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0521U - 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0521U
CN207980521U CN201721892252.5U CN201721892252U CN207980521U CN 207980521 U CN207980521 U CN 207980521U CN 201721892252 U CN201721892252 U CN 201721892252U CN 207980521 U CN207980521 U CN 207980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treatment box
waste water
wastewater treatment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922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德明
孟龙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hua Building Materials (nan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hua Building Materials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hua Building Materials (nant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hua Building Materials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922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0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0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0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分布的数个废水处理箱,且相邻的两个废水处理箱内的介质通过溢流的方式流通,废水处理箱的底端通过支架支撑,所述废水处理箱的底端呈锥形状,且其底端具有一排污口,在排污口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倾斜设置的排污管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过设置数个废水处理箱,并采用溢流的方式使得废水在各个废水处理箱之间流通,这样废水在流通弄的过程中必然会撞击到废水处理箱的内壁,从而方便废水内的水泥、细砂等杂质沉淀,并配合底端锥形的设置,使得杂质沉淀在锥形底部,减少后续的水流对沉淀杂质的冲击,通过这样多级沉淀的方式来净化废水,实现其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有效预压应力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HC,薄壁管桩代号为PTC。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60,薄壁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目前,在管桩生产的过程中,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中主要还有水泥、细沙、尘土等杂质。传统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将废水排放,这样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对排放出的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理利用空间并能够将废水收集再利用的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依次分布的数个废水处理箱,且相邻的两个废水处理箱内的介质通过溢流的方式流通,废水处理箱的底端通过支架支撑,所述废水处理箱的底端呈锥形状,且其底端具有一排污口,在排污口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倾斜设置的排污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处理箱的上端中部位置还设置有加强杆。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道的横截面呈弧形状,且其上端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四个呈长方形状分布在废水处理箱下端并与废水处理箱固定的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连接有两个呈X形状分布的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处理箱的上端还设置有人行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处理箱一共有六个,依次为处理箱A、处理箱B、处理箱C、处理箱D、处理箱E、处理箱F,其中,处理箱A、处理箱B、处理箱C、处理箱D呈L形状并列分布,处理箱E、处理箱F分布在处理箱C、处理箱D的对面,所述处理箱C、处理箱D共用一个排污管道,处理箱E、处理箱F共用一个排污管道,处理箱C与处理箱E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流道H实现溢流,处理箱F与处理箱D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流道I实现溢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数个废水处理箱,并采用溢流的方式使得废水在各个废水处理箱之间流通,这样废水在流通弄的过程中必然会撞击到废水处理箱的内壁,从而方便废水内的水泥、细砂等杂质沉淀,并配合底端锥形的设置,使得杂质沉淀在锥形底部,减少后续的水流对沉淀杂质的冲击,通过这样多级沉淀的方式来净化废水,实现其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杂质又可才能够排污口经过排污管道输送进行统一收集并处理,更加的环保。
通过在废水处理箱的上端设置加强杆,则是为了确保废水处理箱的结构强度;对于支架的设置,采用支撑杆与加强杆之间的配合来实现,则是在确保支撑废水处理箱的基础上,提高支撑杆之间的结构强度;在废水处理箱的上端设置人行通道,则是方便人员对各个废水处理箱进行后续的维护。
对于废水处理箱的分布,采用横向并列、纵向并列以及间隔分布的方式,并通过流道实现连通,这样可根据现场实际的情况选择废水处理箱的分布位置,合理利用空间又不影响正常的生产,并且对于并列分布的废水处理箱可以共用一个排污管道,从而可方便位于内侧的废水处理箱内的杂质的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依次分布的数个废水处理箱,且相邻的两个废水处理箱内的介质通过溢流的方式流通,废水处理箱的底端通过支架9支撑,废水处理箱的底端呈锥形状,且其底端具有一排污口8,在排污口8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倾斜设置的排污管道7。
下面以六个废水处理箱为例作具体的说明:
废水处理箱依次为处理箱A1、处理箱B2、处理箱C3、处理箱D4、处理箱E5、处理箱F6,其中,处理箱A1、处理箱B2、处理箱C3、处理箱D4呈L形状并列分布,处理箱E5、处理箱F6分布在处理箱C3、处理箱D4的对面,且介质依次经过处理箱A1、处理箱B2、处理箱C3、处理箱E5、处理箱F6、处理箱D4,并且水流的高度依次降低,处理箱C3、处理箱D4共用一个排污管道7,处理箱E5、处理箱F6共用一个排污管道7,处理箱C3与处理箱E5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流道H10实现溢流,处理箱F6与处理箱D4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流道I11实现溢流,在处理箱C3靠近处理箱E5一侧的上侧端开有一出液口,在处理箱E5靠近处理箱C3一侧的上侧端开有一进液口,在处理箱F6靠近处理箱D4一侧的上侧端开有一出液口,在处理箱D4靠近处理箱F6一侧的上侧端开有一进液口。对于废水处理箱的分布,采用横向并列、纵向并列以及间隔分布的方式,并通过流道实现连通,这样可根据现场实际的情况选择废水处理箱的分布位置,合理利用空间又不影响正常的生产,并且对于并列分布的废水处理箱可以共用一个排污管道,从而可方便位于内侧的废水处理箱内的杂质的排放。
废水处理箱的上端中部位置还设置有加强杆12。通过在废水处理箱的上端设置加强杆12,则是为了确保废水处理箱的结构强度。
排污管道7的横截面呈弧形状,且其上端开口。
支架包括四个呈长方形状分布在废水处理箱下端并与废水处理箱固定的支撑杆13,相邻的两个支撑杆13之间连接有两个呈X形状分布的加强板14。对于支架的设置,采用支撑杆13与加强杆14之间的配合来实现,则是在确保支撑废水处理箱的基础上,提高支撑杆13之间的结构强度。
在废水处理箱的上端还设置有人行通道15。在废水处理箱的上端设置人行通道15,则是方便人员对各个废水处理箱进行后续的维护。
工作原理:首先,废水经由泵先输送至处理箱A1内,废水会在处理箱A1内沉淀,随着废水的输送,处理箱A1内的液面会逐渐增高,当高于与处理箱B2相邻一侧的侧板的高度后,会流向处理箱B2内,进入处理箱B2内进行再次沉淀,而处理箱B2的高度达到侧板高度后又会流向处理箱C3,进行三次沉淀,而当处理箱C3的高度超过出液口高度后,会经过流道H10流向处理箱E5内,依次类推,直至废水流至处理箱D4内,经过六次沉淀后的废水已达到再利用标准,然后利用水泵将处理箱D4内的净化水抽送进行再利用。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分布的数个废水处理箱,且相邻的两个废水处理箱内的介质通过溢流的方式流通,废水处理箱的底端通过支架支撑,所述废水处理箱的底端呈锥形状,且其底端具有一排污口,在排污口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倾斜设置的排污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箱的上端中部位置还设置有加强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的横截面呈弧形状,且其上端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四个呈长方形状分布在废水处理箱下端并与废水处理箱固定的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连接有两个呈X形状分布的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箱的上端还设置有人行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箱一共有六个,依次为处理箱A、处理箱B、处理箱C、处理箱D、处理箱E、处理箱F,其中,处理箱A、处理箱B、处理箱C、处理箱D呈L形状并列分布,处理箱E、处理箱F分布在处理箱C、处理箱D的对面,所述处理箱C、处理箱D共用一个排污管道,处理箱E、处理箱F共用一个排污管道,处理箱C与处理箱E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流道H实现溢流,处理箱F与处理箱D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流道I实现溢流。
CN201721892252.5U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07980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92252.5U CN207980521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92252.5U CN207980521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0521U true CN207980521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1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92252.5U Active CN207980521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05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9137A (zh) * 2018-12-20 2019-04-26 树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聚碳酸酯的回收再生系统及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9137A (zh) * 2018-12-20 2019-04-26 树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聚碳酸酯的回收再生系统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6735U (zh) 一种废水回用处理系统
CN207980521U (zh) 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
CN109808068B (zh) 一种环保型混凝土搅拌楼
CN103638699B (zh) 一种复合沉淀池
CN102424488B (zh) 基于微涡旋絮凝基础上的组合工艺农村净水装置
CN108014522A (zh) 一种管桩生产用废水处理系统
CN202017029U (zh) 一种短流程闷渣回水装置
CN208327549U (zh) 一种搅拌站污水回收利用系统
CN105692737A (zh) 集除砂撇渣除油于一体的曝气沉砂池
CN210845374U (zh) 一种废水循环利用沉淀池
CN105148573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CN102690905A (zh) 一种短流程闷渣回水工艺
CN208471615U (zh) 一种用于洗车间的智能化循环供水系统
CN207175752U (zh) 一种污泥水处理多级反应废气除尘装置
CN209033829U (zh) 一种水处理沉淀池
CN208471756U (zh) 用于废塑料处理的水循环系统
CN208327607U (zh) 一种絮凝反应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
CN207002317U (zh) 一种玻璃深加工污水处理设备
CN206538286U (zh) 一种一体化小排量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5188029U (zh) 一种防塌陷的斜管沉淀器
CN220676851U (zh) 一种可实时沉淀处理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6645877U (zh) 一种污水处理消毒池
CN213680281U (zh) 一种水处理装置
CN213141796U (zh) 一种污泥脱水调理装置
CN203795231U (zh) 一种白水回收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