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9181A -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39181A
CN107339181A CN201710552771.5A CN201710552771A CN107339181A CN 107339181 A CN107339181 A CN 107339181A CN 201710552771 A CN201710552771 A CN 201710552771A CN 107339181 A CN107339181 A CN 107339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engine
supporting device
inlet tube
engine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27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伟江
黄子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Sheng Bai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Sheng Ba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Sheng Bai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Sheng Ba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527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391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39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91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4Intake manifo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及车辆,该进气管包括导管本体,具有让空气流动的空气流通道,沿进气方向该空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敞开口和第二敞开口;第一引擎助燃器,设置在空气流通道的进风侧,用于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活化和细微化;该导管本体与第一引擎助燃器为不可拆卸的一体式结构。该车辆使用了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通过该技术实现了导管本体和第一引擎助燃器的精确、稳固连接,在使用的时候也非常方便,只需要将进气管更换即可;并且在使用过程不会发生松动、脱落;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降低废气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进气管,尤其是一种具有助燃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车辆,能够对进入发动机进气管的空气进行活化和细微化。
背景技术
进气管是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非常重要的零部件,通过进气管的进气口吸入空气,经空滤器过滤后进入发动机,以保证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清洁度。
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降低耗油量、降低废气排放量。
为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引擎助燃器,这类引擎助燃器包括具有催化助燃和还原功能的铈元素或者其他元素。通过引擎助燃器能够很好提高汽油燃烧效率以及降低废气的排放。
现有的引擎助燃器通过一些特定的工序装配在进气管内,装配后有可拆卸或不可拆卸的形式。
第一、现有的引擎助燃器其装配工序较为繁琐,往往需要很多特定的工具才能完成。
第二、装配时装配位置、精度等要求较为严格,如果装配不到位则影响引擎助燃器的功效。
第三、由于不同车型的进气管尺寸多样,而引擎助燃器尺寸相对不多,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在进行装配的时候,往往需要对引擎助燃器进行裁剪以满足安装需求。
第四、现有的可拆卸引擎助燃器通过一些弹力结构实现与进气管的配合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振动等原因容易导致引擎助燃器的位置变动,从而导致该引擎助燃器的有效利用;有甚者会导致该引擎助燃器的脱落,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和安全。
因此,上述的这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目的在于解决进气管和引擎助燃器安装工序复杂、安装精度低、容易出现松动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车辆,保证引擎助燃器与进气管牢固、精确固定,保证有效使用,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降低废气排放。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一方面为: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包括:
导管本体,具有让空气流动的空气流通道,沿进气方向该空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敞开口和第二敞开口;。
第一引擎助燃器,设置在空气流通道的进风侧,用于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活化和细微化;
该导管本体与第一引擎助燃器为不可拆卸的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擎助燃器设置在非第一敞开口的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空气流通道的出风侧具有一个第二引擎助燃器,该第二引擎助燃器和导管本体为不可拆卸的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擎助燃器设置在非第二敞开口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本体包括由进气侧向出气侧方向设置的第一直管部、可弯折的迂回部和第二直管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擎助燃器位于所述第一直管部和迂回部的过渡位置;
所述第二引擎助燃器位于所述迂回部和第二直管部的过渡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管部和第二直管部的外侧壁具有若干向外凸起的沿周向设置的突出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管部和第二直管部的内壁为光滑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敞开口和第二敞开口的外侧壁都具有一个突出环。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车本体,该车本体安装了上述任意一种发动机进气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包括导管本体和第一引擎助燃器,该导管本体和第一引擎助燃器为不可拆卸的一体式结构。通过该技术实现了导管本体和第一引擎助燃器的精确、稳固连接,在使用的时候也非常方便,只需要将进气管更换即可;并且在使用过程不会发生松动、脱落。另外,一种车辆使用了该发动机进气管,保证了保证引擎助燃器的有效使用,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降低废气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对照该图,该发动机进气管,包括导管本体1,该导管本体1可以采用橡胶或TPEE等材料制备。该导管本体1为一个整体结构,即不是通过各种部件拼接而成,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吹塑成型或者注塑成型。当然了,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该导管本体1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手段由若干各部件构建而成。
参照图2,该图为导管本体1的内部剖视图。该导管本体1具有让空气流动的空气流通道11,沿进气方向该空气流通道1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敞开口12和第二敞开口13。流动的空气有第一敞开口12进入空气流通道11后由第二敞开口13流出。
在空气流通道11的进风侧设置第一引擎助燃器2,用于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活化和细微化;该第一引擎助燃器2与导管本体1为不可拆卸的一体式结构。即第一引擎助燃器2与导管本体1的内壁形成了整体结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连接的界限。具体的,当导管本体1成型后,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将该引擎助燃器2与该导管本体1注塑成一体结构。
具体的,所述第一引擎助燃器2设置在非第一敞开口12的位置。即该第一引擎助燃器2不会设置在该第一敞开口12处,该第一引擎助燃器2与第一敞开口12应当保留一定的距离,让流动的空气进入一段距离后才与第一引擎助燃器2接触实现活化、细微化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空气流通道11的出风侧设置一个第二引擎助燃器3,该第二引擎助燃器3和导管本体1为不可拆卸的一体式结构。具体,该第二引擎助燃器3与导管本体1的成型与第一引擎助燃器2的形式一样,此处不进行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该第二引擎助燃器3设置在非第二敞开口13的位置。即该第二引擎助燃器3设置的位置不会在第二敞开口13处。该第二引擎助燃器3与第二敞开口13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保证经过第一引擎助燃器3后的空气能够得到更好的第二次的活化、细微化处理。
即应当理解,第一引擎助燃器2和第二引擎助燃器3是设置在空气流通道11内侧的,不设置在两个端部,这样能够保证进行活化、细微化时更加充分。
另外,所述导管本体1包括由进气侧向出气侧方向设置的第一直管部14、可弯折的迂回部15和第二直管部16。其中该迂回部15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弯曲以适应不同汽车发动机的使用空间要求。该迂回部15的外侧叠加后形成一个褶皱区域。其中第一直管部14和第二直管部16的内壁为光滑的曲面,降低对空气的流动阻碍,并且该两个直管部应当具备一定的强度避免容易产生变形,以便于安装和空气的进入流动。具体的说,该第一直管部14和第二直管部16的外侧壁具有若干向外凸起的沿周向设置的突出环17,起到强化的作用,避免容易产生径向的变形。为了保证第一敞开口12和第二敞开口13处的强度,所述第一敞开口12和第二敞开口13的外侧壁都具有一个突出环17。其中,所述第一引擎助燃器2位于所述第一直管部14和迂回部15的过渡位置;所述第二引擎助燃器3位于所述迂回部15和第二直管部16的过渡位置,;保证该两个引擎助燃器的稳定性。
另外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车本体,该车本体安装了上述实施例的任意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该发动机进气管装配后,能够活化、细微化空气,保证油气充分混合接触,提高燃烧的效率,降低了排放的废气量。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本体(1),具有让空气流动的空气流通道(11),沿进气方向该空气流通道(1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敞开口(12)和第二敞开口(13);。
第一引擎助燃器(2),设置在空气流通道(11)的进风侧,用于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活化和细微化;
该导管本体(1)与第一引擎助燃器(2)为不可拆卸的一体式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擎助燃器(2)设置在非第一敞开口(12)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流通道(11)的出风侧具有一个第二引擎助燃器(3),该第二引擎助燃器(3)和导管本体(1)为不可拆卸的一体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擎助燃器(3)设置在非第二敞开口(13)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本体(1)包括由进气侧向出气侧方向设置的第一直管部(14)、可弯折的迂回部(15)和第二直管部(1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擎助燃器(2)位于所述第一直管部(14)和迂回部(15)的过渡位置;
所述第二引擎助燃器(3)位于所述迂回部(15)和第二直管部(16)的过渡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管部(14)和第二直管部(16)的外侧壁具有若干向外凸起的沿周向设置的突出环(1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管部(14)和第二直管部(16)的内壁为光滑曲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敞开口(12)和第二敞开口(13)的外侧壁都具有一个突出环(17)。
10.一种车辆,包括车本体,其特征在于:该车本体安装了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
CN201710552771.5A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及车辆 Pending CN1073391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2771.5A CN107339181A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2771.5A CN107339181A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9181A true CN107339181A (zh) 2017-11-10

Family

ID=60218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2771.5A Pending CN107339181A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3918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9004072U1 (de) * 2008-07-24 2009-06-04 Chien, Chang-Ho, Shulin City Ein Lufteinsaugeapparat
CN202811134U (zh) * 2012-08-29 2013-03-20 陈达培 可变进气歧管
CN203347916U (zh) * 2013-06-07 2013-12-18 冯以法 涡流式进气管
CN104265521A (zh) * 2014-08-11 2015-01-07 吕承哲 一种引擎进气装置
CN204984584U (zh) * 2015-07-20 2016-01-20 陈良溪 省油引擎强力加速器
CN105443275A (zh) * 2015-12-14 2016-03-30 重庆博玉天成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节油器及汽车发动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9004072U1 (de) * 2008-07-24 2009-06-04 Chien, Chang-Ho, Shulin City Ein Lufteinsaugeapparat
CN202811134U (zh) * 2012-08-29 2013-03-20 陈达培 可变进气歧管
CN203347916U (zh) * 2013-06-07 2013-12-18 冯以法 涡流式进气管
CN104265521A (zh) * 2014-08-11 2015-01-07 吕承哲 一种引擎进气装置
CN204984584U (zh) * 2015-07-20 2016-01-20 陈良溪 省油引擎强力加速器
CN105443275A (zh) * 2015-12-14 2016-03-30 重庆博玉天成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节油器及汽车发动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8146B (zh) 二冲程发动机
CN102678402A (zh) 一种集成气轨的进气歧管
CN203214196U (zh) Egr系统进气歧管
CN101205822A (zh) 四冲程发动机的排气系统
CN101440758A (zh) 树脂制吸气装置
JP2008068731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2004176554A (ja) エンジンのegr装置
CN102979648A (zh) 树脂制进气歧管
CN107339181A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及车辆
JP5456279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システム
CN102996287B (zh) 节油提速器
CN203035398U (zh) 一种汽车用多级滤清器
CN108425769B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双单向阀装置
JP2014152651A (ja) 車両用消音器
CN203201694U (zh) 一种带谐振腔的汽车空滤器前端进气管路
JP5252306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204984553U (zh) 一种柴油机后处理系统混合器总成
CN209704727U (zh) 机动车进气增强器
CN203009121U (zh) 一种乘用车发动机顶置空气滤清器
CN211422805U (zh) 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管
CN20557806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中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
WO2020089930A1 (e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9835075B2 (en) Exhaust gas discharge induc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205206988U (zh) 一种集成了空滤器的缸盖罩盖
CN205387977U (zh) 摩托车进气系统的单向阀通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