器进行冷凝,最后由乙二醇储罐I回收,乙二醇储罐I分别通过管路E和管路H与乙二醇储罐II和反应釜连通;
4)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经由管路D作为步骤1)的原料被连续喂入双螺杆挤出机,或者经过滤器III过滤后经管路C喂入预缩聚反应釜,加入催化剂、热稳定剂、防醚剂和抗氧剂后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20~30的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所述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上室255~265℃,下室265~275℃;所述预缩聚反应的压力为:上室2.5~4.5KPa,下室1~2.5KPa;所述预缩聚反应的时间为60~120min;
5)低TVOC含量预缩聚聚酯熔体经由管路I输送至终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终缩聚反应得到平均聚合度为95~110的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所述终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80~285℃,压力为50~500Pa,时间为100~180min;
6)低TVOC含量再生聚酯熔体经由管路J进入熔体直纺系统制得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工艺为:熔体输送→纺丝→冷却→卷绕落桶→导丝→一道牵伸→二道牵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温度270~290℃,纺丝速度800~1500m/min,拉伸温度60~80℃,预牵伸倍率为1.02~1.10,一道牵伸倍率为1.8~2.5,二道牵伸倍率为1.0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经过充分干燥的聚酯回收料是指含水率<100ppm的聚酯回收料;
所述催化剂为钛酸四正丁酯、钛酸四异丙酯、乙二醇钛、乙二醇钛酸钠、乙二醇钛酸钾、乙酸锌和乙酸锰中的一种以上,以催化剂中金属元素质量相对于聚酯低聚物熔体质量计算,催化剂的含量为10~300ppm;
所述聚酯回收料与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比为0.1~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初步解聚熔体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3~4.5:1;加压后的压力为101~150KPa,搅拌速率为35~75Hz,搅拌采用板框式搅拌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催化剂为钛酸四正丁酯、钛酸四异丙酯、乙二醇钛、乙二醇钛酸钠、乙二醇钛酸钾、乙酸锑、三氧化二锑、乙酸锗和氧化锗中的一种以上,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0~300ppm;
所述抗氧剂为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Ultranox626和双酚亚磷酯型抗氧剂Irgafos168的一种以上,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抗氧剂的添加量为10~100ppm;
所述热稳定剂为磷酸三甲酯、磷酸二甲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二苯酯、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苯酯、亚磷酸铵、磷酸二氢铵、磷酸、亚磷酸、次亚磷酸、焦磷酸和磷酸铵中的一种以上,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热稳定剂的添加量为50~200ppm;
所述防醚剂为乙酸钠,以低TVOC含量聚酯低聚物熔体的质量为基准,添加量为50~200pp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器I、过滤器II和过滤器III的过滤精度分别为50~100μm、1~15μm和1~15μm。
9.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再生聚酯纤维,其特征是:再生聚酯纤维的纤度为1.1~5.5dtex,长度为30~50mm,所述再生聚酯纤维的TVOC含量为30~300ppm,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为80~200pp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再生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8~4.8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2.0~65.0%,线密度偏差率为6.0~8.0%。
CN201710595416.6A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523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5416.6A CN107523892B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5416.6A CN107523892B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3892A true CN107523892A (zh) 2017-12-29
CN107523892B CN107523892B (zh) 2019-01-15

Family

ID=60749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5416.6A Active CN107523892B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2389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6404A (zh) * 2018-02-12 2018-08-14 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voc型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4181A (zh) * 2019-11-27 2020-04-07 仪征威英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聚酯熔体的增黏装置及再生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12226834A (zh) * 2020-09-02 2021-01-15 张家港市昌源氨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比例添加再生tpu的熔纺生产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2410A (en) * 1997-03-03 1998-01-27 Eastman Kodak Company Gas phase crystallization of dimethyl terephthalate
CN1275995A (zh) * 1997-10-17 2000-12-06 伊斯曼化学公司 用于循环聚酯的解聚方法
CN102505175A (zh) * 2011-10-20 2012-06-20 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基涤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6151A (zh) * 2011-12-06 2013-06-12 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废聚酯瓶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CN103360260A (zh) * 2012-04-10 2013-10-23 李晓峰 一种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制备工艺和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4357938A (zh) * 2014-11-03 2015-02-18 东华大学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2410A (en) * 1997-03-03 1998-01-27 Eastman Kodak Company Gas phase crystallization of dimethyl terephthalate
CN1275995A (zh) * 1997-10-17 2000-12-06 伊斯曼化学公司 用于循环聚酯的解聚方法
CN102505175A (zh) * 2011-10-20 2012-06-20 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基涤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6151A (zh) * 2011-12-06 2013-06-12 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废聚酯瓶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CN103360260A (zh) * 2012-04-10 2013-10-23 李晓峰 一种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制备工艺和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4357938A (zh) * 2014-11-03 2015-02-18 东华大学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6404A (zh) * 2018-02-12 2018-08-14 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voc型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6404B (zh) * 2018-02-12 2019-06-11 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voc型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4181A (zh) * 2019-11-27 2020-04-07 仪征威英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聚酯熔体的增黏装置及再生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12226834A (zh) * 2020-09-02 2021-01-15 张家港市昌源氨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比例添加再生tpu的熔纺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3892B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3895B (zh) 一种有色再生聚酯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59635B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再生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59788B (zh) 一种聚酯回收料的再生利用方法
CN107523892B (zh) 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9464B (zh) 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以及聚碳酸酯颗粒
CN103012758B (zh) Pet聚酯的回收处理方法及高强高伸的涤纶纤维
CN113278005B (zh) 一种高纯度乙交酯的合成方法
KR20140072051A (ko) 폴리락타이드로부터 락타이드 또는 폴리글리콜라이드로부터 글리콜라이드를 회수하는 공정 및 장치
CN107868076A (zh) 低杂质含量乙交酯的制备
KR20140018237A (ko) 폴리하이드록시-카르복실산의 제조 방법
CN103476561B (zh) 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聚碳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制膜及聚碳酸酯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
CN107987260B (zh) 改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00108B (zh) 一种脱除粗丙交酯中杂质组分的方法
CN101035832B (zh) 使用喷雾结晶法制备改性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023808C (zh) 无定型聚α-烯烃的制备方法
WO2005108462A1 (ja) 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JP4994314B2 (ja) ラクチド及びポリ乳酸の合成方法及び装置
CN111363141B (zh) 一种绿色回用己内酰胺的连续水解聚合方法
US8236981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alkylzinc and dialkylaluminum monohalide
CN102731752B (zh) 一种全生物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14716655B (zh) 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09456470A (zh) 光学膜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备系统和方法
DE19631633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Lactid und dafür verwendete Vorrichtung
CN108774312B (zh) 低粘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10696B (zh) 一种连续化制备、纯化丙交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1

Address after: 311801 No. 98 Huahai Avenue, Datang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ji Huahai Spandex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20 No. 2999 North Renmin Road,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Donghua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