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14675A -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4675A
CN107514675A CN201710552766.4A CN201710552766A CN107514675A CN 107514675 A CN107514675 A CN 107514675A CN 201710552766 A CN201710552766 A CN 201710552766A CN 107514675 A CN107514675 A CN 107514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wind deflector
guiding member
air outle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27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14675B (zh
Inventor
耿宝寒
王红
吴洪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527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14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14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467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4626 priority patent/WO201900738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14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4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导风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中间导风体和位于中间导风体两侧的侧导风板,中间导风体包括并行间隔排列的至少两个导风板,导风板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中间导风体和侧导风板至打开出风口的打开状态或关闭出风口的关闭状态;在关闭状态,侧导风板的第一侧边与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的侧边搭接,侧导风板的第二侧边与出风口的侧缘搭接,以封闭出风口;在导风状态,侧导风板与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并行间隔排列,以打开出风口,并对出风口进行导风。本发明能够在确定宽度的出风口处增加导风板的数量,可以提高导风效果,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的数量越多,导风效果越好。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立式空调中,通常在空调出风口处设置一滑动门体,以滑动打开和关闭出风口。然而,滑动门体的设置通常需要预留足够的滑动空间,导致滑动门体在关闭出风口时,滑动门体侧缘与出风口侧缘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缝隙或段差,易于产生灰尘等污染物从这些缝隙或段差进入立式空调内部的现象。并且该滑动门体打开出风口后并不对出风口进行导风,出风口处还需要在增加导风板和摆叶以对出风口进行导风,导致空间和成本的问题。
现有一种空调导风装置,专利号为:201610913341.7,利用导风板实现出风口的打开和关闭,但是,导风板的数量和宽度与出风口的宽度有关,导风板的数量和宽度受到限制,导风效果不好,特别是在出风口的宽度较窄的情况下,导风板的数量和宽度较小,导风效果更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导风装置,解决了现有空调导风板的数量和宽度受到出风口的宽度的限制,导致导风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导风装置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其包括驱动机构、中间导风体和位于所述中间导风体两侧的侧导风板,所述中间导风体包括并行间隔排列的至少两个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中间导风体和侧导风板至打开出风口的打开状态或关闭出风口的关闭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侧导风板的第一侧边与所述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的侧边搭接,所述侧导风板的第二侧边与所述出风口的侧缘搭接,以封闭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导风状态,所述侧导风板与所述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并行间隔排列,以打开所述出风口,并对所述出风口进行导风。
如上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侧导风板与所述中间导风体的第一导风板的侧边搭接形成封闭面板,所述中间导风体的剩余导风板均位于所述封闭面板的内侧。
如上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侧导风板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如上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侧导风板转动的驱动电机和用于调节电机位置的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电机位置从而带动所述侧导风板移动。
如上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位置固定的齿条、限制电机壳体转动和位置的轨道,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装配的齿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上述的空调导风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
所述空调接收打开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导风板和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直至侧导风板与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并行间隔排列,打开所述出风口;
所述空调接收出风口关闭的控制指令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导风板和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直至侧导风板的第一侧边与所述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的侧边搭接,侧导风板的第二侧边与所述出风口的侧缘搭接,封闭所述出风口。
如上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
所述空调接收打开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导风板转动并移动至不与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时发生干涉的位置,驱动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直至侧导风板与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并行间隔排列,打开所述出风口;
所述空调接收出风口关闭的控制指令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导风板转动至不与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时发生干涉的位置,驱动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直至侧导风板的第一侧边与所述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的侧边搭接,侧导风板的第二侧边与所述出风口的侧缘搭接,封闭所述出风口。
如上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接收定向导风控制指令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导板和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至特定位置。
如上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接收摆风控制指令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导风板和/或所述中间导风体在特定角度范围内动态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空调导风装置由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和侧导风板搭接封闭出风口,可以避免出风口处存在缝隙或段差的问题,从而避免灰尘等污染物从出风口进入空调内部。另一方面,中间导风体包括并行间隔排列的至少两个导风板,导风板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因而,导风装置关闭出风口时,侧导风板与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的侧边搭接,导风装置打开出风口时,侧导风板与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并行间隔排列,以打开出风口,并且一个中间导风体能够实现至少两个导风板的作用,侧导风板和中间导风体的至少两个导风板同时对出风口进行导风,因而,本发明能够在确定宽度的出风口处增加导风板的数量,增加的导风板数量为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的数量-1,可以提高导风效果,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的数量越多,导风效果越好。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空调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空调导风装置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空调导风装置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5、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空调导风装置调节风向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空调导风装置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空调导风装置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9、1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空调导风装置调节风向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电机与齿条装配示意图。
1、空调室内机;2、出风口;3、中间导风体;311、第一导风板;312、第二导风板;32、连接部;41、左侧导风板;411、左连杆;42、右侧导风板;421、右连杆;5、齿条;6、齿轮;7、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以立式空调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1和位于空调室内机1上的出风口2和进风口(图中未示出),空调室内机1的内部结构可以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在此不做说明。在出风口2处设置有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导风装置用于封闭出风口2或者打开出风口2,在打开出风口2时,对出风口2处的出风进行导向,以调节出风方向至满足用户需求。
空调导风装置包括中间导风体和位于中间导风体两侧的侧导风板,中间导风体包括并行间隔排列的至少两个导风板,导风板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以中间导风体3包括两个导风板311、312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中间导风体3包括第一导风板311和第二导风板312,第一导风板311和第二导风板312之间通过连接部32连接,优选连接部32位于第一导风板311和第二导风板312的上下两端。第一导风板311和第二导风板322并行间隔排列,第一导风板311和第二导风板322之间具有间隙,以便空调导风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导风板311和第二导风板322之间的间隙能够形成送风效果。至于连接部32与第一导风板311和第二导风板的上下两端的连接位置,本实施例不做限定,连接部32可以连接至第一导风板311和第二导风板312的上下两端的中部,也可以连接至第一导风板311和第二导风板的上下两端的端部。优选连接部连接至第一导风板311和第二导风板的上下两端的中部,第一导风板311和第二导风板312与连接部32之间成“工”字形。
当然,中间导风体3包括的导风板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实施例以中间导风体3左侧的侧导风板4,中间导风体3右侧的侧导风板5均设置有一个为例进行说明,当然,侧导风板4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本实施例的空调导风装置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中间导风体3和侧导风板4至打开出风口2的打开状态或关闭出风口2的关闭状态。在关闭状态,侧导风板4的第一侧边与中间导风体的第一导风板311的侧边搭接,侧导风板的第二侧边与出风口2的侧缘搭接,以封闭出风口2。也即,左侧导风板41的左侧边与出风口2的左侧缘搭接,左侧导风板41的右侧边与中间导风体的第一导风板311的左侧边搭接;右侧导风板42的右侧边与出风口2的右侧缘搭接,右侧导风板42的左侧边与中间导风体的第一导风板311的右侧边搭接。当然,左侧导风板41、右侧导风板42也可与第二导风板212的侧边搭接,实现关闭状态。
在关闭状态时,左侧导风板41、右侧导风板42与中间导风体3的第一导风板311的侧边搭接形成封闭面板,中间导风体3的剩余的导风板均位于封闭面板的内侧,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板312位于封闭面板的内侧。可以保证空调封闭面板外观上的平整性,提高空调本体的美观度。
其中,在中间导风体3一侧的侧导风板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侧导风板的第一侧边是指与中间导风体3相邻的侧导风板的侧边,侧导风板的第二侧边是指与出风口2的侧缘相邻的侧导风板的侧边。在关闭状态时,相邻两个侧导风板的相邻侧边搭接。
在导风状态,侧导风板与中间导风体3的导风板并行间隔排列,以打开出风口2,并对出风口2进行导风。本实施例中,右侧导风板42、第一导风板311、第二导风板312和左侧导风板41之间并行间隔排列,右侧导风板42与出风口2的右侧缘之间形成送风间隙,右侧导风板42与第一导风板311之间形成送风间隙,第一导风板311与第二导风板312之间形成送风间隙,第二导风板312与左侧导风板41之间形成送风间隙,左侧导风板41与出风口2的左侧缘之间形成送风间隙,左侧导风板41、第一导风板311、第二导风板312和右侧导风板42对出风口2的气流进行导向。
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中间导风体3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侧导风板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中间导风体3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中间导风体3联动,优选在中间导风体3的连接部32上设置有转轴,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中间导风体3的转轴联动。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左侧导风板41的第二电机和用于驱动右侧导风板42的第三电机,左侧导风板41和右侧导风板42的上下两端的中部设置有转轴,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左侧导风板41的转轴联动,第三电机的电机轴与右侧导风板42的转轴联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分别通过控制转向和转动步数控制左侧导风板41、中间导风体3和右侧导风板42的转向和角度。
在图3-4中,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正转,实现左侧导风板41、中间导风体3和右侧导风板42的顺时针转动,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反转,实现左侧导风板41、中间导风体3和右侧导风板42的逆时针转动。
空调导风装置从关闭状态调节至打开状态的过程如下:
第二电机反转,带动左侧导风板41逆时针转动,第一电机反转,带动中间导风体3逆时针转动,第三电机正转,带动右侧导风板42顺时针转动,当左侧导风板41、右侧导风板42与中间导风体3的导风板并行间隔排列时,实现出风口2的处于打开状态。出风口2处于打开状态时,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的转向和转动步数以调节左侧导风板41、右侧导风板42与中间导风体3的导风板的导风方向,如图5、图6;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在特定步数内处于连续转动状态以调节左侧导风板41、右侧导风板42与中间导风体3的导风板处于摆风状态。
空调导风装置从打开状态调节至关闭状态的过程如下:
第二电机正转,带动左侧导风板41顺时针转动,第一电机正转,带动中间导风体3顺时针转动,第三电机反转,带动右侧导风板42逆时针转动,当左侧导风板41的左侧边与出风口2的左侧缘搭接,左侧导风板41的右侧边与中间导风体的第一导风板311的左侧边搭接;右侧导风板42的右侧边与出风口2的右侧缘搭接,右侧导风板42的左侧边与中间导风体的第一导风板311的右侧边搭接时,实现出风口2的处于关闭状态。
基于上述的空调导风装置的设计,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
空调接收打开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时,驱动机构驱动侧导风板和中间导风体转动,直至侧导风板与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并行间隔排列,打开出风口。其中,打开出风口的控制指令可以是开机指令或者待机状态下的唤醒指令或者是打开出风口的控制指令。
空调接收出风口关闭的控制指令时,驱动机构驱动侧导风板和中间导风体转动,直至侧导风板的第一侧边与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的侧边搭接,侧导风板的第二侧边与出风口的侧缘搭接,封闭出风口。其中,关闭出风口的控制指令可以是关机指令或者待机指令或者是关闭出风口的控制指令。
空调接收定向导风控制指令时,驱动机构驱动侧导板和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至特定位置,并保持不动。此时,空调出风口处的出风方向确定。
空调接收摆风控制指令时,驱动机构驱动侧导风板和/或中间导风体在特定角度范围内动态转动,实现摆风状态。本实施例可以单独控制侧导风板摆风,也可以单独控制中间导风体摆风,还可以同时控制侧导风板和中间导风体摆风。以实现不同范围的摆风效果。
左侧导风板位置与中间导风板位置、中间导风板位置与右侧导风板位置,若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不会发生干涉,则驱动机构可同时驱动侧导风板和中间导风板转动。若在转动过程中会发生干涉,则驱动机构首先驱动侧导风板转动至不与中间导风体转动时发生干涉的位置,再驱动中间导风体转动。
实施例二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左侧导风板41的转轴设在与左侧导风板41连接的左连杆411上,右侧导风板42的转轴设在与右侧导风板42连接的右连杆421上,这样可以有利于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在出风口2位置的安装,给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提供更多的装配空间。
为了避免左侧导风板41、右侧导风板42与中间导风体3转动时发生干涉,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侧导风板转动的驱动电机和用于调节电机位置的位置调节装置,位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电机位置从而带动侧导风板移动。
本实施例以左侧导风板41及其驱动机构为例进行说明,右侧导风板42及其驱动机构与左侧导风板41类似,不再说明。
如图11所示,位置调节装置包括位置固定的齿条5、限制电机壳体转动和位置的轨道(图中未示出),轨道方向与齿条方向一致,第二电机7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与齿条5装配的齿轮6,左侧导风板41的转轴与电机轴装配。齿条5和轨道固定安装在出风口2上,第二电机7和左侧导风板41可与齿条5发生相对移动。因而,电机轴转动时,由于轨道限制电机壳体转动,因而,电机轴上的齿轮6与齿条5配合,带动电机沿齿条和轨道方向移动,带动左侧导风板41沿齿条和轨道方向移动,由于左侧导风板41的转轴与电机轴装配,因而,电机轴转动时还带动左侧导风板41转动。
在图7-8中,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正转,实现左侧导风板41、中间导风体3和右侧导风板42的顺时针转动,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反转,实现左侧导风板41、中间导风体3和右侧导风板42的逆时针转动。
空调导风装置从关闭状态调节至打开状态的过程如下:
第二电机反转,带动左侧导风板41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左侧导风板41向左移动,即远离中间导风体3,第一电机反转,带动中间导风体3逆时针转动,第三电机正转,带动右侧导风板42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右侧导风板42向右移动,即远离中间导风体3,当左侧导风板41、右侧导风板42与中间导风体3的导风板并行间隔排列时,实现出风口2的处于打开状态,如图8所示,。出风口2处于打开状态时,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的转向和转动步数以调节左侧导风板41、右侧导风板42与中间导风体3的导风板的导风方向如图9、图10;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在特定步数内处于连续转动状态以调节左侧导风板41、右侧导风板42与中间导风体3的导风板处于摆风状态。
空调导风装置从打开状态调节至关闭状态的过程如下:
第二电机正转,带动左侧导风板41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左侧导风板41向右移动,即靠近中间导风体3,第一电机正转,带动中间导风体3顺时针转动,第三电机反转,带动右侧导风板42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右侧导风板42向右移动,即靠近中间导风体3,当左侧导风板41的左侧边与出风口2的左侧缘搭接,左侧导风板41的右侧边与中间导风体的第一导风板311的左侧边搭接;右侧导风板42的右侧边与出风口2的右侧缘搭接,右侧导风板42的左侧边与中间导风体的第一导风板311的右侧边搭接时,实现出风口2的处于关闭状态,如图7所示。
基于上述空调导风装置的设计,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
空调接收打开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导风板转动并移动至不与中间导风体转动时发生干涉的位置(此位置并不是固定的位置,而是与中间导风体的转动过程中的位置有关,只要不与中间导风体发生干涉即可),驱动中间导风体转动,直至侧导风板与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并行间隔排列,打开出风口。其中,打开出风口的控制指令可以是开机指令或者待机状态下的唤醒指令或者是打开出风口的控制指令。
空调接收出风口关闭的控制指令时,驱动机构驱动侧导风板转动至不与中间导风体转动时发生干涉的位置(此位置并不是固定的位置,而是与中间导风体的转动过程中的位置有关,只要不与中间导风体发生干涉即可),驱动中间导风体转动,直至侧导风板的第一侧边与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的侧边搭接,侧导风板的第二侧边与出风口的侧缘搭接,封闭出风口。其中,关闭出风口的控制指令可以是关机指令或者待机指令或者是关闭出风口的控制指令。
空调接收定向导风控制指令时,驱动机构驱动侧导板和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至特定位置,并保持不动。此时,空调出风口处的出风方向确定。
空调接收摆风控制指令时,驱动机构驱动侧导风板和/或中间导风体在特定角度范围内动态转动,实现摆风状态。本实施例可以单独控制侧导风板摆风,也可以单独控制中间导风体摆风,还可以同时控制侧导风板和中间导风体摆风。以实现不同范围的摆风效果。
左侧导风板位置与中间导风板位置、中间导风板位置与右侧导风板位置,若在动作过程中始终不会发生干涉,则驱动机构可同时驱动侧导风板转动和移动、驱动中间导风板转动。若在转动过程中会发生干涉,则驱动机构首先驱动侧导风板转动并移动至不与中间导风体转动时发生干涉的位置,再驱动中间导风体转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驱动机构、中间导风体和位于所述中间导风体两侧的侧导风板,所述中间导风体包括并行间隔排列的至少两个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中间导风体和侧导风板至打开出风口的打开状态或关闭出风口的关闭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侧导风板的第一侧边与所述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的侧边搭接,所述侧导风板的第二侧边与所述出风口的侧缘搭接,以封闭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导风状态,所述侧导风板与所述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并行间隔排列,以打开所述出风口,并对所述出风口进行导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侧导风板与所述中间导风体的第一导风板的侧边搭接形成封闭面板,所述中间导风体的剩余导风板均位于所述封闭面板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侧导风板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侧导风板转动的驱动电机和用于调节电机位置的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电机位置从而带动所述侧导风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位置固定的齿条、限制电机壳体转动和位置的轨道,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装配的齿轮。
6.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所述空调接收打开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导风板和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直至侧导风板与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并行间隔排列,打开所述出风口;
所述空调接收出风口关闭的控制指令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导风板和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直至侧导风板的第一侧边与所述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的侧边搭接,侧导风板的第二侧边与所述出风口的侧缘搭接,封闭所述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所述空调接收打开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导风板转动并移动至不与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时发生干涉的位置,驱动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直至侧导风板与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并行间隔排列,打开所述出风口;
所述空调接收出风口关闭的控制指令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导风板转动至不与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时发生干涉的位置,驱动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直至侧导风板的第一侧边与所述中间导风体的导风板的侧边搭接,侧导风板的第二侧边与所述出风口的侧缘搭接,封闭所述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所述空调接收定向导风控制指令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导板和所述中间导风体转动至特定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所述空调接收摆风控制指令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导风板和/或所述中间导风体在特定角度范围内动态转动。
CN201710552766.4A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514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2766.4A CN107514675B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PCT/CN2018/094626 WO2019007385A1 (zh) 2017-07-07 2018-07-05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2766.4A CN107514675B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4675A true CN107514675A (zh) 2017-12-26
CN107514675B CN107514675B (zh) 2019-07-23

Family

ID=60721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2766.4A Active CN107514675B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14675B (zh)
WO (1) WO201900738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8761A (zh) * 2018-01-04 2018-07-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转动控制方法
WO2019007385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6452A (en) * 1977-10-24 1982-04-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luid diverting assembly
JP4709130B2 (ja) * 2006-12-21 2011-06-2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5066246A (zh) * 2015-07-31 2015-11-18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贯流空调柜机
CN205372791U (zh) * 2016-01-20 2016-07-06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5987487A (zh) * 2015-03-05 2016-10-0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导风板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43592A (ja) * 2014-01-31 2015-08-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CN107514675B (zh) * 2017-07-07 2019-07-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6452A (en) * 1977-10-24 1982-04-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luid diverting assembly
JP4709130B2 (ja) * 2006-12-21 2011-06-2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5987487A (zh) * 2015-03-05 2016-10-0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导风板的控制方法
CN105066246A (zh) * 2015-07-31 2015-11-18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贯流空调柜机
CN205372791U (zh) * 2016-01-20 2016-07-06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07385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78761A (zh) * 2018-01-04 2018-07-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转动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4675B (zh) 2019-07-23
WO2019007385A1 (zh) 2019-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7839C (zh) 柜式空调器
CN104913475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导风板
CN108332287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CN208085437U (zh) 出风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送风系统、车辆空调系统
CN20310011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88114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3459934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514675A (zh)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10750A (zh) 空调器的导风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238032A (zh) 空调机
JP2010014326A (ja) 風向変更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衣類乾燥機
CN207963081U (zh) 导风机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19019973A1 (zh)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90330B (zh) 通风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CN107246718A (zh) 风阀及具有其的热交换器
CN100400970C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
CN103608627B (zh) 空气调节机
CN206919174U (zh) 一种改变出风方向的空调
CN109210618A (zh) 一种新风机组
CN108036487A (zh) 一种空调器的风向控制结构
CN108954758A (zh) 出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279736A (zh) 壁挂式空调器
JP3846461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1743127B1 (ko) 환기용 모니터의 배기 증대장치
CN204301265U (zh) 通风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