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7583A -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可变步长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可变步长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17583A CN107317583A CN201710350427.8A CN201710350427A CN107317583A CN 107317583 A CN107317583 A CN 107317583A CN 201710350427 A CN201710350427 A CN 201710350427A CN 107317583 A CN107317583 A CN 1073175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ctor
- lstm
- passage
- training
- it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7/00—Conversion of a code where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given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to a code where the same, similar or subset of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 H03M7/30—Compression; Expansion; Suppression of unnecessary data, e.g. redundancy reduction
- H03M7/3059—Digital compression and data reduction techniques where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subset or similar information, e.g. lossy compression
- H03M7/3062—Compressive sampling or sen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5—Combinations of network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lex Calcu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可变步长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获取各通道待重建向量的结构信息,得到各通道向量中每一项非零的条件概率,然后估计本次迭代最佳原子,再通过求解一个最小二乘问题确定各通道非零项的值,完成信号的重建。本方法能重建非联合稀疏的多通道信号,同时不增加编码端的计算复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可变步长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
背景技术
可求解欠定线性系统稀疏解的压缩感知技术与传统的奈奎斯特采样理论相比,可用远低于后者的采样率重建信号,因此在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压缩感知技术仅考虑了单通道信号的处理,当需要对多通道信号重建时,压缩感知技术没有利用信号的相关性提升重建速度或是重建精度。为充分利用多通道信号内及信号间的结构关系,出现了分布式压缩感知技术,它能对多通道信号独立压缩采样再联合重构。分布式压缩感知技术主要存在两个特点:1)由于利用了信号间和信号内部的相关性,可以减少所需测量数;2)分布式压缩感知的技术复杂度主要在联合解码端而不是编码端,该特点对于无线感知网络等需要编码端低复杂度的应用十分重要。
与传统的压缩感知中的L0范数优化问题一样,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模型也是一个NP难问题。大量学者已经设计了优化算法解决多通道信号重建问题,它们主要分为贪婪算法、基于混合范数优化算法、迭代加权算法和贝叶斯方法。但这些方法大多对多通道信号组成的矩阵有着苛刻的要求,不仅要求矩阵的每一列是稀疏的,而且共享相同的支撑集,即要求多通道信号满足联合稀疏条件。但现实世界中很少有信号满足此要求,阻碍了分布式压缩感知模型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如何挖掘实际信号中的结构信息,并松弛联合稀疏条件,是分布式压缩感知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新的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能重建非联合稀疏的多通道信号,同时不增加编码端的计算复杂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可变步长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获取各通道待重建向量的结构信息,得到各通道向量中每一项非零的条件概率,然后估计本次迭代最佳原子,再通过求解一个最小二乘问题确定各通道非零项的值,完成信号的重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可变步长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训练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
采用LSTM网络结构,该LSTM网络用来在重建过程中选取最佳原子;在使用LSTM选原子之前,需要使用数据训练该网络参数,训练方法采用Nesterov算法,训练网络的步骤如下:
1.1)生成多个训练数据对:给定某个通道的稀疏向量s,观测矩阵Φ,可得到观测向量y,由于s中值最大的项对y贡献最大,所以将s中最大项的值设置为1,其它项置零,得到向量s0,s0与y组成一对训练数据(s0,y);n组稀疏向量和观测数据可得到n对训练数据;
1.2)设置输入参数:根据重建信号的特点设置以下参数值:固定步长St,μ,梯度剪切阈值Th,训练次数nE,一个最小批中训练对的总数目Bs,压缩重建的通道数L;
1.3)参数初始化:将LSTM网络中所有待训练参数设置成较小的随机数,并且i=0,k=1;
1.4)当i≤nE时执行步骤1.5,否则停止迭代,完成LSTM网络训练;
1.5)对每一个最小批做如下计算:
1.5.1)令r=1,当r≤Bs时,计算其中Lr,τ=-s0,r,τ(j)log(sr,i,τ(j)),Λk指第k次训练的所有参数,当r>Bs时进入步骤1.5.2);
1.5.2)计算步骤1.5.1)中所有项的和如果则
1.5.3)更新更新Λk=ΔΛk+Λk-1;
2)计算各通道向量组成的稀疏矩阵
2.1)输入参数:输入感知矩阵A∈RM×N,其中A∈ΦΨ,各通道测量值组成的矩阵Y∈RM×L,作为迭代停止条件的残差向量L2范数最小值ε,每次迭代选入的原子个数nA,步长收缩阈值St,训练好的LSTM神经网络;
2.2)初始化参数:每个通道的稀疏向量长度为N,L个通道向量组成待重建稀疏矩阵且通道数j=1,迭代次数i=0,支撑集Ω=φ,残差矩阵R=Y;
2.3)设置迭代停止条件:更新迭代次数i=i+1,当迭代次数i≤N或残差矩阵的L2范数||R||≤ε时迭代停止并输出当停止条件未满足时,对每一个通道j,j=1,2,...,L执行步骤2.4-2.12;
2.4)归一化第j个通道第i-1次迭代的残差向量:搜索第j个通道第i-1次迭代中残差向量模值最大的元素max(|R(:,j)i-1|),并归一化该残差向量
2.5)更新LSTM网络输出向量vj:由前一通道LSTM细胞输出向量vj-1,状态向量cj-1和当前残差更新本通道本次迭代的LSTM细胞输出向量vj=LSTM(R(:,j)i,vj-1,cj-1),其中LSTM为训练好的神经网络;
2.6)LSTM网络输出向量空间到稀疏向量空间的空间变换:将LSTM网络输出向量vj转换成稀疏向量空间向量zj=Uvj,其中转换矩阵U在训练LSTM网络时已计算,为集合Λ中元素;
2.7)确定最佳原子对应的索引ind:通过softmax层找到第j个通道中,待重建稀疏向量每一项非零的概率向量cj,该概率向量中值最大的nA个元素的索引集合ind为最佳原子索引集合;
2.8)待重建向量支撑集更新:将此次迭代确定的最佳原子集合对应的索引集合ind加入待重建向量的支撑集Ωi=Ωi∪ind;
2.9)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当前通道待重建稀疏向量先使用最小二乘法法计算中非零元素的值再将中其它元素置零
2.10)更新当前通道残差R(:,j)i:对比观测向量Y(:,j)和已重建向量更新当前通道残差
2.11)更新原子选择步长:当残差L2范数||R(:,j)i||2<St,且当前步长nA>1时,调整每次迭代原子选择个数nA=nA-1;
2.12)迭代次数更新:更新迭代次数为i=i+1。
进一步地,步骤1)中,采用2000年由Gers和Schmidhuber提出的带窥视孔连接的LSTM网络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对多通道信号的结构特性要求由联合稀疏松弛为非联合稀疏。传统的多通道重建算法对待重建信号建模时,要求各通道信号稀疏表示后支撑集相同,即满足联合稀疏条件。但实际应用中,待重建信号很难满足联合稀疏条件。本发明通过LSTM网络获取各通道信号之间结构特性,并据此筛选出最佳的多个原子,对待重建的各通道信号没有联合稀疏的要求,从而拓宽了可重建信号的范围。
2)本发明所提算法与其它贪婪类多通道重建算法的计算量相当。本算法主要分为网络训练和信号重建两部分,其中耗时最多的部分是LSTM网络的训练,该训练可离线完成,且只需要进行一次,重建时可直接使用训练好的LSTM网络,因此与SOMP等贪婪类多通道重建算法相比,本算法并没有增加计算量。
3)本发明采用的可变步长可加速重建算法的收敛速度。由于每次迭代选择最佳的多个原子,侯选原子集中原子个数在前面的几次迭代中可以快速增长,在迭代后期,未选入候选原子集的原子个数较少,为保证重建精度,需要调整选入候选原子集的原子个数,因此这种变步长的策略兼顾了收敛速度与重建精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可变步长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训练LSTM网络。
采用2000年由Gers和Schmidhuber提出的带窥视孔连接的LSTM网络结构,该LSTM网络用来在重建过程中选取最佳原子。在使用LSTM选原子之前,需要使用数据训练该网络参数,训练方法采用Nesterov算法,训练网络的步骤如下:
1.1)生成多个训练数据对。给定某个通道的稀疏向量s,观测矩阵Φ,可得到观测向量y,由于s中值最大的项对y贡献最大,所以将s中最大项的值设置为1,其它项置零,得到向量s0,s0与y组成一对训练数据(s0,y)。n组稀疏向量和观测数据可得到n对训练数据。
1.2)设置输入参数。根据重建信号的特点设置以下参数值:固定步长St,μ,梯度剪切阈值Th,训练次数nE,一个最小批中训练对的总数目Bs,压缩重建的通道数L。
1.3)参数初始化。将LSTM网络中所有待训练参数设置成较小的随机数,并且i=0,k=1。
1.4)当i≤nE时执行步骤1.5,否则停止迭代,完成LSTM网络训练。
1.5)对每一个最小批做如下计算:
1.5.1)令r=1,当r≤Bs时,计算其中Lr,τ=-s0,r,τ(j)log(sr,i,τ(j)),Λk指第k次训练的所有参数,当r>Bs时进入步骤1.5.2)
1.5.2)计算步骤1.5.1)中所有项的和如果则
1.5.3)更新更新Λk=ΔΛk+Λk-1。
2)计算各通道向量组成的稀疏矩阵
2.1)输入参数。输入感知矩阵A∈RM×N,其中A∈ΦΨ,各通道测量值组成的矩阵Y∈RM×L,作为迭代停止条件的残差向量L2范数最小值ε,每次迭代选入的原子个数nA,步长收缩阈值St,训练好的LSTM神经网络。
2.2)初始化参数。每个通道的稀疏向量长度为N,L个通道向量组成待重建稀疏矩阵且通道数j=1,迭代次数i=0,支撑集Ω=φ,残差矩阵R=Y。
2.3)设置迭代停止条件。更新迭代次数i=i+1,当迭代次数i≤N或残差矩阵的L2范数||R||≤ε时迭代停止并输出当停止条件未满足时,对每一个通道j,j=1,2,...,L执行步骤2.4-2.12。
2.4)归一化第j个通道第i-1次迭代的残差向量。搜索第j个通道第i-1次迭代中残差向量模值最大的元素max(|R(:,j)i-1|),并归一化该残差向量
2.5)更新LSTM网络输出向量vj。由前一通道LSTM细胞输出向量vj-1,状态向量cj-1和当前残差更新本通道本次迭代的LSTM细胞输出向量vj=LSTM(R(:,j)i,vj-1,cj-1),其中LSTM为训练好的神经网络。
2.6)LSTM网络输出向量空间到稀疏向量空间的空间变换。将LSTM网络输出向量vj转换成稀疏向量空间向量zj=Uvj,其中转换矩阵U在训练LSTM网络时已计算,为集合Λ中元素。
2.7)确定最佳原子对应的索引ind。通过softmax层找到第j个通道中,待重建稀疏向量每一项非零的概率向量cj,该概率向量中值最大的nA个元素的索引集合ind为最佳原子索引集合。
2.8)待重建向量支撑集更新。将此次迭代确定的最佳原子集合对应的索引集合ind加入待重建向量的支撑集Ωi=Ωi∪ind。
2.9)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当前通道待重建稀疏向量先使用最小二乘法法计算中非零元素的值再将中其它元素置零
2.10)更新当前通道残差R(:,j)i。对比观测向量Y(:,j)和已重建向量更新当前通道残差
2.11)更新原子选择步长。当残差L2范数||R(:,j)i||2<St,且当前步长nA>1时,调整每次迭代原子选择个数nA=nA-1。
2.12)迭代次数更新。更新迭代次数为i=i+1。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
1.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可变步长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训练LSTM网络:
采用LSTM网络结构,该LSTM网络用来在重建过程中选取最佳原子;在使用LSTM选原子之前,需要使用数据训练该网络参数,训练方法采用Nesterov算法,训练网络的步骤如下:
1.1)生成多个训练数据对:给定某个通道的稀疏向量s,观测矩阵Φ,可得到观测向量y,由于s中值最大的项对y贡献最大,所以将s中最大项的值设置为1,其它项置零,得到向量s0,s0与y组成一对训练数据(s0,y);n组稀疏向量和观测数据可得到n对训练数据;
1.2)设置输入参数:根据重建信号的特点设置以下参数值:固定步长St,μ,梯度剪切阈值Th,训练次数nE,一个最小批中训练对的总数目Bs,压缩重建的通道数L;
1.3)参数初始化:将LSTM网络中所有待训练参数设置成较小的随机数,并且i=0,k=1;
1.4)当i≤nE时执行步骤1.5,否则停止迭代,完成LSTM网络训练;
1.5)对每一个最小批做如下计算:
1.5.1)令r=1,当r≤Bs时,计算其中Lr,τ=-s0,r,τ(j)log(sr,i,τ(j)),Λk指第k次训练的所有参数,当r>Bs时进入步骤1.5.2);
1.5.2)计算步骤1.5.1)中所有项的和如果则
1.5.3)更新更新Λk=ΔΛk+Λk-1;
2)计算各通道向量组成的稀疏矩阵
2.1)输入参数:输入感知矩阵A∈RM×N,其中A∈ΦΨ,各通道测量值组成的矩阵Y∈RM×L,作为迭代停止条件的残差向量L2范数最小值ε,每次迭代选入的原子个数nA,步长收缩阈值St,训练好的LSTM神经网络;
2.2)初始化参数:每个通道的稀疏向量长度为N,L个通道向量组成待重建稀疏矩阵且通道数j=1,迭代次数i=0,支撑集Ω=φ,残差矩阵R=Y;
2.3)设置迭代停止条件:更新迭代次数i=i+1,当迭代次数i≤N或残差矩阵的L2范数||R||≤ε时迭代停止并输出当停止条件未满足时,对每一个通道j,j=1,2,...,L执行步骤2.4-2.12;
2.4)归一化第j个通道第i-1次迭代的残差向量:搜索第j个通道第i-1次迭代中残差向量模值最大的元素max(|R(:,j)i-1|),并归一化该残差向量
2.5)更新LSTM网络输出向量vj:由前一通道LSTM细胞输出向量vj-1,状态向量cj-1和当前残差更新本通道本次迭代的LSTM细胞输出向量vj=LSTM(R(:,j)i,vj-1,cj-1),其中LSTM为训练好的神经网络;
2.6)LSTM网络输出向量空间到稀疏向量空间的空间变换:将LSTM网络输出向量vj转换成稀疏向量空间向量zj=Uvj,其中转换矩阵U在训练LSTM网络时已计算,为集合Λ中元素;
2.7)确定最佳原子对应的索引ind:通过softmax层找到第j个通道中,待重建稀疏向量每一项非零的概率向量cj,该概率向量中值最大的nA个元素的索引集合ind为最佳原子索引集合;
2.8)待重建向量支撑集更新:将此次迭代确定的最佳原子集合对应的索引集合ind加入待重建向量的支撑集Ωi=Ωi∪ind;
2.9)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当前通道待重建稀疏向量先使用最小二乘法法计算中非零元素的值再将中其它元素置零
2.10)更新当前通道残差R(:,j)i:对比观测向量Y(:,j)和已重建向量更新当前通道残差
2.11)更新原子选择步长:当残差L2范数||R(:,j)i||2<St,且当前步长nA>1时,调整每次迭代原子选择个数nA=nA-1;
2.12)迭代次数更新:更新迭代次数为i=i+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可变步长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2000年由Gers和Schmidhuber提出的带窥视孔连接的LSTM网络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50427.8A CN107317583A (zh) | 2017-05-18 | 2017-05-18 |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可变步长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50427.8A CN107317583A (zh) | 2017-05-18 | 2017-05-18 |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可变步长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17583A true CN107317583A (zh) | 2017-11-03 |
Family
ID=60183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50427.8A Pending CN107317583A (zh) | 2017-05-18 | 2017-05-18 |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可变步长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17583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95192A (zh) * | 2017-12-06 | 2018-04-10 |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深度卷积网络压缩方法、存储介质和终端 |
CN109003614A (zh) * | 2018-07-31 | 2018-12-14 | 上海爱优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传输方法、语音传输系统及终端 |
CN109034372A (zh) * | 2018-06-28 | 2018-12-18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概率的神经网络剪枝方法 |
CN109104197A (zh) * | 2018-11-12 | 2018-12-28 | 合肥工业大学 | 应用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非还原稀疏数据的编译码电路及其编译码方法 |
CN110381313A (zh) * | 2019-07-08 | 2019-10-25 | 东华大学 | 基于lstm网络与图像组质量盲评估的视频压缩感知重构方法 |
CN110784228A (zh) * | 2019-10-23 | 2020-02-11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lstm模型的地铁结构振动信号的压缩方法 |
CN112000920A (zh) * | 2020-08-07 | 2020-11-27 | 西南大学 | 一种基于迭代处理的主对偶分布式加速优化方法 |
CN114325216A (zh) * | 2021-11-22 | 2022-04-12 | 四川大学 | 一种基于有限pmu配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81779A (zh) * | 2015-11-04 | 2016-01-2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多观测值向量稀疏度自适应压缩采样匹配追踪方法 |
CN105281780A (zh) * | 2015-11-20 | 2016-01-27 | 重庆大学 | 一种变步长正则化自适应压缩采样匹配追踪方法 |
CN105430347A (zh) * | 2015-11-30 | 2016-03-23 | 燕山大学 |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无线传感器图像采集传输系统 |
-
2017
- 2017-05-18 CN CN201710350427.8A patent/CN10731758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81779A (zh) * | 2015-11-04 | 2016-01-2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多观测值向量稀疏度自适应压缩采样匹配追踪方法 |
CN105281780A (zh) * | 2015-11-20 | 2016-01-27 | 重庆大学 | 一种变步长正则化自适应压缩采样匹配追踪方法 |
CN105430347A (zh) * | 2015-11-30 | 2016-03-23 | 燕山大学 |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无线传感器图像采集传输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HAMID PALANGI: "Distributed Compressive Sensing: A Deep Learning Approach",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 |
曾春艳 等: "原子集校正及步长可控的稀疏度未知CS重构", 《应用科技学报》 *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95192A (zh) * | 2017-12-06 | 2018-04-10 |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深度卷积网络压缩方法、存储介质和终端 |
CN107895192B (zh) * | 2017-12-06 | 2021-10-08 | 广州方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深度卷积网络压缩方法、存储介质和终端 |
CN109034372B (zh) * | 2018-06-28 | 2020-10-16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概率的神经网络剪枝方法 |
CN109034372A (zh) * | 2018-06-28 | 2018-12-18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概率的神经网络剪枝方法 |
CN109003614A (zh) * | 2018-07-31 | 2018-12-14 | 上海爱优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传输方法、语音传输系统及终端 |
CN109104197A (zh) * | 2018-11-12 | 2018-12-28 | 合肥工业大学 | 应用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非还原稀疏数据的编译码电路及其编译码方法 |
CN109104197B (zh) * | 2018-11-12 | 2022-02-11 | 合肥工业大学 | 应用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非还原稀疏数据的编译码电路及其编译码方法 |
CN110381313A (zh) * | 2019-07-08 | 2019-10-25 | 东华大学 | 基于lstm网络与图像组质量盲评估的视频压缩感知重构方法 |
CN110381313B (zh) * | 2019-07-08 | 2021-08-31 | 东华大学 | 基于lstm网络与图像组质量盲评估的视频压缩感知重构方法 |
CN110784228A (zh) * | 2019-10-23 | 2020-02-11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lstm模型的地铁结构振动信号的压缩方法 |
CN110784228B (zh) * | 2019-10-23 | 2023-07-25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lstm模型的地铁结构振动信号的压缩方法 |
CN112000920A (zh) * | 2020-08-07 | 2020-11-27 | 西南大学 | 一种基于迭代处理的主对偶分布式加速优化方法 |
CN114325216A (zh) * | 2021-11-22 | 2022-04-12 | 四川大学 | 一种基于有限pmu配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
CN114325216B (zh) * | 2021-11-22 | 2024-02-02 | 四川大学 | 一种基于有限pmu配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17583A (zh) |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可变步长分布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 | |
CN108765319A (zh) | 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去噪方法 | |
CN110852448A (zh) |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合作型智能体的学习方法 | |
CN108021754A (zh) | 一种无人机自主空战决策框架及方法 | |
CN108734202A (zh) | 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方法 | |
CN111240356B (zh) |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集群会合方法 | |
CN105678030B (zh) | 基于专家系统和战术战法分形化的空战战术团队仿真方法 | |
CN114757351A (zh) | 一种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对抗攻击的防御方法 | |
CN114077258A (zh) |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ppo2算法的无人艇位姿控制方法 | |
Wu et al. | A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neural networks pruning | |
CN113625569B (zh) | 一种基于混合决策模型的小型无人机防控决策方法及系统 | |
CN110163802A (zh) |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sar图像超分辨方法 | |
CN117454381B (zh) | 一种非独立同分布数据下面向联邦学习的渐进性攻击方法 | |
CN116468121A (zh) | 基于通用经验博弈强化学习的多机空战决策方法 | |
CN116052024A (zh) | 基于轻量化目标识别神经网络模型的电力线路巡检方法 | |
CN114330673A (zh) | 一种对业务预测模型进行多方联合训练的方法及装置 | |
Xu et al. | An efficient channel-level pruning for CNNs without fine-tuning | |
CN116779176A (zh) | 基于神经网络深度特征的移植术后慢性肾病样本增广方法 | |
CN107330912A (zh) | 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稀疏表示的目标追踪方法 | |
CN115952824A (zh) | 一种航空制造设备大数据故障诊断方法 | |
CN106682729A (zh) | 基于局部收敛权阵进化的BP神经网络MapReduce训练方法 | |
CN114112399B (zh) | 一种风电机组轴承的联合故障诊断系统及故障诊断方法 | |
Zhang et al. | Learning efficient sparse structures in speech recognition | |
CN106597847B (zh) | 一种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机动载荷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3297191B (zh) | 一种网络缺失数据在线填充的流处理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