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9963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9963B
CN107429963B CN201680005626.9A CN201680005626A CN107429963B CN 107429963 B CN107429963 B CN 107429963B CN 201680005626 A CN201680005626 A CN 201680005626A CN 107429963 B CN107429963 B CN 1074299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main body
side roller
chamber
mov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56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9963A (zh
Inventor
冈部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Haier As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Haier As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Haier As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29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9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9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在冰箱(1)的主体(2)中形成有收纳室(4)。门(3)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沿着前后方向(Y)移动,该关闭位置是门位于主体(2)的前方(Y1)的侧面部(2A)而从前方(Y1)将收纳室(4)关闭的位置,打开位置是将门从关闭位置向前方(Y1)拉出而将收纳室(4)打开的位置。配置在门(3)的后方(Y2)的移动部件(51)与门(3)一起沿着前后方向(Y)移动。在收纳室(4)内从左右方向(X)与移动部件(51)相向的内侧面部(18A)设置有导向部件(75)。在门(3)位于打开位置时导向部件(75)与移动部件(51)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隙,小于在门(3)位于关闭位置时导向部件(75)与移动部件(51)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隙(P1)。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冰箱,其具备作为主体的隔热箱体,在隔热箱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储藏食品等的储藏室。储藏室的内部被划分为冷蔵室、冷冻室或蔬菜室等多个收纳室。在隔热箱体的前表面设置有与各收纳室对应的开口部,在各开口部,以开闭自由的方式设置有隔热门。冷蔵室的隔热门可以自由转动,与此相对,冷冻室或蔬菜室的隔热门伴随着收纳食品等的收纳容器,向冰箱的前方自由拉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48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冰箱中,优选能够在拉出冷冻室或蔬菜室的隔热门时减轻该隔热门的晃动。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门在被拉出时的晃动的冰箱。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主体,其形成有用于收纳被冷却保存的物品的收纳室,在规定方向上具有进深;门,其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沿着上述规定方向移动,该关闭位置是该门位于上述主体中上述规定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部而从上述一侧将上述收纳室关闭的位置,该打开位置是将该门从上述关闭位置向上述一侧拉出而将上述收纳室打开的位置;移动部件,其相对于上述门配置在上述一侧的相反侧,与上述门一起向上述规定方向移动;以及导向部件,其设置于在上述收纳室内从与上述规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与上述移动部件相向的内侧面部,对上述移动部件在上述规定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引导,在上述门位于上述打开位置时上述导向部件与上述移动部件在上述正交方向上的间隙,小于在上述门位于上述关闭位置时上述导向部件与上述移动部件在上述正交方向上的间隙。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部件包括沿着上述正交方向延伸的围绕轴旋转的门侧滚轮,上述导向部件包括沿着上述规定方向延伸而收纳上述门侧滚轮的主体侧导向槽,在上述门位于上述打开位置时上述主体侧导向槽的槽底与上述门侧滚轮在上述正交方向上的间隙,小于在上述门位于上述关闭位置时上述槽底与上述门侧滚轮在上述正交方向上的间隙。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导向部件包括沿着上述正交方向延伸的围绕轴旋转的主体侧滚轮,上述移动部件包括:导轨部,其沿着上述规定方向延伸,与上述主体侧滚轮的外周面接触;以及凸缘部,其沿着上述规定方向延伸,从上述正交方向与上述主体侧滚轮相向,在上述门位于上述打开位置时上述凸缘部与上述主体侧滚轮在上述正交方向上的间隙,小于在上述门位于上述关闭位置时上述凸缘部与上述主体侧滚轮在上述正交方向上的间隙。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门包括:第一门部件,其构成上述门的上述一侧的表面部;第二门部件,其从上述相反侧被安装于上述第一门部件;以及隔热部件,其配置在上述第一门部件与上述第二门部件之间,上述移动部件被固定于上述第一门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对在规定方向上具有进深的主体的收纳室进行开闭的门,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沿着规定方向移动,该关闭位置是该门位于主体中规定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部而从一侧将收纳室关闭的位置,该打开位置是将该门从关闭位置向一侧拉出而将收纳室打开的位置。相对于门配置在与一侧相反一侧的移动部件与门一起沿着规定方向移动。在收纳室内从与规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与移动部件相向的内侧面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移动部件在规定方向上的移动的导向部件。
在门位于打开位置时导向部件与移动部件在正交方向上的间隙,小于在门位于关闭位置时导向部件与移动部件在正交方向上的间隙。因此,在门被拉出到打开位置时,能够将移动部件在正交方向上的游隙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减轻门在正交方向上的晃动。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移动部件包括门侧滚轮,并且导向部件包括主体侧导向槽的结构中,门侧滚轮在规定方向上的移动被收纳门侧滚轮的主体侧导向槽引导。而且,在门位于打开位置时主体侧导向槽的槽底与门侧滚轮在正交方向上的间隙,小于在门位于关闭位置时槽底与门侧滚轮在正交方向上的间隙。因此,在门被拉出到打开位置时,能够将门侧滚轮在正交方向上的游隙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减轻门在正交方向上的晃动。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导向部件包括主体侧滚轮,并且移动部件包括导轨部和凸缘部的结构中,导轨部及凸缘部在规定方向上的移动,被与导轨部接触并且从正交方向与凸缘部相向的主体侧滚轮引导。并且,在门位于打开位置时凸缘部与主体侧滚轮在正交方向上的间隙,小于在门位于关闭位置时凸缘部与主体侧滚轮在正交方向上的间隙。因此,在门被拉出到打开位置时,能够将门侧的凸缘部在正交方向上的游隙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减轻门在正交方向上的晃动。
此外,根据本发明,门包括:第一门部件,其构成门的一侧的表面部;以及第二门部件,其从一侧的相反侧被安装于第一门部件,移动部件被固定于第一门部件。
反之,在移动部件被固定于第二门部件的情况下,将隔热部件配置在第一门部件与第二门部件之间来组装门时,如果第一门部件与第二门部件的相对位置产生偏移,则被主体侧的导向部件定位的移动部件与第一门部件的相对位置也产生偏移。于是,在位于关闭位置时的门中配置在显眼位置的第一门部件从主体中原本适当的位置产生偏移地配置,因此例如位于关闭位置的门的美观性变差。
但是,如本发明这样移动部件被固定于第一门部件的情况下,在组装门时移动部件与第一门部件的相对位置不会产生偏移,因此在组装后的门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门部件被配置在主体中原本适当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门的美观性变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从前方观察在省略了门的状态下的冰箱主体的立体图。
图3是从后方观察冰箱的立体图。
图4是冰箱的示意性纵截面右侧视图。
图5是冰箱的写实的纵截面右侧视图。
图6是表示冰箱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7是包括门的拉出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拉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拉出单元的纵截面左侧视图。
图10是表示作为柜内开关的一部分被安装于拉出单元的被检测部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
图11是冰箱的主体中的分隔部件的右侧视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向视截面图。
图13是门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的变温室的冰箱俯视截面图。
图14是图13的XIV-XIV向视截面图。
图15是门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变温室的冰箱俯视截面图。
图16是图15的XVI-XVI向视截面图。
图17是拉出单元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18是拉出单元的俯视图。
图19是门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的变温室的冰箱俯视截面图。
图20是图19的XX-XX向视截面图。
图21是门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变温室的冰箱俯视截面图。
图22是图21的XXII-XXII向视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冰箱 2 主体 2A 侧面部 3 门 4 收纳室 16C 左侧面部 18A 右侧面部 51 移动部件 53 第一门部件 54 第二门部件 56C 导轨部 56E 凸缘部 58 门侧滚轮 61 隔热部件 62 轴 75 导向部件 76 主体侧滚轮 76A 外周面 78 轴 79 主体侧导向槽 79A 槽底 85 导向部件 86 主体侧滚轮 86A 外周面 88 轴 89 主体侧导向槽 89A 槽底 P1 间隙 P2 间隙 R1 间隙 R2 间隙 S1 间隙 S2 间隙 X 左右方向 Y 前后方向 Y1 前方 Y2后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1的主视图。
首先,以图1中的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及上下方向Z为基准,对冰箱1的概要情况进行说明。将左右方向X中的左侧称为左侧X1,将右侧称为右侧X2。前后方向Y是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规定方向,将前后方向Y中的纸面跟前侧的前方称为前方Y1,将纸面里侧的后方称为后方Y2。将上下方向Z中的上方称为上方Z1,将下方称为下方Z2。前方Y1是上述规定方向中的一侧,后方Y2是与该一侧相反的一侧。左右方向X是与上述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X及前后方向Y是与上下方向Z交叉的交叉方向,包含在水平方向H中。
冰箱1包括主体2和门3。图2是从前方Y1观察省略了门3的状态下的主体2的立体图。参照图2,主体2形成为在上下方向Z上较长的箱状,在前后方向Y上具有进深。在主体2内形成有多个用于收纳被冷却保存的食品等物品的长方体状的收纳室4。这些收纳室4被划分为:占据主体2的内部空间的大致上半部的冷蔵室4A、在冷蔵室4A的下方Z2在左右方向X上排列的制冰室4B及变温室4C、位于制冰室4B及变温室4C的下方Z2的第一冷冻室4D、以及位于第一冷冻室4D的下方Z2的第二冷冻室4E。
在冷蔵室4A中收纳被冷蔵保存的物品。在冷蔵室4A内配置有架5,该架5形成为沿着水平方向H的板状。架5例如有三个,在上下方向Z上隔开间隔地配置。通过这些架5,冷蔵室4A被分隔成在上下方向Z上排列的多个区域。例如从上方Z1往下数第二个架5被分割成配置在前方Y1的前架5A、以及配置在后方Y2的后架5B。前架5A包括在左右方向X上较长的长方形玻璃板,仅其前后两边被树脂等覆盖,但在剩余的左右两边露出玻璃质地,由此能够提高美观性。另一方面,后架5B是四边全都被树脂等覆盖的、在左右方向X上较长的长方形玻璃板。折叠前架5A使其向后方Y2移动,由此能够将前架5A收纳在后架5B的下方Y2。在冷蔵室4A下部的、最下方的架5的下方Z2,设置有用于收纳蔬菜等的箱状的蔬菜收纳柜6。
制冰室4B配置在变温室4C的左侧X1。在制冰室4B内制作或保存冰。将冰用的水供给到制冰室4B的供水箱7例如配置在蔬菜收纳柜6的左侧X1的下端部。变温室4C通过任意改变其室温而能够用作冷蔵室或冷冻室的备用室。此外,在变温室4C内能够以冷蔵温度与冷冻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冷却保存物品。在第一冷冻室4D及第二冷冻室4E内收纳被冷冻保存的物品。
在主体2的前方Y1的侧面部2A形成有数量与收纳室4相同的开口部8。各开口部8从前方Y1与对应的收纳室4连通,使对应的收纳室4从侧面部2A向前方Y1露出。
门3在侧面部2A按每个收纳室4设置。冷蔵室4A用的门3以能够左右对开的方式在左右设置有一对,对于制冰室4B、变温室4C、第一冷冻室4D及第二冷冻室4E各设置有一个门3,无论哪个门3都能够向前方Y1拉出(参照图1)。这些门3从前方Y1对所对应的收纳室4进行开闭。
参照从后方Y2观察冰箱1的图3,主体2的后方Y2的外侧面部2B沿着上下方向Z延伸。在外侧面部2B的上端部的、左右方向X上的大致中央的区域设置有基板箱10。基板箱10形成为在左右方向X上较长且在前后方向Y上扁平的箱状。在基板箱10内收纳有与主体2内的电气部件(后述)电连接的控制部11。控制部11是安装有CPU、ROM或RAM等的基板。
图4及图5都是冰箱1的A-A向视截面的右侧视图,图4是示意图,图5是写实图。参照图4,主体2包括:构成其外壳的外箱12;被收纳在外箱12内的多个内箱13;以及配置在外箱12与内箱13之间的隔热部件14。
外箱12是金属制,形成为在上下方向Z上较长的箱状,其前表面的整个区域是使外箱12的内部空间向前方Y1露出的开口部12A。
内箱13形成为树脂制的箱状,其前表面的整个区域是使内箱13的内部空间向前方Y1露出的开口部13A。内箱13共有两个,这些内箱13被划分为:位于外箱12的内部空间的大致上半部的冷蔵内箱15、以及位于外箱12的内部空间的大致下半部的冷冻内箱16。在冷蔵内箱15内形成有冷蔵室4A。冷蔵内箱15的开口部13A是冷蔵室4A的开口部8。在冷冻内箱16形成有制冰室4B、变温室4C、第一冷冻室4D及第二冷冻室4E。冷冻内箱16的开口部13A被划分为制冰室4B、变温室4C、第一冷冻室4D及第二冷冻室4E各自的开口部8。
在冷冻内箱16内设置有:在上下方向Z上较薄且沿着水平方向H的板状的分隔部件17、以及在左右方向X上较薄且沿着前后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分隔部件18。分隔部件17及18各自的外壳的大部分是树脂制。分隔部件17以被架设在冷冻内箱16的左右方向X上的两侧壁之间的状态配置在制冰室4B及变温室4C与第一冷冻室4D之间。由此,分隔部件17将在上下方向Z上相邻的制冰室4B与第一冷冻室4D之间分隔,并且将在上下方向Z上相邻的变温室4C与第一冷冻室4D之间分隔(参照图2)。分隔部件18以被架设在分隔部件17的左右方向X上的大致中央部与冷冻内箱16的上壁16A之间的状态配置在制冰室4B与变温室4C之间。由此,分隔部件18将在左右方向X上相邻的制冰室4B与变温室4C之间分隔(参照图2)。此外,在冷冻内箱16内也可以设置有将第一冷冻室4D与第二冷冻室4E之间分隔的分隔部件19。但是,第一冷冻室4D与第二冷冻室4E之间并非由分隔部件19完全隔断,第一冷冻室4D和第二冷冻室4E处于彼此连通的状态。
冷蔵内箱15及冷冻内箱16在外箱12内在上下方向Z上相邻地配置。冷蔵内箱15的下壁15A相对于冷冻内箱16的上壁16A隔开间隙配置在上方Z1。在下壁15A及上壁16A彼此的前端部之间架设有沿着左右方向X延伸的板状的连结部20。由此,冷蔵内箱15和冷冻内箱16处于彼此被连结的状态。
隔热部件14例如由聚氨酯构成。在制造主体2时,将泡沫聚氨酯注入到外箱12与内箱13之间的间隙、冷蔵内箱15与冷冻内箱16之间的间隙内之后进行发泡,被填充在这些间隙内成为隔热部件14。通过隔热部件14,将外箱12与内箱13之间隔热,将冷蔵内箱15与冷冻内箱16之间隔热。此外,隔热部件14是在分隔部件17及18各自处于被组装到主体2之前的部件的状态时预先配置在各自的内部空间内。由此,制冰室4B及变温室4C各自与第一冷冻室4D之间由分隔部件17隔热,制冰室4B与变温室4C之间由分隔部件18隔热。另外,作为分隔部件17及18各自的隔热部件14,可以不使用泡沫聚氨酯,而使用泡沫苯乙烯的成型品。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4中省略了表示隔热部件14的截面的影线(参照图5)。
冰箱1通过使用异丁烷等制冷剂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回路来产生用于冷却各收纳室4内的物品的冷气。冰箱1包括构成该制冷回路的压缩机25、流路26、冷却器27、冷凝器29及干燥器30等。
在压缩机25内,使用公知部件作为用于压缩制冷剂的部件。压缩机25配置在主体2的后方Y2的下端部。流路26例如包括金属制的管,是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5取出之后再使其返回压缩机25的循环流路。在图4中如虚线所示,流路26以环绕主体2及分隔部件17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流路26遍及主体2的隔热部件14的整个区域或分隔部件17地环绕。流路26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由虚线箭头表示。
冷却器27也被称为蒸发器,在冷却器27内使用公知部件作为使制冷剂蒸发的部件。冷却器27在冷蔵内箱15和冷冻内箱16各设置有一个。将冷蔵内箱15的冷却器27在以下称为第一冷却器27A,将冷冻内箱16的冷却器27在以下称为第二冷却器27B。第一冷却器27A及第二冷却器27B设置在流路26的中途。第一冷却器27A例如被收容在箱状的第一冷却室31内,第二冷却器27B例如被收容在箱状的第二冷却室32内。第一冷却室31配置在冷蔵内箱15内。在第一冷却室31形成有出口31A及入口31B,在出口31A设置有被旋转驱动的风扇33。第二冷却室32配置在冷冻内箱16内。在第二冷却室32形成有出口32A及入口32B,在出口32A设置有被旋转驱动的风扇34。
冷凝器29是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冷凝的部件,在流路26内设置在压缩机25与冷却器27之间。干燥器30是使制冷剂干燥的部件,在流路26内设置在冷凝器29与冷却器27之间。干燥器30与冷却器27之间的流路26的一部分构成为毛细管。
制冷剂被压缩机25压缩,由此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然后在穿过冷凝器29时一边散热一边液化。液化的制冷剂在穿过干燥器30之后穿过毛细管时被减压,然后在第一冷却器27A或第二冷却器27B中蒸发。附带而言,在流路26设置有可以不经由第一冷却器27A而近路通往(shortcut)第二冷却器27B的支路26A。因此,被毛细管减压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如虚线箭头A1所示,穿过支路26A直接流向第二冷却器27B。
在第一冷却器27A中制冷剂蒸发时,第一冷却室31内的第一冷却器27A周围的空气被冷却而成为冷气。第一冷却室31内的冷气被旋转的风扇33从出口31A排出到第一冷却室31的外部,如实线箭头所示,在冷蔵内箱15的冷蔵室4A内流过之后从入口31B返回到第一冷却室31内,再次被第一冷却器27A冷却。冷气在风扇33旋转期间始终在冷蔵室4A与第一冷却室31之间循环,将冷蔵室4A内的物品冷却。
在第二冷却器27B内制冷剂蒸发时,第二冷却室32内的第二冷却器27B周围的空气被冷却而成为冷气。第二冷却室32内的冷气被旋转的风扇34从出口32A排出到第二冷却室32的外部,如点划线的箭头所示,在冷冻内箱16的第一冷冻室4D内及第二冷冻室4E内流过之后从入口32B返回到第二冷却室32内,被第二冷却器27B再次冷却。冷气在风扇34旋转期间始终在第一冷冻室4D及第二冷冻室4E与第二冷却室32之间循环,将第一冷冻室4D及第二冷冻室4E内的物品冷却。冷冻内箱16内的冷气流量被设定为比冷蔵内箱15内的冷气流量多,因此冷冻内箱16内的物品被冷冻保存。
制冰室4B(参照图2)与第一冷冻室4D始终处于连通的状态,因此第一冷冻室4D内的冷气在风扇34旋转期间始终也流入到制冰室4B内。由此,实现制冰室4B内的冰的生成或保存。
另一方面,变温室4C和第一冷冻室4D处于经由在上下方向Z上贯穿分隔部件17后端部的贯通孔17A连通的状态,但是贯通孔17A由被称为风门(damper)的可转动的板状的开闭部件35进行开闭。因此,如实线所示,在开闭部件35以沿着水平方向H的姿态将贯通孔17A封闭的状态下,变温室4C与第一冷冻室4D之间被隔断,因此第一冷冻室4D内的冷气不会流入变温室4C内。另一方面,如虚线所示,在开闭部件35向上方Z1转动而将贯通孔17A打开的状态下,变温室4C与第一冷冻室4D之间连通,因此第一冷冻室4D内的冷气如双点划线的箭头所示,穿过贯通孔17A流入到变温室4C内,将变温室4C内的物品冷却。在改变开闭部件35的开闭时间调整贯通孔17A的打开程度时,能够调整从贯通孔17A流向变温室4C的冷气流量。由此,能够任意地设定变温室4C的室温。
如上所述,在第一冷却器27A或第二冷却器27B中蒸发的制冷剂持续流过流路26而返回压缩机25,被压缩机25再次压缩。也就是说,制冷剂在流路26内流动,由此其在压缩机25与冷却器27之间一边循环,一边反复进行压缩、散热、减压及蒸发。
第二冷却室32的第二冷却器27B生成冷冻用的冷气,因此在第二冷却器27B的表面可能产生霜。因此,在第二冷却室32设置有除霜加热器36。除霜加热器36通电后发热,因此使第二冷却器27B的表面的霜融化,变成水落下。例如在主体2的下端部设置有向上方Z1开放的蒸发皿37。从第二冷却器27B的表面落下的水穿过从第二冷却室32向下方Z2延伸而与蒸发皿37连接的水路38(参照图5),积存在蒸发皿37内。积存在蒸发皿37内的水因由压缩机25变成高温的制冷剂或流路26的热而蒸发。另外,在第一冷却室31也设置有具有与除霜加热器36相同功能的除霜加热器(未图示)。
参照作为表示冰箱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的图6,作为上述电气部件,除了上述的压缩机25及除霜加热器36以外,冰箱1还包括风扇驱动电动机41、风门切换电动机42和温度传感器43。风扇驱动电动机41分别设置于风扇33及34,对所对应的风扇进行旋转驱动。风门切换电动机42使开闭部件35进行开闭。温度传感器43设置于各收纳室4,检测对应的收纳室4的室温。控制部11与这些电气部件电连接,控制压缩机25、除霜加热器36、风扇驱动电动机41及风门切换电动机42的动作,或者接收温度传感器43的检测结果的输入。
以上是冰箱1的概要情况,下面,对设置于制冰室4B、变温室4C、第一冷冻室4D及第二冷冻室4E的拉出式门3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下面,关于与拉出式门3的结构相关的说明,作为一个示例着眼于变温室4C,但是该结构也能够适用于制冰室4B、第一冷冻室4D及第二冷冻室4E中的任一方。
拉出式门3能够沿着前后方向Y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该关闭位置是门3位于主体2的前方Y1的侧面部2A而从前方Y1关闭变温室4C的位置(参照图4),该打开位置是将门3从关闭位置向前方Y1拉出而将变温室4C向前方Y1打开的位置(参照后述的图15)。
参照图7,门3本身呈在前后方向Y上较薄且沿着上下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移动部件51与门3连结,该移动部件51配置在门3的后方Y2,与门3一起在前后方向Y上移动。在门3移动时,移动部件51被主体2侧的导向部件75及85(参照后述的图13)引导。门3及移动部件51形成为一体,构成拉出单元52。另外,拉出单元52还包括从上方Z1被安装于移动部件51的箱状的收纳容器100(参照图5)。在门3位于打开位置时,收纳容器100处于从变温室4C的开口部8向前方Y1被拉出的状态,经由收纳容器100的上侧面部的出入口(未图示),物品从上方Z1被取出或放入到收纳容器100内。
参照作为拉出单元52的分解立体图的图8,门3包括:作为门3的主体部分而构成门3的前方Y1的表面部的第一门部件53、从后方Y2被安装于第一门部件53的第二门部件54、连结部件55、以及装饰板63。
第一门部件53是树脂制,形成为在前后方向Y上扁平的箱状。第一门部件53的后侧面部的整个区域是使第一门部件53的内部空间向后方Y2露出的开口部53A(参照后述的图9)。在第一门部件53的前侧面部的上部的、左右方向X的整个区域,设置有使第一门部件53的上端部在前后方向Y上变得更薄的台阶部53B。在台阶部53B形成有向下方Z2凹陷且沿着左右方向X延伸的槽53C。通过将指尖卡在槽53C中向前方Y1拉拽,能够将位于打开位置的门3向前方Y1拉出。
在第一门部件53的前侧面部的、台阶部53B的下方Z2区域内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向后方Y2凹陷的凹部53D。凹部53D的底53E呈在前后方向Y上较薄且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平坦的板状,从开口部53A向后方Y2露出(参照图9)。在底53E的左右两侧的各区域形成有:在前后方向Y上贯穿底53E的贯通孔53G、以及向前方Y1突出的定位突起53H。
第二门部件54是树脂制,具有从后方Y2观察而与第一门部件53的开口部53A大致一致的形状,形成为在前后方向Y上较薄的板状。在第二门部件54中从前后方向Y观察而与第一门部件53的贯通孔53G重叠的位置,各形成有一个在前后方向Y上贯穿第二门部件54的贯通孔54A。
连结部件55形成为金属制的大致矩形的板状。在连结部件55形成有螺纹孔55A和定位孔55B。装饰板63例如是玻璃制,形成为在第一门部件53的前侧面部从前方Y1将台阶部53B的下方Z2的区域覆盖的大致矩形的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饰板63被看作是第一门部件53的一部分,与第一门部件53一起构成门3的前方Y1的表面部。
移动部件51包括:与前后方向Y平行延伸的一对导轨部件56、沿着左右方向X延伸且被架设在一对导轨部件56的后端部之间的架设部件57、以及在各导轨部件56各设置有一个的门侧滚轮(roller)58。上述的收纳容器100(参照图5)配置在一对导轨部件56之间,从上方Z1与这些导轨部件56卡合,由此被安装于移动部件51。
导轨部件56是金属制。各导轨部件56包括:在左右方向X上较薄且在前后方向Y上细长的主体部56A、以及从主体部56A的前端部朝向相对方的导轨部件56大致垂直地弯折的连结部56B。主体部56A在前后方向Y上的长度与变温室4C在前后方向Y上的进深大致相同。
在主体部56A的下端部,一体设置有向左右方向X的外侧突出的导轨部56C。导轨部56C呈在上下方向Z上较薄且在前后方向Y上细长的带状,以在水平方向H上大致平坦的方式沿着前后方向Y延伸。在前后方向Y上,导轨部56C比主体部56A稍短。在主体部56A的导轨部56C的后方Y2,一体设置有向上方Z1呈圆弧状地弯曲的弯曲部56D。在导轨部56C中左右方向X的外侧端部,一体设置有遍及前后方向Y的整个区域向下方Z2大致垂直地弯折的凸缘部56E。凸缘部56E呈在左右方向X上较薄的带状,沿着前后方向Y细长地延伸。
连结部56B具有与连结部件55大致相同的大小,形成为在前后方向Y上较薄的板状。在连结部56B形成有贯通孔56F,该贯通孔56F在前后方向Y上贯穿连结部56B,贯通孔56F的数量至少与连结部件55的螺纹孔55A相同。
架设部件57是金属制,由螺钉59固定于各导轨部件56的后端部。
门侧滚轮58是树脂制,形成为具有沿着左右方向X延伸的轴线的圆筒状。在各导轨部件56的后端部设置有朝向左右方向X的外侧而沿着左右方向X延伸的轴62,门侧滚轮58与轴62连结,能够围绕轴62旋转。门侧滚轮58和轴62也可以形成为一体。在各导轨部件56的左右方向X的外侧面部,门侧滚轮58在弯曲部56D的后方Y2各配置有一个。
接着,对拉出单元52的组装进行说明。首先,如图8所示,装饰板63、两个连结部件55、第一门部件53和第二门部件54从前方Y1按该顺序排列。其次,在凹部53D的左右两侧的区域分别从前方Y1各嵌入一个连结部件55。各连结部件55通过将底53E的定位突起53H插入到连结部件55的定位孔55B中而被定位在凹部53D内,与底53E形成为一体。而且,装饰板63以从前方Y1封闭凹部53D的方式被安装于第一门部件53,与第一门部件53形成为一体。第二门部件54被安装于第一门部件53,从后方Y2封闭第一门部件53的开口部53A(参照图9)。此外,在第二门部件54封闭开口部53A之前,将泡沫聚氨酯注入到第一门部件53与第二门部件54之间的间隙或凹部53D内。
被注入到第一门部件53与第二门部件54之间的间隙或凹部53D内的泡沫聚氨酯进行发泡,被填充在该间隙或凹部53D内成为隔热部件61(参照图9)。由此,门3得以完成。
接着,在完成的门3的第二门部件54的后方Y2配置移动部件51。于是,在第二门部件54中形成有贯通孔54A的部分被配置在第一门部件53的凹部53D的底53E与移动部件51的一对导轨部件56的连结部56B之间。此时,从前后方向Y观察,成为连结部件55的螺纹孔55A、底53E的贯通孔53G、第二门部件54的贯通孔54A和连结部56B的贯通孔56F各一个重叠的状态。其次,相对于处于重叠状态的贯通孔56F、贯通孔54A及贯通孔53G,按该顺序从后方Y2插通螺钉60。螺钉60至少相对于贯通孔54A具有游隙地被插通。然后,插通在这些贯通孔中的螺钉60被组装于连结部件55的螺纹孔55A中。
参照作为拉出单元52的纵截面左侧视图的图9,在螺钉60被组装于螺纹孔55A中的状态下,移动部件51的连结部56B通过螺钉60被固定于与连结部件55形成为一体的第一门部件53的底53E。螺钉60在其头部60A从后方Y2与连结部56B卡合的状态下,将连结部件55拉向后方Y2。由此,第一门部件53及第二门部件54处于由连结部件55和连结部56B从前后方向Y牢固地夹持的状态。
在螺钉60相对于连结部件55的螺纹孔55A的组装完成时,拉出单元52的组装完成。在拉出单元52中,第一门部件53与第二门部件54之间由配置在第一门部件53与第二门部件54之间的隔热部件61隔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部件51被固定于第一门部件53。相反,在移动部件51仅被固定于第二门部件54的情况下,在组装门3时为了将隔热部件61配置在第一门部件53与第二门部件54之间而使泡沫聚氨酯进行发泡时,第一门部件53与第二门部件54的相对位置可能会产生偏移。在第一门部件53与第二门部件54的相对位置产生偏移时,被主体2侧的导向部件75或85(参照图13)定位的移动部件51与第一门部件53的相对位置也会产生偏移。于是,在位于关闭位置时的门3中配置在显眼位置的第一门部件53从主体2中原本适当的位置向上下左右方向产生偏移地配置,因此例如位于关闭位置的门3的美观性变差。
但是,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移动部件51被固定于第一门部件53的情况下,在组装拉出单元52时移动部件51与第一门部件53的相对位置不会产生偏移。因此,在组装后的门3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门部件53配置在主体2中原本适当的位置。也就是说,能够消除第一门部件53与主体2的安装误差。因此,能够防止门3的美观性变差。
此外,冰箱1包括用于检测拉出式门3的开闭的柜内开关(未图示)。作为柜内开关,采用使用磁铁的接近开关,将其设置于每个收纳室4。变温室4C的柜内开关包括:在主体2内划分变温室4C的部分设置的检测部(未图示)、以及在拉出单元52的导轨部件56的后端部设置的被检测部65(参照图7)。在被检测部65设置有磁铁。
在门3位于关闭位置时,被检测部65在前后方向Y上位于与检测部相同的位置,在左右方向X上与检测部相向,因此检测部检测到被检测部65的磁铁的磁力,柜内开关导通(ON)。另一方面,在门3没有位于关闭位置时,被检测部65从检测部向前方Y1产生偏移而不再与检测部相向。由此,检测部不能检测到被检测部65的磁铁的磁力,柜内开关断开(OFF)。柜内开关处于导通和断开中的哪一种状态被输入到控制部11(参照图6)。在门3来到关闭位置而柜内开关导通时,控制部11使风扇驱动电动机41开始动作而使风扇34旋转,或者使冰箱1内的照明(未图示)熄灭。在门3从关闭位置向前方Y1被拉出而柜内开关断开时,控制部11使风扇驱动电动机41停止,从而使风扇34的旋转停止,或者将冰箱1内的照明点亮。
参照作为表示被检测部65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的图10,被检测部65包括:树脂制且形成为小片状的壳体部66、以及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磁铁67(参照图10(b))。参照图10(a),壳体部66一体地包括:沿着上下方向Z延伸的纵部分68、以及从纵部分68的下端沿着水平方向H突出的板状的横部分69。
在纵部分68的上端部,形成有在水平方向H上凹陷的凹部68A(参照图10(b))。在纵部分68的上端部一体设置有盖部70。纵部分68的上端部与盖部70的连结部分构成为铰链状,因此盖部70通过以该连结部分为中心转动,而被打开关闭。
在横部分69形成有在上下方向Z上贯穿横部分69的长孔69A。长孔69A在从纵部分68离开的方向上较长。在长孔69A的长度方向上的横部分69的端部,一体设置有大致矩形板状的固定部71。横部分69与固定部71的连结部分构成为铰链状,因此固定部71能够以该连结部分为中心转动。在固定部71一体设置有沿着固定部71的板厚方向从固定部71突出的圆柱状的突出部71A。在固定部71形成有:沿着板厚方向贯穿固定部71而延伸到突出部71A内的螺纹孔71B、以及设置在与螺纹孔71B相邻的位置且向与突出部71A相反的方向突出的凸部71C(参照图10(b))。
在组装被检测部65时,首先,如图10(a)及图10(b)所示,打开盖部70使凹部68A露出,并且将固定部71配置成与横部分69大致正交地朝向下方Z2。其次,参照图10(b),将磁铁67收纳在凹部68A内,然后如粗线箭头所示,关闭盖部70使凹部68A被盖部70封闭。此时,在纵部分68的凹部68A周围设置的爪68B嵌入到盖部70的自由端侧的孔70A中,由此维持盖部70关闭的状态。
在拉出单元52的导轨部件56中安装有被检测部65的后端部,设置有在上下方向Z上较薄且沿着水平方向H延伸的板状的安装部56G(参照图7)。在收纳有磁铁67的凹部68A被盖部70盖上的状态下,将横部分69从上方Z1载置于安装部56G。在安装部56G中从下方Z2与横部分69的长孔69A重叠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在横部分69载置于安装部56G的状态下,使固定部71朝向横部分69向上方Z1转动时,如图10(c)所示,安装部56G由横部分69和固定部71从上下方向Z夹持。
在该状态下,固定部71的凸部71C穿过安装部56G的上述贯通孔(未图示)从下方Z2嵌入到横部分69的长孔69A中,因此被检测部65被临时组装于安装部56G。此外,固定部71的螺纹孔71B(参照图10(b))在凸部71C旁边的位置经由安装部56G的贯通孔(未图示)从长孔69A向上方Z1露出。在将螺钉72从上方Z1穿过长孔69A及安装部56G的贯通孔(未图示)而组装于螺纹孔71B时,如图10(d)所示,被检测部65的组装完成,并且被检测部65被固定于安装部56G。
这样,在凹部68A中收纳磁铁67的被检测部65构成为一体设置有能够转动的盖部70及固定部71的一个部件。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盖部70转动来封闭凹部68A并在使固定部71转动之后将螺钉72组装于固定部71这样的较少的工序,能够使被检测部65完成并且组装于拉出单元52。因此,能够提高被检测部65的作业性。
图11是冰箱1的主体2中的分隔部件18的右侧视图。参照图11,分隔部件18的右侧面部18A是变温室4C的左侧X1的内侧面部。在右侧面部18A的下端部设置有导向部件75。导向部件75包括:在右侧面部18A的下端部的、与变温室4C的开口部8相邻的前端部配置有一个的主体侧滚轮76、以及在变温室4C内向右侧X2露出并且沿着前后方向Y从主体侧滚轮76向后方Y2延伸的导轨部77。导向部件75通过主体侧滚轮76及导轨部77对在使门3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时移动部件51在前后方向Y上的移动进行引导。
主体侧滚轮76是树脂制,形成为具有沿着左右方向X延伸的轴线的圆筒状。在右侧面部18A的下端部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右侧Y2延伸的轴78(参照后述的图12),主体侧滚轮76与轴78的右端部连结,能够围绕轴78旋转。主体侧滚轮76和轴78可以形成为一体。主体侧滚轮76的位置处于被固定的状态。
导轨部77与分隔部件18的右侧面部18A同样是树脂制,延伸到分隔部件18的后端部的跟前。在导轨部77的右侧面部设置有主体侧导向槽79,其向左侧X1凹陷并且沿着前后方向Y呈直线状地延伸。主体侧导向槽79在导轨部77中遍及前后方向Y的大致整个区域地设置。
导轨部77包括:从上方Z1划分主体侧导向槽79的上导轨部77A、以及从下方Z2划分主体侧导向槽79的下导轨部77B。上导轨部77A和下导轨部77B隔开与门侧滚轮58(参照图7)的外径相当的上下方向Z的间隙平行地延伸。在上导轨部77A的右端部,遍及前后方向Y的整个区域地一体设置有向下方Z2突出的凸缘部77C。
主体侧导向槽79的槽底79A是在导轨部77中被架设在上导轨部77A的左端部与下导轨部77B的左端部之间的部分,沿着上下方向Z并且向前后方向Y呈带状且细长地延伸。
参照作为图11的XII-XII向视截面图的图12,槽底79A在左右方向X上的位置并非遍及前后方向Y的整个区域地保持一定。详细而言,主体侧导向槽79的深度D在主体侧导向槽79的前端部79C比后端部79B小。也就是说,槽底79A的前端部79C与后端部79B相比向右侧X2产生偏移地配置。深度D可以从后端部79B朝向前端部79C逐渐变小,也可以阶段性地变小。在图12的槽底79A,后端部79B及前端部79C各自沿着前后方向Y是平坦的,但连接后端部79B与前端部79C的部分以随着朝向前方Y1而向右侧X2偏移的方式相对于前后方向Y倾斜。
另外,在图12中,示出了从槽底79A的前端部79C向前方Y1连续地并且从前端部79C向左侧X1偏移了一段的部分80,但是该部分80并非槽底79A的一部分。此外,主体侧导向槽79向前方Y1开放,其前端部79C从后方Y2面向主体侧滚轮76(还参照图11)。
图13是在门3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的变温室4C的冰箱1的俯视截面图。参照图13,在门3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与门3一起构成拉出单元52的移动部件51被收纳在变温室4C内。此时,在分隔部件18中从左侧X1划分变温室4C的右侧面部18A处于从左侧X1与移动部件51相向的状态。另一方面,主体2的冷冻内箱16的右壁16B的左侧面部16C的一部分是变温室4C的右侧X2的内侧面部,处于从右侧X2与移动部件51相向的状态。
在左侧面部16C的下端部设置有导向部件85,该导向部件85具有与分隔部件18的导向部件75相同的结构。导向部件85配置在与导向部件75在前后方向Y及上下方向Z上大致相同的位置,从右侧X2与导向部件75相向。导向部件85包括:在左侧面部16C的下端部的、与变温室4C的开口部8相邻的前端部配置有一个的主体侧滚轮86、以及在变温室4C内向左侧X1露出并且沿着前后方向Y从主体侧滚轮86向后方Y2延伸的导轨部87。导向部件85通过主体侧滚轮86及导轨部87对移动部件51在前后方向Y上的移动进行引导。
主体侧滚轮86是树脂制,形成为具有沿着左右方向X延伸的轴线的圆筒状。在左侧面部16C的下端部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左侧X1延伸的轴88,主体侧滚轮86与轴88的左端部连结,能够围绕轴88旋转。主体侧滚轮86和轴88可以形成为一体。主体侧滚轮86的位置处于被固定的状态。主体侧滚轮86在前后方向Y及上下方向Z上位于与主体侧滚轮76相同的位置,处于从右侧X2与主体侧滚轮76相向的状态。
导轨部87与冷冻内箱16的右壁16B的左侧面部16C同样是树脂制。导轨部87可以与右壁16B形成为一体,也可以与右壁16B分别构成而安装于右壁16B。导轨部87延伸到左侧面部16C的后端部的跟前。在导轨部87的左侧面部设置有主体侧导向槽89,其向右侧X2凹陷并且沿着前后方向Y呈直线状地延伸。导轨部87包括:从上方Z1划分主体侧导向槽89的上导轨部87A、以及从下方Z2划分主体侧导向槽89的下导轨部87B(还参照后述的图14)。上导轨部87A和下导轨部87B隔开与门侧滚轮58(参照图7)的外径相当的上下方向Z的间隙平行地延伸。在上导轨部87A的左端部,遍及前后方向Y的整个区域地一体设置有向下方Z2突出的凸缘部87C(参照图14)。
主体侧导向槽89在导轨部87中遍及前后方向Y的大致整个区域地设置。主体侧导向槽89与主体侧导向槽79在上下方向Z上位于相同的位置,从右侧X2与主体侧导向槽79相向。主体侧导向槽89的槽底89A是在导轨部87中被架设在上导轨部87A的右端部与下导轨部87B的右端部之间的部分,沿着上下方向Z并且向前后方向Y呈带状且细长地延伸。主体侧导向槽89的深度E遍及前后方向Y的整个区域地保持一定,主体侧导向槽89的槽底89A在左右方向X上的位置,遍及从后端部89B到前端部89C的在前后方向Y上的整个区域地保持一定。主体侧导向槽89向前方Y1开放,其前端部89C从后方Y2面向主体侧滚轮86。
在拉出单元52的移动部件51中,左侧X1的导轨部件56的导轨部56C的一部分处于从上方Z1载置于分隔部件18的右侧面部18A的主体侧滚轮76的外周面76A并与其接触的状态(参照后述的图20)。在该导轨部56C中比载置于主体侧滚轮76的部分靠后方Y1的部分中,至少一部分位于右侧面部18A的导轨部77的主体侧导向槽79内。
在移动部件51中,右侧X2的导轨部件56的导轨部56C的一部分处于从上方Z1载置于冷冻内箱16的右壁16B的左侧面部16C的主体侧滚轮86的外周面86A并与其接触的状态(参照图20)。在该导轨部56C中比载置于主体侧滚轮86的部分靠后方Y1的部分中,至少一部分位于左侧面部16C的导轨部87的主体侧导向槽89内。
在移动部件51中,左侧X1的门侧滚轮58处于被收纳在主体侧导向槽79内的状态。该门侧滚轮58能够一边在下导轨部77B上滚动一边在主体侧导向槽79内沿着前后方向Y移动。也就是说,左侧X1的门侧滚轮58在前后方向Y上的移动被收纳该门侧滚轮58的主体侧导向槽79引导。而且,导轨部77的凸缘部77C从右侧X2与门侧滚轮58相向,由此能够防止门侧滚轮58从主体侧导向槽79内向右侧X2脱离(参照后述的图14)。
在移动部件51中,右侧X2的门侧滚轮58处于被收纳在主体侧导向槽89内的状态。该门侧滚轮58能够一边在下导轨部87B上滚动一边在主体侧导向槽89内沿着前后方向Y移动。也就是说,右侧X2的门侧滚轮58在前后方向Y上的移动被收纳该门侧滚轮58的主体侧导向槽89引导。导轨部87的凸缘部87C从左侧X1与门侧滚轮58相向,由此能够防止门侧滚轮58从主体侧导向槽89内向左侧X1脱离(参照图14)。
如图13所示,在门3位于关闭位置时,左侧X1的门侧滚轮58与主体侧导向槽79的槽底79A的后端部79B在前后方向Y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右侧X2的门侧滚轮58与主体侧导向槽89的槽底89A的后端部89B在前后方向Y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参照作为图13的XIV-XIV向视截面图的图14,左侧X1的门侧滚轮58隔开左右方向X的间隙P1从右侧X2与主体侧导向槽79的槽底79A的后端部79B相向。右侧X2的门侧滚轮58隔开左右方向X的间隙Q1从左侧X1与主体侧导向槽89的槽底89A的后端部89B相向。例如,间隙P1被设定为在左右方向X上比间隙Q1大一些。
在将关闭位置的门3如图15所示那样拉到前方Y1的打开位置时,移动部件51也向前方Y1被拉出。在门3位于打开位置时,左侧X1的门侧滚轮58与主体侧导向槽79的槽底79A的前端部79C在前后方向Y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右侧X2的门侧滚轮58与主体侧导向槽89的槽底89A的前端部89C在前后方向Y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参照作为图15的XVI-XVI向视截面图的图16,左侧X1的门侧滚轮58隔开间隙P2从右侧X2与主体侧导向槽79的槽底79A的前端部79C相向。右侧X2的门侧滚轮58隔开间隙Q2从左侧X1与主体侧导向槽89的槽底89A的前端部89C相向。
如上所述,主体侧导向槽79的深度D在主体侧导向槽79的前端部79C比在后端部79B小(参照图12)。因此,在门3位于打开位置时主体侧导向槽79的槽底79A的前端部79C与门侧滚轮58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隙P2小于在门3位于关闭位置时槽底79A的后端部79B与门侧滚轮58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隙P1(参照图14)。间隙P2以可以视为不存在的程度,其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可以是无限制地接近零的微小的值,也可以是零。
另一方面,主体侧导向槽89的深度E遍及前后方向Y的整个区域地保持一定(参照图13)。因此,在门3位于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为止的任意位置时,主体侧导向槽89的槽底89A与门侧滚轮58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隙都保持一定。因此,在门3位于打开位置时槽底89A的前端部89C与门侧滚轮58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隙Q2、和在门3位于关闭位置时槽底89A的后端部89B与门侧滚轮58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隙Q1(参照图14)相同。
如上所述,主体侧导向槽79的深度D在主体侧导向槽79的前端部79C比在后端部79B小,主体侧导向槽89的深度E遍及前后方向Y的整个区域地保持一定。因此,主体侧导向槽79的槽底79A与主体侧导向槽89的槽底89A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隔F从后方Y2朝向前方Y1变小。例如,间隔F整体上在大于0mm且2mm以下的范围内减小。
采用以上的结构,在门3被拉出到打开位置时,至少左侧X1的门侧滚轮58从右侧X2与主体侧导向槽79的槽底79A接触。由此,能够将门侧滚轮58在左右方向X上的游隙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减轻门3在左右方向X上的晃动。
另外,如上所述,除了在主体侧导向槽79与门侧滚轮58的关系中将间隙P2形成得比间隙P1小以外,也可以在主体侧导向槽89与门侧滚轮58的关系中使间隙Q2小于间隙Q1。由此,能够将左右两侧的门侧滚轮58的游隙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门3在左右方向X上的晃动。
图17是拉出单元52的后部的立体图,以截面示出了移动部件51的左右导轨部件56的一部分。参照图17,在左右导轨部件56中,将彼此的凸缘部56E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隔称为间隔G。参照作为拉出单元52的俯视图的图18,各凸缘部56E在左右方向X上的位置并非遍及前后方向Y的整个区域地保持一定。具体而言,在左侧X1的凸缘部56E,后端部56H以与前端部56I相比向右侧X2产生偏移的方式配置,在右侧X2的凸缘部56E,后端部56H以与前端部56I相比向左侧X1产生偏移的方式配置。因此,间隔G在凸缘部56E的后端部56H比在前端部56I小。
间隔G可以从前端部56I朝向后端部56H逐渐变小,也可以阶段性变小。间隔G整体上例如在大于0mm且4mm以下的范围内变小。在图18中,在各凸缘部56E,后端部56H及前端部56I各自沿着前后方向Y是平坦的,但是连接后端部56H与前端部56I的部分相对于前后方向Y倾斜。
图19是在门3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的变温室4C的冰箱1俯视截面图。参照图19,左侧X1的导轨部件56的凸缘部56E始终从左侧X1与主体侧滚轮76相向。因此,能够防止载置于主体侧滚轮76的、左侧X1的导轨部56C从主体侧滚轮76向右侧X2脱离。此外,导轨部56C及凸缘部56E在前后方向Y上的移动,被与导轨部56C接触并且从左右方向X与凸缘部56E相向的主体侧滚轮76引导。在导向时,主体侧滚轮76滚动。
此外,右侧X2的导轨部件56的凸缘部56E始终从右侧X2与主体侧滚轮86相向。因此,能够防止载置于主体侧滚轮86的、右侧X2的导轨部56C从主体侧滚轮86向左侧X1脱离。此外,导轨部56C及凸缘部56E在前后方向Y上的移动,被与导轨部56C接触并且从左右方向X与凸缘部56E相向的主体侧滚轮86引导。在导向时,主体侧滚轮86滚动。
在门3位于关闭位置时,左侧X1的主体侧滚轮76与左侧X1的凸缘部56E的前端部56I在前后方向Y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右侧X2的主体侧滚轮86与右侧X2的凸缘部56E的前端部56I在前后方向Y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参照作为图19的XX-XX向视截面图的图20,左侧X1的主体侧滚轮76隔开左右方向X的间隙R1从右侧X2与左侧X1的凸缘部56E的前端部56I相向。右侧X2的主体侧滚轮86隔开左右方向X的间隙S1从左侧X1与右侧X2的凸缘部56E的前端部56I相向。在左右方向X上,间隙R1是与间隙S1大致相同的大小。
在将位于关闭位置的门3如图21所示那样拉出到前方Y1的打开位置时,移动部件51也向前方Y1被拉出。在门3位于打开位置时,左侧X1的主体侧滚轮76与左侧X1的凸缘部56E的后端部56H在前后方向Y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右侧X2的主体侧滚轮86与右侧X2的凸缘部56E的后端部56H在前后方向Y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参照作为图21的XXII-XXII向视截面图的图22,左侧X1的主体侧滚轮76隔开间隙R2从右侧X2与左侧X1的凸缘部56E的后端部56H相向。右侧X2的主体侧滚轮86隔开间隙S2从左侧X1与右侧X2的凸缘部56E的后端部56H相向。在左右方向X上,间隙R2是与间隙S2大致相同的大小。
如上所述,左右导轨部件56的凸缘部56E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隔G,在凸缘部56E的后端部56H比在前端部56I小(参照图17及图18)。因此,在门3位于打开位置时左侧X1的凸缘部56E的后端部56H与主体侧滚轮76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隙R2,小于在门3位于关闭位置时左侧X1的凸缘部56E的前端部56I与主体侧滚轮76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隙R1(参照图20)。同样,在门3位于打开位置时右侧X2的凸缘部56E的后端部56H与主体侧滚轮86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隙S2,小于在门3位于关闭位置时右侧X2的凸缘部56E的前端部56I与主体侧滚轮86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隙S1(参照图20)。间隙R2及S2以可以视为不存在的程度,各自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可以是无限制地接近零的微小的值,也可以是零。
因此,在门3被拉出到打开位置时,左侧X1的凸缘部56E从左侧X1与主体侧滚轮76接触,右侧X2的凸缘部56E从右侧X2与主体侧滚轮86接触。由此,能够将门3侧的凸缘部56E在左右方向X上的游隙抑制得较小,从而能够减轻门3在左右方向X上的晃动。
另外,只要间隔G在凸缘部56E的后端部56H比在前端部56I小,左右凸缘部56E中的任一方在左右方向X上的位置就可以遍及前后方向Y的整个区域地保持一定。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将主体侧导向槽79的槽底79A与主体侧导向槽89的槽底89A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隔F(参照图16)从后方Y2朝向前方Y1减小的结构称为“第一结构”。此外,将左右导轨部件56的凸缘部56E在左右方向X上的间隔G(参照图17)在凸缘部56E的后端部56H比在前端部56I小的结构称为“第二结构”。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将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组合应用,但是也可以仅应用第一结构及第二结构中的一方。

Claims (4)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其形成有用于收纳被冷却保存的物品的收纳室,在规定方向上具有进深;
门,其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沿着所述规定方向移动,该关闭位置是该门位于所述主体中所述规定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部而从所述一侧将所述收纳室关闭的位置,该打开位置是将该门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一侧拉出而将所述收纳室打开的位置;
移动部件,其相对于所述门配置在所述一侧的相反侧,与所述门一起向所述规定方向移动;以及
导向部件,其设置于在所述收纳室内从与所述规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与所述移动部件相向的内侧面部,对所述移动部件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引导,
在所述门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导向部件与所述移动部件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间隙,小于在所述门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导向部件与所述移动部件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部件包括沿着所述正交方向延伸的围绕轴旋转的门侧滚轮,
所述导向部件包括沿着所述规定方向延伸而收纳所述门侧滚轮的主体侧导向槽,
在所述门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主体侧导向槽的槽底与所述门侧滚轮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间隙,小于在所述门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槽底与所述门侧滚轮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件包括沿着所述正交方向延伸的围绕轴旋转的主体侧滚轮,
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导轨部,其沿着所述规定方向延伸,与所述主体侧滚轮的外周面接触;以及凸缘部,其沿着所述规定方向延伸,从所述正交方向与所述主体侧滚轮相向,
在所述门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凸缘部与所述主体侧滚轮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间隙,小于在所述门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凸缘部与所述主体侧滚轮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包括:第一门部件,其构成所述门的所述一侧的表面部;第二门部件,其从所述相反侧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门部件;以及隔热部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门部件与所述第二门部件之间,
所述移动部件被固定于所述第一门部件。
CN201680005626.9A 2015-01-30 2016-01-29 冰箱 Active CN1074299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7364A JP6493854B2 (ja) 2015-01-30 2015-01-30 冷蔵庫
JP2015-017364 2015-01-30
PCT/JP2016/052831 WO2016121991A1 (ja) 2015-01-30 2016-01-29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9963A CN107429963A (zh) 2017-12-01
CN107429963B true CN107429963B (zh) 2020-06-23

Family

ID=56543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5626.9A Active CN107429963B (zh) 2015-01-30 2016-01-29 冰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93854B2 (zh)
CN (1) CN107429963B (zh)
WO (1) WO2016121991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26465A (ja) * 1991-11-01 1993-05-21 Toshiba Corp 貯蔵庫
CN1201895A (zh) * 1997-06-11 1998-12-16 海尔集团公司 电冰箱的下置式冷冻室抽屉
JP2006177639A (ja) * 2004-12-24 2006-07-06 Toshiba Corp 冷蔵庫
CN102425913A (zh) * 2011-12-14 2012-04-25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03017458A (zh) * 2012-11-21 2013-04-03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抽屉式门体和具有其的冰箱
CN103062972A (zh) * 2013-01-28 2013-04-24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6286A (ja) * 1992-06-15 1993-12-27 Toshiba Corp 貯蔵庫
JPH06257935A (ja) * 1993-03-01 1994-09-16 Toshiba Corp 貯蔵庫
JPH10132455A (ja) * 1996-10-28 1998-05-22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JP2831345B1 (ja) * 1997-06-25 1998-12-0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引出箱
JP2006343051A (ja) * 2005-06-09 2006-12-21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7093130A (ja) * 2005-09-29 2007-04-12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13119972A (ja) * 2011-12-06 2013-06-17 Samsung Yokoham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26465A (ja) * 1991-11-01 1993-05-21 Toshiba Corp 貯蔵庫
CN1201895A (zh) * 1997-06-11 1998-12-16 海尔集团公司 电冰箱的下置式冷冻室抽屉
JP2006177639A (ja) * 2004-12-24 2006-07-06 Toshiba Corp 冷蔵庫
CN102425913A (zh) * 2011-12-14 2012-04-25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03017458A (zh) * 2012-11-21 2013-04-03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抽屉式门体和具有其的冰箱
CN103062972A (zh) * 2013-01-28 2013-04-24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42438A (ja) 2016-08-08
WO2016121991A1 (ja) 2016-08-04
CN107429963A (zh) 2017-12-01
JP6493854B2 (ja) 2019-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3156B1 (en) Refrigerator
US8973392B2 (en) Refrigerator
KR100751119B1 (ko) 냉장고
KR101504214B1 (ko) 디스펜서를 구비한 냉장고
KR20160148225A (ko) 냉장고
KR20080014559A (ko) 냉장고
KR20100111481A (ko) 냉장고
KR100674037B1 (ko) 냉장고의 냉기공급조절장치
US2016037005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ice for a refrigerator
KR100776422B1 (ko) 냉장고
CN107429963B (zh) 冰箱
US7260957B2 (en) Damper for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KR100614315B1 (ko) 냉장고
CN107735634B (zh) 冰箱
JP2007064553A (ja) 冷蔵庫
CN113906265A (zh)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JP6458989B2 (ja) 冷蔵庫
JP6476491B2 (ja) 冷蔵庫
JP2000088450A (ja) 貯蔵庫
JP7513319B2 (ja) 遮蔽装置
CN113906266B (zh)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KR200468207Y1 (ko) 냉장고
US20240200856A1 (en) Refrigerator
JP2002195732A (ja) 冷蔵庫
JP2021188833A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