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78799B - 抛丸器 - Google Patents

抛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78799B
CN107378799B CN201710838491.0A CN201710838491A CN107378799B CN 107378799 B CN107378799 B CN 107378799B CN 201710838491 A CN201710838491 A CN 201710838491A CN 107378799 B CN107378799 B CN 1073787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eat
shot blasting
shot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384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78799A (zh
Inventor
颜新宇
王守仁
王高琦
温道胜
王立虎
王鑫松
付坤
张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Jinan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Jin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Jinan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Jinan
Priority to CN2017108384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787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78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8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78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8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5/00Devices or accessories for generating abrasive blasts
    • B24C5/06Impeller wheels; Rotor blad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5/00Devices or accessories for generating abrasive blasts
    • B24C5/06Impeller wheels; Rotor blades therefor
    • B24C5/062Rotor blades or vanes; Lock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5/00Devices or accessories for generating abrasive blasts
    • B24C5/06Impeller wheels; Rotor blades therefor
    • B24C5/066Housing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l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丸器,包括壳体,以及容置在壳体内的抛丸轮、与抛丸轮同轴装配的分丸轮,还包括从一端装配在壳体上,并向分丸轮提供弹丸的进料装置,所述分丸轮的一端为用于与抛丸轮间装配的座,另一端为用于承接进料装置的端环体,座与端环体间环形排列有用于确定分丸孔的柱体;所述柱体至少离心侧和周向侧为粉末冶金材料体。依据本发明使用寿命相对比较长,并且成本相对比较低。

Description

抛丸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丸器。
背景技术
抛丸技术是将来自进丸管的弹丸,经过分丸轮的初步加速,通过套在分丸轮外的定向套抛出,而后被叶片承接,沿叶片表面通过离心力继续加速,飞出抛丸器,从而实现对各种零部件表面的抛丸清理和强化。
由于抛丸清理不受被清理件大小、形状和重量的限制,而且能够提高机械产品和金属构件的抗疲劳性能,消除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的消除需要比较大的机械冲击,因此,要求冲击到零件表面的弹丸的速度非常快。另外,弹丸本身应是理想状态下的球形,但实际制作出来的弹丸难以做到理想的球形结构。并且为了节约成本,弹丸通常要回收利用,新的弹丸都要混入一定量的回收到的弹丸。通常,被回收利用的弹丸因产生了机械撞击而使其圆度变得更差,并且很大比例的回收得到的弹丸本身会存在凹坑或者破损,这些弹丸会对抛丸器产生比较大的磨损。
抛丸器中易于被磨损的部件主要是分丸轮和叶片,相对而言,由于弹丸在叶片表面的速度更快,因此,现在抛丸器失效研究的重点也主要落在叶片上,而对分丸轮较少关注。
分丸轮失效表现在区域不平衡上,用于确定分丸口的柱体会受到弹丸的直接冲击和摩擦,易于失效,而分丸轮的其余部位则不容易失效。藉此会产生短板效应,若因柱体失效而报废整个分丸轮,则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如中国专利文献CN2885505Y,其对分丸器的一些基本参数给出了说明,例如其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指出,所限定抛丸器的最大抛丸量可以达到19吨/小时,而弹丸的最终速度可以达到60米/秒,足见分丸轮和叶片所使用的环境。此外,其还指出,所使用的弹丸除了弹丸外,还包括棱角钢砂,而带有棱角的弹丸所产生的摩擦更加剧烈。其用于解决磨损问题的技术手段是,分丸轮、叶片等易损件采用高铬抗磨铸铁材料铸造,以提高零件本身的耐磨性能,然而,如前所述,例如分丸轮,并非各处的耐磨性均有相同的要求,整体铸造尽管可以解决区域耐磨性的问题,但整体耐磨性的提高也意味着材料性能的浪费。
同样,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640176U,其将分丸轮区分为安装座和筒体两个部件,为了提高耐磨性能,其筒体和安装座均采用高锰合金铸铁一体注塑成型。换言之,其整体材质仍然一致,存在着材料性能的浪费,而使的整体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相对比较长,并且成本相对比较低的抛丸器。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抛丸器,包括壳体,以及容置在壳体内的抛丸轮、与抛丸轮同轴装配的分丸轮,还包括从一端装配在壳体上,并向分丸轮提供弹丸的进料装置,所述分丸轮的一端为用于与抛丸轮间装配的座,另一端为用于承接进料装置的端环体,座与端环体间环形排列有用于确定分丸孔的柱体;
所述柱体至少离心侧和周向侧为粉末冶金材料体。
上述抛丸器,可选地,所述柱体具有:
第一结构,整体为粉末冶金材料体;或
第二结构,柱体包括与端环体和座一体的基体柱和一粉末冶金材料材质的槽体;
相应于第一结构,于座和端环体上开有嵌装槽,以用于柱体在座和端环体上的装配;
相应于第二结构,槽体扣在柱体上,而包绕槽体的向心侧和周向的两侧。
可选地,相应于第一结构,嵌装槽具有分丸轮轴向的约束结构。
可选地,所述嵌装槽为第一燕尾槽或第一T型槽。
可选地,抛丸轮具有单端座板,该单端座板为叶轮,叶轮上设有叶片固定结构;
相应地,叶片通过所述叶片固定结构固定在叶轮上。
可选地,叶片为从向心端到离心端的两节段结构;
上述的两节段结构中的两节段为平板;
两平板间通过与两平板相对端相切的过渡弧连接。
可选地,位于离心段的平板长度d2大于位于向心端的平板长度d1。
可选地,d2为1.2~1.5倍的d1。
可选地,两平板间的夹角为165~175度。
可选地,叶片固定结构为成型在叶轮端面的第二燕尾槽或者第二T型槽,并在第二燕尾槽或者第二T型槽的离心端设有第一销孔;
相应地,叶片的座部构造为燕尾结构或者T型结构,并相应开有第二销孔或挡座;
提供一连接销,通过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或挡座约束叶片的离心向自由度。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分丸轮,该分丸轮既不是常规材质的分丸轮,也不是整体的昂贵材质的分丸轮,而只是对分丸轮的柱体进行加强,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具有比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一种抛丸器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应于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分丸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分丸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抛丸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进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叶片结构参数图。
图中:1.进料装置,2.分丸轮,3.抛丸轮,4.壳体,5.主轴,6.环形压板。
11.料斗,12.抛出窗口,13.分丸轮容置腔。
21.进丸口,22.端环体,23.镶柱,24.座板,25.座,26.基体柱,27.镶块。
31.叶片,32.叶轮。
311.离心端,312.挡座,313.安装座,314.向心端,315.第一段,316.过渡段,317.第二段。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主轴5是抛丸器的基础参考系,分丸轮2、抛丸轮3、壳体4、定向套等基本部件都需要与主轴5保持较高的同轴度。抛丸器上主要部件在主轴5轴向的两端,例如主轴5的轴向,用于确定端面。
在图1中壳体4的左端盖设有轴承座,用于主轴5的引入,壳体4的右端盖用于安装进料装置1。
主轴5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壳体4上,并通过轴承座孔探入到壳体4内部,该探入到壳体4内的轴头用于安装抛丸轮3和分丸轮2,图8中具有抛丸窗口12的套体结构为定向套,分丸轮2位于定向套内,通过抛丸窗口12抛出后进入到抛丸轮3中。相对而言,抛丸器中受摩擦力最大的部件是抛丸轮3的叶片31,次之是分丸轮2,再者是定向套,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目的是分丸轮2的耐磨性问题。再一目的是抛丸轮3的装配结构事宜。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其壳体4与鼓风机的风鼓壳体相似,都是鼓型结构,即具有主轴5轴向的两个端盖和大致以主轴5轴线为轴的柱面或者大致的回转体结构,用以确定一个大致是柱面或者两端小中间大的鼓型内腔。
壳体4两个端盖中的一个可以与回转体结构整体铸造成型,也可以两个端盖单独成型后与独立成型的壳体4主体组配。
抛丸器的功能部件大多数都被容置在壳体4内,其中的由主轴5驱动的部件是抛丸轮3和分丸轮2,主轴5位于壳体4内的轴头通过键或者其他固定结构将抛丸轮3安装在上述轴头上,而分丸轮2通常直接或者间接的安装在主轴5上。
在图3所示的分丸轮2的右端,是分丸轮2的座25,该座25具有一个圆柱头,圆柱头与图中座板24连接的一端侧面设有键,而在图5所示的抛丸轮3上的中心孔(图6中所示的座孔324)则开有对称设置的键槽,相应地,分丸轮2的座25可以安装在抛丸轮3的中心孔上,然后轴向固定,实现两者的同轴装配。
图1中,从进料装置1进入的弹丸通过自重产生的加速抛射进入到分丸轮2中,在分丸轮2通过主轴驱动所产生的旋转,使弹丸得到初步加速,相对而言,虽然弹丸在分丸轮2中的速度相对比较慢,但也因为速度慢,而在分丸轮2中滞留的时间稍长,其所受到的磨损比抛丸轮3稍小,而在抛丸器处于第二易于被磨损的部件。
一般而言,分丸轮2是一体成型,例如由铸钢材料整体铸造成型,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加工后产生,其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但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由于受材料本身性能的限制,使的其易于被磨损而失效。
在背景技术部分所引用的文献中,尽管也存在简单组装结构的分丸轮2,但其主要部分仍然需要整体成型,并且为了满足整体的成型,要求被整体成型的各个部分的材质完全一样,为了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分丸轮2整体上由贵重合金制作而成,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640176U中采用高锰合金铸铁整体成型,而中国专利文献CN2885505Y则由高铬铸铁合金整体铸造而成。
整体铸造工艺性简单,分丸轮2的使用寿命也很长,但整体成本偏高,其更换必须整体更换。
由于分丸轮2的转速比较高,例如在一些应用中可以达到2460r/min,整体铸造有其重要的技术性和工艺性要求,在于高速转动下,若分丸轮2各个部分不同心,易于产生比较大的震动,不仅噪音大,而且容易损伤主轴5的轴承。而整体铸造,则易于保证分丸轮2各个部分同轴,换言之,产生偏心的概率相对较低。
另,参见图3所示的结构,类同于鼠笼式电动机的定子形状,其具有一个座25,该座25用于分丸轮2在叶轮32或者主轴5上的装配,并具有一个端环体22,环内部分用作进丸口21,用于承接来自进料装置1抛射的弹丸。
分丸轮2首先要保证的是端环体22与座25间的同轴度,能做到理想的同轴度最好,即便是达不到理想的同轴度,也需要比较高的同轴度,例如同轴度为0.01mm。
整体制造时,图3中所示的座25、座板24、镶柱23、端环体22一体成型,易于保证同轴度,也易于保证镶柱23在分丸轮2周向分布的均匀性和各自装配结构的一致性。从而保证镶柱23间所确定分丸口(或孔,术语名称不同,但实质结构相同)的一致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分丸轮2中的镶柱23或者镶块27与弹丸直接接触,而易于失效,因此,这两类部件采用耐磨性能比较好的粉末冶金材料制作。
粉末冶金是以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粉末冶金法与生产陶瓷有相似的地方,均属于粉末烧结技术,因此,一系列粉末冶金新技术也可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关于粉末冶金工艺已经比较成熟,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发明的构思,例如镶柱23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粉末冶金选材范围比较广,并且绝大多数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此外,目前还存在对粉末冶金材料进一步改性,从而提高其某一方面性能的材料,例如粉末冶金烧结铁基材料,如Fe-C-RE和Fe-C-Cu-P-Mo等粉末冶金材料,通过表面改性,可以获得更佳的耐磨性。对此,在粉末冶金领域也属于常规的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记用于连接端环体22和座板24的结构部分为柱体,该柱体有部分结构与弹丸不产生接触,因此,该部分结构可以采用常规材质,例如铸钢,需要进行耐磨性加强的部位是柱体至少离心侧和周向侧,离心侧和周向侧为粉末冶金材料体。图3中的镶柱23大致是一个四棱体结构,其中除了离心侧的侧面外,其余侧面为粉末冶金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面在几何中仅是不具有厚度的几何元素,因此,所谓的离心侧的侧面,受柱体其余部分的构造,其余部分至少应当具备相应的厚度,因此,离心侧的侧面采用常规材料并不是全部,而是局部结构。
图3显示了一种柱体结构,在图3中,柱体整体由粉末冶金材料制作而成,记为第一结构。
第一结构中,镶柱23与端环体22和座25(通常记座板24为座25的一部分,以下类同)之间的连接采用嵌装槽进行连接,镶柱23与嵌装槽之间采用过盈连接,过盈连接结构简单,不需要额外的紧固件。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镶柱23连接的结构主要用来克服镶柱23的离心力,而弹丸作用于镶柱23上的力相比于镶柱23所受到的离心力可以忽略,而单纯的离心力完全可以基于过盈配合克服,实现镶柱23与端环体22和座25的可靠连接。
组装分丸轮2时需要专门的工装,该工装具有一个圆柱头,端环体22恰好能够套在在圆柱头上,与圆柱头相对地,提供具有一键槽的管套,该管套与座25适配连接,并顶压在圆柱头的端面。管套与圆柱头通过架体以保证同轴度。
对于端环体22与座25之间的距离,则不必专门定位,在嵌装槽安装镶柱23时,即能够确定端环体22与座25间的位置关系。
图3所示的分丸轮2作为一个总成,其维持总成的构造完全依赖于镶柱23与嵌装槽间的结合力,分丸轮2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回转,对抗剪能力要求较低,对抗拉能力要求则更低,单纯的依靠镶柱23与嵌装槽间的结合力可以满足构造要求。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构造异型的嵌装槽和匹配的镶柱头,可以增加结合面的面积,使结合更加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嵌装槽构造为燕尾槽或者T型槽,比单纯的矩形槽接触面积大,可以提高结构可靠性,并且燕尾槽和T型槽具有对镶柱23在分丸轮2轴向的约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则参见说明书附图4,在图4中,端环体22、座板24和座25可以一体成型,一体成型意味着端环体22与座板22间存在连接体,该连接体即为如图4中所示的基体柱,该基体柱与端环体22、座板24和座25整体成型,例如制造成型,易于保证端环体22与座25间保持较好的同轴度,并且整体结构可靠性远高于图3所示的结构。
第二结构中,基体柱26相比于主体,需预留出嵌装余量,相应地,提供槽型的镶块27,镶块27的槽与基体柱26也通过过盈配合装配,换言之,镶块27通过槽与基体柱26的配合实现压合。
基体柱26与端环体22、座板22一体成型,对于镶块27的装配而言,纯粹的镶柱23的装配工艺要简单。
关于抛丸轮3,通常具有两个座板,构成抛丸轮3的两个端板,叶片31通常采用两端固定方式,相应安装在两个端板上,这种结构装配可靠性高,可以保证叶片的动刚度。不过发明人认为由于叶片自身刚度比较高,采用双端板的必要性并不是很大,并且弹丸是向离心侧抛离,而不会沿抛丸轮3的轴向抛射,单端固定,装配工艺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对叶片31采用单端固定,固定端提供叶轮32,叶轮32是叶片31的安装基体,在图5和6所示的结构中,用于叶片安装的结构是叶片槽323,利用型锁和实现连接,对叶片31自身刚度破坏小。
对于双端固定的叶片31,大多采用穿设螺栓的方式对叶片31进行固定,需要在叶片31上开螺栓孔,而叶片31通常比较薄,开螺栓孔后,对局部强度削弱比较明显。
在图7和图9中,叶片31为从向心端到离心端的两节段结构,如图7中所示的第一段315和第二段317,这两段均为平板,两段之间通过如图7中所示的过渡段316平滑过渡,过渡段316与第一段315和第二段317均相切,保证叶片31的连续性。
目前叶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叶片,叶片的工作面是平板,另一种是前曲叶片,叶片的工作面是弧面或者其它曲面,图7所示的叶片结构相较于平面叶片,第一段315和第二段317间的夹角越大,叶片31所受压力越大,故抛射速度越大,但对叶片31的磨损也越严重,故寿命越短;对于前曲叶片,由于该前曲叶片还要受到一个比较大的向心力,故本实施例中的叶片31所受到的压力要小一些,抛射速度要小一些,但是寿命有所提升,相对而言,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叶片31兼具平面叶片和前曲叶片的有点。
由于弹丸在叶片31上一直被加速,所以理论上叶片31平面越长,速度越大;又因为在叶片31离心端311的平板部分的压力明显大于向心端314的平板部分的压力,故增加叶片31离心端311的平板部分的长度,增速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位于离心端311的平板长度d2大于位于向心端314的平板长度d1。
优选地,d2为1.2~1.5倍的d1。
此外,如前所述,综合考虑叶片磨损与抛射速度的关系,同一叶片上的两平板间的夹角为165~175度。
进而,关于叶片31的固定结构,构造为成型在叶轮端面的第二燕尾槽或者第二T型槽,如图6中所示的叶片槽323,并在第二燕尾槽或者第二T型槽的离心端设有第一销孔,如图6中所示的销孔321。
相应地,叶片31的座部,如图7中所示的安装座313,构造为燕尾结构或者T型结构,并相应开有第二销孔或挡座。
提供一连接销,通过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或挡座约束叶片的离心向自由度。
当如图7所示,叶片上为连接销所约束的结构是挡座312,而不是销孔,这种结构的应力集中比较小,有利于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相应地,在此条件下,连接销构造为挡销。
此外,如图8所示,料斗11(又称进丸管)与定向套构造为一体,一体铸造。定向套部分长度L,定向套开口为一正方形,如图8中所示的抛出窗口12,其边长取l,为保证弹丸高效抛出,故开口大小为:
L=(0.4-0.6)l。
假设料斗11尾端延伸到定向套部分的水平距离为L’,则:
L’=(0.3-0.35)L。
假设料斗11外壁(远离壳体4的壁面)与水平的夹角为A,内壁(靠近壳体4的壁面)与水平的夹角为A’,料斗上半部直线部分与下面圆弧部分相切,内圆弧(上母线)半径为R1,外圆弧(下母线)半径为R2,且内外圆弧同圆心,圆心与开口左侧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为减小弹丸对管道的冲击,取:
夹角为A’=(1.3-1.5)A。
A=(40-60)°。
对于抛丸轮的其它结构参数,分述如下:
假设分丸轮总长度为E,如镶柱23的长度为e1,则:
e1=(0.70-0.85)E。
假设镶柱23单侧超出分丸轮窗口的距离为e2(与嵌装槽配合的部分),为保证配合可靠,取:
e2=0.03-0.05E。
假设叶片31片体厚度为h,叶片固定部分(安装座313在叶片厚度方向上的厚度)厚度为H,则:
h=(0.25-0.35)H。
假设叶片固定部分的倒角为α(安装座313采用燕尾结构时,此处的α为燕尾的底角),则:
α=25-35°。

Claims (9)

1.一种抛丸器,包括壳体,以及容置在壳体内的抛丸轮、与抛丸轮同轴装配的分丸轮,还包括从一端装配在壳体上,并向分丸轮提供弹丸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丸轮的一端为用于与抛丸轮间装配的座,另一端为用于承接进料装置的端环体,座与端环体间环形排列有用于确定分丸孔的柱体;
所述柱体至少离心侧和周向侧为粉末冶金材料体;
端环体与座间的同轴度为0.01mm;
所述柱体具有:
第一结构,整体为粉末冶金材料体;或
第二结构,柱体包括与端环体和座一体的基体柱和一粉末冶金材料材质的槽体;
相应于第一结构,于座和端环体上开有嵌装槽,以用于柱体在座和端环体上的装配;
相应于第二结构,槽体扣在柱体上,而包绕槽体的向心侧和周向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器,其特征在于,相应于第一结构,嵌装槽具有分丸轮轴向的约束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装槽为第一燕尾槽或第一T型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抛丸器,其特征在于,抛丸轮具有单端座板,该单端座板为叶轮,叶轮上设有叶片固定结构;
相应地,叶片通过所述叶片固定结构固定在叶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丸器,其特征在于,叶片为从向心端到离心端的两节段结构;
上述的两节段结构中的两节段为平板;
两平板间通过与两平板相对端相切的过渡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丸器,其特征在于,位于离心段的平板长度d2大于位于向心端的平板长度d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丸器,其特征在于,d2为1.2~1.5倍的d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丸器,其特征在于,两平板间的夹角为165~175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丸器,其特征在于,叶片固定结构为成型在叶轮端面的第二燕尾槽或者第二T型槽,并在第二燕尾槽或者第二T型槽的离心端设有第一销孔;
相应地,叶片的座部构造为燕尾结构或者T型结构,并相应开有第二销孔或挡座;
提供一连接销,通过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或挡座约束叶片的离心向自由度。
CN201710838491.0A 2017-09-18 2017-09-18 抛丸器 Active CN107378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8491.0A CN107378799B (zh) 2017-09-18 2017-09-18 抛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8491.0A CN107378799B (zh) 2017-09-18 2017-09-18 抛丸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8799A CN107378799A (zh) 2017-11-24
CN107378799B true CN107378799B (zh) 2023-09-26

Family

ID=60351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38491.0A Active CN107378799B (zh) 2017-09-18 2017-09-18 抛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787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0928A (zh) * 2019-07-03 2019-08-27 大丰市申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拼装抛丸器护罩
CN111781079B (zh) * 2020-07-21 2023-08-25 山东开泰抛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磨料性能测试试验机
CN113478400A (zh) * 2021-07-13 2021-10-08 齐齐哈尔赛石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抛丸器壳体
CN114505791B (zh) * 2022-03-22 2023-09-01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抛丸器叶片及叶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1546A (zh) * 2011-11-14 2012-03-14 大丰市昕晨机械有限公司 抛丸器
CN202640171U (zh) * 2012-04-27 2013-01-02 铜陵安东铸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抛丸机用叶轮叶片
CN202640176U (zh) * 2012-04-27 2013-01-02 铜陵安东铸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抛丸机用分丸轮
CN202985359U (zh) * 2012-11-03 2013-06-12 山东省高密市东兴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抛丸器
CN103537989A (zh) * 2013-10-18 2014-01-29 山东开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分丸轮双定向套抛丸器
CN103586783A (zh) * 2013-11-08 2014-02-19 山东开泰抛丸机械有限公司 抛丸器的新型双支承结构
EP2826593A1 (en) * 2013-07-19 2015-01-21 Prefer - Equipamentos Para Decapagem LDA. Shot blasting turbine and components
CN105313020A (zh) * 2014-07-14 2016-02-10 大丰江华机械厂 一种分丸轮
CN206169904U (zh) * 2016-11-14 2017-05-17 天津金润复合钢管有限公司 抛丸器及其抛头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1546A (zh) * 2011-11-14 2012-03-14 大丰市昕晨机械有限公司 抛丸器
CN202640171U (zh) * 2012-04-27 2013-01-02 铜陵安东铸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抛丸机用叶轮叶片
CN202640176U (zh) * 2012-04-27 2013-01-02 铜陵安东铸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抛丸机用分丸轮
CN202985359U (zh) * 2012-11-03 2013-06-12 山东省高密市东兴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抛丸器
EP2826593A1 (en) * 2013-07-19 2015-01-21 Prefer - Equipamentos Para Decapagem LDA. Shot blasting turbine and components
CN103537989A (zh) * 2013-10-18 2014-01-29 山东开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分丸轮双定向套抛丸器
CN103586783A (zh) * 2013-11-08 2014-02-19 山东开泰抛丸机械有限公司 抛丸器的新型双支承结构
CN105313020A (zh) * 2014-07-14 2016-02-10 大丰江华机械厂 一种分丸轮
CN206169904U (zh) * 2016-11-14 2017-05-17 天津金润复合钢管有限公司 抛丸器及其抛头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离散元分析的抛丸器弹丸运动过程仿真;侯琳;王守仁;杨丽颖;翟永真;陈雪梅;;铸造设备与工艺(03);第5-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8799A (zh)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8799B (zh) 抛丸器
CN101265816A (zh) 转子组件及其形成方法
JP2012251427A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CN101218435A (zh) 离心式压缩机
CN109563842A (zh) 压缩机装置
CN105498909A (zh) 一种破碎机转子
WO2006068540A2 (fr) Concasseur excentrique a cone
KR20110051264A (ko) 레이디얼장치용 운동휠
CN105526170B (zh) 一种旋转压缩机的平衡块及具有其的双缸双级压缩机
CN207155588U (zh) 抛丸器
CN207807462U (zh) 抛丸清理装置
CN101338768A (zh) 风扇叶轮
CN117940218A (zh) 转子
CN212237515U (zh) 一种转子架耐久使用的反击式破碎机
CN204710451U (zh) 阻尼减震多转锤式破碎机
CN112332602A (zh) 一种可快速停机的电机
EP2472114A1 (en) Scroll fluid machine
CN102513187B (zh) 一种双通道破碎物料的方法及破碎机
CN208835885U (zh) 一种电机壳、轮毂电机及机动车
CN204768938U (zh) 驱动物料相互撞击破碎的设备
CN204921470U (zh) 一种轴流风机鼓筒式转子
CN204710449U (zh) 阻尼减震降噪交错多锤破碎机
CN204891989U (zh) 多重逆向颗粒矿物破碎机
CN104826697A (zh) 阻尼减震多转锤式破碎机
CN201198890Y (zh) 一种发动机的带塑料风叶的组合飞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