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9339B - 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9339B
CN107309339B CN201710675367.7A CN201710675367A CN107309339B CN 107309339 B CN107309339 B CN 107309339B CN 201710675367 A CN201710675367 A CN 201710675367A CN 107309339 B CN107309339 B CN 107309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lightning
lower die
upper die
lightning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53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9339A (zh
Inventor
袁军军
杨玉兴
许颖豪
王亚军
惠冬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EGC No 5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EGC No 5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EGC No 5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EGC No 5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753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9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9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9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9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9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 Press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及方法,该模具包括底板、支撑柱和水平安装在支撑柱上的成型模板,成型模板包括反向平行相扣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的下表面和下模的上表面均为阶梯面,上模的上表面和下模的下表面均为水平面,上模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顶端,下模滑动安装在支撑柱上,上模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柱,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千斤顶,下模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安装支撑架并调平模具;二、调节下模与上模的间距;三、确定模具一次加工避雷带的数量并放置避雷带;四、避雷带搭接定位标记;五、加工成型并检查加工成型结果。本发明结构紧凑,采用上模和下模相互作用实现一个或多个避雷带加工,加工稳定精准。

Description

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乙”字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屋面安装避雷带是必不可少的防雷工程,避雷带应该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两个避雷带之间的搭接位置处应为钝角的弧形,其目的是便于雷电流的泄放,不至于击坏避雷带,传统的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包括冷煨加工法、液压压线钳配套模具加工法和油压千斤顶配套模具加工法,其中,冷煨加工法制作模具,将待加工镀锌圆钢放入模具内,通过人工弯曲镀锌圆钢,达到“乙”型弯加工效果,劳动强度大;液压压线钳配套模具加工法是对液压压线钳钳口进行改造,制作与钳口相匹配的模具,然后将待加工的镀锌圆钢插入液压压线钳钳口改造模具内,操作液压压线钳加工“乙”型弯,耐用性差;油压千斤顶配套模具加工法制作模具,将千斤顶通过组装放入模具中,将待加工的镀锌圆钢插入模具,操作千斤顶加工“乙”型弯,操作简便,耐用性强。但是,现有的油压千斤顶配套模具中的配套模具结构不严密,加工能力弱,稳定性差,残次率高且每次仅能加工一个,无法保证避雷带的快速加工成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紧凑,采用上模和下模相互作用实现一个或多个避雷带的加工,加工稳定,定位精准,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支撑柱和水平安装在支撑柱上的成型模板,所述成型模板包括反向平行相扣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的结构尺寸均相同,上模的下表面和下模的上表面均为阶梯面,上模的上表面和下模的下表面均为水平面,所述阶梯面由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以及连接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的斜面组成,上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顶端,下模滑动安装在支撑柱上,上模和下模相对位置处开设有限位通孔,上模上固定安装有与限位通孔配合的限位柱,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升降下模的千斤顶,下模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千斤顶的柱塞端配合的定位槽。
上述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立方体结构,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柱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底板上。
上述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稳定模具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立方体支撑板,两个所述立方体支撑板分别沿避雷带延伸方向平行固定在底板的两端。
上述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为四个,上模的上表面和下模的下表面均为矩形水平面,四个限位柱的一端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上模上,四个限位柱的另一端与下模上的限位通孔滑动配合,沿斜面延伸方向上的两个限位柱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避雷带的宽度。
上述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第一水平面或第二水平面形成的钝角角度为145°~155°。
上述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之间的高差等于避雷带的厚度。
上述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通过平衡螺栓固定在上模上,平衡螺栓的上表面与上模的上表面齐平。
上述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开设在下模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处。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的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支撑架并调平模具:在底板上安装支撑架,底板为立方体结构,支撑架包括两个立方体支撑板,两个所述立方体支撑板分别沿避雷带延伸方向平行固定在底板的两端;然后,将支撑架调平,进而调平底板,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柱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底板上,保持支撑柱与底板垂直,实现模具的调平;
步骤二、调节下模与上模的间距:将下模沿着支撑柱滑动,使下模上的限位通孔与固定在上模上的限位柱滑动配合,下模的上表面距离上模的下表面的高差不小于2h,其中,h为避雷带的厚度,限位柱的数量为四个,上模的上表面和下模的下表面均为矩形水平面,四个限位柱的一端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上模上;
步骤三、确定模具一次加工避雷带的数量并放置避雷带:首先,确定模具一次加工避雷带的数量为m且m≤M,其中,M为模具一次加工避雷带的最大数量,当m为偶数时,将m个避雷带对称的放置在上模与下模之间且位于支撑柱与限位柱之间;当m为奇数时,将1个避雷带沿与斜面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放置在上模与下模之间且位于两个限位柱之间,将剩余的(m-1)个避雷带对称的放置在上模与下模之间且位于支撑柱与限位柱之间;
步骤四、避雷带搭接定位标记:对步骤三中放置好的避雷带进行长度标记,标记位置为避雷带伸出所述成型模板的长度,避雷带伸出所述成型模板的长度l=L+ε-L',其中,L为避雷带规定的最小搭接长度,ε为避雷带搭接长度余量,L'为避雷带位于所述成型模板内的搭接长度;
步骤五、加工成型并检查加工成型结果:将千斤顶的柱塞端垂直伸入至定位槽推动下模上升,使下模上升挤压避雷带,当下模的上表面距离上模的下表面的高差为h时,千斤顶停止推动下模挤压避雷带,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成型,斜面与第一水平面或第二水平面形成的钝角角度为145°~155°,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之间的高差等于避雷带的厚度;然后,取多个加工成型的避雷带,使多个加工成型的避雷带的凹口均同向水平叠放,当同向水平叠放的多个加工成型的避雷带之间间隙一致时,避雷带的加工成型结果视为合格。
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沿斜面延伸方向上的两个限位柱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避雷带的宽度;
步骤三中所述模具一次加工避雷带的最大数量M取值为3~7;
步骤三中所述限位柱通过平衡螺栓固定在上模上,平衡螺栓的上表面与上模的上表面齐平;
步骤四中ε取值为0.1L~0.15L;
步骤五中所述定位槽开设在下模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的加工模具,上模和下模结构尺寸均相同,上模和下模的一个表面采用斜面连接两侧的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的阶梯面结构,通过将上模和下模反向平行相扣配合,使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乙”字空间,为避雷带的加工提供可靠的基础,便于推广使用。
2、本发明采用的加工模具,通过设置限位柱的优势一是限定了下模移动路径,确保下模向上模移动时保持垂直状态;二是确定模具的中间位置,便于多个避雷带的放置,保证多个避雷带同时加工时受力均匀,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
3、本发明采用的加工模具,通过设置定位槽,保证千斤顶的垂直上升,实现下模稳定挤压避雷带,加工稳定,定位精准,避免下模受力不均,导致的避雷带加工产生误差,降低避雷带加工的残次率。
4、本发明采用的加工方法,步骤简单,通过安装支撑架,增大模具底板的受力面积,避免模具在加工使用时倾倒倾覆,标记避雷带的搭接长度,可实现多个避雷带的同时加工,加工成型检验方便,加工合格率高,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紧凑,采用上模和下模相互作用实现一个或多个避雷带的加工,加工稳定,定位精准,携带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的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采用的加工模具中上模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采用的加工模具中下模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采用的加工方法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架; 2—底板; 3—千斤顶;
4—支撑柱; 5—下模; 6—上模;
7—限位柱; 8—螺栓; 9—定位槽;
10—支撑通孔; 11—限位通孔; 12—平衡螺栓;
13—第一水平面; 14—斜面; 15—第二水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包括底板2、安装在底板2上的支撑柱4和水平安装在支撑柱4上的成型模板,所述成型模板包括反向平行相扣配合的上模6和下模5,上模6和下模5的结构尺寸均相同,上模6的下表面和下模5的上表面均为阶梯面,上模6的上表面和下模5的下表面均为水平面,所述阶梯面由第一水平面13和第二水平面15,以及连接第一水平面13和第二水平面15的斜面14组成,上模6通过螺栓8固定安装在支撑柱4的顶端,下模5滑动安装在支撑柱4上,上模6和下模5相对位置处开设有限位通孔11,上模6上固定安装有与限位通孔11配合的限位柱7,底板2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升降下模5的千斤顶3,下模5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千斤顶3的柱塞端配合的定位槽9。
需要说明的是,底板2的设置是为了给千斤顶3和支撑柱4提供安装基础,支撑柱4的设置一是为了支撑上模6和下模5,二是为了给下模5提供滑动轨道,限定下模5的运动轨迹,实际使用中,上模6和下模5相对位置处开设有支撑通孔10,支撑柱4穿过下模5上的支撑通孔10后再穿过上模6上的支撑通孔10,将上模6和下模5安装在支撑柱4上,上模6和下模5结构尺寸均相同的目的是便于加工和安装,上模6的下表面和下模5的上表面采用斜面14连接两侧的第一水平面13和第二水平面15的阶梯面结构,上模6的上表面和下模5的下表面采用水平面结构,通过将上模6和下模5反向平行相扣配合,使上模6和下模5之间形成“乙”字空间,下模5为避雷带的下部提供承载力的同时为避雷带的下部提供“乙”字折弯基础,下模5挤压避雷带时受力面积大,上模6为避雷带的上部提供夹持力的同时为避雷带的上部提供“乙”字折弯基础,上模6与下模5配合挤压避雷带时受力面积大,稳定可靠,避雷带的“乙”字弯结构完全在成型模板内部的“乙”字空间内实现,使避雷带有一个可靠的加工基础;千斤顶3的设置是为支撑柱4上升提供动力,定位槽9的设置是为了定位千斤顶3的柱塞端,识别千斤顶3是否垂直上升并且是否垂直推动下模5上升挤压上模6;上模6和下模5相对位置处开设有限位通孔11,上模6上固定安装有与限位通孔11配合的限位柱7,设置限位柱7的优势一是限定了下模5移动路径,确保下模5向上模6移动时保持垂直状态;二是确定模具的中间位置,便于多个避雷带的放置,保证多个避雷带同时加工时受力均匀。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为立方体结构,支撑柱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柱4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底板2上。
需要说明的是,底板2为立方体结构便于加工和定位支撑柱4,四个支撑柱4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底板2上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精确稳定的安装基础,结构对称,便于后期避雷带的放置。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稳定模具的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包括两个立方体支撑板,两个所述立方体支撑板分别沿避雷带延伸方向平行固定在底板2的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架1的设置是为了增大底板2的面积,便于稳定支撑成型模板,避免模具在加工使用时倾倒倾覆。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7的数量为四个,上模6的上表面和下模5的下表面均为矩形水平面,四个限位柱7的一端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上模6上,四个限位柱7的另一端与下模5上的限位通孔11滑动配合,沿斜面14延伸方向上的两个限位柱7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避雷带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模6的上表面和下模5的下表面均为矩形水平面便于加工和定位限位柱7,四个限位柱7的一端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上模6上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精确定位参考,结构对称,便于后期避雷带的放置,另外,四个限位柱7为下模5的移动限定移动路径,四个限位柱7配合,精度高,加工避雷带时,从斜面14延伸方向上的两个限位柱7之间位置插入避雷带,沿斜面14延伸方向上的两个限位柱7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避雷带的宽度,保证至少有一个避雷带可插入该两个限位柱7之间,为避雷带的加工确定中间位置,优选的,当仅加工一个避雷带时,该避雷带即放置在两个限位柱7之间,受力均衡。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面14与第一水平面13或第二水平面15形成的钝角角度为145°~155°。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避雷带之间的搭接位置处应为钝角的弧形,其目的是便于雷电流的泄放,不至于击坏避雷带,本实施例要选的钝角角度为148°。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平面13和第二水平面15之间的高差等于避雷带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水平面13和第二水平面15之间的高差等于避雷带的厚度,即一个避雷带的“乙”字弯加工段上可完全容纳另一个避雷带的直线段,其目的是保证两个避雷带搭接完成后,两个避雷带的上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7通过平衡螺栓12固定在上模6上,平衡螺栓12的上表面与上模6的上表面齐平。
需要说明的是,平衡螺栓12的上表面与上模6的上表面齐平可方便查看限位柱7是否安装垂直。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9开设在下模5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处。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槽9开设在下模5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的目的是保证千斤顶3位于下模5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处推动下模5上升,推理分布均匀。
如图6所示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支撑架并调平模具:在底板2上安装支撑架1,底板2为立方体结构,支撑架1包括两个立方体支撑板,两个所述立方体支撑板分别沿避雷带延伸方向平行固定在底板2的两端;然后,将支撑架1调平,进而调平底板2,支撑柱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柱4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底板2上,保持支撑柱4与底板2垂直,实现模具的调平;
步骤二、调节下模与上模的间距:将下模5沿着支撑柱4滑动,使下模5上的限位通孔11与固定在上模6上的限位柱7滑动配合,下模5的上表面距离上模6的下表面的高差不小于2h,其中,h为避雷带的厚度,限位柱7的数量为四个,上模6的上表面和下模5的下表面均为矩形水平面,四个限位柱7的一端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上模6上;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沿斜面14延伸方向上的两个限位柱7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避雷带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模6和下模5反向平行相扣配合,下模5的上表面距离上模6的下表面的高差不小于2h方可保证下模5的上表面距离上模6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高差不小于h的平行空间,便于避雷带穿过成型模板。
步骤三、确定模具一次加工避雷带的数量并放置避雷带:首先,确定模具一次加工避雷带的数量为m且m≤M,其中,M为模具一次加工避雷带的最大数量,当m为偶数时,将m个避雷带对称的放置在上模6与下模5之间且位于支撑柱4与限位柱7之间;当m为奇数时,将1个避雷带沿与斜面14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放置在上模6与下模5之间且位于两个限位柱7之间,将剩余的(m-1)个避雷带对称的放置在上模6与下模5之间且位于支撑柱4与限位柱7之间;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所述模具一次加工避雷带的最大数量M取值为3~7;
步骤四、避雷带搭接定位标记:对步骤三中放置好的避雷带进行长度标记,标记位置为避雷带伸出所述成型模板的长度,避雷带伸出所述成型模板的长度l=L+ε-L',其中,L为避雷带规定的最小搭接长度,ε为避雷带搭接长度余量,L'为避雷带位于所述成型模板内的搭接长度;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ε取值为0.1L~0.15L;
步骤五、加工成型并检查加工成型结果:将千斤顶3的柱塞端垂直伸入至定位槽9推动下模5上升,使下模5上升挤压避雷带,当下模5的上表面距离上模6的下表面的高差为h时,千斤顶3停止推动下模5挤压避雷带,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成型,斜面14与第一水平面13或第二水平面15形成的钝角角度为145°~155°,第一水平面13和第二水平面15之间的高差等于避雷带的厚度;然后,取多个加工成型的避雷带,使多个加工成型的避雷带的凹口均同向水平叠放,当同向水平叠放的多个加工成型的避雷带之间间隙一致时,避雷带的加工成型结果视为合格。
本实施例中,步骤五中所述定位槽9开设在下模5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处。
本发明使用时,成型模板部分加工避雷带时,不分前后面,如图1所示,避雷带可沿A向伸入成型模板中,加工的避雷带向下折弯变形;避雷带可沿A向的反向伸入成型模板中,加工的避雷带向上折弯变形,使用时,仅需将向上折弯变形的避雷带转换反向即可与向下折弯变形的避雷带结构一致,使用灵活,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安装在底板(2)上的支撑柱(4)和水平安装在支撑柱(4)上的成型模板,所述成型模板包括反向平行相扣配合的上模(6)和下模(5),上模(6)和下模(5)的结构尺寸均相同,上模(6)的下表面和下模(5)的上表面均为阶梯面,上模(6)的上表面和下模(5)的下表面均为水平面,所述阶梯面由第一水平面(13)和第二水平面(15),以及连接第一水平面(13)和第二水平面(15)的斜面(14)组成,上模(6)通过螺栓(8)固定安装在支撑柱(4)的顶端,下模(5)滑动安装在支撑柱(4)上,上模(6)和下模(5)相对位置处开设有限位通孔(11),上模(6)上固定安装有与限位通孔(11)配合的限位柱(7),底板(2)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升降下模(5)的千斤顶(3),下模(5)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千斤顶(3)的柱塞端配合的定位槽(9);
所述限位柱(7)的数量为四个,上模(6)的上表面和下模(5)的下表面均为矩形水平面,四个限位柱(7)的一端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上模(6)上,四个限位柱(7)的另一端与下模(5)上的限位通孔(11)滑动配合,沿斜面(14)延伸方向上的两个限位柱(7)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避雷带的宽度;
所述定位槽(9)开设在下模(5)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为立方体结构,支撑柱(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柱(4)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底板(2)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稳定模具的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包括两个立方体支撑板,两个所述立方体支撑板分别沿避雷带延伸方向平行固定在底板(2)的两端。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14)与第一水平面(13)或第二水平面(15)形成的钝角角度为145°~155°。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面(13)和第二水平面(15)之间的高差等于避雷带的厚度。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7)通过平衡螺栓(12)固定在上模(6)上,平衡螺栓(12)的上表面与上模(6)的上表面齐平。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进行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支撑架并调平模具:在底板(2)上安装支撑架(1),底板(2)为立方体结构,支撑架(1)包括两个立方体支撑板,两个所述立方体支撑板分别沿避雷带延伸方向平行固定在底板(2)的两端;然后,将支撑架(1)调平,进而调平底板(2),支撑柱(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柱(4)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底板(2)上,保持支撑柱(4)与底板(2)垂直,实现模具的调平;
步骤二、调节下模与上模的间距:将下模(5)沿着支撑柱(4)滑动,使下模(5)上的限位通孔(11)与固定在上模(6)上的限位柱(7)滑动配合,下模(5)的上表面距离上模(6)的下表面的高差不小于2h,其中,h为避雷带的厚度,限位柱(7)的数量为四个,上模(6)的上表面和下模(5)的下表面均为矩形水平面,四个限位柱(7)的一端呈中心对称竖直安装在上模(6)上;
步骤三、确定模具一次加工避雷带的数量并放置避雷带:首先,确定模具一次加工避雷带的数量为m且m≤M,其中,M为模具一次加工避雷带的最大数量,当m为偶数时,将m个避雷带对称的放置在上模(6)与下模(5)之间且位于支撑柱(4)与限位柱(7)之间;当m为奇数时,将1个避雷带沿与斜面(14)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放置在上模(6)与下模(5)之间且位于两个限位柱(7)之间,将剩余的(m-1)个避雷带对称的放置在上模(6)与下模(5)之间且位于支撑柱(4)与限位柱(7)之间;
步骤四、避雷带搭接定位标记:对步骤三中放置好的避雷带进行长度标记,标记位置为避雷带伸出所述成型模板的长度,避雷带伸出所述成型模板的长度l=L+ε-L',其中,L为避雷带规定的最小搭接长度,ε为避雷带搭接长度余量,L'为避雷带位于所述成型模板内的搭接长度;
步骤五、加工成型并检查加工成型结果:将千斤顶(3)的柱塞端垂直伸入至定位槽(9)推动下模(5)上升,使下模(5)上升挤压避雷带,当下模(5)的上表面距离上模(6)的下表面的高差为h时,千斤顶(3)停止推动下模(5)挤压避雷带,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成型,斜面(14)与第一水平面(13)或第二水平面(15)形成的钝角角度为145°~155°,第一水平面(13)和第二水平面(15)之间的高差等于避雷带的厚度;然后,取多个加工成型的避雷带,使多个加工成型的避雷带的凹口均同向水平叠放,当同向水平叠放的多个加工成型的避雷带之间间隙一致时,避雷带的加工成型结果视为合格。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沿斜面(14)延伸方向上的两个限位柱(7)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避雷带的宽度;
步骤三中所述模具一次加工避雷带的最大数量M取值为3~7;
步骤三中所述限位柱(7)通过平衡螺栓(12)固定在上模(6)上,平衡螺栓(12)的上表面与上模(6)的上表面齐平;
步骤四中ε取值为0.1L~0.15L;
步骤五中所述定位槽(9)开设在下模(5)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处。
CN201710675367.7A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及方法 Active CN107309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5367.7A CN107309339B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5367.7A CN107309339B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9339A CN107309339A (zh) 2017-11-03
CN107309339B true CN107309339B (zh) 2023-02-28

Family

ID=60170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5367.7A Active CN107309339B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93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1455A (zh) * 2018-07-05 2018-09-2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柴油机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阀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395A (ja) * 1992-07-03 1994-01-25 Mitsubishi Steel Mfg Co Ltd C形金具の環状金具への成形方法及びかしめ機並びにそのための成形型
CN204353255U (zh) * 2014-11-26 2015-05-27 国家电网公司 扁铁欧姆弯加工设备
CN106513512A (zh) * 2016-11-30 2017-03-22 安徽力源数控刃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柜边板用一次成型模具及其使用和加工方法
WO2017049668A1 (zh) * 2015-09-23 2017-03-30 江苏大学 一种增压式多通道管材分流模组合模芯
CN206263102U (zh) * 2017-01-20 2017-06-20 嘉兴美可泰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铰链垂直支架折弯成型模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395A (ja) * 1992-07-03 1994-01-25 Mitsubishi Steel Mfg Co Ltd C形金具の環状金具への成形方法及びかしめ機並びにそのための成形型
CN204353255U (zh) * 2014-11-26 2015-05-27 国家电网公司 扁铁欧姆弯加工设备
WO2017049668A1 (zh) * 2015-09-23 2017-03-30 江苏大学 一种增压式多通道管材分流模组合模芯
CN106513512A (zh) * 2016-11-30 2017-03-22 安徽力源数控刃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柜边板用一次成型模具及其使用和加工方法
CN206263102U (zh) * 2017-01-20 2017-06-20 嘉兴美可泰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铰链垂直支架折弯成型模具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模双耳伸缩、下模滚轴式侧移的折弯模设计;王磊等;《锻压技术》;20101025(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9339A (zh) 2017-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9339B (zh) 一种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及方法
CN206161535U (zh) 一种基于纸电化学发光芯片的poct装置
CN103276909B (zh) 弧形网架拼装方法及其使用的网架拼装胎架
CN215906091U (zh) 一种石英舟顶齿定位烧结模具
CN207086707U (zh) 避雷带搭接“乙”字弯加工模具
CN207481140U (zh) 一种模具
CN209853977U (zh) 一种石英舟用模具
CN209755578U (zh) 一种预制构件磁力组装式生产模具
CN215355500U (zh) 一种现场止水铜片快速成型简易装置
CN107443545B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板材生产线用定位设备
CN220461834U (zh) 一种高精度钣金圆弧折弯装置
CN206357195U (zh) 可调节托架及可调节托架组件
CN213033428U (zh) 扁钢立弯头的制作工具
CN216896586U (zh) 一种升降立柱及显示器
CN214184750U (zh) 一种金属加工用弯卷设备
CN204088499U (zh) 一种用于蓄电池极柱的整形装置
CN209566443U (zh) 一种手机按键注塑机接键台
CN205175937U (zh) 热变形试验治具
CN212667501U (zh) 一种带有伸缩立柱的轿运车
CN219030264U (zh) 一种用于冷轧带肋钢筋的转运设备
CN217711449U (zh) 一种预制梁式楼梯板
CN112318686B (zh) 一种齿块板底模及其安装方法
CN218941639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铝型材
CN212397727U (zh) 一种用于钢梯踏板折弯的胎模
CN215543939U (zh) 高效折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