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7899A - 一种复合功能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功能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37899A
CN107337899A CN201610278261.9A CN201610278261A CN107337899A CN 107337899 A CN107337899 A CN 107337899A CN 201610278261 A CN201610278261 A CN 201610278261A CN 107337899 A CN107337899 A CN 107337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reg
shuffling
fiber
resin
volume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782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37899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Institute Of Jianduan Technology
Luoyang Advance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Luoyang Advanced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Institute Of Jianduan Technology
Luoyang Advanced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Institute Of Jianduan Technology, Luoyang Advanced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Institute Of Jianduan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2782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378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37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7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37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7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06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10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14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1/00Compositions of 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1/04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phenols only
    • C08L61/06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phenols only of aldehydes with 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9/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61/00 - C08L77/00
    • C08L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L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14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polymeric 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L2205/16Fibres; Fibri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功能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纤维和另一不同的纤维混合编制,得到混编纤维;使用树脂涂布混编纤维,得到混编预浸料;将混编预浸料铺叠成型;以及使混编预浸料固化成型。通过使用混编纤维预浸料,减少了两种单一纤维直接层铺在一起收缩变形带来的形变量,提高了零件的外形尺寸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功能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浸料,更具体地,涉及复合功能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复合材料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复合材料。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两种复合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为实现某些功能,在不同层使用不同类型的纤维预浸料混合铺叠固化成型。由于不同层的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在热固化过程中的形变量不同,导致固化成型零件形变严重,尺寸稳定性难以保证。
此外,在复合材料中,由于不同层的纤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所以容易导致热膨胀失配,从而引起不期望的形变或结构强度的损失。有些复合材料使用80%以上的碳纤维材料来增强结构强度,然而这引起成本的显著增加。因此,在复合材料领域,对形变量小、强度高且成本低的复合材料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功能预浸料的制备方法,以改善不同纤维混合铺叠带来的尺寸变形问题,同时实现增强拉伸或压缩强度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复合功能预浸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碳纤维和另一不同的纤维混合编制,得到混编纤维;使用树脂涂布所述混编纤维,得到混编预浸料;将所述混编预浸料铺叠成型;以及使所述混编预浸料固化成型。
在上述方法中,其中,所述另一不同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石英纤维或芳纶纤维。
在上述方法中,其中,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氰酸酯树脂、双马来酸酐树脂或酚醛树脂。
在上述方法中,其中,在所述混编预浸料中,碳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30~70%。
在上述方法中,其中,在所述混编预浸料中,所述另一不同的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10~30%。
在上述方法中,其中,在所述混编预浸料中,所述树脂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20~40%。
在上述方法中,其中,在所述混编预浸料中,碳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10~70%,所述另一不同的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10~40%,所述树脂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20~50%。
在上述方法中,其中,将所述混编预浸料铺叠成型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混编预浸料作为过渡层铺叠在对应的两种单一纤维预浸料之间。
在上述方法中,其中,使用真空袋压固化来固化所述混编预浸料。
在上述方法中,其中,所述真空袋压固化的固化温度为100-185℃,固化时间为1-9小时,固化压力为0.1-0.7兆帕。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复合功能预浸料。
通过使用混编纤维预浸料,减少了两种单一纤维直接层铺在一起收缩变形带来的形变量,提高了零件的外形尺寸精确度。此外,还可以实现增强拉伸或压缩强度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制备混编预浸料的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首先,使用编织机把碳纤维、玻璃纤维、石英纤维或芳纶纤维等按一定比例进行两两混合编制,然后使用树脂制作混编树脂预浸料。混合编制的纤维的种类和组分可根据需求进行设计,以同时满足零件特殊功能和力学强度的要求。树脂为环氧树脂、氰酸酯树脂、双马来酸酐树脂或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在混合编制的纤维的一面涂布树脂制作预浸料,也可以在混合编制的纤维的两面均涂布树脂制作预浸料,涂布可以使用浸涂或喷涂等。
混编预浸料可以单独固化成型,也可以作为两种单一纤维预浸料混合铺叠固化的过渡铺层来使用。例如,下面一层为碳纤维预浸料,中间一层为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的混合编制预浸料,上面一层为玻璃纤维预浸料。作为过渡层的混编预浸料,其碳纤维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30~70%,另一种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10~30%,树脂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20~40%。
例如,在根据需要铺层混编预浸料之后,对预浸料进行固化成型。混编预浸料可以单独铺叠,例如根据需要铺叠多层混编预浸料。混编预浸料也可以作为过渡层铺叠,例如根据需要将混编预浸料铺叠在两种单一纤维预浸料之间。优选地,固化成型的方法为真空袋压固化,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优选地,以下的真空袋压固化的固化温度100-185℃,固化时间1-9小时,压力为0.1-0.7兆帕。
本发明的复合功能预浸料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轮船潜艇、汽车轻量化以及体育器材等方面。下面对混编预浸料的具体用途进行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面的实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一航空功能结构件具有电磁干扰功能和力学强度要求,使用单一预浸料无法满足结构件电磁功能和结构强度的双重需求,而电磁干扰功能对结构件的外形尺寸的要求较高,分别使用单一纤维预浸料以及将混编纤维的预浸料铺叠在单一纤维预浸料之间来制作厚度均为2mm的预浸料的功能结构件。
实施例1
将碳纤维与石英纤维混合编制后用环氧树脂制作碳纤维与石英纤维的混合编制预浸料,其中,混编预浸料中的碳纤维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30%,石英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30%,环氧树脂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40%,环氧树脂进行双面涂布。使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制备碳纤维预浸料与石英纤维预浸料,环氧树脂含量相同,仅纤维替换为单一纤维。然后,进行铺层,将碳纤维预浸料作为底层,混合编制预浸料作为中间层,石英纤维预浸料作为顶层,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功能件一。将碳纤维预浸料作为底层,另一碳纤维预浸料作为中间层,石英纤维预浸料作为顶层,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功能件二。将碳纤维预浸料作为底层,石英纤维预浸料作为中间层,另一石英纤维预浸料作为顶层,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功能件三。
实施例2
将碳纤维与玻璃纤维混合编制后用氰酸酯树脂制作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的混合编制预浸料,其中,混编预浸料中的碳纤维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50%,玻璃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20%,氰酸酯树脂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30%,氰酸酯树脂进行双面涂布。使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制备碳纤维预浸料与玻璃纤维预浸料,氰酸酯树脂含量相同,仅纤维替换为单一纤维。然后,进行铺层,将碳纤维预浸料作为底层,混合编制预浸料作为中间层,玻璃纤维预浸料作为顶层,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功能件四。将碳纤维预浸料作为底层,另一碳纤维预浸料作为中间层,玻璃纤维预浸料作为顶层,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功能件五。将碳纤维预浸料作为底层,玻璃纤维预浸料作为中间层,另一玻璃纤维预浸料作为顶层,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功能件六。
实施例3
将碳纤维与芳纶纤维混合编制后用双马来酸酐树脂制作碳纤维与芳纶纤维的混合编制预浸料,其中,混编预浸料中的碳纤维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70%,芳纶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10%,双马来酸酐树脂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20%,双马来酸酐树脂进行双面涂布。使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制备碳纤维预浸料与芳纶纤维预浸料,双马来酸酐树脂含量相同,仅纤维替换为单一纤维。然后,进行铺层,将碳纤维预浸料作为底层,混合编制预浸料作为中间层,芳纶纤维预浸料作为顶层,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功能件七。将碳纤维预浸料作为底层,另一碳纤维预浸料作为中间层,芳纶纤维预浸料作为顶层,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功能件八。将碳纤维预浸料作为底层,芳纶纤维预浸料作为中间层,另一芳纶纤维预浸料作为顶层,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功能件九。
测量以上功能件的形变量、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根据这几个指标的国标标准中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功能结构件性能测试结果
由上可知,通过使用混编纤维的预浸料铺叠在单一纤维之间,作为两种单一纤维的过渡层,减少了两种单一纤维的收缩变形带来的形变量,提高了零件的外形尺寸精确度,实现了功能和结构强度的双重目标。此外,使用混编预浸料的功能件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也均有明显的提高。
实施例4
汽车轻量化外壳对复合材料零件力学性能需求不高,但需降低制造成本。使用碳纤维与另一纤维(例如,玻璃纤维)混合编织预浸料可同时达到力学性能和降低成本的目的,作为整体铺叠的混编预浸料,其碳纤维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10~70%,另一种纤维(例如,玻璃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10~40%,树脂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20~50%,同样地,下面制备厚度均为2mm的预浸料的外壳零件。具体地,将碳纤维与玻璃纤维混合编制后用环氧树脂制作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的混合编制预浸料,其中,混编预浸料中的碳纤维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40%,玻璃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25%,环氧树脂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35%,环氧树脂进行双面涂布。使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制备碳纤维预浸料与玻璃纤维预浸料,环氧树脂含量相同,仅纤维替换为单一纤维。然后,将混合编制预浸料铺层3层,厚度为约2mm,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外壳零件一。将碳纤维预浸料铺层至厚度为约2mm,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外壳零件二。将玻璃纤维预浸料铺层至厚度为约2mm,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外壳零件三。
实施例5
将碳纤维与石英纤维混合编制后用氰酸酯树脂制作碳纤维与石英纤维的混合编制预浸料,其中,混编预浸料中的碳纤维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70%,石英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10%,氰酸酯树脂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20%,氰酸酯树脂进行双面涂布。使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制备碳纤维预浸料与石英纤维预浸料,氰酸酯树脂含量相同,仅纤维替换为单一纤维。然后,将混合编制预浸料铺层3层,厚度为约2mm,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外壳零件四。将碳纤维预浸料铺层至厚度为约2mm,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外壳零件五。将石英纤维预浸料铺层至厚度为约2mm,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外壳零件六。
实施例6
将碳纤维与芳纶纤维混合编制后用酚醛树脂制作碳纤维与芳纶纤维的混合编制预浸料,其中,混编预浸料中的碳纤维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10%,芳纶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40%,酚醛树脂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50%,酚醛树脂进行双面涂布。使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制备碳纤维预浸料与芳纶纤维预浸料,酚醛树脂含量相同,仅纤维替换为单一纤维。然后,将混合编制预浸料铺层3层,厚度为约2mm,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外壳零件七。将碳纤维预浸料铺层至厚度为约2mm,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外壳零件八。将芳纶纤维预浸料铺层至厚度为约2mm,通过真空袋压固化得到外壳零件九。
测量以上外壳零件的形变量、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根据这几个指标的国标标准中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外壳零件性能检测结果
由上可知,混纺预浸料铺叠成型的零件形变量小,外形尺寸精确度高,从而增强了工艺可操作性。此外,使用混合编织预浸料可同时达到力学性能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上实施例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变化、替换以及改变。

Claims (11)

1.一种制备复合功能预浸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碳纤维和另一不同的纤维混合编制,得到混编纤维;
使用树脂涂布所述混编纤维,得到混编预浸料;
将所述混编预浸料铺叠成型;以及
使所述混编预浸料固化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不同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石英纤维或芳纶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氰酸酯树脂、双马来酸酐树脂或酚醛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编预浸料中,碳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3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编预浸料中,所述另一不同的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1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编预浸料中,所述树脂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2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编预浸料中,碳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10~70%,所述另一不同的纤维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10~40%,所述树脂的体积含量占总体比例的2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混编预浸料铺叠成型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混编预浸料作为过渡层铺叠在对应的两种单一纤维预浸料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真空袋压固化来固化所述混编预浸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袋压固化的固化温度为100-185℃,固化时间为1-9小时,固化压力为0.1-0.7兆帕。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复合功能预浸料。
CN201610278261.9A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复合功能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3378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8261.9A CN107337899B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复合功能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8261.9A CN107337899B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复合功能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7899A true CN107337899A (zh) 2017-11-10
CN107337899B CN107337899B (zh) 2021-04-06

Family

ID=60222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8261.9A Active CN107337899B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复合功能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3789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1210A (zh) * 2019-12-11 2020-04-03 华东理工大学 高强度纳米孔可陶瓷化烧蚀防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97194A (zh) * 2018-11-16 2020-05-26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纤维编织布及其预浸料
CN111844805A (zh) * 2020-07-30 2020-10-30 宁波耀众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发泡产品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6457A (zh) * 2010-11-29 2012-05-30 辽宁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编式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结构板材热成型方法
KR20120072644A (ko) * 2010-12-24 2012-07-04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프리프레그, 프리프레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동박적층판
CN105479831A (zh) * 2015-11-05 2016-04-13 江苏科悦新材料有限公司 树脂基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6457A (zh) * 2010-11-29 2012-05-30 辽宁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编式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结构板材热成型方法
KR20120072644A (ko) * 2010-12-24 2012-07-04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프리프레그, 프리프레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동박적층판
CN105479831A (zh) * 2015-11-05 2016-04-13 江苏科悦新材料有限公司 树脂基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7194A (zh) * 2018-11-16 2020-05-26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纤维编织布及其预浸料
CN110951210A (zh) * 2019-12-11 2020-04-03 华东理工大学 高强度纳米孔可陶瓷化烧蚀防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1210B (zh) * 2019-12-11 2023-04-07 华东理工大学 高强度纳米孔可陶瓷化烧蚀防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44805A (zh) * 2020-07-30 2020-10-30 宁波耀众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发泡产品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7899B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4509B (zh) 树脂基复合材料天线罩体的制备方法
CN108276578B (zh) 耐高温高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04714B (zh) 具有表面功能层的复合材料构件的rtm制备方法
CN103213287B (zh) 复合材料弹翼的制备方法
CN107337899A (zh) 一种复合功能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1346A (zh) 一种耐高温的载体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3441A (zh) 宽频带树脂基夹层结构的透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8762B (zh) 一种高强度拉挤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12127A (zh) 低温固化高温使用的模具预浸料
CN106398119A (zh) 一种纤维增强的生物树脂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3849B (zh) 玻璃钢天线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3850B (zh) 玻璃钢天线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8146A (zh) 一种箱包用柔性材料增韧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795131A (zh) 一种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管接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4258B (zh) 玻璃钢天线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6436A (zh) 一种混杂纤维方格布复合材料汽车电池盒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09758A (zh) 一种纤维增强塑料货用托盘及其制备方法
KR20220104700A (ko) 섬유 강화 열가소성 복합재 시트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2683851B (zh) 玻璃钢天线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3755B (zh) 一种邻苯二甲腈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633633A (zh) 一种芳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9061A (zh) 一种真空辅助成型加工工艺
CN102694259B (zh) 玻璃钢天线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9818A (zh) 一种碳纤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8323A (zh) 一种碳纤维表层附着塑料膜层的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