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5473A - 球囊导管 - Google Patents
球囊导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05473A CN107405473A CN201680013072.7A CN201680013072A CN107405473A CN 107405473 A CN107405473 A CN 107405473A CN 201680013072 A CN201680013072 A CN 201680013072A CN 107405473 A CN107405473 A CN 1074054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sacculus
- members
- foley
-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4—Balloon catheters used for angioplast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5—Excision instruments
- A61B17/3207—Atherectomy devices working by cutting or abrading; Simila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on-vascular obstructions
- A61B17/320725—Atherectomy devices working by cutting or abrading; Simila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on-vascular obstructions with radially expandable cutting or abrading ele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06—Balloons formed between concentric tub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17/22051—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an inflatable part, e.g. balloon, for positioning, blocking, or immobilisation
- A61B2017/22061—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an inflatable part, e.g. balloon, for positioning, blocking, or immobilisation for spreading elements apar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025/1043—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 A61M2025/107—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having a longitudinal slit in the ballo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025/1043—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 A61M2025/1079—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having radio-opaque markers in the region of the ballo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025/1043—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 A61M2025/1086—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having a special balloon surface topography, e.g. pores, protuberances, spikes or groo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025/1043—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 A61M2025/109—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having balloons for removing solid matters, e.g. by grasping or scraping plaque, thrombus or other matters that obstruct the flow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02—Balloon catheters characterised by balloon shap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27—Making of 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38—Wrapping or folding devices for use with balloon cath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球囊导管(10)具备导管轴(2)、球囊(3)、以及以跨越球囊(3)的膨胀区域(33)的方式在比膨胀区域(33)靠前端侧的前端位置(M1)和比膨胀区域(33)靠基端侧的基端位置(M2)处装配于导管轴(2)或球囊(3)的线状构件(4)。线状构件(4)具有:硬性部分(42),其至少包含沿着膨胀状态下的膨胀区域(33)的外周面配置的部分中的、配置在与对置于膨胀区域(33)的内侧部分相反的一侧的外侧部分;以及软性部分(41),其是硬性部分(42)以外的部分,能够延伸且硬度比硬性部分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对血管内狭窄的部位进行扩张的治疗中使用的球囊导管。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备导管管子、球囊、三根线状构件以及固定伞状部的球囊导管。导管管子(也有时称为“导管轴”。)具有内侧管以及外侧管。球囊与外侧管以及内侧管接合。球囊在被供给压缩流体的情况下膨胀。三根线状构件配置于球囊的外周侧。固定伞状部的前端侧与内侧管的前端接合。固定伞状部的基端侧与三根线状构件接合。固定伞状部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与球囊的膨胀相应地,三根线状构件向与内侧管分离的方向移动。通过三根线状构件向与内侧管分离的方向移动,固定伞状部伸展。与球囊的收缩相应地,固定伞状部收缩,三根线状构件向与内侧管接近的方向移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29109号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球囊导管的情况下,与内侧管的前端接合的固定伞状部即便在收缩状态下也具有与内侧管相比足够大的外径。因此,在通过性(crossability)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更加优异的通过性的球囊导管。
本发明的球囊导管的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导管具备:球囊/轴组装体,其具备从基端向前端延伸的导管轴、以及与所述导管轴连接的球囊,该球囊具有能够朝以所述导管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的外侧膨胀的膨胀区域;以及线状构件,其以跨越所述球囊的所述膨胀区域的方式在比所述膨胀区域靠所述前端侧的前端位置与比所述膨胀区域靠所述基端侧的基端位置处装配于所述球囊/轴组装体,所述线状构件具有:硬性部分,其至少包含沿着膨胀状态下的所述膨胀区域的外周面配置的部分中的、配置在与对置于所述膨胀区域的内侧部分相反的一侧的外侧部分;以及软性部分,其是所述硬性部分以外的部分,能够延伸且硬度比所述硬性部分低。
在上述的球囊导管中,在球囊膨胀的情况下,线状构件的软性部分延伸。由此,线状构件的硬性部分中的、沿着球囊的膨胀区域的外周面配置的部分向外侧移动。硬性部分的硬度比软性部分的硬度高。因此,在球囊配置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的状态下球囊膨胀了时,硬性部分适当地作用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
如以上那样,球囊导管的软性部分能够与球囊的膨胀相应地延伸,使硬性部分中的沿着膨胀区域的外周面配置的部分向外侧移动,作用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因此,球囊导管无需用于能够使硬性部分中的沿着膨胀区域的外周面配置的部分向外侧移动的线状构件以外的构件。因此,球囊导管能够防止在用户想要使球囊移动至血管内狭窄的部位的情况下、线状构件以外的构件阻碍球囊的移动。由此,球囊导管能够使球囊适当地接近以及配置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软性部分在所述前端位置与所述基端位置之间延伸,所述硬性部分从所述软性部分中的、沿着膨胀状态下的所述膨胀区域的所述外周面配置的部分的所述外侧部分向外侧突出。在该情况下,球囊导管能够抑制软性部分中的、供硬性部分突出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处的延伸被硬性部分阻碍。因此,软性部分在软性部分中的、供硬性部分突出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处适当地延伸。因此,球囊导管通过软性部分适当地延伸,能够容易使硬性部分与球囊的膨胀相应地向外侧移动。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沿着所述硬性部分中的所述前端侧的端部即前端部向所述外侧延伸的方向朝所述基端侧倾斜。在该情况下,对于球囊导管而言,当在用户使球囊接近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的过程中球囊导管在血管内移动时,能够抑制线状构件卡挂于血管的内壁。因此,用户能够容易使球囊移动到血管内狭窄的部位。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沿着所述硬性部分中的所述基端侧的端部即基端部向所述外侧延伸的方向朝所述前端侧倾斜。在该情况下,对于球囊导管而言,当在用户从血管拉拔球囊导管的过程中球囊导管在血管内移动时,能够抑制线状构件卡挂于血管的内壁。因此,用户能够容易从血管拉拔球囊导管。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沿着所述硬性部分中的所述前端侧的端部即前端部向所述外侧延伸的第一方向朝所述基端侧倾斜,沿着所述硬性部分中的所述基端侧的端部即基端部向所述外侧延伸的第二方向朝所述前端侧倾斜,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导管轴的延伸方向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导管轴的延伸方向的角度。在该情况下,对于球囊导管而言,当在用户使球囊接近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的过程中球囊导管在血管内移动时,能够抑制线状构件卡挂于血管的内壁。因此,用户能够容易使球囊移动到血管内狭窄的部位。另外,对于球囊导管而言,当在用户从血管拉拔球囊导管的过程中球囊导管在血管内移动时,能够抑制线状构件卡挂于血管的内壁。因此,用户能够容易从血管拉拔球囊导管。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在所述线状构件上形成有狭缝,该狭缝从所述硬性部分的所述外侧的端部朝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在该情况下,对于线状构件而言,当软性部分在球囊的膨胀时想要延伸时,能够利用狭缝来抑制软性部分的延伸被硬性部分阻碍的情况。因此,线状构件与球囊的膨胀相应地适当地延伸,能够追随于球囊的膨胀。因此,球囊导管能够抑制线状构件在球囊的膨胀时从球囊脱离、或者线状构件阻碍球囊的膨胀。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所述狭缝的最靠所述内侧的部分即底部在所述半径方向上位于比所述软性部分与所述硬性部分的边界靠所述内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硬性部分在延伸方向上被分割。因此,线状构件能够适当地抑制软性部分的延伸被硬性部分阻碍的情况。因此,球囊导管能够更加适当地抑制线状构件在球囊的膨胀时从球囊脱离。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狭缝的最靠所述内侧的部分即底部在所述半径方向上位于同所述软性部分与所述硬性部分的边界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硬性部分在延伸方向上被分割。因此,线状构件能够适当地抑制软性部分的延伸被硬性部分阻碍的情况。因此,球囊导管能够更加适当地抑制线状构件在球囊的膨胀时从球囊脱离。另外,由于在软性构件上未形成狭缝,因此软性构件能够维持延伸时的强度。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狭缝的最靠所述内侧的部分即底部在所述半径方向上位于比所述软性部分与所述硬性部分的边界靠所述外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线状构件通过将狭缝的深度抑制到最小限度,能够增大在球囊的延伸时作用于血管的硬性部分的面积。因此,球囊导管能够在球囊的膨胀时使硬性部分更加适当地作用于血管。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狭缝是所述线状构件的一部分缺损而形成的切口。在该情况下,线状构件在切口部分处容易沿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弯折。因此,球囊导管在球囊沿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弯折的情况下,能够使线状构件追随于球囊而弯折。因此,球囊导管能够抑制线状构件在球囊的弯折时从球囊脱离。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狭缝是具有对置且彼此接触的两个面的切痕。在该情况下,与狭缝是切口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线状构件的外侧的部分的面积。因此,在球囊膨胀的情况下,与狭缝是切口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线状构件与血管壁接触的面积。球囊导管通过增大线状构件与血管壁接触的面积,能够在球囊膨胀时使硬性部分更加适当地作用于血管。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线状构件的所述软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球囊接合。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线状构件保持在相对于球囊固定的位置。因此,球囊导管在线状构件相对于球囊而保持于适当的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在球囊的膨胀时使线状构件作用于血管。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线状构件沿着膨胀状态下的所述球囊的外周面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线状构件相对于球囊进行移动。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软性部分中的比所述硬性部分靠所述前端侧的部分的粗细度细于所述软性部分中的比所述硬性部分靠所述基端侧的部分的粗细度。在该情况下,相比软性部分中的比硬性部分靠前端侧的部分的粗细度大于或等于比硬性部分靠基端侧的部分的粗细度的情况,能够减小球囊导管的前端部的直径。因此,用户能够以更小的力使球囊导管的前端部移动至血管内狭窄的部位。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导管轴的延伸方向上分开的两个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不使放射线透过的标记,两个所述标记中的设置于所述前端侧的标记的位置在所述导管轴的延伸方向上对应于所述膨胀区域的所述前端侧的边界的位置,两个所述标记中的设置于所述基端侧的标记的位置在所述导管轴的延伸方向上对应于所述膨胀区域的所述基端侧的边界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用户能够利用两个标记适当地判断球囊膨胀了时的膨胀区域。另外,与由两个标记确定的膨胀区域对应地配置硬性部分。因此,用户能够容易识别在由两个标记确定的膨胀区域使线状构件的硬性部分适当地作用于血管。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球囊包含基端侧支管部,该基端侧支管部在比所述基端位置靠所述前端侧的位置处与所述导管轴接合,所述线状构件的所述基端侧的端部在所述基端位置处与所述球囊/轴组装体接合。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线状构件与球囊的基端侧分开。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球囊包括在所述基端位置处与所述导管轴接合的基端侧支管部,所述线状构件的所述基端侧的端部与所述基端侧支管部的外周面接合。在该情况下,线状构件与球囊接合,因此,能够容易使线状构件与导管轴接合。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线状构件由合成树脂形成。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制作线状构件。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线状构件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与所述导管轴连接。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制作在球囊膨胀的情况下沿着球囊的外周面配置线状构件的球囊导管。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球囊导管10的侧视图。
图2是收缩状态下的球囊3以及线状构件4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2的I-I线剖切的向视方向剖视图。
图4是收缩状态下的球囊3以及线状构件4的剖视图。
图5是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以及线状构件4的侧视图。
图6是沿图5的II-II线剖切的向视方向剖视图。
图7是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以及线状构件4的剖视图。
图8是线状构件4的侧视图以及剖视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球囊3以及线状构件4的剖视图。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球囊3以及线状构件6的剖视图。
图11是线状构件6的侧视图以及剖视图。
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球囊3以及线状构件7的剖视图。
图13是线状构件7的侧视图以及剖视图。
图14是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球囊3以及线状构件8的剖视图。
图15是线状构件8的侧视图以及剖视图。
图16是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球囊3以及线状构件9的侧视图。
图17是沿图16的III-III线剖切的向视方向剖视图。
图18是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以及线状构件9的剖视图。
图19是线状构件9的侧视图以及剖视图。
图20是将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线状构件9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剖视图。
图21是将第八实施方式中的线状构件9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剖视图。
图22是将第九实施方式中的线状构件9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8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球囊导管1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球囊导管10具有导管轴2、球囊3以及线状构件4A、4B、4C(参照图3等。以下总称为“线状构件4”。)。以下,将导管轴2以及球囊3总称为“球囊/轴组装体25”。球囊3与导管轴2的一侧的端部连接。线状构件4以膨胀的状态配置于球囊3的外侧。球囊导管10在衬套5与导管轴2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的状态下进行使用。衬套5能够经由导管轴2向球囊3供给压缩流体。以下,将导管轴2的两端中的一侧的端称为“前端”。将导管轴2的两端中的另一侧的端称为“基端”。将沿着导管轴2延伸的方向称为“延伸方向”。在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平面上,将以导管轴2的剖面中心为基准的半径方向上的接近于导管轴2的剖面中心的一侧称为“内侧”,将与导管轴2的剖面中心分离的一侧称为“外侧”。
<导管轴2>
如图4、图7所示,导管轴2具有外侧管21以及内侧管22。外侧管21以及内侧管22分别是具有可挠性的管状的构件。外侧管21具有由作为内侧的面的内表面212包围的空间即内腔213。内侧管22具有由作为内侧的面的内表面222包围的空间即内腔223。外侧管21以及内侧管22由聚酰胺系树脂形成。外侧管21的内径大于内侧管22的外径。
内侧管22除了前端侧的规定部分之外配置在外侧管21的内腔213内。内侧管22的前端侧的规定部分从外侧管21的前端侧的端(以下称为“前端211”。)朝向前端侧突出。内侧管22的前端侧的端(以下称为“前端221”。)配置在比外侧管21的前端211靠前端侧的位置。以下,将内侧管22的前端侧的规定部分称为“突出部分225”。在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装配有不透射线标记(以下仅称为“标记”。)22A、22B。作为标记22A、22B的材料,使用混合有不透射线材料的树脂。标记22A、22B通过将由上述材料形成的圆筒构件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铆接而固定于内侧管22的外周面即外表面224。标记22A、22B在延伸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标记22A、22B不使放射线透过。标记22A配置在比标记22B靠前端侧的位置。标记22A、22B在延伸方向上分开。
如图2、图4、图5、图7所示,在外侧管21的外周面即外表面214中的、比前端211靠基端侧的部分装配有装配构件21A。装配构件21A是能够沿着延伸方向移动的圆筒构件。装配构件21A的内径大于外侧管21的外径。作为装配构件21A的材料,使用聚酰胺树脂等热可塑性树脂。
如图4、图7所示,从衬套5(参照图1)供给的压缩流体在外侧管21的内腔213中的、内侧管22的内腔223以外的空间内流通。球囊3与压缩流体的供给相应地膨胀(参照图5~图7)。未图示的导线穿过内侧管22的内腔223。
外侧管21以及内侧管22的材料不局限于聚酰胺系树脂,能够变更为具有可挠性的其他材料。例如,作为外侧管21以及内侧管22的材料,也可以使用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等合成树脂材料。也可以向合成树脂材料混合添加剂。作为外侧管21以及内侧管22的材料,也可以使用分别不同的合成树脂材料。标记22A、22B的材料不局限于混合有不透射线材料的树脂,能够变更为不使放射线通过的其他材料。例如,作为标记22A、22B的材料,也可以使用对不透射线材料进行蒸镀后的树脂、金属等的不使放射线透过的材料等。
<球囊3>
如图2至图4所示,球囊3在未被供给压缩流体的状态下向内侧收缩。如图5至图7所示,球囊3在被供给了压缩流体的状态下向外侧膨胀。球囊3由聚酰胺系树脂形成。如图2、图4、图5、图7所示,球囊3具有基端侧支管部31、基端侧锥形区域32、膨胀区域33、前端侧锥形区域34、以及前端侧支管部35。基端侧支管部31、基端侧锥形区域32、膨胀区域33、前端侧锥形区域34以及前端侧支管部35对应于沿着延伸方向将球囊3分割为五部分的各个部分。膨胀区域33的延伸方向的长度比基端侧支管部31、基端侧锥形区域32、前端侧锥形区域34、以及前端侧支管部35各自的延伸方向的长度长。
如图4、图7所示,基端侧支管部31通过热熔敷而与外侧管21的外周面即外表面214中的、比前端211靠基端侧且比供装配构件21A装配的部分靠前端侧的部分连接。基端侧锥形区域32在前端侧与基端侧支管部31邻接。膨胀区域33在前端侧与基端侧锥形区域32邻接。前端侧锥形区域34在前端侧与膨胀区域33邻接。前端侧支管部35在前端侧与前端侧锥形区域34邻接。前端侧支管部35通过热熔敷而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的外表面224中的、比前端221靠基端侧的部分连接。基端侧支管部31、基端侧锥形区域32、膨胀区域33、前端侧锥形区域34、以及前端侧支管部35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依次并排。基端侧锥形区域32、膨胀区域33、前端侧锥形区域34、以及前端侧支管部35从外侧覆盖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
如图2至图4所示,球囊3在收缩的状态下形成三片叶片。球囊3是三片叶片式的球囊。如图3所示,球囊3以在收缩的状态下形成叶片3A、3B、3C的方式被折叠。叶片3A、3B、3C分别卷绕在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的周围。在该状态下,叶片3A从外侧覆盖后述的线状构件4A。叶片3B从外侧覆盖后述的线状构件4B。叶片3C从外侧覆盖后述的线状构件4C。叶片3A、3B、3C也被称为“瓣”、“翼”。
参照图5至图7对膨胀后的状态的球囊3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球囊3的剖面形状为圆形。如图5、图7所示,基端侧锥形区域32具有锥形状。基端侧锥形区域32的直径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连续且直线性地变大。膨胀区域33在延伸方向的整个区域内为相同的直径。前端侧锥形区域34具有锥形状。前端侧锥形区域34的直径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连续且直线性地变小。球囊3的剖面的直径在基端侧锥形区域32、膨胀区域33以及前端侧锥形区域34之间阶段性地变化。膨胀区域33成为球囊3中的外径最大的部分。
如图7所示,膨胀区域33的前端侧的边界在延伸方向上与标记22A的前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11一致。换言之,膨胀区域33的前端侧的边界是膨胀区域33与前端侧锥形区域34的边界的位置。膨胀区域33的基端侧的边界在延伸方向上与标记22B的基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21一致。换言之,膨胀区域33的基端侧的边界是膨胀区域33与基端侧锥形区域32的边界的位置。
球囊3的材料不局限于聚酰胺系树脂,能够变更为具有可挠性的其他材料。例如,作为球囊3的材料,也可以使用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硅胶、天然橡胶等。在上述说明中,外侧管21以及内侧管22与球囊3的连接方法不局限于热熔敷。例如,也可以通过粘合剂来连接彼此。
<线状构件4>
参照图4至图8对线状构件4进行说明。线状构件4相对于弯曲变形而具有复原力。线状构件4是单丝状的弹性体。线状构件4A、4B、4C是相同的形状。线状构件4沿着延伸方向延伸。
如图4、图5、图7所示,线状构件4的前端侧的端部通过热熔敷而与球囊3的前端侧支管部35的外周面上的、比延伸方向的中央靠前端侧的位置连接。以下,将在球囊导管10的延伸方向上线状构件4的前端侧的端部所连接的位置称为“前端位置M1”。前端位置M1在延伸方向上配置于比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的膨胀区域33靠前端侧的位置。前端位置M1对应于球囊3的前端侧支管部35的比延伸方向的中央靠前端侧的位置。线状构件4A、4B、4C各自的前端侧的端部与将球囊3的前端侧支管部35的外周面沿着周向分为三等分后的各个位置连接。
线状构件4的基端侧的端部通过热熔敷而与装配构件21A1的外周面上的、比延伸方向的中央靠基端侧的位置连接。以下,将在球囊导管10的延伸方向上线状构件4的基端侧的端部所连接的位置称为“基端位置M2”。基端位置M2在延伸方向上配置于比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的膨胀区域33靠基端侧的位置。线状构件4A、4B、4C各自的基端侧的端部与将装配构件21A的外周面沿周向分为三等分后的各个位置连接。线状构件4在前端位置M1以及基端位置M2处被连接,在其他的部分处不与球囊3连接。
线状构件4以跨越球囊3的膨胀区域33的方式配置在前端位置M1与基端位置M2的范围内。如图6所示,在球囊3膨胀的状态下,线状构件4A、4B、4C在将球囊3的膨胀区域33的外周面沿周向分为大致三等分后的各个位置处沿着延伸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
如图4、图5、图7所示,线状构件4具有软性部分41及硬性部分42。软性部分41在基端位置M2与前端位置M1之间延伸。软性部分41具有第一部分411、第二部分412以及第三部分413。第一部分411、第二部分412以及第三部分413对应于沿着延伸方向将软性部分41分割为三部分的各个部分。第一部分411的基端侧的端部在基端位置M2处与装配构件21A的外周面连接。第二部分412在前端侧与第一部分411邻接。第三部分413在前端侧与第二部分412邻接。第三部分413的前端侧的端部在前端位置M1处与球囊3的前端侧支管部35的外周面连接。硬性部分42在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中的、与对置于球囊3的部分相反的一侧的部分被层叠。
图8示出沿线状构件4的A1-A1线、B1-B1线以及C1-C1线剖切的各个剖面。线状构件4的剖面形状为梯形或三角形。具体如下所述。
软性部分41(第一部分411~第三部分413)的剖面形状为梯形。以下,将软性部分41的第一部分411中的、与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参照图6)对置的部分称为“内侧部分411A”。将第一部分411中的、与内侧部分411A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称为“外侧部分411B”。将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中的、与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对置的部分称为“内侧部分412A”。将第二部分412中的、与内侧部分412A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称为“外侧部分412B”。将软性部分41的第三部分413中的、与球囊3对置的部分称为“内侧部分413A”。将第三部分413中的、与内侧部分413A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称为“外侧部分413B”。内侧部分411A、412A、413A以及外侧部分411B、412B、413B分别与剖面形状中的梯形的下底以及上底对应。
第三部分413的内侧部分413A与外侧部分413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软性部分41中的比硬性部分42靠前端侧的部分的粗细度R13为0.15mm。第一部分411的内侧部分411A与外侧部分411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软性部分41中的比硬性部分42靠基端侧的部分的粗细度R11为0.23mm。粗细度R13比粗细度R11细。
硬性部分42的剖面的形状是将第二部分412的外侧部分412B设为一边的正三角形。硬性部分42从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的外侧部分412B向外侧突出。以下,将硬性部分42的外侧的端部称为“外侧部分42B”。外侧部分42B对应于正三角形的顶点。外侧部分42B尖锐。内侧部分412A与外侧部分42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以及硬性部分42被层叠的部分的粗细度R12为0.4mm。
将硬性部分42的前端侧的端面称为“前端面42S”。定义硬性部分42中的沿着前端面42S朝向外侧延伸的假想的第一方向D11。第一方向D11相对于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朝基端侧倾斜。将硬性部分42的基端侧的端面称为“基端面42K”。定义硬性部分42中的沿着基端面42K朝向外侧延伸的假想的第二方向D12。第二方向D12相对于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朝前端侧倾斜。将第一方向D11与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定义为第一角度θ11。第一角度θ11是例如4~13度之间的角度。第一角度θ11优选为5度。将第二方向D12与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定义为第二角度θ12。第二角度θ12是例如5~16度之间的角度。第二角度12优选为16度。第一角度θ11的优选值即5度小于第二角度θ12的优选值即16度。
如图7所示,在球囊3膨胀的状态下,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的前端侧的边界、换言之第二部分412与第三部分413的边界的位置在延伸方向上与标记22A的前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11一致。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的基端侧的边界、换言之第一部分411与第二部分412的边界的位置在延伸方向上与标记22B的基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21一致。
如上所述,膨胀区域33的前端侧的边界在延伸方向上与标记22A的前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11一致。膨胀区域33的基端侧的边界在延伸方向上与标记22B基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21一致。因此,在球囊3膨胀的状态下,球囊3的膨胀区域33、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以及硬性部分42分别在延伸方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沿着球囊3的膨胀区域33的外周面配置。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的内侧部分412A与球囊3的膨胀区域33对置。硬性部分42配置于与球囊3的膨胀区域33对置的部分的相反侧、即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的内侧部分412A的相反侧。
线状构件4由聚酰胺系树脂形成。更详细而言,软性部分41由聚酰胺系弹性体形成。软性部分41的硬度在ISO868中为D25~D63的范围内的值。硬性部分42由聚酰胺树脂形成。硬性部分42的硬度在ISO868中为D70~D95的范围内的值。软性部分41比硬性部分42柔软。软性部分41比硬性部分42的延伸性优异。
对与从衬套5供给压缩流体相应地使球囊3膨胀的情况下的线状构件4的状态进行说明。伴随着球囊3的膨胀,线状构件4的硬性部分42想要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参照图7)。此时,线状构件4的软性部分41中的、除了层叠有硬性部分42的第二部分412之外的第一部分411以及第三部分413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因此,硬性部分42容易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的内侧部分412A沿着球囊3的膨胀区域33的外周面配置。硬性部分42的外侧部分42B(参照图8)从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的外侧部分412B朝外侧突出(参照图6)。如上所述,与软性部分41相比,硬性部分42不易延伸。因此,即便球囊3膨胀,线状构件4的软性部分41中的第二部分412也不会延伸至软性部分41的第一部分411以及第三部分413的程度。
对与从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排出压缩流体相应地使球囊3收缩的情况下的线状构件4的状态进行说明。在球囊3收缩的情况下,沿延伸方向延伸的状态下的线状构件4的软性部分41的第一部分411以及第三部分413借助复原力而收缩。线状构件4的硬性部分42接近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参照图4)。线状构件4的挠曲通过软性部分41的第一部分411以及第三部分413收缩而被抑制。线状构件4A由叶片3A从外侧覆盖。线状构件4B由叶片3B从外侧覆盖。线状构件4C由叶片3C从外侧覆盖(参照图3)。
线状构件4的软性部分41以及硬性部分42只要具有适当的硬度以及延伸性,则不局限于聚酰胺系树脂,能够使用其他的合成树脂。不局限于合成树脂,也可以使用不锈钢、Ni-Ti合金或者碳纤维。
<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作用、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球囊导管10中,在球囊3膨胀的情况下,膨胀区域33向外侧移动,因此,沿着膨胀区域33的外周面配置的线状构件4的硬性部分42也想要向外侧移动。与此相对,线状构件4的软性部分41中的、未层叠硬性部分42的第一部分411以及第三部分413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因此,硬性部分42能够容易向外侧移动。线状构件4的硬性部分42的外侧部分42B从与对置于球囊3的外周面的内侧部分412A相反的一侧的外侧部分412B向外侧突出。硬性部分42的硬度比软性部分41的硬度高。因此,在血管内狭窄的部位配置有球囊3的状态下,在球囊3膨胀的情况下,硬性部分42适当地作用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例如,由于硬性部分42的外侧部分42B尖锐,因此,硬性部分42容易咬入到血管的病变部(省略图示)。因此,线状构件4在难以使球囊3相对于血管的病变部滑动的状态下,能够通过球囊3的膨胀从内侧对病变部进行扩张。
球囊导管10使软性部分41的第一部分411以及第三部分413与球囊3的膨胀相应地延伸而使硬性部分42向外侧移动。因此,球囊导管10能够使硬性部分42作用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因此,球囊导管10无需设置为了能够使硬性部分42向外侧移动而需要的线状构件4以外的构件。因此,球囊导管10能够防止在用户将球囊3想要移动到血管内狭窄的部位的情况下、线状构件4以外的构件阻碍球囊3的移动。因此,球囊导管10能够使球囊3适当地接近以及配置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
线状构件4的软性部分41在前端位置M1与基端位置M2之间延伸。硬性部分42层叠于软性部分41中的沿着膨胀状态下的膨胀区域33的外周面配置的第二部分412。硬性部分42在球囊3膨胀的状态下,从软性部分41中的第二部分412的外侧部分412B向外侧突出。因此,球囊导管10中,能够抑制软性部分41中的未配置硬性部分42的第一部分411以及第三部分413处的延伸被硬性部分42阻碍。软性部分41在第一部分411以及第三部分413处适当地延伸。因此,球囊导管10能够容易使硬性部分42与球囊3的膨胀相应地向外侧移动。
沿着硬性部分42中的前端侧的端部即前端面42S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方向D11朝基端侧倾斜。在该情况下,当在用户使球囊3接近血管内狭窄的部位的过程中球囊导管10在血管内移动时,能够抑制线状构件4卡挂于血管的内壁。因此,用户能够使球囊3顺畅地移动至血管内狭窄的部位。另外,沿着硬性部分42中的基端侧的端部即基端面42K向外侧延伸的第二方向D12朝前端侧倾斜。在该情况下,当在用户从血管拉拔球囊导管10的过程中球囊导管10在血管内移动时,能够抑制线状构件4卡挂于血管的内壁。因此,用户能够容易从血管中拉拔球囊导管10。
软性部分41中,对应于比硬性部分42靠前端侧的位置的第三部分413的粗细度R13细于对应于比硬性部分42靠基端侧的位置的第一部分411的粗细度R11。在该情况下,与粗细度R13比粗细度R11粗的情况、或粗细度R11、R13相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球囊导管10的前端部的直径。因此,用户能够以更小的力使球囊导管10的球囊3移动至血管内狭窄的部位。
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D11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即第一角度θ11小于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D12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即第二角度θ12。在该情况下,球囊导管1能够在前端面42S的部分处减小线状构件4的延伸方向的硬度的变化的比例。另外,由于第一角度θ11小,因此,对于球囊导管10而言,在用户使球囊导管10移动至血管内狭窄的部位时,能够抑制线状构件4卡挂于血管的内壁。由此,用户能够容易使球囊移动至血管内狭窄的部位。
在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的在延伸方向上分开的两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标记22A、22B。前端侧的标记22A的前端侧的位置P11与膨胀区域33的前端侧的边界的位置一致。基端侧的标记22B的位置P21与膨胀区域33的基端侧的边界的位置一致。在该情况下,用户能够利用标记22A、22B适当地判断球囊3膨胀时的膨胀区域33。另外,与由标记22A、22B确定的膨胀区域33对应地配置硬性部分42。因此,用户能够容易识别在由标记22A、22B确定的膨胀区域33处使线状构件4的硬性部分42适当地作用于血管。
球囊3的基端侧支管部31在比基端位置M2靠前端侧的位置处与外侧管21连接。基端位置M2对应于线状构件4的基端侧的端部经由装配构件21A而与外侧管21连接的位置。因此,球囊导管10能够使线状构件4与球囊3的基端侧的端部分离。在该情况下,线状构件4的基端侧的端部牢固地固定于外侧管21。另外,球囊导管10中,能够抑制作用于线状构件4的张力对球囊3的基端侧支管部31造成影响。
线状构件4由合成树脂形成。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注塑成型、挤出成形等而容易地制作包含软性部分41以及硬性部分42在内的线状构件4。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9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球囊导管20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外侧管21未装配有装配构件21A(参照图2等),以及,
·线状构件4的基端侧的端部与球囊3的基端侧支管部31的比延伸方向的中央靠基端侧的位置连接。
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9所示,线状构件4的基端侧的端部通过热熔敷而与球囊3的基端侧支管部31的外周面中的、比延伸方向的中央靠基端侧的位置连接。表示供线状构件4的基端侧的端部连接的位置的基端位置M2对应于球囊3的基端侧支管部31中的、比延伸方向的中央靠基端侧的位置。
<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作用、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球囊导管20中,不需要装配构件21A而能够将线状构件4固定于外侧管21。因此,能够抑制球囊导管10的成本。另外,通过经由球囊3将线状构件4连接到外侧管21,与在外侧管21直接连接线状构件4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将线状构件4连接到外侧管21。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0、图11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球囊导管30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线状构件4而设置有线状构件6。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0所示,线状构件6具有软性部分61以及硬性部分62。软性部分61的基端侧的端部在基端位置M2处与球囊3的基端侧支管部31的外周面连接。硬性部分62具有第一部分621以及第二部分622。第一部分621在前端侧与软性部分61邻接。第二部分622在前端侧与第一部分621邻接。第二部分622的前端侧的端部在前端位置M1处与球囊3的前端侧支管部35的外周面连接。软性部分61、硬性部分62的第一部分621、以及硬性部分62的第二部分622沿着延伸方向从基端朝向前端依次并排。
软性部分61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软性部分41的第一部分411(参照图8)。硬性部分62的第一部分621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与硬性部分42所层叠的部分(参照图8)。硬性部分62的第二部分622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软性部分41的第三部分413(参照图8)。各自的形状相同。软性部分61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软性部分41的材料相同。硬性部分62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硬性部分42的材料相同。
图11示出沿线状构件6的A2-A2线、B2-B2线以及C2-C2线剖切的各个剖面。软性部分61的剖面形状为梯形。内侧部分61A以及外侧部分61B分别对应于软性部分41的内侧部分411A以及外侧部分411B(参照图8)。软性部分61的内侧部分61A与外侧部分61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软性部分61的粗细度R21与线状构件4中的粗细度R11相等。硬性部分62的第一部分621的剖面的形状为正三角形。内侧部分621A以及外侧部分621B分别对应于软性部分41的内侧部分412A以及外侧部分42B(参照图8)。内侧部分621A与外侧部分621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硬性部分62的第一部分621的粗细度R22与线状构件4中的粗细度R12相等。硬性部分62的第二部分622的剖面的形状为梯形。内侧部分622A以及外侧部分622B分别对应于软性部分41的内侧部分413A以及外侧部分413B(参照图8)。硬性部分62的内侧部分622A与外侧部分622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第二部分622的粗细度R23与线状构件4中的粗细度R13相等。前端面62S以及基端面62K分别对应于硬性部分42的前端面42S以及基端面42K(参照图8)。第一方向D21以及第二方向D22分别对应于第一方向D11以及第二方向D12(参照图8)。第一角度θ21以及第二角度θ22分别对应于第一角度θ11以及第二角度θ12(参照图8)。第一角度θ21的优选值即5度小于第二角度θ22的优选值即16度。
伴随着球囊3的膨胀,线状构件6的硬性部分62的第一部分621想要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此时,线状构件6的软性部分61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因此,硬性部分62的第一部分621容易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硬性部分62的第一部分621的外侧部分621B相对于球囊3向外侧突出。
<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要作用、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球囊导管30中,在线状构件6中的、延伸方向的位置与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的膨胀区域33一致的部分处,配置有硬性部分62的第一部分621。在球囊3膨胀的情况下,线状构件6中的软性部分61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由此,硬性部分62的第一部分621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外侧部分621B配置在与对置于球囊3的外周面的内侧部分621A相反的一侧。因此,球囊导管30在球囊3配置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的状态下,当球囊3膨胀时,硬性部分62适当地作用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
在球囊导管30中,硬性部分62的第一部分621设置在从与球囊3的膨胀区域33对置的内侧到外侧的范围内。因此,即便在线状构件6相对于球囊3旋转了的情况下,线状构件6也能够将硬性部分62朝向外侧。此外,不仅在与球囊3的膨胀区域33对应的部分,在与膨胀区域33的前端侧对应的部分处也配置有硬性部分62。因此,球囊导管30在球囊3配置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的状态下,当球囊3膨胀时,在比膨胀区域33靠前端侧的位置处,能够使硬性部分62的第二部分622作用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
在线状构件6中,软性部分61与硬性部分62在延伸方向上邻接。因此,通过将软性部分61与硬性部分62各自的延伸方向的端部彼此连接,能够容易地制作线状构件6。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图13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球囊导管40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线状构件4而设置有线状构件7。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2所示,线状构件7具有硬性部分71以及软性部分72。硬性部分71具有第一部分711以及第二部分712。第一部分711的基端侧的端部在基端位置M2处与球囊3的基端侧支管部31的外周面连接。第二部分712在前端侧与第一部分711邻接。软性部分72在前端侧与硬性部分71的第二部分712邻接。软性部分72的前端侧的端部在前端位置M1处与球囊3的前端侧支管部35的外周面连接。硬性部分71的第一部分711、硬性部分71的第二部分712、以及软性部分72沿着延伸方向从基端朝向前端依次并排。
硬性部分71的第一部分711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软性部分41的第一部分411(参照图8)。硬性部分71的第二部分712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与硬性部分42层叠了的部分(参照图8)。软性部分72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软性部分41的第三部分413(参照图8)。各自的形状相同。软性部分72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软性部分41的材料相同。硬性部分71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硬性部分42的材料相同。
图13示出沿线状构件7的A3-A3线、B3-B3线以及、C3-C3线剖切的各个剖面。硬性部分71的第一部分711的剖面形状为梯形。第一部分711的内侧部分711A以及外侧部分711B分别对应于软性部分41的内侧部分411A以及外侧部分411B(参照图8)。内侧部分711A与外侧部分711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第一部分711的粗细度R31与线状构件4中的粗细度R11相等。硬性部分71的第二部分712的剖面的形状为正三角形。第二部分712的内侧部分712A以及外侧部分712B分别对应于软性部分41的内侧部分412A以及外侧部分42B(参照图8)。内侧部分712A与外侧部分712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第二部分712的粗细度R32与线状构件4中的粗细度R12相等。软性部分72的剖面的形状为梯形。软性部分72的内侧部分72A以及外侧部分72B分别对应于软性部分41的内侧部分413A以及外侧部分413B(参照图8)。内侧部分72A与外侧部分72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软性部分72的粗细度R33与线状构件4中的粗细度R13相等。前端面72S以及基端面72K分别对应于硬性部分42的前端面42S以及基端面42K(参照图8)。第一方向D31以及第二方向D32分别对应于第一方向D11以及第二方向D12(参照图8)。第一角度θ31以及第二角度θ32分别对应于第一角度θ11以及第二角度θ12(参照图8)。第一角度θ31的优选值即5度小于第二角度θ32的优选值即16度。
伴随着球囊3的膨胀,线状构件7的硬性部分71的第二部分712想要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此时,线状构件7的软性部分72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因此,硬性部分71的第二部分712容易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硬性部分71的第二部分712的外侧部分712B相对于球囊3向外侧突出。
<第四实施方式的主要作用、效果>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球囊导管40中,在线状构件7中的、延伸方向的位置与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的膨胀区域33一致的部分处配置有硬性部分71的第二部分712。在球囊3膨胀的情况下,线状构件7中的软性部分72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由此,硬性部分71的第二部分712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外侧部分712B配置在与对置于球囊3的外周面的内侧部分712A相反的一侧。因此,球囊导管40在球囊3配置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的状态下,当球囊3膨胀时,硬性部分71适当地作用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
在球囊导管40中,硬性部分71的第二部分712设置在从与球囊3的膨胀区域33对置的内侧到外侧的范围内。因此,即便在线状构件7相对于球囊3旋转了的情况下,线状构件7也能够将硬性部分71朝向外侧。此外,不仅在与球囊3的膨胀区域33对应的部分,在与膨胀区域33的基端侧对应的部分处也配置有硬性部分71。因此,球囊导管40在球囊3配置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的状态下,当球囊3膨胀时,在比膨胀区域33靠基端侧的位置处,能够使硬性部分71的第一部分711作用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
在线状构件7中,硬性部分71与软性部分72在延伸方向上邻接。因此,通过将硬性部分71与软性部分72各自的延伸方向的端部彼此连接,能够容易地制作线状构件7。
<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14、图15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球囊导管50进行说明。第五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线状构件4而设置有线状构件8。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4所示,线状构件8具有软性部分81、83以及硬性部分82。软性部分81的基端侧的端部在基端位置M2处与球囊3的基端侧支管部31的外周面连接。硬性部分82在前端侧与软性部分81邻接。软性部分83在前端侧与硬性部分82邻接。软性部分83的前端侧的端部在前端位置M1处与球囊3的前端侧支管部35的外周面连接。软性部分81、硬性部分82、以及软性部分83沿着延伸方向从基端朝向前端依次并排。
软性部分81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软性部分41的第一部分411(参照图8)。硬性部分82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与硬性部分42所层叠的部分(参照图8)。软性部分83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软性部分41的第三部分413(参照图8)。各自的形状相同。软性部分81、83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软性部分41的材料相同。硬性部分82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硬性部分42的材料相同。
图15示出沿线状构件8的A4-A4线、B4-B4线以及C4-C4线剖切的各个剖面。软性部分81的剖面形状为梯形。软性部分81的内侧部分81A以及外侧部分81B分别对应于软性部分41的内侧部分411A以及外侧部分411B(参照图8)。内侧部分81A与外侧部分81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软性部分81的粗细度R41与线状构件4中的粗细度R11相等。硬性部分82的剖面的形状为正三角形。硬性部分82的内侧部分82A以及外侧部分82B分别对应于软性部分41的内侧部分412A以及外侧部分42B(参照图8)。内侧部分82A与外侧部分82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硬性部分82的粗细度R42与线状构件4中的粗细度R12相等。软性部分83的剖面的形状为梯形。软性部分83的内侧部分83A以及外侧部分83B分别对应于软性部分41的内侧部分413A以及外侧部分413B(参照图8)。内侧部分83A与外侧部分83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软性部分83的粗细度R43与线状构件4中的粗细度R13相等。前端面82S以及基端面82K分别对应于硬性部分42的前端面42S以及基端面42K(参照图8)。第一方向D41以及第二方向D42分别对应于第一方向D11以及第二方向D12(参照图8)。第一角度θ41以及第二角度θ42分别对应于第一角度θ11以及第二角度θ12(参照图8)。第一角度θ41的优选值即5度小于第二角度θ42的优选值即16度。
伴随着球囊3的膨胀,线状构件8的硬性部分82想要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此时,线状构件8的软性部分81、83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因此,硬性部分82容易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硬性部分82的外侧部分82B相对于球囊3向外侧突出。
<第五实施方式的主要作用、效果>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球囊导管50中,在线状构件8中的、延伸方向的位置与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的膨胀区域33一致的部分处配置有硬性部分82。在球囊3膨胀的情况下,线状构件8中的软性部分81、83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由此,硬性部分82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外侧部分82B配置在与对置于球囊3的外周面的内侧部分82A相反的一侧。因此,在球囊3配置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的状态下,当球囊3膨胀时,硬性部分82适当地作用于血管内狭窄的部位。
在球囊导管50中,软性部分81、83设置于硬性部分82的前端侧以及基端侧。因此,线状构件8容易在球囊3膨胀时沿着延伸方向延伸。因此,球囊导管50能够容易将硬性部分82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
在线状构件8中,软性部分81、硬性部分82以及软性部分83在延伸方向上邻接。因此,通过将软性部分81、83以及硬性部分82各自的延伸方向的端部彼此连接,能够容易地制作线状构件8。
<第六实施方式>
参照图16至图19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球囊导管90进行说明。第六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
·代替线状构件4而设置有线状构件9,以及,
·线状构件9在延伸方向的整个区域内与球囊3接合。
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线状构件9>
参照图16至图19对线状构件9进行说明。线状构件9A、9B、9C分别对应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线状构件4A、4B、4C。如图16至图18所示,线状构件9在从基端位置M2到前端位置M1的整个区域内与球囊3的外周面接合。例如,线状构件9通过热熔敷而接合于球囊3的外周面。但是,线状构件9也可以通过粘合剂等其他的方法接合于球囊3的外周面。如图17所示,在球囊3膨胀的状态下,线状构件9A、9B、9C在将球囊3沿周向分为大致三等分后的各个位置处沿着延伸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此时,想要使线状构件9沿着延伸方向伸长的朝向的力(以下称为“伸长方向的力”。)作用于线状构件9。与此相对,在球囊3收缩的状态下,伸长方向的力不作用于线状构件9。
如图16、图18所示,线状构件9具有软性部分91以及硬性部分92。软性部分91在基端位置M2与前端位置M1之间延伸。软性部分91具有第一部分911、第二部分912、以及第三部分913。第一部分911、第二部分912、以及第三部分913对应于沿着延伸方向将软性部分91分割为三部分的各个部分。第一部分911与球囊3的基端侧支管部31以及基端侧锥形区域32的外周面接合。第二部分912在前端侧与第一部分911邻接。第二部分912与球囊3的膨胀区域33的外周面接合。第三部分913在前端侧与第二部分912邻接。第三部分913与球囊3的前端侧锥形区域34以及前端侧支管部35的外周面接合。硬性部分92层叠于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中的、与接合于球囊3的部分相反的一侧的部分。
图19示出沿着未作用伸长方向的力的状态下的线状构件9的A5-A5线、B5-B5线以及C5-C5线剖切的各个剖面。线状构件9的剖面形状为梯形或三角形。具体如下所述。
软性部分91(第一部分911~第三部分913)的剖面形状为梯形。以下,将软性部分91的第一部分911中的与球囊3(参照图16)接合的部分称为“内侧部分911A”。将第一部分911中的与内侧部分911A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称为“外侧部分911B”。将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中的与球囊3接合的部分称为“内侧部分912A”。将第二部分912中的与内侧部分912A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称为“边界912B”。将软性部分91的第三部分913中的与球囊3接合的部分称为“内侧部分913A”。将第三部分913中的与内侧部分913A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称为“外侧部分913B”。内侧部分911A、912A、913A分别对应于作为剖面形状的梯形的下底。外侧部分911B、913B以及边界912B分别对应于作为剖面形状的梯形的上底。
硬性部分92的剖面的形状是将第二部分912的边界912B作为一边的正三角形。硬性部分92从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的边界912B向外侧突出。以下,将硬性部分42的外侧的端部称为“外侧部分92B”。外侧部分92B与正三角形的顶点对应,因此是尖锐的。
将第一部分911的内侧部分911A与外侧部分911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软性部分91中的比硬性部分92靠基端侧的部分的粗细度表记为粗细度R51。将第二部分912的内侧部分912A与边界912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软性部分91中的在延伸方向上与硬性部分92重复的部分的粗细度表记为R52。将第三部分913的内侧部分913A与外侧部分913B之间的长度、换言之软性部分91中的比硬性部分92靠前端侧的部分的粗细度表记为R53。在该情况下,粗细度R51、R52、R53相等。
将硬性部分92的前端侧的端面称为“前端面92S”。定义硬性部分92中的沿着前端面92S朝向外侧延伸的假想的第一方向D51。第一方向D51相对于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朝基端侧倾斜。将硬性部分92的基端侧的端面称为“基端面92K”。定义硬性部分92中的沿着基端面92K朝向外侧延伸的假想的第二方向D52。第二方向D52相对于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朝前端侧倾斜。将第一方向D51与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定义为第一角度θ51。第一角度θ51是例如4~13度之间的角度。第一角度θ51优选为5度。将第二方向D52与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定义为第二角度θ52。第二角度θ52是例如5~16度之间的角度。第二角度θ52优选为16度。第一角度θ51的优选值即5度小于第二角度θ52的优选值即16度。
如图18所示,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的前端侧的边界、换言之第二部分912与第三部分913的边界的位置在延伸方向上与标记22A的前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11一致。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的基端侧的边界、换言之第一部分911与第二部分912的边界的位置在延伸方向上与标记22B的基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21一致。需要说明的是,线状构件9的硬性部分92层叠于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因此,球囊3的膨胀区域33、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以及硬性部分92分别在延伸方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
如图19所示,在线状构件9上,形成有从硬性部分92的外侧部分92B朝向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两个切口51。两个切口51分别通过切掉线状构件9的一部分而形成。各个切口51的剖面形状为楔形。两个切口51在延伸方向上等间隔地并排。
各个切口51具有在延伸方向上对置的面51A、51B。在球囊3未膨胀的状态下,即,在线状构件9未作用伸长方向的力的状态下,沿着面51A向外侧延伸的方向相对于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朝基端侧倾斜。沿着面51B向外侧延伸的方向相对于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朝前端侧倾斜。面51A、51B在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面51A、51B间形成间隙。面51A、51B在各自的内侧的端部处连接。面51A、51B连接的端部、换言之切口51的内侧的端部(以下称为“底部”。)51C在半径方向上位于比表示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与硬性部分92的边界的边界912B靠内侧的位置。
在球囊3与从衬套5供给压缩流体相应地膨胀的情况下,对线状构件9的软性部分91的第一部分911以及第三部分913作用伸长方向的力。由此,第一部分911以及第三部分913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在线状构件9中的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与硬性部分92所层叠的部分处也作用延伸方向的力。在此,与软性部分91相比,硬性部分92难以延伸。与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借助延伸方向的力而发生弹性变形相应地,多个切口51各自的面51A、51B在延伸方向上分开。因此,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的弹性变形难以受到硬性部分92的抑制。因此,线状构件9中的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与硬性部分92层叠的部分也与球囊3的膨胀相应地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根据以上的结果,线状构件9在延伸方向的整个区域内追随于球囊3的膨胀而沿着延伸方向延伸。
另一方面,在球囊3与从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排出压缩流体相应地收缩的情况下,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状态下的线状构件9的软性部分91借助复原力而收缩。线状构件9的硬性部分92的切口51的面51A、51B以在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接近。线状构件9A被叶片3A从外侧覆盖,线状构件9B被叶片3B从外侧覆盖,线状构件9C被叶片3C从外侧覆盖。
<第六实施方式的主要作用、效果>
在球囊导管90中,在球囊3的膨胀时,想要伸长的力作用于线状构件9。在即便作用有该力而线状构件9也未良好地延伸的情况下,线状构件9无法追随于球囊3的膨胀,线状构件9可能从球囊3脱离。另外,有时球囊3的膨胀被线状构件9阻碍。因此,优选线状构件9的延伸性高。另一方面,为了在球囊3的膨胀时使线状构件9适当地作用于血管,优选线状构件9的硬度硬。
与此相对,在球囊导管90中,在球囊3膨胀的情况下,线状构件9的硬性部分92的外侧部分92B相对于球囊3向外侧突出。硬性部分92的硬度比软性部分91的硬度硬。因此,线状构件9能够在球囊3膨胀的情况下使硬性部分92适当地作用于血管。例如,由于硬性部分92的外侧部分92B尖锐,因此,硬性部分92容易咬入到血管的病变部(省略图示)。因此,线状构件9在难以使球囊3相对于血管的病变部滑动的状态下,能够通过球囊3的膨胀从内侧对病变部进行扩张。
线状构件9的软性部分91能够延伸。因此,在线状构件9与球囊3膨胀相应地想要延伸的情况下,软性部分91中的未层叠硬性部分92的第一部分911以及第三部分913良好地延伸并追随于球囊3。另外,在线状构件9上形成有两个切口51。因此,在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与球囊3的膨胀相应地想要延伸的情况下,通过各个切口51的面51A、51B之间分开,抑制了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的延伸被硬性部分92阻碍的情况。因此,线状构件9与球囊3的膨胀相应地在整个区域内适当地延伸,能够追随于球囊3的膨胀。因此,球囊导管90能够抑制线状构件9在球囊3的膨胀时从球囊3脱离、或者线状构件9阻碍球囊3的膨胀。
各个切口51的底部51C在半径方向上位于比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与硬性部分92的边界912B靠内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硬性部分92被两个切口51分割为三部分。因此,线状构件9中,能够适当地抑制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的延伸被硬性部分92阻碍的情况。因此,球囊导管90能够更加适当地抑制线状构件9在球囊3的膨胀时从球囊3脱离、或者线状构件9阻碍球囊3的膨胀。
两个切口51各自的面51A、51B在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该情况下,线状构件9在形成有切口51的部分处能够容易沿着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弯折。因此,球囊导管90能够在球囊3沿着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弯折的情况下,使线状构件9追随于球囊3而弯折。因此,球囊导管90能够抑制线状构件9在球囊3的弯折时从球囊3脱离的情况。
线状构件9在前端位置M1与基端位置M2之间与球囊3的外周面接合。因此,线状构件9保持在相对于球囊3固定的位置。因此,球囊导管90在线状构件9相对于球囊3保持在适当的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在球囊3的膨胀时使线状构件9作用于血管。此外,球囊导管90通过使线状构件9与球囊3直接接合,能够防止线状构件9相对于球囊3的位置与球囊3的膨胀相应地发生位移。
沿着硬性部分92中的前端侧的端部即前端面92S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方向D51朝基端侧倾斜。在该情况下,当在用户使球囊3接近血管内狭窄的部位的过程中球囊导管90在血管内移动时,能够抑制线状构件9卡挂于血管的内壁。因此,用户能够使球囊3顺畅地移动至血管内狭窄的部位。另外,沿着硬性部分92中的基端侧的端部即基端面92K向外侧延伸的第二方向D52朝前端侧倾斜。在该情况下,当在用户从血管拉拔球囊导管10的过程中球囊导管10在血管内移动时,能够抑制线状构件9卡挂于血管的内壁。因此,用户能够容易从血管中拉拔球囊导管10。
线状构件9由合成树脂形成。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注塑成型、挤出成形等而容易地制作包含软性部分91以及硬性部分92的线状构件9。
<第七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
参照图20、图21对第七实施方式以及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代替第六实施方式的切口51而将切口52(参照图20)形成于线状构件9。在第八实施方式中,代替第六实施方式的切口51而将切口53(参照图21)形成于线状构件9。其他结构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以下,针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20所示,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切口52具有面52A、52B。将切口52的内侧的端部称为“底部52C”。面52A、52B以及底部52C分别对应于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切口51的面51A、51B以及底部51C。切口52的半径方向上的底部52C的位置与切口51不同。在切口52中,底部52C位于同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与硬性部分92的边界912B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与第六实施方式同样地,硬性部分92被两个切口52沿着延伸方向分割为三部分。因此,线状构件9中,能够适当地抑制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的延伸被硬性部分42阻碍。因此,球囊导管90与第六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能够更加适当地抑制线状构件9在球囊3的膨胀时从球囊3脱离、或者线状构件9阻碍球囊3的膨胀。另外,与第六实施方式不同,在软性部分91未形成切口52的一部分。因此,与如第六实施方式那样切口51的一部分形成于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的情况相比,能够维持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的延伸时的强度。
如图21所示,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切口53具有面53A、53B。将切口53的内侧的端部称为“底部53C”。面53A、53B以及底部53C分别对应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切口51的面51A、51B以及底部51C。切口53的半径方向上的底部53C的位置与切口51、52不同。在切口53中,底部53C位于比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与硬性部分92的边界912B靠外侧的位置。
在切口53形成于线状构件9的情况下,与第六实施方式以及第七实施方式不同,硬性部分92未被切口53在延伸方向上分割。但是,硬性部分92中的比切口53的底部53C靠内侧的部分与未形成切口53的部分相比容易沿着延伸方向延伸。因此,线状构件9中的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和硬性部分92层叠的部分与球囊3的膨胀相应地沿着延伸方向延伸。因此,球囊导管90与第六实施方式以及第七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能够抑制线状构件9在球囊3的膨胀时从球囊3脱离、或者线状构件9阻碍球囊3的膨胀。
切口53的深度比切口51、52小,因此,能够将面53A、53B间与球囊3膨胀相应地分开的情况下的面53A、53B间的间隔抑制到最小限度。因此,能够使硬性部分92的外侧部分92B的面积大于第六实施方式以及第七实施方式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在球囊3膨胀的情况下,硬性部分92的外侧部分92B与血管壁接触。因此,球囊导管90中,能够增大线状构件9中的与血管壁接触的部分(硬性部分92的外侧部分92B)的面积,因此,能够在球囊3的膨胀时使线状构件9适当地作用于血管。
<第九实施方式>
参照图22对第九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九实施方式中,代替第六实施方式的切口51而形成切痕54。其他的结构与第六~第八实施方式相同。以下,针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22所示,切痕54从硬性部分92的外侧部分92B沿着半径方向向内侧延伸。切痕54具有在延伸方向上对置的面54A、54B。各个切痕54的内侧的端部(以下称为“底部”。)54C在半径方向上位于比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与硬性部分92的边界912B靠内侧的位置。
在未从衬套5供给压缩流体且球囊3未膨胀的状态下,对线状构件9未作用伸长方向的力。在该情况下,如图22所示,面54A、54B相互接触。在面54A、54B间未形成间隙。另一方面,在球囊3与从衬套5供给压缩流体相应地膨胀的情况下,在线状构件9中的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与硬性部分92层叠的部分处作用有伸长方向的力。切痕54的面54A、54B与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的弹性变形相应地沿着延伸方向分开。硬性部分92被切痕54在延伸方向上分割。因此,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的弹性变形难以被硬性部分92抑制。因此,线状构件9中的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与硬性部分92层叠的部分与球囊3的膨胀相应地沿着延伸方向延伸。另一方面,在球囊3与从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排出压缩流体相应地收缩的情况下,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状态下的线状构件9的软性部分91借助复原力而收缩。硬性部分92的切痕54的面54A、54B再次接触。返回到在面54A、54B间未形成间隙的状态。
<第九实施方式的主要作用、效果>
如以上那样,在第九实施方式中,切痕54的面54A、54B在球囊3未膨胀的状态下相互接触,它们之间未形成间隙。在该情况下,即便在面54A、54B间与球囊3膨胀相应地分开的情况下,面54A、54B间的间隔也被抑制到最小限度。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大线状构件9的硬性部分92的外侧部分92B的面积。因此,球囊导管90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大线状构件9中的与血管壁接触的部分(硬性部分92的外侧部分92B)的面积,因此,能够在球囊3的膨胀时使线状构件9更加适当地作用于血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九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第七实施方式的切口52(参照图20)的情况同样地,底部54C位于同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与硬性部分92的边界912B大致相同的位置。另外,在第九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第八实施方式的切口53(参照图21)的情况同样地,底部54C位于比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与硬性部分92的边界912B靠外侧的位置。
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切口51、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切口52、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切口53以及第九实施方式中的切痕54也可以形成于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球囊导管10、20、40、50的线状构件4、6、7、8。
例如,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球囊导管10的线状构件4上形成有多个切口51的情况下、球囊3与从衬套5供给压缩流体相应地膨胀时的线状构件4的状态。伴随着球囊3的膨胀,线状构件4的硬性部分42想要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此时,对线状构件4的软性部分41的第一部分411以及第三部分413作用有伸长方向的力。由此,第一部分411以及第三部分413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因此,硬性部分42容易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分离。另外,在线状构件4中的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与硬性部分42层叠的部分处也作用有延伸方向的力。在此,与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借助延伸方向的力而发生弹性变形相应地,软性部分41的多个切口51的各个面51A、51B在延伸方向上分开。因此,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的弹性变形难以被硬性部分42抑制。因此,线状构件4中的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与硬性部分42层叠的部分也与球囊3的膨胀相应地以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根据以上的结果,线状构件4在延伸方向的整个区域内沿着延伸方向延伸。
另一方面,在球囊3与从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排出压缩流体相应地收缩的情况下,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状态下的线状构件4的软性部分41借助复原力而收缩。线状构件4的硬性部分42的切口51的面51A、51B以在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接近。线状构件4的硬性部分42接近于内侧管22的突出部分225。线状构件4的挠曲通过线状构件4收缩而被抑制。
如以上那样,在球囊导管10的线状构件4形成有切口51的情况下,能够使线状构件4与球囊3的膨胀相应地在整个区域内适当地延伸。因此,球囊导管10能够抑制线状构件4在球囊3的膨胀时从球囊3脱离、或者线状构件4阻碍球囊3的膨胀。另外,在球囊导管10的情况下,线状构件4的前端侧的端部与球囊3连接,线状构件4的基端侧的端部经由装配构件21A而与导管轴2连接。线状构件4在其他的部分处未与球囊3接合。此外,相比使线状构件4与球囊3接合的情况,使线状构件4与导管轴2接合的情况在制造工序上较为容易。因此,能够使球囊导管10的制造容易化。
在上述说明中,除了线状构件4的前端侧以及基端侧的两端部之外的部分的一部分也可以与球囊3接合。例如,线状构件4的软性部分41的第二部分412也可以与球囊3的膨胀区域33接合。
<变形例>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线状构件4、6、7、8、9的数量不局限于三个,也可以为其他的数量。线状构件4、6、7、8、9是沿着延伸方向呈大致直线状地延伸的构件。与此相对,例如,线状构件4、6、7、8、9也可以是沿着延伸方向呈螺旋状地延伸的构件。硬性部分42、92也可以设置在软性部分41、91的延伸方向的整个区域内。
配置在与球囊3的膨胀区域33对应的位置处的硬性部分42、62(第一部分621)、71(第二部分712)、82、92的外侧部分对应于正三角形,是尖锐的。硬性部分42、62、71、82、92的外侧部分具有抑制球囊3的滑动的功能。硬性部分42、62、71、82、92的外侧部分的形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硬性部分42、62、71、82、92的外侧部分的角度也可以是陡峻的。在该情况下,硬性部分42、62、71、82、92的外侧部分例如在球囊3膨胀的状态下,也可以具有作为用于切开病变部的切刀的功能。
线状构件4、6、7、8、9的剖面形状不局限于上述的例子。例如,硬性部分42、62、71、82、92的剖面形状也可以是等腰三角形、或者具有长度彼此不同的三个边的三角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软性部分41的剖面形状也可以是外侧缺损的状态下的半圆,还可以是多边形状。包含软性部分41以及硬性部分42的剖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状,还可以是多边形状。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第九实施方式也同样。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线状构件4、6、7、8、9的前端侧的端部在前端位置M1处与前端侧支管部35连接。与此相对,线状构件4、6、7、8、9的前端侧的端部也可以与内侧管22连接。线状构件4的基端侧的端部与装配构件21A连接。线状构件6、7、8、9的基端侧的端部与基端侧支管部31连接。与此相对,线状构件4、6、7、8、9的基端侧的端部也可以与外侧管21连接。
线状构件4的基端侧的端部也可以不能沿着延伸方向移动。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比外侧管21中的、连接球囊3的基端侧支管部31的部分靠基端侧的位置处,线状构件4的基端侧的端部与外侧管21的外周面连接。
第一方向D11、D21、D31、D41、D51分别相对于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朝基端侧倾斜。第二方向D12、D22、D32、D42、D52分别相对于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朝前端侧倾斜。与此相对,第一方向D11、D21、D31、D41、D51以及第二方向D12、D22、D32、D42、D52也可以在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第一角度θ11、θ21、θ31、θ41、θ51各自的优选值即5度小于第二角度θ12、θ22、θ32、θ42、θ52各自的优选值即16度。与此相对,第一角度θ11、θ21、θ31、θ41、θ51各自的优选值与第二角度θ12、θ22、θ32、θ42、θ52各自的优选值也可以相同。另外,第一角度θ11、θ21、θ31、θ41、θ51各自的优选值也可以大于第二角度θ12、θ22、θ32、θ42、θ52各自的优选值。
基端侧的粗细度R11、R21、R31、R41大于前端侧的粗细度R13、R23、R33、R43。与此相对,基端侧的粗细度R11、R21、R31、R41也可以与前端侧的粗细度R13、R23、R33、R43相同。基端侧的粗细度R11、R21、R31、R41也可以小于前端侧的粗细度R13、R23、R33、R43。基端侧的粗细度R51可以大于前端侧的粗细度R53,也可以小于前端侧的粗细度R53。
膨胀区域33的前端侧的边界的位置在延伸方向上与标记22A的前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11一致。膨胀区域33的基端侧的边界的位置在延伸方向上与标记22B的基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21一致。但是,膨胀区域33的前端侧的边界的位置与标记22A的前端侧的位置P11也可以在延伸方向上完全不一致。例如,膨胀区域33的前端侧的边界的位置也可以在延伸方向上与标记22A的前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11和基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12之间的任一位置一致。膨胀区域33的基端侧的边界的位置也可以在延伸方向上与标记22B的基端侧的位置P21完全不一致。例如,膨胀区域33的基端侧的边界的位置也可以在延伸方向上与标记22B的基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21和前端侧的端部的位置P22之间的任一位置一致。即,标记22A和标记22B的位置分别对应于膨胀区域33的前端侧的边界的位置和膨胀区域33的基端侧的边界的位置即可。另外,标记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膨胀状态下的球囊3的基端侧锥形区域32与膨胀区域33的边界部分、以及膨胀区域33与前端侧锥形区域34的边界部分也可以分别弯曲。在该情况下,对于各个边界的位置而言,也可以为,例如在定义了与各个弯曲的边界部分相接的多个假想平面时,将多个假想平面中的、与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的锐角为45度的假想平面所相接的边界部分的位置设为各个边界的位置。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端侧锥形区域32和前端侧锥形区域34分别是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而直径呈直线地变化的区域。但是,基端侧锥形区域32和前端侧锥形区域34也可以分别是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而直径呈曲线地变化的区域。另外也可以是,基端侧锥形区域32与前端侧锥形区域34中的一方是直径呈曲线地变化的区域,另一方是直径呈直线地变化的区域。
线状构件4、6、7、8、9的前端面42S、62S、72S、82S、92S和基端面42K、62K、72K、82K、92K也可以不为直线状。例如也可以是,前端面42S、62S、72S、82S、92S与基端面42K、62K、72K、82K、92K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台阶差。
外侧部分412B、912B为直线状。外侧部分412B、912B也可以为曲线状。换言之,例如,硬性部分42、92也可以为圆弧状的剖面形状。
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包含通过压缩流体的供给而膨胀的球囊3在内的球囊导管以外的球囊导管。例如在代替球囊3而具有机械性扩张的机构的装置中也可以应用线状构件4、6、7、8、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有外侧管21以及内侧管22的导管轴2为例而进行了说明。在本发明中,导管轴2也可以不具有外侧管21以及内侧管22。例如,导管轴2也可以仅包括具有可挠性的一个管。
在第六~第九实施方式中,切口51~53各自的底部51C~53C以及切痕54的底部54C的半径方向的位置也可以位于与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的内侧部分912A大致相同的位置。即,线状构件9也可以被切口51~53或切痕54在延伸方向上分割。
在第六~第八实施方式中,切口51~53的剖面形状不局限于楔形。例如,切口也可以是剖面形状为半圆形、矩形、梯形等的狭缝、或者外侧的端部带圆的狭缝。另外,也可以将剖面形状彼此不同的多个狭缝形成于线状构件9。采用半圆形、矩形、梯形等的切口的情况下的底部的位置在半径方向上也可以位于比软性部分91的第二部分912与硬性部分92的边界912B靠内侧或靠外侧的位置。另外,底部的位置在半径方向上也可以位于与边界912B大致相同的位置。形成于线状构件9的切口51~53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例如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等的其他数量。
在第九实施方式中,切痕54也可以从硬性部分92的外侧部分92B朝向内侧在与半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切痕54的形状不局限于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切痕也可以是外侧的端部带圆的狭缝。另外,也可以在线状构件9上形成包含形状互不相同的切口和切痕的多个狭缝。
在第六~第九实施方式中,线状构件9也可以仅在前端位置M1以及基端位置M2各自的附近处与球囊3接合。线状构件9中的、除了前端位置M1以及基端位置M2各自的附近之外的部分也可以不与球囊3接合。线状构件9的前端侧的端部也可以与内侧管22连接。线状构件9的基端侧的端部也可以与外侧管21连接。
在第六~第九实施方式中,线状构件9的软性部分91具有第一部分911、第二部分912、以及第三部分913。但是,软性部分91也可以不具有第一部分911和第三部分913。例如,线状构件9也可以由硬性部分92和第二部分912构成。在该情况下,第二部分912与球囊3的膨胀区域33的外周面借助粘合剂等而接合。另外,线状构件9的软性部分91也可以由第一部分911与第三部分913中的任一方和第二部分912构成。
Claims (19)
1.一种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囊导管具备:
球囊/轴组装体,其具备从基端向前端延伸的导管轴、以及与所述导管轴连接的球囊,该球囊具有能够朝以所述导管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的外侧膨胀的膨胀区域;以及
线状构件,其以跨越所述球囊的所述膨胀区域的方式在比所述膨胀区域靠所述前端侧的前端位置和比所述膨胀区域靠所述基端侧的基端位置处装配于所述球囊/轴组装体,
所述线状构件具有:
硬性部分,其至少包含沿着膨胀状态下的所述膨胀区域的外周面配置的部分中的、配置在与对置于所述膨胀区域的内侧部分相反的一侧的外侧部分;以及
软性部分,其是所述硬性部分以外的部分,所述软性部分能够延伸且硬度比所述硬性部分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性部分在所述前端位置与所述基端位置之间延伸,
所述硬性部分从所述软性部分中的、沿着膨胀状态下的所述膨胀区域的所述外周面配置的部分的所述外侧部分向外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硬性部分中的所述前端侧的端部即前端部向所述外侧延伸的方向朝所述基端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硬性部分中的所述基端侧的端部即基端部向所述外侧延伸的方向朝所述前端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硬性部分中的所述前端侧的端部即前端部向所述外侧延伸的第一方向朝所述基端侧倾斜,
沿着所述硬性部分中的所述基端侧的端部即基端部向所述外侧延伸的第二方向朝所述前端侧倾斜,
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导管轴的延伸方向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导管轴的延伸方向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囊导管形成有狭缝,该狭缝从所述硬性部分的所述外侧的端部朝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的最靠所述内侧的部分即底部在所述半径方向上位于比所述软性部分与所述硬性部分的边界靠所述内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的最靠所述内侧的部分即底部在所述半径方向上位于同所述软性部分与所述硬性部分的边界大致相同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的最靠所述内侧的部分即底部在所述半径方向上位于比所述软性部分与所述硬性部分的边界靠所述外侧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是所述线状构件的一部分缺损而形成的切口。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是具有对置且彼此接触的两个面的切痕。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状构件的所述软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球囊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状构件沿着膨胀状态下的所述球囊的外周面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性部分中的比所述硬性部分靠所述前端侧的部分的粗细度细于所述软性部分中的比所述硬性部分靠所述基端侧的部分的粗细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管轴的延伸方向上分开的两个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不使放射线透过的标记,
两个所述标记中的设置于所述前端侧的标记的位置在所述导管轴的延伸方向上对应于所述膨胀区域的所述前端侧的边界的位置,
两个所述标记中的设置于所述基端侧的标记的位置在所述导管轴的延伸方向上对应于所述膨胀区域的所述基端侧的边界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囊包含基端侧支管部,该基端侧支管部在比所述基端位置靠所述前端侧的位置处与所述导管轴接合,
所述线状构件的所述基端侧的端部在所述基端位置处与所述球囊/轴组装体接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囊包括在所述基端位置处与所述导管轴接合的基端侧支管部,
所述线状构件的所述基端侧的端部与所述基端侧支管部的外周面接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状构件由合成树脂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状构件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与所述导管轴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80627 | 2015-04-10 | ||
JP2015-080627 | 2015-04-10 | ||
JP2015248540 | 2015-12-21 | ||
JP2015-248540 | 2015-12-21 | ||
PCT/JP2016/061484 WO2016163495A1 (ja) | 2015-04-10 | 2016-04-08 |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05473A true CN107405473A (zh) | 2017-11-28 |
Family
ID=57073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13072.7A Pending CN107405473A (zh) | 2015-04-10 | 2016-04-08 | 球囊导管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874837B2 (zh) |
EP (1) | EP3281669B1 (zh) |
JP (1) | JP6793636B2 (zh) |
CN (1) | CN107405473A (zh) |
ES (1) | ES2802244T3 (zh) |
WO (1) | WO2016163495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25874A (zh) * | 2019-04-24 | 2019-07-19 | 广州启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
CN113613702A (zh) * | 2019-03-28 | 2021-11-05 | 株式会社钟化 | 球囊导管 |
CN113648516A (zh) * | 2020-05-12 | 2021-11-16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球囊导管及取栓装置 |
CN116784948A (zh) * | 2023-08-25 | 2023-09-22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一种窦道型创面治疗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244815B1 (en) | 2015-01-13 | 2020-04-22 | Pigott, John, P. | Intravascular catheter having an expandable portion |
EP3281669B1 (en) | 2015-04-10 | 2020-05-27 | Goodman Co., Ltd. | Balloon catheter |
JP6914651B2 (ja) * | 2016-12-22 | 2021-08-04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処置方法 |
ES2831026T3 (es) | 2017-02-24 | 2021-06-07 | Venturemed Group Inc | Catéter intravascular que tiene una parte de incisión expandible y superficies abrasivas |
EP3643351A4 (en) * | 2017-06-23 | 2021-03-17 | Goodman Co., Ltd. | BALLOON CATHETER |
US11154320B2 (en) | 2018-04-09 | 2021-10-26 |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 Cutting balloon basket |
KR102491375B1 (ko) * | 2018-07-09 | 2023-01-20 | 가부시키가이샤 굿맨 | 풍선 카테터(balloon catheter) |
WO2020255923A1 (ja) * | 2019-06-21 | 2020-12-24 | 株式会社グッドマン |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
CN117015415A (zh) * | 2021-08-16 | 2023-11-07 | 株式会社戈德曼 | 导管用球囊以及球囊导管 |
CN113877045B (zh) * | 2021-11-18 | 2023-03-10 | 科塞尔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球囊导管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96024A (en) * | 1990-07-03 | 1993-03-23 | 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 | Balloon catheter with cutting edge |
EP0565796A1 (en) * | 1992-04-17 | 1993-10-20 | Interventional Technologies Inc | Stenosis dilatation device |
US20040034384A1 (en) * | 2001-08-08 | 2004-02-19 | Kohei Fukaya | Expansion catheter |
US20060106412A1 (en) * | 2004-11-12 | 2006-05-18 |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 Cutting balloon catheter having a segmented blade |
CN101420913A (zh) * | 2006-02-24 | 2009-04-29 | 高尔韦爱尔兰国立大学 | 最小侵扰的血管内治疗设备 |
JP2011098060A (ja) * | 2009-11-06 | 2011-05-19 | Nipro Corp | カッティング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
JP2012096121A (ja) * | 2012-02-24 | 2012-05-24 | Goodman Co Ltd |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97935A (en) * | 1996-09-26 | 1998-08-25 | Interventional Technologies Inc. | Balloon activated forced concentrators for incising stenotic segments |
US7186237B2 (en) * | 2002-02-14 | 2007-03-06 | Avantec Vascular Corporation | Ballon catheter for creating a longitudinal channel in a lesion and method |
US7153315B2 (en) * | 2002-06-11 | 2006-12-26 |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 Catheter balloon with ultrasonic microscalpel blades |
US8038691B2 (en) * | 2004-11-12 | 2011-10-18 |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 Cutting balloon catheter having flexible atherotomes |
US8066726B2 (en) * | 2004-11-23 | 2011-11-29 |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 Serpentine cutting blade for cutting balloon |
US20060184191A1 (en) * | 2005-02-11 | 2006-08-17 |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 Cutting balloon catheter having increased flexibility regions |
JP2008000276A (ja) * | 2006-06-21 | 2008-01-10 | Kaneka Corp | カテーテル用拡張体及び拡張カテーテル |
JP4973084B2 (ja) * | 2006-09-15 | 2012-07-11 | 株式会社カネカ | 体腔挿入用医療装置 |
US8323307B2 (en) * | 2007-02-13 | 2012-12-04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Balloon catheter with dilating elements |
JP5002417B2 (ja) * | 2007-11-02 | 2012-08-15 | 株式会社グツドマン |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
JP2011245114A (ja) * | 2010-05-28 | 2011-12-08 | Nipro Corp |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
CN103052422B (zh) | 2010-08-30 | 2015-07-01 | 株式会社戈德曼 | 扩张导管 |
GB2485769B (en) * | 2010-11-22 | 2012-12-05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Scoring balloon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GB2487400B (en) * | 2011-01-20 | 2013-07-10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Scoring balloon with offset scoring elements |
EP3281669B1 (en) | 2015-04-10 | 2020-05-27 | Goodman Co., Ltd. | Balloon catheter |
-
2016
- 2016-04-08 EP EP16776661.7A patent/EP3281669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4-08 JP JP2017511077A patent/JP6793636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4-08 CN CN201680013072.7A patent/CN107405473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4-08 ES ES16776661T patent/ES2802244T3/es active Active
- 2016-04-08 WO PCT/JP2016/061484 patent/WO2016163495A1/ja unknown
-
2017
- 2017-10-09 US US15/727,665 patent/US10874837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1-24 US US17/102,512 patent/US2021007779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96024A (en) * | 1990-07-03 | 1993-03-23 | 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 | Balloon catheter with cutting edge |
EP0565796A1 (en) * | 1992-04-17 | 1993-10-20 | Interventional Technologies Inc | Stenosis dilatation device |
US20040034384A1 (en) * | 2001-08-08 | 2004-02-19 | Kohei Fukaya | Expansion catheter |
US20060106412A1 (en) * | 2004-11-12 | 2006-05-18 |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 Cutting balloon catheter having a segmented blade |
CN101420913A (zh) * | 2006-02-24 | 2009-04-29 | 高尔韦爱尔兰国立大学 | 最小侵扰的血管内治疗设备 |
JP2011098060A (ja) * | 2009-11-06 | 2011-05-19 | Nipro Corp | カッティング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
JP2012096121A (ja) * | 2012-02-24 | 2012-05-24 | Goodman Co Ltd |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13702A (zh) * | 2019-03-28 | 2021-11-05 | 株式会社钟化 | 球囊导管 |
CN110025874A (zh) * | 2019-04-24 | 2019-07-19 | 广州启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
CN113648516A (zh) * | 2020-05-12 | 2021-11-16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球囊导管及取栓装置 |
CN113648516B (zh) * | 2020-05-12 | 2024-04-02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球囊导管及取栓装置 |
CN116784948A (zh) * | 2023-08-25 | 2023-09-22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一种窦道型创面治疗装置 |
CN116784948B (zh) * | 2023-08-25 | 2023-10-27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一种窦道型创面治疗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6163495A1 (ja) | 2018-07-05 |
EP3281669A1 (en) | 2018-02-14 |
ES2802244T3 (es) | 2021-01-18 |
EP3281669B1 (en) | 2020-05-27 |
WO2016163495A1 (ja) | 2016-10-13 |
EP3281669A4 (en) | 2018-11-14 |
US20210077790A1 (en) | 2021-03-18 |
US20180043140A1 (en) | 2018-02-15 |
JP6793636B2 (ja) | 2020-12-02 |
US10874837B2 (en) | 2020-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05473A (zh) | 球囊导管 | |
CA2968881C (en) | Balloon expandable endoprosthesis | |
US11738181B2 (en) | Cage for medical balloon | |
US10463376B2 (en) |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with flexible connection | |
US8821477B2 (en) | Alternative micromachined structures | |
US20170281330A1 (en) | Dual membrane airway valve | |
JP2023011649A (ja) | 調節性眼内レンズ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 |
US20220347445A1 (en) | Subcutaneous vascular assemblies for improving blood flow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 |
US10617516B2 (en) | Directional tissue expander | |
US11540838B2 (en) | Left atrial appendage implant with sealing disk | |
CN110267702A (zh) | 球囊导管 | |
KR102036406B1 (ko) | 의료용 디바이스 | |
WO2011158045A1 (en) | Stent-graft | |
CN108024862A (zh) | 可扩张脉管支架 | |
KR102113902B1 (ko) | 벌룬 카테터 | |
US9827096B2 (en) | Valvuloplasty device | |
DE3532928C2 (zh) | ||
US10653424B2 (en) | Airway valve for irregular shaped airway | |
CN118175974A (zh) | 具有致动的瓣膜保持的球囊可扩张输送系统 | |
IL292473A (en) | tympanic tube | |
CN108882942B (zh) | 具有锚定件的气道阀 | |
US20200214824A1 (en) | Vascular graft protector | |
WO2021104063A1 (zh) | 一种栓塞保护装置 | |
CN118159227A (zh) | 膨胀均匀的球囊可扩张输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