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0484A - 智能配送装置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配送装置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0484A
CN107450484A CN201610379713.2A CN201610379713A CN107450484A CN 107450484 A CN107450484 A CN 107450484A CN 201610379713 A CN201610379713 A CN 201610379713A CN 107450484 A CN107450484 A CN 107450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work station
processing routine
station
carri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797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50484B (zh
Inventor
林振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797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50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0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0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50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0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9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port system
    • G05B19/4189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port system using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s [AGV]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G05B19/4185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by local area network [LAN], network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一种智能配送系统中,一储存有一对应于一待处理物品之唯一识别码之识别标签被安装至该物品。一运载有该物品的配送装置传送自该识别标签读取到的该识别码至一资料服务器,且根据所接收到来自该资料服务器且对应于该识别码的处理程序资料与工作站资料,依序对于该处理程序资料的每一处理程序,传送一配送请求至对应于该处理程序的至少一工作站,并根据来自该至少一工作站的工作站信息、及多个判定条件中的至少一者,从该至少一工作站决定出一对应于该处理程序的目标工作站,而且将该物品运送到该目标工作站的一所在位置。

Description

智能配送装置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配送装置与系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配送在制品的智能配送装置与系统。
背景技术
工厂在加工在制品(Work In Process, WIP),或测试成品时,是由自动导向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或传送带机构配送到相关工作站进行加工或测试。
但是现有的自动导向车所配送的路径是已经事先安排好的,无法根据生产线上机器的当时状况或工作站的处理情形,弹性的更动路线。例如,当一自动导向车运载有一个或多个在制品时,必须依照事先安排好的配送的路径依序将该(等)在制品送至预设之工作站。在如此配送方式下,若预设的任一工作站正处于忙碌状态或当机状态时,即使该自动导向车所运载的该(等)在制品已送达该预设工作站但仍需等待直到该预设工作站处理完先前的在制品或回复到正常状态后才可被处理。故现有的自动导向车配送方式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用于配送在制品的智能配送装置与系统。
于是,本发明智能配送系统,适用于一配置有多个工作站的室内空间,该智能配送系统包含一识别标签、一配送装置、一读取装置及一资料服务器。
该识别标签适于安装至一待处理物品,并储存有一对应于该待处理物品之唯一识别码。
该配送装置包括一适于运载该待处理物品在该等工作站之间移动的运载单元、一安装在该运载单元上的通讯单元及一安装在该运载单元上的处理模块。该通讯单元可与该等工作站通讯,该处理模块电连接该运载单元及该通讯单元。
该读取装置系适于固设于该室内空间,并包含一读取模块及一通讯模块。在该配送装置接近该读取模块时,该读取模块读取该待处理物品所安装之该识别标签所储存的该唯一识别码。该通讯模块电连接该读取模块以接收该读取模块所读取的该唯一识别码,且可与该配送装置的该通讯单元通讯以便将该唯一识别码经由该通讯单元传送至该处理模块。
该资料服务器可与该配送装置之该通讯单元通讯,并储存有对应于该唯一识别码的处理信息,该处理信息包含处理程序资料及工作站资料,该处理程序资料包含该待处理物品当前所要处理的至少一处理程序,该工作站资料包含对应于该至少一处理程序之每一者的至少一工作站。
该配送装置的该处理模块利用该通讯单元传送一包含该唯一识别码的资料请求至该资料服务器,该资料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该配送装置的该资料请求时,回应于该资料请求而传送一包含该处理信息之资料回覆至该配送装置。
该配送装置的该处理模块在经由该通讯单元接收到来自该资料服务器的该资料回覆后,依序对于该至少一处理程序的每一者,利用该通讯单元传送一配送请求至对应于该处理程序的该至少一工作站,且在经由该通讯单元接收到至少一分别来自该至少一工作站且各自包含工作站信息的配送回覆时,根据该至少一配送回覆、及多个判定条件中的至少一者,从该至少一工作站决定出一对应于该处理程序的目标工作站,而且产生一相关于该目标工作站的移动控制信号,并将该移动控制信号输出至该运载单元,以致该运载单元根据该移动控制信号运送该待处理物品到该目标工作站的一所在位置。
于是,本发明智能配送装置,适用于在一配置有多个工作站及一读取装置的室内空间内配送一安装有一识别标签的待处理物品,该识别标签储存有一对应于该待处理物品之唯一识别码,该智能配送装置包含一运载单元、一通讯单元及一处理模块。
该运载单元适于运载该待处理物品在该等工作站之间移动。该通讯单元安装在该运载单元上,并适于与该等工作站、该读取装置及一资料服务器通讯,而且在该运载单元接近该读取装置时,接收到来自该读取装置且由该读取装置读取到该待处理物品所安装之该识别标签所储存的该唯一识别码。该处理模块安装在该运载单元上,且电连接该运载单元及该通讯单元,并接收来自该通讯单元的该唯一识别码。
该资料服务器储存有对应于该唯一识别码的处理信息,该处理信息包含处理程序资料及工作站资料,该处理程序资料包含该待处理物品当前所要处理的至少一处理程序,该工作站资料包含对应于该至少一处理程序之每一者的至少一工作站。
该处理模块利用该通讯单元传送一包含该唯一识别码的资料请求至该资料服务器,并在接收到一来自该资料服务器且包含该处理信息的资料回覆后,依序对于该至少一处理程序的每一者,利用该通讯单元传送一配送请求至对应于该处理程序的该至少一工作站,且在经由该通讯单元接收到至少一分别来自该至少一工作站且各自包含工作站信息的配送回覆时,并根据该至少一配送回覆、及多个判定条件中的至少一者,从该至少一工作站决定出一对应于该处理程序的目标工作站,而且产生一相关于该目标工作站的移动控制信号,并将该移动控制信号输出至该运载单元,以致该运载单元根据该移动控制信号运送该待处理物品到该目标工作站的一所在位置。
本发明之功效在于:对于该待处理物品当前所要处理的每一处理程序,该智能配送系统的该配送装置在根据工作站信息及该等判定条件中的至少一者决定出一对应的目标工作站后,再将该待处理物品运载至该对应的目标工作站,藉此确实能达成智能配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方块图,示例说明本发明智能配送系统之一实施例;
图2是一立体图,示例说明该实施例之一装载有多个相同待处理物品的配送装置;
图3是一示意图,示例说明一配置有该实施例的该配送装置、一读取模块、以及多个工作站的室内空间;及
图4是一流程图,示例说明该实施例中对于安装有同一识别标签之待测物品所要执行的每一处理程序之配送程序。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智能配送系统100之一实施例系适用于一配置有例如六个工作站401-406的室内空间400(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配送系统100系用来配送例如三个相同的待处理物品500,但不以此为限,并且包含例如三个对应于该等相同的待处理物品500的识别标签1、一资料服务器2及一配送装置3。此外,该等待处理物品500例如为尚待加工处理的在制品,但不以此为限,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等待处理物品500可为尚待测试的成品。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智能配送系统100亦可用来配送多个彼此不同的待处理物品500,如此本发明智能配送系统100则需包含多个分别对应于该等不同待处理物品500的识别标签1。
在本实施例中,该等识别标签1分别安装至该等待处理物品500,并储存有一对应于该等待处理物品500之唯一识别码。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该等待处理物品500彼此不同时,则每一待处理物品500所安装的该识别标签1储存有一对应于该待处理物品500的唯一识别码,换言之,该等识别标签1所储存的该等唯一识别码彼此不同。此外,在此实施例中,该等识别标签1是利用例如RFID技术来达成短距无线传输的RFID标签,但不在此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等识别标签1可以是利用蓝芽技术来达成短距无线通讯的蓝芽识别标签。另外,该等识别标签1可利用多个连接界面(未示出)而可拆离地分别连接至该等待处理物品500。
在本实施例中,该资料服务器2储存有例如对应于该唯一识别码的处理信息,该处理信息包含处理程序资料及工作站资料,该处理程序资料包含该等相同待处理物品500当前所要处理的至少一处理程序,该工作站资料包含对应于该至少一处理程序之每一者的至少一工作站。举例而言,该处理程序资料包含该等待处理物品500当前所要的依序处理的三个处理程序A,B,C,且该工作站资料包含对应于该处理程序A的该等工作站401-403、对应于该处理程序B的该等工作站404-405、及对应于该处理程序C的该工作站406。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该等待处理物品500彼此不同时,则该资料服务器2需储存有多笔分别对应于该等识别标签1所储存的该等不同唯一识别码的处理信息。
该配送装置3包括一运载单元31、一通讯单元33及一处理模块34。
该运载单元31系适于运载该等待处理物品500在该等工作站401-406之间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运载单元31包含例如一自动导向车311、及一设在该自动导向车311上并用来承载该等待处理物品500的阵列式货架312。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运载单元31亦可包含一传送带机构(未示出)。
该通讯单元33系安装在该运载单元31上(图2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该通讯单元33包含一连接一第一通讯网路200的第一通讯模块331,及一连接一第二通讯网路300的第二通讯模块332。另一方面,该等工作站401-406均连接该第一通讯网路200,并且该资料服务器2连接该第二通讯网路300。于是,该第一通讯模块331可经由该第一通讯网路200与该等工作站401-406通讯,且该第二通讯模块332可经由该第二通讯网路300与该资料服务器2通讯。举例而言,该第一通讯网路200是一利用蓝牙技术或wifi技术的短距无线通讯网路,而该第二通讯网路300是一网际网络(internet),但不以此为限。在另一例中,该第一通讯网路200可是一内部网络(intranet)。在又一例中,该第一通讯网路200及该第二通讯网路300可为同一内部网络。
该处理模块34系安装在该运载单元31上(图3未示出),且电连接该运载单元31、该第一通讯模块331及该第二通讯模块332,并。
该读取装置5系适于固设在该室内空间400内例如该运载单元31的一起始位置,并包含一读取模块51及一通讯模块52。在该配送装置3接近该读取模块51时,该读取模块51读取该等待处理物品500所安装之该等识别标签1所储存的该唯一识别码。在本实施例中,该读取模块51包含例如两无线射频辨识阵列感应器321,但不在此限。在他实施例中,该读取模块51可包含多个蓝芽识别阵列传感器。该通讯模块52电连接该读取模块51以接收该读取模块51所读取的该唯一识别码,且可经由该第一通讯网路200与该配送装置3的该通讯单元33的该第一通讯模块331通讯以便将该唯一识别码经由该第一通讯模块331传送至该处理模块34。
于是,该处理模块34在接收到来自该第一通讯模块331的该唯一识别码时,利用该第二通讯模块332,经由该第二通讯网路300传送一包含该唯一识别码的资料请求至该资料服务器2。
该资料服务器2在接收到来自该配送装置3的该资料请求时,回应于该资料请求而经由该第二通讯网路300传送一包含该处理信息的资料回覆至该配送装置3的该第二通讯模块332。
该处理模块34在经由该第二通讯模块332接收到来自该资料服务器2的该资料回覆后,依照上例,该处理模块34会依序对于该等处理程序A,B,C的每一者,执行一配送程序。以下,示例说明该实施例如何完成该等待处理物品500的所有配送程序。
参阅图4,首先,按前例来说明本实施例中该处理模块34对于该处理程序A所执行之配送程序,且该配送程序包含以下步骤。
在步骤S41中,该处理模块34利用该第一通讯模块331,经由该第一通讯网路200,传送一配送请求至例如该处理程序A所对应的该等工作站401-403。
于是,当该等工作站401-403各自接收到来自该配送装置3的该配送请求时,该等工作站401-403的每一者经由该第一通讯网路200,将一包含其本身的工作站信息之配送回覆传送至该第一通讯模块331。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该等工作站401-406的每一者而言,该工作站信息包含例如实际可执行处理的等待时间、工作站机台(未示出)的处理良率、及所需的处理时间。更明确地说,对于该处理程序A而言,该工作站信息包含实际可执行该处理程序A的等待时间、工作站机台处理该处理程序A的处理良率、及处理该处理程序A所需的处理时间。附带说明的是,该处理良率例如与工作站机台的新旧相关,且该处理时间例如与工作站机台的机型相关,但不以此为限。
在步骤S42中,当该处理模块34经由该第一通讯模块331接收到该等分别来自该等工作站401-403的配送回覆时,该处理模块34根据该等配送回覆、及例如相对最短的等待时间、相对最高的处理良率、及相对最短的处理时间等的判定条件之至少一者,从该等工作站401-403决定出一对应于该处理程序A的目标工作站。例如,若该处理模块34仅根据相对最短的等待时间之判定条件且同时来自该工作站403之该配送回覆所包含的该工作站信息之该等待时间系短于来自其他工作站401,402之该等配送回覆所包含的该等工作站信息之该等等待时间,则该处理模块34决定该工作站403为对应于该处理程序A的一目标工作站。在另一较为复杂的例子中,若该处理模块34不仅根据相对最短的等待时间之判定条件,还根据相对最高的处理良率、相对最低处理成本、及相对最短的处理时间等的判定条件时,则该处理模块34会利用多个分别对应于前述所有判定条件之权重因子,将该等所有判定条件进行加权处理,并根据一加权结果决定出一对应于该处理程序A的目标工作站。值得注意的是,该等权重因子较佳地可根据一相关于一历史期间的客户满意度统计结果自动调整。
在步骤S43中,该处理模块34产生一相关于该目标工作站的移动控制信号,并将该移动控制信号输出至该运载单元31,以致该运载单元31根据该移动控制信号,且利用例如室内定位技术,但不以此为限,将该等待处理物品500运送到该目标工作站的一所在位置,以便该目标工作站执行该等待处理物品500的该处理程序A。按前述例子,例如,该运载单元31根据该处理模块34所产生的该移动控制信号,将该等待处理物品500运送到该工作站403,以便该工作站403执行该等待处理物品500的该处理程序A。
然后,待该目标工作站执行完该处理程序A并将该等待处理物品500放回至该运载单元31后,该处理模块34对于该处理程序B,可通过重复执行图4的步骤S41-S43来完成对应于该处理程序B的配送程序。按前例,由于该等工作站404,405对应于该处理程序B,该等工作站404,405的其中之一者被该处理模块34定为对应于该处理程序B的目标工作站。
同样地,待对应于该处理程序B的该目标工作站执行完该处理程序B并将该等待处理物品500放回至该运载单元31后,该处理模块34对于该处理程序C,亦可通过重复执行图4的步骤S41-S43来完成对应于该处理程序C的配送程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按前例,由于仅该工作站406对应于该处理程序C,该处理模块34仅能将该工作站406作为对应于该处理程序C的目标工作站,在此情况下,该处理模块34可通过该移动控制信号控制该运载单元34直接将该等待处理物品500运送至该工作站406,因而可省略图4中的步骤S41-S42。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本发明智能配送系统100是用来配送多个彼此不同的待处理物品500时,该处理模块34可依照所欲之顺序,将该等待处理物品500排序,并依序对于每一待处理物品500,执行如以上所述的所有对应配送程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智能配送系统100对于该等待处理物品500当前所要处理的每一处理程序,能依照所欲的判定条件决定出一对应的目标工作,以便能以相对高效率的方式来配送该等待处理物品500,藉此能达到智能配送之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智能配送系统100能提供智能配送的功能,该等待处理物品500于是能以相对较高的处理效率被处理完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均等修饰和变化,皆应该属于本发明专利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智能配送系统,适用于一配置有多个工作站的室内空间,其特征在于:该智能配送系统包含:
一识别标签,适于安装至一待处理物品,并储存有一对应于该待处理物品之唯一识别码;一配送装置,包括
一运载单元,适于运载该待处理物品在该等工作站之间移动,
一通讯单元,安装在该运载单元上,并可与该等工作站通讯,
一处理模块,安装在该运载单元上,且电连接该运载单元及该通讯单元;
一读取装置,适于固设于该室内空间,并包含
一读取模块,用于在该配送装置接近时读取该待处理物品所安装之该识别标签所储存的该唯一识别码,及
一通讯模块,电连接该读取模块以接收该读取模块所读取的该唯一识别码,且可与该配送装置的该通讯单元通讯以便将该唯一识别码经由该通讯单元传送至该处理模块;及
一资料服务器,可与该配送装置之该通讯单元通讯,并储存有对应于该唯一识别码的处理信息,该处理信息包含处理程序资料及工作站资料,该处理程序资料包含该待处理物品当前所要处理的至少一处理程序,该工作站资料包含对应于该至少一处理程序之每一者的至少一工作站;
其中,该配送装置的该处理模块利用该通讯单元传送一包含该唯一识别码的资料请求至该资料服务器,该资料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该配送装置的该资料请求时,回应于该资料请求而传送一包含该处理信息之资料回覆至该配送装置;
其中,该配送装置的该处理模块在经由该通讯单元接收到来自该资料服务器的该资料回覆后,依序对于该至少一处理程序的每一者,
利用该通讯单元传送一配送请求至对应于该处理程序的该至少一工作站,
在经由该通讯单元接收到至少一分别来自该至少一工作站且各自包含工作站信息的配送回覆时,根据该至少一配送回覆、及多个判定条件中的至少一者,从该至少一工作站决定出一对应于该处理程序的目标工作站,及
产生一相关于该目标工作站的移动控制信号,并将该移动控制信号输出至该运载单元,以致该运载单元根据该移动控制信号运送该待处理物品到该目标工作站的一所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于该至少一处理程序的每一者,来自该至少一工作站之每一者的该配送回覆所包含的工作站信息包含等待时间、处理良率及处理时间;
该等判定条件包含相对最短的等待时间、相对最高的处理良率、及相对最短的处理时间;及
对于该至少一处理程序的每一者,来自该目标工作站的该配送回覆所包含的该工作站信息符合该等判定条件中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配送装置的该运载单元系设有一适用于安置该待处理物品的阵列式货架,并且该读取装置的该读取模块包含一无线射频辨识阵列感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配送装置的该通讯单元包含:
一第一通讯模块,电连接该处理模块,并经由一第一通讯网路与该等工作站及该读取装置的该通讯模块通讯;及
一第二通讯模块,电连接该处理模块,并经由一第二通讯网路与该资料服务器通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讯网路是一利用蓝牙技术及wifi技术之其中一者的短距无线通讯网路,并且该第二通讯网路是一网际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配送装置的该运载单元包含一自动导向车及一传送带机构其中之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运载单元包含该自动导向车时,该自动导向车系利用室内定位技术来运送该待处理物品。
8.一种智能配送装置,适用于在一配置有多个工作站及一读取装置的室内空间内配送一安装有一识别标签的待处理物品,该识别标签储存有一对应于该待处理物品之唯一识别码,其特征在于:该智能配送装置包含:
一运载单元,适于运载该待处理物品在该等工作站之间移动;
一通讯单元,安装在该运载单元上,并适于与该等工作站、该读取装置及一资料服务器通讯,而且在该运载单元接近该读取装置时,接收到来自该读取装置且由该读取装置读取到该待处理物品所安装之该识别标签所储存的该唯一识别码;及
一处理模块,安装在该运载单元上,且电连接该运载单元及该通讯单元,并接收来自该通讯单元的该唯一识别码;
其中,该资料服务器储存有对应于该唯一识别码的处理信息,该处理信息包含处理程序资料及工作站资料,该处理程序资料包含该待处理物品当前所要处理的至少一处理程序,该工作站资料包含对应于该至少一处理程序之每一者的至少一工作站;
其中,该处理模块利用该通讯单元传送一包含该唯一识别码的资料请求至该资料服务器,并在接收到一来自该资料服务器且包含该处理信息的资料回覆后,依序对于该至少一处理程序的每一者,
利用该通讯单元传送一配送请求至对应于该处理程序的该至少一工作站,
在经由该通讯单元接收到至少一分别来自该至少一工作站且各自包含工作站信息的配送回覆时,并根据该至少一配送回覆、及多个判定条件中的至少一者,从该至少一工作站决定出一对应于该处理程序的目标工作站,及
产生一相关于该目标工作站的移动控制信号,并将该移动控制信号输出至该运载单元,以致该运载单元根据该移动控制信号运送该待处理物品到该目标工作站的一所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该至少一处理程序的每一者,来自该至少一工作站之每一者的该配送回覆所包含的工作站信息包含等待时间、处理良率及处理时间;
该等判定条件包含相对最短的等待时间、相对最高的处理良率、及相对最短的处理时间;及
对于该至少一处理程序的每一者,来自该目标工作站的该配送回覆所包含的该工作站信息符合该等判定条件中至少一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读取模块包含一无线射频辨识阵列感应器,该运载单元系设有一适用于安置该待处理物品的阵列式货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讯单元包含:
一第一通讯模块,电连接该处理模块,并经由一第一通讯网路与该等工作站及该读取装置通讯;及
一第二通讯模块,电连接该处理模块,并经由一第二通讯网路与该资料服务器通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讯网路是一利用蓝牙技术及wifi技术之其中一者的短距无线通讯网路,并且该第二通讯网路是一网际网络。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载单元包含一自动导向车及一传送带机构其中之一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运载单元包含该自动导向车时,该自动导向车系利用室内定位技术来运送该待处理物品。
CN201610379713.2A 2016-05-31 2016-05-31 智能配送装置与系统 Active CN107450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9713.2A CN107450484B (zh) 2016-05-31 2016-05-31 智能配送装置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9713.2A CN107450484B (zh) 2016-05-31 2016-05-31 智能配送装置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0484A true CN107450484A (zh) 2017-12-08
CN107450484B CN107450484B (zh) 2019-08-20

Family

ID=60486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79713.2A Active CN107450484B (zh) 2016-05-31 2016-05-31 智能配送装置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5048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2588A (zh) * 2006-03-22 2007-09-26 亚仕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搬运车管理装置和搬运车管理系统及搬运车管理方法
CN101073446A (zh) * 2006-05-19 2007-11-21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智能物料配送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US20090169347A1 (en) * 2007-12-28 2009-07-0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Workstation
EP2119643A1 (de) * 2008-05-16 2009-11-18 TGW Mechanics GmbH Verfahren und Lagersystem zum Konsolidieren von Versandeinheiten
CN201914651U (zh) * 2010-12-23 2011-08-0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搬运装置以及货物储存和运输系统
CN103163883A (zh) * 2011-12-15 2013-06-1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自动搬运车导引系统及自动搬运车导引方法
CN104142682A (zh) * 2013-11-15 2014-11-12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agv的商品分拣方法
WO2015005740A1 (ko) * 2013-07-11 2015-01-15 한미아이티 주식회사 자동 안내 대차를 이용한 재고 관리 시스템
CN105225090A (zh) * 2015-10-10 2016-01-06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2588A (zh) * 2006-03-22 2007-09-26 亚仕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搬运车管理装置和搬运车管理系统及搬运车管理方法
CN101073446A (zh) * 2006-05-19 2007-11-21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智能物料配送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US20090169347A1 (en) * 2007-12-28 2009-07-0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Workstation
EP2119643A1 (de) * 2008-05-16 2009-11-18 TGW Mechanics GmbH Verfahren und Lagersystem zum Konsolidieren von Versandeinheiten
CN201914651U (zh) * 2010-12-23 2011-08-0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搬运装置以及货物储存和运输系统
CN103163883A (zh) * 2011-12-15 2013-06-1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自动搬运车导引系统及自动搬运车导引方法
WO2015005740A1 (ko) * 2013-07-11 2015-01-15 한미아이티 주식회사 자동 안내 대차를 이용한 재고 관리 시스템
CN104142682A (zh) * 2013-11-15 2014-11-12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agv的商品分拣方法
CN105225090A (zh) * 2015-10-10 2016-01-06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0484B (zh)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5083B (zh) 送餐的方法、装置、送餐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US1049418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ed autonomous robot interfacing using live image feeds
CN110414638B (zh) 一种基于rfid的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JP5264473B2 (ja) マテリアルハンドリング施設内で複数の送り先へのアイテムをモートを用いて対応する複数のレセプタクルにピッキング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8266071B2 (en) Manifest generation and download systems and methods
US823929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status information of inventory-related tasks using a status indicator
US750494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rect asset tracking with RFID
CN106971284B (zh) 基于css微基站和rfid的仓储货物管理装置及方法
US20080284566A1 (en) Location based electronic sign system
KR20060045413A (ko) 위치 기반의 물질 핸들링 및 프로세싱
CN102622684A (zh) 基于无线物联网的生产及供应链协同系统
KR101707979B1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장치를 이용한 통합 플랫폼 시스템
CN109107903B (zh) 自动分拣方法及系统
EP410244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der processing
US20210371232A1 (en) Method of configuring an elevator system
CN107450484A (zh) 智能配送装置与系统
KR20140104855A (ko) 차량수급이 용이한 택배회사의 집하 등록시스템 및 방법.
TWI590018B (zh) 智能配送裝置與系統
CN114862310A (zh) 物料配送方法、装置、自动运输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95432B (zh) 基于无线通信的仓储捡货方法
KR20050109213A (ko) 알에프 아이디를 이용한 배송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435840A (zh) 自动化拣选装置、物料拣选方法和服务器
WO201904617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DELIVERY
CN112364959B (zh) 一种基于rfid的特种装备转运交接系统
KR101815022B1 (ko) 이종의 주문 정보 연동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