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2973A - 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02973A
CN107502973A CN201710720125.5A CN201710720125A CN107502973A CN 107502973 A CN107502973 A CN 107502973A CN 201710720125 A CN201710720125 A CN 201710720125A CN 107502973 A CN107502973 A CN 107502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ar infrared
shoulder pad
composite fibre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01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02973B (zh
Inventor
潘秀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ulin Healt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ulin Healt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ulin Health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ulin Healt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201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029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02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2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02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2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09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for making electroconductive or anti-static fila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6Radiation shielding agents, e.g. absorbing, reflecting ag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复合添加剂2‑5份,功能材料1‑2份,磷酸三甲酯0.1‑0.3份,TAF分散剂0.2‑0.6份,聚氧化乙烯0.3‑0.5份,聚乳酸12‑15份,聚乳酸切片140‑200份。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远红外效果优异,并且具有优良的耐水洗性能,经多次洗涤后仍具有良好的远红外性能。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具有优异的抑菌抗菌性能,具有显著的防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著名科学家赫歇尔在一次科学实验中发现,在太阳的可见光线以外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光线人的肉眼无法看见,但它的物理特性与可见光线极为相似,有着明显的热辐射。由于它位于可见光中红光的外侧,故而称之为红外线。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介于0.75-1000微米之间。在红外线中,波长较短的为近红外线,而远红外线是红外线中波长最长的一段红外线。根据使用者要求的不同,划分的标准不尽相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波长在2.5微米以上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在合成纤维纺丝加工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远红外发射体,所制成的能吸收和发射远红外线的功能纤维叫远红外纤维。这种纤维不但能吸收太阳光中或人体等辐射的远红外线而使自身的温度升高,而且可在绝对零度以上的任何温度发射波长和功率与其温度相应的远红外线。
保健护肩主要由护肩本体、弹性肩带、松紧调节带、电极板、保健理疗块等组成,其中,保健理疗块中含有远红外纤维。由于其中设置有电极板等金属部件,因此不能对其进行清洗以防金属部件被破坏,但是保健护肩一般都是直接贴覆于皮肤上使用,如果长期使用后不清洗,会有大量人体产生的汗液、皮脂及各种分泌物附着在护肩上,在高温潮湿条件下,这些物质成为滋生病菌的温床,导致皮肤病及其他传染病的发生。然而,目前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存在抗菌防霉效果差,经多次洗涤之后远红外性能下降等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CN105040215A公开了一种远红外保健混纺纤维,所述远红外保健混纺纤维由第一远红外保健纤维和第二远红外保健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一远红外保健纤维由立肯诺珍珠纤维、远红外陶瓷纤维以及铜氨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二远红外保健纤维由远红外天竹纤维、远红外竹炭纤维以及铜氨纤维混纺编织而成。
中国专利申请CN106079672A公开了一种远红外涤纶丝,所述远红外涤纶丝包括远红外材料层和涤纶丝本体,所述涤纶丝本体是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
目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存在抗菌防霉效果差,经多次洗涤之后远红外性能显著降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远红外效果优异,并且具有优良的耐水洗性能,经多次洗涤后仍具有良好的远红外性能。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具有优异的抑菌抗菌性能,具有显著的防霉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复合添加剂2-5份,功能材料1-2份,磷酸三甲酯0.1-0.3份,TAF分散剂0.2-0.6份,聚氧化乙烯0.3-0.5份,聚乳酸12-15份,聚乳酸切片140-20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复合添加剂3份,功能材料1.5份,磷酸三甲酯0.2份,TAF分散剂0.4份,聚氧化乙烯0.4份,聚乳酸14份,聚乳酸切片170份。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添加剂的粒径为100-300nm。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添加剂的粒径为200nm。
所述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混合均匀,得金属复合物,向上述金属复合物中加入无水乙醇,无水乙醇的添加量为上述金属复合物重量的6-8倍,超声,超声时间为10-18min,得混合料Ⅰ;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Ⅰ加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2-4h,得混合料Ⅱ;
(3)向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中分两次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每次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重量的1-3%,每次加入的时间间隔为10-15min,搅拌,搅拌时间为2-4h,室温下陈化14-20h,烘干,气流粉碎,出料,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粒径均为20-80nm。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粒径均为50n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重量比为12-15:5-8:1-3。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碳化锆的重量比为13:6: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无水乙醇的添加量为上述金属复合物重量的7倍,超声,超声时间为14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研磨时间为3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每次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重量的2%,每次加入的时间间隔为12min,搅拌,搅拌时间为3h,室温下陈化16h。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材料由活性炭、海泡石和凹凸棒土按重量比2-5:7-9:12-15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材料由活性炭、海泡石和凹凸棒土按重量比4:8:13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以水蒸气为活化剂,将含椰壳炭和水蒸气在沸腾炉内,在1100℃温度下进行碳的氧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h,降至室温,即得。
所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功能材料放入纳米级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至粒径为200-400nm,得功能粉体;
S2将复合添加剂、磷酸三甲酯、TAF分散剂、聚氧化乙烯、步骤S1所得功能粉体与聚乳酸一起放入混合机中,在70℃下混合30-50min,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切粒,得母料;
S3将步骤S2所得母粒于50℃下干燥,干燥时间为4-6h,得干燥母粒,将上述干燥母粒与聚乳酸切片共混,加入到预热达纺丝温度为200-220℃的纺丝机的料筒中,以180-260m/min的纺丝速度进行纺丝,经卷绕、拉伸,拉伸倍数为3-4,卷曲、松弛热定型,热定型温度为150-165℃,热定型时间为8-15S,切片,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研磨至粒径为300n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在70℃下混合40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干燥时间为5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加入到预热达纺丝温度为210℃的纺丝机的料筒中,以240m/min的纺丝速度进行纺丝。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拉伸倍数为3.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热定型温度为155℃,热定型时间为12S。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是由复合添加剂、磷酸三甲酯、TAF分散剂、聚氧化乙烯以及经处理后功能材料,与聚乳酸混合制成母粒,然后将母粒进行干燥后,与聚乳酸切片共混经熔融纺丝而制得,具有功能持久、耐洗、长效的特点。
在本发明中,TAF分散剂不仅能够改善复合添加剂、功能材料等成分的分散性,而且能够提高材料在制备纤维过程中的成型加工性能。在本发明中,功能材料、复合添加剂与聚乳酸之间相互协同,使制得的产品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以及防霉效果。在本发明中,聚氧化乙烯不仅能够增强制得的产品的抗静电性能,而且能够与复合添加剂、功能材料相互作用,使复合添加剂、功能材料更容易的固着在纤维的内部,使制得的产品的功能更持久。
本发明中,通过对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复配混合后的金属复合物进行行研磨、混合、改性,得到的复合添加剂由于有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包覆在无机纳米粒子表面,从而能够降低纳米粒子的表面能,防止团聚的发生,有利于其在聚乳酸基体中的分散,有效地改善了纤维中复合添加剂分布不均匀,从而使得制备得到的纤维功能不均匀、功能不持久的问题得以解决,制备得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能够充分吸收可见光和远红外线的能量,提高纤维的温度,具有更好的远红外性能,且功能持久。
经抑菌试验发现,本发明制得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99.4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99.28%,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99.21%,其抗菌效果十分明显。
经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远红外发射率测试发现,将本发明制得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进行50次洗涤后,仍具有良好的远红外性能。
经防霉性能测试试验发现,在24h后,本发明制备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防霉率≥99.25%。这说明,本发明制得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具有显著的防霉效果,且持续有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在吸收了人体本身或者外界的热能幅射后,能够通过分子的能级跃迁而释放出远红外线,可引起人体表面微血管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保暖保健、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
(2)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具有优异的抑菌抗菌性能,具有显著的防霉效果。
(3)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具有优良的耐水洗性能,经50次洗涤后仍具有良好的远红外性能。
(4)发明提供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还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性、防静电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中,聚乳酸的CAS号:26023-30-3;凹凸棒土的CAS号:1337-76-4;海泡石的CAS号:63800-37-3;聚氧化乙烯的CAS号:68441-17-8,TAF分散剂可购自苏州市集信商贸有限公司,型号:TAF;聚乳酸切片切片可购自南京艾可起源护理用品有限公司,型号:3001D;椰壳炭可购自南京佳力碳业有限公司,粒度为16目。
实施例1、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
所述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粒径为100nm的复合添加剂2份,功能材料1份,磷酸三甲酯0.1份,TAF分散剂0.2份,聚氧化乙烯0.3份,聚乳酸12份,聚乳酸切片140份。
所述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粒径均为20nm,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重量比为12:8:3,混合均匀,得金属复合物,向上述金属复合物中加入无水乙醇,无水乙醇的添加量为上述金属复合物重量的6倍,超声,超声时间为10min,得混合料Ⅰ;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Ⅰ加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2h,得混合料Ⅱ;
(3)向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中分两次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每次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重量的1%,每次加入的时间间隔为10min,搅拌,搅拌时间为2h,室温下陈化14h,烘干,气流粉碎,出料,即得。
所述功能材料由活性炭、海泡石和凹凸棒土按重量比2:9:15组成。
所述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以水蒸气为活化剂,将含椰壳炭和水蒸气在沸腾炉内,在1100℃温度下进行碳的氧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h,降至室温,即得。
所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功能材料放入纳米级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至粒径为200nm,得功能粉体;
S2将复合添加剂、磷酸三甲酯、TAF分散剂、聚氧化乙烯、步骤S1所得功能粉体与聚乳酸一起放入混合机中,在70℃下混合30min,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切粒,得母料;
S3将步骤S2所得母粒于50℃下干燥,干燥时间为4h,得干燥母粒,将上述干燥母粒与聚乳酸切片共混,加入到预热达纺丝温度为200℃的纺丝机的料筒中,以180m/min的纺丝速度进行纺丝,经卷绕、拉伸,拉伸倍数为3,卷曲、松弛热定型,热定型温度为150℃,热定型时间为8S,切片,即得。
实施例2、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
所述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粒径为200nm复合添加剂5份,功能材料2份,磷酸三甲酯0.3份,TAF分散剂0.6份,聚氧化乙烯0.5份,聚乳酸15份,聚乳酸切片200份。
所述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粒径均为80nm,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重量比为15:5:1,混合均匀,得金属复合物,向上述金属复合物中加入无水乙醇,无水乙醇的添加量为上述金属复合物重量的8倍,超声,超声时间为18min,得混合料Ⅰ;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Ⅰ加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4h,得混合料Ⅱ;
(3)向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中分两次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每次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重量的3%,每次加入的时间间隔为15min,搅拌,搅拌时间为4h,室温下陈化20h,烘干,气流粉碎,出料,即得。
所述功能材料由活性炭、海泡石和凹凸棒土按重量比5:7:12组成。
所述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以水蒸气为活化剂,将含椰壳炭和水蒸气在沸腾炉内,在1100℃温度下进行碳的氧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h,降至室温,即得。
所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功能材料放入纳米级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至粒径为400nm,得功能粉体;
S2将复合添加剂、磷酸三甲酯、TAF分散剂、聚氧化乙烯、步骤S1所得功能粉体与聚乳酸一起放入混合机中,在70℃下混合50min,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切粒,得母料;
S3将步骤S2所得母粒于50℃下干燥,干燥时间为6h,得干燥母粒,将上述干燥母粒与聚乳酸切片共混,加入到预热达纺丝温度为220℃的纺丝机的料筒中,以260m/min的纺丝速度进行纺丝,经卷绕、拉伸,拉伸倍数为4,卷曲、松弛热定型,热定型温度为165℃,热定型时间为15S,切片,即得。
实施例3、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
所述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粒径为200nm的复合添加剂3份,功能材料1.5份,磷酸三甲酯0.2份,TAF分散剂0.4份,聚氧化乙烯0.4份,聚乳酸14份,聚乳酸切片170份。
所述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粒径均为50nm,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重量比为13:6:2,混合均匀,得金属复合物,向上述金属复合物中加入无水乙醇,无水乙醇的添加量为上述金属复合物重量的7倍,超声,超声时间为14min,得混合料Ⅰ;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Ⅰ加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3h,得混合料Ⅱ;
(3)向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中分两次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每次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重量的2%,每次加入的时间间隔为12min,搅拌,搅拌时间为3h,室温下陈化16h,烘干,气流粉碎,出料,即得。
所述功能材料由活性炭、海泡石和凹凸棒土按重量比4:8:13组成。
所述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以水蒸气为活化剂,将含椰壳炭和水蒸气在沸腾炉内,在1100℃温度下进行碳的氧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h,降至室温,即得。
所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功能材料放入纳米级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至粒径为300nm,得功能粉体;
S2将复合添加剂、磷酸三甲酯、TAF分散剂、聚氧化乙烯、步骤S1所得功能粉体与聚乳酸一起放入混合机中,在70℃下混合40min,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切粒,得母料;
S3将步骤S2所得母粒于50℃下干燥,干燥时间为5h,得干燥母粒,将上述干燥母粒与聚乳酸切片共混,加入到预热达纺丝温度为210℃的纺丝机的料筒中,以240m/min的纺丝速度进行纺丝,经卷绕、拉伸,拉伸倍数为3.5,卷曲、松弛热定型,热定型温度为155℃,热定型时间为12S,切片,即得。
对比例1、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
所述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粒径为200nm的复合添加剂3份,功能材料1.5份,磷酸三甲酯0.2份,TAF分散剂0.4份,聚氧化乙烯0.4份,聚乳酸14份,聚乳酸切片170份。
所述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粒径均为50nm,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重量比为13:6:2,混合均匀,得金属复合物,向上述金属复合物中加入无水乙醇,无水乙醇的添加量为上述金属复合物重量的7倍,超声,超声时间为14min,得混合料Ⅰ;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Ⅰ加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3h,得混合料Ⅱ;
(3)向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中分两次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每次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重量的2%,每次加入的时间间隔为12min,搅拌,搅拌时间为3h,室温下陈化16h,烘干,气流粉碎,出料,即得。
所述功能材料由活性炭、海泡石和凹凸棒土按重量比4:8:13组成。
所述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替换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对比例2、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
所述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粒径为200nm的复合添加剂3份,功能材料1.5份,磷酸三甲酯0.2份,TAF分散剂0.4份,聚氧化乙烯0.4份,聚乳酸14份,聚乳酸切片170份。
所述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粒径均为50nm,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重量比为1:1:1,混合均匀,得金属复合物,向上述金属复合物中加入无水乙醇,无水乙醇的添加量为上述金属复合物重量的7倍,超声,超声时间为14min,得混合料Ⅰ;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Ⅰ加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3h,得混合料Ⅱ;
(3)向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中分两次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每次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重量的2%,每次加入的时间间隔为12min,搅拌,搅拌时间为3h,室温下陈化16h,烘干,气流粉碎,出料,即得。
所述功能材料由活性炭、海泡石和凹凸棒土按重量比4:8:13组成。
所述活性炭、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复合添加剂的制备中步骤(1)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碳化锆的重量比为1:1:1。
试验例一、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抑菌试验
1、试验材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2制备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
2、试验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
3、试验方法:
取分离的单个典型菌落接种到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于37℃培养24h。将新鲜斜面培养物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下,稀释配制成菌悬液。
分别称量0.75g试验材料加入到250mL的灭菌三角烧瓶中,每瓶加入70mLPBS和5mL菌悬液,作为样品组。另外,准备一组试验材料浓度相同但不含菌的作为对照组。将三角烧瓶固定于振荡器中振荡,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使试验材料与菌液充分接触1h。然后,菌液用PBS缓冲液稀释至所需要的倍数,以琼脂倾注法接种平皿,并将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对琼脂板上的活菌数目进行计数,重复试验3次。抑菌率R=(对照组平均菌落数-样品组平均菌落数)/对照组平均菌落数。
4、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抑菌试验结果
根据GB/T 20944.3-2008的规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70%,或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60%,样品具有抗菌效果。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得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99.4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99.28%,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99.21%,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其中,实施例3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与对比例2制得的用于石墨烯远红外护腰的功能纤维相比,本发明实施例3的抑菌效果更为显著。
试验例二、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远红外发射率测试
1、试验材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制备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
2、试验方法:参照日本JISLO217-130标准(水温40±1℃,浴比1:30,采用水洗试验机)对试验材料进行50次洗涤后,测定试验材料的远红外发射率。
3、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远红外发射率测试结果
由表2可见,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制得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起始远红外发射率较高,且洗涤后仍具有良好的远红外性能,其中,实施例3的远红外性能最为优越,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与对比例1相比,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具有更好的远红外性能,且功能持久。
试验例三、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防霉性能测试试验
1、试验材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2制备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
2、试验对象:黑曲霉菌。
3、试验方法:
将试验材料放入装有1mL稀释黑曲霉菌液的摇瓶中,在30℃的温度下,以170r/min转速振荡,于0、4、6、8、12、24h取样,倒入培养基,30℃温育48h,取出,计算霉斑个数并计算防霉率,防霉率a=(A0-At)/A0×100%,式中:A0为初始霉斑数;At为间隔th后霉斑数。
4、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防霉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在4h、6h、8h、12h、24h时,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得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防霉率均较高,其中,实施例3的防霉性能最为优越,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与对比例2相比,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具有更显著的防霉效果。

Claims (9)

1.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复合添加剂2-5份,功能材料1-2份,磷酸三甲酯0.1-0.3份,TAF分散剂0.2-0.6份,聚氧化乙烯0.3-0.5份,聚乳酸12-15份,聚乳酸切片140-2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复合添加剂3份,功能材料1.5份,磷酸三甲酯0.2份,TAF分散剂0.4份,聚氧化乙烯0.4份,聚乳酸14份,聚乳酸切片17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混合均匀,得金属复合物,向上述金属复合物中加入无水乙醇,无水乙醇的添加量为上述金属复合物重量的6-8倍,超声,超声时间为10-18min,得混合料Ⅰ;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Ⅰ加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2-4h,得混合料Ⅱ;
(3)向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中分两次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每次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步骤(2)所得混合料Ⅱ重量的1-3%,每次加入的时间间隔为10-15min,搅拌,搅拌时间为2-4h,室温下陈化14-20h,烘干,气流粉碎,出料,即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重量比为12-15:5-8: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碳化锆的重量比为13:6:2。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材料由活性炭、海泡石和凹凸棒土按重量比2-5:7-9:12-15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材料由活性炭、海泡石和凹凸棒土按重量比4:8:13组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以水蒸气为活化剂,将含椰壳炭和水蒸气在沸腾炉内,在1100℃温度下进行碳的氧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h,降至室温,即得。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功能材料放入纳米级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至粒径为200-400nm,得功能粉体;
S2将复合添加剂、磷酸三甲酯、TAF分散剂、聚氧化乙烯、步骤S1所得功能粉体与聚乳酸一起放入混合机中,在70℃下混合30-50min,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切粒,得母料;
S3将步骤S2所得母粒于50℃下干燥,干燥时间为4-6h,得干燥母粒,将上述干燥母粒与聚乳酸切片共混,加入到预热达纺丝温度为200-220℃的纺丝机的料筒中,以180-260m/min的纺丝速度进行纺丝,经卷绕、拉伸,拉伸倍数为3-4,卷曲、松弛热定型,热定型温度为150-165℃,热定型时间为8-15S,切片,即得。
CN201710720125.5A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502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0125.5A CN107502973B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0125.5A CN107502973B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2973A true CN107502973A (zh) 2017-12-22
CN107502973B CN107502973B (zh) 2019-01-25

Family

ID=60691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0125.5A Active CN107502973B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0297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5012A (zh) * 2017-12-25 2018-05-15 恒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0720A (zh) * 2018-06-25 2018-12-28 宏杰内衣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无缝塑身衣
CN112647145A (zh) * 2020-12-16 2021-04-13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蓄热保温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8817A (zh) * 2008-03-06 2008-08-13 刘燕平 抑菌剂、远红外线发射剂、母粒和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JP4570261B2 (ja) * 2001-02-23 2010-10-27 ユニチカトレー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生分解性合成繊維
CN103437146A (zh) * 2013-09-12 2013-12-11 上海纳纺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织物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26375A (zh) * 2013-10-26 2014-01-22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远红外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
CN104562261A (zh) * 2015-02-03 2015-04-29 湖州新创丝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远红外纤维纺丝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9400A (zh) * 2017-01-04 2017-05-03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70261B2 (ja) * 2001-02-23 2010-10-27 ユニチカトレー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生分解性合成繊維
CN101238817A (zh) * 2008-03-06 2008-08-13 刘燕平 抑菌剂、远红外线发射剂、母粒和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37146A (zh) * 2013-09-12 2013-12-11 上海纳纺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织物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26375A (zh) * 2013-10-26 2014-01-22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远红外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
CN104562261A (zh) * 2015-02-03 2015-04-29 湖州新创丝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远红外纤维纺丝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9400A (zh) * 2017-01-04 2017-05-03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5012A (zh) * 2017-12-25 2018-05-15 恒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0720A (zh) * 2018-06-25 2018-12-28 宏杰内衣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无缝塑身衣
CN112647145A (zh) * 2020-12-16 2021-04-13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蓄热保温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2973B (zh) 2019-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9156B (zh) 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
CN106498531B (zh) 一种抗菌防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4658813B2 (ja) 抗菌性繊維、織布または編布、不織布、壁紙、および、断熱材
CN107502973B (zh) 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25032A (zh) 一种防紫外线涤棉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2075A (zh) 一种熔喷复合纳米抗菌超柔软非织造材料及制备方法
JP4357166B2 (ja) 抗菌・防黴・防藻性組成物
CN101956244A (zh) 一种具有防蚊、抗紫外功能的聚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JP2009533302A (ja) 硫酸銀粒子の製造
CN103882543A (zh) 一种防螨抗菌热塑性高聚物熔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6717B (zh) 一种抗菌sms复合非织造材料
CN102839535A (zh) 耐久性复合抗菌织物的制造方法
JPWO2020115928A1 (ja) 抗菌性繊維及び抗菌性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04233509A (zh) 一种添加负离子涤纶短纤维的羽绒复合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32305A (zh) 一种纳米抗菌无纺布
CN106987944A (zh) 防晒抗菌纤维混纺纱
CN105200775A (zh) 一种涤纶面料的抗菌柔软整理工艺
CN106978642A (zh) 防晒抗菌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
CN102851768A (zh) 耐久性复合抗菌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10144650B (zh) 一种多功能珍珠聚乳酸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3243A (zh) 一种丝柔热风非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
JP2002053416A (ja) 機能性材料
CN108324031A (zh) 一种酒店抗菌防螨阻尼枕
JP2017082360A (ja) 抗菌性能に優れた抗菌性合成繊維布帛
JPWO2020066130A1 (ja) 抗菌性繊維及び抗菌性繊維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