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6602A - 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和包含其的光学膜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和包含其的光学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6602A
CN107406602A CN201680014680.XA CN201680014680A CN107406602A CN 107406602 A CN107406602 A CN 107406602A CN 201680014680 A CN201680014680 A CN 201680014680A CN 107406602 A CN107406602 A CN 107406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optical film
formula
light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46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6602B (zh
Inventor
权泰均
柳秀英
李荣晨
朴文洙
李晟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06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6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6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6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10Esters
    • C08F222/1006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 C08F222/102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of dialcohols, e.g.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or 1,4-butanediol di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L23/2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having four to nine carbon atoms
    • C08L23/22Copolymers of isobutene; Butyl rubber ; Homo- or copolymers of other iso-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4/00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adjustment of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4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with provision for controlling spectral properties, e.g. colour, or intens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08Polarising elements comprising dielectric particles, e.g. birefringent crystals embedded in a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36Micro- or nano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光学膜、其制造方法、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本申请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色彩纯度和效率的光学膜,所述光学膜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色彩特性的照明装置。本申请的光学膜可以长时间稳定地保持上述的优异特性。本申请的光学膜可以用于多种应用,包括各种照明装置、光伏电池应用、滤光器或光转换器。

Description

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和包含其的光学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包含其的光学膜、用于制造光学膜的方法、以及包括所述光学膜的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基于于2015年3月1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034557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照明装置被用于各种应用。照明装置可以例如用作显示器如LCD(液晶显示器)、TV、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游戏装置、电子阅读装置或数码相机的BLU(backlight unit,背光单元)。此外,照明装置可以用于室内或室外照明、舞台照明、装饰照明、重点照明或博物馆照明等,以及园艺和生物学所需的特定波长照明。
典型的照明装置是例如用作LCD的BLU等的照明装置,并且存在通过组合蓝色LED(发光二极管)和磷光体如YAG(钇铝石榴石)来发射白光的装置。
此外,近来,稳定地进行着关于通过使用波长转换颗粒(例如,量子点)来发射白光的照明装置的研究,其中待发射的光的色彩根据颗粒的尺寸而变化。
特别地,已积极地进行了研究以解决由于暴露于气体如氧而引起的效率降低的问题并且提高量子点自身的波长转换效率等。
(专利文献1)韩国特许专利公开第2011-0048397号
(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公开第2011-0038191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包含其的光学膜和用于制造光学膜的方法,所述光学膜能够通过使波长转换颗粒由于氧等引起的波长转换效率降低最小化而获得高的波长转换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了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其包括所述光学膜以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构思的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其包含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聚合后相分离于所述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波长转换颗粒;和聚丁二烯化合物。
在一个实例中,聚丁二烯化合物可以是丁二烯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共聚物可以是例如(甲基)丙烯酰基官能化的聚丁二烯或环氧官能化的聚丁二烯。
在一个实例中,聚丁二烯化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可小于10(cal/cm3)1/2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光学膜,其具有波长转换层,所述波长转换层包含连续相基体和分散在所述连续相基体中的乳剂区域;并且包含存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层的连续相或乳剂区域中的波长转换颗粒和聚丁二烯化合物。
在一个实例中,相对于乳剂区域为相对亲水区域的连续相基体可包含波长转换颗粒,并且基于波长转换层中包含的全部波长转换颗粒的重量,所述连续相基体中包含的波长转换颗粒的重量比可为10%或更小。
在另一个实例中,相对于连续相基体为相对疏水区域的乳剂区域可包含波长转换颗粒,并且基于波长转换层中包含的全部波长转换颗粒的重量,所述乳剂区域中包含的波长转换颗粒的重量比可为90%或更大。
乳剂区域可包括例如包含能够吸收420nm至490nm范围内的光以发射490nm至580nm范围内的光的第一波长转换颗粒的A区域,和/或包含能够吸收420nm至490nm范围内的光以发射580nm至780nm范围内的光的第二波长转换颗粒的B区域。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光学膜的方法,其包括将波长转换颗粒和聚丁二烯化合物与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聚合后相分离于所述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混合的步骤。
本申请还涉及包括上述光学膜的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有益效果
本申请可提供一种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能够通过防止可以由热或光引起的波长转换颗粒氧化并最终防止波长转换颗粒的波长转换效率降低而形成具有改善的耐久性或光学特性的光学膜。
本申请还可以通过由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形成的波长转换层的相分离结构提供具有适于膜的物理特性(例如,与其他层的优异粘合、耐久性或光学特性等)的光学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波长转换层内部的示意图。
图2是示例性光学膜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示例性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评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膜的相对波长转换效率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通过实例和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是这些实例仅是限于本申请要旨的实例。此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不限于以下实例中陈述的过程条件,而是可以在实现本申请目的所需的条件范围内任选地选择。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聚合后相分离于所述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波长转换颗粒;和聚丁二烯化合物。
在本申请中,术语“光学膜”可意指供用于各种应用的光学装置使用的膜。例如,光学膜可意指形成为能够吸收具有预定波长的光以发射具有与所吸收的光相同或不同波长的光的膜。
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包含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聚合后相分离于所述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使得在聚合后可以形成亲水区域和相分离于所述亲水区域的疏水区域。
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包含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聚合后相分离于所述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并且允许将波长转换颗粒定位在通过使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聚合形成的区域或者通过使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聚合形成的区域中,使得在存在波长转换颗粒的区域中,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可能不利地影响波长转换颗粒的物理特性的其他因素(例如,引发剂和交联剂)以形成具有优异耐久性的光学膜。
此外,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包含聚丁二烯化合物,并且通过使聚丁二烯化合物能够与波长转换颗粒包含在聚合后通过相分离形成的区域中的同一区域中,可以防止由于热和光引起的波长转换颗粒氧化,并最终形成具有优异波长转换效率的光学膜。
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包含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聚合后相分离于所述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
在本申请中,用于区分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的标准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只要这两种化合物在其为相对亲水或疏水的情况下彼此混合时可以形成相分离区域即可。在一个实例中,亲水性与疏水性的区分可以通过所谓的溶解度参数进行。
在本申请中,溶解度参数可以指通过使对应的亲水性或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均聚物的溶解度参数,由此确定对应化合物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程度。获得溶解度参数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按照本领域已知的方法进行。例如,该参数可以根据本领域已知的方法以例如所谓的HSP(Hansen溶解度参数)计算或获得。
在一个实例中,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可以是溶解度参数为10(cal/cm3)1/2或更大的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在另一个实例中,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可为约11(cal/cm3)1/2或更大、12(cal/cm3)1/2或更大、13(cal/cm3)1/2或更大、14(cal/cm3)1/2或更大、或者15(cal/cm3)1/2或更大。在另一个实例中,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可为约40(cal/cm3)1/2或更小、约35(cal/cm3)1/2或更小、或者约30(cal/cm3)1/2或更小。
在一个实例中,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可以是选自以下的任一者:下式1的化合物;下式2的化合物;下式3的化合物;下式4的化合物;可自由基聚合的含氮化合物;和含有(甲基)丙烯酸或其盐的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
[式1]
[式2]
[式3]
[式4]
在式1至4中,每个Q独立地为氢或烷基,每个U独立地为亚烷基,每个A独立地为可被羟基取代的亚烷基,Z是氢、烷氧基或一价烃基,X为羟基或氰基,并且m和n为任意数。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烷基”可意指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烷基可为线性、支化或环状的。此外,烷基可任选地被一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亚烷基”可意指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亚烷基可为线性、支化或环状的。此外,亚烷基可任选地被一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环氧基”可意指具有三个环构成原子的环醚或含有环醚的化合物或由其衍生的一价基团。作为环氧基,可以例举缩水甘油基、环氧烷基、缩水甘油氧基烷基或脂环族环氧基等。在此,脂环族环氧基可意指衍生自包含脂肪族烃环结构和其中形成脂肪族烃环的两个碳原子也形成环氧基的结构的化合物的一价基团。作为脂环族环氧基,可以例举具有6至12个碳原子数的脂环族环氧基,并且例如,可以例举3,4-环氧环己基乙基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烷氧基”可意指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烷氧基可为线性、支化或环状的。此外,烷氧基可任选地被一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一价烃基”可意指衍生自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或所述化合物的衍生物的一价基团。例如,一价烃基可包含1至25个碳原子。作为一价烃基,可以例举烷基、烯基、炔基或芳基等。
在本申请中,可在烷基、烷氧基、亚烷基、环氧基或一价烃基中任选地取代的取代基可以例举羟基;卤素,例如氯或氟;环氧基,例如缩水甘油基、环氧烷基、缩水甘油氧基烷基或脂环族环氧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异氰酸酯基;硫醇基;芳氧基;或者一价烃基等,但不限于此。
在上述式1、2和4中,m和n为任意数,并且可以例如各自独立地为1至20、1至16或1至12的数。
作为可自由基聚合的含氮化合物,可以使用可自由基聚合的含酰胺基化合物、可自由基聚合的含氨基化合物、可自由基聚合的含酰亚胺基化合物或可自由基聚合的含氰基化合物等。可自由基聚合的含酰胺基化合物可以例举例如(甲基)丙烯酰胺或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乙酰胺、N,N’-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己内酰胺或(甲基)丙烯酰基吗啉等,可自由基聚合的含氨基化合物可以例举(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或(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丙酯等,可自由基聚合的含酰亚胺基化合物可以例举N-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或衣康酰亚胺等,可自由基聚合的含氰基化合物可以例举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等,但不限于此。
此外,(甲基)丙烯酸的盐可以例举例如,包括锂、钠和钾的碱金属与(甲基)丙烯酸的盐,或者包括镁、钙、锶和钡的碱土金属与(甲基)丙烯酸的盐等,但不限于此。
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可以在聚合后在波长转换层中形成例如连续相基体。
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包含的在聚合后相分离于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可例如小于10(cal/cm3)1/2。在另一个实例中,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可为例如3(cal/cm3)1/2或更大、4(cal/cm3)1/2或更大、或者约5(cal/cm3)1/2或更大。
可以控制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与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差异以实现光学膜的合适的相分离结构。
在一个实例中,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与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差异可为5(cal/cm3)1/2或更大、6(cal/cm3)1/2或更大、7(cal/cm3)1/2或更大、或者约8(cal/cm3)1/2或更大。该差异是通过由溶解度参数中的大值减去小值而获得的值。该差异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溶解度参数的差异越大,可以形成越合适的相分离结构。该差异的上限可为例如30(cal/cm3)1/2或更小、25(cal/cm3)1/2或更小、或者约20(cal/cm3)1/2或更小。
满足上述溶解度参数范围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可以是选自以下的任一者:下式5的化合物、下式6的化合物和式7的化合物。
[式5]
[式6]
[式7]
在式5至7中,每个Q独立地为氢或烷基,
每个U独立地为亚烷基、亚烯基或亚炔基或亚芳基,B为具有5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或者脂环族烃基,Y为氧原子或硫原子,X为氧原子、硫原子或亚烷基,Ar为芳基,并且n为任意数。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亚烯基或亚炔基”可意指具有2至20个碳原子、2至16个碳原子、2至12个碳原子、2至8个碳原子或2至4个碳原子的亚烯基或亚炔基。亚烯基或亚炔基可为线性、支化或环状的。此外,亚烯基或亚炔基可任选地被一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亚芳基”可意指衍生自包含苯或者其中两个或更多个苯缩合或键合的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二价基团。亚芳基可具有例如包含苯、萘或芴等的结构。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芳基”可意指衍生自包含苯环或者其中两个或更多个苯环缩合或键合的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一价基团。芳基的范围可包括所谓的芳烷基或芳基烷基以及通常被称为芳基的官能团。芳基可以是例如具有6至25个碳原子、6至21个碳原子、6至18个碳原子或6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芳基可以例举苯基、苯氧基、苯氧基苯基、苯氧基苄基、二氯苯基、氯苯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苄基、甲苯基、二甲苯基或萘基等。此外,芳基可任选地被一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
在本申请中,可在亚烯基、亚炔基、亚芳基或芳基中任选地取代的取代基可例举羟基、卤素如氯或氟、烷基、或者芳氧基,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例中,在式5中,Q可为氢或烷基,并且B可为具有5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或者脂环族烃基。
在式5中,B可为具有5个或更多个碳原子、7个或更多个碳原子或者9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因此,包含相对较长烷基的化合物被称为相对非极性的化合物。线性或支化烷基中的碳原子数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例如,烷基可为具有20个或更少个碳原子的烷基。
在另一个实例中,在式5中,B可为脂环族烃基,例如,具有3至20个碳原子、3至16个碳原子或6至12个碳原子的脂环族烃基,并且这样的烃基的实例可包括环己基或异冰片基等。因此,具有脂环族烃基的化合物被称为相对非极性的化合物。
在一个实例中,在式6中,Q可为氢或烷基,并且U可为亚烯基、亚炔基或亚芳基。
在一个实例中,在式7中,Q可为氢或烷基,U可为亚烷基,Y可为碳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X可为氧原子、硫原子或亚烷基,Ar可为芳基,并且n可为任意数,例如1至20、1至16或1至12的正整数。
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可以在聚合后在波长转换层中形成例如乳剂区域。
当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与波长转换颗粒一起包含在组合物中时,由这样的组合物形成的波长转换层可以在聚合后相分离以形成各个区域,并且波长转换颗粒可以位于由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形成的区域或由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形成的区域中,以提高波长转换颗粒的期望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与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可包含10重量份至100重量份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
在另一个实例中,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可包含50重量份至95重量份的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5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或者50重量份至95重量份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5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重量份”意指组分的重量比。
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还可包含用于亲水性化合物和疏水性化合物的聚合的自由基引发剂。
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包含的自由基引发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引发剂,可以使用能够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热引发剂或光引发剂,使得可以通过施加热或光照射来诱导聚合反应。
作为热引发剂,可以使用以下中的一者或两者或更多者:偶氮化合物,例如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V-65,由Wako制造)、2,2-偶氮二异丁腈(V-60,由Wako制造)或2,2-偶氮双-2-甲基丁腈(V-59,由Wako制造);过氧化酯化合物,例如过氧化二碳酸二丙酯(Peroyl NPP,由NOF制造)、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Peroyl IPP,由NOF制造)、过氧化二碳酸双-4-丁基环己酯(Peroyl TCP,由NOF制造)、过氧化二碳酸二乙氧基乙酯(Peroyl EEP,由NOF制造)、过氧化二碳酸二乙氧基己酯(Peroyl OPP,由NOF制造)、过氧化二碳酸己酯(Perhexyl ND,由NOF制造)、过氧化二碳酸二甲氧基丁酯(Peroyl MBP,由NOF制造)、过氧化二碳酸双(3-甲氧基-3-甲氧基丁基)酯(Peroyl SOP,由NOF制造)、过氧化新戊酸己酯(Perhexyl PV,由NOF制造)、过氧化新戊酸戊酯(Luperox 546M75,由Atofina制造)、过氧化新戊酸丁酯(Perbutyl,由NOF制造)或三甲基己酰基过氧化物(Peroyl 355,由NOF制造);过氧化二碳酸酯化合物,例如过氧化新癸酸二甲基羟基丁酯(Luperox 610M75,由Atofina制造)、过氧化新癸酸戊酯(Luperox 546M75,由Atofina制造)或过氧新癸酸丁酯(Luperox10M75,由Atofina制造);酰基过氧化物,例如3,5,5-三甲基己酰基过氧化物或过氧化二苯甲酰;酮过氧化物;二烷基过氧化物;过氧化缩酮;或者过氧化物引发剂,如氢过氧化物;等等。
作为光引发剂,可以使用苯偶姻、羟基酮、氨基酮或氧化膦光引发剂。具体地,可以使用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苯偶姻正丁基醚、苯偶姻异丁基醚、苯乙酮、二甲基氨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二苯甲酮、对苯基二苯甲酮、4,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二氯二苯甲酮、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叔丁基蒽醌、2-氨基蒽醌、2-甲基噻吨酮、2-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苄基二甲基缩酮、苯乙酮二甲基缩酮、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酯、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但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可以适当地选择和使用引发剂中在亲水性或疏水性组分中具有高溶解度的引发剂。
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的引发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例如,相对于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的总重量,引发剂可以以0.1重量%至15质量%包含在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但不限于此。
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包含波长转换颗粒。
在本申请中,术语“波长转换颗粒”意指形成为能够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并发射相同或不同波长的光的纳米颗粒。
在本申请中,术语“纳米颗粒”(其是有纳米级尺寸的颗粒)可意指平均颗粒尺寸为例如约100nm或更小、90nm或更小、80nm或更小、70nm或更小、60nm或更小、50nm或更小、40nm或更小、30nm或更小、20nm或更小、或者约15nm或更小的颗粒。纳米颗粒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为球形的、椭圆形的、多边形的或无定形的等。
波长转换颗粒可以是能够吸收预定波长的光并发射相同或不同波长的光的颗粒。
在一个实例中,波长转换颗粒可以是吸收420nm至490nm范围内任一波长的光并发射490nm至580nm范围内任一波长的光的第一波长转换颗粒(下文中可被称为绿色颗粒),或者吸收420nm至490nm范围内任一波长的光并发射580nm至780nm范围内任一波长的光的第二波长转换颗粒(下文中可被称为红色颗粒)。
例如,为了获得具有能够发射白光的波长转换层的光学膜,红色颗粒和/或绿色颗粒可以以适当的比例包含在组合物中。
作为波长转换颗粒,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表现出这样的作用的波长转换颗粒。这样的颗粒的代表性实例可例举被称为所谓的量子点的纳米结构,但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中,波长转换颗粒为了方便起见被称为波长转换颗粒,也可以是颗粒的形式,并且例如,可以是诸如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支化纳米结构、纳米四足体(nanotetrapod)、三足体(tripod)或二足体(bipod)的形状,其中这样的形状也可以包括在本申请中定义的波长转换颗粒中。在本申请中,术语“纳米结构”可包括这样的类似结构,其具有尺寸小于约500nm、小于约200nm、小于约100nm、小于约50nm、小于约20nm或小于约10nm的至少一个区域或特征尺寸。分支可包含类似结构。通常,区域或特征尺寸可沿着结构的最短轴存在,但不限于此。纳米结构可以是例如基本上结晶的、基本上单晶的、多晶的或无定形的结构,或者上述结构的组合。
可以用于本申请的量子点或其他纳米颗粒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例如,作为无机材料的无机导电或半导电材料。合适的半导体材料可例举II-VI、III-V、IV-VI、I-III-VI和IV族半导体。更具体地,可以例举Si、Ge、Sn、Se、Te、B、C(包括金刚石)、P、BN、BP、BAs、AlN、AlP、AlAs、AlSb、GaN、GaP、GaAs、GaSb、InN、InP、InAs、InSb、AlN、AlP、AlAs、AlSb、GaN、GaP、GaAs、GaSb、ZnO、ZnS、ZnSe、ZnTe、CdS、CdSe、CdSeZn、CdTe、HgS、HgSe、HgTe、BeS、BeSe、BeTe、MgS、MgSe、GeS、GeSe、GeTe、SnS、SnSe、SnTe、PbO、PbS、PbSe、PbTe、CuF、CuCl、CuBr、CuI、Si3N4、Ge3N4、Al2O3、(Al,Ga,In)2(S,Se,Te)3、Al2CO、CuInS2、CuInSe2、CuInSxSe2-x,以及两种或更多种半导体的合适组合,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例中,半导体纳米晶体或其他纳米结构还可包含掺杂剂,例如p型掺杂剂或n型掺杂剂。可用于本申请的纳米颗粒还可包含II-VI或III-V半导体。II-VI或III-V半导体纳米晶体和纳米结构的实例包括周期表II族元素如Zn、Cd和Hg与周期表VI族元素如S、Se、Te和Po的任意组合;以及III族元素如B、Al、Ga、In和Tl与V族元素如N、P、As、Sb和Bi的任意组合,但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例中,合适的无机纳米结构可包括金属纳米结构,并且合适的金属可例举Ru、Pd、Pt、Ni、W、Ta、Co、Mo、Ir、Re、Rh、Hf、Nb、Au、Ag、Ti、Sn、Zn、Fe或FePt等,但不限于此。
波长转换颗粒(例如,量子点)可具有核-壳结构。能够形成核-壳结构的波长转换颗粒的示例性材料包括Si、Ge、Sn、Se、Te、B、C(包括金刚石)、P、Co、Au、BN、BP、BAs、AlN、AlP、AlAs、AlSb、GaN、GaP、GaAs、GaSb、InN、InP、InAs、InSb、AlN、AlP、AlAs、AlSb、GaN、GaP、GaAs、GaSb、ZnO、ZnS、ZnSe、ZnTe、CdS、CdSe、CdSeZn、CdTe、HgS、HgSe、HgTe、BeS、BeSe、BeTe、MgS、MgSe、GeS、GeSe、GeTe、SnS、SnSe、SnTe、PbO、PbS、PbSe、PbTe、CuF、CuCl、CuBr、CuI、Si3N4、Ge3N4、Al2O3、(Al,Ga,In)2(S,Se,Te)3、Al2CO,以及这些材料中两种或更多种的任意组合,但不限于此。
可用于本申请的示例性核-壳波长转换颗粒(核/壳)包括但不限于CdSe/ZnS、InP/ZnS、PbSe/PbS、CdSe/CdS、CdTe/CdS或CdTe/ZnS等。
此外,波长转换颗粒可以是由有机材料构成的聚合物颗粒。作为由有机材料构成的聚合物颗粒的种类和尺寸,可以没有限制地使用例如韩国特许专利公开第2014-0137676号中公开的已知的聚合物颗粒。
波长转换颗粒可以以任何已知的方式制备。例如,美国专利第6,225,198号、美国特许专利公开第2002-0066401号、美国专利第6,207,229号、美国专利第6,322,901号、美国专利第6,949,206号、美国专利第7,572,393号、美国专利第7,267,865号、美国专利第7,374,807号或美国专利第6,861,155号中已知用于形成量子点的方法等,并且除了这些方法以外,多种其他方法也可用于本申请。
波长转换颗粒的具体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根据期望的发光特性适当地选择。
波长转换颗粒可以是其表面被改性以能够包含一个或更多个配体或屏障的波长转换颗粒。配体或屏障可以有利于提高波长转换颗粒的稳定性以及保护波长转换颗粒免受包括高温、高强度、外部气体或水分等的有害外部条件的影响,并且用于赋予波长转换颗粒以亲水或疏水特性。
在一个实例中,波长转换颗粒可以是其表面经配体改性的波长转换颗粒。
如上所述,通过波长转换颗粒的表面改性形成的配体用于允许在波长转换颗粒的表面上表现出合适的特性,例如,亲水或疏水特性,或者与以下待描述的散射剂结合的特性,其形成方法是已知的并且这样的方法可以没有限制地用于本申请。例如,在美国特许专利公开第2008-0281010号、美国特许专利公开第2008-0237540号、美国特许专利公开第2010-0110728号、美国特许专利公开第2008-0118755号、美国专利第7,645,397号、美国专利第7,374,807号、美国专利第6,949,206号、美国专利第7,572,393号或美国专利第7,267,875号等中公开了这样的材料或方法,但不限于此。在一个实例中,配体可由以下形成:具有胺基的分子或聚合物(油胺、三乙胺、己胺、萘胺等);具有羧基的分子或聚合物(油酸等);具有硫醇基的分子或聚合物(丁硫醇、己硫醇、十二烷硫醇等);具有吡啶基的分子或聚合物(吡啶等);具有膦基的分子(三苯基膦等);具有氧化膦基团的分子(三辛基氧化膦等);具有羰基的分子(烷基酮等);具有苯环的分子或聚合物(苯、苯乙烯等);具有羟基的分子或聚合物(丁醇、己醇等);或者具有砜基的分子或聚合物(磺酸等)。
波长转换颗粒可包含在通过使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聚合而形成的亲水区域或疏水区域中。
在一个实例中,波长转换颗粒可包含在通过使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疏水区域中,并且可基本上不包含在亲水区域中。
在本申请中,其中基于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包含的波长转换颗粒的总重量,相关区域中包含的波长转换颗粒的重量比为10%或更小、9%或更小、8%或更小、7%或更小、6%或更小、5%或更小、4%或更小、3%或更小、2%或更小、1%或更小、0.5%或更小、或者0.1%或更小的情况可意指基本上不包含波长转换颗粒。
当形成由此相分离的两个区域并且波长转换颗粒仅包含在两个区域的任一个区域(例如,疏水区域)中时,可以确保适于由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形成的膜成膜的物理特性,有利地确保了与以下将描述的光学膜的另一层如阻挡层的粘合,并且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在形成光学膜时在其中存在波长转换颗粒的区域中可能不利地影响波长转换颗粒的物理特性的其他因素(例如,引发剂和交联剂),以形成具有优异耐久性的膜。
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的波长转换颗粒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例如可根据期望的光学特性等而在合适的范围内选择。
例如,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内容物,波长转换颗粒可以以0.05重量%至20重量%、0.05重量%至15重量%、0.1重量%至15重量%或0.5重量%至15重量%的比例包含在组合物中,但不限于此。
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包含聚丁二烯化合物。
在本申请中,术语“聚丁二烯化合物”可意指通过由包含丁二烯单体的混合物聚合而形成的低聚物、均聚物或共聚物。
在一个实例中,聚丁二烯化合物可以是丁二烯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聚丁二烯化合物可以是具有包括波长转换颗粒的区域的物理特性(例如,疏水特性)的化合物,其用于通过包含在波长转换层中存在波长转换颗粒存在的区域中来防止波长转换颗粒的氧化。
在一个实例中,聚丁二烯化合物可以是通过丁二烯单体的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聚合形成的聚丁二烯均聚物。
在另一个实例中,聚丁二烯化合物可以是通过使丁二烯单体或聚丁二烯均聚物和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聚合而形成的交替、无规、嵌段或接枝共聚物。
具体地,聚丁二烯化合物可以是(甲基)丙烯酰基官能化的聚丁二烯或环氧官能化的聚丁二烯,其是丁二烯单体和具有(甲基)丙烯酰基或环氧基的单体的共聚物,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例中,(甲基)丙烯酰基官能化的聚丁二烯可例举下式8,但不限于此。
[式8]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烷基、(甲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甲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并且n为任意数,例如,正整数。
环氧官能化的聚丁二烯可例举下式9,但不限于此。
[式9]
在上式2中,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烷基、环氧基或缩水甘油基,R3和R4中的至少一个为环氧基或缩水甘油基,并且n为任意数,例如,正整数。
由于聚丁二烯化合物的作用是防止由于波长转换颗粒的氧化而引起的波长转换效率降低,所以其可以包含在包含波长转换颗粒的区域中。
在一个实例中,聚丁二烯化合物可包含在通过使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疏水区域中,并且可基本上不包含在亲水区域中。在本申请中,其中相对于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包含的聚丁二烯化合物的总重量,相关区域中包含的聚丁二烯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或更小、9%或更小、8%或更小、7%或更小、6%或更小、5%或更小、4%或更小、3%或更小、2%或更小、1%或更小、0.5%或更小、或者0.1%或更小的情况可意指基本上不包含聚丁二烯化合物。
如上所述,聚丁二烯化合物可具有适于包含在波长转换层中的亲水区域和疏水区域中的任一个区域中的物理特性。
在一个实例中,聚丁二烯化合物的可通过上述方法测量的溶解度参数可小于10(cal/cm3)1/2。在该溶解度参数范围内,聚丁二烯化合物可以与波长转换颗粒一起包含在波长转换层的疏水区域中并且防止波长转换颗粒的氧化。在另一个实例中,聚丁二烯化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可为例如3(cal/cm3)1/2或更大、4(cal/cm3)1/2或更大、或者约5(cal/cm3)1/2或更大。
聚丁二烯化合物可以以一定比例包含在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使得可以保持与氧的期望反应性,并且可以改善具有通过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聚合而形成的波长转换层的光学膜的光学特性。
例如,相对于组合物的固体内容物的总重量,聚丁二烯化合物可以以1重量%至70重量%的范围包含在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在上述重量比范围内,可以防止波长转换颗粒的预期氧化,并且最终可以提高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的波长转换效率。在另一个实例中,相对于组合物的固体内容物的总重量,聚丁二烯化合物可以以5重量%至50重量%、10重量%至40重量%或15重量%至35重量%的范围包含在组合物中。
考虑到成膜的物理特性等,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还可包含交联剂,如果需要的话。作为交联剂,例如,可以使用具有至少两个可自由基聚合基团的化合物。
作为可以用作交联剂的化合物,可以例举多官能丙烯酸酯。多官能丙烯酸酯可意指含有至少两个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
作为交联剂,可以使用可以通过热固化反应实现交联结构的组分,例如已知的异氰酸酯交联剂、环氧交联剂、氮丙啶交联剂或金属螯合物交联剂;以及可以通过自由基反应实现交联结构的组分,例如多官能丙烯酸酯,如果需要的话。
例如,相对于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的固体内容物的总重量,交联剂可以以10重量%至50重量%的范围包含在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但不限于此,并且该范围可以根据膜的物理特性等而改变。
除了上述组分以外,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还可包含其他组分。
例如,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还可包含但不限于抗氧化剂、两亲性纳米颗粒或散射颗粒等。
在一个实例中,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可包含两亲性纳米颗粒。在本申请中,术语“两亲性纳米颗粒”可意指包括亲水性和疏水性两者的纳米尺寸颗粒,例如在本领域中被称为所谓的表面活性剂的纳米尺寸颗粒。
两亲性纳米颗粒可位于通过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聚合而形成的亲水区域与疏水区域之间的界面处以用于增加每个区域的稳定性。
两亲性纳米颗粒可具有不同于上述亲水区域和疏水区域的折射率。因此,例如,白光的产生效率可以通过两亲纳米颗粒使光散射或漫射而进一步提高。
在一个实例中,两亲性纳米颗粒可包括核部分和围绕所述核部分的含有两亲性化合物的壳部分。在此,两亲性化合物是同时包含亲水部位和疏水部位的化合物。例如,当核部分为疏水性时,两亲性纳米颗粒中壳部分的疏水部位朝向核并且亲水部位设置在外部,使得整体上可以形成两亲性纳米颗粒,而相反地,当核部分为亲水性时,两亲性纳米颗粒中壳部分的亲水部位朝向核并且疏水部位设置在外部,使得整体上可以形成两亲性纳米颗粒。
在此,例如,尽管核部分的平均颗粒尺寸可为约10nm至1000nm,但是其可根据用途而改变,没有特别限制。作为核部分,可以使用金属颗粒,例如Au、Ag、Cu、Pt、Pd、Ni、Mn或Zn;氧化物颗粒,例如SiO2、Al2O3、TiO2、ZnO、NiO、CuO、MnO2、MgO、SrO或CaO;或者由聚合物例如PMMA(聚甲基丙烯酸酯)或PS(聚苯乙烯)制成的颗粒。
另外,作为壳部分的两性化合物,可以使用Triton X-114(CAS No.9036-19-5)、TritonX-100(CAS No.92046-34-9)、Brij-58(CAS No.9004-95-9)、辛基葡糖苷(CASNo.29836-26-8)、辛硫基葡糖苷(CAS No.85618-21-9)、十乙二醇单癸醚(CAS No.9002-92-0)、N-癸酰基-N-甲基葡糖胺(CAS No.85261-20-7)、癸基麦芽吡喃糖苷(CAS No.82494-09-5)、N-十二烷基麦芽糖苷(CAS No.69227-93-6)、九乙二醇单十二烷基醚(CAS No.3055-99-0)、N-壬酰基-N-甲基葡糖胺(CAS No.85261-19-4)、八乙二醇单十二烷基醚(CAS No.3055-98-9)、Span20(CAS No.1338-39-2)、聚乙烯吡咯烷酮(CAS No.9003-39-8)或SynperonicF108(PEO-b-PPO-b-PEO、CAS No.9003-11-06),但不限于此。
相对于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的固体内容物的总重量,本发明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的两亲性纳米颗粒的比例可为例如1重量%至10重量%,但不限于此,并且考虑到相分离结构中的稳定性和波长转换效率的增强方面,可以适当地改变上述范围。
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还可包含散射颗粒。
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包含的散射颗粒可以通过控制将光引入至波长转换颗粒中的概率而起到改善光学膜的光学特性的作用。
在本申请中,术语“散射颗粒”可意指能够通过具有与周围介质(例如,通过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聚合而形成的波长转换层的亲水区域和疏水区域)不同的折射率和适当的尺寸而使入射光散射、折射或漫射的所有种类的颗粒。
例如,散射颗粒可具有高于或低于周围介质(例如,亲水区域和/或疏水区域)的折射率,并且可以是与亲水区域和/或疏水区域的折射率差的绝对值为0.2或更大或者0.4或更大的颗粒。折射率差的绝对值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为例如约0.8或更小或者约0.7或更小。
散射颗粒的平均颗粒尺寸可为例如100nm或更大、大于100nm、100nm至20,000nm、100nm至15,000nm、100nm至10,000nm、100nm至5,000nm、100nm至1,000nm、或者100nm至500nm。
散射颗粒可具有诸如以下的形状:球形、椭圆形、多面体或无定形形状,但是形状没有特别限制。
作为散射颗粒,例如,可以例举包含以下的颗粒:有机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或其衍生物、丙烯酸类树脂或其衍生物、有机硅树脂或其衍生物、或者酚醛清漆树脂或其衍生物;或者无机材料,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铝、钛氧化物或锆氧化物。散射颗粒可通过仅包含上述材料中之一或者包含上述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而形成。例如,作为散射颗粒,可以使用中空颗粒如中空二氧化硅或者具有核-壳结构的颗粒。
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的这种散射颗粒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例如,散射颗粒可以以一定程度的量包含在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中,使得可以改善具有通过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聚合而形成的波长转换层的光学膜的光学特性。
例如,散射颗粒可包含在通过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聚合而形成的亲水区域和疏水区域中的任一个区域中。
除了上述组分以外,本申请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还可包含需要量的添加剂,如抗氧化剂颗粒。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光学膜。本申请的光学膜具有包括彼此相分离的两个区域的波长转换层。
在本申请中,术语“相分离区域”意指以能够确定其作为由不彼此混合的两个区域形成的区域彼此分离的状态形成的区域,例如,相对疏水区域和相对亲水区域。
本申请的光学膜的波长转换层具有包括亲水区域和疏水区域的相分离结构,并且包含在亲水区域或疏水区域中的波长转换颗粒和聚丁二烯化合物。
在一个实例中,波长转换层中包含的波长转换颗粒和聚丁二烯化合物可主要位于如上所述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任一个区域(例如,第二区域)中。
例如,如图1所示,光学膜的波长转换层(100)包括第一区域(200)和相分离于所述第一区域(200)的第二区域(300),其可包含第二区域(300)中的波长转换颗粒(301)和聚丁二烯化合物(302)。
在一个实例中,波长转换层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区域可以是亲水区域,并且第二区域可以是疏水区域。在本申请中,区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亲水性和疏水性是彼此的相对概念,并且亲水性和疏水性的绝对标准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可以确定这两个区域在波长转换层中是彼此区分开的即可。
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随机分布,通过形成这样的簇,可以确定两个区域在波长转换层中被分开。
在一个实例中,本申请的光学膜中包括的波长转换层可以是乳剂型层。
在本申请中,术语“乳剂型层”可意指具有这样的形状的层:不彼此混合的两个或更多个相(例如,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任一个区域在该层中形成连续相,而另一个区域分散在该连续相中以形成分散相。在此,连续相和分散相可分别为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并且可以是彼此相同或不同的相。通常,乳剂是主要用于不彼此混合的两个或更多个液相的术语,但是本申请中的术语乳剂不一定意指由两个或更多个液相形成的乳剂。
在一个实例中,本申请的光学膜具有包括连续相基体和分散在所述连续相基体中的分散相乳剂区域的波长转换层,其可包含存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层的连续相基体或乳剂区域中的波长转换颗粒和聚丁二烯化合物。
本申请的光学膜可以通过使波长转换颗粒和聚丁二烯化合物位于波长转换层的基体或乳剂区域中来使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波长转换效率最大化。
在一个实例中,波长转换颗粒可包含在光学膜的波长转换层中的乳剂区域中。
相对于波长转换层中包含的波长转换颗粒的总重量,乳剂区域中包含的波长转换颗粒可为例如90重量%或更大、91重量%或更大、92重量%或更大、93重量%或更大、94重量%或更大、95重量%或更大、96重量%或更大、97重量%或更大、98重量%或更大、99重量%或更大、99.5重量%或更大、或者99.9重量%或更大。
如果在波长转换层中形成相分离的两个区域并且波长转换颗粒基本上仅位于两个区域中的任一个区域(例如,乳剂区域)中,则可以确保适合于成膜的物理特性,有利地确保了以下将描述的另一层如阻挡层与波长转换层之间的粘合,并且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在形成光学膜时在其中存在波长转换颗粒的区域中可能不利地影响波长转换颗粒的物理特性的其他因素(例如,引发剂和交联剂),以形成具有优异耐久性的膜。
在一个实例中,聚丁二烯化合物可包含在光学膜的波长转换层中的乳剂区域中。
相对于波长转换层中包含的聚丁二烯化合物的总重量,乳剂区域中包含的聚丁二烯化合物可为例如90重量%或更大、91重量%或更大、92重量%或更大、93重量%或更大、94重量%或更大、95重量%或更大、96重量%或更大、97重量%或更大、98重量%或更大、99重量%或更大、99.5重量%或更大、或者99.9重量%或更大。
当聚丁二烯化合物以上述比率包含在乳剂区域中时,可以有效地保护波长转换颗粒免受可以降低波长转换颗粒的波长转换效率的外部因素(例如,氧)的影响。
光学膜的波长转换层中包含的基体或乳剂区域可以是通过上述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或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基体或乳剂区域。
在一个实例中,波长转换层中包含的基体和乳剂区域中的任一个可包含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聚合单元,并且另一个可包含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聚合单元。
光学膜的波长转换层中包含的基体可为连续相,例如,通过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连续相。
在一个实例中,波长转换层中包含的基体可包含选自以下的任一种化合物的聚合单元:下式1的化合物;下式2的化合物;下式3的化合物;下式4的化合物;可自由基聚合的含氮化合物;和含有(甲基)丙烯酸或其盐的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
[式1]
[式2]
[式3]
[式4]
在式1至4中,每个Q独立地为氢或烷基,每个U独立地为亚烷基,每个A独立地为可被羟基取代的亚烷基,Z为氢、烷氧基或一价烃基,X为羟基或氰基,并且m和n为任意数。
光学膜的波长转换层中包含的乳剂区域可以是例如以颗粒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基体中的乳剂区域。
在一个实例中,乳剂区域可以是平均直径为1μm至200μm的颗粒形式。在另一个实例中,乳剂区域可以是平均直径为约1μm至50μm或约50μm至200μm的颗粒形式。颗粒形式的尺寸可以通过调整形成基体和乳剂区域的材料的比例或者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等来控制。
这样的乳剂区域可以是例如通过上述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乳剂区域。
具体地,乳剂区域域可包含选自以下的任一种化合物的聚合单元:下式5的化合物、下式6的化合物和下式7的化合物。
[式5]
[式6]
[式7]
在式5至7中,每个Q独立地为氢或烷基,每个U独立地为亚烷基、亚烯基或亚炔基或亚芳基,B为具有5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或者脂环族烃基,Y为氧原子或硫原子,X为氧原子、硫原子或亚烷基,Ar为芳基,并且n为任意数。
乳剂区域可包含例如波长转换颗粒,并且乳剂区域中包含的波长转换颗粒可以是上述的绿色颗粒和/或红色颗粒。
在一个实例中,乳剂区域中的波长转换颗粒可同时包含绿色颗粒和红色颗粒,其中颗粒可各自位于乳剂区域的不同区域中。
具体地,乳剂区域可包括包含能够吸收420nm至490nm范围内的光以发射490nm至580nm范围内的光的第一波长转换颗粒的A区域和/或包含能够吸收420nm至490nm范围内的光以发射580nm至780nm范围内的光的第二波长转换颗粒的B区域。
因此,当乳剂区域中包含两种波长转换颗粒(例如,绿色颗粒和红色颗粒)时,可以通过控制每种颗粒所在的区域来使各颗粒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最小化,从而提高色彩纯度等。
可根据如下而选择波长转换层中的基体和乳剂区域的比例:例如,旨在包含在波长转换层中的波长转换颗粒的比例,与其他层如阻挡层的粘附,作为相分离结构的乳剂结构的产生效率,或成膜所需的物理特性等。
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基体,波长转换层可包含5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乳剂区域。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基体,乳剂区域的比例可为至少10重量份或至少15重量份。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基体,乳剂区域的比例可为35重量份或更少。在此,基体和乳剂区域的重量比是各区域本身的重量比,或者可意指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组分的重量之和或主要组分或用于形成各个区域的材料的重量的比例。例如,基体和乳剂区域可包含亲水性和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聚合单元,其中重量比可以是聚合单元之间的比例。
本申请的光学膜还可包括在波长转换层上的阻挡层。在一个实例中,光学膜可包括在波长转换层的一侧或两侧上的阻挡层。
这样的阻挡层可以保护波长转换层免受高温条件或存在有害的外部因素(例如,氧和水分)的条件的影响。
图2示出了作为一个示例性光学膜(400)的结构,其包括波长转换层(100)和设置在其两侧的阻挡层(500)。例如,阻挡层可由疏水性并且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材料形成,使得即使在暴露于光时也不会引起黄化等。
在一个实例中,可选择阻挡层以使得通常具有在类似于波长转换层的范围内的折射率,以便减少在波长转换层与阻挡层之间的界面处的光损失等。
阻挡层可以是例如固体材料,或者固化液体、凝胶或聚合物,并且可根据应用选自柔性或非柔性的材料。形成阻挡层的材料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选自包括玻璃、聚合物、氧化物、氮化物等的已知材料。阻挡层可包括例如玻璃;聚合物,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硅、钛或铝等的氧化物或氮化物,或者上述材料中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如图2示例性所示,阻挡层可存在于波长转换层的两个表面上,或者可仅存在于其任一表面上。此外,光学膜可具有在侧面以及两个表面上存在阻挡层的结构,由此波长转换层完全被阻挡层密封。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光学膜的方法。
在一个实例中,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光学膜的方法,其包括将波长转换颗粒和聚丁二烯化合物与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聚合后相分离于所述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混合的步骤。
将波长转换颗粒和聚丁二烯化合物与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混合的方法可以例举:例如,将波长转换颗粒、聚丁二烯化合物、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混合的方法;或者单独制备包含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引发剂的亲水性可聚合组合物以及包含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波长转换颗粒、聚丁二烯化合物和引发剂的疏水性可聚合组合物,然后将两种组合物混合的方法;等等。
根据上述方法,相分离可在固化过程,特别是聚合过程中发生,以形成包含具有上述类型的相分离连续相基体和分散在所述基体中的乳剂区域的波长转换层。此外,通过使波长转换颗粒和聚丁二烯化合物包含在波长转换层的两个区域中的任一个区域(特别是乳剂区域)中,可以防止波长转换颗粒的波长转换效率由于外部因素(例如,引发剂和氧等)而降低的问题。
形成波长转换层的方法可包括例如在合适的基底上用已知的涂覆方法涂覆经混合的材料以形成层。
此外,固化以上述方式形成的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例如,其可以通过施加可以激活引发剂的适当范围的热或者施加电磁波如紫外线的方法来进行。
在本申请的用于制造光学膜的方法中,形成阻挡层的步骤也可在通过上述步骤形成波长转换层之后进行,或者也可在靠近阻挡层的情况下进行聚合过程。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照明设备。示例性照明装置可包括光源和光学膜。
在一个实例中,照明装置中的光源和光学膜可被布置成使得从光源照射的光可进入光学膜。如果从光源照射的光进入光学膜,则一些入射光可原样发射而不会被光学膜中的波长转换颗粒吸收,而其他光可在被波长转换颗粒吸收后作为具有不同波长的光发射。因此,通过控制从光源发射的光的波长和通过波长转换颗粒发射的光的波长,可以控制从光学膜发射的光的色彩纯度或色彩,从而提供具有提高的发光效率的光学膜。
在一个实例中,如果波长转换层包含适当量的上述红色颗粒和绿色颗粒并且调整光源以发射蓝光,则可在光学膜中发射白光。
本申请的照明装置中包括的光源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光的期望类型而选择适当的类型。在一个实例中,光源是蓝光光源,并且可以是例如能够发射波长为420nm至490nm的光的光源。
图3和图4是示例性地示出如上所述的包括光源和光学膜的照明装置的图。
如图3和图4所示,照明装置中的光源和光学膜可以被布置成使得从光源照射的光可以进入光学膜。
在图3中,光源(600)设置在光学膜(400)下方,由此从光源(600)沿向上方向照射的光可以进入光学膜(400)。
图4是光源(600)设置在光学膜(400)的一侧的情况。尽管不必要,但是当光源(600)如上所述设置在光学膜(400)的一侧时,还可以包括使来自光源(600)的光可以更有效地进入光学膜(400)的另外的装置,例如导光板(700)或反射板(800)。
图3和图4所示的实例是本申请的照明装置的一个实例,此外,照明装置可以具有各种已知的形状,并且还可以包括用于此目的的各种已知的结构。
如上所述的本申请的照明装置可以用于各种应用。可应用本申请的照明装置的典型应用是显示装置。例如,照明装置可以用作显示装置如LCD(液晶显示器)的BLU(背光单元)。
此外,照明装置可以用于显示装置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游戏装置、电子阅读装置或数码相机的BLU(背光单元);室内或室外照明;舞台照明;装饰照明;重点照明;或博物馆照明;等等,并且此外,其还可以用于园艺或生物学所需的特定波长照明,但是可以应用该照明装置的应用不限于上述。
下文中,将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具体地描述本申请的光学膜,但是光学膜等的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A1)的制备
将PEGDA(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CAS No.26570-48-9,溶解度参数(HSP):约18(cal/cm3)1/2)、LA(丙烯酸月桂酯,CAS No.2156-97-0,溶解度参数(HSP):约8(cal/cm3)1/2)、双芴二丙烯酸酯(BD,CAS No.161182-73-6,溶解度参数(HSP):约8(cal/cm3)1/2至9(cal/cm3)1/2)、绿色颗粒(量子点颗粒)、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SiO2纳米颗粒和溶解度参数为8.3(cal/cm3)1/2的聚丁二烯化合物(CAS No.31567-90-5)以9:1:1:0.1:0.05:0.05:0.2(PEGDA:LA:BD:绿色颗粒:表面活性剂:SiO2纳米颗粒:聚丁二烯化合物)的重量比混合。随后,分别混合作为自由基引发剂的Irgacure 2959和Irgacure 907至约1重量%的浓度,并搅拌约6小时以制备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A1)。
光学膜的制造
将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A1)以约50μm的厚度放入布置成以一定间隔隔开的两片阻挡膜(i组件)之间,用紫外线照射以引起自由基聚合,并固化以制造包括相分离区域的光学膜。
比较例1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光学膜,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不含聚丁二烯化合物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B1)。
实验例-相对波长转换效率随时间的评估
对于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光学膜,在60℃的烘箱条件下评估随时间的相对波长转换效率。
作为评估结果,如图5所示,与不含聚丁二烯的比较例相比,当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包含预定量的聚丁二烯时,波长转换效率随时间的减小程度看起来较低。
也就是说,当使用包含聚丁二烯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形成光学膜时,可以证实,防止了波长转换颗粒被氧等氧化,使得可以防止波长转换效率随时间的降低。
[附图标记]
100:波长转换层
200:第一区域
300:第二区域
301:波长转换颗粒
302:聚丁二烯化合物
400:光学膜
500:阻挡层
600:光源
700:导光板
800:反射层

Claims (22)

1.一种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包含:
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
聚合后相分离于所述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
波长转换颗粒;和
聚丁二烯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聚丁二烯化合物是丁二烯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其中,
丁二烯的所述共聚物是(甲基)丙烯酰基官能化的聚丁二烯或环氧官能化的聚丁二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聚丁二烯化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小于10(cal/cm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其中,
相对于所述组合物的固体内容物的总重量,以1重量%至70重量%的范围包含所述聚丁二烯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包含100重量份的所述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10重量份至100重量份的所述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为选自以下的任一者:下式1的化合物;下式2的化合物;下式3的化合物;下式4的化合物;可自由基聚合的含氮化合物;和含有(甲基)丙烯酸或其盐的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
[式1]
[式2]
[式3]
[式4]
在式1至4中,每个Q独立地为氢或烷基,
每个U独立地为亚烷基,
每个A独立地为可被羟基取代的亚烷基,
Z为氢、烷氧基或一价烃基,
X为羟基或氰基,并且
m和n为任意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为选自以下的任一者:下式5的化合物、下式6的化合物和下式7的化合物:
[式5]
[式6]
[式7]
在式5至7中,每个Q独立地为氢或烷基,
每个U独立地为亚烷基、亚烯基或亚炔基或亚芳基,
B为具有5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或者脂环族烃基,
Y为氧原子或硫原子,
X为氧原子、硫原子或亚烷基,
Ar为芳基,并且
n为任意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波长转换颗粒是量子点或聚合物颗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波长转换颗粒是能够吸收420nm至490nm范围内的光以发射490nm至580nm范围内的光的第一波长转换颗粒,或者能够吸收420nm至490nm范围内的光以发射580nm至780nm范围内的光的第二波长转换颗粒。
11.一种光学膜,具有:
波长转换层,所述波长转换层包含连续相基体和分散在所述连续相基体中的乳剂区域;并且包含
存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连续相基体或所述乳剂区域中的波长转换颗粒和聚丁二烯化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基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中包含的所述波长转换颗粒的总重量,所述乳剂区域中包含的所述波长转换颗粒的重量比为90%或更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基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中包含的所述聚丁二烯化合物的总重量,所述乳剂区域中包含的所述聚丁二烯化合物的重量比为90%或更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乳剂区域是平均直径为1μm至200μm的颗粒形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连续相基体和所述乳剂区域中的任一者包含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聚合单元,并且另一者包含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聚合单元。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基体包含选自以下的任一种化合物的聚合单元:下式1的化合物;下式2的化合物;下式3的化合物;下式4的化合物;可自由基聚合的含氮化合物;和含有(甲基)丙烯酸或其盐的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
[式1]
[式2]
[式3]
[式4]
在式1至4中,每个Q独立地为氢或烷基,
每个U独立地为亚烷基,
每个A独立地为可被羟基取代的亚烷基,
Z为氢、烷氧基或一价烃基,
X为羟基或氰基,并且
m和n为任意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乳剂区域包含选自以下的任一种化合物的聚合单元:下式5的化合物、下式6的化合物和下式7的化合物:
[式5]
[式6]
[式7]
在式5至7中,每个Q独立地为氢或烷基,
每个U独立地为亚烷基、亚烯基或亚炔基或亚芳基,
B为具有5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或者脂环族烃基,
Y为氧原子或硫原子,
X为氧原子、硫原子或亚烷基,
Ar为芳基,并且
n为任意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乳剂区域包括包含能够吸收420nm至490nm范围内的光以发射490nm至580nm范围内的光的第一波长转换颗粒的A区域,和/或包含能够吸收420nm至490nm范围内的光以发射580nm至780nm范围内的光的第二波长转换颗粒的B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还包括在所述波长转换层上的阻挡层。
20.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的方法,包括使波长转换颗粒和聚丁二烯化合物混合于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和聚合后相分离于所述亲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疏水性可聚合化合物的步骤。
2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和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光源和所述光学膜被布置成使得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能够进入所述光学膜。
22.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照明装置。
CN201680014680.XA 2015-03-12 2016-03-11 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和包含其的光学膜 Active CN1074066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34557 2015-03-12
KR20150034557 2015-03-12
PCT/KR2016/002454 WO2016144133A1 (ko) 2015-03-12 2016-03-11 광학 필름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필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6602A true CN107406602A (zh) 2017-11-28
CN107406602B CN107406602B (zh) 2020-12-22

Family

ID=56880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4680.XA Active CN107406602B (zh) 2015-03-12 2016-03-11 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和包含其的光学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3870B2 (zh)
KR (1) KR101798755B1 (zh)
CN (1) CN107406602B (zh)
WO (1) WO201614413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5801A (zh) * 2018-01-30 2020-09-11 株式会社Lg化学 涂覆组合物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77626A1 (en) * 2006-05-23 2008-11-13 Evident Technologies, Inc. Quantum dot fluorescent inks
WO2014126698A1 (en) * 2013-02-13 2014-08-21 Polyone Corporation Inkjet ink containers having oxygen scavenging properties
US20150047765A1 (en) * 2013-08-14 2015-02-19 Nanoco Technologies, Ltd. Quantum Dot Films Utilizing Multi-Phase Resi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2901B1 (en) 1997-11-13 2001-11-27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ghly luminescent color-selective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
US6607829B1 (en) 1997-11-13 2003-08-19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ellurium-containing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
US6225198B1 (en) 2000-02-04 2001-05-0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ocess for forming shaped group II-VI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and product formed using process
ATE491230T1 (de) 2000-10-04 2010-12-15 Univ Arkansas Synthese von kolloidalen metall chalcogenide nanokristallen
US7572393B2 (en) 2002-09-05 2009-08-11 Nanosys Inc. Organic species that facilitate charge transfer to or from nanostructures
EP1537187B1 (en) 2002-09-05 2012-08-15 Nanosys, Inc. Organic species that facilitate charge transfer to or from nanostructures
KR100656414B1 (ko) * 2003-06-19 2006-12-12 주식회사 디피아이 솔루션스 내후성이 우수한 디스플레이 광학 필터의 필름형성 조성물및 이 조성물을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용 광학 필터의 제조방법
US7645397B2 (en) 2004-01-15 2010-01-12 Nanosys, Inc. Nanocrystal doped matrixes
EP1733077B1 (en) 2004-01-15 2018-04-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anocrystal doped matrixes
US7267865B2 (en) 2004-02-20 2007-09-11 Saint-Gobain Performance Plastics Corporation Draw resonant resistant multilayer films
US8563133B2 (en) 2004-06-08 2013-10-22 Sandisk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odulation of nanostructure energy levels
US20080237540A1 (en) 2007-03-19 2008-10-02 Nanosys, Inc. Methods for encapsulating nanocrystals
US20100110728A1 (en) 2007-03-19 2010-05-06 Nanosys, Inc.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devices comprising nanocrystals
EP2137246A2 (en) 2007-04-11 2009-12-30 Ingenia Polymers Inc. Fine cell foamed polyolefin film or sheet
KR20110038191A (ko) 2009-10-07 2011-04-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엘이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10048397A (ko) 2009-11-02 2011-05-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다이오드패키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유닛
EP2599799B1 (en) * 2010-07-29 2016-05-25 Mitsui Chemicals, Inc. Single-layer film and hydrophilic material comprising same
KR101374366B1 (ko) * 2010-12-27 2014-03-17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필터
KR101936116B1 (ko) * 2011-07-14 2019-01-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학 부재,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281130B1 (ko) * 2011-11-08 2013-07-03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양자점을 포함하는 발광 장치
KR20140137676A (ko) 2013-05-23 2014-12-03 도레이케미칼 주식회사 광학필름용 폴리머닷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필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77626A1 (en) * 2006-05-23 2008-11-13 Evident Technologies, Inc. Quantum dot fluorescent inks
WO2014126698A1 (en) * 2013-02-13 2014-08-21 Polyone Corporation Inkjet ink containers having oxygen scavenging properties
US20150047765A1 (en) * 2013-08-14 2015-02-19 Nanoco Technologies, Ltd. Quantum Dot Films Utilizing Multi-Phase Resin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日)梅野昌: "《丁苯橡胶加工技术》", 30 June 198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叶辉,侯昌伦: "《光学材料与元件制造》", 28 February 2014 *
赵华山 姜胶东 吴大诚 谭敏韶: "《高分子物理学》", 31 October 1982, 纺织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5801A (zh) * 2018-01-30 2020-09-11 株式会社Lg化学 涂覆组合物
US11629292B2 (en) 2018-01-30 2023-04-18 Lg Chem, Ltd. Coating compos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98755B1 (ko) 2017-11-16
US10703870B2 (en) 2020-07-07
KR20160110237A (ko) 2016-09-21
CN107406602B (zh) 2020-12-22
US20180051144A1 (en) 2018-02-22
WO2016144133A1 (ko) 2016-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99979B1 (ko) 파장 변환 입자 복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필름
CN112424268B (zh) 量子点膜的制备方法、由此制备的量子点膜及包括该量子点膜的波长转换片和显示器
KR102034463B1 (ko) 파장 변환 입자 복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필름
CN106663726B (zh) 发光膜
CN107637174B (zh) 发光膜
CN106536676B (zh) 发光膜
KR102006378B1 (ko) 광학 필름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필름
KR101815344B1 (ko) 발광 필름
CN107406602A (zh) 用于光学膜的组合物和包含其的光学膜
KR102078399B1 (ko) 광학 필름
KR101719033B1 (ko) 발광 필름
KR102041810B1 (ko) 파장 변환 입자 복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필름용 조성물
TW201910484A (zh) 用於奈米晶體混合物之uv可固化丙烯酸酯組成物
KR101748911B1 (ko) 발광 필름
KR101958655B1 (ko) 광학 필름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필름
KR101880210B1 (ko) 배리어 필름
JP2022515136A (ja) 表面改変された半電導性発光ナノ粒子、およびその調製のためのプロセス
WO2016024828A1 (ko) 발광 필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