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27997B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27997B
CN107327997B CN201710647944.1A CN201710647944A CN107327997B CN 107327997 B CN107327997 B CN 107327997B CN 201710647944 A CN201710647944 A CN 201710647944A CN 107327997 B CN107327997 B CN 1073279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heat exchanger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479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27997A (zh
Inventor
刘燕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479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279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27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27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27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27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3Exclusively-fluid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换向阀组件、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电控换热器和闪蒸器,换向阀组件具有两个间隔开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第二腔室具有第五阀口至第八阀口,第一腔室具有第一滑块,第二腔室具有与第一滑块联动的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动作以使得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且第四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第二滑块动作以使得第八阀口与第五阀口和第七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且第六阀口与第五阀口和第七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闪蒸器包括第一接口至第三接口。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大部分采用喷气增焓压缩机的空调系统,都是通过一个闪蒸器,对经过冷凝器冷凝后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其中的气态制冷剂通过喷气口直接回到压缩机进行压缩,从而提升空调器性能。根据喷气增焓压缩机的特性,如果有液态制冷剂直接回到压缩机,不仅会降低空调器性能,还会对压缩机造成损坏,可见如何避免或减少液态冷媒直接回到压缩机,是提升空调器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问题。
而变频空调器的电控控制系统中,室外机电控,尤其是变频模块发热大,在高温环境下极大的制约了压缩机频率的运行。当前通用使用的电控散热方式,大多为金属散热器通过空气对流进行散热。然而,在室外使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发热量大,遇到金属散热器散热瓶颈,通常做法是通过降低压缩机运转频率而降低电控发热来保证空调器正常运行。从而极大的影响了变频空调在室外使用环境温度较高情况下的制冷效果,影响用户使用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好且可靠性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回气口和补气口;换向阀组件,所述换向阀组件具有两个间隔开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二腔室具有第五阀口至第八阀口,所述第一腔室具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腔室具有与所述第一滑块联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动作以使得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且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二滑块动作以使得所述第八阀口与所述第五阀口和所述第七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且所述第六阀口与所述第五阀口和所述第七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且第二端与所述第八阀口连通;用于对所述空调系统的电控元件进行散热的电控换热器,所述电控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阀口连通;闪蒸器,所述闪蒸器包括第一接口至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节流装置,第二接口与所述电控换热器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补气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全部的适温液态冷媒流过室外电控散热器,对电控进行散热,不仅有利于电控元件的散热,还可以保证电控元件的安全使用,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在空调系统中设置闪蒸器,闪发蒸汽对压缩机进行补气,提高了空调系统的整体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节流装置为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节流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连杆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补气口之间还设有气液分离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为气液分离器或储液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向阀组件为八通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元件包括变频模块,所述电控换热器与所述变频模块直接接触以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散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元件包括变频模块,所述变频模块与所述电控换热器之间设有金属导热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散热器焊接或者粘接在所述金属导热板上。
可选地,所述电控换热器为金属管,所述金属管蜿蜒延伸,所述金属管为U形管或S形管。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制冷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制热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系统100,
压缩机1,排气口11,回气口12,补气口13,
换向阀组件2,第一腔室21,第一阀口211,第二阀口212,第三阀口213,第四阀口214,第二腔室22,第五阀口215,第六阀口216,第七阀口217,第八阀口208,第一滑块218,第二滑块219,连杆210,
室内换热器3,室内换热器3的第一端31,室内换热器3的第二端32,
室外换热器4,室外换热器4的第一端41,室外换热器4的第二端42,
电控换热器5,电控换热器5的第一端51,电控换热器5的第二端52,
闪蒸器6,第一接口61,第二接口62,第三接口63,节流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中,有利于制冷剂对室外电控降温的技术方案,基本是通过液态冷媒在电控的散热器内蒸发吸热而使电控降温,然而,上述方法首先损失了空调器的制冷量和能效,其次由于制冷剂蒸发过程中温度过低而导致电控上会有冷凝水生成,存在电控使用安全的隐患,影响空调使用寿命。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空调系统100可以用于调节室内温度。其中空调系统100可以为冷暖型空调系统,空调系统100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空调系统100可以用于变频空调器等。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换向阀组件2、室内换热器3、室外换热器4、电控换热器5以及闪蒸器6。
具体而言,压缩机1具有排气口11、回气口12和补气口13。压缩机1用于将回气口12流入的冷媒进行压缩,冷媒压缩后形成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并从排气口11排出,气态冷媒可从补气口13喷射通入压缩机1以进行压缩,达到增焓目的,提升空调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换向阀组件2具有两个间隔开设置的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第一腔室21具有第一阀口211至第四阀口214,第二腔室22具有第五阀口215至第七阀口217。也就是说,换向阀组件2具有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间隔开设置,例如,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可以通过隔板间隔开,第一腔室21具有第一阀口211、第二阀口212、第三阀口213和第四阀口214,第二腔室22具有第五阀口215、第六阀口216、第七阀口217和第八阀口208。
第一腔室21具有第一滑块218,第二腔室22具有与第一滑块218联动的第二滑块219,第一滑块218动作以使得第一阀口211与第二阀口212和第三阀口213中的其中一个连通且第四阀口214与第二阀口212和第三阀口213中的另一个连通,第二滑块219动作以使得第八阀口与第五阀口和第七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且第六阀口与第五阀口和第七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第一阀口211与排气口11相连,第四阀口214与回气口12相连。
也就是说,换向阀组件2具有两种导通状态,一种导通状态(例如制冷时,参照图1)为第一滑块218动作使第一阀口211与第二阀口212连通且第三阀口213与第四阀口214连通;同时,第二滑块219使第五阀口215和第六阀口216连通,此时,第七阀口217和第八阀口208连通。
另一种导通状态(例如制热时,参照图2)为第一滑块218动作使第一阀口211与第三阀口213连通且第二阀口212与第四阀口214连通;同时,第二滑块219使第六阀口216和第七阀口217连通,此时,第五阀口215和第八阀口208连通。由此,使得空调系统100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之间转换,从而实现了空调系统100的制冷功能和制热功能。
室内换热器3的第一端31与第三阀口213连通。例如,参照图2,在制热模式下,由压缩机1压缩产生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可以由排气口11经由第一阀口211和第三阀口213,再由室内换热器3的第一端31输送至室内换热器3进行换热。
室外换热器4的第一端41与第二阀口212连通且第二端42与第八阀口208连通。换言之,室外换热器4的第一端41与第二阀口212连通,并且室外换热器4的第二端42与第八阀口208连通。例如,参照图1,在制冷模式下,由压缩机1压缩产生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可以由排气口11排出,经由第一阀口211和第二阀口212,再经由室外换热器4的第一端41输送至室外换热器4内进行换热,之后再由室外换热器4的第二端42输送至第八阀口208进一步参与循环。
电控换热器5可以用于对空调系统100的电控元件进行散热,电控换热器5的第一端51与第七阀口217连通。其中,电控元件可以为例如室外换热器4的电控元件等。参照图1,在制冷模式下,流入上述第八阀口208的制冷剂可以经由第七阀口217,再由电控换热器5的第一端51流入电控换热器5进行换热,由电控换热器5的第二端52流出,进一步参与循环。
闪蒸器6包括第一接口61至第三接口63,即第一接口61、第二接口62和第三接口63。闪蒸器6被构造为将从第一接口61和第二接口62中的其中一个流入的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且将分离的气体部分从第三接口63排出、分离后剩余的部分从第一接口61和第二接口62中的另一个排出。
其中,第一接口61与室内换热器3的第二端32之间串联有节流装置7,第二接口62与电控换热器5连通,第三接口63与补气口13连通。由此,通过闪蒸器6闪发蒸汽对压缩机1进行补气,能够大幅提升整机性能。
利用闪蒸器6对冷媒进行一个气液分离,气态冷媒可以进入压缩机1的补气口13,液态冷媒回到空调系统进行换热,该系统不仅保证了电控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更可以大幅提升整机性能。
第一接口61与室内换热器3的第二端32之间串联有节流装置7,第二接口62与电控换热器5的第二端52连通,第三接口63与补气口13连通。
例如,当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参照图1,压缩机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冷媒经过压缩机1的排气口11,流经换向阀组件2的第一阀口211和第二阀口212进入到室外换热器4,并在室外换热器4内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室外换热器4内的冷媒经第八阀口208和第七阀口217,流进电控换热器5,以便于对电控元件进行散热,随后冷媒从电控换热器5流出,进入到闪蒸器6,进入闪蒸器6的冷媒分离成两路(例如冷媒可以由第二接口62进入闪蒸器6):第一路:液态冷媒从第一接口61流出,然后冷媒经过节流装置7节流降压为低温低压状态,节流后的冷媒再经由第五阀口215和第六阀口216再流入室内换热器3中进行吸热,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从而降低室内温度。气态冷媒最终经第三阀口213和第四阀口214回到压缩机1的回气口12,之后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轮循环;第二路:由闪蒸器6中分离出来的气体部分通过第三接口63流出,气态冷媒通过补气口13喷入压缩机1中进行压缩,以提高空调系统100的制冷性能,压缩后排出,进入下一循环。
在空调系统100的制冷过程中,从室外换热器4流出的冷媒首先进入到电控换热器5内部,由于流入电控换热器5内部的冷媒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不大,因此不但可以实现对电控元件进行散热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电控元件的安全使用,避免了因冷媒的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差较大而在电控元件表面产生冷凝水,避免产生安全隐患,提高了空调系统100的可靠性。同时冷媒在电控换热器5内吸热蒸发,尤其在高温环境下制冷时冷媒吸热量更多,增加了冷媒中气态含量,有利于闪蒸器6分离出更纯的气态冷媒,避免冷媒压缩机1产生液击且增加了补气量,提高了空调系统100的制冷性能。
当空调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压缩机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冷媒经压缩机1的排气口11,流经换向阀组件2的第一阀口211和第三阀口213进入到室内换热器3,并在室内换热器3内与室内环境换热,吸收室内环境的冷量,换热后的冷媒经由第六阀口216和第七阀口217流入到电控换热器5,换热后再进入闪蒸器6并分为两路(冷媒可以由第二接口62进入闪蒸器6):第一路:液态冷媒从第一接口61流出,经节流装置7节流降压后,通过第五阀口215和第八阀口208流向室外换热器4中吸收室外的热量,冷媒从室外换热器4流出后经过第二阀口212和第四阀口214,并通过压缩机1的回气口12返回到压缩机1,之后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轮循环;第二路:由闪蒸器6中分离出来的气体部分通过第三接口63流出,气态冷媒通过补气口13喷入压缩机1中进行压缩,以提高空调系统100制热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换向阀组件2与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4、电控换热器5、节流部件(例如节流装置7等)、室内换热器3连通。通过第一滑块218与第二滑块219的联通移动,实现制冷和制热时制冷剂流经室外电控换热器5,对电控换热器5进行散热。
喷气增焓系统与冷媒散热结合,且以全部的适温冷媒对电控进行散热,系统可靠的同时性能提升。制冷制热循环均采用全部的适温液态冷媒流经室外电控换热器5,及时将电控发热带走,让变频空调器安全可靠长久的运行。通过制冷制热运行时空调系统100利用全部适温液态冷媒对电控换热器5进行散热,可以提高电控散热的可靠性。
这里的适温冷媒指的是,经由室外电控换热器5的冷媒的温度不至于太高或太低,冷媒的温度以尽量不在室外电控换热器5的外部形成冷凝水为宜。
例如,在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下,流经室外电控换热器5的冷媒均未经节流装置节流降低,这样有利于避免产生冷凝水,提高电控换热器5的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全部的适温液态冷媒流过室外电控散热器5,对电控进行散热,保证了电控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电控十度法则显示,电控发热降低10℃,电控使用寿命理论可以提升一倍。另外,利用喷气增焓压缩机1、节流装置7以及闪蒸器6闪发蒸汽使空调系统100做到喷气增焓,大幅提升整机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全部的适温液态冷媒流过室外电控散热器5,对电控进行散热,不仅有利于电控元件的散热,还可以保证电控元件的安全使用,提高了空调系统100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在空调系统100中设置闪蒸器6,闪发蒸汽对压缩机1进行补气,提高了空调系统100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节流装置7为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节流阀。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节流阀都能对冷媒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且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节流阀为工业生产常备件,可降低空调系统100的成本,且后期维护方便、成本低,有效地提高了空调系统100的生产效率。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节流装置7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只要可以达到节流降压的目的即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压缩机1可以为喷气增焓的压缩机,通过节流装置的控制,使得由闪蒸器6产生的闪发蒸汽进入压缩机的补气口13,大幅提升整机能力。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滑块218和第二滑块219通过连杆210相连。由此,有利于通过连杆210实现第一滑块218和第二滑块219的联动,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换向阀组件2的控制,满足空调系统100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下的不同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三接口63与补气口13之间还设有气液分离装置(未示出)。由此,通过在第三接口63与补气口13之间设有气液分离装置,可以对由第三接口63流出的气态冷媒进一步进行分离,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流向补气口13的为纯气态冷媒,有利于提高空调系统100的整体性能。
进一步地,气液分离装置为气液分离器或储液罐。由此,通过合理选择气液分离装置的形式可以对由第三接口63流出的气态冷媒进行不同程度的分离,有利于在提高空调系统100的整体性能的同时控制成本。
本发明对气液分离装置不作具体限制,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应性选择。
通过在闪蒸器6的第三接口63到压缩机1的补气口13处连接管路中连接气液分离器,从而保证进入压缩机1的补气口13的为纯气态冷媒,而液态冷媒流回循环系统进行循环。
利用闪蒸器6对冷媒进行一个气液分离,气态冷媒可以经气液分离装置进行二次分离后再进入压缩机1的补气口13,液态冷媒回到空调系统进行换热,该系统不仅保证了电控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更可以大幅提升整机性能。
换向阀组件2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八通阀等其他相同功效的换向组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换向阀组件2可以为例如八通阀等。可选地,换向组件2可为多个控制阀并联、串联构成的阀门组件,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例如,换向阀组件2主要包括第一腔室21、第二腔室22以及第一腔室21与第二腔室22之间的隔断,第一腔室21内设有第一滑块218,第二腔室22内设有与第一滑块218联动的第二滑块219,第一腔室21具有第一阀口211、第二阀口212、第三阀口213和第四阀口214,第二腔室22具有第五阀口215、第六阀口216、第七阀口217和第八阀口208,同时第一腔室21的第一滑块218与第二腔室22中的第二滑块219做到联动,同步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控元件包括变频模块,电控换热器5与变频模块直接接触以对变频模块进行散热。变频模块的发热量较大,这样,电控换热器5可直接将变频模块的热量吸收带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控换热器5内的冷媒对电控元件的散热效率。
在正常空调制冷循环中增加电控散热器5,制冷时制冷剂通过电控散热器5与室外机电控变频模块换热而达到使室外机电控降温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控元件包括变频模块,变频模块与电控换热器5之间设有金属导热板。一方面金属导热板可快速地从变频模块上吸收大量的热量传递给电控换热器5,电控换热器5内的冷媒将大部分的热量带走起到对电控元件快速降温的作用,另一方面电控换热器5与电控元件没有直接接触,避免了过分降温导致凝露或者冷凝水的产生,有效地提高电控元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安全性。
进一步地,电控散热器5焊接或者粘接在金属导热板上。通过将电控换热器5和金属导热板直接接触,从而电控换热器5内的冷媒可将金属导热板上的大量热量带走,进一步提高了对电控元件的换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控换热器5为金属管。金属管一方面可有利于冷媒的流动,且金属管导热性较好,从而金属管可高效地通过流动的冷媒将电控元件的大量热量带走,有效地提高了冷媒的散热效率;另一方面金属管便于安装,有效地提高了空调系统100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金属管蜿蜒延伸,金属管为U形管或者S形管。例如,金属管可为大体“U”型金属管,也可大体为“S”型金属管,一方面可增加金属管内的冷媒流量,从而可有效地提高对电控元件的散热速度,另一方面可增加电控换热器5和电控元件的接触面积,有效地提高了冷媒对电控元件的散热效率。
下面结合图1至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工作过程。
制冷制热循环均采用全部的适温液态冷媒流经室外电控换热器5,及时将电控发热带走,让变频空调器安全可靠长久的运行。
具体而言,参照图1,当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压缩机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冷媒经过压缩机1的排气口11,流经换向阀组件2的第一阀口211和第二阀口212进入到室外换热器4,并在室外换热器4内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室外换热器4内的冷媒经第八阀口208和第七阀口217,流进电控换热器5,以便于对电控元件进行散热,随后冷媒从电控换热器5流出,进入到闪蒸器6,进入闪蒸器6的冷媒分离成两路(例如冷媒可以由第二接口62进入闪蒸器6):第一路:液态冷媒从第一接口61流出,然后冷媒经过节流装置7节流降压为低温低压状态,节流后的冷媒再经由第五阀口215和第六阀口216再流入室内换热器3中进行吸热,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从而降低室内温度。气态冷媒最终经第三阀口213和第四阀口214回到压缩机1的回气口12,之后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轮循环;第二路:由闪蒸器6中分离出来的气体部分通过第三接口63流出,气态冷媒通过补气口13喷入压缩机1中进行压缩,以提高空调系统100的制冷性能,压缩后排出,进入下一循环。
参照图2,当空调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压缩机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冷媒经压缩机1的排气口11,流经换向阀组件2的第一阀口211和第三阀口213进入到室内换热器3,并在室内换热器3内与室内环境换热,吸收室内环境的冷量,换热后的冷媒经由第六阀口216和第七阀口217流入到电控换热器5,换热后再进入闪蒸器6并分为两路(冷媒可以由第二接口62进入闪蒸器6):第一路:液态冷媒从第一接口61流出,经节流装置7节流降压后,通过第五阀口215和第八阀口208流向室外换热器4中吸收室外的热量,冷媒从室外换热器4流出后经过第二阀口212和第四阀口214,并通过压缩机1的回气口12返回到压缩机1,之后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轮循环;第二路:由闪蒸器6中分离出来的气体部分通过第三接口63流出,气态冷媒通过补气口13喷入压缩机1中进行压缩,以提高空调系统100制热性能。至此完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工作过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回气口和补气口;
换向阀组件,所述换向阀组件具有两个间隔开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二腔室具有第五阀口至第八阀口,所述第一腔室具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腔室具有与所述第一滑块联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动作以使得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且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二滑块动作以使得所述第八阀口与所述第五阀口和第七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且第六阀口与所述第五阀口和所述第七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
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且第二端与所述第八阀口连通;
用于对所述空调系统的电控元件进行散热的电控换热器,所述电控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阀口连通;
闪蒸器,所述闪蒸器包括第一接口至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节流装置,第二接口与所述电控换热器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补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为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节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连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补气口之间还设有气液分离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为气液分离器或储液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组件为八通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元件包括变频模块,所述电控换热器与所述变频模块直接接触以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散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元件包括变频模块,所述变频模块与所述电控换热器之间设有金属导热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换热器焊接或者粘接在所述金属导热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换热器为金属管,所述金属管蜿蜒延伸,所述金属管为U形管或S形管。
CN201710647944.1A 2017-08-01 2017-08-01 空调系统 Active CN107327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7944.1A CN107327997B (zh) 2017-08-01 2017-08-01 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7944.1A CN107327997B (zh) 2017-08-01 2017-08-01 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27997A CN107327997A (zh) 2017-11-07
CN107327997B true CN107327997B (zh) 2023-09-08

Family

ID=60199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47944.1A Active CN107327997B (zh) 2017-08-01 2017-08-01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279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8252B (zh) * 2018-03-30 2021-01-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220252A (zh) * 2019-07-11 2019-09-10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CN110307600A (zh) * 2019-07-11 2019-10-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CN110307601A (zh) * 2019-07-11 2019-10-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CN110207274A (zh) * 2019-07-11 2019-09-06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CN110186136A (zh) * 2019-07-11 2019-08-30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CN110186152A (zh) * 2019-07-11 2019-08-30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91206A (ja) * 2008-10-09 2010-04-22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CN103574758A (zh) * 2012-07-25 2014-02-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CN104567099A (zh) * 2014-12-22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949203A (zh) * 2015-06-15 2015-09-30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WO2017024866A1 (zh) * 2015-08-07 2017-02-1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换热设备和压缩机的运行方法
CN207146749U (zh) * 2017-08-01 2018-03-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91206A (ja) * 2008-10-09 2010-04-22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CN103574758A (zh) * 2012-07-25 2014-02-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CN104567099A (zh) * 2014-12-22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949203A (zh) * 2015-06-15 2015-09-30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WO2017024866A1 (zh) * 2015-08-07 2017-02-1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换热设备和压缩机的运行方法
CN207146749U (zh) * 2017-08-01 2018-03-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27997A (zh) 2017-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7997B (zh) 空调系统
JP4982713B2 (ja) 冷凍サイクル用エネルギー効率改善装置
CN105091395A (zh) 冷暖型空调系统和单冷型空调系统
CN107914538B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5004100B (zh) 单制冷剂回路、多吸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CN104101124B (zh) 空调器
US11353249B2 (en) Two-pipe enhanced-vapor-injection outdoor unit and multi-split system
US10578344B2 (en) Reversible liquid suction gas heat exchanger
CN107965853B (zh) 三管制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及控制方法
CN207335011U (zh) 空调系统
CN210832213U (zh) 空调器
CN109386989B (zh) 两管制喷气增焓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
JP2012247136A (ja) ブースター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複合給湯装置
CN106585318B (zh) 电动车的电池冷却系统
CN114001484A (zh) 冷媒系统和制冷设备
CN106766332B (zh) 空调系统单元及空调系统
CN111811157A (zh) 换热设备、热水器和空调
CN206514563U (zh) 空调系统单元及空调系统
CN107327998B (zh) 空调系统
CN114992851A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
CN211261072U (zh) 空调系统
CN109579192B (zh) 蒸发冷太空能双源热泵机组
CN111536600A (zh) 空调室外机
CN101625174B (zh) 多功能模块化热泵机组
CN212319924U (zh) 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