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4351A - 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4351A
CN107434351A CN201710784945.0A CN201710784945A CN107434351A CN 107434351 A CN107434351 A CN 107434351A CN 201710784945 A CN201710784945 A CN 201710784945A CN 107434351 A CN107434351 A CN 107434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discharge nozzle
flocculation
flocculation tank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49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4351B (zh
Inventor
李烈熊
刘建津
靳小雷
黄祥辉
陈金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QINGDAO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QINGDAO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QINGDAO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QINGDAO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849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343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34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4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4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4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4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with addition of chemical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conden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将污泥水输送进絮凝罐;步骤S02:向絮凝罐内加入絮凝剂;步骤S03:将絮凝罐内混合浆液抽出并进行螺旋式传输。本发明方法有效提高污泥水在预处理过程中污泥水絮凝的效率,也对废气进行除尘处理,降低污染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水的产生量急剧加大,在对生活污水处理量加大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对于污泥的处理的压力增加;而且污泥自然降解的时间较长,前期的污泥没有降解,新的污泥又堆放了过来,并且污泥对于土地和周围环境会产生污染,长此以往,将会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进而限制城市的发展。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通过污泥减量化技术使污泥在体积上减小,从而降低处理处置污泥的时间和费用。在污泥减量化中污水处理厂先进行污泥水处理过程,将絮凝剂加入污泥中,让絮凝剂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颗粒之间起链接架桥作用,使细颗粒形成比较大的絮团,并且加快了沉淀的速度。这一过程称之为絮凝。但现有污泥水处理过程中,大多数处理厂简单的往污泥水中加入絮凝剂后搅拌一段时间,就将污泥输送到下一步工序;这种简单方法,污泥水和絮凝剂的絮凝反应时间短、效率低,这样即浪费材料,也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能提高絮凝剂和污泥水混合更均匀,反应时间更长,絮凝效果更好。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将污泥水输送进絮凝罐;
步骤S02:向絮凝罐内加入絮凝剂;
步骤S03:将絮凝罐内混合浆液抽出并进行螺旋式传输。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1中所述絮凝罐为三级絮凝罐,所述三级絮凝罐包括第一絮凝罐、第二絮凝罐和第三絮凝罐,所述三级絮凝罐采用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011:所述第一絮凝罐右侧壁从上而下依次有污泥水进口和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絮凝罐左侧壁有第一L形出料管,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的出料口低于所述污泥水进口,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的出料口为第二絮凝罐的进料口,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内有第一绞龙输送机;
步骤S012:所述第二絮凝罐的底部有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絮凝罐左侧壁有第二L形出料管,所述第二L形出料管的出料口低于所述污泥水进口,所述第二L形出料管的出料口为第三絮凝罐的进料口,所述第二L形出料管内有第二绞龙输送机;
步骤S013:所述第三絮凝罐的底部有第三搅拌器,所述第三絮凝罐的左侧壁底部有混合浆液出口。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3采用以下装置实现:
所述螺旋式传输为三级螺旋式缓冲组件,所述三级螺旋式缓冲组件包括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第二螺旋式缓冲组件和第三螺旋式缓冲组件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包括一螺旋式输送管和四根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向设置,所述四根的支撑杆固定于所述螺旋式输送管的四个象限点,所述螺旋式输送管的管壁为中空腔体,所述螺旋式输送管的上端管壁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螺旋式输送管的下端管壁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有一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接有一输气管,所述螺旋式输送管两端为敞开;所述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的螺旋式输送管的前端连接第一Z形输料管,所述第一Z形输料管连接第一抽料泵,所述第一抽料泵连接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连接所述混合浆液出口,所述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的螺旋式输送管的后端连接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连接有第二抽料泵,所述第二抽料泵连接有第二Z形输料管,所述第二Z形输料管连接所述第二螺旋式缓冲组件的螺旋式输送管的前端;所述第二螺旋式缓冲组件的螺旋式输送管的后端连接有第三出料管,所述第三出料管连接有第三抽料泵,所述第三抽料泵连接有第三Z形输料管,所述第三Z形输料管连接所述第三螺旋式缓冲组件的螺旋式输送管的前端;所述第三螺旋式缓冲组件的螺旋式输送管的后端连接有第四出料管;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冷凝罐和集尘罐,所述废气处理装置采用以下步骤实现:
S041:所述冷凝罐顶部中间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连接所述输气管,所述冷凝罐内的顶部两边有喷淋头;
S042:所述冷凝罐内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冷凝罐分割成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隔离板下有冷凝内管,冷凝罐的外侧壁从上至下有出水口和进水口;
S043:所述冷凝罐下连接有所述集尘罐,所述集尘罐底部侧壁有排污口,所述集尘罐顶部侧壁有排气管,所述冷凝内管穿过所述冷凝罐底部和所述集尘罐顶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绞龙输送机的绞龙杆的直径为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的管径的三分之二;所述第二绞龙输送机的绞龙杆的直径为所述第二L形出料管的管径的三分之二。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的出料口和第二L形出料管的出料口底部均为倾斜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四根的支撑杆的下端之间均连接有横向支撑杆。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式输送管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为30~70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板为弧形隔离板。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头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连接有主管。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本发明通过设置絮凝罐、螺旋式传输和废气处理装置,絮凝罐为三级絮凝罐,每级絮凝罐内都有搅拌器,搅拌器使污泥水和絮凝剂更加充分絮凝反应,提高絮凝效率;每级絮凝罐之间通过L形出料管相贯通,且在每个L形出料管内有绞龙输送机,不仅能提高污泥混合浆液输送效率,也能保证污泥混合浆液不堵塞L形出料管,而且在输送过程中也对污泥混合浆液进行搅拌,提高反应效率;混合浆液通过螺旋式传输,使混合浆液在螺旋式输送管内缓慢流动,实现多级缓冲作用,提高絮凝效率,此外,本发明巧妙的是每个螺旋式输送管的管壁为中空腔体,让水蒸气在管壁内流动,提高絮凝效率;废气通过废气处理装置的冷凝作用后,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废气对环境污染,本发明巧妙的是在冷凝罐的顶部有喷淋头,通过喷淋头的喷淋操作,对附着在冷凝内管的内壁上的尘埃进行清除,保证冷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螺旋式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螺旋式输送管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将污泥水输送进絮凝罐1;
步骤S02:向絮凝罐1内加入絮凝剂;
步骤S03:将絮凝罐1内混合浆液抽出并进行螺旋式传输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1中所述絮凝罐1为三级絮凝罐,所述三级絮凝罐包括第一絮凝罐11、第二絮凝罐12和第三絮凝罐13,所述三级絮凝罐采用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011:所述第一絮凝罐11右侧壁从上而下依次有污泥水进口111和第一搅拌器112,该第一搅拌器112使污泥水和絮凝剂混合更均匀,反应更充分;所述第一絮凝罐11左侧壁有第一L形出料管113,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113的出料口1131低于所述污泥水进口111,这样污泥水液位到达出料口1131时,污泥水自动流进下一级絮凝罐;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113的出料口1131为第二絮凝罐12的进料口,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113内有第一绞龙输送机114,该第一绞龙输送机能提高将污泥混合浆液从第一絮凝罐输送到第二絮凝罐的效率,也保证污泥混合浆液不堵塞第一L形出料管,提高生产效率;
步骤S012:所述第二絮凝罐12的底部有第二搅拌器121,该第二搅拌器121使污泥水和絮凝剂混合更均匀,反应更充分;所述第二絮凝罐12左侧壁有第二L形出料管122,所述第二L形出料管122的出料口1221低于所述污泥水进口111,这样污泥混合浆液液位到达出料口1221时,污泥混合浆液自动流进下一级絮凝罐;所述第二L形出料管122的出料口1221为第三絮凝罐13的进料口,所述第二L形出料管内122有第二绞龙输送机123,该第二绞龙输送机能提高将污泥混合浆液从第二絮凝罐输送到第三絮凝罐的效率,也保证污泥混合浆液不堵塞第二L形出料管,提高生产效率;
步骤S013:所述第三絮凝罐13的底部有第三搅拌器131,该第三搅拌器使污泥混合浆液更充分反应;所述第三絮凝罐13的左侧壁底部有混合浆液出口13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3采用以下装置实现:
所述螺旋式传输2为三级螺旋式缓冲组件,所述三级螺旋式缓冲组件包括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21、第二螺旋式缓冲组件22和第三螺旋式缓冲组件23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21包括一螺旋式输送管211和四根的支撑杆212,所述支撑杆212竖向设置,所述四根的支撑杆212固定于所述螺旋式输送管211的四个象限点,该四根的支撑杆保证螺旋式输送管稳固立于地面上;所述螺旋式输送管211的管壁2111为中空腔体,所述螺旋式输送管211的上端管壁2111开设有第一开口2112,所述第一开口2112连接有第一进气管213,这样水蒸气通过第一进气管进入管壁,在螺旋输送管的管壁内流动,传递热量给管内污泥混合浆液,提高絮凝效率;所述螺旋式输送管211的下端管壁2111开设有第二开口2113,所述第二开口2113连接有一出气管214,所述出气管214连接有一输气管215,该输气管将废气输送进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所述螺旋式输送管211两端为敞开;所述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21的螺旋式输送管211的前端连接第一Z形输料管216,所述第一Z形输料管216连接第一抽料泵217,所述第一抽料泵217连接第一出料管218,所述第一出料管218连接所述混合浆液出口132,这样抽料泵将污泥混合浆液从混合浆液出口抽送到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内;所述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21的螺旋式输送管211的后端连接有第二出料管221,所述第二出料管221连接有第二抽料泵222,所述第二抽料泵222连接有第二Z形输料管223,所述第二Z形输料管223连接所述第二螺旋式缓冲组件22的螺旋式输送管211的前端,这样第二抽料泵能将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内的污泥混合浆液输送进第二螺旋式缓冲组件,开始第二次缓冲过程;所述第二螺旋式缓冲组件22的螺旋式输送管211的后端连接有第三出料管231,所述第三出料管231连接有第三抽料泵232,所述第三抽料泵232连接有第三Z形输料管233,所述第三Z形输料管233连接所述第三螺旋式缓冲组件23的螺旋式输送管211的前端,这样第三抽料泵能将第二螺旋式缓冲组件内的污泥混合浆液输送进第三螺旋式缓冲组件,开始第三次缓冲过程;所述第三螺旋式缓冲组件23的螺旋式输送管211的后端连接有第四出料管234;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废气处理装置3,所述废气处理装置3包括冷凝罐31和集尘罐32,所述废气处理装置3采用以下步骤实现:
S041:所述冷凝罐31顶部中间有进气口311,所述进气口311有第二进气管312,所述第二进气管312连接所述输气管215,这样废气能输送进废气处理装置内;所述冷凝罐31内的顶部两边有喷淋头313,该喷淋头进行喷洒,对附着在冷凝内管的内壁上的尘埃进行清除;
S042:所述冷凝罐31内有隔离板314,所述隔离板314将冷凝罐31分割成上空间315和下空间316,所述隔离板314下有冷凝内管317,这样废气进入上空间后,全部进入冷凝内管中;冷凝罐31的外侧壁从上至下有出水口318和进水口319,这样水从进水口进入,水位慢慢升高,然后从出水口流出,使各个冷凝内管浸泡在水中,从而对冷凝内管中的废气进行冷却操作,从而使废气冷凝成液体;
S043:所述冷凝罐31下有所述集尘罐32,所述集尘罐32底部侧壁有排污口321,所述集尘罐32顶部侧壁有排气管322,所述冷凝内管317穿过所述冷凝罐31底部和所述集尘罐32顶部,这样废气经冷凝内管冷凝成液体后能流入集尘罐内,通过排污口排出到下一工序,剩下没有冷凝的废气通过排气管进入下一工序。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要点是在每个L形出料管内有绞龙输送机,不仅保证污泥混合浆液不堵塞L形出料管,也提高污泥输送效率,而且在输送过程中也对污泥混合浆液进行搅拌,提高絮凝效率;此外,螺旋式输送管的管壁为中空腔体,水蒸气在管壁内流动,传递热量给管内混合浆液,提高絮凝效率,提高生产效率;还有在冷凝罐的顶部有喷淋头,通过喷淋头的喷淋操作,对附着在冷凝内管的内壁上的尘埃进行清除,保证冷凝效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绞龙输送机114的绞龙杆的直径为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113的管径的三分之二;所述第二绞龙输送机123的绞龙杆的直径为所述第二L形出料管122的管径的三分之二,该直径尺寸让绞龙输送机输送效率更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113的出料口1131和第二L形出料管122的出料口1221底部均为倾斜面A,该倾斜面A让污泥混合浆液更加容易流入下一级絮凝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四根的支撑杆212的下端之间均连接有横向支撑杆219,横向支撑杆219使螺旋式传输更加稳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式输送管211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B为30~70度,角度越大污泥混合浆液的流速也越快,可以提高污泥输送效率,这里对角度不具体说明。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板314为弧形隔离板,这样喷淋头313喷洒出来的水能顺着弧形隔离板流入到各个冷凝内管317内,水不会在隔离板产生积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头313连接有支管33,所述支管连接有主管34,这样水从主管34流入到各个支管33,再从支管33流入到各个喷淋头313,喷淋头313进行喷洒,对附着在冷凝内管317的内壁尘埃进行冲洗。
总之,本发明通过设置絮凝罐、螺旋式传输和废气处理装置,絮凝罐为三级絮凝罐,每级絮凝罐内都有搅拌器,搅拌器使污泥水和絮凝剂更加充分絮凝反应,提高絮凝效率;每级絮凝罐之间通过L形出料管相贯通,且在每个L形出料管内有绞龙输送机,不仅能提高污泥混合浆液输送效率,也能保证污泥混合浆液不堵塞L形出料管,而且在输送过程中也对污泥混合浆液进行搅拌,提高反应效率;混合浆液通过螺旋式传输,使混合浆液在螺旋式输送管内缓慢流动,实现多级缓冲作用,提高絮凝效率,此外,本发明巧妙的是每个螺旋式输送管的管壁为中空腔体,让水蒸气在管壁内流动,提高絮凝效率;废气通过废气处理装置的冷凝作用后,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废气对环境污染,本发明巧妙的是在冷凝罐的顶部有喷淋头,通过喷淋头的喷淋操作,对附着在冷凝内管的内壁上的尘埃进行清除,保证冷凝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将污泥水输送进絮凝罐;
步骤S02:向絮凝罐内加入絮凝剂;
步骤S03:将絮凝罐内混合浆液抽出并进行螺旋式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中所述絮凝罐为三级絮凝罐,所述三级絮凝罐包括第一絮凝罐、第二絮凝罐和第三絮凝罐,所述三级絮凝罐采用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011:所述第一絮凝罐右侧壁从上而下依次有污泥水进口和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絮凝罐左侧壁有第一L形出料管,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的出料口低于所述污泥水进口,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的出料口为第二絮凝罐的进料口,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内有第一绞龙输送机;
步骤S012:所述第二絮凝罐的底部有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絮凝罐左侧壁有第二L形出料管,所述第二L形出料管的出料口低于所述污泥水进口,所述第二L形出料管的出料口为第三絮凝罐的进料口,所述第二L形出料管内有第二绞龙输送机;
步骤S013:所述第三絮凝罐的底部有第三搅拌器,所述第三絮凝罐的左侧壁底部有混合浆液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采用以下装置实现:
所述螺旋式传输为三级螺旋式缓冲组件,所述三级螺旋式缓冲组件包括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第二螺旋式缓冲组件和第三螺旋式缓冲组件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包括一螺旋式输送管和四根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向设置,所述四根的支撑杆固定于所述螺旋式输送管的四个象限点,所述螺旋式输送管的管壁为中空腔体,所述螺旋式输送管的上端管壁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螺旋式输送管的下端管壁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有一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接有一输气管,所述螺旋式输送管两端为敞开;所述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的螺旋式输送管的前端连接第一Z形输料管,所述第一Z形输料管连接第一抽料泵,所述第一抽料泵连接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连接所述混合浆液出口,所述第一螺旋式缓冲组件的螺旋式输送管的后端连接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连接有第二抽料泵,所述第二抽料泵连接有第二Z形输料管,所述第二Z形输料管连接所述第二螺旋式缓冲组件的螺旋式输送管的前端;所述第二螺旋式缓冲组件的螺旋式输送管的后端连接有第三出料管,所述第三出料管连接有第三抽料泵,所述第三抽料泵连接有第三Z形输料管,所述第三Z形输料管连接所述第三螺旋式缓冲组件的螺旋式输送管的前端;所述第三螺旋式缓冲组件的螺旋式输送管的后端连接有第四出料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冷凝罐和集尘罐,所述废气处理装置采用以下步骤实现:
S041:所述冷凝罐顶部中间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连接所述输气管,所述冷凝罐内的顶部两边有喷淋头;
S042:所述冷凝罐内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冷凝罐分割成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隔离板下有冷凝内管,冷凝罐的外侧壁从上至下有出水口和进水口;
S043:所述冷凝罐下连接有所述集尘罐,所述集尘罐底部侧壁有排污口,所述集尘罐顶部侧壁有排气管,所述冷凝内管穿过所述冷凝罐底部和所述集尘罐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龙输送机的绞龙杆的直径为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的管径的三分之二;所述第二绞龙输送机的绞龙杆的直径为所述第二L形出料管的管径的三分之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出料管的出料口和第二L形出料管的出料口底部均为倾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的支撑杆的下端之间均连接有横向支撑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输送管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为30~70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为弧形隔离板。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连接有主管。
CN201710784945.0A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 Active CN107434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4945.0A CN107434351B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4945.0A CN107434351B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4351A true CN107434351A (zh) 2017-12-05
CN107434351B CN107434351B (zh) 2020-08-21

Family

ID=60460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4945.0A Active CN107434351B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3435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2312B1 (en) * 2003-01-15 2005-03-29 Nalco Company Method of using high molecular weight water soluble polymers in 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CN101965218A (zh) * 2008-01-31 2011-02-02 索尔博水技术公司 用于分离多相流体的方法和设备及其应用
CN204737747U (zh) * 2015-04-02 2015-11-04 深圳前海政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采用太阳能组合加热使废水蒸发净化处理的系统
CN204999792U (zh) * 2015-09-11 2016-01-27 山东晨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污泥脱水系统
CN205917058U (zh) * 2016-08-24 2017-02-01 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系统
CN206352105U (zh) * 2016-10-21 2017-07-25 吴云萍 一种高效管箱混凝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2312B1 (en) * 2003-01-15 2005-03-29 Nalco Company Method of using high molecular weight water soluble polymers in 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CN101965218A (zh) * 2008-01-31 2011-02-02 索尔博水技术公司 用于分离多相流体的方法和设备及其应用
CN204737747U (zh) * 2015-04-02 2015-11-04 深圳前海政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采用太阳能组合加热使废水蒸发净化处理的系统
CN204999792U (zh) * 2015-09-11 2016-01-27 山东晨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污泥脱水系统
CN205917058U (zh) * 2016-08-24 2017-02-01 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系统
CN206352105U (zh) * 2016-10-21 2017-07-25 吴云萍 一种高效管箱混凝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4351B (zh) 2020-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50570A1 (en) Plant and Method for Water Treatment by Flocculation/Settling Using Ballasted Floc Degritting of the Sludge
CN201313859Y (zh) 用于废水处理的三联箱
CN209853876U (zh) 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
CN207537199U (zh) 一种用于煤运铁路隧道废水的混凝静沉一体化处理系统
CN207608352U (zh) 污水处理除砂装置
CN107434351A (zh) 一种污泥水预处理絮凝工艺
CN207175752U (zh) 一种污泥水处理多级反应废气除尘装置
CN205590382U (zh) 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
CN205258097U (zh) 一种适用于高浊度污水处理的循环澄清池
CN104843905A (zh) 高浓度切削液污水的预处理设备
CN211310979U (zh) 絮凝装置
CN210030390U (zh) 一种移动式泥浆预制罐
CN207016661U (zh) 一种移动式淤泥浓缩机
CN207980521U (zh) 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
CN113969230A (zh) 一种厌氧发酵罐除砂破浮渣装置及除砂破浮渣方法
CN206549308U (zh) 一种砂石浆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CN110156265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8414053U (zh) 一种针对链条生产污水回收处理系统
CN211111669U (zh) 碎石生产线中的浓缩罐
CN107434350A (zh) 一种污泥水处理多级反应废气除尘装置
CN219185924U (zh) 一种微砂絮凝沉淀池
CN219259800U (zh) 一种加炭加砂吸附澄清系统
CN210915464U (zh) 一种高效沉淀罐
CN211896420U (zh) 一种电厂脱硫废水预处理系统
CN219440778U (zh) 一种组合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