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5547A - 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 - Google Patents

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95547A
CN107495547A CN201710833913.5A CN201710833913A CN107495547A CN 107495547 A CN107495547 A CN 107495547A CN 201710833913 A CN201710833913 A CN 201710833913A CN 107495547 A CN107495547 A CN 107495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head
stop member
slide fastener
sprocket
left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339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炳华
陈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e Guangdong Garment Accesso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e Guangdong Garment Accesso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e Guangdong Garment Accessories Ltd filed Critical Kee Guangdong Garment Accesso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339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55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95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55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A44B19/382"Two-way" or "double-acting" separable slide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6Means for permanently uniting the stringers at the end; Means for stopping movement of slider at the e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A44B19/384Separable slide fasteners with quick open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A44B19/384Separable slide fasteners with quick opening devices
    • A44B19/386Top end stop means for quick opening slide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A44B19/384Separable slide fasteners with quick opening devices
    • A44B19/388Bottom end stop means for quick opening slide fasten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包括设置在链带链齿首端的左、右上止件,以及设置在链带链齿尾端的左、右下止件,在拉链上设置有第一、第二拉头,当第一拉头向上滑动时能让链齿锁扣,反之能让链齿解扣,当第二拉头向下滑动时能让链齿锁扣,反之能让链齿解扣;右上止件的顶部设置有上凸起部,当第一拉头上移骑到右上止件上顶靠到上凸起部时,左上止件能脱离第一拉头,此时第二拉头移动到拉链顶端时,第二拉头被第一拉头阻止而不能脱离左上止件;在右下止件的顶端设置下凸起部,当第二拉头下移骑到右下止件上并顶靠到下凸起部时,左下止件被含在第二拉头中但能从第二拉头中平滑地抽出,反之能平滑地插入到第二拉头中。这样让拉链具有三种解扣方式。

Description

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特别涉及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应用于靴子、手提包、帐篷等生活用品外,比较常见是应用于衣物上。为了便于穿着衣物,在衣物朝前正中位置往往设置有开缝部(又称之为门襟),再通过在所述开缝部安装拉链、纽扣、魔术贴等辅助构件便于所述开缝部的开合。我国北方的冬天极其寒冷,人们喜欢穿着长款羽绒服保暖,长款羽绒服一般延伸到人体的膝盖或膝盖之下,这类长款羽绒服往往应用拉链开合所述开缝部,这样穿着便利而且密封性好。拉链具有一对左右分置的拉链带,在该拉链带的拉链齿列的顶端安装有上止组件,在底端安装有下止组件,在拉链齿列上设置有用于开合一对所述拉链带的拉头。按照传统的拉链结构,牵拉所述拉头向上滑行即能够使一对所述拉链带相互扣合一起,牵拉所述拉头向下滑动即能够使一对所述拉链带相互分离。传统拉链结构应用到长款羽绒服上后使得脱衣操作非常笨拙而且效率低下,穿着者需要把拉头从人体的上身一直拉到下身,而且还需要弯下腰才能够完全把拉链脱开。为了简化脱衣操作,提高拉链的易脱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当务之急。
上海东龙服饰有限公司于2015年02月10日提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520093267.X中就提出了一种易开拉链,包括一对平行且相对设置的布带(11、12),在一对所述布带(11、12) 相对的内侧边上分别设有一列链牙条;在所述布带(11、12)的链牙条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普通上止31和第二普通上止32。所述第一普通上止31上设置有通孔部从而在其内侧形成弹片311(即弹性臂),所述第二普通上止32 的内侧设有凸点321,所述凸点321与所述第一普通上止31上的弹片311匹配设置,所述第一普通上止31与第二普通上止32的合宽大于所述拉头2的合宽。在所述布带(11、12)的链牙条的尾端分别设置有拉链方块5和拉链插销6。所述拉链方块5包含方块本体51,所述方块本体51的一侧设有用于供拉链插销6插入的插销槽,其另一侧延伸设有固定销52,在所述固定销52的两面分别设有导向挡片521,便于拉链插销6的插入。当需要打开拉链时,牵拉所述拉头2向上滑行使所述第一普通上止31和第二普通上止32进入到所述拉头2内。此时由于所述第一普通上止31和第二普通上止32的合宽大于拉头2的合宽,必须用一定的力度使所述第二普通上止32内侧的凸点321压迫第一普通上止31内侧的弹片311,使第一普通上止31和第二普通上止32的合宽变小从而能够让拉头2通过所述第一普通上止31和第二普通上止32并经过带普通上止33到达防脱上止4。所述拉头2的左边由于脱离了所述第一普通上止31将自然而然脱离所述布带11,使用者可以从两侧轻松将一对链牙条撕开,整体拉链也便脱开了。专利201520093267.X中的上止组件的结构改变了以往拉链的脱开方式,使得拉链可以从上往下快速脱开。上述专利201520093267.X提出了一种有悖于传统拉链的脱开方式,行业内把采用此种脱开方式的拉链称为易脱拉链。
专利201520093267.X中易脱拉链虽然能够解决从上往下快速脱开拉链的问题,但是并不能从下往上拉开拉链。这样的拉链应用到长款羽绒服上仍然存在缺陷。因为为了使长款羽绒服显得修身不臃肿,衣物的脚部一般设置得比较修窄而影响到穿着者的行走,人们希望能够适时调整长款羽绒服脚部的宽度。为了解决上问题,目前主要是使用双头拉链。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310637542中的一种双头拉链,包括第一链带、第二链带以及前后布置的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所述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上都设置有拉片。
发明内容
不管是专利201520093267.X中的易脱拉链,还是专利20131063754中的双头拉链,拉链的解扣方式都过于单调,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而且不容忽视的是,双头拉链由于设置带有拉片的上、下拉头往往都显得特别的累赘而影响到衣物的外观效果。但是如果不设置拉片往往又会影响到对拉头的施力。所以如何能够使拉链具有多种拉开方式同时具有小巧靓丽的外观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包括轴向延伸的左拉链带、右拉链带以及设置在所述拉链两端的上止和下止,其中所述上止包括设置在所述左拉链带链齿首端的左上止件和右拉链带链齿首端的右上止件,所述左上止件和右上止件左右对应布置,所述下止包括设置在所述左拉链带链齿尾端的左下止件和右拉链带链齿尾端的右下止件,所述左下止件和右下止件左右对应布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链上设置有前后布置的并能够让链齿锁扣的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所述第一拉头上设置有拉片,所述第二拉头为非自锁式拉头并在其上没有设置拉片,当所述第一拉头向上滑动时能够让链齿锁扣,反之能够让链齿解扣,当所述第二拉头向下滑动时能够让链齿锁扣,反之能够让链齿解扣;在所述右上止件的顶部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第一拉头脱出的上凸起部,所述左上止件的顶端对应于所述右上止件的中段区域或下段区域布置,当所述第一拉头移动到所述拉链首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上止件上并顶靠到所述上凸起部时,所述左上止件能够脱离所述第一拉头,此时将所述第二拉头也往上移动到所述拉链的顶端时,所述第二拉头被所述第一拉头所阻止而不能脱离所述左上止件;在所述右下止件的顶端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第二拉头脱出的下凸起部,当所述第二拉头移动到所述拉链尾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下止件上并顶靠到所述下凸起部时,所述左下止件被含在所述第二拉头中但能够从所述第二拉头中平滑地抽出,反之所述左下止件也能平滑地插入到所述第二拉头中。
其中,所述拉片是用于牵拉所述第一拉头滑行的握持部,便于人手对所述第一拉头施加牵引力。使用者可以通过握持拉片控制所述第一拉头的滑行。
其中,自锁式拉链头一般是由拉头本体、拉片以及帽盖组成。所述帽盖固定在所述拉头本体的上滑板上并与所述拉片扣装在一起。在所述帽盖内安装有马钩和弹片,所述马钩在所述弹片的作用下可通过所述上滑板的插孔插进链牙之间的空隙,从而对拉头进行锁止。只有拉动所述拉片把所述马钩拉起使所述马钩离开链牙,即解除对拉头的锁止,所述拉头才能在拉链带上滑动。具体结构可以参见本发明人于2012年08月04日提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220387379.2。
其中,所述第二拉头为非自锁式拉头并在其上没有设置拉片。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第二拉头的结构。所述第二拉头上没有设置帽盖、马钩和弹片等自锁构件,所以所述第二拉头并不能被锁止。稍稍对所述第二拉头施加外力即能够驱使所述第二拉头在所述左拉链带、右拉链带上顺畅地滑行。由此可见,非自锁式的结构使得所述第二拉头在省略拉片的情况下同样可以便于把控。另外,省略拉片的所述第二拉头具有大面幅的装饰面,可以在其上设置装饰图案,增加装饰效果。
其中,当所述第一拉头向上滑动时能够让链齿锁扣,反之能够让链齿解扣,当所述第二拉头向下滑动时能够让链齿锁扣,反之能够让链齿解扣。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的滑行方向与锁扣/解扣链齿的关系。当所述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相对而行时,能够让所述拉链上段和下段的链齿解扣,当所述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背向而行时,能够让所述拉链上段和下段的链齿锁扣。
其中,当所述第一拉头移动到所述拉链首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上止件上并顶靠到所述上凸起部时,所述左上止件能够脱离所述第一拉头。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拉链首端位置的分离方式。在所述左上止件脱离所述第一拉头后,所述左拉链带也能够脱离所述第一拉头。这样,在所述拉链首端位置形成脱开拉链的裂口,分别向外牵拉所述左拉链带和右拉链带即能够让链齿从上往下依次解扣。具体说,为了让所述左上止件具有脱离所述第一拉头的能力,现有技术已经存在多种实施方式,例如专利201520093267.X中的上止组件的结构。
其中,当所述第二拉头移动到所述拉链尾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下止件上并顶靠到所述下凸起部时,所述左下止件被含在所述第二拉头中。首先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第二拉头具有锁合所述左下止件和右下止件的功能,当所述第二拉头移动到所述拉链尾端位置时,所述第二拉头能够同时把所述左下止件和右下止件收容在其内,从而能够防止所述左下止件和右下止件分离而意外解扣链齿。
其中,所述左下止件能够从所述第二拉头中平滑地抽出,反之也能平滑地插入到所述第二拉头中。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左下止件和所述第二拉头之间的配合关系,所述左下止件能够在所述第二拉头上顺畅地进出移动。为了实现上述效果,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多种实施方案,例如中国发明专利200980161359.4中公开的下拉头和插棒。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由于当所述第一拉头向上滑动时能够让链齿锁扣,反之能够让链齿解扣,这样用手牵引拉片使所述第一拉头向下滑动时能够完成链齿从上往下的解扣,让所述拉链具有第一种解扣方式。
其次,由于当所述第一拉头移动到所述拉链首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上止件上并顶靠到所述上凸起部时,所述左上止件能够脱离所述第一拉头,这样借助所述左上止件脱离所述第一拉头也让所述左拉链带脱离所述第一拉头,然后用手分别向外拉扯所述左拉链带和右拉链带即能够采用非拉头解扣方式使链齿从上往下自然快速解扣,让所述拉链具有第二种解扣方式;进一步的由于当所述第二拉头移动到所述拉链尾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下止件上并顶靠到所述下凸起部时,所述左下止件被含在所述第二拉头中但能够从所述第二拉头中平滑地抽出,从而整个拉链的左拉链带能够完全脱离所述第二拉头进而完全解开拉链。
另外,由于当所述第二拉头向下滑动时能够让链齿锁扣,反之能够让链齿解扣,而且所述第二拉头为非自锁式拉头并在其上没有设置拉片,这样稍稍用力从下往上顶推所述第二拉头使其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然后向外分别拉扯所述左拉链带和右拉链带即能够驱使所述第二拉头从下往上快速滑行而解扣链齿。由此可见,所述第二拉头具有易行特性。利用所述第二拉头的易行特性,在所述拉链缝合到长款衣服例如长款羽绒服的门襟上的实际应用中,只要让所述第二拉头向上滑行而让拉链的所述左下止件与右下止件之间自然地分开,继后可以借助穿着者在步行过程中撑开衣物下部的作用力继续让所述第二拉头向上滑行,拉链的下部被打开从而让衣服下部形成开叉的裙摆结构进而便于散热或行走;又由于当所述第二拉头往上移动到所述拉链的顶端时,所述第二拉头被所述第一拉头所阻止而不能脱离所述左上止件,此时虽然整条拉链基本上被打开但不会完全脱离,从而更加便于散热和行走,但让衣服能够可靠地保留在身上,让所述拉链具有第三种解扣方式。由此也可以发现,缺省拉片的所述第二拉头并没有影响到链齿从下往上的快速解扣。而且从外观上看,缺省拉片的所述第二拉头使得拉链显得更加灵活、小巧,一改以往双头拉链累赘的外观。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把双头拉链结构和易脱拉链结构巧妙地结合一起,使所述拉链具有了上述三种不同的解扣方式,特别是为所述拉链的从下往上的解扣提出了更为便捷的方式,扩展了所述拉链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设计方案还可以是,当所述第二拉头移动到所述拉链尾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下止件上并顶靠到所述下凸起部时,所述左下止件和所述右下止件的尾端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二拉头的尾端;当所述第一拉头与所述第二拉头同时移动到所述拉链的尾端时,所述左下止件被含在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中但能够从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中平滑地抽出,反之所述左下止件也能平滑地插入到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中。这样当采用第一种解扣方式解扣拉链后,所述左下止件可以平滑地从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中抽出,从而整个拉链的左拉链带能够完全脱离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进而完全解开衣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左下止件与所述右下止件的相对内侧分别呈凸出弧形。这样,所述第二拉头能够更顺畅地在所述左下止件与所述右下止件上滑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左下止件与所述右下止件的相对内侧的尾端设置有定位凹凸结构。这样,借助所述定位凹凸结构确定所述左下止件插入到所述第二拉头上的深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左上止件和所述右上止件是塑料件,当所述左上止件与所述右上止件左右拼靠在一起时,在轴向方向上至少具有一段能够与所述第一拉头的后出通道形成过盈配合的组合壁体段,所述组合壁体段是刚性结构壁体段。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左上止件和所述右上止件的结构特点,首先所述左上止件和所述右上止件是采用塑料制造的构件,借助塑料的物料特性从而具有可微量弹性变形的能力;其次,所述左上止件和所述右上止件的组合壁体段采用刚性结构,即在所述组合壁体段上不具有类似弹性臂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可以是类似专利201520093267.X中的第一普通上止和专利201610137272.5中的第二功能上止件上的通过通孔部形成于其内侧的两端固定的弹性臂;还可以是一端固定,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的弹性臂。这样,借助所述组合壁体段与所述第一拉头的后出通道的过盈配合卡滞所述拉头,使所述拉头定位在所述左上止件和所述右上止件上,从而能够使所述左拉链带和右拉链带的链齿保持锁扣状态。当稍微用力向上牵拉所述第一拉头使所述第一拉头挤压所述组合壁体段使其发生微量的弹性收缩变形从而使第一拉头的后出通道能够穿过所述组合壁体段并最终与所述左上止件脱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组合壁体段在横向宽度上与所述第一拉头的后出通道形成过盈配合;又或者,所述组合壁体段在竖向高度上与所述第一拉头的后出通道形成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左上止件上设置有一对能够分别弹性顶压所述第一拉头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上设置有倾斜面;当所述第一拉头骑到所述左上止件上并向上滑动时,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能够分别顶压一对所述弹性臂的所述倾斜面从而使所述弹性臂相互靠拢。这样,借助一对所述弹性臂同样能够卡滞所述第一拉头,使所述左拉链带和右拉链带的链齿保持锁扣状态。当稍微用力向上牵拉所述第一拉头时,一对所述弹性臂受力而相互靠拢从而能够让所述第一拉头穿过所述左上止件并与所述左上止件脱离。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整体拉链处于锁扣状态;
图2是所述拉链的首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第一拉头;
图3是所述第一拉头去除所述上盖板和拉片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拉链的首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了所述第一拉头骑在所述左上止件和右上止件上时与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图中同样省略了所述第一拉头的上盖板和拉片;
图5是图4中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在图5所示结构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出的另一种卡滞所述第一拉头的实施方式,图中的左上止件采用第二种实施方案;
图7是采用第三种实施方案的左上止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左上止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及其受力变化状态示意图;
图9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拉链的下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 是采用第二种解扣方式解扣所述拉链的步骤示意图,图中省略了所述第一拉头的上盖板和拉片;
图11是采用第三种解扣方式解扣后的所述拉链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拉链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100包括轴向延伸的左拉链带1、右拉链带1a以及设置在所述拉链100两端的上止和下止。其中所述上止包括设置在所述左拉链带1链齿首端的左上止件2和右拉链带1a链齿首端的右上止件3,所述左上止件2和右上止件3左右对应布置。所述下止包括设置在所述左拉链带1链齿尾端的左下止件7和右拉链带1a链齿尾端的右下止件8,所述左下止件7和右下止件8左右对应布置。在所述拉链100上设置有前后布置的并能够让链齿锁扣的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6,所述第一拉头4上设置有拉片47,所述第二拉头6为非自锁式拉头并在其上没有设置拉片47。当所述第一拉头4向上滑动时能够让链齿锁扣,反之能够让链齿解扣。当所述第二拉头6向下滑动时能够让链齿锁扣,反之能够让链齿解扣。在所述右上止件3的顶部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第一拉头4脱出的上凸起部312,所述左上止件2的顶部对应所述右上止件3的中段区域或下段区域布置,当所述第一拉头4移动到所述拉链100首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上止件3上并顶靠到所述上凸起部312时,所述左上止件2能够脱离所述第一拉头4。在所述右下止件8的顶端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第二拉头6脱出的下凸起部81。当所述第二拉头6移动到所述拉链100尾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下止件8上并顶靠到所述下凸起部81时,所述左下止件7被含在所述第二拉头6中但能够从所述第二拉头6中平滑地抽出,反之所述左下止件7也能平滑地插入到所述第二拉头6中。
下面结合附图先对所述第一拉头4和所述上止的结构做详细的论述。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拉头4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盖板41、下盖板42、设置在所述上盖板41上的拉片47及连接于上盖板41、下盖板42之间并位于第一拉头4前部的中间连接柱43,所述中间连接柱43的两边分别具有能够让链齿(11、11a)通过的左入通道45和右入通道44,在所述第一拉头4后部具有能够让链齿(11、11a)通过并连通所述左入通道45、右入通道44的后出通道46。其中,所述左入通道45、右入通道44以及后出通道46形成链齿通道,所述链齿通道大致呈Y型布置。所述左拉链带1和所述右拉链带1a的链齿(11、11a)通过所述左入通道45和右入通道44进入到所述第一拉头4内并在所述后出通道46内汇合锁扣一起。这样,当所述第一拉头4向上滑动时能够让链齿锁扣,反之能够让链齿解扣。同样地下面将要论述道的左上止件2和右上止件3也是通过所述左入通道45和右入通道44进入到所述第一拉头4内并在所述后出通道46内汇合左右拼靠在一起。
在所述左拉链带1的链齿11首端设置有左上止件2,在所述右拉链带1a的链齿11a首端设置有右上止件3。在所述右上止件3的顶部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第一拉头4脱出的上凸起部312,所述上凸起部312与所述右上止件3一体成形。所述上凸起部312是设置在所述右上止件3上的构造体,其可以相对所述右上止件3的其他区域具有比较大的横向宽度并向外侧延伸从而能够卡在所述第一拉头4的外侧壁上,又或者可以相对所述右上止件3的其他区域具有比较大的竖向高度并向上延伸从而能够卡在所述第一拉头4的上盖板41上。所述上凸起部312用于防止向上牵拉所述第一拉头4时,所述第一拉头4越过所述右上止件3而完全脱离所述右拉链带1a。所述左上止件2的顶端对应所述右上止件3的中段区域或下段区域布置。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左上止件2与所述右上止件3之间的位置关系,所述左上止件2的顶端可以对应所述右上止件3的中段区域或下段区域布置,但不会对应所述右上止件3的上段区域布置。这样的布局方式使得当所述第一拉头4移动到所述拉链100首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上止件3上并顶靠到所述上凸起部312时, 所述左上止件2能够从所述第一拉头4的后出通道46中脱离所述第一拉头4,进而使得所述左拉链带1也能够脱离所述第一拉头4。
但是并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毫无障碍地让所述左上止件2与所述第一拉头4脱离开。所以需要所述上止具有适当卡滞所述第一拉头4的功能。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左上止件2和所述右上止件3是塑料件,当它们左右拼靠在一起时,在轴向方向上具有一段能够与所述后出通道46之间形成过盈配合的组合壁体段5,所述组合壁体段5是刚性结构壁体段。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左上止件2和所述右上止件3的结构特点,首先所述左上止件2和所述右上止件3是采用塑料制造的构件,借助塑料的物料特性从而具有可微量弹性变形的能力;其次,所述左上止件2和所述右上止件3的组合壁体段5采用刚性结构,即在所述组合壁体段5上不设置有类似弹性臂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可以是类似专利201520093267.X中的第一普通上止和专利201610137272.5中的第二功能上止件上的通过通孔部而形成于其内侧的两端固定的弹性臂;还可以是一端固定,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的弹性臂。综上所述,所述组合壁体段5不是通过弹性结构,而是通过自身的材质物理特性而获得可微量弹性变形的能力。只要合理设置所述组合壁体段5与所述第一拉头4的后出通道46之间的配合尺寸即可以使得在它们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借助所述过盈配合以及所述左上止件2和所述右上止件3本身所具有的微量弹性变形能力即可以实现所述第一拉头4的卡滞定位以及所述第一拉头4与所述左上止件2之间的脱离。这样,可以省略为了提高所述左上止件2和所述右上止件3的弹性变形能力而特意设置的通孔部,与专利201520093267.X中的第一普通上止和专利201610137272.5中的第二功能上止件相比,本发明的左上止件2和所述右上止件3的结构更加简单,大大地简化了模具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壁体段5在横向宽度上与所述后出通道46形成过盈配合。具体说,所述组合壁体段5的横向宽度W1为6.15mm,所述后出通道46的横向宽度W2为6.0mm。当然为了使所述组合壁体段5与所述后出通道46之间形成过盈配合,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组合壁体段5a在竖向高度上与所述后出通道46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具体说,所述组合壁体段5a的竖向高度H1为3.38mm,所述后出通道46的竖向高度H2为3.25mm。进一步的,所述左上止件2a的上侧面上设置有能够顶压到所述第一拉头4的上盖板41上的小凸起21a,所述左上止件2a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能够顶压到所述第一拉头4的下盖板42上的小凸起22a。这样借助所述小凸起(21a和22a)使所述左上止件2与所述第一拉头4的上盖板41和下盖板42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关系,并能够减少所述组合壁体段5a与所述第一拉头4之间的摩擦面积和摩擦力,从而使所述第一拉头4能够更便捷地脱离所述左上止件2a。
为了实现所述上止具有适当卡滞所述第一拉头4的功能,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有别于上述采用刚性结构的方式。如图7和图8所示(为了区分,把本实施方式中的左上止件标记为左上止件2b),所述左上止件2b上设置有一对能够分别弹性顶压所述第一拉头4的上盖板41和下盖板42上的弹性臂(21b、22b),所述弹性臂上(21b、22b)设置有倾斜面(210b、220b)。这样,借助一对所述弹性臂(21b、22b)同样能够卡滞所述第一拉头4,使所述左拉链带1和右拉链带1a的链齿保持锁扣状态。当所述第一拉头4骑到所述左上止件2b上并向上滑动时,所述上盖板41和下盖板42能够分别顶压一对所述弹性臂(21b、22b)的所述倾斜面(210b、220b)从而使所述弹性臂(21b、22b)相互靠拢从而能够让所述第一拉头4穿过所述左上止件2b并与所述左上止件2b脱离。
如图2所示,所述右上止件3是用于限制第一拉头4的最大向上行程的构件,其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还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右上止件3包括有上、下分置的第一右上止部31和第二右上止部32,所述第二右上止部32位于所述第一右上止部31的下方,在所述第一右上止部31和第二右上止部3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右上止部33。所述上凸起部312与所述第一右上止部31一体成形,在所述第一右上止部3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横向贯穿设置的凹槽331。这样,采用分体结构的所述右上止件3能够提高其自身的扭性。当所述第一拉头4借助所述凹槽331安装或拆离所述右上止件时,能够非常容易扭曲所述右上止件调整其在轴向方向上的形状,使得所述第一拉头4能够顺利地滑入或滑离所述凹槽331内。
下面结合附图再对所述第二拉头6和所述下止的结构做详细的论述。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拉头6为非自锁式拉头并在其上没有设置拉片。当所述第二拉头6向下滑动时能够让链齿锁扣,反之能够让链齿解扣。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拉头6上没有设置帽盖、马钩和弹片等自锁构件。这样所述第二拉头6并不能被锁止。稍稍对所述第二拉头6施加外力即能够驱使所述第二拉头6在所述左拉链带1、右拉链带1a上顺畅地滑行。由此可见,非自锁式的结构使得所述第二拉头6在省略拉片的情况下同样可以便于把控。另外,省略拉片的所述第二拉头6具有大面幅的装饰面,可以在其上设置装饰图案,增加装饰效果。
如图9所示,所述左下止件7与所述右下止件8都呈长棒状并相对内侧分别呈凸出弧形。所述左下止件7与所述右下止件8的相对内侧的尾端设置有定位凹凸结构。具体说所述左下止件7内侧的尾端设置有定位槽73,所述右下止件8内侧的尾端设置有定位凸台83。这样,借助所述定位凹凸结构确定所述左下止件7插入到所述第二拉头6上的深度。在所述右下止件8的顶端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第二拉头6脱出的下凸起部81。当所述第二拉头6移动到所述拉链100尾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下止件8上并顶靠到所述下凸起部81时,所述左下止件7和所述右下止件8都被含在所述第二拉头6中并其尾端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二拉头6的尾端,但所述左下止件7能够从所述第二拉头6中平滑地抽出,反之所述左下止件7也能平滑地插入到所述第二拉头6中。当所述第一拉头4与所述第二拉头6同时移动到所述拉链100的尾端时,所述左下止件7和所述右下止件8都被含在所述第一拉头4和所述第二拉头6中,但所述左下止件7能够从所述第一拉头4和所述第二拉头6中平滑地抽出,反之所述左下止件7也能平滑地插入到所述第一拉头4和所述第二拉头6中。
最后再详细论述所述拉链1的三种解扣方式:
用手牵引拉片47使所述第一拉头4向下滑动时能够完成链齿从上往下的解扣,让所述拉链100具有第一种解扣方式。当进一步让所述第一拉头4与所述第二拉头6同时移动到所述拉链100的尾端并让所述左下止件7从所述第一拉头4与所述第二拉头6中平滑地抽出后,整个拉链的左拉链带1能够完全脱离所述第一拉头4与所述第二拉头6进而完全解开拉链100。
如图10所示,向上牵拉所述第一拉头4,使所述第一拉头4滑行到所述左上止件2和所述右上止件3上并让所述左上止件2和所述右上止件3进入到所述后出通道46内。借助所述组合壁体段5与所述第一拉头4的后出通道46的过盈配合卡滞所述第一拉头4,使所述第一拉头4定位在所述左上止件2和所述右上止件3上,从而能够使所述左拉链带1和右拉链带1a的链齿(11、11a)保持锁扣状态。当稍微用力继续向上牵拉所述第一拉头4使所述第一拉头4挤压所述组合壁体段5使其发生微量的弹性收缩变形从而使所述第一拉头4的后出通道46穿过所述组合壁体段5而继续向上滑行并顶靠到所述上凸起部312上, 此时所述左上止件2从所述后出通道46中脱离所述第一拉头4,进而使得所述左拉链带1也脱离所述第一拉头4。然后分别向外牵拉所述左拉链带1和右拉链带1a让链齿从上往下逐步解扣,让所述拉链100具有第二种解扣方式。继后让所述左下止件7从所述第二拉头6中平滑地抽出从而使整个拉链的左拉链带1能够完全脱离所述第二拉头6进而完全解开拉链100。
如图11所示,从下往上顶推所述第二拉头6使其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然后向外分别拉扯所述左拉链带1和右拉链带1a即能够驱使所述第二拉头6从下往上快速滑行而解扣链齿,所述第二拉头6具有易行特性。利用所述第二拉头6的易行特性,在所述拉链100缝合到长款衣服例如长款羽绒服的门襟上的实际应用中,只要让所述第二拉头6向上滑行而让拉链的所述左下止件7与右下止件8之间能够自然地分开,继后即可以借助穿着者在步行过程中撑开衣物下部的作用力继续让所述第二拉头6向上滑行,拉链的下部被打开从而让衣服下部形成开叉的裙摆结构进而便于散热或行走。当继续让所述第二拉头6往上移动到所述拉链100的顶端时,所述第二拉头6被所述第一拉头4所阻止而不能脱离所述左上止件2,此时虽然整条拉链基本上被打开但不会完全脱离,从而更加便于散热和行走,但让衣服能够可靠地保留在身上。让所述拉链100具有第三种解扣方式。由此也可以发现,缺省拉片的所述第二拉头6并没有影响到链齿从下往上的快速解扣。而且从外观上看,缺省拉片的所述第二拉头6使得拉链100显得更加灵活、小巧,一改以往双头拉链累赘的外观。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100把双头拉链结构和易脱拉链结构巧妙地结合一起,不仅使所述拉链100具有了上述三者不同的解扣方式,还为所述拉链的从下往上的解扣提出了更为便捷的方式,扩展了所述拉链100的适用性。

Claims (7)

1.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包括轴向延伸的左拉链带、右拉链带以及设置在所述拉链两端的上止和下止,其中所述上止包括设置在所述左拉链带链齿首端的左上止件和右拉链带链齿首端的右上止件,所述左上止件和右上止件左右对应布置,所述下止包括设置在所述左拉链带链齿尾端的左下止件和右拉链带链齿尾端的右下止件,所述左下止件和右下止件左右对应布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链上设置有前后布置的并能够让链齿锁扣的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所述第一拉头上设置有拉片,所述第二拉头为非自锁式拉头并在其上没有设置拉片,当所述第一拉头向上滑动时能够让链齿锁扣,反之能够让链齿解扣,当所述第二拉头向下滑动时能够让链齿锁扣,反之能够让链齿解扣;在所述右上止件的顶部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第一拉头脱出的上凸起部,所述左上止件的顶端对应于所述右上止件的中段区域或下段区域布置,当所述第一拉头移动到所述拉链首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上止件上并顶靠到所述上凸起部时,所述左上止件能够脱离所述第一拉头,此时将所述第二拉头也往上移动到所述拉链的顶端时,所述第二拉头被所述第一拉头所阻止而不能脱离所述左上止件;在所述右下止件的顶端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第二拉头脱出的下凸起部,当所述第二拉头移动到所述拉链尾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下止件上并顶靠到所述下凸起部时,所述左下止件被含在所述第二拉头中但能够从所述第二拉头中平滑地抽出,反之所述左下止件也能平滑地插入到所述第二拉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拉头移动到所述拉链尾端位置骑到所述右下止件上并顶靠到所述下凸起部时,所述左下止件和所述右下止件的尾端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二拉头的尾端;当所述第一拉头与所述第二拉头同时移动到所述拉链的尾端时,所述左下止件被含在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中但能够从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中平滑地抽出,反之所述左下止件也能平滑地插入到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止件与所述右下止件的相对内侧分别呈凸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止件与所述右下止件的相对内侧的尾端设置有定位凹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止件和所述右上止件是塑料件,当所述左上止件与所述右上止件左右拼靠在一起时,在轴向方向上至少具有一段能够与所述第一拉头的后出通道形成过盈配合的组合壁体段,所述组合壁体段是刚性结构壁体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壁体段在横向宽度上与所述第一拉头的后出通道形成过盈配合;又或者,所述组合壁体段在竖向高度上与所述第一拉头的后出通道形成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止件上设置有一对能够分别弹性顶压所述第一拉头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上设置有倾斜面;当所述第一拉头骑到所述左上止件上并向上滑动时,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能够分别顶压一对所述弹性臂的所述倾斜面从而使所述弹性臂相互靠拢。
CN201710833913.5A 2017-09-15 2017-09-15 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 Pending CN1074955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3913.5A CN107495547A (zh) 2017-09-15 2017-09-15 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3913.5A CN107495547A (zh) 2017-09-15 2017-09-15 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5547A true CN107495547A (zh) 2017-12-22

Family

ID=6069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33913.5A Pending CN107495547A (zh) 2017-09-15 2017-09-15 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9554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2179A (zh) * 2018-03-08 2018-07-13 湖北华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密封拉链尾端强制闭合与自锁结构
CN110200356A (zh) * 2019-07-24 2019-09-06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
CN111902062A (zh) * 2018-03-29 2020-11-06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开尾件和具备该拉链用开尾件的拉链
CN114727689A (zh) * 2019-11-12 2022-07-08 Ykk株式会社 拉链
CN115429023A (zh) * 2022-10-28 2022-12-06 安徽银隆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迅速爆开的拉链
WO2024089803A1 (ja) * 2022-10-26 2024-05-02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に用いられる上止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7070A1 (en) * 2005-03-15 2006-09-21 Chin-Chang Lee Airtight zipper construction
WO2012086077A1 (ja) * 2010-12-24 2012-06-28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3211358A (zh) * 2013-01-21 2013-07-24 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快脱拉链的上止组件
CN204861530U (zh) * 2015-08-25 2015-12-16 军鹏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军用的塑钢快脱拉链
CN207678964U (zh) * 2017-09-15 2018-08-03 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7070A1 (en) * 2005-03-15 2006-09-21 Chin-Chang Lee Airtight zipper construction
WO2012086077A1 (ja) * 2010-12-24 2012-06-28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3211358A (zh) * 2013-01-21 2013-07-24 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快脱拉链的上止组件
CN204861530U (zh) * 2015-08-25 2015-12-16 军鹏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军用的塑钢快脱拉链
CN207678964U (zh) * 2017-09-15 2018-08-03 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2179A (zh) * 2018-03-08 2018-07-13 湖北华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密封拉链尾端强制闭合与自锁结构
CN111902062A (zh) * 2018-03-29 2020-11-06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开尾件和具备该拉链用开尾件的拉链
CN111902062B (zh) * 2018-03-29 2023-02-03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开尾件和具备该拉链用开尾件的拉链
CN110200356A (zh) * 2019-07-24 2019-09-06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
CN114727689A (zh) * 2019-11-12 2022-07-08 Ykk株式会社 拉链
CN114727689B (zh) * 2019-11-12 2023-11-03 Ykk株式会社 拉链
WO2024089803A1 (ja) * 2022-10-26 2024-05-02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に用いられる上止具
CN115429023A (zh) * 2022-10-28 2022-12-06 安徽银隆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迅速爆开的拉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5547A (zh) 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
US2130690A (en) Wearing apparel
CN103313624B (zh) 具有可折叠拉片的拉链装置
CN207678964U (zh) 方便双头脱开的拉链
EA032601B1 (ru)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снятия мокрой спортивной одежды
CN107485130A (zh) 用于拉链的灵动拉头及其应用的拉链
CN207383650U (zh) 一种鞋面可更换的鞋子
CN205611862U (zh) 防拉链擦伤的女士衣服
CN207653701U (zh) 具有易脱上止的拉链
CN104824898B (zh) 室内个性化可diy可调节鞋套
CN206760889U (zh) 一种可更换靴配件的靴子
CN210492912U (zh) 一种拉链
CN201929017U (zh) 具有防盗里袋的西服
CN215775655U (zh) 一种快速脱卸的裤子
CN206852449U (zh) 分腿睡袋
JP4557607B2 (ja) 摺動式調節具
CN206119217U (zh) 纽扣拉链一体式服装
CN203072958U (zh) 一种便捷快脱式训练裤
JP3960529B2 (ja) 女性用簡易和服
CN214759221U (zh) 一种连体裤
CN211581728U (zh) 一种便于穿着的女式长筒靴
CN211154025U (zh) 一种带拉链的高帮鞋
CN220044965U (zh) 一种易穿脱且便于活动的长款上衣
CN209235045U (zh) 一种连衣裙
CN211065117U (zh) 前对开式拉链连衣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