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85656B - 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 - Google Patents

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85656B
CN107385656B CN201710565505.6A CN201710565505A CN107385656B CN 107385656 B CN107385656 B CN 107385656B CN 201710565505 A CN201710565505 A CN 201710565505A CN 107385656 B CN107385656 B CN 107385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needle bed
bed
knitting
bra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655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85656A (zh
Inventor
蔡清来
蔡立志
刘银
蔡金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cetech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cetech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cetech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cetech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655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856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85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85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85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85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04B1/12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with colour pattern, e.g. intarsia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3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采用至少具有前针床和后针床的横编机进行筒状鞋面的编织,筒状鞋面由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围成,横编机的纱嘴同时输送两种颜色的纱线,两种颜色的纱线分别设为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在前针床上编织完第一片体的一行横列后,在后针床上编织第二片体的一行横列,之后通过翻针的方式将前针床的编织线圈转移至后针床上对应的针上并经该针在后针床上编织一行横列,再将后针床的编织线圈通过翻针的方式转移至对应的前针床对应位置。采用这种编织方式,可以将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穿在同一把纱嘴上,方便纱嘴的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属鞋面编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针织鞋面其具有轻薄透气、花色多变等优点,受到市场的欢迎。为了增加针织鞋面的花色,传统的做法是通过多把纱嘴,每把纱嘴上挂置一种不同颜色的纱线,在需要改变颜色的位置通过切换纱嘴喂入不同颜色的纱线,其颜色变化较为单调,纱嘴运动的协调性要求较高,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为了增强针织鞋面的立体效果,在针织鞋面上会设置凸条,传统的做法是在针织鞋面编织完成后,通过另外工序将凸条缝制或者粘接至针织鞋面上,采用这种加工方式,操作较为麻烦,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凸条的连接强度也难以令人满意。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丰富针织鞋面花色、纱嘴控制方便、提高生产效率的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采用至少具有前针床和后针床的横编机进行筒状鞋面的编织,筒状鞋面由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围成,第一片体由前针床编织而成,第二片体由后针床编织而成,横编机的纱嘴同时输送两种颜色的纱线,两种颜色的纱线分别设为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在前针床上编织完第一片体的一行横列后,在后针床上编织第二片体的一行横列,之后通过翻针的方式将前针床的编织线圈转移至后针床上对应的针上并经该针在后针床上编织一行横列,再将后针床的编织线圈通过翻针的方式转移至对应的前针床对应位置。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两种颜色的纱线分别设为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在前针床上编织完第一片体的一行横列后,在后针床上编织第二片体的一行横列,之后通过翻针的方式将前针床的编织线圈转移至后针床上对应的针上并经该针在后针床上编织一行横列,再将后针床的编织线圈通过翻针的方式转移至对应的前针床对应位置,从而将第二片体的底色翻至第一片体的外表面上,形成双色效果,采用这种编织方式,可以将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穿在同一把纱嘴上,方便纱嘴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挑孔编织工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编织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编织线圈位于第一勾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编织线圈位于第一导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步骤20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步骤30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步骤40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挑孔编织工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编织过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筒状编织物的结构简图;
图9本发明中鞋面口本体的结构简图;
图10为本发明中鞋面口结构编织过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鼓波编织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色纱翻纱编织过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鞋面头部的编织过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鞋面主体的编织过程示意图;
图中:
1-第一片体 2-第二片体
3-通孔 4-凸条
5-鞋面口本体 51-第一凸起部
52-第二凸起部 53-透气通道
54-自由端 55-连接端
60-第一织针 61-第一勾部
62-第一活动爪 621-第一自由端
622-第一铰接端 63-第一导针部
631-第一抵靠端 632-第一固定端
70-第二织针 71-第二勾部
72-第二活动爪 721-第二自由端
722-第二铰接端 73-第二导针部
731-第二抵靠端 732-第二固定端
80-编织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在附图中,k,t代表纱嘴,“←”代表纱嘴从右向左运动进行编织,“→”代表纱嘴从左向右运动编织。
表示空针;
表示编织线圈在前针床;
表示编织线圈在后针床;
表示编织线圈在前针床;
表示编织线圈在后针床;
“↑”表示编织线圈从前针床的织针向正后方转移至对应的后针床的织针;
“↓”表示编织线圈从后针床的织针向正前方转移至对应的前针床的织针;
“↗”表示编织线圈从前针床的织针向右后方转移至对应的后针床;
“↘”表示编织线圈从后针床的织针向右前方转移至对应的前针床;
“↙”表示编织线圈从后针床的织针向左前方转移至对应的前针床;
“↖”表示编织线圈从前针床的织针向左后方转移至对应的前针床的织针;
参照图1至图14,针织一体鞋面的挑孔编织工艺,采用至少具有前针床和后针床的横编机进行筒状鞋面编织,筒状鞋面由横编机一体编织,筒状鞋面由第一片体1和第二片体2围成,第一片体1由前针床编织而成,第二片体2由后针床编织而成,在编织第一片体1时使用前针床的奇数针或者偶数针,在编织第二片体2时使用后针床的奇数针或者偶数针,编织过程中,以编织第一片体1的一行横列和编织第二片体2的一行横列交替进行,使得第一片体1和第二片体2联接呈筒状结构,编织的过程中,通过编织线圈的转移并在被转移的编织线圈处形成通孔3,通孔3形成在第一片体1和/或者第二片体2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编织的过程中,所述前针床上的针自左至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所述后针床上的针自左到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所述第一片体上的通孔以如下方式编织:纱嘴k编织所述前针床的B,所述后针床的b为空针,从左向右只在所述前针床以一针隔一针依次循环编织,将所述前针床的B上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c上,再将所述后针床的c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D上。将前针床F上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后针床的g,再将后针床的g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前针床的A1,以这种方式对整个横列进行编织线圈的转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片体的通孔以如下方式编织,所述k纱嘴编织所述后针床的g1,所述前针床的G1为空针,从右至左只在所述后针床以一针隔一针依次循环编织,将所述后针床b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C上,再将所述前针床的C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d,将后针床f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前针床G,再将前针床G的编织线圈以翻针方式转移至a1,采用这种方式对整个横列的对应位置的编织线圈进行转移。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式,编织的过程中,所述前针床上的针自左至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所述后针床上的针自左到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所述第一片体上的通孔以如下方式编织:纱嘴编织所述前针床的B,所述后针床的b为空针,从左向右只在所述前针床以一针隔一针依次循环编织,将所述前针床的D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c,再将所述后针床的c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B上,将所述前针床的F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g,再将所述后针床的g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A1。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形成孔径更大的通孔3,进一步提升针织一体鞋面的透气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片体上的通孔以如下方式编织:纱嘴k编织所述后针床的g1,所述前针床的G1为空针,从右至左只在所述后针床以一针隔一针依次循环编织,将所述后针床的d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C,再将所述前针床的C的编织线圈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b,将所述后针床的f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G,再将所述前针床的G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a1。
参照图11,本发明还提出针织一体鞋面的鼓波编织工艺,采用具有前针床和后针床的电脑横编机进行筒状鞋面编织,筒状鞋面由第一片体1和第二片体2围成,在第一片体1和/或第二片体2上设有凸条4(即为鼓波),第一片体1由前针床编织而成,第二片体2由后针床编织而成,在编织第一片体1时使用前针床的奇数针或者偶数针,在编织第二片体2时使用后针床的奇数针或者偶数针,编织过程中,以编织第一片体1的一行横列和编织第二片体2的一行横列交替进行从而将第一片体1和第二片体2联接呈筒状结构,凸条4以和第一片体1一体编织的方式形成在第一片体1上,或者凸条4以和第二片体2一体编织的方式形成在第二片体2上。
在实施例中,凸条4从脚背内侧向脚背外侧延伸(即左右方向延伸),凸条4为多个,多个凸条4沿鞋面的前后方向布设,凸条4可以增加鞋面的美观性,而且凸条4的设置可以增强鞋面在左右方向的抗拉强度,提升整个鞋面的稳定性。
参照图11,以在第一片体1上编织凸条为例,编织的过程中,所述前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所述后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所述凸条沿所述筒状鞋面的周沿延伸,所述凸条以如下方式进行编织:步骤100,纱嘴编织在所述前针床的B和所述后针床的a,所述前针床的A和所述后针床的b为空针,从左至右以一针隔一针依次循环编织;步骤200,纱嘴编织所述前针床的G1,所述后针床的针均为空针,从右向左以一针隔一针只在所述前针床依次循环编织,在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00循环动作4至5次,从而使得凸条4的凸起效果更加明显;步骤300,将步骤1所述后针床的f1、d1、b1、g、e、c以及a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分别对应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E1、C1、A1、F、D以及B上,从而将步骤200中对应的编织线圈包覆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所述步骤200和步骤300之间还设有加纱步骤,加纱步骤是采用穿置不同纱线的加纱纱嘴,具体采用k纱嘴,加纱纱嘴编织所述前针床的B,所述后针床的针均为空针,从左至右以一针隔一针只在所述前针床依次循环编织。
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二片体2一体编织凸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照在第一片体1上编织凸条的方式来进行第二片体2上凸条的编织。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针织一体鞋面的鞋面口结构,包括筒状的鞋面口本体,鞋面口本体的沿轴向的一端为与鞋面体连接的连接端54,另一端为自由端5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鞋面口本体的内侧面的多个第一凸起部51,第一凸起部51沿所述鞋面口本体的径向凸设,多个第一凸起部51之间形成透气通道5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凸起部5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端54,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自由端55,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部51沿周向均匀布设在所述鞋面口本体上。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凸起部51以横编机一体编织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鞋面口本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多个第二凸起部52,第二凸起部5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端54,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自由端55,多个所述第二凸起部52沿周向均匀布设在所述鞋面口本体的外侧面。第二凸起部52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升了整个鞋面口本体的抗拉强度。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凸起部52以横编机一体编织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鞋面口本体上。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凸起部51和所述第二凸起部52交错设置。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口本体由涤纶纱和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氨纶包芯纱为150D的涤纶或者150D的涤纶高弹纱包覆20D的氨纶形成的包芯纱,采用这种结构,能够提升鞋面口本体的弹性,方便整个鞋面的脱穿。
本发明还提出针织一体鞋面的鞋面口的编织工艺,采用至少具有前针床和后针床的电脑横编机进行筒状鞋面编织,筒状鞋面由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围成,第一片体由前针床编织而成,第二片体由后针床编织而成,在编织第一片体时使用前针床的奇数针或者偶数针,在编织第二片体时使用后针床的奇数针或者偶数针,所述前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后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编织的过程中,包括以如下方式进行循环编织:步骤1,横编机的纱嘴k编织在前针床的A和后针床的d,前针床的针和后针床的针均以一针隔三针的方式从左向右依次循环编织下去;步骤2,将前针床的A、E、B1以及F1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对应转移至后针床的a、e、b1以及f1;步骤3,纱嘴k编织在前针床的E1和后针床的g1,前针床的针和后针床的针均以一针隔三针的方式从右向左依次循环编织;步骤4,将后针床上的g1、c1、f以及b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对应转移至前针床的G1、CI、F以及B上;步骤5,将后针床的a、e、b1以及f1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对应转移至前针床的A、E、B1以及F1,接着依次重复一次步骤1和步骤2的动作;步骤6,将前针床的G1、CI、F以及B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对应转移至后针床的g1、c1、f以及b,接着依次重复一次步骤3和步骤4的动作。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针织一体鞋面的色纱翻纱编织工艺,采用至少具有前针床和后针床的电脑横编机进行筒状鞋面编织,筒状鞋面由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围成,第一片体由前针床编织而成,第二片体由后针床编织而成,在编织第一片体时使用前针床的奇数针或者偶数针,在编织第二片体时使用后针床的奇数针或者偶数针,横编机的纱嘴同时输送两种颜色的纱线,在实施例中,一把纱嘴穿设两种颜色的纱线,两种颜色的纱线分别设为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在前针床上编织完第一片体的一行横列后,在后针床上编织第二片体的一行横列,之后通过翻针的方式将前针床的编织线圈转移至后针床上对应的针上并经该针在后针床上编织一行横列,再将后针床的编织线圈通过翻针的方式转移至对应的前针床对应位置。
参照图12,以将第二片体2的底色(第二片体内侧的颜色)转移至第一片体1的表面上(第一片体1的外侧)为例,若同时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以常规方式进行筒状鞋面编织,则第一片体1的外侧呈现第一色纱颜色,内侧呈现第二色纱颜色,第二片体2的内侧呈现第二色纱颜色,外侧呈现第一色纱颜色。编织的过程中,所述前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后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所述第一色纱和所述第二色纱穿设在同一把纱嘴上,所述第一色纱靠近所述前针床排列,所述第二色纱靠近所述后针床排列,纱嘴编织所述前针床的A,所述后针床的a为空针,从左向右以一针隔一针只在前针床依次循环编织,接着,纱嘴编织所述后针床的a,所述前针床的A为空针,从右向左以一针隔一针只在后针床依次循环编织,将所述前针床的A、C、E、G、B1、D1、F1上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b、d、f、a1、c1、e1以及g1上,接着,纱嘴编织所述后针床的b,所述前针床的B为空针,从左向右依次循环编织,之后将所述后针床的g1、e1、c1、a1、f、d以及b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F1、D1、B1、G、E、C以及A。采用这种编织方式,将前针床中已经编织的线圈转移至后针床的空针位上,并且在后针床的空针位上进行编织,编织好之后,再将编织线圈转移至前针床原来的针位,从而可以将第二色纱的颜色凸显在第一片体1的表面。
参照图13,其为本发明中鞋面头部的编织过程示意图;编织的过程中,采用至少一把纱嘴编织,在实施例中,采用k纱嘴,包括以如下步骤:步骤11,前针床D、F、A1、C1为空针,纱嘴从左至右依次编织前针床E、G、B1、D1;步骤12,后针床c1、a1、f、d为空针,纱嘴从右至左依次编织后针床的d1、b1、g、e;步骤13,将前针床E上的编织线圈以翻针方式转移至后针床f,再将后针床f上的编织线圈以翻针方式转移至前针床G,将前针床D1上的编织线圈以翻针方式转移至后针床c1,再将后针床c1上的编织线圈以翻针方式转移至B1,将后针床e上的编织线圈以翻针方式转移至前针床的F,再将前针床F上的编织线圈以编织方式转移至后针床g,将后针床d1上的编织线圈以翻针方式转移至前针床C1,再将前针床C1上的编织线圈以翻针方式转移至后针床b1;步骤14,前针床F、A1为空针,纱嘴从左至右依次编织前针床G、B1;步骤15,后针床c1、a1为空针,纱嘴从右至左依次编织后针床b1、g;步骤16,将前针床G上的编织线圈以翻针方式转移至后针床a1,再将后针床a1上的编织线圈转移至前针床B1,将后针床g上的编织线圈转移至前针床A1,再将前针床A1上的编织线圈转移至后针床上b1;步骤17,纱嘴编织在前针床的B1和b1,完成收针。采用这种结构,将两侧的编织线圈逐渐转移,从而完成无缝收针,鞋面头部无需另外缝接,具有加工效率高的优点。
图14为本发明中,鞋面主体的编织过程示意图,其可以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编织。
在实施例中,采用双针床电脑横编机,所述翻针是指将第一针床的第一织针60上的编织线圈80转移至第二针床上对应的第二织针70上,第一织针6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驱动端和第一编织端,第一驱动端与第一针床的选针器连接,第一驱动端在选针器的作用进行出针和收针动作。第一编织端具有第一勾部61和活动搭接在第一织针60上的第一活动爪62,第一活动爪62的一端为铰接在第一织针60上的第一铰接端622,另一端为能够受编织线圈80作用而摆动的第一自由端621,第一自由端621抵靠在第一勾部61上时,可以实现第一勾部61的闭合。第一活动爪62的摆动范围为:第一自由端621可以以第一勾部61为起始点朝第一驱动端方向摆动,摆动角度小于180度。在第一驱动端与第一活动爪62之间设有第一导针部63,第一导针部63的一端为固定在第一织针60上的第一固定端632,另一端为抵靠在第一织针60上的第一抵靠端631,第一固定端632与第一抵靠端631之间形成供第二织针70穿过的第一导针空间,第二织针70可以从第一导针空间中穿过,并沿与第一导针部63垂直的方向运动,进而从第一抵靠端631与第一织针60之间穿过,从而使得第二织针70从第一导针空间中脱离。本发明中,第一织针60和第二织针70的结构相同,两者仅在设置位置不同。具体地,第二织针70的两端分别为第二驱动端和第二编织端,第二驱动端与第二针床的选针器连接,第二编织端具有第二勾部71和活动搭接在第二织针70上的第二活动爪72,第二活动爪72的一端为铰接在第二织针70上的第二铰接端722,另一端为能够受编织线圈80作用而摆动的第二自由端721,在第二驱动端与第二活动爪72之间设有第二导针部73,第二导针部73的一端为固定在第二织针70上的第二固定端732,另一端为抵靠在第二织针70上的第二抵靠端731,第二固定端732与第二抵靠端731之间形成供第一织针60穿过的第二导针空间。
本发明中将编织线圈80从第一织针60转移至第二织针70采用如下步骤操作:步骤10,编织线圈80编织完后挂在第一勾部61上,第一活动爪62的第一自由端621抵靠在第一勾部61上将第一勾部61闭合,第一织针60往出针方向运动,编织线圈80作用在第一铰接部622上并使得第一自由端621绕着第一铰接部622摆动,从而将第一自由端621顶开,编织线圈80移动至第一导针部63;步骤20,第一织针60继续向出针方向运动,并使第一导针部63(具体是第一导针空间)移动至对应第二织针70的位置,第二织针70在第二勾部71打开的情况下往出针方向运动并依次穿过编织线圈80和第一导针空间,第二活动爪72的第二自由端722被充分打开;步骤30,第一织针60往收针方向运动,第二织针70随着编织线圈80在第一织针60上以垂直第一织针60的方向滑动,编织线圈80从第一导针空间中移出并移动至第一自由端621处,编织线圈80带动第一自由端621绕着第一铰接端622摆动,将第一自由端621顶起,从而使得第一自由端621抵靠在第一勾部61上将第一勾部61闭合;步骤40,第一织针60继续往收针方向运动,编织线圈80沿着第一活动爪62滑动并从第一勾部61中滑离,此时编织线圈挂置在第二织针70的第二勾部71上。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针床的横移,从而将前针床上的编织线圈转移至后针床不同位置的织针上,也即可以将编织线圈转移至正前方、左前方或右前方、正后方、左后方以及右后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介绍到的一体鞋面,其呈筒状结构,类似于袜子,其包括与人体的足部的底部对应的支撑部和与足部的脚背和脚踝对应的鞋面体部,后续可以通过蒸汽定型的方式使得鞋面保持一定的造型,保持鞋面美观,本发明的鞋面可以直接作为鞋子或袜子出售和使用,也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工,在鞋面的下表面进一步增加鞋底,例如可以是EVA鞋底或者橡胶鞋底,以增强鞋底的耐磨性。
本发明所说的一针隔一针,例如以前针床为例,在前针床上,相邻的两根织针,一根织针进行编织,另一根织针不编织,形成空针。一针隔三针,例如以前针床为例,一根织针进行编织,该织针左侧的三根织针和右侧的三根织针均不进行编织,形成空针。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9)

1.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采用至少具有前针床和后针床的横编机进行筒状鞋面的编织,筒状鞋面由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围成,第一片体由前针床编织而成,第二片体由后针床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横编机的纱嘴同时输送两种颜色的纱线,两种颜色的纱线分别设为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在前针床上编织完第一片体的一行横列后,在后针床上编织第二片体的一行横列,之后通过翻针的方式将前针床的编织线圈转移至后针床上对应的针上并经该针在后针床上编织一行横列,再将后针床的编织线圈通过翻针的方式转移至对应的前针床对应位置,编织的过程中,所述前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后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所述第一色纱和所述第二色纱穿设在同一把纱嘴上,所述第一色纱靠近所述前针床排列,所述第二色纱靠近所述后针床排列,纱嘴编织所述前针床的A,所述后针床的a为空针,从左向右以一针隔一针只在前针床依次循环编织,接着,纱嘴编织所述后针床的a,所述前针床的A为空针,从右向左以一针隔一针依次循环编织,将所述前针床的A、C、E、G、B1、D1、F1上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b、d、f、a1、c1、e1以及g1上,接着,纱嘴编织所述后针床的b,所述前针床的B为空针,从左向右依次循环编织,之后将所述后针床的g1、e1、c1、a1、f、d以及b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F1、D1、B1、G、E、C以及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片体和/或所述第二片体上设有凸条,编织的过程中,所述前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所述后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凸条沿所述筒状鞋面的周沿延伸,凸条以如下方式进行编织:步骤100,纱嘴编织在所述前针床的B和所述后针床的a,所述前针床的A和所述后针床的b为空针,从左至右以一针隔一针依次循环编织;步骤200,纱嘴编织所述前针床的G1,所述后针床的针均为空针,从右向左以一针隔一针只在所述前针床依次循环编织;步骤300,将步骤1所述后针床的f1、d1、b1、g、e、c以及a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分别对应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E1、C1、A1、F、D以及B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0循环动作4至5次后,进行步骤300的动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编织的过程中,通过编织线圈的转移并在被转移的编织线圈处形成通孔,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一片体和/或者所述第二片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编织的过程中,所述前针床上的针自左至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所述后针床上的针自左到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所述第一片体上的通孔以如下方式编织:纱嘴编织所述前针床的B,所述后针床的b为空针,从左向右只在所述前针床以一针隔一针依次循环编织,将所述前针床的B上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c上,再将所述后针床的c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D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体的通孔以如下方式编织,所述纱嘴编织所述后针床的g1,所述前针床的G1为空针,从右至左只在所述后针床以一针隔一针依次循环编织,将所述后针床b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C上,再将所述前针床的C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d。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编织的过程中,所述前针床上的针自左至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所述后针床上的针自左到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所述第一片体上的通孔以如下方式编织:纱嘴编织所述前针床的B,所述后针床的b为空针,从左向右只在所述前针床以一针隔一针依次循环编织,将所述前针床的D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c,再将所述后针床的c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B上,将所述前针床的F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g,再将所述后针床的g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A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体上的通孔以如下方式编织:纱嘴编织所述后针床的g1,所述前针床的G1为空针,从右至左只在所述后针床以一针隔一针依次循环编织,将所述后针床的d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C,再将所述前针床的C的编织线圈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b,将所述后针床的f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前针床的G,再将所述前针床的G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所述后针床的a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针是指将第一针床的第一织针上的编织线圈转移至第二针床上对应的第二织针上,第一织针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驱动端和第一编织端,第一驱动端与第一针床的选针器连接,第一编织端具有第一勾部和活动搭接在第一织针上的第一活动爪,第一活动爪的一端为铰接在第一织针上的第一铰接端,另一端为能够受编织线圈作用而摆动的第一自由端,在第一驱动端与第一活动爪之间设有第一导针部,第一导针部的一端为固定在第一织针上的第一固定端,另一端为抵靠在第一织针上的第一抵靠端,第一固定端与第一抵靠端之间形成供第二织针穿过的第一导针空间,第二织针的两端分别为第二驱动端和第二编织端,第二驱动端与第二针床的选针器连接,第二编织端具有第二勾部和活动搭接在第二织针上的第二活动爪,第二活动爪的一端为铰接在第二织针上的第二铰接端,另一端为能够受编织线圈作用而摆动的第二自由端,在第二驱动端与第二活动爪之间设有第二导针部,第二导针部的一端为固定在第二织针上的第二固定端,另一端为抵靠在第二织针上的第二抵靠端,第二固定端与第二抵靠端之间形成供第一织针穿过的第二导针空间,将编织线圈从第一织针转移至第二织针采用如下步骤操作:步骤10,编织线圈编织完后挂在第一勾部上,第一活动爪的第一自由端抵靠在第一勾部上将第一勾部闭合,第一织针往出针方向运动,编织线圈将第一自由端顶开并移动至第一导针部;步骤20,第一织针继续向出针方向运动,并使第一导针部移动至对应第二织针的位置,第二织针在第二勾部打开的情况下往出针方向运动并依次穿过编织线圈和第一导针空间;步骤30,第一织针往收针方向运动,第二织针随着编织线圈在第一织针上滑动,编织线圈移动至第一自由端处将第一自由端顶起,从而使得第一自由端抵靠在第一勾部上将第一勾部闭合;步骤40,第一织针继续往收针方向运动,编织线圈沿着第一活动爪滑动并从第一勾部中滑离。
CN201710565505.6A 2017-07-12 2017-07-12 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 Active CN107385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5505.6A CN107385656B (zh) 2017-07-12 2017-07-12 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5505.6A CN107385656B (zh) 2017-07-12 2017-07-12 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85656A CN107385656A (zh) 2017-11-24
CN107385656B true CN107385656B (zh) 2019-05-17

Family

ID=60339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5505.6A Active CN107385656B (zh) 2017-07-12 2017-07-12 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856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4757B (zh) * 2017-12-13 2019-06-25 慈星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鞋面的编织方法
CN111566272B (zh) * 2018-01-19 2022-03-04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针织抗拉结构
CN108950845B (zh) * 2018-07-23 2020-06-30 福建荣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网孔结构的袜机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9183262B (zh) * 2018-08-03 2020-05-22 张英旺 一体成型宽口针织鞋面及其针织工艺
CN108823772B (zh) * 2018-08-09 2020-04-07 福建荣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具多层结构的横机织物及双针床横机编织多层织物的方法
CN110353344B (zh) * 2019-05-29 2021-07-02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成型的针织鞋生产工艺以及一种针织鞋
CN110117869A (zh) * 2019-06-17 2019-08-13 鹤山精丰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在织物表面制得透气网孔的方法及鞋面
CN110284248A (zh) * 2019-07-22 2019-09-27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镂空横编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CN111850784A (zh) * 2020-07-24 2020-10-30 福建显荣针织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横机无缝一体成型的鞋面及制造方法
CN112831902A (zh) * 2020-07-28 2021-05-25 惠州学院 一种在双针床横机上编织圆筒状令士的方法
CN114224026B (zh) * 2021-12-31 2024-08-30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合一体编织的飞织鞋面及编织工艺
CN114717729B (zh) * 2022-04-14 2024-07-05 丁妈造 一种鞋面材料的编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95363B1 (en) * 2006-03-20 2014-10-08 Shima Seiki Mfg., Ltd Method for knitting fabric and design device
CN102776688B (zh) * 2012-07-27 2013-10-30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编机中二色绞花的编织方法
JP6211482B2 (ja) * 2014-08-08 2017-10-11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フットウェアの編成方法
WO2016115231A2 (en) * 2015-01-16 2016-07-21 Nike Innovate C.V. Method of simultaneously knitting opposing sides of an article of footwear
CN206052292U (zh) * 2016-08-23 2017-03-29 泉州市永祺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横机用双孔固色纱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85656A (zh)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5656B (zh) 针织一体鞋面的编织工艺
CN107217377B (zh) 单层针织一体鞋面的制作工艺
CN107299453A (zh) 一种针织一体鞋面的鞋面口结构及其编织工艺
JP5596014B2 (ja) 筒状編地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TWI586290B (zh) 鞋面之編織方法
JP6248214B2 (ja) バンド部がカバーリング糸から形成された靴下
CN105121725B (zh) 鞋帮的制造方法以及鞋帮
CN105247125B (zh) 编织鞋类元件的方法以及用该方法所获得的鞋类元件
US9441315B2 (en) Method for knitting knitted fabric and knitted fabric
CN107348601B (zh) 一种具有织带的针织一体鞋及其编织工艺
TW201903236A (zh) 橫編機編織的立體鞋肧及其織造方法
CN107287748A (zh) 一体鞋面局部加弹结构及其编织工艺
CN108588998B (zh) 一种编织形成耳片结构的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08606409B (zh) 改进的百叶窗式立体条纹鞋面
CN207002950U (zh) 一种针织一体鞋面的鞋面口结构
CN107361470A (zh) 具有调整片的一体鞋面及其编织工艺
TWM543587U (zh) 休閒鞋之鞋舌與鞋身連接處的一體成形編織結構
CN107974757B (zh) 一种3d鞋面的编织方法
CN207041027U (zh) 一种具有织带的针织一体鞋
CN107338564B (zh) 一种袜机一体编织的鞋面及其编织工艺
CN106637639B (zh) 一种鞋后跟成型编织方法
CN107105820B (zh) 鞋帮的编织方法及鞋帮
CN207002951U (zh) 一体鞋面局部加弹结构
CN207084291U (zh) 具有调整片的一体鞋面
CN106801289A (zh) 一种鱼鳞花的编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