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8898B - 夹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88898B CN107488898B CN201710417170.3A CN201710417170A CN107488898B CN 107488898 B CN107488898 B CN 107488898B CN 201710417170 A CN201710417170 A CN 201710417170A CN 107488898 B CN107488898 B CN 1074888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centrifugal force
- spring element
- spindle
-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378 ring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639 Spr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4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continuously-delivered material to bobbins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5/00—Securing material to cores or former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38—Arrangements for winding reserve lengths of yarn on take-up packages or spindles, e.g. transfer tail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7/00—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 D01H7/02—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permanent twist
- D01H7/04—Spind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线装置。该夹线装置(14)用于纺纱机或捻线机的锭子(2),包括:第一夹持元件(15),以固定方式布置在上部锭子部(3)上;第二夹持元件(18),相对于第一夹持元件(15)轴向可移位地安装;加载装置,借助弹簧力沿第一夹持元件(15)的方向加载第二夹持元件(18);以及卸载装置,借助离心力将第二夹持元件(18)定位在距第一夹持元件(15)一距离处。弹簧元件(17)用作加载和卸载装置,其被引导在锭子(2)的固定的下部卷绕管(16)上,在功能上结合可移位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18),弹簧元件(17)装配有离心力元件(26),其根据锭子(2)的速度来影响弹簧元件(17)的形式,并因此限定第二夹持元件(18)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纱机或者捻线机的锭子的夹线装置,其包括:第一夹持元件,该第一夹持元件以固定方式布置在上部锭子部上;第二夹持元件,其相对于第一夹持元件轴向可移位地安装;以及加载装置,其借助弹簧力沿第一夹持元件的方向加载第二夹持元件;以及卸载装置,其借助离心力将第二夹持元件定位成距第一夹持元件一定距离。
背景技术
在环锭纺纱机中已知的是,在至少一个机器纵向侧生产管纱之后,首先必须执行所谓的退绕,借助退绕,环锭纺纱机的相关机器纵向侧准备好用于管纱的后续改变。
在这一点上,很长一段时间的习惯做法是,在环锭纺纱机中在一个机器纵向侧上生产管纱之后,将钢领板从顶部位置较快速地移动至管纱的纺纱筒管的底部,从而纱线以较陡的螺旋形线被向下引导到管纱的表面。然后钢领板在该位置减速,其结果是纱线以多个绕圈(winding)分别绕管纱的纺纱筒管下部搁置。借助这些所谓的反绕圈(reversewinding),确保管纱的纱线用于后续进一步传输。
然后钢领板再次较快速向下移动一点,移动至锭子的所谓的卷绕站并且在那里再次减速。在锭子的卷绕站的区域中纱线随后再次卷绕成多个绕圈。
固定至锭子的所谓的卷绕站上的这些下部绕圈分别形成接头纱线,接头纱线需要在改变管纱之后用于将纱线进行再结合。这意味着在拉动整个管纱离开环锭纺纱机的锭子(其中纱线在反绕圈和下部绕圈之间被相应分离)并且放置新纺纱筒管之后,使得钢领板移回纺纱筒管的下部,并且接头纱线卷绕至新纺纱筒管上。
这种方法的劣势为,下部绕圈仍在锭子的卷绕站上,在管纱的具体数量改变之后必须以较费力方式且通常仅不成功地从下部卷绕段移除管纱。
因此,为了利于更换管纱,尤其为了避免锭子的卷绕站的复杂清洁,在过去,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提议,针对将夹线装置布置在锭子的下部绕圈区域中,这能够暂时将纱线进行固定,因而使得不必将线卷绕至锭子的下部绕圈区域。
DE19807740A1描述了这种夹线装置,其布置在锭子的下部绕圈区域,其中,O形圈或者所谓的筒形弹簧用作夹线元件。
利用该已知夹线装置,夹线元件将在退绕期间由钢领板提供的线暂时固定在锭子的下部绕圈区域上。因而夹线元件设计成使得无需离心力加载,其将纱线固定在下部绕圈区域上,但是通过离心力的效应稍微变形。这意味着一旦锭子已经达到一定速度,那么夹线元件稍微变宽,从而释放下部绕圈区域中的纱线。
DE19807740A1中已知的夹线装置具有较简单的结构,但是在实践中还未被证明非常使人信服。
从DE19628826A1已知了一种夹线装置,其包括:第一夹持元件,其可靠地附接至锭子的锭盘上;以及第二夹持元件,其相对于锭子的纵向轴线可轴向移位地安装。
夹持元件借助压缩弹簧彼此压靠,压缩弹簧支承在安装成可移位的第二夹持元件和锭盘上,使得夹紧力矩设置在夹持元件之间。
为了克服压缩弹簧的力通过移位可移位的第二夹持元件来打开夹线装置,第二夹持元件具有向内倾斜的锥形圈表面,其利用固定的第一夹持元件限定环腔,离心力元件以可移动安装球的形式布置在环腔中。
当超过锭子的阈值速度时,离心力元件施加在可移位夹持元件上的力大于压缩弹簧的弹簧力,这导致安装成可移位的第二夹持元件沿轴向方向移动,从而打开夹线装置。
如果未达到锭子的阈值速度,夹线装置移回夹紧位置,在夹紧位置中两个夹持元件的端面彼此压靠。此外,布置在安装成可移位的第二夹持元件的端面上的肩部接合在固定的第一夹持元件的端面上的相应环形凹槽中,以相对于夹紧间隙封闭环腔。
该类型夹线装置的劣势为,尽管布置有肩部以及相关联的环形凹槽,但是不能够防止线头进入环腔,其结果是可移动地布置于其中的球变为至少局部地被阻碍,这通常导致显著恶化夹紧装置的功能。
在EP0292856A1和/或EP0358032A1中也描述了一种夹线装置,它们均包括固定的且可垂直移动的夹持元件。可移动的夹持元件包括具有锥形刀片的开口环,锥形叶片被调节至筒形壳体的锥形镗孔。这意味着开口锥形环圈置于筒形壳体的镗孔的锥形表面上,因此被向上朝着固定的夹持元件推动。
启动锭子时,在离心力的效应下该环加宽并且向下拉动可移动夹持元件,由此移除夹持元件之间的夹紧效应,释放保持在夹持元件之间的纱线。
已知夹线装置不仅具有较复杂的结构,而且还对污垢较敏感。
由于它们的故障敏感性,在实践中尚未有效地执行上述已知夹线装置。
从DE102006022484A1、DE102008058655A1和/或EP2530041A1还已知了自动操作的夹线装置,它们安装在纺纱机或者捻线机的锭子的下部绕圈区域中,这能够使得不必要将下部绕圈材料施加至锭子的卷绕站。
根据DE102006022484A1的夹线装置,其布置在纺纱机或者捻线机的锭子的上部锭子部上,其具有:例如固定的第一夹持元件;轴向可移位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其能够通过弹簧力压靠固定的第一夹持元件,以及离心力元件,其呈可移动地安装的球的形式。
可移位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能够被离心力元件克服压缩弹簧的弹簧力地以以下的力加载:该力试图将可移位地安装的夹持元件沿轴向方向相对于固定的第一夹持元件定位,使得在夹持元件之间产生夹紧力。
夹线装置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用于布置以及引导离心力元件,并且布置在夹紧装置的与第一夹持元件相反的一侧。加载第二夹持元件的压缩弹簧布置在安装部以及第二夹持元件的止动表面之间。
在DE102008058655A1中描述的夹线装置本质上是上述夹线装置的发展。
该改进的夹线装置具有多个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半壳,离心力元件布置于其中并且在其中被引导。
半壳的一半布置在可移位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上,而相应的对应半壳的另一半布置在固定基底元件上。
可移位的第二夹持元件的半壳也相应装备有相对于水平倾斜的滑道,基底元件的对应半壳相应设置有水平滑道。
此外,可移位的第二夹持元件的半壳的、相对于水平倾斜的滑道设计成,使得从可移位夹持元件的半壳沿上部锭子部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与从基底元件沿可移位夹持元件的半壳的方向相比,它们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
而且在EP2530041A1中描述的夹线装置通常具有:固定的第一夹持元件;以及相对于第一夹持元件可移位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其被螺旋弹簧形式的加载元件沿第一夹持元件的方向加载。
此外,此处卸载元件还设置成可移动安装球的形式,其借助离心力加载第二夹持元件,并且确保夹线装置从特定锭子速度打开并且释放纱线。
为了在操作期间防止污垢到达卸载元件的支承点,下部卷绕管还设置有止动表面,第二夹持元件在夹线装置的打开状态中放置在该止动表面上。
上述夹线装置已经证明或多或少是有效的,但是尤其由于它们的离心力元件设计为可移动安装的球,因此仍较对污垢敏感。这意味着已知的夹线装置存在许多改进的空间(关于提供尽可能长期正确的操作而无任何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根本目的是在上述类型的夹线装置的基础上改善已知的夹线装置,这意味着增加这种夹线装置的使用寿命,尤其进一步降低夹线装置吸引污垢的趋势。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夹线装置实现,在夹线装置中,弹簧元件用作加载以及卸载装置,弹簧元件在锭子的固定安装的下部卷绕管上被引导,并且功能上与可移位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结合,其中,弹簧元件装配有离心力元件,离心力元件根据锭子的速度影响弹簧元件的形式,并因此限定第二夹持元件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的设计与已知的夹线装置相比具有各种显著的优势。
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其仅由少量的单独部件组成,这些部件能够通过简单的不复杂组装而制造成紧凑的夹线装置。得到的夹线装置产生无残留操作(residue-free)的下部卷绕系统,下部卷绕系统尤其由于离心力元件的主要与摩擦无关的作动,而不易受到污物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的另一优点是,通过使用精确的、稳定的及不敏感的部件,在其精度以及还在其服务寿命方面,还能够创建关于夹线装置的功能的合适条件。
这意味着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其确保较长时间周期,使得夹线装置在锭子的低速度情况下始终精确地关闭,并且在速度高于一定的阈值时始终精确地打开。
在有利实施例中,例如板簧元件用作弹簧元件,其被离心力元件变形,作为加载和卸载装置起作用,即板簧元件可靠地确保夹线装置始终正确地关闭或者打开。
在有利实施例中,下部卷绕管还包括支承装置,在组装状态中预紧的弹簧元件以支承边缘接合在支承装置中。支承装置设计成使得在组装状态中预紧的弹簧元件经由其支承边缘相对于下部卷绕管沿轴向以及径向方向可靠地固定。
此外,离心力元件设计和固定至弹簧元件上,使得它们以低于锭子的特定速度水平能够枢转进下部卷绕管的安装部。
这种设计具有的优势尤其在于,离心力立即强烈作用在离心力元件上,并且当离心力的效应(取决于锭子的速度)已经变得足够大时,离心力元件立即向外枢转。
因此向外枢转的离心力元件就“打开夹线装置”而言加载所连接的、预紧的弹簧元件。这意味着离心力元件将使被连接的弹簧元件变形,使得功能上通过边缘连接至第二夹持元件的弹簧元件稍微向下移动所连接的第二夹持元件。
因此,在有利实施例中,当通过预成型弹簧元件被加载的离心力元件枢转进下部卷绕管的安装部时,第二夹持元件定位成支承在第一夹持元件上。
以该方式确保预紧的弹簧元件将离心力元件定位成低于特定速度水平,使得离心力元件正确地枢转进下部卷绕管的安装部,从而不妨碍第二夹持元件的定位。
这意味着这种实施例确保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始终可靠地低于特定速度水平关闭,并且定位于第一和第二夹持元件之间的纱线始终可靠地固定。
将离心力元件连接至弹簧元件的各种实施例是可行的,其中,已经证明尤其有利的是离心力元件固定至弹簧元件,使得必要时,它们能够使用不同的尺寸以及质量,以便例如还能够在粗支纱的情形下以低的打开及关闭速度移动。
离心力元件至弹簧元件的该类型连接能够如此实现,即例如使得离心力元件分别借助形式配合连接(例如螺栓、夹紧或者铆固连接)被固定至弹簧元件上。
在可替换的同样有利实施例中,离心力元件分别借助力配合或者材料结合被固定至弹簧元件,例如借助焊接、钎焊或者粘接。
已经证明两种类型的连接在纺织机中是有效的,是有利类型的连接。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弹簧元件设计成使得当锭子的速度已经达到阈值时,离心力元件在占主导作用的离心力的效应下从下部卷绕管的安装部展开,因而使弹簧元件变形,使得第二夹持元件定位在距第一夹持元件一距离处。这意味着,通过展开离心力元件而变形的弹簧元件将就″打开夹线装置″而言加载第二夹持元件,其结果是先前固定在夹持元件之间的纱线被释放。
弹簧元件优选构造为使得实现切换速度,该切换速度关于锭子关闭速度处于1500至3500rpm之间,关于锭子打开速度处于5000至10000rpm之间。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机器侧的锭子在所谓的退绕过程期间行进至停止,那么一旦锭子速度实现为3500至1500rpm之间,弹簧元件确保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的可移动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向上移动并且以该方式关闭夹线装置。因此可靠地夹紧以及固定布置在锭子上的管纱的纱线,所述锭子此时定位在夹线装置的区域中。
因此,当稍后重启锭子时,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的离心力元件确保一旦锭子达到处于5000至10000rpm之间的锭子速度,则弹簧元件变形,因此向下移位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的第二夹持元件。因此夹线装置被打开并且释放先前固定在夹线装置中的线头。
为了实现对夹线装置的打开以及关闭速度的限定性限制,还提供了作为调节圈起作用的盖元件,其连同形式稳定的基底部支承弹簧元件。
这意味着弹簧元件下方布置有盖元件,盖元件设计成使得能够以限定方式调节弹簧元件的精确安装位置。
在有利实施例中,盖元件生产为注塑成型件。
这种注塑成型件是在纺织机工业中经尝试和测试的部件,其能够尤其作为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廉价且非常精确地生产。
在可替换实施例中,与可移位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在功能上联系的弹簧元件由弹簧钢圈制成,其定型为使得其能够通过力作用从稳定状态转换为亚稳定状态。
在操作期间弹簧钢圈通过离心力元件的力作用弯折,直到突然通过变形经过亚稳定状态,其中,弹簧钢圈在该点的突然弹跳产生砰的声音。
当力作用减小时,弹簧钢圈弹回至稳定状态。该弹回也制造砰的声音。
这意味着在这种弹簧板设计中,通过阈值转换行为实现转换滞后,这在生产弹簧元件时允许较高误差,使得较便宜地生产弹簧元件。
优选地,弹簧元件装备有至少两个水平引导件,例如呈袋部的形式,离心力元件分别以固定方式安装在引导件中。在该情况下离心力元件布置成使得它们确保当达到夹线装置的特定速度水平时弹簧元件从稳定状态转换至亚稳定状态,并因此使得可移位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就“打开夹线装置″而言被加载。
借助建议的实施例,能够可靠地实现大约3mm的转换/打开行程,其在夹线装置的整个操作周期期间不改变。这意味着具有这种设计的夹线装置的特征在于是极其可靠的并且具有较长服务寿命。
压缩弹簧还能够在有利实施例中被设置用于增加弹簧元件的轴向预张力。
这种附加的压缩弹簧支承在夹线装置的下部卷绕管上并且加载可移动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
这意味着压缩弹簧确保第二夹紧元在夹线装置的关闭状态期间利用提高的轴承力支承在固定的第一夹持元件上,从而确保可靠的固定所保持的纱线。
附图说明
参考示出于附图中的示例实施例,下文更详细地解释了本发明的进一步细节。
在附图中: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处于关闭状态的、布置于锭子的上部的夹线装置,即,在其彼此叠置的夹持元件之间固定有纱线,
图1B以更大比例示出图1A的细节Y,
图2A示出了处于打开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这意味着可移动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借助离心力与固定的第一夹持元件间隔开,
图2B以更大比例示出了图2A的细节X,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处于关闭状态的夹线装置,具有弹簧元件的可替换实施例,
图3B示出了处于打开状态的根据图3A的夹线装置,
图3C详细示出了图3A和图3B示出的、根据″遥控器原理(clicker principle)″操作的弹簧元件,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已知的是,很多纺织机,尤其环锭纺纱机或者捻线机通常具有多个相同纺纱站1,它们在纺织机的机器纵向侧以较短距离彼此隔开地布置。
示出在附图中的环锭纺纱机的纺纱站1具有可旋转地安装的从动锭子2,其使用的目的是为由上游(未示出)牵伸系统供给的纱线13提供一定的纱线加捻并且将其卷绕至纺纱筒管6。环锭纺纱机或者捻线机的锭子2通常被单个电动机驱动,或者与在实施例中一样借助旋转的驱动带11驱动,驱动带11加载锭子2的锭盘12(所谓的包络驱动)。
如图1A和图2A所示,每个这种锭子2具有可旋转地安装的上部锭子部3以及非旋转的轴承壳体4,轴承壳体4以固定方式连接在锭子轨道(未更详细地示出)上。
上部锭子部3具有所谓的锭子轴5,正如已知的,锭子轴5借助基底轴承以及轴颈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在轴承壳体4中。
上部锭子部3还在其上部装备有(未示出)联接器件,联接器件用来安装纺纱筒管6,纺制的纱线13在纺纱筒管6上卷绕成管纱7。
通过所谓的钢领板8的横向行程移动以已知方式执行卷绕处理,钢领板8延伸经过多个彼此邻近布置在机器纵向侧上的纺纱站1。
正如图1A和图2A还示出的,在钢领板8上,在每个锭子2的区域中安装有一个固定钢领9,所谓的环形行进件10(ring traveller)在钢领上以已知方式旋转,钢领板8在卷绕处理期间由行进的纱线13驱动,纱线13由纺纱筒管6连接至旋转的锭子2。
这种环锭纺纱机或者捻线机的锭子2还相应装备有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14,其用于更换纺纱筒管。
这意味着,当在纺织机的至少一个机器纵向侧上生产锭子2的管纱7,并且管纱7必须一起从它们的锭子2移除并且被新纺纱筒管6替换时,需要夹线装置14。
正如图4还清楚地示出的,作为基本部件,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夹线装置14包括:第一夹持元件15,其固定至锭子2的上部锭子部3;下部卷绕管16,其也固定至上部锭子部3;弹簧元件17,其连接至下部卷绕管16,例如是″标准″板簧元件或者根据阈值转换方法操作的预成型圈弹簧元件;以及可移位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18,其功能上与弹簧元件17结合,是所谓的滑动管。
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14还具有调节环,调节环设计为盖元件19,调节环能够实现弹簧元件17的定位,并因而能够精确调节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14,夹线装置还包括固定至上部锭子部3的基底部分21。
盖元件19和基底部分21还在纺纱操作期间确保夹线装置14的板簧元件17在底部免于污垢,其中,盖元件19的主要功能是支承弹簧元件17。
正如尤其在图4示出的,下部卷绕管16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弹簧元件17的支承装置24,并且装备有用于离心力元件26的安装部27,离心力元件26连接至弹簧元件17。
在下部卷绕管16的支承装置24中在组装状态中,弹簧元件17借助塞状向内指向的边缘25径向和轴向固定地受限移动安装。
正如上文指出的,离心力元件26例如通过螺栓或者夹紧连接被固定在弹簧元件17上,由于预弯曲的弹簧元件17的弯曲应力,离心力元件26指向向内,直到达到锭子2的特定速度水平为止。
正如例如图1A示出的,这意味着在组装状态中,只要锭子2不超过特定锭子速度,离心力元件26突入下部卷绕管16的安装部27。
图3A和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14,其中,弹簧元件20具有替代实施例。
正如尤其清楚地在图3C示出的,弹簧元件20具有水平引导件,其呈袋部30的形式,用于安装离心力元件31,其中,例如,以固定方式固定至弹簧元件20的离心力元件31每个均具有球的形式。
弹簧元件20还包括:向内指向的边缘32,弹簧元件20借助该边缘连接至下部卷绕管16;以及具有向外指向的边缘33,其用于连接至可移位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18。
此外,通常将由弹簧钢制成的弹簧元件20预成型,使得其能够通过力的效应从稳定状态转换至亚稳定状态。
这意味着,低于锭子2的特定速度水平且因而低于夹线装置14的特定速度水平,弹簧元件20具有通过预成型形成的图3C示出的初始形式,如图3A所示,其中,弹簧元件20将可移位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18定位在固定的第一夹持元件15上。
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14因而在该操作状态中具有关闭位置,纱线可靠地固定在关闭位置。
在一个有利实施例中,在下部卷绕管16和可移动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18之间还能够连接有压缩弹簧29,以该方式例如能够提高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14的夹紧力。
当锭子2在更换管纱后再次加速至操作速度时,当超过特定速度水平时发生以下情况:弹簧元件20因布置在弹簧元件20的袋部30中的离心力元件31的力效应被弯折,并且通过变形和发出砰的声音而突然弹动至亚稳定状态,其中,弹簧元件20具有图3B示出的操作位置,即这样的操作位置,在该操作位置可移动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18在距固定的第一夹持元件15一距离处,因而打开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14并且释放先前被保持的纱线材料。
当锭子2例如由于管纱已经完成卷绕且因而需要更换纺纱筒管而移回静止状态时,导致锭子速度的持续降低,以及因而导致由离心力元件31作用在弹簧元件20上的力降低。
然后在特定速度水平下弹簧元件20弹回稳定状态。在该弹回过程期间,当制造出砰的声音时,夹线装置被带回关闭状态。
在建议的实施例中,能够实现大约3mm的转换/打开行程,由此所述转换/打开行程在夹线装置的整个操作周期期间不改变。
参考图1A和图2A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的功能以及操作模式:
图1A示出了在落纱处理的开始时(即在开始更换管纱时),环锭纺纱机的机器纵向侧的其中一个纺纱站1。
正如示出的,例如在生产出纺织机的机器纵向侧的管纱7之后,钢领板8首先从上部操作位置较快速移动至管纱7的纺纱筒管6的下部。纱线13以较陡的螺旋形线,即所谓的反绕圈28被向下引导经过管纱7的表面。
之后,钢领板8稍微进一步向下移动至锭子2的区域的高度,在该区域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夹线装置14,并且在那里钢领板8进一步减速。
由于锭子2首先仍以较高速度旋转且因此夹线装置14借助离心力被打开,纱线13也被转交至夹线装置14上。
停下来的锭子2随后确保借助离心力将夹线装置14带入关闭状态。这意味着如果未达到锭子2的特定速度水平,那么固定至弹簧元件17的离心力元件26返回它们的初始位置。在该情况下预成型的弹簧元件17还经由其边缘25就″关闭夹线装置″而言加载可移动地安装的夹持元件18。
先前在间隔开的夹持元件15、18之间以<360°的绕圈放置的纱线13此时被夹线装置14的彼此叠置的夹持元件15、18固定,正如图1B还以更大比例示出的。
随后,一个机器纵向侧的管纱7由相关机器纵向侧的直立锭子2共同提升,从而切割纱线,也即相应从反绕圈28至夹线装置14的纱线段。
为了该目的,夹线装置14的固定的第一夹持元件15装备有刀片状纱线切割装置。
一旦相关机器纵向侧的新纺纱筒管6已经装配至锭子2上,钢领板8再次稍微向上移动,其中,同时或者几乎同时地再次启动相关机器纵向侧的锭子2。
固定在夹线装置14中且通过上游(未示出)牵伸系统供给的纱线13现在卷绕至新纺纱筒管6上,如图2A所示。
此外,当达到锭子2的特定速度水平时,之前布置在下部卷绕管16的安装部27中的离心力元件26展开,从而使弹簧元件17变形,这一方面加载可移动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18,使得第二夹持元件18定位在距固定的第一夹持元件15一距离处,如图2B所示。在该过程中,先前固定在夹线装置14中的纱线端部也被释放,在最好情况下也就是说,当其足够短时,则纱线端部整合到所形成的管纱的绕圈中。
如图2B所示,当打开夹线装置14时,在第一夹持元件15和可移动地安装的第二夹持元件18之间产生一个距离a。
Claims (14)
1.一种用于纺纱机或者捻线机的锭子(2)的夹线装置(14),该夹线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元件(15),该第一夹持元件以固定方式布置在上部锭子部(3)上;第二夹持元件(18),该第二夹持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元件(15)轴向可移位地安装;加载装置,该加载装置借助弹簧力沿所述第一夹持元件(15)的方向加载所述第二夹持元件(18);以及卸载装置,该卸载装置借助离心力将所述第二夹持元件(18)定位在距所述第一夹持元件(15)一距离处,
其中,
弹簧元件(17)被用作加载和卸载装置,所述弹簧元件(17)被引导在所述锭子(2)的固定的下部卷绕管(16)上并且在功能上与可移位安装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18)接合,其中,所述弹簧元件(17)装配有离心力元件(26),所述离心力元件(26)根据所述锭子(2)的速度来影响所述弹簧元件(17)的形式,并因此限定所述第二夹持元件(18)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力元件(26)被连接至所述弹簧元件(17),使得所述离心力元件低于所述锭子(2)的特定速度水平地枢转至所述下部卷绕管(16)的安装部(27)中,
当被预成型的所述弹簧元件(17)加载的所述离心力元件(26)枢转至所述下部卷绕管(16)的所述安装部(27)中时,所述第二夹持元件(18)定位成支承在所述第一夹持元件(15)上,并且
所述弹簧元件(17)被设计成使得当所述锭子(2)的速度达到阈值时,其借助从所述下部卷绕管(16)的安装部(27)展开的所述离心力元件(26)而变形,并且确保将所述第二夹持元件(18)定位在距所述第一夹持元件(15)一距离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17)被设计为板簧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卷绕管(16)包括支承装置(24),在组装状态中,被预紧的所述弹簧元件(17)以支承边缘(25)接合至所述支承装置(24)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力元件(26)借助形状配合连接被连接至所述弹簧元件(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力元件(26)借助力配合或者材料结合连接被固定至所述弹簧元件(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力元件(26)借助螺栓、夹紧或者铆固连接被连接至所述弹簧元件(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力元件(26)借助焊接或粘接被固定至所述弹簧元件(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力元件(26)借助钎焊被固定至所述弹簧元件(17)。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线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17)被设计成使得产生切换速度,该切换速度关于锭子关闭速度处于1500至3500rpm之间,并且关于锭子打开速度处于5000至10000rp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装置(14),其特征在于,为了限制所述夹线装置(14)的打开和关闭速度,设置有被设计为盖元件(19)的调节圈,借助所述调节圈能够以限定方式调节所述弹簧元件(17)的精确安装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线装置(14),其特征在于,被设计为盖元件(19)的所述调节圈作为注塑成型件被生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装置(14),其特征在于,功能上连接至可移位地安装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18)的第二弹簧元件(20)被预成型,使得其能够通过力的效应从稳定状态转换至亚稳定状态稳定的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线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元件(20)设置有呈袋部(30)的形式的水平引导件,用于固定支承第二离心力元件(31),所述第二离心力元件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二离心力元件(31)在达到所述夹线装置(14)的特定速度水平时确保所述第二弹簧元件(20)从稳定状态转换至亚稳定状态,并由此就所述夹线装置的打开而言加载可移位地安装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18)。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线装置(14),其特征在于,设置压缩弹簧(29)以提高所述弹簧元件(17)的轴向预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6007041.2A DE102016007041A1 (de) | 2016-06-09 | 2016-06-09 | Fadenklemmvorrichtung |
DE102016007041.2 | 2016-06-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88898A CN107488898A (zh) | 2017-12-19 |
CN107488898B true CN107488898B (zh) | 2021-05-07 |
Family
ID=58994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17170.3A Active CN107488898B (zh) | 2016-06-09 | 2017-06-06 | 夹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260406B1 (zh) |
JP (1) | JP6967881B2 (zh) |
KR (1) | KR102301550B1 (zh) |
CN (1) | CN107488898B (zh) |
DE (1) | DE102016007041A1 (zh) |
ES (1) | ES2765299T3 (zh) |
TR (1) | TR201907429T4 (zh) |
TW (1) | TW201804037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916467T3 (es) * | 2019-01-25 | 2022-07-01 |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 Unidad de carga y descarga para un dispositivo sujetahilo y dispositivo sujetahilo |
CN114408678B (zh) * | 2022-03-29 | 2022-06-14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收卷轴和换卷下料机构及其下料控制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292856A1 (en) * | 1987-05-26 | 1988-11-30 | Odawara Industry Co., Ltd. | Apparatus for treating tail yarn in textile spindle assembly |
JPH0278580U (zh) * | 1988-08-31 | 1990-06-15 | ||
JPH0325572U (zh) * | 1989-07-24 | 1991-03-15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E897919A (fr) * | 1983-10-05 | 1984-01-30 | Houget Duesberg Bosson | Procede et appareillage pour le controle et le reamorcage du fil coupe lors du remplacement des bobines pleines se trouvant sur les broches d'un metier continu a filtre par des tubes vides. |
CH686628A5 (de) * | 1993-03-30 | 1996-05-15 | Rieter Ag Maschf | Klemmvorrichtung fur Faden in Spinnmaschine. |
DE19628826A1 (de) | 1996-07-17 | 1998-01-22 | Lieser Gmbh Beteiligungsgesell | Klemmvorrichtung für Fäden |
DE19807740B4 (de) | 1997-06-06 | 2009-02-26 | Rieter Nonwovens Gmbh | Spindel für eine Ringspinn- oder Ringzwirnmaschine |
DE19820211C1 (de) * | 1998-05-06 | 1999-05-27 |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 Vorrichtung zum Klemmen und Freigeben eines Unterwindefadens an der Spindel einer Ringspinn- und/oder -zwirnmaschine |
DE102006022484B4 (de) | 2006-05-13 | 2017-04-27 | Saurer Components Gmbh | Klemmvorrichtung |
DE102008058655B4 (de) | 2008-11-22 | 2019-01-10 |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 Klemmvorrichtung |
DE102011076744A1 (de) | 2011-05-31 | 2012-12-06 |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 Fadenklemmeinrichtung für eine Spinn- oder Zwirnspindel |
DE102013020470A1 (de) * | 2013-12-03 | 2015-06-03 | Saurer Components Gmbh | Klemmvorrichtung zum Klemmen eines Fadens an einer Spindel einer Spinn- oder Zwirnmaschine und Spinn- oder Zwirnmaschine |
-
2016
- 2016-06-09 DE DE102016007041.2A patent/DE102016007041A1/de active Pending
-
2017
- 2017-05-24 EP EP17172778.7A patent/EP3260406B1/de active Active
- 2017-05-24 ES ES17172778T patent/ES2765299T3/es active Active
- 2017-05-24 KR KR1020170064228A patent/KR10230155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5-24 TR TR2019/07429T patent/TR201907429T4/tr unknown
- 2017-06-06 CN CN201710417170.3A patent/CN107488898B/zh active Active
- 2017-06-07 TW TW106118786A patent/TW201804037A/zh unknown
- 2017-06-08 JP JP2017113468A patent/JP6967881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292856A1 (en) * | 1987-05-26 | 1988-11-30 | Odawara Industry Co., Ltd. | Apparatus for treating tail yarn in textile spindle assembly |
JPH0278580U (zh) * | 1988-08-31 | 1990-06-15 | ||
JPH0325572U (zh) * | 1989-07-24 | 1991-03-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260406A1 (de) | 2017-12-27 |
TR201907429T4 (tr) | 2019-06-21 |
KR102301550B1 (ko) | 2021-09-14 |
TW201804037A (zh) | 2018-02-01 |
CN107488898A (zh) | 2017-12-19 |
KR20170139445A (ko) | 2017-12-19 |
JP2017218715A (ja) | 2017-12-14 |
JP6967881B2 (ja) | 2021-11-17 |
ES2765299T3 (es) | 2020-06-08 |
DE102016007041A1 (de) | 2017-12-14 |
EP3260406B1 (de) | 2019-03-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88898B (zh) | 夹线装置 | |
JPH0315562Y2 (zh) | ||
US7975591B2 (en) | Braiding bobbin, braid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drawing off a fiber from the spool of a braiding bobbin | |
CN101899730B (zh) | 用于纺纱机或捻线机的锭子的夹纱装置 | |
CN1751980A (zh) | 一种交叉卷绕自动装置工作位置的插管纱锭子 | |
US6942174B2 (en) | Apparatus for winding a thread reserve and a cross-wound bobbin onto a bobbin tube | |
US2597015A (en) | Spindle | |
CN111485302B (zh) | 夹纱装置和用于夹纱装置的装卸载机构 | |
CN100415968C (zh) | 用于在纺纱机中去除多余纱线的方法 | |
JP4007249B2 (ja) |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装置 | |
US6244028B1 (en) | Spindle | |
CN101326314B (zh) | 用于在环锭纺纱机或环锭捻纱机的锭子上管底卷绕纱线的纱线夹紧装置 | |
US6315236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uiding and cutting an advancing yarn during a package doff | |
US4660780A (en) | Yarn end finding device | |
US4030673A (en) | Double wire-wind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 transfer | |
CN107487664B (zh) | 夹线装置 | |
CN209411495U (zh) |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的线调试机构 | |
CN215366278U (zh) | 一种简易式的梭芯绕线机 | |
CN100415967C (zh) | 自绕式倍捻锭子 | |
US5163630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nding yarn | |
CN217086371U (zh) | 张力衰减器 | |
JPS62218371A (ja) | 糸リザ−ブを形成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2189613Y (zh) | 筒子机成形控制机构 | |
CN109436943A (zh) |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的线调试机构 | |
CN105858329A (zh) | 纱线引导机构以及具有它的纺织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