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9487B - 自动拼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拼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09487B CN107409487B CN201580077759.2A CN201580077759A CN107409487B CN 107409487 B CN107409487 B CN 107409487B CN 201580077759 A CN201580077759 A CN 201580077759A CN 107409487 B CN107409487 B CN 10740948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
- component mounting
- mounting machine
- automatic splicing
- host compu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10—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un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un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18—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 B65H19/1842—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standing splicing, i.e. the expiring web being stationary during splicing contact
- B65H19/1852—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standing splicing, i.e. the expiring web being stationary during splicing contact taking place at a distance from the replacement rol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10—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un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un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18—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 B65H19/1857—Support arrangement of web rolls
- B65H19/1873—Support arrangement of web rolls with two stationary roll supports carrying alternately the replacement and the expiring roll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5—Interconnecting of containers, e.g. splicing of tap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5—Production planning, e.g. of allocation of products to machines, of mounting sequences at machine or facility level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6—Supply management, e.g. supply of components or of substr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42—Web supporting regularly spaced non-adhesive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自动拼接装置(20)具备:读取装置(30),读取分别附于卷绕有第一带(Tc)的第一带盘(11)及卷绕有第二带(Tc)的第二带盘(11)且分别记录有第一带(Tc)及第二带(Tc)的各腔室(Ct)所收纳的元件(e)的信息的识别信息;通信装置(40),与读取装置(30)及元件安装机(M)或者主计算机进行通信,该主计算机(HC)与元件安装机(M)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及控制装置(100),控制带连接机构(W)及通信装置(4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分别以一定的间隔设有传送孔和元件收纳用的腔室的第一带与第二带在拼接位置通过拼接带自动地连接的自动拼接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拼接装置具备:连接部,连接两条载带;带盘保持台,保持设于连接部的两侧的带盘;及读码器,读取附设于带盘的条形码。作业者将在元件安装机中供给成为元件用尽的载带的供料器从元件安装机的插口取出。然后,通过读码器读取从供料器取下的卷绕有载带的带盘的条形码,并通过读码器读取卷绕有新的载带的带盘的条形码。然后,在确认了两带盘的元件种类相同之后,分别将各带盘向带盘保持台安装,从各带盘抽出载带并通过连接部连接各载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794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例如,由于在作业者错误识别元件安装机的插口而将搭载于该插口的供料器从该插口取出的情况下,在上述拼接装置中无法识别装配于该供料器的带盘是错误的这一情况,因此导致新的载带与卷绕于错误识别的带盘的载带连接。在该情况下,在元件安装机中产生元件用尽,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元件安装机中可靠地将新的第二带与使用中的第一带连接的自动拼接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自动拼接装置具有带连接机构,所述带连接机构将以一定的间隔设有传送孔和元件收纳用的腔室的第二带与以一定的间隔设有传送孔和元件收纳用的腔室的第一带在拼接位置通过拼接带自动地连接,所述自动拼接装置具备:读取装置,读取分别附于卷绕有所述第一带的第一带盘及卷绕有所述第二带的第二带盘且分别记录有所述第一带及所述第二带的各腔室所收纳的元件的信息的识别信息;通信装置,与所述读取装置及元件安装机或者主计算机进行通信,所述主计算机与元件安装机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带连接机构及所述通信装置。
由于自动拼接装置基于从元件安装机等发送来的带盘等的信息,连接卷绕于该带盘的带与新的带,因此能够防止卷绕有应连接的带的带盘的错误识别。由此,能够在元件安装机中防止因带盘的错误识别所导致的生产效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拼接装置及元件安装机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自动拼接装置的带连接机构的结构的图。
图3A是表示载带的俯视图。
图3B是从侧方观察图3A所示的载带的图。
图4是表示能够拆装卷绕有载带的带盘的带式供料器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自动拼接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原点位置检测装置、第二原点位置检测装置及第一光量检测装置、第二光量检测装置的配置状态和载带的传送状态的图。
图7表示即将进行前端检测前的第一带传送装置的第一原点位置的检测状态,是表示该状态下的第一链轮及载带的图。
图8表示前端检测状态,是表示该状态下的第一链轮及载带的图。
图9是表示刚进行了前端检测后的第一带传送装置的原点位置的检测状态,是表示该状态下的第一链轮及载带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自动拼接装置的概略结构)
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自动拼接装置的概略结构。如图1所示,后述详细内容,自动拼接装置20为如下装置:具备读取装置30、通信装置40、显示装置90及控制装置100等,且具有图2所示的第一带传送装置50、第二带传送装置51等带连接机构W。
该自动拼接装置20为如下装置:从与元件安装机M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主计算机HC经由通信装置40接收元件安装机M所使用的图3A、图3B所示的载带Tc所收纳的元件e成为元件用尽这一信息并显示于显示装置90,从而使作业者进行确认,通过拼接带将成为元件用尽的载带Tc的后端部与新的载带Tc的前端部自动地连接。自动拼接装置20载置于省略图示的台车等,构成为能够在多台元件安装机M间移动,被相应的元件安装机M搬运而执行带连接。
在此,元件安装机M为一般的安装机,将卷绕于在图4所示的带式供料器10(相当于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装配的带盘11的载带Tc向元件拾取位置12送出,通过元件移载装置从载带Tc拾取元件e,向被搬运的基板上移载拾取的元件e并进行安装。这样的元件安装机M多台并排而构建为安装线,且控制各元件安装机M的元件安装的安装控制装置mc与主计算机HC进行元件安装等信息的发送接收。
另外,如图3A、图3B所示,载带Tc以预定的宽度形成为细长,沿长边方向以预定的间距Pt形成有多个腔室Ct。在这些腔室Ct内分别收纳有向电路基板安装的元件e。腔室Ct的上部开口,被粘贴于载带Tc的表面的盖带Tt覆盖。在载带Tc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沿长边方向以一定的间距Pc形成有传送孔Hc。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在前端侧未收纳有元件e的多个空的腔室Ct的部分相连接的载带Tc。
对于载带Tc,腔室Ct的间距Pt及尺寸因元件e的尺寸等而不同,但是传送孔Hc的间距Pc及尺寸是相同的。腔室Ct与传送孔Hc配置为一定的位置关系,在载带Tc上,以在与传送孔Hc相同的位置及相邻的传送孔Hc的中间位置分别存在有一个腔室Ct的方式形成为预定间距Pt(=Pc/2)。
如图4所示,载带Tc卷绕于带盘11。并且,带盘11能够拆装地安装于带式供料器10。在带盘11附有记录了收纳于载带Tc的元件e的种类等带识别信息的条形码等标识符15。在带式供料器10中内置有带传送机构13,该带传送机构13每定量地送出卷绕于带盘11的载带Tc,并将元件e逐个向设于带式供料器10的前端部的元件拾取位置12供给。带传送机构13具备: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带式供料器10的主体且与载带Tc的传送孔Hc卡合的链轮14;及使链轮14旋转的省略图示的马达等。
读取装置30是以光学方式读取带盘11所附设的标识符15的带识别信息并通过有线方式向通信装置40发送的例如读码器。
通信装置40是通过有线方式与读取装置30连接、另外通过无线方式与管理多台元件安装机M的安装控制装置mc的主计算机HC进行通信的例如桥式的装置。
显示装置90是显示标识符15的带识别信息、元件安装机M中的与元件e的安装相关的信息等各种信息的例如面板控制器。
控制装置100是控制读取装置30、通信装置40、显示装置90及带连接机构W的装置,具备通信控制部101、显示控制部102及连接执行部103(相当于本发明的“连接控制装置”)等。
通信控制部101控制经由通信装置40进行的、与读取装置30及主计算机HC的数据的发送接收。
显示控制部102将从通信控制部101发送来的数据即从读取装置30经由通信装置40接收到的标识符15的带识别信息、从主计算机HC经由通信装置40接收到的元件安装机M中的元件安装等的信息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例如从先到后成为元件用尽的状态的顺序进行排序并显示于显示装置90。
连接执行部103根据从通信控制部101发送来的数据即从主计算机HC经由通信装置40接收到的成为元件用尽的载带Tc及新的载带Tc的识别信息的对照结果来控制带连接机构W的驱动。另外,连接执行部103检测成为元件用尽的载带Tc及新的载带Tc的连接位置所存在的空的腔室Ct的数量并向通信控制部101送出。通信控制部101经由通信装置40向主计算机HC发送连接执行部103检测出的空的腔室Ct的数量。
(自动拼接装置的带连接机构的结构)
接下来,说明自动拼接装置20的带连接机构W的结构。
如图2所示,在自动拼接装置20的壳体21(参照图1)内配置有第一带传送装置50、第二带传送装置51、第一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a、第二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b、第一光量检测装置52、第二光量检测装置53、第一切断装置54、第二切断装置55、第一获取装置56、第二获取装置57、接合装置58及控制装置100(参照图1)等。
第一带传送装置50、第二带传送装置51分别配置于壳体21内及盖体22(参照图1)内的两侧。并且,第一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a、第二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b分别配置于第一带传送装置50、第二带传送装置51的后述的第一链轮61a、第二链轮61b的下方,第一光量检测装置52、第二光量检测装置53分别以夹着第一带传送装置50、第二带传送装置51的后述的第一搬运路线60a、第二搬运路线60b的第一检测位置Ld1、第二检测位置Ld2而在上下相向的方式配置。
另外,第一切断装置54、第二切断装置55分别配置于第一带传送装置50与第二带传送装置51之间的第一切断位置Lf1、第二切断位置Lf2,第一获取装置56配置于第一切断装置54与第二切断装置55之间的第一切断位置Lf1与拼接位置LS之间,第二获取装置57配置于第一切断装置54与第二切断装置55之间的第二切断位置Lf2与拼接位置LS之间,接合装置58配置于第一获取装置56与第二获取装置57之间。
第一带传送装置50、第二带传送装置51具备:以从壳体21两侧面朝向中央地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第一搬运路线60a、第二搬运路线60b;配置于第一搬运路线60a、第二搬运路线60b的下方的第一链轮61a、第二链轮61b;与第一链轮61a、第二链轮61b连接的第一齿轮马达62a、第二齿轮马达62b;及配置于第一搬运路线60a、第二搬运路线60b的上方的第一带检测装置64a、第二带检测装置64b等。
第一切断装置54、第二切断装置55具备:设于第一切断位置Lf1、第二切断位置Lf2的第一刀具68a、第二刀具68b;及使第一刀具68a、第二刀具68b上下运动的省略图示的上下运动机构等。第一切断装置54、第二切断装置55构成为能够在载带Tc的切断部位切断多余部分。
第一获取装置56、第二获取装置57具备:设于第一切断位置Lf1、第二切断位置Lf2与拼接位置LS之间的第一获取构件75a、第二获取构件75b;及驱动第一获取构件75a、第二获取构件75b的省略图示的驱动机构等。第一获取装置56、第二获取装置57构成为能够分别获取载带Tc的被切断的多余部分。
接合装置58设于第一切断装置54与第二切断装置55之间,形成有作为第一搬运路线60a、第二搬运路线60b的一部分的搬运路线60。接合装置58构成为能够连接沿搬运路线60被搬运且切断部位在搬运路线60的中央的拼接位置LS对接的载带Tc。
在自动拼接装置20中,应拼接的两条载带Tc从图2的左右分别被第一带传送装置50、第二带传送装置51以预定的间距送入,并检测各载带Tc的信息即有无载带Tc、相邻的腔室Ct间的间距Pt(以下,称作腔室Ct的间距Pt)、腔室Ct内有无元件e(称作元件收纳腔室Ct、空腔室Ct)等。
并且,以残留与前端侧相连的多个空腔室Ct中的、预定数量的空腔室Ct的方式分别通过第一切断装置54、第二切断装置55的第一刀具68a、第二刀具68b切断前端部分,被切断的前端部分分别被第一获取装置56、第二获取装置57的第一获取构件75a、第二获取构件75b获取。并且,粘贴了连接两条载带Tc的省略图示的拼接带的保护带被从与载带Tc的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送入,两条载带Tc的切断端部彼此通过接合装置58被拼接带相互连接。
(自动拼接装置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自动拼接装置20的控制装置100的动作。
主计算机HC在根据从各元件安装机M的安装控制装置mc发送的元件安装等的信息确定了具有成为元件用尽的带盘11的元件安装机M之后,将该元件安装机M的安装机识别信息及成为元件用尽的元件识别信息向自动拼接装置20的控制装置100发送。
控制装置100使从主计算机HC接收到的、元件安装机M的安装机识别信息及成为元件用尽的元件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装置90(图5的步骤S1、S2)。具体地说,通信控制部101将从主计算机HC接收到的元件安装机M的名称等安装机识别信息及元件e的名称、型号等元件识别信息向显示控制部102送出。然后,显示控制部102将安装机识别信息及元件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装置90,但是在具有多个成为元件用尽的元件安装机M的情况下、或在相同的元件安装机M中具有多个成为元件用尽的带式供料器10的情况下,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例如从先到后成为元件用尽的状态的顺序进行排序并显示于显示装置90。
作业者在观察显示装置90确认了成为元件用尽的安装机识别信息及元件识别信息之后,通过台车将自动拼接装置20与卷绕有收纳了相应的元件e的载带Tc的带盘11一起搬运至相应的元件安装机M。然后,作业者从填装有成为元件用尽的带盘11的带式供料器10取下带盘11。然后,作业者通过读取装置30读取从带式供料器10取下的带盘11及搬运的带盘11的各标识符的元件e的名称、型号等带识别信息。
控制装置100使由读取装置30读取的各带盘11的带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装置90(图5的步骤S3),并且将该带识别信息向主计算机HC发送(图5的步骤S4)。具体地说,通信控制部101将从读取装置30接收到的各带盘11的带识别信息向显示控制部102送出,并且经由通信装置40向主计算机HC发送。然后,显示控制部102将各带盘11的带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装置90。另外,主计算机HC在接收到各带盘11的带识别信息之后,对照相互间的带识别信息并将对照结果经由通信装置40向通信控制部101发送。
控制装置100使从主计算机HC接收到的带识别信息的对照结果显示于显示装置90(图5的步骤S5、S6)。具体地说,通信控制部101将从主计算机HC接收到的带识别信息的对照结果向显示控制部102送出。然后,显示控制部102将对照结果显示于显示装置90。
作业者观察显示装置90,在确认了对照一致之后,将从带式供料器10取下的带盘11的载带Tc的后端部及搬运来的带盘11的载带Tc的前端部分别从自动拼接装置20的壳体21的两侧插入。
控制装置100判断对照结果是否为对照一致(图5的步骤S7),在判断为对照结果为对照一致的情况下,控制带连接机构W的驱动,连接插入的两条载带Tc(图5的步骤S8)并将带连接信息向主计算机HC发送(图5的步骤S9)。具体地说,通信控制部101将从主计算机HC接收到的带识别信息的对照结果向连接执行部103送出。然后,连接执行部103在判断为对照结果为对照一致之后,控制带连接机构W的驱动,连接插入的两条载带Tc,检测存在于连接位置的空的腔室Ct的数量并向通信控制部101送出。通信控制部101将空的腔室Ct的数量经由通信装置40向主计算机HC发送。
作业者在载带Tc的连接完毕之后,从自动拼接装置20取下连接的载带Tc,将带盘11向带式供料器10填装。
主计算机HC在从通信装置40接收到空的腔室Ct的数量之后,将空的腔室Ct的数量向相应的元件安装机M的安装控制装置mc发送。元件安装机M的安装控制装置mc在从带式供料器10送出的载带Tc的连接位置到达元件拾取位置之后,进行以下控制:使带式供料器10的带传送速度加快与从主计算机HC接收到的空的腔室Ct的数量相应的量。然后,在空的腔室Ct通过了元件拾取位置之后,使带式供料器10的带传送速度回到初始的带传送速度并继续元件安装。
另一方面,在步骤S7中,控制装置100在判断为对照结果为对照不一致的情况下,不驱动带连接机构W(图5的步骤S10)并在显示装置90显示连接中止的警告(图5的步骤S11),返回步骤S3,重复上述处理。具体地说,连接执行部103在判断为对照结果为对照不一致之后,不进行带连接机构W的驱动,并将连接中止的警告向显示控制部102送出。然后,显示控制部102将连接中止的警告显示于显示装置90。
作业者观察显示装置90,在对照结果为不一致并确认了连接中止的警告之后,确认带盘11等,进行带盘更换等的处置,通过读取装置30再次读取带识别信息,重复上述处理。
(自动拼接装置中的空腔室的检测)
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自动拼接装置20中的空腔室的检测。
在第一链轮61a、第二链轮61b的周缘形成有与载带Tc的传送孔Hc的间距Pc相同间距的多个第一齿67a、第二齿67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齿67a、第二齿67b形成为载带Tc的传送间距以上的间隔。第一链轮61a、第二链轮61b以使旋转的第一齿67a、第二齿67b中的、旋转至最上部的第一齿67au、第二齿67bu与沿第一搬运路线60a、第二搬运路线60b插入的载带Tc的传送孔Hcd能够啮合的方式配置于第一搬运路线60a、第二搬运路线60b的下方。
第一带检测装置64a、第二带检测装置64b检测载带Tc的插入。第一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a、第二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b检测第一链轮61a、第二链轮61b的多个第一齿67a、第二齿67b中的、一个第一齿67a、第二齿67b。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链轮61a、第二链轮61b的多个第一齿67a、第二齿67b的位置分别定义为第一带传送装置50、第二带传送装置51的原点位置。由此,第一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a、第二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b是分别检测第一带传送装置50、第二带传送装置51的多个原点位置的传感器。
并且,第一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a、第二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b配置为,在检测到旋转的第一齿67a、第二齿67b中的、旋转至最下部的第一齿67ad、第二齿67bd(原点位置)时,旋转的第一齿67a、第二齿67b中的、旋转到最上部的第一齿67au、第二齿67bu与沿第一搬运路线60a、第二搬运路线60b插入的载带Tc的传送孔Hcd啮合。
第一光量检测装置52、第二光量检测装置53检测通过第一链轮61a、第二链轮61b传送的载带Tc的腔室Ct等的透过光量。在通过第一光量检测装置52、第二光量检测装置53检测的光量被载带Tc遮挡时、即在饱和状态下,显示最大值Lmax,在空腔室Ct时,形成为比预定值La小的值。另外,将比上述预定值La小的值Lb设定为阈值,当检测光量小于阈值Lb(<La)时,判断为相邻的腔室Ct间的带部分及元件收纳腔室Ct。
在此,第一光量检测装置52、第二光量检测装置53的检测位置(传感器光轴S的位置)配置为,当通过第一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a、第二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b检测到第一链轮61a、第二链轮61b的第一齿67ad、第二齿67bd(原点位置)时,使形成为与载带Tc的传送孔Hcb位置相同的腔室Ctb位于第一光量检测装置52、第二光量检测装置53的检测位置、即检测腔室Ctb的透过光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与通过第一光量检测装置52、第二光量检测装置53检测的腔室Ctb位置相同的传送孔Hcb的位置定义为载带Tc的带基准位置(传送孔Hcb的位置),因此第一带传送装置50、第二带传送装置51的原点位置(第一齿67ad、第二齿67bd的位置)形成为与载带Tc的带基准位置(传送孔Hcb的位置)具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并且,基于在输入了载带Tc的前端的检测信号时的第一带传送装置50、第二带传送装置51的第一位置及在即将进行前端检测前的第一带传送装置50、第二带传送装置51的第一原点位置,来决定与第一原点位置具有一定的位置关系的带基准位置。
在此,参照图8~图10说明基于第一位置及第一原点位置的带基准位置的决定动作。此外,由于对从自动拼接装置20的两侧插入的载带Tc的带基准位置的决定动作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对从图2的右侧插入的载带Tc的带基准位置的决定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将载带Tc的带前端Th设为假想线(点划线)所示的传送孔Hc的腔室Ct和与该腔室Ct相邻的腔室Ct之间的带部分。
图7表示即将进行载带Tc的前端检测前的第一原点位置的检测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第一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a检测出第一链轮61a的最下部的第一齿67ad1时即第一链轮61a的最上部的第一齿67au1与载带Tc的传送孔Hcd1啮合时的载带Tc的带前端Th的位置从第一光量检测装置52的检测位置(传感器光轴S的位置)向搬运上游侧分离4分之1间距(Pc/4)的量。此外,以下,对在第一齿67ad1后接下来被检测的第一齿67a标注附图标记67ad1、对在第一齿67au1后接下来与传送孔Hcd2啮合的第一齿67a标注附图标记67au1并进行说明。
图8表示载带Tc的前端检测状态。即,表示第一链轮61a从图7的第一原点位置的检测(检测第一齿67ad1)状态旋转距离Pc/4,载带Tc前进距离Pc/4,带前端Th到达第一光量检测装置52的检测位置(传感器光轴S的位置)的状态。将此时的第一齿67ad1的位置设为第一位置。
关于基准位置的决定,根据第一原点位置即第一齿67ad1被第一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a检测到的位置和第一位置即在第一齿67ad1被第一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a检测到之后旋转了距离Pc/4的位置,求得从第一原点位置至第一位置的载带Tc的传送量、即距离Pc/4。然后,求得相邻的原点位置的间隔即距离Pc与从第一原点位置至第一位置的载带Tc的传送量即距离Pc/4的差、即距离3Pc/4。然后,当将载带Tc从图9的状态传送了求得的距离3Pc/4时,将与位于第一光量检测装置52的检测位置(传感器光轴S的位置)的载带Tc的腔室Ct位置相同的传送孔Hc的位置决定为与第一原点位置具有一定的关系的带基准位置。
图9表示载带Tc位于带基准位置的状态。关于该状态,通过第一原点位置检测装置63a检测在第一链轮61a的第一齿67au1后接下来旋转过来的最下部的第一齿67ad2,在第一链轮61a的第一齿67au1后接下来旋转过来的最上部的第一齿67au2与在载带Tc的传送孔Hcd1后接下来传送过来的传送孔Hcd2啮合,表示刚进行了载带Tc的前端检测后的原点位置的检测状态。此时的载带Tc的带前端Th的位置从第一光量检测装置52的检测位置(传感器光轴S的位置)向搬运下游侧分离4分之3间距(3Pc/4)。由此,带基准位置处于形成为与位于第一光量检测装置52的检测位置(传感器光轴S的位置)的腔室Ctb位置相同的传送孔Hcd0的位置。
然后,基于判别预先设定的空腔室Ct和带部分(相邻的腔室Ct间的部分)及元件收纳腔室Ct的预定的光量的阈值,检测载带Tc的空腔室Ct,基于该检测周期,计算腔室Ct的间距Pc。并且,在连续检测到比光量的阈值小的光量的情况下,将最初检测到的腔室Ct判断为元件收纳腔室Ct。以上,能够检测空腔室的数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自动拼接装置20构成为能够经由通信装置40与主计算机HC进行通信,但是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独立地与多台元件安装机M进行通信。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自动拼接装置20构成为经由通信装置40通过有线方式与读取装置30进行通信,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将读取装置30构成为能够携带,经由通信装置40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在该情况下,显示装置40也可以构成为设于构成为能够携带的读取装置30。
(效果)
本发明的自动拼接装置20具有带连接机构W,该带连接机构W将以一定的间隔Pc设有传送孔Hc和元件收纳用的腔室Ct的第二带(载带)Tc与以一定的间隔Pc设有传送孔Hc和元件收纳用的腔室Ct的第一带(载带)Tc在拼接位置通过拼接带自动地连接,该自动拼接装置20具备:读取装置30,读取分别附于卷绕有第一带Tc的第一带盘11及卷绕有第二带Tc的第二带盘11且分别记录有第一带Tc及第二带Tc的各腔室Ct所收纳的元件e的信息的识别信息;通信装置40,与读取装置30及元件安装机M或者主计算机进行通信,该主计算机HC与元件安装机M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及控制装置100,控制带连接机构W及通信装置40。
由于自动拼接装置20基于从元件安装机M等发送来的带盘11等的信息来连接卷绕于该带盘11的载带Tc与新的载带Tc,因此能够防止卷绕有应连接的载带Tc的带盘11的错误识别。由此,在元件安装机M中,能够防止基于带盘11的错误识别产生的生产效率的降低。
另外,控制装置100根据由读取装置30读取的第一带Tc及第二带Tc的识别信息与经由通信装置40从元件安装机M或主计算机HC接收到的第一带Tc及第二带Tc的识别信息的对照结果,控制带连接机构W的驱动,该主计算机HC与元件安装机M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由此,能够预防收纳了不同种类的元件e的载带Tc的连接。
另外,通信装置40与元件安装机M或主计算机HC进行无线通信,该主计算机HC与元件安装机M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由此,即使自动拼接装置20位于离开产生了元件用尽的元件安装机M的场所,作业者也能够确认该元件安装机M并进行应对。
另外,读取装置30以能够携带的方式与通信装置40进行无线通信。由此,即使作业者位于离开自动拼接装置20的场所,也能够确认元件用尽并进行应对。
附图标记说明
10:带式供料器
11:带盘
12:元件拾取位置
15:标识符
20:自动拼接装置
30:读取装置
40:通信装置
90:显示装置
100:控制装置
101:通信控制部
102:显示控制部
103:连接执行部
W:带连接机构
M:元件安装机
HC:主计算机
mc:安装控制装置
Tc:载带
Ct:腔室
Claims (5)
1.一种自动拼接装置,具有带连接机构,所述带连接机构将以一定的间隔设有传送孔和元件收纳用的腔室的第二带与以一定的间隔设有传送孔和元件收纳用的腔室的第一带在拼接位置通过拼接带自动地连接,
所述自动拼接装置具备:
读取装置,读取分别附于卷绕有所述第一带的第一带盘及卷绕有所述第二带的第二带盘并分别记录有所述第一带及所述第二带的各腔室所收纳的元件的信息的识别信息;
通信装置,与所述读取装置及元件安装机或者主计算机进行通信,所述主计算机与元件安装机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及
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带连接机构及所述通信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
将由所述读取装置所读取的所述第一带及所述第二带的所述识别信息经由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元件安装机或与所述元件安装机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主计算机发送,
在判断为从所述元件安装机或与所述元件安装机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主计算机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带及所述第二带的所述识别信息的对照结果为对照一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带连接机构的驱动,对所述第一带及所述第二带进行连接并发送带连接信息,
在判断为所述对照结果为对照不一致的情况下,则不进行所述带连接机构的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拼接装置,其中,
所述自动拼接装置具备检测所述第一带及所述第二带的插入的带检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拼接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元件安装机或主计算机进行无线通信,所述主计算机与所述元件安装机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拼接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元件安装机或主计算机进行无线通信,所述主计算机与所述元件安装机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拼接装置,其中,
所述读取装置以能够携带的方式与所述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5/060216 WO2016157438A1 (ja) | 2015-03-31 | 2015-03-31 | 自動スプライシング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09487A CN107409487A (zh) | 2017-11-28 |
CN107409487B true CN107409487B (zh) | 2020-07-28 |
Family
ID=57006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77759.2A Active CN107409487B (zh) | 2015-03-31 | 2015-03-31 | 自动拼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072525A1 (zh) |
EP (1) | EP3280239B1 (zh) |
JP (1) | JP6577022B2 (zh) |
CN (1) | CN107409487B (zh) |
WO (1) | WO201615743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457512B2 (en) | 2016-09-19 | 2019-10-29 | New Era Converting Machinery, Inc. | Automatic lapless butt material splice |
CN111268484B (zh) * | 2020-03-23 | 2021-08-03 | 惠州市集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载带连接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02109A (zh) * | 2010-11-10 | 2013-07-10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连接误作业防止方法 |
CN104125767A (zh) * | 2009-12-26 | 2014-10-29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电子电路零件供给装置 |
CN104221486A (zh) * | 2012-04-18 | 2014-12-17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自动拼接装置 |
CN104221488A (zh) * | 2012-04-18 | 2014-12-17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拼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79412A (ja) * | 1992-12-10 | 1994-06-2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テーピング電子部品の接続装置 |
JPH06302992A (ja) * | 1993-04-14 | 1994-10-28 | Toshiba Corp | 部品実装機のカートリッジ構造及び部品実装機の管理システム |
JP2004031875A (ja) * | 2002-06-28 | 2004-01-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電子部品実装装置、電子部品供給方法、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
US6817216B2 (en) * | 2002-08-22 | 2004-11-16 | Accu-Assembly Incorporated | Electronic component placement |
US20080078829A1 (en) * | 2006-09-29 | 2008-04-03 |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 Inventory manager service and assistant for PCB manufacturing |
JP5223881B2 (ja) * | 2010-04-19 | 2013-06-2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部品実装装置における部品供給方法 |
US8430379B2 (en) * | 2010-10-27 | 2013-04-30 | Ido Goldstein |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fog |
CN104221487B (zh) * | 2012-04-18 | 2017-03-01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自动拼接装置 |
WO2014167692A1 (ja) * | 2013-04-11 | 2014-10-16 |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 スプライシング装置 |
-
2015
- 2015-03-31 CN CN201580077759.2A patent/CN107409487B/zh active Active
- 2015-03-31 JP JP2017508946A patent/JP6577022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3-31 EP EP15887591.4A patent/EP3280239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3-31 WO PCT/JP2015/060216 patent/WO201615743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3-31 US US15/562,107 patent/US2018007252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25767A (zh) * | 2009-12-26 | 2014-10-29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电子电路零件供给装置 |
CN103202109A (zh) * | 2010-11-10 | 2013-07-10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连接误作业防止方法 |
CN104221486A (zh) * | 2012-04-18 | 2014-12-17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自动拼接装置 |
CN104221488A (zh) * | 2012-04-18 | 2014-12-17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拼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6157438A1 (ja) | 2018-01-25 |
EP3280239B1 (en) | 2020-12-23 |
US20180072525A1 (en) | 2018-03-15 |
EP3280239A1 (en) | 2018-02-07 |
EP3280239A4 (en) | 2018-04-11 |
JP6577022B2 (ja) | 2019-09-18 |
CN107409487A (zh) | 2017-11-28 |
WO2016157438A1 (ja) | 2016-10-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32114B (zh) | 自动拼接装置 | |
CN107535083B (zh) | 供料器的管理装置 | |
JPH10341096A (ja) | 装着装置への部品供給方法ならびに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供給手段および装着装置 | |
JP6449989B2 (ja) | 自動スプライシング装置及び部品実装機 | |
CN106413373A (zh) | 部件供给系统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 |
CN107409487B (zh) | 自动拼接装置 | |
JP2022166081A (ja) | 作業管理システム | |
JP6862513B2 (ja) | 自動スプライシング方法 | |
JPWO2018087847A1 (ja) | テープ誤装着検知システム | |
CN110679210B (zh) | 料带安装管理装置以及元件装配系统 | |
JP4728163B2 (ja) | 部品供給装置 | |
JP2019083263A (ja) | テープ装着管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 |
JP6078557B2 (ja) | 部品供給ユニット | |
JP6966869B2 (ja) | スプライシング装置 | |
JP6219427B2 (ja) | 電子部品の装着方法及びその装着装置 | |
US11622487B2 (en) | Component shortage detection device | |
JP6876496B2 (ja) | スプライシングシステム | |
JP2024112147A (ja) | 部品装着装置及び部品供給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Applicant after: Fuj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Applicant before: Fuj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