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10958B - 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0958B
CN107510958B CN201710777381.8A CN201710777381A CN107510958B CN 107510958 B CN107510958 B CN 107510958B CN 201710777381 A CN201710777381 A CN 201710777381A CN 107510958 B CN107510958 B CN 107510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aeration
kettle
polymer fluid
concentrate
dimethyl sulf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773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10958A (zh
Inventor
杨昆
奚广宏
周元铭
刘运波
赵彦国
孙毅
郑义城
刘根房
赵志刚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t Carbon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Sin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t Carbon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Si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t Carbon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Si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t Carbon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773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10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10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0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10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0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2Foam dispersion or preven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0082Regulation;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30Accessories for evaporators ;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装置和方法。其中,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装置包括脱泡釜;脱泡釜内设有填料层;填料层下支撑的下方匀布有多个上大下小的分布圆锥;脱泡釜靠近底部位置连接有再沸器。脱泡釜内填料层上方通入聚合液,聚合液自上而下流动。本申请通过填料脱泡釜下方设置的再沸器,向再沸器内通入二甲基亚砜,使二甲基亚砜在真空下闪蒸进入脱泡釜,自下而上流动,与聚合液逆向接触;二甲基亚砜蒸汽浸润脱泡釜填料、物料分布器等所有塔内件,有效地防止了凝胶的产生。在优选方案中由于分布盘、填料层、气体分布管上方细丝状纺丝液存在的空间,提供了十分可观的传质界面,故尤其适用于高负荷连续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碳纤维生产聚合过程中,聚合液中的气泡不易脱除,残留的气泡会造成断丝,影响碳纤维的质量,故聚合液必须进行脱泡提浓处理。
许多企业采用外加辅助手段来提高聚合原液的脱泡效率,但长期真空条件下的脱泡操作,聚合液表面的溶剂易脱除而逐渐结胶,或产生凝胶,影响聚合液质量。例如CN101856570B提供了超声发生器脱泡装置,该方法中的聚合液先被刮成1.5mm~2.0mm厚的薄膜,呈螺旋状向下流动至真空脱泡釜中,在超声下辅助脱泡。此方案将聚合液变成小尺度,以加强真空下脱泡的效果,但是装置结构复杂,不可避免存在死角,设备内部较多位置易产生干结凝胶。
许多企业通过特别设计的脱泡釜内件,来提高脱泡效果,但此种方式不仅不能避免凝胶的产生,同时因结构原因,聚合液的均一性较差;而且由于摊膜面积有限、厚度存在临界值,不能实现高负荷生产。例如CN101791493B通过真空脱泡釜内的伞形分布件,和连接处的狭缝调整装置,实现了快速连续脱泡,但该方法难以实现高产能运转,且聚合液均一性较差。
目前有一个专利(CN104562226B)提供了一种聚合液脱泡的方法,降低了聚合液中溶剂挥发,减少表层溶剂损失和凝胶产生,增加了聚合原液均一性。但该方法在脱泡釜中加入惰性气体保压15~36小时,然后真空保压1~30小时,此种间歇操作方式产能有效,且聚合液脱泡后提浓的程度有限,无法准确定量控制。
综上所述,现有的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脱泡技术方案,缺点如下:
(1)普遍规避长期真空操作条件下,聚合液表面易干结、易产生凝胶的问题;
(2)难以定量控制聚合液脱泡后的浓度;
(3)聚合液的均一性差;
(4)间歇操作,无法实现高负荷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装置和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装置,包括脱泡釜;脱泡釜内设有填料层;填料层的下支撑的下方匀布有多个上大下小的分布圆锥;脱泡釜靠近底部位置连接有再沸器。脱泡釜内填料层上方通入聚合液,聚合液自上而下流动。本申请通过填料脱泡釜下方设置的再沸器,向再沸器内通入二甲基亚砜,使二甲基亚砜在真空下闪蒸进入脱泡釜,自下而上流动,与聚合液逆向接触;二甲基亚砜蒸汽浸润脱泡釜填料、物料分布器等所有塔内件,有效地防止了凝胶的产生。
分布圆锥为实心圆锥,通常为100~300个。脱泡釜填料下支撑的下方,设置均匀分布的多个朝下的实心分布圆锥,使聚合液呈细丝状从分布圆锥上流下,实现高效脱泡、高效气液分布传质,通过二甲基亚砜加入量的调节,能够定量控制聚合液脱泡后的浓度。
优选的,填料层的上支撑上设有进料分布盘。聚合液通过填料上方均匀设置的分布器进入填料上方,在通过填料后,再次由圆锥分布为细丝状,此方案使不同位置的聚合液流动情况、传质情况均一化,显著改善了聚合液的均一性。
优选的,脱泡釜顶端设有与进料管连接的分布下料管,一般为10~30根。使得聚合液更均匀地分布到进料分布盘各部分。
优选的,脱泡釜侧壁的靠近顶部、中部和底部位置处分别设有顶部视镜、中部视镜和底部视镜。通过顶部视镜、中部视镜可以观察结胶、凝胶现象,通过底部视镜9观察脱泡浓缩后的聚合液状态。
优选的,再沸器通过蒸汽气相管线分布管与脱泡釜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自脱泡釜顶部通入聚合液,使得聚合液自上而下流动流经填料层;自脱泡釜靠近底部位置处通入二甲基亚砜蒸汽,使得二甲基亚砜蒸汽自下而上流动,浸润脱泡釜内所有塔内件,防止凝胶产生。
在真空的抽提作用下,聚合液中的溶剂沸点降低、挥发并被真空系统抽走,这是调整聚合液浓度的原理。聚合液粘度较高、流动速度慢,且粘度随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在真空作用下,聚合液表层的溶剂挥发后,聚合液的流动速度会进一步降低,在设备内部流动性较差的地方,会形成“溶剂挥发→粘度增加→流动变差→停留时间变长→溶剂进一步挥发”的恶性循环,聚合液会逐渐形成胶块。通过二甲基亚砜蒸汽的引入,形成气液两相的逆向接触传质,能够补充聚合液表层的溶剂挥发,尤其是设备内部流动性较差的地方,设备内件和聚合液被二甲基亚砜蒸汽浸润,能够有效的减少甚至杜绝产生结胶情况。
优选的,聚合液流经填料层后再流经匀布在填料层的下支撑下方的上大下小的分布圆锥,呈细丝状沿分布圆锥流下。实现聚合液均匀分布,聚合液脱泡提浓后均一性良好。
优选的,二甲基亚砜通过连接在脱泡釜靠近底部位置的再沸器闪蒸进入脱泡釜。通过二甲基亚砜加入量的调节,定量控制聚合液脱泡后的浓度。
上述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真空系统,使所述脱泡釜内部压力下降至0.1~100KPaA;
同时将待脱泡的聚合液由进料管输入,聚合液流量为500~5000kg/hr,浓度为18%~22%,聚合液由分布下料管均匀分布至填料层的上支撑的进料分布盘上,聚合液在进料分布盘上进一步分布、流至填料层;
通过再沸器上的二甲基亚砜进料管线,缓慢向再沸器输送二甲基亚砜,流量为250~2500kg/hr;二甲基亚砜在真空条件下闪蒸变成气体,气体经气相管线分布管,进入所述脱泡釜中;
二甲基亚砜蒸汽在真空的作用下,自下而上经过填料层,并浸润所有塔内件;
聚合液流经填料层,并经填料层下方的分布圆锥形成直径0.5mm~5mm的丝状聚合液自上而下流动,与自下而上流动的二甲基亚砜蒸汽进行逆向接触;
聚合液与二甲基亚砜蒸汽在进料分布盘上、填料层中、气体分布管上方的空间中,进行高效脱泡传质,实现脱泡提浓。
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申请采用如上技术方案,通过填料脱泡釜下方设置的二甲基亚砜再沸器,使二甲基亚砜在真空下闪蒸进入脱泡釜,二甲基亚砜蒸汽浸润脱泡釜填料、物料分布器等所有塔内件,有效地防止了凝胶的产生。本申请中的脱泡填料塔,能够实现连续生产,而且在优选方案中由于分布盘、填料层、气体分布管上方细丝状纺丝液存在的空间,提供了十分可观的传质界面,故尤其适用于高负荷连续生产。本申请克服了现有技术普遍易产生凝胶、影响生产稳定性的问题,并能够定量控制聚合液脱泡后的浓度,同时保证聚合液具有良好的均一性,此方法能够实现高负荷连续生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申请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在下文中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脱泡釜 2.填料层 3.分布圆锥 4.再沸器 5.进料管 6.分布下料管 7.进料分布盘 8.顶部视镜 9.底部视镜 10.釜底聚合液 11.釜底出料管 12.蒸汽进口管线13.气相管线分布管 14.中部视镜 15.二甲基亚砜进料管线 16.蒸汽凝液出口 17.抽真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装置,包括脱泡釜1。脱泡釜1顶端设有进料管5,供待脱泡的聚合液的通入。脱泡釜1内设有填料层2,填料层2包括填料和用于支撑填料的上下支撑。填料层2的上支撑上设有进料分布盘7,进料分布盘7上方均匀分布有与进料管5连通的10~30根分布下料管6,使得聚合液均匀分布在进料分布盘7上,再均匀流至填料层2。填料层2的下支撑的下方匀布有100~300个上大下小的实心分布圆锥3,使聚合液呈细丝状从分布圆锥3上流下,实现高效脱泡、高效气液分布传质。脱泡釜1的釜底积聚有脱泡后的釜底聚合液10,釜底设有釜底出料管11。
脱泡釜壁上设有抽真空口17,连接有抽真空系统。脱泡釜1侧壁的靠近顶部、中部和底部位置处分别设有顶部视镜8、中部视镜14和底部视镜9。通过顶部视镜8、中部视镜14可以观察结胶、凝胶现象,通过底部视镜9观察脱泡浓缩后的聚合液状态。
脱泡釜1靠近底部位置(釜底聚合液10上方)连接有再沸器4。再沸器4管程底部设有二甲基亚砜进料管线15,用于向再沸器4内通入二甲基亚砜,顶部设有气相管线分布管13通往脱泡釜1内部。再沸器4壳程上设有蒸汽进口管线12,进入壳程的热蒸汽对管程内的二甲基亚砜加热,使得二甲基亚砜在真空条件下闪蒸变成气体,由气相管线分布管14进入脱泡釜;蒸汽凝液由蒸汽凝液出口16排出。
由气相管线分布管13进入脱泡釜1内的二甲基亚砜蒸汽在脱泡釜1内自下而上流动,与自上而下流动的待脱泡聚合液逆向接触;二甲基亚砜蒸汽浸润脱泡釜内填料、填料支撑、进料分布盘7等所有塔内件,有效地防止了凝胶的产生。由于进料分布盘7、填料层2、气相管线分布管13上方细丝状纺丝液存在的空间,提供了十分可观的传质界面,故尤其适用于高负荷连续生产。本申请克服了现有技术普遍易产生凝胶、影响生产稳定性的问题,并能够通过二甲基亚砜加入量的调节定量控制聚合液脱泡后的浓度,同时保证聚合液具有良好的均一性,此方法能够实现高负荷连续生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即使用上述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装置进行脱泡提浓的方法:自脱泡釜1顶部通入待脱泡聚合液,使得聚合液自上而下流动流经填料层2;聚合液流经填料层2后再流经匀布在填料层2的下支撑下方的上大下小的分布圆锥3,呈细丝状沿分布圆锥3流下。向连接在脱泡釜1靠近底部位置处的再沸器4内通入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亚砜在真空下闪蒸进入脱泡釜1并自下而上流动,浸润脱泡釜1内所有塔内件,防止凝胶产生。
具体来说,上述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启动真空系统,由抽真空口17向外抽真空,使脱泡釜1内部压力下降,直至下降至0.1~100KPaA;
(2)同时将聚合液由进料管5用泵打入,聚合液流量为500~5000kg/hr,浓度为18%~22%,聚合液由10~30根分布下料管6,均匀分布至填料层2的上支撑的进料分布盘7上,聚合液在进料分布盘7上进一步分布、流至填料层2;
(3)通过再沸器4上的二甲基亚砜进料管线15,缓慢向再沸器4输送二甲基亚砜,流量为250~2500kg/hr,观察液位以保证再沸器4管程被二甲基亚砜充满;然后由再沸器4壳程的蒸汽进口管线12通入蒸汽加热,使二甲基亚砜在真空条件下闪蒸变成气体,气体经气相管线分布管13,进入脱泡釜1中;蒸汽凝液由蒸汽凝液出口16排走;
(4)二甲基亚砜蒸汽在真空的作用下,向上经过填料层2,并浸润填料、填料支撑、进料分布盘7等所有塔内件,从顶部视镜8、中部视镜14观察结胶、凝胶现象;
(5)聚合液流经填料层2,经填料分布获得了可观的脱泡、传质表面积,并经填料层2下方100~300个分布圆锥3,形成直径0.5mm~5mm的丝状聚合液向下流动,与向上走的二甲基亚砜蒸汽进行逆向接触;
(6)聚合液与二甲基亚砜蒸汽在进料分布盘7上、填料层2中、气体分布管13上方的空间中,进行高效脱泡传质;从脱泡釜釜底出料管11取样检测,聚合液浓度为16%~26%;
(7)通过底部视镜9观察脱泡浓缩后的聚合液状态,均一性好,肉眼无可见气泡。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当脱泡釜内压力为5KPaA、待脱泡聚合液流量为2000kg/hr,浓度为18%,二甲基亚砜的加入量为500kg/hr时,脱泡浓缩后的聚合液浓度为21%;当脱泡釜内压力为2KPaA、待脱泡聚合液流量为4000kg/hr,浓度为20%,二甲基亚砜的加入量为1500kg/hr时,脱泡浓缩后的聚合液浓度为25%,;当脱泡釜内压力为0.1KPaA、待脱泡聚合液流量为5000kg/hr,浓度为22%,二甲基亚砜的加入量为2500kg/hr时,脱泡浓缩后的聚合液浓度为25%;当脱泡釜内压力为100KPaA、待脱泡聚合液流量为500kg/hr,浓度为20%,二甲基亚砜的加入量为250kg/hr时,脱泡浓缩后的聚合液浓度为16%;其余各数值点不再一一列举。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3)

1.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脱泡釜顶部通入聚合液,使得聚合液自上而下流动流经填料层;自所述脱泡釜靠近底部位置处通入二甲基亚砜蒸汽,使得二甲基亚砜蒸汽自下而上流动,浸润所述脱泡釜内的塔内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液流经所述填料层后再流经匀布在所述填料层的下支撑下方的上大下小的分布圆锥,呈细丝状沿所述分布圆锥流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甲基亚砜通过连接在所述脱泡釜靠近底部位置的再沸器闪蒸进入所述脱泡釜。
CN201710777381.8A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 Active CN107510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7381.8A CN107510958B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7381.8A CN107510958B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0958A CN107510958A (zh) 2017-12-26
CN107510958B true CN107510958B (zh) 2018-12-04

Family

ID=60724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77381.8A Active CN107510958B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109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0985A (zh) * 2020-12-31 2021-05-25 荣成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步法脱单脱泡的碳纤维生产方法及其设备
CN113174085B (zh) * 2021-04-06 2023-02-03 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腈纤维废丝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
CN113827990A (zh) * 2021-10-21 2021-12-24 荣成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生产过程中脱单脱泡提浓的方法及其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0014A (zh) * 1985-04-01 1985-10-10 天津大学 脱气填料塔
CN1267229A (zh) * 1997-08-18 2000-09-20 Basf公司 用水蒸汽处理悬浮液或液体的过程中减少泡沫生成的方法
CN202289569U (zh) * 2011-10-21 2012-07-04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消泡聚结结构
CN202715277U (zh) * 2012-07-10 2013-02-06 天津市瑞德赛恩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破沫网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5526A (zh) * 2010-07-22 2012-02-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丝微填料旋流消泡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0014A (zh) * 1985-04-01 1985-10-10 天津大学 脱气填料塔
CN1267229A (zh) * 1997-08-18 2000-09-20 Basf公司 用水蒸汽处理悬浮液或液体的过程中减少泡沫生成的方法
CN202289569U (zh) * 2011-10-21 2012-07-04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消泡聚结结构
CN202715277U (zh) * 2012-07-10 2013-02-06 天津市瑞德赛恩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破沫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0958A (zh)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0958B (zh) 一种碳纤维生产聚合工艺高效脱泡提浓的方法
TWI306778B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continuous pre-polycondensation of esterification/transesterification products
CN103796725B (zh) 脱气机系统以及用于脱气的方法
GB729440A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the de-aeration of viscous liquids
CN108211400A (zh) 一种短程分子蒸馏设备
CN105037619A (zh) 一种聚丙烯腈纺丝液的脱单方法
CN106621425B (zh) 一种高沸点高粘度热敏性物料的蒸发装置
CN114456897A (zh) 一种单能源利用式酒精蒸馏萃取系统
CN206881177U (zh) 一种改良型酒精精馏系统
CN206721160U (zh) 一种用于油脂后处理的填料脱臭塔
CN209049047U (zh) 一种小型短程蒸馏设备
CN208511887U (zh) 一种刮膜蒸发器
CN203990683U (zh) 层析柱用进液装置
CN104083889B (zh) 高效节能酒精回收塔
CN207445620U (zh) 一种药用蒸馏浓缩装置
CN104379720A (zh) 麦芽汁蒸发装置
CN206414779U (zh) 一种薄膜蒸发器的刮板
CN205182756U (zh)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装置
CN209371222U (zh) 一种锅炉给水的除氧系统
CN208632487U (zh) 一种脱酸脱臭塔
CN205073702U (zh) 一种实验室用闪蒸装置
RU219126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продукции скважины
CN110787470A (zh) 自动化降膜蒸发装置
CN207412786U (zh) 易操作的精馏装置
CN205109327U (zh) 一种脱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065000 Hebei Langfang Anci Lang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Longxian Road south of Fengxiang Road West

Applicant after: Sino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Kant carbon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65000 Hebei, Langfang, Anci, south of Ruifeng Road, Chang Fu Road.

Applicant before: Sino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Kant carbon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2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