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9428A - 喷嘴头模块及电场纺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嘴头模块及电场纺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9428A
CN107429428A CN201680011575.0A CN201680011575A CN107429428A CN 107429428 A CN107429428 A CN 107429428A CN 201680011575 A CN201680011575 A CN 201680011575A CN 107429428 A CN107429428 A CN 107429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head
electrode
nozzle
mentioned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15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9428B (zh
Inventor
中村义英
中具道
小林浩秋
八幡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29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9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4/00Spinnerette packs; Cleaning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4Dry spinning metho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04H1/72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by electro-spi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喷嘴头模块具备:喷嘴头,具有排出原料液的孔,被施加规定极性的电压;以及电极,设置为相对于上述喷嘴头能够在三维方向上相对移动,被施加与对上述喷嘴头施加的电压为相同极性的电压。

Description

喷嘴头模块及电场纺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喷嘴头模块及电场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电场纺丝装置,通过静电纺丝法(也称为电场纺丝法、电荷引导纺丝法等)使细微的纤维堆积于部件的表面。
在电场纺丝装置中设置有用于排出原料液的喷嘴。
原料液通过沿着喷嘴头与收集部之间的电力线作用的静电力(库伦力)而被吸引。然后,原料液所含有的溶剂挥发而形成纤维,通过将所形成的纤维堆积到收集部、部件上来形成堆积体。
在该情况下,纤维通过静电力而在空中移动,因此难以对纤维的堆积状态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86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容易进行纤维的堆积状态的控制的喷嘴头模块及电场纺丝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喷嘴头模块具备:喷嘴头,具有排出原料液的孔,并被施加有规定极性的电压;以及电极,设置为相对于上述喷嘴头能够在三维方向上相对地移动,被施加有与对上述喷嘴头施加的电压为相同极性的电压。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示例本实施方式的电场纺丝装置100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示例电极30的其他移动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示例电极30的其他移动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示例电极30向接近喷嘴头2的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的等电位线220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示例电极30向从喷嘴头2远离的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的等电位线220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示例使纤维200堆积的位置及规定区域中的堆积量的控制的示意图。
图7的(a)、(b)是用于示例所堆积的纤维200的取向状态的控制的示意图。
图8的(a)、(b)是用于示例所堆积的纤维200的取向状态的控制的示意图。
图9的(a)~(d)是用于示例堆积体210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10的(a)、(b)是用于示例对置电极37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此外,在各附图中,对于同样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详细的说明。
此外,以下,作为一例,示例所谓的针型喷嘴头,但喷嘴头的形式不限定于此。喷嘴头例如也可以为所谓的板型喷嘴头等。
图1是用于示例本实施方式的电场纺丝装置100的示意图。
图2及图3是用于示例电极30的其他移动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那样,在电场纺丝装置100中设置有喷嘴头模块1、原料液供给部4、电源5、收集部6及控制部7。
喷嘴头模块1具有喷嘴头2及电场控制部3。
喷嘴头2具有用于排出原料液的孔。在为针型喷嘴头的喷嘴头2的情况下,用于排出原料液的孔设置在喷嘴20的内部。在板型喷嘴头的情况下,不设置喷嘴20及连接部21,用于排出原料液的孔设置在主体部22的内部。
作为针型喷嘴头的喷嘴头2具有喷嘴20、连接部21及主体部22。
喷嘴20呈针状。在喷嘴2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排出原料液的孔。用于排出原料液的孔,将喷嘴20的连接部21侧端部与喷嘴20的收集部6侧端部(前端)之间贯通。用于排出原料液的孔的收集部6侧的开口成为排出口20a。
喷嘴20的外径尺寸(在喷嘴20为圆筒状的情况下为直径尺寸)不特别限定,但外径尺寸优选为较小。如果较小地设定外径尺寸,则在喷嘴20的排出口20a附近容易产生电场集中。如果在喷嘴20的排出口20a附近产生电场集中,则能够提高在喷嘴20与收集部6之间形成的电场的强度。因此,能够较低地设置由电源5施加的电压。即,能够降低驱动电压。在该情况下,喷嘴20的外径尺寸例如能够设为0.3mm~1.3mm程度。
排出口20a的尺寸(在排出口20a为圆形的情况下为直径尺寸)不特别限定。排出口20a的尺寸能够根据想要形成的纤维200的截面尺寸而适当地变更。排出口20a的尺寸(喷嘴20的内径尺寸)例如能够设为0.1mm~1mm程度。
喷嘴2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喷嘴20的材料优选具有导电性、以及后述的针对原料液的耐抗性。喷嘴20例如能够由不锈钢等形成。
喷嘴20的数量不特别限定,能够根据收集部6的大小等而适当地变更。喷嘴20至少设置一个即可。
在设置多个喷嘴20的情况下,多个喷嘴20隔开规定的间隔而排列设置。此外,多个喷嘴20的配设方式不限定于示例的情况。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喷嘴20能够以一列来排列设置,也能够在圆周上或者同心圆上排列设置,还能够以锯齿状或者矩阵状排列设置。
连接部21设置在喷嘴20与主体部22之间。连接部21不是必需的,喷嘴20也可以直接设置于主体部22。在连接部2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原料液从主体部22向喷嘴20供给的孔。在连接部21的内部设置的孔与在喷嘴20的内部设置的孔及在主体部22的内部设置的空间相连。
连接部21由导电性材料形成。连接部21的材料优选具有导电性并相对于原料液具有耐抗性。连接部21例如能够由不锈钢等形成。
主体部22呈板状。在主体部22的内部设置有收纳原料液的空间。
此外,在主体部22设置有供给口22a。从原料液供给部4供给的原料液经由供给口22a向主体部22的内部导入。供给口22a的配设位置及数量不特别限定。供给口22a例如能够设置在主体部22的与喷嘴20的设置侧相反的一侧。
主体部22由相对于原料液具有耐抗性的材料形成。主体部22例如能够由不锈钢等形成。
电场控制部3对在喷嘴头2与收集部6之间形成的电场进行控制,而进行纤维200的堆积状态的控制。
电场控制部3具有电极30、保持部31、引导部32、移动部33、传动部34、驱动部35及电源36。
电极30设置在喷嘴头2的侧面侧(主体部22的与喷嘴20所连接的面交叉的面的一侧)。电极30的数量不特别限定。电极30只要至少设置有一个即可。
电极30设置在喷嘴头2的至少一方的侧面侧即可。
但是,如果使电极30的数量、设置电极30的位置的数量增加,则能够使与纤维200的堆积状态的控制相关的变化种类增加。
电极30的收集部6侧的端部(前端)的位置不特别限定。但是,可以是,电极30前端的位置与喷嘴20前端的位置相同,或者电极30前端的位置比喷嘴20前端的位置更靠主体部22侧。
即,在排出原料液的孔的延伸方向上,电极30的前端能够比喷嘴头2的前端更靠与原料液排出侧相反的一侧(从排出原料液的方向更远离的方向)。
如此,根据需要,进行控制而抑制对喷嘴20周边的电场的影响,从而还能够抑制从喷嘴20抽出的原料液附着于电极30。
电极30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但是例如能够设为呈实心的针状的电极。呈针状的电极30在用于排出原料液的孔的延伸方向上延伸。
呈针状的电极30的外径尺寸不特别限定,但外径尺寸优选较小。如果较小地设定外径尺寸,则在电极30的前端容易产生电场集中。如果在电极30的前端产生电场集中,则能够提高在电极30与收集部6(或者对置电极37)之间形成的电场的强度。因此,容易进行后述的纤维200的堆积状态的控制。此外,能够较低地设定由电源36施加的电压。即,能够降低驱动电压。在该情况下,电极30的外径尺寸例如能够成为0.3mm~1.3mm程度。
此外,电极30也能够设为具有变尖的前端部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前端部的外径尺寸例如能够设为0.3mm~1.3mm程度。
电极30具有导电性。电极30例如能够由铜合金、不锈钢等金属形成。
保持部31对电极30进行保持。例如,电极30能够设置在保持部31的一个端部的附近。在设置有电源36的情况下,保持部31能够由树脂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在不设置电源36、而由电源5对喷嘴20与电极30施加电压的情况下,保持部31能够由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电极30与喷嘴头2电连接。
引导部32设置在主体部22与保持部31之间。引导部32对电极30的移动方向进行规定。引导部32例如能够设为直线运动轴承等。
移动部33经由保持部31使电极30移动。移动部33例如能够设为具有螺纹机构的结构。在该情况下,移动部33能够呈棒状,在一个端部侧具有左旋螺纹,在另一个端部侧具有右旋螺纹。如此,通过使移动部33向一个方向旋转,由此能够使对置地设置的2个电极30向接近喷嘴头2的方向移动。此外,通过使移动部33向另一个方向旋转,由此能够使对置地设置的2个电极30向从喷嘴头2远离的方向移动。
传动部34设置在驱动部35与移动部33之间。传动部34将来自驱动部35的动力向移动部33传递。传动部34例如能够设为同步带及同步带轮等。传动部34优选为,至少一部分具有电绝缘性,使电源5及电源36与驱动部35之间被电绝缘。在图1所示例的情况下,通过由橡胶等构成的同步带,使电源5及电源36与驱动部35之间被电绝缘。如此,能够实现驱动部35的保护。
驱动部35例如能够设为伺服马达等控制马达。
此外,能够适当地设置直接或者间接地检测电极30的位置的检测器等。
此外,示例了电极30在与用于排出原料液的孔的延伸方向(相当于原料液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电极30在用于排出原料液的孔的延伸方向(例如铅垂方向)上移动,或者电极30在用于排出原料液的孔的延伸方向和与用于排出原料液的孔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
此外,也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电极30在喷嘴头2的周围沿旋转方向(θ方向)移动。在该情况下,电极30经由保持部31设置于喷嘴头2。保持部31构成为,在喷嘴头2中以大致沿着从孔排出原料液的方向的方向为轴进行转动。如此,在喷嘴头2中,电极30的前端能够围绕大致沿着从孔排出原料液的方向的方向以圆弧状进行转动。即,如图2所示那样,电极30构成为,能够在喷嘴头2的周围沿θ方向进行旋转移动。
此外,也可以如图3所示那样,电极30相对于喷嘴头2摆动。在该情况下,电极30经由保持部31设置于喷嘴头2,保持部31构成为,以与排出原料液的孔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为轴进行转动。如此,喷嘴头2构成为,电极30的前端以与排出原料液的孔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为轴以圆弧状进行转动,该电极30的前端能够以与排出上述原料液的孔之间的距离间隔变化的方式移动。
在此,电极30的移动的控制可以为单轴控制、也可以为多轴控制。
此外,示例了电极30相对于喷嘴头2移动的情况,但也可以是喷嘴头2相对于电极30移动。即,电极30能够相对于喷嘴头2相对地移动即可。
此外,在使喷嘴头2相对于电极30移动的情况下,经由具有电绝缘性的托架等,将喷嘴头2安装于电场纺丝装置100的未图示的框体上,并经由具有电绝缘性的托架等,在框体上安装电极30、保持部31、引导部32、移动部33、传动部34、驱动部35、以及电源36等即可。
如果使喷嘴头2相对于电极30移动,则容易对工序条件(例如,喷嘴头2与收集部6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如果使电极30相对于喷嘴头2移动,则能够在使工序条件固定的状态下对纤维200的堆积状态进行控制。
电源36对电极30施加电压。在设置有多个电极30的情况下,电源36对多个电极30施加电压。对电极30施加的电压的极性,与对喷嘴20施加的电压的极性相同。此外,图1中示例的电源36对电极30施加正的电压。对电极30施加的电压不特别限定。在该情况下,只要对电极30施加的电压与对喷嘴20施加的电压为相同程度,则能够抑制在电极30与喷嘴20之间产生放电。
此外,电源36还能够设为能够使对电极30施加的电压变化。如果能够使对电极30施加的电压变化,则能够使与纤维200的堆积状态的控制相关的变化种类增加。
电源36例如能够设为直流高压电源。电源36例如能够设为输出10kV以上、100kV以下的直流电压。
此外,电源36不是必需的,也能够省略。在不设置电源36的情况下,电源5对电极30施加电压。如果省略电源36,则能够使喷嘴头模块1的构成简化,还能够使制造成本降低。此外,如果设置电源36、使对电极30施加的电压变化,则能够使与纤维200的堆积状态的控制相关的变化种类增加。
原料液供给部4具有收纳部41、供给部42、原料液控制部43及配管44。
收纳部41收纳原料液。收纳部41由相对于原料液具有耐抗性的材料形成。收纳部41例如能够由不锈钢等形成。
原料液是将高分子物质溶解于溶剂而得到的。
高分子物质不特别限定,能够根据想要形成的纤维100的材质而适当地变更。
溶剂只要能够使高分子物质溶解即可。溶剂能够根据溶解的高分子物质而适当地变更。
如后述那样,原料液通过表面张力而停留在排出口20a的附近。因此,原料液的粘度能够根据排出口20a的尺寸等而适当地变更。原料液的粘度能够通过进行实验或模拟来求出。此外,原料液的粘度能够根据溶剂与高分子物质的混合比例来进行控制。
供给部42将收纳部41所收纳的原料液向主体部22供给。供给部42例如为相对于原料液具有耐抗性的泵等。此外,供给部42例如还能够设为向收纳部41供给气体、对收纳部41所收纳的原料液进行压送。
原料液控制部43对向主体部22供给的原料液的流量、压力等进行控制,在新的原料液被供给至主体部22的内部时,处于主体部22的内部的原料液不会被从排出口20a挤出。此外,对于原料液控制部43的控制量,能够根据排出口20a的尺寸、原料液的粘度等而适当地变更。对于原料液控制部43的控制量,能够通过进行实验或模拟来求出。
此外,原料液控制部43还能够对原料液的供给的开始及供给的停止进行切换。
此外,供给部42及原料液控制部43不是必需的。例如,只要将收纳部41设置到比主体部22的位置更高的位置,则能够利用重力将原料液向主体部22供给。然后,通过适当地设定收纳部41的高度位置,由此在新的原料液被供给至主体部22的内部时,能够使处于主体部22的内部的原料液不会被从排出口20a挤出。在该情况下,收纳部41的高度位置能够根据排出口20a的尺寸、原料液的粘度等而适当地变更。收纳部41的高度位置能够通过进行实验或模拟来求出。
配管44设置在收纳部41与供给部42之间、供给部42与原料液控制部43之间、以及原料液控制部43与主体部22之间。配管44成为原料液的流路。配管44由相对于原料液具有耐抗性的材料形成。
电源5经由主体部22及连接部21对喷嘴20施加电压。即,喷嘴头2被施加规定极性的电压。此外,也可以设置与多个喷嘴20电连接的未图示的端子。在该情况下,电源5经由未图示的端子对喷嘴20施加电压。即,只要能够从电源5对多个喷嘴20施加电压即可。
此外,在未设置电源36的情况下,电源5对电极30也施加电压。
对喷嘴20施加的电压的极性能够设为正、也能够设为负。此外,图1中所示例的电源5对喷嘴20施加正的电压。
对喷嘴20施加的电压能够根据原料液所含有的高分子物质的种类、喷嘴20与收集部6之间的距离等而适当地变更。电源5例如能够设为以使喷嘴20与收集部6之间的电位差成为10kV以上对喷嘴20施加电压。
电源5例如能够设为直流高压电源。电源5例如能够设为输出10kV以上、100kV以下的直流电压。
收集部6设置在多个喷嘴20的原料液排出侧。收集部6被接地。也可以对收集部6施加与对喷嘴20施加的电压为相反极性的电压。收集部6能够由导电性材料形成。收集部6的材料优选具有导电性并相对于原料液具有耐抗性。收集部6的材料例如能够设为不锈钢等。
收集部6例如能够设为呈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在呈薄片状的收集部6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纤维200堆积于卷绕于辊等的收集部6。
此外,收集部6也可以进行移动。例如,也可以设置一对旋转鼓、以及使旋转鼓旋转的驱动部,并使薄片状的收集部6如传送带的带那样在一对旋转鼓之间进行移动。如此,能够使供纤维200堆积的区域移动,因此能够进行连续的堆积作业。因此,能够提高由纤维200构成的堆积体210的生产效率。
在收集部6上形成的堆积体210被从收集部6取下。堆积体210例如被用于无纺布、过滤器等。此外,堆积体210的用途不限定于示例的情况。
此外,收集部6也能够省略。例如,还能够在具有导电性的部件的表面上直接形成由纤维200构成的堆积体210。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将具有导电性的部件接地、或者对具有导电性的部件施加与对喷嘴20施加的电压为相反极性的电压即可。
此外,还能够在收集部6上设置基材,在基材上堆积纤维200而形成堆积体210。如此,即使在具有电绝缘性的基材上也能够形成堆积体210。
在该情况下,基材也可以在收集部6上移动。例如,能够设置卷绕有薄片状的基材的旋转鼓、以及卷取形成有堆积体210的薄片状的基材的旋转鼓,使薄片状的基材在收集部6上通过。如此,能够进行连续的堆积作业。因此,能够使由纤维200构成的堆积体210的生产效率提高。
控制部7对驱动部35、电源36、供给部42、原料液控制部43及电源5的动作进行控制。
控制部7例如能够设为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器等的计算机。
此外,电场纺丝装置100能够进一步具备CCD摄像机等摄影装置8。
摄影装置8对后述的纤维200的堆积状态进行摄影,将所摄影的图像数据向控制部7发送。控制部7基于所接收的图像数据,对电极30的位置、移动方向、移动速度、以及施加电压等进行控制,使纤维200的堆积状态成为规定的状态。
电极30的位置、移动方向、移动速度、施加电压等与电极30相关的控制量,受到原料液的成分、对喷嘴20施加的电压、喷嘴20与收集部6之间的距离等工序条件的影响。因此,与电极30相关的控制量优选通过进行实验或模拟来决定。
接下来,对电场纺丝装置100的作用进行说明。
原料液通过表面张力而停留在喷嘴20的排出口20a的附近。
电源5对喷嘴20施加电压。于是,处于排出口20a附近的原料液以规定的极性带电。在图1所示例的情况下,处于排出口20a附近的原料液带正电。
收集部6被接地,因此在喷嘴20与收集部6之间形成电场。然后,若沿着电力线作用的静电力变得大于表面张力,则处于排出口20a附近的原料液由于静电力而被朝向收集部6抽出。所抽出的原料液被拉伸,原料液所含有的溶剂挥发,由此形成纤维200。所形成的纤维200堆积在收集部6上,由此形成堆积体210。
在此,被拉伸的原料液(纤维200)通过沿着喷嘴20与收集部6之间的电力线作用的静电力而被吸引,到达收集部6。因此,难以对使纤维200堆积的位置、规定区域的堆积量、所堆积的纤维200的取向状态等进行控制。即,难以进行纤维200的堆积状态的控制。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场纺丝装置100中,通过电场控制部3对在喷嘴头2与收集部6之间形成的电场进行控制,而对纤维200的堆积状态进行控制。
图4是用于示例电极30向接近喷嘴头2的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的等电位线220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示例电极30向从喷嘴头2远离的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的等电位线220的示意图。
在喷嘴20与收集部6之间形成的电场,受到在电极30与收集部6之间形成的电场的影响而变化。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对电极30施加与对喷嘴20施加的电压为相同极性的电压,因此从喷嘴20发出而朝向收集部6的电力线、与从电极30发出而朝向收集部6的电力线相互排斥。即,由从电极30发出而朝向收集部6的电力线划定在喷嘴20与收集部6之间形成的电场。
因此,如图4所示那样,在电极30向接近喷嘴头2的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从喷嘴20发出而朝向收集部6的电力线向收集部6的中央侧方向弯曲,在喷嘴20与收集部6之间形成的电场变窄。在该情况下,被拉伸的原料液(纤维200)通过沿着喷嘴20与收集部6之间的电力线作用的静电力而被吸引,因此收集部6上的堆积位置向收集部6的中央侧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那样,在电极30向从喷嘴头2远离的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从喷嘴20发出而朝向收集部6的电力线向收集部6的外侧方向弯曲,在喷嘴20与收集部6之间形成的电场扩大。在该情况下,被拉伸的原料液(纤维200)通过沿着喷嘴20与收集部6之间的电力线作用的静电力而被吸引,因此收集部6中的堆积位置向收集部6的外侧移动。
因此,通过对电极30的移动方向、电极30与喷嘴头2(喷嘴20)之间的距离、对电极30施加的电压等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对使纤维200堆积的位置、规定区域中的堆积量等进行控制。
图6是用于示例使纤维200堆积的位置及规定区域中的堆积量的控制的示意图。
此外,图6是从上方观察喷嘴头2的图。
如图6所示那样,若使电极30移动,则使纤维200堆积的位置向相反方向移动。因此,能够移动使纤维200堆积的位置230。在该情况下,能够根据使纤维200堆积的位置230及堆积时间,对规定区域中的堆积量进行控制。即,能够进行局部的厚膜化或局部的薄膜化。
图7的(a)、(b)是用于示例所堆积的纤维200的取向状态的控制的示意图。
此外,图7的(a)是从上方观察喷嘴头2的图。
如上所述,若使电极30移动,则使纤维200堆积的位置向相反方向移动。因此,如图7的(a)所示那样,通过反复进行电极30的往复移动,由此能够如图7的(b)所示那样,使所堆积的纤维200的延伸方向对齐。在此,作为一例,在喷嘴头2中,多个喷嘴20经由连接部21设置于主体部22并进行排列。在该情况下,各电极30能够在与多个喷嘴20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在该情况下,电极30的往复移动需要快于原料液的排出速度。
图8的(a)、(b)是用于示例所堆积的纤维200的取向状态的控制的示意图。
此外,图8的(a)是从上方观察喷嘴头2的图。
如图8的(a)所示那样,如果改变使一方的电极30往复移动的方向、以及使另一方的电极30往复移动的方向,则如图8的(b)所示那样,能够在多个方向上使所堆积的纤维200的延伸方向对齐。此外,在两者重叠的区域中,能够进行纤维200的织入。在此,作为一例,在喷嘴头2中,多个喷嘴20经由连接部21设置于主体部22并进行排列。在该情况下,各电极30能够独立地在沿着多个喷嘴20的排列方向的方向、以及与多个喷嘴20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图9的(a)~(d)是用于示例堆积体210的形态的示意图。
此外,图9的(a)~(d)是从上方观察堆积体210的图。
如上所述,如果通过电场控制部3对在喷嘴头2与收集部6之间形成的电场进行控制,则能够使纤维200的堆积状态变化。
例如,如图9的(a)所示那样,能够与收集部6的平面形状相匹配地形成堆积体210。
此外,如图9的(b)、(c)所示那样,能够在收集部6上形成具有任意的平面形状的堆积体210。
此外,如图9的(c)所示那样,能够在收集部6上形成相互隔离的多个堆积体210。
此外,通过在收集部6上的任意位置堆积纤维200、或者不堆积纤维200,由此能够进行局部的厚膜化或局部的薄膜化等。
此外,如上所述,有时在收集部6上设置基材、或者使薄片状的基材在收集部6上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与基材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在基材上形成具有任意形状的堆积体210。即,通过在收集部6上的基材、例如薄片状的基材上,在任意的位置上堆积纤维200、或者不堆积纤维200,由此能够进行局部的厚膜化或局部的薄膜化等。
在该情况下,能够不使电场纺丝装置100停止地形成具有任意形状的堆积体210。此外,能够不从收集部6及基材向外超出地形成堆积体210。因此,能够实现原料液的消耗量的降低、生产率的提高。
图10的(a)、(b)是用于示例对置电极37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10的(a)、(b)所示那样,对置电极37、38a、38b设置在收集部6的侧面侧。对置电极37、38a、38b与电极30对置。对置电极37、38a、38b的形状、大小、数量等不特别限定。对置电极37、38a、38b的形状、大小、数量等能够根据电极30的数量、移动范围等而适当地变更。
对置电极37、38a、38b被接地。此外,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电源,对对置电极37、38a、38b施加与对电极30施加的电压为相反极性的电压。在该情况下,对对置电极37、38a、38b施加的电压不特别限定。但是,如果对对置电极37、38a、38b施加的电压与对收集部6施加的电压为相同程度,则能够抑制在对置电极37、38a、38b与收集部6之间产生放电。此外,如果使对对置电极37、38a、38b施加的电压变化,则能够使与纤维200的堆积状态的控制相关的变化种类增加。
对置电极37、38a、38b能够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对置电极37、38a、38b的材料优选具有导电性并相对于原料液具有耐抗性。对置电极37、38a、38b的材料例如能够为不锈钢等。
此外,对置电极37、38a、38b能够被固定,也能够沿规定方向移动。例如,如图10的(a)所示那样,对置电极37能够沿X方向及Y方向移动。
此外,如图10的(b)所示那样,还能够将设置在收集部6附近的对置电极38a固定,使设置在更隔离的位置的对置电极38b沿规定方向移动。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及主旨,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相互组合而实施。

Claims (11)

1.一种喷嘴头模块,具备:
喷嘴头,具有排出原料液的孔,被施加规定极性的电压;以及
电极,设置为相对于上述喷嘴头能够在三维方向上相对移动,被施加与对上述喷嘴头施加的电压为相同极性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头模块,其中,
上述电极设置在上述喷嘴头的侧面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嘴头模块,其中,
上述电极与上述喷嘴头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嘴头模块,其中,
在排出上述原料液的孔的延伸方向上,上述电极的前端比上述喷嘴头的前端更靠与排出上述原料液的方向相反一侧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嘴头模块,其中,
上述电极的前端构成为,能够沿着与上述喷嘴头的排出上述原料液的孔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嘴头模块,其中,
上述电极的前端构成为,能够沿着与上述喷嘴头的排出上述原料液的孔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以及上述喷嘴头的排出上述原料液的孔的排列方向进行移动。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嘴头模块,其中,
上述电极的前端构成为,能够以与排出上述原料液的孔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为轴进行转动,并以使与排出上述原料液的孔之间的间隔变化的方式进行移动。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嘴头模块,其中,
上述电极的前端构成为,能够沿着与上述喷嘴头的排出上述原料液的孔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以及上述喷嘴头的排出上述原料液的孔的排列方向中的至少任一方进行往复移动。
9.一种电场纺丝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嘴头模块;
原料液供给部,向上述喷嘴头供给上述原料液;以及
电源,对上述喷嘴头施加上述规定极性的电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场纺丝装置,其中,
还具备:
对置电极,与上述电极对置地设置,被接地或者被施加与对上述电极施加的电压为相反极性的电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场纺丝装置,其中,
上述对置电极被设置为能够移动。
CN201680011575.0A 2016-03-17 2016-09-02 喷嘴头模块及电场纺丝装置 Active CN107429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4365 2016-03-17
JP2016054365A JP6427518B2 (ja) 2016-03-17 2016-03-17 ノズルヘッ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界紡糸装置
PCT/JP2016/075853 WO2017158875A1 (ja) 2016-03-17 2016-09-02 ノズルヘッ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界紡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9428A true CN107429428A (zh) 2017-12-01
CN107429428B CN107429428B (zh) 2020-06-16

Family

ID=59850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1575.0A Active CN107429428B (zh) 2016-03-17 2016-09-02 喷嘴头模块及电场纺丝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27518B2 (zh)
CN (1) CN107429428B (zh)
WO (1) WO20171588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5670A (zh) * 2018-10-12 2019-02-26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无针静电纺丝喷头泰勒锥均布增效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57641B2 (ja) * 2016-10-03 2020-09-23 花王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の繊維堆積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該繊維堆積体の製造方法
JP2019077959A (ja) * 2017-10-20 2019-05-23 株式会社東芝 電界紡糸装置
JP2019167641A (ja) * 2018-03-22 2019-10-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界紡糸装置および繊維集合体の製造方法
JP6811742B2 (ja) 2018-04-20 2021-01-13 株式会社東芝 電界紡糸ヘッドおよび電界紡糸装置
JP7374672B2 (ja) * 2019-09-05 2023-11-07 株式会社東芝 電界紡糸ヘッド及び電界紡糸装置
CN112030243B (zh) * 2020-08-26 2021-08-20 广东工业大学 多针头交错式直写静电纺丝装置及光栅线制作的方法
CN112481710B (zh) * 2020-11-19 2022-07-22 广州初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异形面料的可调多喷头单根混纺静电纺丝装置
JP2023034887A (ja) * 2021-08-31 2023-03-13 株式会社東芝 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8223A (zh) * 2005-08-17 2008-08-20 纳幕尔杜邦公司 改进的电吹纤维纺丝方法
CN102369316A (zh) * 2009-11-10 2012-03-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纳米纤维制造装置、纳米纤维制造方法
CN203144667U (zh) * 2013-03-11 2013-08-21 尼卡斯特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将液化聚合物制成无纺材料的装置
CN203382864U (zh) * 2013-05-03 2014-01-0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多电场耦合强力牵伸的静电纺丝装置
CN103541026A (zh) * 2013-10-17 2014-01-2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具有辅助电极的静电纺丝系统和静电纺丝方法
KR20140026803A (ko) * 2012-08-23 2014-03-06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패턴 형성 장치
CN105369480A (zh) * 2015-11-01 2016-03-0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功能性纺粘非织造纤维网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42870B (en) * 1983-07-06 1986-06-04 Ethicon Inc Manufacturing vascular prostheses by electrostatic spinning
KR100458946B1 (ko) * 2002-08-16 2004-12-03 (주)삼신크리에이션 나노섬유 제조를 위한 전기방사장치 및 이를 위한방사노즐팩
KR100619186B1 (ko) * 2005-05-16 2006-08-31 한국기계연구원 나노 섬유 제조 장치
US20130095252A1 (en) * 2011-10-14 2013-04-18 Kurtis LESCHKI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igning nanowires deposited by an electrospinning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8223A (zh) * 2005-08-17 2008-08-20 纳幕尔杜邦公司 改进的电吹纤维纺丝方法
CN102369316A (zh) * 2009-11-10 2012-03-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纳米纤维制造装置、纳米纤维制造方法
KR20140026803A (ko) * 2012-08-23 2014-03-06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패턴 형성 장치
CN203144667U (zh) * 2013-03-11 2013-08-21 尼卡斯特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将液化聚合物制成无纺材料的装置
CN203382864U (zh) * 2013-05-03 2014-01-0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多电场耦合强力牵伸的静电纺丝装置
CN103541026A (zh) * 2013-10-17 2014-01-2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具有辅助电极的静电纺丝系统和静电纺丝方法
CN105369480A (zh) * 2015-11-01 2016-03-0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功能性纺粘非织造纤维网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5670A (zh) * 2018-10-12 2019-02-26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无针静电纺丝喷头泰勒锥均布增效装置及方法
CN109385670B (zh) * 2018-10-12 2021-04-23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无针静电纺丝喷头泰勒锥均布增效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27518B2 (ja) 2018-11-21
CN107429428B (zh) 2020-06-16
JP2017166100A (ja) 2017-09-21
WO2017158875A1 (ja) 2017-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9428A (zh) 喷嘴头模块及电场纺丝装置
CN103215661B (zh) 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及纺丝方法
CN102529366A (zh) 一种基于静电喷印制备阵列化图案的装置和方法
CN101189368A (zh) 用于从聚合物溶液中通过静电纺纱生产纳米纤维的方法和装置
CN1951159A (zh) 静电消除装置
CN106012050B (zh) 一种批量制备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
AU200821502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tion of a layer of nanoparticles or a layer of nanofibres from solutions or melts of polymers
CN103849946A (zh) 一种旋转供液静电纺丝装置
CN106222763B (zh) 一种连续制备螺旋微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及其方法
CN105369367A (zh) 一种精密供液的无针喷头静电纺丝设备
CN107429429A (zh) 喷嘴头及电场纺丝装置
CN103194806B (zh) 聚合物溶液静电纺丝组件、装置和方法
WO2009049564A2 (en) Collecting electrode of the device for production of nanofibres through electrostatic spinning of polymer matrices, and device comprising this collecting electrode
US20160068998A1 (en) Nanofiber 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nanofibers
CN203256378U (zh) 一种静电纺丝装置
CN108866650B (zh) 一种可在绝缘基底上沉积纤维的静电纺丝方法及其装置
Wang et al. Fabrication of micro/nano-structures by electrohydrodynamic jet technique
CN102108603B (zh) 高效制备纳米纤维织物的静电纺丝装置
CN106480516A (zh) 旋转多针尖静电纺丝装置
US20170268131A1 (en) Nozzle head module and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CN106498512A (zh) 一种可调节的静电纺丝针头及其实现方法
CN102191573B (zh) 一种量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
Esa et al. Advance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ohydrodynamic printing in modern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US11141989B2 (en) Dual channel jetting apparatus for 2D/3D electrohydrodynamic (EHD) printing
KR102482376B1 (ko) 전계 방사 헤드 및 전계 방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