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1340B - 电气接线箱和线束 - Google Patents

电气接线箱和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1340B
CN107431340B CN201680018952.3A CN201680018952A CN107431340B CN 107431340 B CN107431340 B CN 107431340B CN 201680018952 A CN201680018952 A CN 201680018952A CN 107431340 B CN107431340 B CN 1074313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direction
space portion
shell
circuit connection
electric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89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1340A (zh
Inventor
池田达彦
垣见孝明
中岛明纪
清田浩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31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1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8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or in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8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en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27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with evacuation of penetrat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16Means for guiding or retaining wires or cables connected to terminal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05K5/069Other details of the casing, e.g. wall structure, passage for a connector, a cable, a shaf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适用于线束(WH)的电气接线箱(1)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其具有:形成于内部并容纳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35);以及在内部经由划分壁部(31b)划分在容纳空间部(35)的水平方向侧方并沿着垂直方向延伸并将浸入到内部的水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引导空间部(39),壳体(3)具有浸水回避肋(31d),设置在引导空间部(39)内,将引导空间部(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向避开位于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回避对象部(40)的方向引导。

Description

电气接线箱和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接线箱和线束。
背景技术
作为适用于车辆等搭载的线束的以往的电气接线箱,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容器主体的侧壁由外壁和内壁的双层壁形成的电气接线箱。该电气接线箱设置有将外壁与内壁之间隔开的水平肋,在该水平肋的上部,在高度方向延伸的上方肋隔开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并且在水平肋的下部,在高度方向延伸的下方肋隔开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而且,该电气接线箱通过在水平肋的各上方肋间设置有将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连通的连通孔,从而防止外壁的变形,并且抑制水浸入到容器主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693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可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气接线箱例如在浸入到双层壁内的水的处理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处理浸入到壳体内部的水的电气接线箱和线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空间部,其形成于内部并容纳电子元件;以及引导空间部,在内部经由划分壁部划分在所述容纳空间部的水平方向侧方,沿着垂直方向延伸,将浸入到内部的水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所述壳体具有浸水回避肋,所述浸水回避肋设置在所述引导空间部内,将所述引导空间部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向避开位于所述引导空间部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回避对象部的方向引导。
另外,在上述电气接线箱中,可以是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电子元件连接的电线插通的插通口,所述回避对象部包含插通在所述插通口并横穿所述引导空间部的垂直方向下方的所述电线,所述浸水回避肋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位于所述回避对象部的垂直方向上方,并延伸到从该回避对象部的垂直方向上方偏离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电气接线箱中,可以是所述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引导空间部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底部,所述回避对象部包含底部接近部位,所述底部接近部位在所述底部与由所述浸水回避肋所形成的所述水的退避目的地相比接近所述电子元件侧,所述浸水回避肋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位于所述底部接近部位的垂直方向上方,延伸到所述退避目的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包括:电线和电气接线箱,所述电气接线箱包含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空间部,其形成于内部并容纳连接有所述电线的电子元件;以及引导空间部,在内部经由划分壁部划分在所述容纳空间部的水平方向侧方,沿着垂直方向延伸,将浸入到内部的水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所述壳体具有浸水回避肋,所述浸水回避肋设置在所述引导空间部内,将所述引导空间部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向避开位于所述引导空间部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回避对象部的方向引导。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和线束利用经由划分壁部划分在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空间部的水平方向侧方的引导空间部,将浸入到壳体的内部的水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并处理。此时,电气接线箱、线束能够利用设置在引导空间部内的浸水回避肋,将引导空间部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向避开位于引导空间部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回避对象部的方向引导。由此,电气接线箱、线束能够抑制引导空间部内被引导的水附着在回避对象部且该回避对象部浸水,而且能够处理该浸入的水。结果取得的效果是:电气接线箱、线束能够适当处理浸入到壳体的内部的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的C-C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局部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201:电气接线箱
2:电子组件
3、203:壳体
31b、231b:划分壁部
31c:肋
31d、231d:浸水回避肋
31e、231e:倾斜面
32b、232b:底部
35、235:容纳空间部
36、236:插通口
39、239:引导空间部
40、240:回避对象部
240a:底部接近部位
W:电线
WH、WH2: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另外,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容易替换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俯视图)。图4是图3中的B-B剖视图。图5是图3中的C-C剖视图。此外,图1中为了易于理解,用双点划线图示出容纳在电气接线箱的电子元件中的一部分。另外,图1、图3、图4、图5中为了易于理解,省略了电线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图示。
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电气接线箱1搭载在汽车等车辆,装入到线束WH,将构成电线等连接处理用元件的连接器、熔丝、继电器、分岔部、电子控制单元等电气元件汇集并容纳在内部。电气接线箱1例如设置在车辆的发动机室、车身的下方部分,在电池等电源与车辆内搭载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连接。电气接线箱1将从电源供给的电力分配给车辆内的各种电子设备。此外,有的情况下电气接线箱1也称为接线盒、熔丝盒、继电器盒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些总称为电气接线箱。此外,下文除非特别指出,否则以电气接线箱1搭载在车辆的状态下的方向进行说明。
此处,线束WH例如为了将搭载在车辆的各装置间进行连接,将电源供给、信号通信所使用的多个电线W捆扎并作为集合元件,用连接器等将多个电线W一次与各装置连接。线束WH包括:多个电线W;作为外装在电线W的外装部件的波纹管T;与该电线W电连接的电气接线箱1。电线W例如包含将多个导电性的金属线材捻合的导体部(芯线);覆盖该导体部的外侧的绝缘性的覆皮部而构成。波纹管T形成为具有挠性的筒状(管状),此处为圆筒状。波纹管T典型地成为在外周面形成多个沿着周向的凹凸的蜿蜒形状,在其内侧插入电线W。线束WH将多个电线W捆扎并汇集,在该捆扎的电线W的外侧装载有波纹管T,并且在捆扎的电线W的端部经由作为连接部的连接器等电连接有电气接线箱1。线束WH此外还可以包含索环、保护器、固定工具等而构成。
而且,电气接线箱1包括:电子元件2;容纳电子元件2的壳体3;作为组装在壳体3的盖部件的波纹盖4。电气接线箱1在壳体3的内部的容纳空间部35容纳有各种电子元件2。电气接线箱1在壳体3具有插通口36,将与容纳在壳体3的电子元件2电连接的电线W经由该插通口36跨壳体3的内外插通,并且使该电线W在插通口36的外部侧弯曲并与波纹管T一起沿着壳体3的壁体(后述的侧壁部31a)延伸。作为一个例子,该电气接线箱1通过波纹盖4组装在壳体3,从而在壳体3与波纹盖4之间保持波纹管T的端部。由此,电气接线箱1例如在与电气接线箱1连线的电线W的连线条数、直径变更的情况下,通过在插通口36保持波纹管T的端部,从而抑制水经由插通口36直接浸入到壳体3内。下面,参照各图,具体说明电气接线箱1的各构成。
电子元件2容纳在壳体3的内部,电连接有电线W。电子元件2设置有多个。电子元件2例如是连接器、熔丝、继电器、分岔部、电子控制单元、将这些单元化的电子元件单元等。
壳体3在内部形成的容纳空间部35容纳电子元件2,包含作为第1部件的框架31、作为第2部件的下盖32和作为第3部件的上盖33而构成。壳体3为分割有框架31、下盖32和上盖33的3层分割构造,沿着预定的层叠方向层叠并相互组装,并且在内部划分出容纳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35。框架31、下盖32和上盖33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
框架31是形成组装电子元器件2的容纳空间部35的主要部件。框架31利用形成为多边形筒状(矩形筒状)的壁体即侧壁部31a形成为中空状。框架31在该电气接线箱1与发动机室等连接的状态下,开口位于垂直方向上侧和垂直方向下侧。下盖32是塞住框架31的垂直方向下侧的开口的盘状(托盘状)的部件。下盖32利用形成为多边形筒状(矩形筒状)的壁体即侧壁部32a、塞住侧壁部32a的一个开口(垂直方向下侧的开口)的底部32b,形成为中空状。上盖33是塞住框架31的垂直方向上侧的开口的盖状的部件。上盖33利用形成为多边形筒状(矩形筒状)的壁体即侧壁部33a、塞住侧壁部33a的一个开口(垂直方向上侧的开口)的天花板部33b,形成为中空状。壳体3的框架31的垂直方向下侧的开口与下盖32的开口对置,框架31的垂直方向上侧的开口与上盖33的开口对置地,下盖32组装在框架31的垂直方向下侧且上盖33组装在框架31的垂直方向上侧。壳体3中,上盖33、下盖32经由各种形式的卡止机构34相对于框架31卡止。此外,框架31和上盖33和下盖32层叠的层叠方向典型地在该电气接线箱1连接于发动机室等的状态下沿着垂直方向,但根据该电气接线箱1的设置状况,有的情况下该层叠的方向相对于垂直方向具有预定角度地设置。
而且,由框架31、下盖32和上盖33构成的壳体3具有容纳空间部35、插通口36、外装设置部37。
容纳空间部35是被框架31、下盖32和上盖33划分,被该框架31、下盖32和上盖33包围的空间。即,容纳空间部35的与垂直方向交叉的方向被框架31的侧壁部31a、下盖32的侧壁部32a、上盖33的侧壁部33a划分,垂直方向下侧被下盖32的底部32b划分,垂直方向上侧被上盖33的天花板部33b划分。电气接线箱1在该容纳空间部35内设置有块体38。块体38能装拆地组装在框架31。块体38与框架31等同样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并且形成有许多腔室38a。电子元件2组装在腔室38a内。块体38通过相对于各腔室38a从垂直方向上侧插入并嵌合电子元件2,并且从垂直方向下侧插入并嵌合构成电线W的末端的端子等,从而各电子元件2与电线W电连接。
插通口36跨壳体3的内外、换言之为容纳空间部35的内外,使与容纳空间部35内的电子元件2连接的电线W插通,此处形成于框架31。插通口36在框架31形成于与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壁体,即构成侧壁部31a的1个壁面。插通口36形成于框架31的垂直方向下侧的端部,即设置有下盖32侧的端部。插通口36在下盖32组装在框架31的状态下向垂直方向上侧开口。与容纳空间部35内的电子元件2连接的电线W经由插通口36跨壳体3的内外插通、连线。
外装设置部37形成于框架31的插通口36的外部侧,波纹管T的端部沿着层叠方向设置。外装设置部37在框架31设置在与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壁体,即构成侧壁部31a的壁面中形成有所述插通口36的壁面。外装设置部37在框架31在形成有容纳空间部35的内部侧的相反侧的外部侧露出,与侧壁部31a一体形成。外装设置部37包含形成为沿着波纹管T的外形的半圆筒状的部分而构成,在内周面侧设置有波纹管T的端部。
波纹盖4组装在壳体3,在与壳体3之间保持波纹管T的端部。波纹盖4与框架31等同样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包含形成为沿着波纹管T的外形的半圆筒状的部分而构成。波纹盖4经由一对卡止部4a卡止在外装设置部37,在与框架31之间夹入并保持波纹管T的端部。
顺便提及,本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箱1如图1、图4所示,框架31为双层壁构造,将经由框架31与上盖33的连接部分的间隙而浸入到壳体3的内部侧的水经由该双层壁的内侧的空间部(后述的引导空间部39)向垂直方向下侧引导,从而抑制水浸入到容纳有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35侧。
具体而言,电气接线箱1的壳体3具有引导空间部39。引导空间部39在壳体3的内部经由划分壁部31b被划分在容纳空间部35的水平方向侧方,沿着垂直方向延伸,将浸入到内部的水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划分壁部31b是被形成为比侧壁部31a小的多边形筒状(矩形筒状)的壁体。划分壁部31b在框架31的侧壁部31a的内部侧与该侧壁部31a隔开间隔地形成。划分壁部31b的外表面在水平方向与侧壁部31a的内表面对置,经由肋31c(参照图5)与侧壁部31a一体形成。肋31c存在于划分壁部31b与侧壁部31a之间并将其连结,如图5所示,沿着层叠方向(垂直方向)延伸。此处,肋31c在水平方向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框架31的侧壁部31a与划分壁部31b之间形成的空间部作为引导空间部39而形成。划分壁部31b和被该划分壁部31b划分的引导空间部39被形成为包围容纳空间部35的水平方向侧方(但是,容许在一部分存在没有引导空间部39的部分)。即,壳体3在框架31的侧壁部31a构成双层壁构造的外侧的壁体,划分壁部31b构成双层壁构造的内侧的壁体。
此外,该壳体3通过在框架31与上盖33的连接部分构成迷宫状的构造,抑制水经由框架31与上盖33的连接部分的间隙而浸入其本身。具体而言,上盖33在侧壁部33a的外部侧的面形成有外侧壁部33c。外侧壁部33c与侧壁部33a在水平方向隔开间隔,与该侧壁部33a一体形成。壳体3在上盖33与框架31组装的状态下,框架31的侧壁部31a的垂直方向上侧端部插入到上盖33的侧壁部33a与外侧壁部33c之间的空间部,上盖33的侧壁部33a的垂直方向下侧端部插入到框架31的侧壁部31a与划分壁部31b之间的空间部、即引导空间部39。即,壳体3从该壳体3的内部侧向外部侧,以划分壁部31b、侧壁部33a、侧壁部31a、外侧壁部33c的顺序重叠并构成重叠部位。由此,电气接线箱1由于框架31的侧壁部31a、划分壁部31b以及上盖33的侧壁部33a、外侧壁部33c在壳体3的内外方向重叠并构成相互交错的迷宫状的构造,因此,能够抑制水经由框架31与上盖33的间隙从外部侧浸入到容纳空间部35侧。而且,即使水经由框架31与上盖33的连接部分的间隙浸入到壳体3的内部侧,电气接线箱1通过将该水经由引导空间部39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也能够抑制水浸入到容纳有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35侧。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壳体3还在引导空间部39内具有浸水回避肋31d,能够适当处理浸入到壳体3的内部的水。
具体而言,浸水回避肋31d如图4、图5所示,设置在引导空间部39内,将在引导空间部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向避开预先设定的回避对象部40的方向引导。此处,回避对象部40位于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是不希望水附着的物体。回避对象部40作为不希望水附着的物体,包含插通在插通口36并横切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电线W。而且,浸水回避肋31d位于回避对象部40,此处为横穿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电线W的垂直方向上方,具有延伸到从该回避对象部40的垂直方向上方偏离的位置的倾斜面31e。浸水回避肋31d在侧壁部31a与划分壁部31b之间与其一体形成。浸水回避肋31d形成为棒状的部分。此处,浸水回避肋31d在位于横穿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电线W的垂直方向上方的肋31c的水平方向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合计2个。各浸水回避肋31d相对于垂直方向交叉地形成,通过该肋31c侧的端部位于垂直方向上侧,另一侧的端部位于垂直方向下侧而形成,从而在垂直方向上侧的面形成延伸到从回避对象部40、此处为横穿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电线W的垂直方向上方偏离的位置的倾斜面31e。倾斜面31e在回避对象部40的垂直方向上方,将在引导空间部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引导至避开回避对象部40的方向,此处为从回避对象部40的垂直方向上方偏离的位置。
如上所述构成的电气接线箱1例如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即使在水经由框架31与上盖33的连接部分的间隙浸入到壳体3的内部的情况下,通过将该浸入的水经由引导空间部39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从而能够抑制水浸入到容纳有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35侧。此时,电气接线箱1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利用浸水回避肋31d,将在引导空间部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向避开回避对象部40的方向引导。更具体而言,电气接线箱1使在引导空间部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利用自重在浸水回避肋31d的倾斜面31e上移动,从而引导至从回避对象部40、此处为横穿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电线W的垂直方向上方偏离的位置。其结果是,电气接线箱1能够抑制在引导空间部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附着在横穿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电线W,或者被该电线W反弹。而且,在该电气接线箱1中,在引导空间部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并掉落到下盖32的底部32b上的水例如从形成于底部32b的排出口(未图示)等排出到壳体3的外部,从而被适当处理。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电气接线箱1,包括壳体3,壳体3具有:形成于内部并容纳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35;以及在内部经由划分壁部31b划分在容纳空间部35的水平方向侧方,并沿着垂直方向延伸,将浸入到内部的水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引导空间部39。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线束WH,包括电线W;容纳连接有电线W的电子元件2的所述电气接线箱1。而且,壳体3具有浸水回避肋31d,其设置在引导空间部39内,将在引导空间部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引导至避开位于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回避对象部40的方向。
所以,电气接线箱1、线束WH利用经由划分壁部31b划分在容纳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35的水平方向侧方的引导空间部39,将浸入到壳体3的内部的水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并处理。此时,电气接线箱1、线束WH能够利用设置在引导空间部39内的浸水回避肋31d,将在引导空间部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向避开位于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回避对象部40的方向引导。由此,电气接线箱1、线束WH能够抑制在引导空间部39内被引导的水附着在回避对象部40且该回避对象部40沾水,而且能够处理该浸入的水。另外,电气接线箱1、线束WH能够抑制回避对象部40沾水,能够抑制掉落到引导空间部39内的水被回避对象部40反弹,例如能够可靠地抑制水在容纳有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35侧反弹。其结果是,电气接线箱1、线束WH能够适当处理浸入到壳体3的内部的水。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电气接线箱1、线束WH,壳体3具有与电子元件2连接的电线W插通的插通口36,回避对象部40包含插通在插通口36并横穿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电线W,浸水回避肋31d具有倾斜面31e,其位于回避对象部40的垂直方向上方,延伸到从该回避对象部40的垂直方向上方偏离的位置。所以,电气接线箱1、线束WH即使是在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具有电线W的插通口36,电线W横穿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构成,也能够使在引导空间部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由于自重在浸水回避肋31d的倾斜面31e上移动。其结果是,电气接线箱1、线束WH由于能够将该水引导至从回避对象部40即电线W的垂直方向上方偏离的位置,因此,能够适当处理浸入到壳体3的内部的水。
[实施方式2]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局部立体图。图9、图10、图11、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局部截面立体图。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线束的回避对象部与实施方式1不同。下面,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共通的附图标记,并且对于共通的构成、作用、效果,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易于理解,在图6、图9中用双点划线图示出容纳在电气接线箱的电子元件中的一部分,在其他图中省略该电子元件的图示其本身。另外,图8、图9、图10、图11、图12中,为了易于理解,省略上盖的图示。
图6、图7等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201和线束WH2的回避对象部240与上述电气接线箱1、线束WH不同。另外,此处,电气接线箱201、线束WH2的回避对象部240以外,壳体203等构成与上述电气接线箱201、线束WH2也不同。
图6、图7等所示的电气接线箱201与电气接线箱1同样,被装入到线束WH2。线束WH2包括:多个电线W;与该电线W电连接的电气接线箱201。此外,此处,线束WH2未图示出作为外装在电线W的外装部件的波纹管T(参照图1等),但也可以包括该波纹管T。
本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箱201代替上述壳体3(参照图1等),包括容纳电子元件2的壳体203,并且不包括上述说明的波纹盖4(参照图1等)。电气接线箱201在壳体203的内部的容纳空间部235容纳有各种电子元件2。电气接线箱201在壳体203具有插通口236,与容纳在壳体203的电子元件2电连接的电线W经由该插通口236跨壳体203的内外被插通。下面,参照各图,具体说明电气接线箱201的各构成。此外,壳体203与壳体3比较,大小、形状、不包括外装设置部37(图1等参照)的点等不同,但由于作为概要构成大致相同,因此,尽可能省略说明。
壳体203在内部形成的容纳空间部235容纳电子元件2,包含作为第1部件的框架231、作为第2部件的下盖232和作为第3部件的上盖233而构成。框架231相当于所述框架31(参照图1等),下盖232相当于所述下盖32(参照图1等),上盖233相当于所述上盖33(参照图1等)。壳体203的框架231、下盖232和上盖233沿着预定的层叠方向层叠并相互组装,并且在内部划分出容纳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235。此处,壳体203形成为沿着与层叠方向垂直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比沿着与层叠方向和长边方向垂直的短边方向的长度相对长的形状。
框架231是形成组装电子元器件2的容纳空间部235的主要部件。框架231利用形成为多边形筒状的壁体即侧壁部231a形成为中空状。下盖232是塞住框架231的垂直方向下侧的开口的盘状(托盘状)的部件。下盖232利用形成为多边形筒状的壁体即侧壁部232a、塞住侧壁部232a的一个开口(垂直方向下侧的开口)的底部232b,形成为中空状。上盖233是塞住框架231的垂直方向上侧的开口的盖状的部件。上盖233利用形成为多边形筒状的壁体即侧壁部233a、塞住侧壁部233a的一个开口(垂直方向上侧的开口)的天花板部233b,形成为中空状。壳体203的框架231的垂直方向下侧的开口与下盖232的开口对置,框架231的垂直方向上侧的开口与上盖233的开口对置地,下盖232组装在框架231的垂直方向下侧且上盖233组装在框架231的垂直方向上侧。壳体203中,上盖233、下盖232经由各种形式的卡止机构234相对于框架231卡止。
而且,由框架231、下盖232和上盖233构成的壳体203具有容纳空间部235、插通口236。容纳空间部235的与垂直方向交叉的方向被框架231的侧壁部231a、下盖232的侧壁部232a、上盖233的侧壁部233a划分,垂直方向下侧被下盖232的底部232b划分,垂直方向上侧被上盖233的天花板部233b划分。电气接线箱201在该容纳空间部235内设置有形成了许多腔室238a的块体238,在该腔室238a内组装电子元件2。插通口236在下盖232形成于侧壁部232a与底部232b相交的部分。
而且,电气接线箱201如图6等所示,壳体203具有引导空间部239。即,电气接线箱201与电气接线箱1同样,框架231为双层壁构造,通过将经由框架231与上盖233的连接部分的间隙浸入到壳体203的内部侧的水经由该双层壁的内侧的该引导空间部239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从而抑制水浸入到容纳有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235侧。引导空间部239在壳体203的内部经由划分壁部231b被划分在容纳空间部235的水平方向侧方,沿着垂直方向延伸,将浸入到内部的水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划分壁部231b是形成为比侧壁部231a小的多边形筒状的壁体。划分壁部231b在框架231的侧壁部231a的内部侧与该侧壁部231a隔开间隔地形成。划分壁部231b的外表面在水平方向与侧壁部231a的内表面对置,经由包含后述的浸水回避肋231d的各种肋,与侧壁部231a一体形成。框架231的侧壁部231a与划分壁部231b之间形成的空间部形成为引导空间部239。划分壁部231b和被该划分壁部231b划分的引导空间部239形成为包围容纳空间部235的水平方向侧方(但是,容许在一部分存在没有引导空间部239的部分)。即,壳体203在框架231的侧壁部231a构成双层壁构造的外侧的壁体,划分壁部231b构成双层壁构造的内侧的壁体。此外,该壳体203也与上述的壳体3同样,通过在框架3与上盖233的连接部分构成迷宫状的构造,抑制水经由框架231与上盖233的连接部分的间隙而浸入其本身。而且,即使水经由框架231与上盖233的连接部分的间隙浸入到壳体203的内部侧,电气接线箱201通过将该水经由引导空间部239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也能够抑制水浸入到容纳有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235侧。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壳体203如图8、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通过在引导空间部239内具有浸水回避肋231d,从而能够适当处理浸入到壳体203的内部的水。
具体而言,浸水回避肋231d设置在引导空间部239内,将在引导空间部2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向避开预先设定的回避对象部240的方向引导。此处,回避对象部240位于引导空间部239的垂直方向下方,是不希望水附着的物体。本实施方式的回避对象部240作为不希望水附着的物体,包含在位于引导空间部2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下盖232的底部232b,与由浸水回避肋231d所形成的水的退避目的地相比,接近电子元件2侧的底部接近部位240a。本实施方式的下盖232的底部232b包含沿着层叠方向,在框架231侧、换言之为容纳空间部235侧突出地隆起的隆起部位232c(参照图6、图7等),该隆起部位232c的内侧、即容纳空间部235侧的面构成接近电子元件2侧的底部接近部位240a。底部接近部位240a位于沿着层叠方向观察(以下,有的情况下记作“层叠方向观察”),壳体203整体沿着长边方向呈近似矩形突出地形成的隆起部241内。该底部接近部位240a典型地是包含隆起部位232c的顶上部的部位,换言之,是包含在底部232b最接近电子元件2侧的部位的位置(特别是参照图9、图10等)。
而且,浸水回避肋231d具有倾斜面231e,其延伸到位于与回避对象部240、此处为位于引导空间部239的垂直方向下方并与由浸水回避肋231d所形成的水的退避目的地相比接近电子元件2侧的底部接近部位240a的垂直方向上方,从该底部接近部位240a的垂直方向上方偏离的位置,此处为位于壳体203内部的角部的退避目的地。浸水回避肋231d在侧壁部231a与划分壁部231b之间与其一体形成。浸水回避肋231d形成为棒状的部分。此处,浸水回避肋231d包含第1肋231da、第2肋231db和第3肋231dc而构成。第1肋231da在隆起部241位于构成回避对象部240的底部接近部位240a的垂直方向上侧、换言之为隆起部位232c的垂直方向上侧,沿着长边方向延伸形成(参照图9、图10、图11等)。第1肋231da沿着沿着隆起部241的长边方向的边中位于短边方向的中央侧的边而形成。此处,第1肋231da在长边方向大致水平形成,后述的第3肋231dc侧在短边方向成为垂直方向下侧地倾斜形成。第2肋231db从第1肋231da的长边方向的一侧的端部、此处为隆起部241的突出末端侧的端部沿着短边方向延伸形成(参照图11等)。第2肋231db沿着沿着隆起部241的短边方向的边,更详细而言为沿着隆起部241的突出末端侧的短边方向的边形成(参照图11等)。第2肋231db与第1肋231da连续而形成,包含倾斜面231e而形成。第2肋231db的倾斜面231e从第1肋231da侧的端部延伸到成为由浸水回避肋231d所形成的水的退避目的地的壳体203内部的短边方向一侧的角部。第2肋231db的倾斜面231e倾斜形成,使得第1肋231da侧的端部位于垂直方向上侧,成为该水的退避目的地的壳体203内部的短边方向一侧的角部侧位于垂直方向下侧。第3肋231dc从第1肋231da的长边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此处为第2肋231db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沿着短边方向延伸形成(参照图12等)。第3肋231dc沿着短边方向在第2肋231db侧的相反侧从隆起部241突出地沿着短边方向形成。第3肋231dc与第1肋231da连续而形成,包含倾斜面231e而形成。第3肋231dc的倾斜面231e延伸到成为由浸水回避肋231d所形成的水的退避目的地的壳体203内部的短边方向另一侧的角部。第3肋231dc的倾斜面231e倾斜形成,使得第1肋231da侧的端部位于垂直方向上侧,成为该水的退避目的地的壳体203内部的短边方向另一侧的角部侧位于垂直方向下侧。浸水回避肋231d在垂直方向上侧的面形成有所述各倾斜面231e。各倾斜面231e在回避对象部240的垂直方向上方,将在引导空间部2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向从回避对象部240避开的方向,此处为从回避对象部240的垂直方向上方偏离的退避目的地的位置引导。
如上所述构成的电气接线箱201例如即使在水经由框架231与上盖233的连接部分的间隙浸入到壳体203的内部的情况下,通过将该浸入的水经由引导空间部239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从而能够抑制水浸入到容纳有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235侧。
此时,电气接线箱201如图11、图12中的箭头所示,利用浸水回避肋231d,将在引导空间部2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引导至避开回避对象部240的方向。更具体而言,电气接线箱201使在引导空间部2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由于自重在构成浸水回避肋231d的第1肋231da、第2肋231db、第3肋231dc、这些各倾斜面231e上移动,从而引导至从回避对象部240、此处为下盖232的底部232b的底部接近部位240a的垂直方向上方偏离的退避目的地。其结果是,电气接线箱201能够抑制在引导空间部2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在底部232b附着在接近电子元件2侧的底部接近部位240a,或者在该底部接近部位240a反弹。而且,在该电气接线箱201中,在引导空间部2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并掉落到下盖232的底部232b上的水例如从形成于底部232b的排出口(未图示)等排出到壳体203的外部,从而被适当处理。
以上说明的电气接线箱201、线束WH2能够抑制在引导空间部239内被引导的水附着在回避对象部240且该回避对象部240沾水,而且能够处理该浸入的水。另外,电气接线箱201、线束WH2能够抑制回避对象部240沾水,能够抑制掉落到引导空间部239内的水被回避对象部240反弹,例如能够可靠地抑制水在容纳有电子元件2的容纳空间部235侧反弹。其结果是,电气接线箱201、线束WH2能够适当处理浸入到壳体203的内部的水。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电气接线箱201、线束WH2,壳体203具有位于引导空间部2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底部232b,回避对象部240在底部232b包含与由浸水回避肋231d所形成的水的退避目的地相比接近电子元件2侧的底部接近部位240a,浸水回避肋231d具有位于底部接近部位240a的垂直方向上方,延伸到退避目的地的倾斜面231e。所以,电气接线箱201、线束WH2即使是在壳体203的底部232b包含与其他部位相比接近电子元件2侧的底部接近部位240a的构成,也能够使在引导空间部239内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由于自重在浸水回避肋231d的倾斜面231e上移动。其结果是,电气接线箱201、线束WH2由于能够将该水引导至从回避对象部240即底部接近部位240a的垂直方向上方偏离的位置,因此,能够适当处理浸入到壳体203的内部的水。
此外,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和线束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和线束也可以通过适当组合以上所说明的各实施方式、变形例的构成要素来构成。
以上说明的壳体3、203是作为分割有框架31、231、下盖32、232和上盖33、233的3层分割构造的例子说明的,但不限于此。
以上说明的回避对象部40、240作为不希望水附着的物体,说明了包含插通在插通口36并横穿引导空间部39的垂直方向下方的电线W或者底部接近部位240a,但也可以包含连接器、熔丝、继电器、分岔部、电子控制单元、将其单元化的电子元件单元等各种电子元件。
以上说明的电气接线箱1作为一个例子,是以通过将波纹盖4组装在壳体3,在壳体3与波纹盖4之间保持波纹管T的端部的例子说明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不包括波纹盖4的构成。

Claims (4)

1.一种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
容纳空间部,其形成于内部并容纳电子元件;以及
引导空间部,在内部经由划分壁部被划分在所述容纳空间部的水平方向侧方,沿着垂直方向延伸,将浸入到内部的水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
所述壳体具有浸水回避肋,所述浸水回避肋设置在所述引导空间部内,将所述引导空间部内的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向避开位于所述引导空间部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回避对象部的方向引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接线箱,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电子元件连接的电线插通的插通口,
所述回避对象部包含插通在所述插通口并横穿所述引导空间部的垂直方向下方的所述电线,
所述浸水回避肋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位于所述回避对象部的垂直方向上方,并延伸到从该回避对象部的垂直方向上方偏离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接线箱,
所述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引导空间部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底部,
所述回避对象部包含底部接近部位,所述底部接近部位在所述底部与由所述浸水回避肋所形成的所述水的退避目的地相比接近所述电子元件侧,
所述浸水回避肋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位于所述底部接近部位的垂直方向上方,延伸到所述退避目的地。
4.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线和电气接线箱,
所述电气接线箱包含壳体,所述壳体具有:
容纳空间部,其形成于内部并容纳连接有所述电线的电子元件;以及
引导空间部,在内部经由划分壁部被划分在所述容纳空间部的水平方向侧方,沿着垂直方向延伸,将浸入到内部的水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
所述壳体具有浸水回避肋,所述浸水回避肋设置在所述引导空间部内,将所述引导空间部内的引导至垂直方向下侧的水向避开位于所述引导空间部的垂直方向下方的回避对象部的方向引导。
CN201680018952.3A 2015-04-27 2016-04-26 电气接线箱和线束 Active CN1074313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0571 2015-04-27
JP2015090571 2015-04-27
PCT/JP2016/062986 WO2016175187A1 (ja) 2015-04-27 2016-04-26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1340A CN107431340A (zh) 2017-12-01
CN107431340B true CN107431340B (zh) 2019-04-16

Family

ID=57198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8952.3A Active CN107431340B (zh) 2015-04-27 2016-04-26 电气接线箱和线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72986B2 (zh)
JP (1) JP6431187B2 (zh)
CN (1) CN107431340B (zh)
DE (1) DE112016001937T5 (zh)
WO (1) WO20161751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99152B2 (ja) * 2016-12-27 2019-04-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925852B2 (ja) * 2017-04-25 2021-08-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9094123A (ja) * 2017-11-24 2019-06-20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定量吐出容器
JP6996986B2 (ja) * 2018-01-12 2022-0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筐体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JP7235442B2 (ja) * 2018-05-08 2023-03-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レーム、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644829B2 (ja) * 2018-05-08 2020-02-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793160B2 (ja) * 2018-08-31 2020-12-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10923869B2 (en) * 2019-06-10 2021-02-16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harness connector interface assemblies
JP7167868B2 (ja) * 2019-07-02 2022-11-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プロテクタ
JP7313774B2 (ja) * 2019-08-30 2023-07-25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7066762B2 (ja) * 2020-01-14 2022-05-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筐体、及び、電気接続箱
CN111614058A (zh) * 2020-05-27 2020-09-01 上海吉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景观灯安装接线防水处理装置
FR3141115A1 (fr) * 2022-10-21 2024-04-26 Renault S.A.S Boîtier d’interconnexion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véhicule comprenant un tel boîti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9740A (ja) * 2004-02-13 2005-08-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自動車用電気接続箱
CN103997000A (zh) * 2013-02-18 2014-08-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盒
CN104039600A (zh) * 2012-01-13 2014-09-1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线箱
CN104508928A (zh) * 2012-07-25 2015-04-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防水箱和装备有防水箱的电气接线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36721B2 (ja) * 1993-07-21 1998-12-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タの排水構造
JP2002152943A (ja) * 2000-09-04 2002-05-2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電気接続箱
JP3831213B2 (ja) 2001-06-12 2006-10-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の二重壁構造
US7077667B2 (en) * 2003-04-22 2006-07-18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4326448B2 (ja) * 2004-10-25 2009-09-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取出構造
JP5026860B2 (ja) * 2007-05-28 2012-09-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5067199B2 (ja) * 2008-02-29 2012-11-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車載用の電気接続箱
JP5215145B2 (ja) * 2008-12-02 2013-06-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US8872025B2 (en) * 2011-03-16 2014-10-28 Jtekt Corporation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unit
JP5962960B2 (ja) * 2012-03-01 2016-08-03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電子ユニットの防水構造
JP5947648B2 (ja) * 2012-07-25 2016-07-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保護部材の水抜き構造
JP5994609B2 (ja) * 2012-11-30 2016-09-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GB2517151B (en) * 2013-08-12 2017-03-08 Lifescan Scotland Ltd Watertight casing with integrated electrical contacts
JP6349160B2 (ja) * 2014-06-09 2018-06-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2017157760A (ja) * 2016-03-03 2017-09-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光学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9740A (ja) * 2004-02-13 2005-08-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自動車用電気接続箱
CN104039600A (zh) * 2012-01-13 2014-09-1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线箱
CN104508928A (zh) * 2012-07-25 2015-04-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防水箱和装备有防水箱的电气接线箱
CN103997000A (zh) * 2013-02-18 2014-08-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31187B2 (ja) 2018-11-28
CN107431340A (zh) 2017-12-01
WO2016175187A1 (ja) 2016-11-03
US20180013276A1 (en) 2018-01-11
JPWO2016175187A1 (ja) 2018-01-25
DE112016001937T5 (de) 2018-01-11
US9972986B2 (en) 2018-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1340B (zh) 电气接线箱和线束
US8941009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105375156B (zh) 漏电遮断构造、电子元器件、和电子元器件单元
JP6429078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1032626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CN104184087A (zh) 电接线盒
CN108574242A (zh) 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
CN106169726B (zh) 电子元器件单元
CN108736405A (zh) 电接线箱和线束
EP379542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wire harness
CN106067665B (zh) 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
JP7183945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04242189A (zh) 电气接线盒
US20150180163A1 (en) Connector
US9148002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EP382803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wire harness
CN103887747B (zh) 电接线箱
CN105048149A (zh) 连接器
CN103812064B (zh) 电气接线盒
JP5330022B2 (ja) 部品選別装置及び防水栓挿入装置
US2021026707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JP6953261B2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103387B2 (ja) 保護ケース
JP5929844B2 (ja) プロテクタ及びプロテクタ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22179521A (ja) 電気接続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