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7794B - 一种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37794B
CN107337794B CN201710549404.XA CN201710549404A CN107337794B CN 107337794 B CN107337794 B CN 107337794B CN 201710549404 A CN201710549404 A CN 201710549404A CN 107337794 B CN107337794 B CN 1073377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ide salt
mixture
copolymerized nylon
membered ring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494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37794A (zh
Inventor
彭军
王文志
易勇
张英伟
伍威
曹凯凯
陈林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494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377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37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7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37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77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3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amino acids,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主要由酰胺盐A、酰胺盐B和催化剂经聚合反应而成;酰胺盐A主要由内酰胺、己二酸和己二胺制备而成;酰胺盐B主要由己二酸和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制备而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酰胺盐A、酰胺盐B和催化剂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在200~300℃、压力在0.5MPa~1.2MPa下进行反应,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然后抽真空处理,即得到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树脂。本发明的共聚尼龙树脂中引入了位阻效应比较大的六元环,破坏了分子链的结晶性能,使得制备的共聚尼龙树脂具有很好的透明性,且共聚尼龙树脂材料的韧性优良并能保持优异的机械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尼龙树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酰胺基团重复结构单元的线型热塑性聚合物,具有强韧耐磨、耐冲击、耐疲劳、耐腐蚀、耐油、耐溶剂、无毒、自熄性好、电子绝缘性好等优良特性,是一种机械强度高、成型加工性好、自润滑性佳的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和机械设备等行业。然而,由于尼龙的极性大、结晶度高等特点,导致其韧性较差,特别是尼龙6在干态和低温时耐冲击性能较低,具有明显的缺口敏感性。
为此,人们对聚酰胺进行改性,希望改进力学性能和耐冲击性能、耐热性能、透明性能、尺寸稳定性等;其中,共缩聚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效果优良等特点,发展迅速。根据共聚物结构的不同,可将改性工艺分为:无规共聚、嵌段/短嵌段共聚、接枝共聚以及交替共聚等。
共聚聚酰胺胺主要有脂肪族共聚酰胺、芳香族聚酰胺和半芳香族聚酰胺,其中,脂肪族共聚酰胺是脂肪族二元酸和二元胺的无规共聚,如尼龙6/66共聚物,尼龙6/12共聚物等;但是直链脂肪族单体无规共聚对产物序列规整性的破坏有限,所以,芳香族聚酰胺和半芳香族聚酸胺中芳香族单体的存在,其制备工艺过程较为复杂,反应过程难以控制。
而改善尼龙树脂的透明性能,通常需要打破分子的规整性,降低其结晶度来实现。申请号为201410290321.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其方法在聚合单体中加入了己二酸与间苯二甲胺、聚己二酰间苯二胺或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预聚体,以打破了分子结构,得到了比较透明的聚酰胺共聚物,但是该聚酰胺树脂链段中引入了芳香基团,材料拉伸强度提高,但是韧性受到影响,断裂伸长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主要由酰胺盐A、酰胺盐B和催化剂经聚合反应而成;其中,
所述酰胺盐A主要由内酰胺、己二酸和己二胺制备而成;
所述酰胺盐B主要由己二酸和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制备而成。
上述的共聚尼龙,优选的,所述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选自分子式为:
Figure BDA0001344006790000021
Figure BDA0001344006790000022
中的一种或几种单体的组合。
上述的共聚尼龙,优选的,所述酰胺盐A的原料中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摩尔比为1:1~1:1.02;所述内酰胺的质量用量占酰胺盐A原料总质量的60%-90%;所述酰胺盐B原料中己二酸和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的摩尔比为(1:1)~(1:1.02)。所述酰胺盐A溶液pH值为7.0~7.2,采用控制pH的方法,能更精准的控制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摩尔比。
上述的共聚尼龙,优选的,所述内酰胺选自己内酰胺、庚内酰胺、十一内酰胺和十二内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共聚尼龙,优选的,所述酰胺盐A的质量含量与酰胺盐B的质量含量比为(65%-95%):(5%-35%)。
上述的共聚尼龙,优选的,所述催化剂选自水、无机酸和氨基己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共聚尼龙,优选的,所述无机酸选自磷酸、亚磷酸和偏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共聚尼龙,优选的,所述催化剂的质量用量占酰胺盐A和酰胺盐B总质量的0.1%~10%;更优选的,所述催化剂的质量用量占酰胺盐A和酰胺盐B总质量的0.5%~5%。
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共聚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酰胺盐A、酰胺盐B和催化剂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2)将第一混合物在200~300℃、压力在0.5MPa~1.2MPa下进行反应,第一混合物中的内酰胺单体进行开环反应后得到第二混合物;
(3)将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然后抽真空处理,即得到所述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树脂。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00~300℃,压力为0.5MPa~1.2MPa,反应时间为0.5~4h;抽真空处理的时间为0.5~2h,真空度控制在-0.05~-0.09MPa。只有在此工艺条件下才能保证聚合物的性能,否则,无法实现无规共聚。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所述第一混合物置于反应釜内,关紧加料盖,接通聚合釜夹套冷却水,用高纯氮气充压使釜内压力为0.2MPa~0.5MPa,打开卸压阀抽真空,使釜压降至-0.03MPa~-0.05MPa,如此操作数次,最后通高纯氮气至常压,再关紧排气阀;再对所述反应釜加热,当温度达到80℃左右时,开启搅拌,搅拌速率控制在60rpm~240rpm,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升温至200~300℃(优选升温至220℃~270℃),反应釜压力为0.5MPa~1.2MPa时,内酰胺单体进行开环反应,反应时间1~8h,得到第二混合物。在步骤(2)中,第一混合物中的内酰胺单体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开环反应。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反应釜压力控制在0MPa,用高纯氮气流充压以排除步骤(2)反应中生成的水分子,控制反应釜内压力为0.05MPa~0.2MPa,然后进行缩合聚合反应,反应温度为200~300℃(优选为220℃~270℃),反应0.5~4h,然后抽真空处理0.5~2h,真空度控制在-0.05~-0.09MPa,得到共聚尼龙树脂。缩合聚合过程中的反应真空度是影响平衡分子量的重要因素,真空度越高,平衡分子量越大,制备得到的共聚尼龙树脂的性能越好。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将真空处理后的产物进行冷却、拉丝切粒,然后在80~100℃下水煮8~24h,在真空度为-0.02~-0.08MPa,温度为50℃~200℃的情况下干燥4~24h,得到共聚尼龙树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煮温度为90~100℃,水煮时间为12~20h,干燥的真空度为-0.03~-0.06MPa,干燥温度为80℃~150℃,干燥时间为10~20h。
本发明创新性地选择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作为原料制备共聚尼龙,得到的共聚尼龙强度较高;六烷环位阻效应比较大,嵌入共聚尼龙后,分子与分子间的力比较小,导致分子与分子间难以结晶,结晶度小,制备的共聚尼龙材料的透明度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共聚尼龙树脂中引入了位阻效应比较大的六元环,破坏了分子链的结晶性能,使得制备的共聚尼龙树脂具有很好的透明性,且共聚尼龙树脂材料的韧性优良;同时,该共聚尼龙树脂还能保持优异的机械性能。
(2)本发明通过引入脂环结构改善了尼龙大分子链的规整性,降低结晶度,一方面提高了尼龙树脂的透明性,同时也改善了耐冲击性能。
(3)本发明的共聚尼龙制备方法采用水为溶液,安全无污染。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满足快速成型、高韧和制品小型化的要求,在汽车、体育用品和电子电器零部件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以1,3bac-6盐为原料的共聚尼龙的WAXD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文发明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中,以1,3bac-6盐(1,3bac与己二酸制成的尼龙盐)为原料的共聚尼龙的WAXD曲线图如图1所示。纯PA6中一般含有α和γ两种晶型,在X射线衍射2θ=21°附近的衍射峰对应于γ型结晶,2θ=20°和2θ=24°附近的衍射峰对应于α型结晶。而由图1分析可知,当1,3bac-6盐含量为5%、10%、20%的时候,在2θ=21.41°附近出现较大的衍射峰,且随着1,3bac-6软段含量的增加,衍射峰由5%时的尖峰逐渐变宽,此时的嵌段共聚物以γ型结晶为主;当1,3bac-6盐含量为25%时,在2θ=20.48°和24.43°出现了两个衍射峰与2θ=21.41°处的衍射峰共存,说明此时嵌段共聚物γ型结晶与α型结晶混合存在;当1,3bac-6盐含量从30%增加至35%时,2θ=21.41°处的衍射峰逐渐变弱消失,只存在2θ=20.48°和2θ=24.43°的两个衍射峰,此时嵌段共聚物以α型结晶为主。可见,随着1,3bac-6盐含量的增加,嵌段共聚物有从γ型结晶向α型结晶转变的趋势,嵌段共聚物中软段含量越低,其结晶越接近γ晶型,这种γ晶型为热力学非稳态,比较容易形成。反之,嵌段共聚物中软段含量越高,其结晶就越接近α晶型,而稳态的α晶型较难形成。这是由于引入1,3bac-6盐软段后,嵌段共聚物大分子链变得柔顺,分子链容易运动,在注塑制样的热处理过程中,链段容易运动到最佳的结晶位置。所以,嵌段共聚物中1,3bac-6盐含量越高,分子链动动越容易,PA6硬段部分的结晶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形成α晶型。
1,3bac-6盐含量从5%增加到35%,共聚尼龙树脂系列衍射峰的峰面积逐渐减小,说明共聚尼龙树脂的结晶度随着1,3bac-6盐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表1所示是由WAXD软件计算得到的共聚尼龙树脂系列的结晶度。
表1 PA6-b-1,3bac嵌段共聚物的结晶度
Figure BDA0001344006790000041
1,3bac以嵌段形式分布在PA6-b-1,3bac(其中,b表示block、嵌段共聚)中,聚醚分子的柔顺性较大且分子量较低,所以不会形成独立的晶相。PA6-b-1,3bac结晶主要是PA6硬段部分通过酰胺基的氢键作用形成的。所以1,3bac含量越高,对应PA6-b-1,3bac的结晶度越低。
实施例1:
一种本发明的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主要由聚合单体和160g催化剂水进行聚合而成;其中聚合单体包括1000g酰胺盐A(内酰胺、己二酸和己二胺制成的混合物)和500g酰胺盐B(己内酰胺和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制成的);其中,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的分子式为:
Figure BDA0001344006790000051
本实施例的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投料置换:按表1所示的原料及配比,将原料投入高压反应釜内,关紧加料盖,接通聚合釜夹套冷却水;用高纯氮气充压至釜压为0.3MPa,缓慢打开卸压阀抽真空使釜压降至-0.04MPa,如此操作3次,最后通高纯氮气至常压,再关紧排气阀;
(2)水解开环:对装有物料的高压反应釜进行加热,当温度升到80℃左右时,开启搅拌,搅拌速率控制在60rpm~240rpm,当温度达到280℃,釜压达到1.0MPa时,开始反应,反应5h,使内酰胺类单体充分开环;
(3)缩合聚合反应:先打开卸压阀,使釜压降至0MPa,再用高纯氮气流充压排水分子,保持氮气流压力在0.1MPa,反应2h,最后再抽真空处理2h,真空度控制在-0.05~-0.09MPa之间;
(4)出料及后处理:当反应釜内温度为240℃时,适当加压,使釜内压力保持为0.1MPa,同时打开釜体底部出料阀,让物料通过冷却水槽,拉丝切粒,再在100℃下水煮12h,并在真空度为-0.05MPa、温度为100℃的情况下干燥10h,得到共聚尼龙树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采用的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的分子式为:
Figure BDA0001344006790000052
其他原料、原料含量、制备方法均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采用的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的分子式为:
Figure BDA0001344006790000053
其他原料、原料含量、制备方法均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采用的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为两种,其分子式分别为:
Figure BDA0001344006790000061
其他原料、原料含量、制备方法均和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尼龙由4000g己内酰胺和160g水反应而成。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共聚尼龙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中不含有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其他原料以及含量均和实施例1相同。
表1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的原料配方表
Figure BDA0001344006790000062
其中,表1中的(1)酰胺盐B、(2)酰胺盐B和(3)酰胺盐B分别为分子式为
Figure BDA0001344006790000063
Figure BDA0001344006790000064
的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与己二酸摩尔比为1:1的制成的,即酰胺盐B;尼龙盐66盐是由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制成的。
对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制备的尼龙树脂进行力学性能和透明等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制备的树脂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1344006790000071
综合表1和表2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共聚尼龙树脂与普通尼龙树脂相比,透明度提高了,而且材料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得到成倍的提高。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满足快速成型、高韧和制品小型化的要求,在汽车、体育用品和电子电器零部件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Claims (6)

1.一种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其特征在于,由酰胺盐A、酰胺盐B和催化剂经聚合反应而成;其中,
所述酰胺盐A由内酰胺、己二酸和己二胺制备而成;
所述酰胺盐B由己二酸和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制备而成, 所述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选自分子式为:
Figure FDA0002428833620000011
Figure FDA0002428833620000012
中的一种或几种单体的组合;
所述酰胺盐A的原料中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摩尔比为1:1~1:1.02;所述内酰胺的质量用量占酰胺盐A原料总质量的60%-90%;所述酰胺盐B原料中己二酸和含端胺基的六元环单体的摩尔比为(1:1)~(1:1.02);
所述内酰胺为己内酰胺;所述酰胺盐A质量含量与酰胺盐B的质量含量比为(65%-87.5%):(12.5%-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水、无机酸和氨基己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聚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酸选自磷酸、亚磷酸和偏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共聚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质量用量占酰胺盐A和酰胺盐B总质量的0.1%~1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共聚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酰胺盐A、酰胺盐B和催化剂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2)将第一混合物在200~300℃、压力在0.5MPa~1.2MPa下进行反应,第一混合物中的内酰胺单体进行开环反应后得到第二混合物;
(3)将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然后抽真空处理,即得到所述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树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00~300℃,压力为0.5MPa~1.2MPa,反应时间为0.5~4h;抽真空处理的时间为0.5~2h,真空度控制在-0.05~-0.09MPa。
CN201710549404.XA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3377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9404.XA CN107337794B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9404.XA CN107337794B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7794A CN107337794A (zh) 2017-11-10
CN107337794B true CN107337794B (zh) 2020-07-17

Family

ID=60218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49404.XA Active CN107337794B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377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5504B (zh) * 2020-07-27 2021-05-18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环己基双胺类离子液体及其在二氧化硫吸收中的应用
CN114874434A (zh) * 2021-02-05 2022-08-09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在中低压和常压下两段式聚合制备共聚酰胺pa6/66的方法
CN115782332A (zh) * 2022-11-22 2023-03-14 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拉伸聚苯硫醚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0877A (zh) * 2012-12-31 2014-07-0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透明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1265A (zh) * 2014-06-25 2014-09-10 东莞市意普万尼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99444B2 (de) * 1987-07-17 2007-02-14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Teilaromatische Copolyamide mit verringertem Triamingehalt
CN101469126A (zh) * 2007-12-24 2009-07-01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聚尼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796B (zh) * 2013-09-06 2015-12-09 郑州大学 一种半芳香族透明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7766B (zh) * 2014-11-21 2016-08-10 上海梵和聚合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耐低温高透明的玻纤增强pa66复合物
CN106750267A (zh) * 2016-11-18 2017-05-3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共聚尼龙6/66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薄膜包装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0877A (zh) * 2012-12-31 2014-07-0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透明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1265A (zh) * 2014-06-25 2014-09-10 东莞市意普万尼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7794A (zh) 2017-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07182B1 (en) Free-flowing transparent polyamide molding composition
CN107337794B (zh) 一种含六元环的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03464B (zh) 一种聚酰胺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7266B (zh) 一种聚酰胺6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1004389B (zh) 一种聚酰胺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13527668B (zh) 长链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55163A (zh) 超韧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7080A (zh) 一种聚酰胺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74317B (zh) 一种超韧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9090A (zh) 一种耐高温低吸水的聚酰胺共聚物5xt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2869A (zh) 一种支链尼龙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3861412B (zh) 一种聚醚酰胺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9161015B (zh) 一种高耐热交替共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7996B (zh) 一种4臂星型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EP3099729B1 (en) Three-component copolymers having high transparency and low gas permeability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2020536134A (ja) 重合方法
WO2016181471A1 (ja) ポリアミドエラストマー、医療機器及びポリアミドエラストマーの製造方法
CN111087611A (zh) 一种半芳香耐高温pa6t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JPH0977865A (ja) ランダム共重合ポリアミド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法
CN103965467A (zh) 一种韧性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90129A (zh) 一种三元共聚耐高温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93700A (zh) 一种尼龙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9760B (zh) 一种耐高低温老化增韧聚酰胺5x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397A (zh) 高性能聚酰胺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6470B (zh) 高韧性透明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