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8851A - 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8851A
CN107458851A CN201710747615.4A CN201710747615A CN107458851A CN 107458851 A CN107458851 A CN 107458851A CN 201710747615 A CN201710747615 A CN 201710747615A CN 107458851 A CN107458851 A CN 107458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belt
feeding device
vibrating mechanism
signal
stor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476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龙
易兵粮
黄芝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eng M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eng M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eng M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eng M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476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588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8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88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16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materials in bulk
    • B65G47/18Arrangements or applications of hoppers or chutes
    • B65G47/19Arrangements or applications of hoppers or chutes hav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material flow, e.g. to prevent overloa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 B65G2203/044Opt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该上料装置包括:储料部,具有出料口;输送带,设置在出料口的下部;振动机构,设置在储料部上,振动机构用于对储料部施力以分离储料部内的物料;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输送带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检测机构与振动机构连接以控制振动机构的启停。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料装置在物料输送的前期以及物料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粉料结块、堵塞、粘舱、起拱的问题。

Description

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产品合成或制作领域中,经常采用储料斗进行粉料储存,并通过皮带式粉料输送机进行距离输送,以输送至下一工序,从而实现粉料输送的部分或者全部自动化。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粉料在储料斗中储存的过程中,通常会由于物料储存时间过长、堆积过多、水汽等原因,而在物料输送的前期以及物料输送过程中容易产生粉料结块、堵塞、粘舱、起拱等现象,从而导致物料无法顺利的从储料斗的出料口进行下料,物料无法均匀、连续地进入下一工序,导致下位工序的空转运行,此种运行方式不仅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功耗,同时设备空转也容易导致装置由于负荷过大、高温等问题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料装置在物料输送的前期以及物料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粉料结块、堵塞、粘舱、起拱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储料部,具有出料口;输送带,设置在出料口的下部;振动机构,设置在储料部上,振动机构用于对储料部施力以分离储料部内的物料;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输送带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检测机构与振动机构连接以控制振动机构的启停。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包括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包括信号发射元件和信号接收元件,信号发射元件和信号接收元件相对设置在输送带的两侧,根据信号发射元件和信号接收元件的通断以检测输送带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
进一步地,信号发生器包括光信号发生器或声波信号发生器。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包括接触传感元件,接触传感元件设置在输送带的上部,根据接触传感元件是否接触物料以检测输送带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
进一步地,接触传感元件包括接触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谐振式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包括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设置在输送带的下部,根据重量传感器获取的物料的重量以检测输送带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
进一步地,振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振动器,至少一个振动器间隔设置在储料部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振动器靠近出料口设置。
进一步地,振动机构还包括电源,电源与至少一个振动器电连接,检测机构与电源连接以控制电源的通断。
进一步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棒,振动棒通过出料口设置在储料部的内部。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储料部上设置振动机构,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输送带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此种方式能够对输送带上的物料输送量进行及时检测,并在物料下落出现问题时,通过振动机构的作用对储料部施力以及时分离储料部内的物料,从而保证物料能够均匀、连续地进行下料和输送,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实施,同时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地解决上料装置在物料输送的前期以及物料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粉料结块、堵塞、粘舱、起拱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施例提供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储料部;11、出料口;20、输送带;30、振动机构;31、振动器;32、电源;41、信号发生器;411、信号发射元件;412、信号接收元件;42、接触传感元件;43、重量传感器;50、支撑框架;51、立柱;52、横梁;53、斜梁;60、输送带支撑架;70、挡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该上料装置包括储料部10、输送带20、振动机构30和检测机构,其中,储料部10具有出料口11,输送带20设置在出料口11的下部,振动机构30设置在储料部10上,振动机构30用于对储料部10施力以分离储料部10内的物料,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检测机构与振动机构30连接以控制振动机构30的启停。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在储料部10上设置振动机构30,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检测机构与振动机构30连接以控制振动机构30的启停,此种方式能够对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进行及时检测,并在物料下落出现问题时,通过振动机构30的作用对储料部10施力以及时分离储料部10内的物料,从而保证物料能够均匀、连续地进行下料和输送,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实施,同时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当检测机构所检测的物料输送量未达到设定值时,表示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较少,出料口11处的下料出现问题,此时检测机构对振动机构30发出启动信号指示,以触发振动机构30启动,振动机构30对出料口101内的物料施加振动力,迫使物料离散分离并均匀从出料口11下落,直至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达到预定的物料输送量为止。当检测机构所检测的物料输送量达到设定值时,表示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得到了保证,此时检测机构不对振动机构30发出启动信号指示,振动机构30保持停止状态。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在原有输送装置上直接就能够改装实现,整个结构简单易实施。此外,在本发明中,可选用储料斗作为储料部10。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可将检测机构配置为包括信号发生器41,信号发生器41包括信号发射元件411和信号接收元件412,信号发射元件411和信号接收元件412相对设置在输送带20的两侧,根据信号发射元件411和信号接收元件412的通断以检测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根据信号发射元件411和信号接收元件412的通断以检测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从而控制振动机构30的启动或停止。具体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将信号发射元件411配置为包括信号发射立柱以及设置在信号发射立柱端部的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元件412包括信号接收立柱以及设置在信号接收立柱端部的信号接收端,通过信号发射端发射信号,利用信号的通断以判断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预定值,从而控制振动机构30的启动或停止。在本发明中,也可通过检测物料输送厚度以判断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
具体地,当信号发射端发出的信号被输送带20上的物料阻断,此时信号接收端接收不到信号,信号发射元件411和信号接收元件412断开,此时即认为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达到设定值。当信号发射端发出的信号未被输送带20上的物料阻断,此时信号接收端接收到信号,信号发射元件411和信号接收元件412连通,此时即认为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未达到设定值,检测机构对振动机构30发出启动信号指示,以触发振动机构30启动,此时振动机构30对出料口11内的物料施加振动力,迫使物料离散分离并均匀从出料口11下落,直至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达到预定的物料输送量为止。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可将信号发生器41配置为包括光信号发生器或声波信号发生器。当采用光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发生器41时,此时通过信号发射端发射激光信号,利用激光信号的通断以判断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预定值,从而控制振动机构30的启动或停止。当采用声波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发生器41时,利用声波信号的反弹或跳跃情况以判断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从而控制振动机构30的启动或停止。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可将检测机构配置为包括接触传感元件42,接触传感元件42设置在输送带20的上部,根据接触传感元件42是否接触物料以检测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
具体地,如图2所示,接触传感元件42可包括传感信号横梁以及设置在传感信号横梁底部的传感器。在输送带20输送物料的过程中,通过传感器感测传感信号横梁是否接触到物料以判断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从而控制振动机构30的启动或停止。可选择地,在本发明中,可将接触传感元件42配置为包括接触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谐振式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其中,也可选择其他的结构型传感器作为接触传感原件42。在本发明中,根据物料种类、所需要的物料量等因素选择不同的传感器,以通过传感器与物料的关联性判断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预定值,从而控制振动机构30的启动或停止。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如图3所示,可将检测机构配置为包括重量传感器43,重量传感器43设置在输送带20的下部,根据重量传感器43获取的物料的重量以检测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具体地,可将重量传感器43设置在输送带20的驱动滚轮上,利用输送带20上的物料载重以判断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预定值,从而控制振动机构30的启动或停止。
在本发明中,可将振动机构30包括至少一个振动器31,至少一个振动器31间隔设置在储料部10的外表面。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将至少一个振动器31间隔设置在储料部10的外表面,从而能够对储料部10进行均匀施力,以进一步地保证物料均匀、连续地进行下料和输送,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实施,同时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物料下料时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在本发明中,可将至少一个振动器31配置为靠近出料口11设置。具体地,可将多个振动器31均匀间隔地设置在储料部10的靠近出料口11的外表面,以从不同位置对储料部10施加作用力,从而能够提高物料下料时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对振动机构30的启停的控制,同时简化装置的结构,可将振动机构30配置为还包括电源32,电源32与至少一个振动器31电连接,检测机构与电源32连接以控制电源32的通断。应用此种配置方式,检测机构控制电源32的通断,当检测机构所检测的物料输送量未达到设定值时,此时电源32连通,以开启振动机构30,振动机构30启动以对出料口11内的物料施加振动力,迫使物料离散分离并均匀从出料口11下落,直至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达到预定的物料输送量为止。当检测机构所检测的物料输送量达到设定值时,此时电源32断开,振动机构30保持停止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也可将振动机构30配置为包括振动棒,振动棒通过出料口11设置在储料部10的内部。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振动棒作用以直接对物料进行振捣的方式迫使物料离散分离,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物料产生结块、堵塞、粘舱、起拱等现象。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为了方便物料的远距离以及高位置的输送,可将输送带20的布设高度配置为由出料口11的底部向远离出料口11的方向逐渐升高。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上料装置的稳定性,在本发明中,可在储料部10的外部设置用于支撑和固定储料部10的支撑框架50,支撑框架50包括立柱51、横梁52以及斜梁53,通过支撑框架50以对储料部10进行支撑和固定,从而能够保证上料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固定输送带20,可在输送带20外部设置用于支撑和固定输送带20的输送带支撑架70。通过输送带支撑架70以对输送带20进行支撑和固定,从而能够保证输送带20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为了减少物料脱落,可在出料口11上配置有用于将出料口11下落的物料限制在输送带20的范围内的挡料板70。通过挡料板70的作用,能够有效保证物料均匀下落至输送带20上,减少物料脱落的几率。
为了对本发明有进一步地了解,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上料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上料装置包括储料部10、输送带20、振动机构30和检测机构,储料部10具有出料口11,输送带20设置在出料口11的下部,振动机构30设置在储料部10上,振动机构30用于对储料部10施力以分离储料部10内的物料,检测机构包括信号发生器41,信号发生器41包括信号发射元件411和信号接收元件412,信号发射元件411和信号接收元件412相对设置在输送带20的两侧,根据信号发射元件411和信号接收元件412的通断以检测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信号发射元件411配置为包括信号发射立柱以及设置在信号发射立柱端部的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元件412包括信号接收立柱以及设置在信号接收立柱端部的信号接收端,通过信号发射端发射信号,利用信号的通断以判断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预定值,从而控制振动机构30的启动或停止。
具体地,物料由储料部10的出料口11排出,并下落至位于出料口11下部的输送带20上,输送带20在进行物料运输的过程中,检测机构实时检测物料的输送量。当信号发射端发出的信号被输送带20上的物料阻断,此时信号接收端接收不到信号,信号发射元件411和信号接收元件412断开,此时即认为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达到设定值。当信号发射端发出的信号未被输送带20上的物料阻断,此时信号接收端接收到信号,信号发射元件411和信号接收元件412连通,此时即认为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未达到设定值,检测机构对振动机构30发出启动信号指示,以触发振动机构30启动,此时振动机构30对出料口11内的物料施加振动力,迫使物料离散分离并均匀从出料口11下落,直至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达到预定的物料输送量为止。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
储料部(10),具有出料口(11);
输送带(20),设置在所述出料口(11)的下部;
振动机构(30),设置在所述储料部(10)上,所述振动机构(30)用于对所述储料部(10)施力以分离所述储料部(10)内的物料;
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振动机构(30)连接以控制所述振动机构(30)的启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信号发生器(41),所述信号发生器(41)包括信号发射元件(411)和信号接收元件(412),所述信号发射元件(411)和所述信号接收元件(412)相对设置在所述输送带(20)的两侧,根据所述信号发射元件(411)和所述信号接收元件(412)的通断以检测所述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41)包括光信号发生器或声波信号发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接触传感元件(42),所述接触传感元件(42)设置在所述输送带(20)的上部,根据所述接触传感元件(42)是否接触物料以检测所述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传感元件(42)包括接触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谐振式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重量传感器(43),所述重量传感器(43)设置在所述输送带(20)的下部,根据所述重量传感器(43)获取的物料的重量以检测所述输送带(20)上的物料输送量是否达到设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30)包括至少一个振动器(31),至少一个所述振动器(31)间隔设置在所述储料部(10)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振动器(31)靠近所述出料口(11)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30)还包括电源(32),所述电源(32)与至少一个所述振动器(31)电连接,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电源(32)连接以控制所述电源(32)的通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30)包括振动棒,所述振动棒通过所述出料口(11)设置在所述储料部(10)的内部。
CN201710747615.4A 2017-08-28 2017-08-28 上料装置 Pending CN1074588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7615.4A CN107458851A (zh) 2017-08-28 2017-08-28 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7615.4A CN107458851A (zh) 2017-08-28 2017-08-28 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8851A true CN107458851A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50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47615.4A Pending CN107458851A (zh) 2017-08-28 2017-08-28 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5885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3493A (zh) * 2017-12-21 2018-06-15 衢州华睿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粉料称重控制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0466064A (zh) * 2019-09-03 2019-11-19 重庆聚威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混凝土搅拌机入料控制装置
CN110567232A (zh) * 2019-08-13 2019-12-13 张镇伟 一种生产化工原料的大型自动化冷却化工设备
CN113042403A (zh) * 2021-03-10 2021-06-29 王秀成 一种矩形体充电器检测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7551A (zh) * 2012-11-07 2013-01-30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烧结厂圆盘造球机缓冲仓悬料消除机构
CN103318635A (zh) * 2013-07-19 2013-09-25 安徽建鑫新型墙材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防空载高效送料装置
CN104085667A (zh) * 2014-06-30 2014-10-08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进料自动调节模块及其方法、装置、散料异物检测机构
CN204489940U (zh) * 2015-01-29 2015-07-22 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振动进料的粉料运输装置
CN204624592U (zh) * 2015-04-22 2015-09-09 南京南钢嘉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仓内物料的在线输送装置
CN204916225U (zh) * 2015-08-27 2015-12-30 赤峰中农大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农药包装机
CN205346205U (zh) * 2016-01-04 2016-06-29 华润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物料配料控制系统
CN205662041U (zh) * 2016-05-23 2016-10-26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料仓亏料自动处理装置
CN207226385U (zh) * 2017-08-28 2018-04-13 湖南正铭筑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7551A (zh) * 2012-11-07 2013-01-30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烧结厂圆盘造球机缓冲仓悬料消除机构
CN103318635A (zh) * 2013-07-19 2013-09-25 安徽建鑫新型墙材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防空载高效送料装置
CN104085667A (zh) * 2014-06-30 2014-10-08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进料自动调节模块及其方法、装置、散料异物检测机构
CN204489940U (zh) * 2015-01-29 2015-07-22 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振动进料的粉料运输装置
CN204624592U (zh) * 2015-04-22 2015-09-09 南京南钢嘉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仓内物料的在线输送装置
CN204916225U (zh) * 2015-08-27 2015-12-30 赤峰中农大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农药包装机
CN205346205U (zh) * 2016-01-04 2016-06-29 华润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物料配料控制系统
CN205662041U (zh) * 2016-05-23 2016-10-26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料仓亏料自动处理装置
CN207226385U (zh) * 2017-08-28 2018-04-13 湖南正铭筑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料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3493A (zh) * 2017-12-21 2018-06-15 衢州华睿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粉料称重控制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0567232A (zh) * 2019-08-13 2019-12-13 张镇伟 一种生产化工原料的大型自动化冷却化工设备
CN110466064A (zh) * 2019-09-03 2019-11-19 重庆聚威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混凝土搅拌机入料控制装置
CN113042403A (zh) * 2021-03-10 2021-06-29 王秀成 一种矩形体充电器检测设备
CN113042403B (zh) * 2021-03-10 2022-11-18 深圳市金辉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体充电器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8851A (zh) 上料装置
CN207226385U (zh) 上料装置
EP2162373B1 (en) Device to effect optimal delivery of dry bulk material from a hopper
US827263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rticle multifeed in a predefined region of a flat article
EP2669643A1 (en) Combination scale
EP1286157A2 (en) Vibration analysis of sheet material
US2011002551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material level in bin
CN109132600A (zh) 堆栈式振动盘
US4676379A (en) Apparatus for sorting out defective plastic crates for bottles
JP5366493B2 (ja) 組合せ秤の物品搬送装置
JP2000097752A (ja) 計量装置および振動式搬送装置
CN207917750U (zh) 一种洁净自动库仓储系统
DK155654B (da) Fremgangsmaade og apparat til loebende transport af partikelformet materiale
CN106017624A (zh) 一种对皮带输送机进行称重的方法及称重装置
US7350640B2 (en) Vibratory conveyor
JP2006264883A (ja) シートトレ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071557B (zh) 水果盒自动排列输送装置
CN111924194A (zh) 一种调整落料口的速度自动落料的控制系统
CN113654629A (zh) 一种无接触式起爆药计量装置
JP2001187627A (ja) 商品処理ライン
CN206827374U (zh) 一种料仓防断流装置
CN218370204U (zh) 一种石膏输送断料检测装置
EP0013166A1 (en) Vibratory tube feeder for powder transfer system
CN202880389U (zh) 一种溜槽
JP2002267637A (ja) 異物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