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8251A - 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8251A
CN107438251A CN201610356137.XA CN201610356137A CN107438251A CN 107438251 A CN107438251 A CN 107438251A CN 201610356137 A CN201610356137 A CN 201610356137A CN 107438251 A CN107438251 A CN 107438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outdoor
indoor
rsrp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561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8251B (zh
Inventor
李益刚
李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3561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3825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9316 priority patent/WO20172021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438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8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8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8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04W16/20Network planning tools for indoor coverage or short range network deploy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将服务小区的MR样本数据按照预设的方向划分策略划分为至少一个MR样本数据集合;针对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获取对应的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按照室内用户与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通过预设的拟合算法与所述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获取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将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预设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对排序后的MR数据按照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进行标记。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无线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领域中,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会对基站侧发送的下行信号进行测量,并且将下行测量结果发送给基站;而基站侧也会对UE的上行信号进行测量,根据上行信号测量结果和下行信号测量结果对UE进行功率控制和切换。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区分室内外用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即通过在基站侧收集到测量报告(MR,Measurement Report),利用室内外用户的区分技术,可以区分出哪些MR属于室内用户,哪些MR属于室外用户;而且区分出网络中存在的弱覆盖、信号质量差、高干扰区域是属于室内还是室外,便于网络规划优化人员制定更为精准的网络优化或基站添加方案。例如,区分室内外用户可以解决运营商非常关注的如何准确识别深度覆盖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精准加站方案,如果是室内弱覆盖,则建议加室分站;如果是室外弱覆盖,则建议加室外站。
由于室内小区基本只覆盖室内用户,故当用户的服务小区为室内小区时,则可较容易判断出该用户的MR数据为室内用户。但当用户的服务小区为室外小区时,则现有的技术无法判断出该用户是属于室内用户还是室外用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当用户的服务小区为室外小区时,能够判断出该用户是属于室内用户还是室外用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服务小区的MR样本数据按照预设的方向划分策略划分为至少一个MR样本数据集合;其中,所述服务小区为室外小区;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每个MR样本数据之间由于方向引起的天线水平增益低于预设的增益阈值;
针对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获取对应的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
按照室内用户与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通过预设的拟合算法与所述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获取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
将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预设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对排序后的MR数据按照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进行标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服务小区的每条MR样本数据均对应一个用户设备UE,每条MR样本数据可以包括:时间戳、服务小区的小区标识、服务小区接收场强,以RSRP为表征量、服务小区接收质量,以RSRQ为表征量、时间提前量TA、服务小区的方向参数,以AOA或RSRP最强的邻小区的标识为表征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针对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获取对应的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具体可以包括:
针对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将集合中的所有MR样本数据按照接收场强进行样本数量的统计,获取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对应的统计分布图及对应的统计曲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按照室内用户与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通过预设的拟合算法与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获取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具体包括:
获取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对应的第一参数;
按照室内用户的分布性质,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并获取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第二参数;
按照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并获取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第三参数;
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对室内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并同时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三参数对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通过预设轮次迭代后,选取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
根据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对室内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并同时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三参数对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通过预设轮次迭代后,选取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具体包括:
根据第一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indoor以及最高接收场强MaxRSRPindoor
根据第三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外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outdoor以及最小接收场强MinRSRPindoor
根据第二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内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indoorRate;
根据第四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外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outdoorRate;
获取当前迭代次数每个RSRP区间的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以及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之和,再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中对应的RSRP区间的MR样本数量相减,获得每个RSRP区间的误差;
将每个RSRP区间的误差进行累加,得到当前迭代次数的总误差;并选取总误差最小的迭代次数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具体包括:
根据总误差最小的迭代次数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得每个RSRP区间对应的临时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indoorCount(RSRP)和临时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outdoorCount(RSRP);
根据临时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indoorCount(RSRP)和临时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outdoorCount(RSRP)获取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indoor(RSRP)和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outdoor(RSRP);
根据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和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以及MR样本数据集合中每个RSRP区间的样本数量获取每个RSRP区间的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和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将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预设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具体包括:
将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接收强度RSRP区间划分,并在每个划分的RSRP区间中,按照TA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并当TA相同时,按照接收质量RSRQ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对排序后的MR数据按照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进行标记,具体包括:
在每个划分的RSRP区间对应的排序后的MR数据中,顺序选取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intdoor(RSRP)个MR数据标记为室内用户;逆序选取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outdoor(RSRP)个MR数据标记为室外用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划分模块、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排序模块和标记模块;其中,
所述划分模块,用于将服务小区的MR样本数据按照预设的方向划分策略划分为至少一个MR样本数据集合;其中,所述服务小区为室外小区;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每个MR样本数据之间由于方向引起的天线水平增益低于预设的增益阈值;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获取对应的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按照室内用户与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通过预设的拟合算法与所述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获取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
所述排序模块,用于将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预设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所述标记模块,用于对排序后的MR数据按照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进行标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服务小区的每条MR样本数据均对应一个用户设备UE,每条MR样本数据可以包括:时间戳、服务小区的小区标识、服务小区接收场强,以RSRP为表征量、服务小区接收质量,以RSRQ为表征量、时间提前量TA、服务小区的方向参数,以AOA或RSRP最强的邻小区的标识为表征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将集合中的所有MR样本数据按照接收场强进行样本数量的统计,获取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对应的统计分布图及对应的统计曲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对应的第一参数;
以及,按照室内用户的分布性质,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并获取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第二参数;
以及,按照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并获取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第三参数;
以及,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对室内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并同时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三参数对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通过预设轮次迭代后,选取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
以及,根据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indoor以及最高接收场强MaxRSRPindoor
以及,根据第三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外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outdoor以及最小接收场强MinRSRPindoor
以及,根据第二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内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indoorRate;
以及,根据第四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外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outdoorRate;
以及,获取当前迭代次数每个RSRP区间的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以及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之和,再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中对应的RSRP区间的MR样本数量相减,获得每个RSRP区间的误差;
以及,将每个RSRP区间的误差进行累加,得到当前迭代次数的总误差;并选取总误差最小的迭代次数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总误差最小的迭代次数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得每个RSRP区间对应的临时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indoorCount(RSRP)和临时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outdoorCount(RSRP);
以及,根据临时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indoorCount(RSRP)和临时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outdoorCount(RSRP)获取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indoor(RSRP)和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outdoor(RSRP);
以及,根据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和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以及MR样本数据集合中每个RSRP区间的样本数量获取每个RSRP区间的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和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序模块,具体用于:
将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接收强度RSRP区间划分,并在每个划分的RSRP区间中,按照TA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并当TA相同时,按照接收质量RSRQ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标记模块,具体用于:
在每个划分的RSRP区间对应的排序后的MR数据中,顺序选取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intdoor(RSRP)个MR数据标记为室内用户;逆序选取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outdoor(RSRP)个MR数据标记为室外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通过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曲线拟合技术,区分出每个接收场强区的MR样本点中室内和室外样本点的个数,从而当用户的服务小区为室外小区时,能够从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侧区分出室内外用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R数据分布统计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小区划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统计分布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取误差最小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需要用到的现有技术知识及相关现有技术推导所得到的预备知识进行阐述。
1、特定的室内用户接收到来自室外服务小区的接收场强,和与室内用户位置相同或相近的室外用户接收到来自相同室外服务小区的接收场强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于该室内用户所处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如图1所示,经过外场的实测,在室内用户A与室外用户B位置接近的情况下,室内用户A比室外用户B的接收场强通常低10到20dB,在图1中,以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作为接收场强的表征量,并以建筑物的穿透损耗设定为15dB进行示例,室内用户A的时间提前量(TA,Timing Advanced)为2,RSRP为-100dB;室外用户B的TA也为2,RSRP为-85dB。
2、在服务小区覆盖范围内,当室内用户A和室外用户B在以服务小区为圆心的相同或相近的方向上,则天线水平方向增益的差异与距离差异引起的路损差异的影响相对而言较小。
对于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DD-LTE,Time Division Duplexing Long TermEvolution)制式来说,基站如果安装有智能天线,那么基站可以测量并上报天线到达角(AOA,Angle-of-Arrival),即UE与基站天线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因此,TDD-LTE基站在安装有智能天线的场景下,可以利用AOA来确定不同的用户与服务小区之间的方向是否相同或相近;
对于TDD-LTE和频分双工长期演进(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制式下的MR可以上报服务小区周边邻小区的频点和PCI,以及邻小区的RSRP,而服务小区周边所有邻小区中,RSRP最强的邻小区可以近似地标识UE的方向。
如图2所示,UE1的RSRP最强的邻小区可能为NCell1,同理,UE2、UE3、UE4的RSRP最强的邻小区可能为NCell2、NCell3、NCell4。服务小区可以利用RSRP最强的邻小区来确定不同的UE与服务小区之间的方向是否接近。
由于现在的天线基本都具备零点填充技术,在从基站处至天线在垂直方向落地点的范围内,即靠近基站较近的位置的差异引起的天线垂直增益差异相对较小。故可得到:以服务小区为圆心,相同或相近方向的不同UE的接收场强差异主要来自于与基站的距离差异引起的路损差异;即距离基站越近,则UE接收场强越强,距离基站越远,则UE的接收场强越弱。
3、通过上述两点已知技术,可以推导得到,当室内用户A和室外用户B的服务小区相同,接收场强相同,且室内用户A和室外用户B的位置在以服务小区为圆心的相同或相近的方向上,则室内用户A比室外用户B更趋向于距离服务小区更近的位置,室外用户B更趋向于距离服务小区更远的位置。如图3所示。
4、由于LTE系统中,一个TA约为78米,因此,当室内用户A与室外用户B的TA相等时,仅使用TA无法进行室内外用户的区分在上述第三点推导知识中可以得知,室内用户A比室外用户B更趋向于距离服务小区更近的位置,因此,室内用户A与服务小区的周边邻小区距离比室外用户B相对更远,所以室内用户A受到服务小区周边邻小区的干扰比室外用户B小,从而可以得知:室内用户A的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Quality)有更大的可能性比室外用户B好。通过实测数据可以证明:在相同RSRP条件下,绝大多数室外样本点比室内样本点的RSRQ值更小。
5、通常情况下,每栋建筑物周边都有室外道路,因此,每个建筑物的室内用户都可以找到与之位置相近的室外用户,位置差异最大不超过建筑物的宽度的1/2。所以当数据采集的时间足够长时,可以近似认为每个室内用户都可以有一个室外用户与其位置接近。在一般情况下,室内外用户的密集呈度呈正比,即建筑物内用户越密集,则周边道路上的用户也越密集,所以当某个特定服务小区覆盖范围下用户数足够多,采集数据的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可以近似认为该服务小区覆盖范围下,室内用户和室外用户的地理分布情况基本接近。
6、在无线网络规划及网络优化领域,通常会生成以RSRP为横轴,MR样本点数为纵轴的MR分布统计图,将图中每个RSRP样本点轴的最高点进行连线处理后可形成一条MR分布曲线。曲线的RSRP轴维度,我们将其称为曲线宽度,曲线的MR样本点数轴维度,我们将其称为曲线高度。由上述第5点知识可以得到,由于在某个特定服务小区下,室内用户和室外用户的地理分布情况基本接近,当特定服务小区下所有用户的业务特征相近时,每个用户产生的MR样本数量也接近,故室内用户和室外用户在特定服务小区下的分布曲线特征基本相同,特定服务小区以RSRP为单位统计样本点数的分布曲线是由两条曲线形状特征基本相同的室内用户和室外用户以RSRP为单位统计MR样本点数的分布曲线叠加而成,如图4所示,在图4所示的分布图中,实线表示某一特定室外服务小区的室内用户和室外用户以RSRP为单位统计MR样本点数的分布曲线;虚线为该特定室外服务小区的室外用户以RSRP为单位统计MR样本点数的分布曲线;点虚线为为该特定室外服务小区的室内用户以RSRP为单位统计MR样本点数的分布曲线。
7、对于图4所示的MR分布统计图,基于前述的现有知识以及推导知识,可以得出:
由第一点知识可以得知:在服务小区相同,位置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室内用户比室外用户RSRP低10~20dB左右,故特定服务小区的室内和室外曲线的宽度都比特定小区的总体分布曲线的宽度小10~20dB;
由于某个RSRP区间内要么全部是室内用户样本点,要么全部是室外用户样本点,要么是室内和室外用户样本点的叠加,因此,特定服务小区的室内用户和室外用户曲线的高度和宽度都应该落在特定小区总体分布曲线的高度和宽度的范围内;
由于特定服务小区的室内曲线在特定服务小区总体分布曲线的RSRP值较高一侧的10~20dB范围内没有样本点;同理,特定服务小区的室外用户曲线在特定服务小区总体分布曲线的RSRP值低一侧的10~20dB范围内没有样本点;因此,室内用户分布曲线在RSRP轴的RSRP最低侧与特定服务小区的总体分布曲线的RSRP轴的RSRP最低侧对齐;与此同时,室外用户分布曲线的RSRP轴的RSRP最高侧与特定服务小区总体分布曲线的RSRP轴的RSRP最高侧对齐。
另外,经过大量的实测统计,特定用户在室内活动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大于在室外活动的时间,故在通常情况下,在某一个统计周期范围内,特定服务小区的室内用户比室外用户多,故在通常情况下,特定服务小区的室内用户分布曲线高度比特定小区室外用户分布曲线的高度要高。
基于上述现有以及推导得到的预备知识,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思想为:在服务小区为室外小区的场景下,利用服务小区相同、接收场强相同、与服务小区的方向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与服务小区距离越近则越趋向于室内用户;以及,服务小区相同、接收场强相同、与服务小区的方向相同或相近、距离相同或接近的条件下,接收质量越好越趋向于室内用户的原理,通过曲线拟合技术,区分出每个接收场强区的MR样本点中室内和室外样本点的个数,从而能够从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侧区分出室内外用户。
基于上述基本思想以及现有以及推导得到的预备知识,得到本发明提供的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侧,该方法可以包括:
S501:将服务小区的MR样本数据按照预设的方向划分策略划分为至少一个MR样本数据集合;
其中,服务小区为室外小区;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每个MR样本数据之间由于方向引起的天线水平增益低于预设的增益阈值;可以理解地,增益阈值用于表征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样本数据之间可以忽略掉因为方向引起的天线水平增益的差异。
S502:针对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获取对应的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
S503:按照室内用户与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通过预设的拟合算法与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获取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
S504:将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预设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S505:对排序后的MR数据按照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进行标记。
图5所示的方案,在服务小区为室外小区的情况下,通过室内用户与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获知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室内用户数量和室外用户数量;随后将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进行排序之后,根据该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和室外用户数量对每个MR样本数据进行标记,从而实现了对服务小区内的室内用户和室外用户进行区分。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小区的每条MR样本数据均可以对应一个用户设备UE,每条MR样本数据可以包括:时间戳、服务小区的小区标识、服务小区接收场强,以RSRP为表征量、服务小区接收质量,以RSRQ为表征量、时间提前量TA、服务小区的方向参数,以AOA或RSRP最强的邻小区的标识为表征量。
需要说明的是,以AOA为服务小区的方向参数为例,对于步骤S501,将服务小区的MR样本数据按照预设的方向划分策略划分为至少一个MR样本数据集合,具体可以通过以AOA的M度范围为单位,将服务小区的MR样本数据划分为若干个带方向性的MR样本数据集合。在本实施例中,M可以取30度。如图6所示,将服务小区划分为了4个以30度为单位的MR数据集合。
示例性地,对于步骤S502来说,针对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获取对应的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具体可以包括:
针对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将集合中的所有MR样本数据按照接收场强进行样本数量的统计,获取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对应的统计分布图及对应的统计曲线。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以某个单独的MR样本数据集合为例,根据该集合中的样本数据生成以RSRP为单位的MR样本点数的集合,并生成以RSRP为区间的MR统计分布图和以RSRP为横轴,以MR样本点数count为纵轴的统计曲线,并用函数f(RSRP)描述该统计曲线,具体可以记为Count=f(RSRP)。统计分布图与统计曲线则是对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的具体的表征形式,如图7所示。统计分布图为柱状图,统计曲线如图7中的实线所示。
示例性地,参见图8,对于步骤S503来说,按照室内用户与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通过预设的拟合算法与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获取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具体可以包括:
S5031:获取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对应的第一参数;
具体地,当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通过图7所示的统计分布图与统计曲线进行表征的时候,第一参数包括:统计曲线最大值MaxCount、统计曲线的最高接收场强MaxRSRP和最低接收场强MinRSRP、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MaxRSRP-MinRSRP+1、每个接收场强区间的MR样本点数与MaxCount的比值MaxCountRate。具体地,以RSRP作为接收场强的表征量,某服务小区中,RSRP与Count和MaxCountRate的关系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接上表
接上表
从而可以通过式1获取整数RSRP区间的Count,即
当RSRP为非整数时,按照式2获取非整数RSRP对应的Count值。
S5032:按照室内用户的分布性质,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并获取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第二参数;
具体地,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对应的统计曲线可以设定为Count′=f′(RSRP);在室内用户对应的统计曲线f′(RSRP)中,最高接收场强MaxRSRPindoor、最低接收场强MinRSRPindoor、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indoor=MaxRSRPindoor-MinRSRPindoor+1、统计曲线最大值MaxCountindoor,并且设定MinRSRPindoor=MinRSRP以及第一门限区间N1min和N1max,第一门限区间满足N1min≤MaxRSRP-MaxRSRPindoor≤N1max;在本实施例中,N1min优选为10,N1max优选为20;其中,10和20分别代表了建筑物穿透损耗的建议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理解地,该值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穿透损耗的实际值而进行修改。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上述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可以得到第一门限区间N1min和N1max同样也可以满足N1min≤RSRPNUM-RSRPNUMindoor≤N1max;还可以设定第二门限区间N2min和N2max,并且使得N2min≤MaxCountindoorRate≤N2max;其中,MaxCountindoorRate代表了室内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值,具体地可以为MaxCountindoorRate=MaxCountindoor/MaxCount,其中N2min建议取值为0.6,N2max建议取值为0.9,代表了室内用户的统计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的高度之间的比例区间的范围。可以理解地,该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修改。
此外,还可以根据室内用户对应的统计曲线当前的曲线宽度和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的曲线宽度的比值,可以计算出室内用户对应的统计曲线f′(RSRP)的每个RSRPindoor区间对应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的RSRP区间的相对值的位置RSRP′;具体地,RSRP′可以通过式3得到:
RSRP′=MINRSRP+(RSRPindoor-MinRSRPindoor)/RSRPNUMindoor×RSRPNUM (3)
根据int(RSRP′)的值查表1中相应的int(RSRP′)和int(RSRP′)+1的Count和MaxCountRate,并将相关参数代入式2,即可得到f′(RSRP)函数所描述的室内用户对应的统计曲线的每个RSRPindoor区间在f(RSRP)函数描述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中对应的RSRP区间的Count值,即Count(RSRP)。由于f′(RSRP)所描述的室内用户曲线的高度比f(RSRP)所描述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的高度低,故f′(RSRP)函数所描述的室内用户的统计曲线的每个RSRPindoor区间的实际Count′值可以用式4所描述:
Count′(RSRPindoor)=Count(RSRP)×MaxCountindoorRate (4)
S5033:按照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并获取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第三参数;
具体地,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对应的统计曲线可以设定为Count″=f″(RSRP);在室外用户对应的统计曲线f″(RSRP)中,最高接收场强MaxRSRPoutdoor、最低接收场强MinRSRPoutdoor、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outdoor=MaxRSRPoutdoor-MinRSRPoutdoor+1、统计曲线最大值MaxCountoutdoor,并且设定MaxRSRPoutdoor=MaxRSRP以及第三门限区间N3min和N3max,第三门限区间满足N3min≤MinRSRP-MinRSRPoutdoor≤N3max;在本实施例中,N3min优选为10,N3max优选为20;其中,10和20分别代表了建筑物穿透损耗的建议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理解地,该值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穿透损耗的实际值而进行修改。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上述的第一参数和第三参数,可以得到第三门限区间N3min和N3max同样也可以满足N3min≤RSRPNUM-RSRPNUMoutdoor≤N3max;还可以设定第四门限区间N4min和N4max,并且使得N4min≤MaxCountoutdoorRate≤N4max;其中,MaxCountoutdoorRate代表了室外用户统计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值,具体地可以为MaxCountoutdoorRate=MaxCountoutdoor/MaxCount,其中N4min建议取值为0.1,N4max建议取值为0.4,代表了室外用户统计曲线的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的高度之间的比例区间的范围。可以理解地,该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修改;并且通过第四门限区间的取值可以看出,根据室内用户统计曲线的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大于室外用户统计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即:MaxCountindoorRate>MaxCountoutdoorRate。
此外,f″(RSRP)函数所描述的室外用户的统计曲线的每个RSRPoutdoor区间对应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的RSRP区间的相对值的位置RSRP″通过式5得到:
RSRP′=MINRSRP+(RSRPoutdoor-MinRSRPoutdoor)/RSRPNUMoutdoor×RSRPNUM (5)
根据int(RSRP″)的值查表1中相应的int(RSRP″)和int(RSRP″)+1的Count和MaxCountRate,并将相关参数代入式2,即可得到f″(RSRP)函数所描述的室外用户对应的统计曲线的每个RSRPoutdoor区间在f(RSRP)函数描述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中对应的RSRP区间的Count值,即Count(RSRP)。由于f″(RSRP)所描述的室外用户曲线的高度比f(RSRP)所描述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的高度低,故f″(RSRP)函数所描述的室内用户的统计曲线的每个RSRPoutdoor区间的实际Count″值可以用式6所描述:
Count″(RSRPoutdoor)=Count(RSRP)×MaxCountoutdoorRate (6)
S5034: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对室内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并同时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三参数对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通过预设轮次迭代后,选取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
具体地,对于步骤S5034,参见图9,可以包括S50341至S50346:
S50341:根据第一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indoor以及最高接收场强MaxRSRPindoor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通过式7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indoor
RSRPNUMindoor=RSRPNUM-N1min-int[(x-1)×(N1max-N1min)/(X-1)] (7)
其中,x表示当前第一迭代次数,X表示预设的迭代轮次;
在确定了RSRPNUMindoor之后,可以根据式8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的最高接收场强MaxRSRPindoor
MaxRSRPindoor=MinRSRP+RSRPNUMindoor-1 (8)
S50342:根据第三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外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outdoor以及最小接收场强MinRSRPindoor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相应于步骤S50341,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外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outdoor以及最小接收场强MinRSRPindoor分别通过式9和式10得到:
RSRPNUMoutdoor=RSRPNUM-N3min-int[(x-1)×(N3max-N3min)/(X-1)] (9)
MinRSRPoutdoor=MaxRSRP+RSRPNUMoutdoor-1 (10)
S50343:根据第二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内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indoorRate;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通过式11获取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内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indoorRate:
MaxCountindoorRate=N2min+(y-1)×(N2max-N2min)/(Y-1) (11)
其中,y表示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表示预设的迭代轮次;
S50344:根据第四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外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outdoorRate;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相应于步骤S50343,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外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outdoorRate可以通过式12得到:
MaxCountoutdoorRate=N4min+(y-1)×(N4max-N4min)/(Y-1) (12)
S50345:获取当前迭代次数每个RSRP区间的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以及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之和,再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中对应的RSRP区间的MR样本数量相减,获得每个RSRP区间的误差;
S50346:将每个RSRP区间的误差进行累加,得到当前迭代次数的总误差;并选取总误差最小的迭代次数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
S5035:根据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图9所示的方案,在得到总误差最小的迭代次数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之后,参见图10,步骤S5035具体可以包括:
S50351:根据总误差最小的迭代次数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得每个RSRP区间对应的临时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indoorCount(RSRP)和临时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outdoorCount(RSRP);
S50352:根据临时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indoorCount(RSRP)和临时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outdoorCount(RSRP)获取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indoor(RSRP)和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outdoor(RSRP);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可以为: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可以为
S50353:根据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和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以及MR样本数据集合中每个RSRP区间的样本数量获取每个RSRP区间的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和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将MR样本数据集合中每个RSRP区间的样本数量Count(RSRP)乘以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indoor(RSRP)获取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indoor(RSRP);随后通过MR样本数据集合中每个RSRP区间的样本数量Count(RSRP)减去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indoor(RSRP)获得每个RSRP区间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量Countoutdoor(RSRP);
可以理解地,上述具体实现过程还可以为:将MR样本数据集合中每个RSRP区间的样本数量Count(RSRP)乘以每个RSRP区间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outdoor(RSRP)获取每个RSRP区间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outdoor(RSRP);随后通过MR样本数据集合中每个RSRP区间的样本数量Count(RSRP)减去每个RSRP区间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outdoor(RSRP)获得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量Countintdoor(RSRP);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可选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当出现非整数时,可以进行四舍五入取整。
示例性地,步骤S504具体可以包括:
将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接收强度RSRP区间划分,并在每个划分的RSRP区间中,按照TA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并当TA相同时,按照接收质量RSRQ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示例性地,结合上述获取每个RSRP区间的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intdoor(RSRP)和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outdoor(RSRP),步骤S505可以包括:
在每个划分的RSRP区间对应的排序后的MR数据中,顺序选取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intdoor(RSRP)个MR数据标记为室内用户;逆序选取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outdoor(RSRP)个MR数据标记为室外用户。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参见图11,基于在服务小区为室外小区的场景下,利用服务小区相同、接收场强相同、与服务小区的方向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与服务小区距离越近则越趋向于室内用户;以及,服务小区相同、接收场强相同、与服务小区的方向相同或相近、距离相同或接近的条件下,接收质量越好越趋向于室内用户的原理,可以理解地,在图11中,在相同的RSRP=-90dBM的条件下,TA较小的均为室内用户;TA较大的均为室外用户;而TA相同的情况下,例如TA=4,接收质量较好的为室内用户,如RSRQ=-2、-3;接收质量较差的为室外用户,如RSRQ=-5。
可以理解地,将所有MR样本数据集合按照上述方案进行标记完成后,也就完成了针对服务小区的所有MR样本数据进行室内外用户的区分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通过曲线拟合技术,区分出每个接收场强区的MR样本点中室内和室外样本点的个数,从而能够从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侧区分出室内外用户。
实施例二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构思,参见图1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装置120,该装置120可以包括:划分模块1201、第一获取模块1202、第二获取模块1203、排序模块1204和标记模块1205;其中,
所述划分模块1201,用于将服务小区的MR样本数据按照预设的方向划分策略划分为至少一个MR样本数据集合;其中,所述服务小区为室外小区;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每个MR样本数据之间由于方向引起的天线水平增益低于预设的增益阈值;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202,用于针对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获取对应的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203,用于按照室内用户与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通过预设的拟合算法与所述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获取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
所述排序模块1204,用于将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预设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所述标记模块1205,用于对排序后的MR数据按照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进行标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服务小区的每条MR样本数据均对应一个用户设备UE,每条MR样本数据可以包括:时间戳、服务小区的小区标识、服务小区接收场强,以RSRP为表征量、服务小区接收质量,以RSRQ为表征量、时间提前量TA、服务小区的方向参数,以AOA或RSRP最强的邻小区的标识为表征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202,用于针对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将集合中的所有MR样本数据按照接收场强进行样本数量的统计,获取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对应的统计分布图及对应的统计曲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203,用于获取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对应的第一参数;
以及,按照室内用户的分布性质,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并获取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第二参数;
以及,按照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并获取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第三参数;
以及,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对室内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并同时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三参数对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通过预设轮次迭代后,选取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
以及,根据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203,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indoor以及最高接收场强MaxRSRPindoor
以及,根据第三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外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outdoor以及最小接收场强MinRSRPindoor
以及,根据第二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内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indoorRate;
以及,根据第四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外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outdoorRate;
以及,获取当前迭代次数每个RSRP区间的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以及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之和,再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中对应的RSRP区间的MR样本数量相减,获得每个RSRP区间的误差;
以及,将每个RSRP区间的误差进行累加,得到当前迭代次数的总误差;并选取总误差最小的迭代次数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203,具体用于:
根据总误差最小的迭代次数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得每个RSRP区间对应的临时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indoorCount(RSRP)和临时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outdoorCount(RSRP);
以及,根据临时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indoorCount(RSRP)和临时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outdoorCount(RSRP)获取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indoor(RSRP)和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outdoor(RSRP);
以及,根据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和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以及MR样本数据集合中每个RSRP区间的样本数量获取每个RSRP区间的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和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序模块1204,具体用于:
将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接收强度RSRP区间划分,并在每个划分的RSRP区间中,按照TA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并当TA相同时,按照接收质量RSRQ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标记模块1205,具体用于:
在每个划分的RSRP区间对应的排序后的MR数据中,顺序选取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intdoor(RSRP)个MR数据标记为室内用户;逆序选取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outdoor(RSRP)个MR数据标记为室外用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服务小区的MR样本数据按照预设的方向划分策略划分为至少一个MR样本数据集合;其中,所述服务小区为室外小区;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每个MR样本数据之间由于方向引起的天线水平增益低于预设的增益阈值;
针对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获取对应的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
按照室内用户与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通过预设的拟合算法与所述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获取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
将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预设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对排序后的MR数据按照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进行标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的每条MR样本数据均对应一个用户设备UE,每条MR样本数据可以包括:时间戳、服务小区的小区标识、服务小区接收场强,以RSRP为表征量、服务小区接收质量,以RSRQ为表征量、时间提前量TA、服务小区的方向参数,以AOA或RSRP最强的邻小区的标识为表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获取对应的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具体可以包括:
针对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将集合中的所有MR样本数据按照接收场强进行样本数量的统计,获取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对应的统计分布图及对应的统计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室内用户与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通过预设的拟合算法与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获取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具体包括:
获取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对应的第一参数;
按照室内用户的分布性质,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并获取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第二参数;
按照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并获取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第三参数;
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对室内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并同时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三参数对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通过预设轮次迭代后,选取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
根据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对室内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并同时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三参数对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通过预设轮次迭代后,选取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具体包括:
根据第一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indoor以及最高接收场强MaxRSRPindoor
根据第三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外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outdoor以及最小接收场强MinRSRPindoor
根据第二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内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indoorRate;
根据第四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外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outdoorRate;
获取当前迭代次数每个RSRP区间的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以及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之和,再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中对应的RSRP区间的MR样本数量相减,获得每个RSRP区间的误差;
将每个RSRP区间的误差进行累加,得到当前迭代次数的总误差;并选取总误差最小的迭代次数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具体包括:
根据总误差最小的迭代次数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得每个RSRP区间对应的临时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indoorCount(RSRP)和临时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outdoorCount(RSRP);
根据临时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indoorCount(RSRP)和临时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outdoorCount(RSRP)获取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indoor(RSRP)和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outdoor(RSRP);
根据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和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以及MR样本数据集合中每个RSRP区间的样本数量获取每个RSRP区间的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和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预设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具体包括:
将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接收强度RSRP区间划分,并在每个划分的RSRP区间中,按照TA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并当TA相同时,按照接收质量RSRQ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排序后的MR数据按照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进行标记,具体包括:
在每个划分的RSRP区间对应的排序后的MR数据中,顺序选取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intdoor(RSRP)个MR数据标记为室内用户;逆序选取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outdoor(RSRP)个MR数据标记为室外用户。
9.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划分模块、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排序模块和标记模块;其中,
所述划分模块,用于将服务小区的MR样本数据按照预设的方向划分策略划分为至少一个MR样本数据集合;其中,所述服务小区为室外小区;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每个MR样本数据之间由于方向引起的天线水平增益低于预设的增益阈值;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获取对应的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按照室内用户与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通过预设的拟合算法与所述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获取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
所述排序模块,用于将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预设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所述标记模块,用于对排序后的MR数据按照所述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进行标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的每条MR样本数据均对应一个用户设备UE,每条MR样本数据可以包括:时间戳、服务小区的小区标识、服务小区接收场强,以RSRP为表征量、服务小区接收质量,以RSRQ为表征量、时间提前量TA、服务小区的方向参数,以AOA或RSRP最强的邻小区的标识为表征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将集合中的所有MR样本数据按照接收场强进行样本数量的统计,获取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对应的统计分布图及对应的统计曲线。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MR样本数据分布关系对应的第一参数;
以及,按照室内用户的分布性质,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并获取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第二参数;
以及,按照室外用户的分布性质,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并获取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集合的第三参数;
以及,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对室内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并同时通过第一参数与第三参数对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进行迭代,通过预设轮次迭代后,选取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
以及,根据误差最小的迭代轮次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取MR样本数据集合中室内用户数量与室外用户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indoor以及最高接收场强MaxRSRPindoor
以及,根据第三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一迭代轮次x对应的室外用户统计曲线的接收场强区间个数RSRPNUMoutdoor以及最小接收场强MinRSRPindoor
以及,根据第二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内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indoorRate;
以及,根据第四门限区间获取当前第二迭代次数y对应的室外用户曲线高度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高度的比例MaxCountoutdoorRate;
以及,获取当前迭代次数每个RSRP区间的室内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以及室外用户的MR样本数据数量之和,再与MR样本数据集合的统计曲线中对应的RSRP区间的MR样本数量相减,获得每个RSRP区间的误差;
以及,将每个RSRP区间的误差进行累加,得到当前迭代次数的总误差;并选取总误差最小的迭代次数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总误差最小的迭代次数对应的室内用户统计曲线和室外用户统计曲线获得每个RSRP区间对应的临时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indoorCount(RSRP)和临时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outdoorCount(RSRP);
以及,根据临时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indoorCount(RSRP)和临时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TempoutdoorCount(RSRP)获取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indoor(RSRP)和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Rateoutdoor(RSRP);
以及,根据每个RSRP区间室内用户的MR样本比例和室外用户的MR样本比例以及MR样本数据集合中每个RSRP区间的样本数量获取每个RSRP区间的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和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模块,具体用于:
将每个MR样本数据集合中的MR数据按照接收强度RSRP区间划分,并在每个划分的RSRP区间中,按照TA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并当TA相同时,按照接收质量RSRQ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模块,具体用于:
在每个划分的RSRP区间对应的排序后的MR数据中,顺序选取室内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intdoor(RSRP)个MR数据标记为室内用户;逆序选取室外用户MR样本数据数量Countoutdoor(RSRP)个MR数据标记为室外用户。
CN201610356137.XA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438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6137.XA CN107438251B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7/079316 WO2017202144A1 (zh) 2016-05-25 2017-04-01 一种区分室内外用户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6137.XA CN107438251B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8251A true CN107438251A (zh) 2017-12-05
CN107438251B CN107438251B (zh) 2021-08-24

Family

ID=60412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6137.XA Active CN107438251B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38251B (zh)
WO (1) WO201720214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1029A (zh) * 2018-05-08 2018-11-27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外用户区分方法
CN110580483A (zh) * 2018-05-21 2019-12-17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外用户区分方法及装置
CN112969143A (zh) * 2021-03-02 2021-06-15 北京红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室内外区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4426B (zh) * 2020-01-14 2022-09-06 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库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025372B (zh) * 2021-11-18 2024-04-02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mr数据的5g rsrp计算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4990A (zh) * 2009-06-16 2010-12-2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室内外判定装置及室内外判定方法
CN102769866A (zh) * 2012-06-18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外业务数据的区分方法及设备
WO2015179086A1 (en) * 2014-05-22 2015-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oor/outdoor detection using ambient sign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0282B2 (en) * 2012-12-04 2015-06-16 At&T Mobility Ii Llc Classification of indoor and outdoor telecommunications events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03037388B (zh) * 2012-12-06 2015-07-15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用户设备分布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4990A (zh) * 2009-06-16 2010-12-2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室内外判定装置及室内外判定方法
CN102769866A (zh) * 2012-06-18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外业务数据的区分方法及设备
WO2015179086A1 (en) * 2014-05-22 2015-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oor/outdoor detection using ambient signal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MMANUELLE VILLEBRUN ET AL.: "《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28 September 2006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1029A (zh) * 2018-05-08 2018-11-27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外用户区分方法
CN108901029B (zh) * 2018-05-08 2021-07-30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外用户区分方法
CN110580483A (zh) * 2018-05-21 2019-12-17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外用户区分方法及装置
CN112969143A (zh) * 2021-03-02 2021-06-15 北京红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室内外区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969143B (zh) * 2021-03-02 2023-02-28 北京红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室内外区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02144A1 (zh) 2017-11-30
CN107438251B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8251A (zh) 一种用于室内外用户区分的方法和装置
US9730080B2 (en) Network coverage plan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evolu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412973B (zh) 一种网络覆盖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429247B (zh) 一种基于问题场景化的改善小区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11964B (zh) 一种智能天线性能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6550331A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和设备
CN106879017B (zh) 一种lte网络覆盖质量的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06415316B (zh) 室内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35622B (zh) 基于业务分布的网络规划、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7276660A (zh) 非正交多址空地协同通信系统中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2869020A (zh) 一种无线网络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82436A (zh) 一种室内外网络覆盖的检测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163344A (zh) 一种td-lte系统内干扰的定位方法
CN104185189B (zh) Lte系统干扰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4684091B (zh) 网络架构调整方法、装置、网络调度控制器及基站
CN108882249A (zh) 一种小区覆盖受限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798804A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4066149B (zh) 一种wlan频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8810950B (zh) 一种识别可删除的小区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921978B (zh) 一种位置分布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735707B (zh) 一种故障天线定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638807B (zh) 一种下行干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682864A (zh) 一种基于覆盖率评估的基站建设方法
CN103167528B (zh) 一种频率配置评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31953A (zh) 一种基于时段内小区频次加权实现移动用户定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