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3803B - 罩部件 - Google Patents

罩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3803B
CN107303803B CN201710183882.3A CN201710183882A CN107303803B CN 107303803 B CN107303803 B CN 107303803B CN 201710183882 A CN201710183882 A CN 201710183882A CN 107303803 B CN107303803 B CN 107303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member
slit
plate component
forming portion
slit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838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3803A (zh
Inventor
大屋戸一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303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3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3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3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B60J5/101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for non-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i.e. family cars including vans
    • B60J5/107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for non-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i.e. family cars including van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about door frame, panels, materials used, reinforc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罩部件,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容易地安装在后面板上。本发明的罩部件(10)用在车身上,车身在尾门与后面板(2)的撑杆固定部(4)之间夹设有阻尼撑杆(6)。罩部件(10)具有安装在撑杆固定部(4)的外表面上的板部件(20),在板部件(20)上形成有:供阻尼撑杆(6)穿插的穿插孔(23);和从板部件(20)的一个侧缘部连通至穿插孔(23)的开口部(25)。通过狭缝形成部(31)来封堵开口部(25),该狭缝形成部由比板部件(20)柔软的部件形成,并且与板部件(20)一体形成,在狭缝形成部(31)上形成有从一个侧缘部连通至穿插孔(23)的狭缝(32)。

Description

罩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在具有尾门的车身上的罩部件。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对后面板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尾门、且在尾门与后面板之间夹设有阻尼撑杆的车身,而具有如下的车身,其通过罩部件来覆盖阻尼撑杆与尾门之间的连结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而且,在具有尾门的车身中,通过将罩部件安装在后面板侧的阻尼撑杆的固定部上,而能够改善打开尾门时的外观。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9-073265号公报
在车辆的制造工序中,在将尾门以及阻尼撑杆组装至后面板上之后,将罩部件安装在后面板上。因此,以往在罩部件上形成用于供阻尼撑杆穿插的开口部,且使阻尼撑杆穿插至开口部内,并在将罩部件安装于后面板上之后,通过独立的盖部件来封堵开口部。
这样,在以往的罩部件中,由于需要独立的盖部件,所以存在用于制造罩部件的模具会增加、并且罩部件的安装作业会变得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罩部件,解决了上述问题,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容易地安装在后面板上。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罩部件,其用在车身上,所述车身具有对后面板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尾门,且在所述尾门与所述后面板的撑杆固定部之间夹设有阻尼撑杆。所述罩部件具有安装在所述撑杆固定部的外表面上的板部件,在所述板部件上形成有:供所述阻尼撑杆的端部穿插的穿插孔;和从所述板部件的一个侧缘部连通至所述穿插孔的开口部。通过狭缝形成部来封堵所述开口部,该狭缝形成部由比所述板部件柔软的部件形成,并且与所述板部件一体形成,在所述狭缝形成部上,形成有从一个侧缘部连通至所述穿插孔的狭缝。
在阻尼撑杆安装在撑杆固定部上的状态下,当将本发明的罩部件向撑杆固定部的外表面安装时,能够使阻尼撑杆从板部件的外侧通过狭缝而穿插至穿插孔中。由此,能够将罩部件配置在阻尼撑杆的端部的周围。
另外,狭缝形成部是柔软的部件,因此能够将阻尼撑杆容易地插入至狭缝中。此外,在阻尼撑杆通过狭缝之后,能够通过狭缝形成部的复原力来使狭缝闭合。
这样,在本发明的罩部件中,能够在通过狭缝形成部封堵了板部件的开口部的状态下,将罩部件安装在撑杆固定部的外表面上,因此能够使罩部件成为一体而为一个部件。而且,在本发明中,能够将板部件和狭缝形成部通过双色成型(双色注塑成型)来一体成型。
另外,本发明的板部件以及狭缝形成部的材料并没有被限定,但例如板部件能够由聚丙烯等的树脂材料来形成,狭缝形成部能够由烯烃类弹性体等的弹性材料来形成。
在上述罩部件中,优选为,使所述狭缝相对于所述狭缝形成部的外表面而倾斜地切入,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在将罩部件安装于撑杆固定部的外表面上时,从车外通过狭缝而观察到撑杆固定部的外表面。
在上述罩部件中,优选为,在所述狭缝形成部的内表面上,形成与所述撑杆固定部的外表面抵接的突起部。
在该构成中,由于狭缝形成部通过突起部而加强,所以在狭缝中插入有阻尼撑杆时,能够抑制狭缝形成部的变形。由此,在阻尼撑杆通过狭缝之后,能够确实地使狭缝闭合。
此外,在上述构成中,由于狭缝形成部的突起部被撑杆固定部的外表面推压,所以能够在车辆的行驶时防止狭缝形成部大幅振动。
另外,即使在狭缝形成部振动的情况下,由于柔软的突起部与撑杆固定部的外表面抵接,所以能够防止产生敲击声。
在上述罩部件中,优选为,在所述板部件上形成有平板部,该平板部安装在从所述撑杆固定部的侧面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后表面上,在该情况下构成为,在所述平板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固定在前述后表面上的安装部,并且所述狭缝形成部与所述后表面相对地配置。
这样,在使阻尼撑杆穿插至穿插孔中的状态下,使罩部件向着撑杆固定部的后表面并向安装部的安装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将安装部容易地安装在撑杆固定部的后表面上。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罩部件中,能够使罩部件为一个部件,也能够使板部件和狭缝形成部一体成型,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发明的罩部件中,通过将阻尼撑杆穿过狭缝形成部的狭缝,能够容易地将罩部件安装在撑杆固定部的外表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罩部件的车身的后视图。
图2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罩部件安装在撑杆固定部上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罩部件安装在撑杆固定部上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内面侧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罩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狭缝形成部的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身
2 后面板
3 开口部
4 撑杆固定部
4a 侧面
4b 后表面
4c 贯穿孔
5 尾门
6 阻尼撑杆
6a 液压缸
6b 活塞杆
6c 下部联轴器
6d 上部联轴器
10 罩部件
20 板部件
21 侧板部
22 平板部
23 穿插孔
24 安装用销(安装部)
25 开口部
30 外框部件
31 狭缝形成部
32 狭缝
33 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适当附图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10安装在车辆(汽车)的车身1的后部。
车身1具有:构成车辆的后表面的后面板2;对后面板2的开口部3进行开闭的尾门5;和夹设在尾门5与后面板2的撑杆固定部4之间的阻尼撑杆6。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1是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车身1的左侧结构,并省略说明车身1的右侧结构。
尾门5的上缘部经由铰链(省略图示)与后面板2的上缘部连结。尾门5相对于后面板2而沿上下方向开闭。
阻尼撑杆6是用于保持为将尾门5打开的状态的液压式阻尼器。阻尼撑杆6具有:液压缸6a;和从液压缸6a的上端部突出的活塞杆6b。而且,阻尼撑杆6具有:设在活塞杆6b的上端部的上部联轴器6d;和设在液压缸6a的下端部的下部联轴器6c。上部联轴器6d以及下部联轴器6c是万向联轴器。
活塞杆6b相对于液压缸6a而伸缩自如,且活塞杆6b的上端部经由上部联轴器6d而与尾门5的内表面连结。
如图3所示,液压缸6a的下端部经由下部联轴器6c与后面板2的撑杆固定部4连结。这样,阻尼撑杆6的下端部(下部联轴器6c)与撑杆固定部4连结。
后面板2的撑杆固定部4是在开口部3的左缘部上供阻尼撑杆6的下端部(下部联轴器6c)安装的部位。撑杆固定部4在开口部3的左缘部的从上端部至中间部的范围内形成。
在撑杆固定部4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与开口部3的内侧面对的侧面4a、和从侧面4a的内缘部向着右方(车宽方向的内侧)而延伸的后表面4b。
在形成在侧面4a的上部的螺纹孔中,螺合有阻尼撑杆6的下部联轴器6c的螺栓。
罩部件10具有:安装在撑杆固定部4的外表面上的板部件20;和设在板部件20的外周缘部上的外框部件30。
如图1所示,罩部件10是安装在后面板2的撑杆固定部4的外表面上的外装部件,且在打开尾门5时会向外部露出。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板部件20是使用了聚丙烯的树脂制板状部件。
在板部件20上形成有:与撑杆固定部4的侧面4a重叠的侧板部21;和与撑杆固定部4的后表面4b重叠的平板部22。
如图2所示,在侧板部21的内缘部(前侧的缘部)的上部,贯穿有用于供阻尼撑杆6的下端部(下部联轴器6c)穿插的穿插孔23的上半部分。
平板部22从侧板部21的内缘部向着右方(车宽方向的内部)而延伸,且相对于侧板部21而垂直地形成。
如图4所示,在平板部22的内表面(与后表面4b相对的面)上,突出有上下两个安装用销24、24(技术方案中的“安装部”)。
通过将上下的安装用销24、24分别插入至形成在图3所示的后表面4b上的上下两个贯穿孔4c、4c中,而能够将平板部22相对于后表面4b进行定位以及固定(参照图1)。
在平板部22上,形成有从右缘部(成为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侧缘部)连通至穿插孔23的开口部25。开口部25将平板部22沿左右方向横切。开口部25的右端部在平板部22的右缘部开口。此外,开口部25的左端部与贯穿孔23的上半部分连通。
开口部25的上下方向的宽度比阻尼撑杆6的液压缸6a的直径形成得大。
如图4所示,外框部件30设在板部件20的上缘部以及左右的缘部上。
外框部件30通过比板部件20柔软的部件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外框部件30使用具有弹性的烯烃类弹性体来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板部件20与外框部件30通过双色成型(双色注塑成型)一体成型。即,罩部件10是板部件20与外框部件30一体形成的一个部件。另外,也可以为,在将板部件20和外框部件30通过不同的模具成型之后,将板部件20与外框部件30一体接合而形成为一个部件。
如图3所示,在外框部件30上,形成有将板部件20的开口部25封堵的狭缝形成部31。狭缝形成部31从外框部件30的右缘部进入至开口部25内。
如图5所示,在将平板部22安装于后表面4b上时,狭缝形成部31与后表面4b相对地配置。狭缝形成部31的内表面与撑杆固定部4的后表面4b接触。此外,狭缝形成部31的外表面配置在尾门5侧(参照图1)。
如图2所示,在狭缝形成部31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车宽方向)延伸的狭缝32。
狭缝32在狭缝形成部31的右缘部(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侧缘部)上形成有穿插孔23的下半部分。这样,狭缝32的右缘部与穿插孔23连通。
狭缝形成部31的穿插孔23的下半部分与板部件20的穿插孔23的上半部分连结,由此形成圆形的穿插孔23。
狭缝32为直线状的切入部,如图5所示,将狭缝形成部31沿内外方向贯穿。
狭缝32相对于狭缝形成部31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而倾斜地切入。由此,狭缝32的内面侧的开口槽和狭缝32的外面侧的开口槽沿上下方向错开地配置。
因此构成为,在从车外观察狭缝形成部31时,无法通过狭缝32而观察到撑杆固定部4的外表面。
如图4所示,在狭缝形成部3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四个突起部33。在狭缝形成部31的内表面,在狭缝32的上侧配置有左右两个突起部33、33,在狭缝32的下侧配置有左右两个突起部33、33。
突起部33在与狭缝32正交的方向上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轴截面形成为半圆形状。如图5所示,突起部33是在将平板部22安装于后表面4b上时,被后表面4b推压的部位。
接下来,说明将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10安装到后面板2上的顺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罩部件10安装到组装有阻尼撑杆6的撑杆固定部4上。
首先,将罩部件10与撑杆固定部4相比配置在左侧(车宽方向的外侧),且使开口部25与阻尼撑杆6相对。
接着,使罩部件10向着右方(车宽方向的内侧)移动,且将阻尼撑杆6插入至狭缝32中。而且,当使罩部件10向右方移动时,阻尼撑杆6成为从狭缝32通过而穿插至穿插孔23中的状态。
另外,当阻尼撑杆6从狭缝32通过、且阻尼撑杆6从狭缝32分离时,通过狭缝形成部31的复原力,狭缝32回到闭合的状态。
当使阻尼撑杆6穿插至穿插孔23中时,罩部件10的平板部22配置在撑杆固定部4的后表面4b的后方。
然后,使罩部件10向着前方移动,如图2所示,使侧板部21与侧面4a重叠,并且使平板部22与后表面4b重叠。
像这样,使罩部件10沿从平板部22的内表面突出的上下的安装用销24、24(参照图4)的安装方向(前方)来移动,而能够使两安装用销24、24分别插入至图3所示的后表面4b的上下的贯穿孔4c、4c中而卡合。
此时,安装用销24(参照图4)在从平板部22所突出的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安装用销24与撑杆固定部4的侧面4a接触,能够容易地将平板部22固定在后表面4b上。
由此,罩部件10固定在撑杆固定部4的外表面,且罩部件10配置在阻尼撑杆6的下端部(下部联轴器6c)的周围。
在以上那样的罩部件10中,如图3所示,能够在板部件20的开口部25由狭缝形成部31封堵的状态下,将罩部件10安装在撑杆固定部4的外表面上,由此能够由一个部件构成罩部件10。
因此,能够将板部件20与外框部件30通过双色成型来一体成型,因此能够减少模具以及部件数量,能够降低罩部件10的制造成本。
在阻尼撑杆6安装在撑杆固定部4上的状态下,当将罩部件10向撑杆固定部4的外表面安装时,能够使阻尼撑杆6从板部件20的外侧通过狭缝32而穿插至穿插孔23中。由此,能够将罩部件10配置在阻尼撑杆6的下端部的周围。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10中,通过使阻尼撑杆6穿过狭缝形成部31的狭缝32,而能够容易地将罩部件10安装在撑杆固定部4的外表面上。
本实施方式的狭缝形成部31是使用了烯烃类弹性体的柔软的弹性部件,因此能够在狭缝32中容易地插入阻尼撑杆6。
此外,在阻尼撑杆6从狭缝32通过之后,根据狭缝形成部31的复原力而使狭缝32回到闭合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10中,如图4所示,在狭缝形成部3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突起部33,通过沿罩部件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各突起部33来加强狭缝形成部31。由此,在狭缝32中插入有阻尼撑杆6时,能够抑制狭缝形成部31的变形,由此在阻尼撑杆6从狭缝32通过之后,能够使狭缝32确实地闭合。
在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10中,如图5所示,由于形成在狭缝形成部31的内表面上的多个突起部33被撑杆固定部4的外表面推压,所以能够在车辆的行驶时防止狭缝形成部31大幅振动。
另外,即使在狭缝形成部31振动的情况下,由于柔软的突起部33与撑杆固定部4的外表面抵接,因此能够防止产生敲击声。
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2所示的板部件20使用聚丙烯来形成。此外,狭缝形成部31使用烯烃类弹性体来形成。然而,只要狭缝形成部31通过比板部件20柔软的部件来形成,则板部件20以及狭缝形成部31的材料不被限定。
如图4所示,虽然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10在板部件20的外周缘部上设有外框部件30,在外框部件30上形成有狭缝形成部31,但也可以为,仅将狭缝形成部31设在板部件20的开口部25内。
在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10中,虽然在平板部22的内表面上设有安装用销24,但是并没有限定用于将平板部22固定在后表面4b(参照图3)上的安装部的构成。例如也可以为,将平板部22通过粘接带而固定在后表面4b上。

Claims (5)

1.一种罩部件,其用在车身上,所述车身具有对后面板的开口进行开闭的尾门,且在所述尾门与所述后面板的撑杆固定部之间夹设有阻尼撑杆,该罩部件的特征在于,
具有安装在所述撑杆固定部的外表面上的板部件,
在所述板部件上形成有:
供所述阻尼撑杆的端部穿插的穿插孔;和
从所述板部件的一个侧缘部连通至所述穿插孔的开口部,
通过狭缝形成部来封堵所述开口部,该狭缝形成部由比所述板部件柔软的部件形成,并且与所述板部件一体形成,
在所述狭缝形成部上,形成有从一个侧缘部连通至所述穿插孔的狭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相对于所述狭缝形成部的外表面而倾斜地切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罩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狭缝形成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撑杆固定部的外表面抵接的突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罩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部件上形成有平板部,该平板部安装在从所述撑杆固定部的侧面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后表面上,
在所述平板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固定在所述后表面上的安装部,并且所述狭缝形成部与所述后表面相对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罩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部件上形成有平板部,该平板部安装在从所述撑杆固定部的侧面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后表面上,
在所述平板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固定在所述后表面上的安装部,并且所述狭缝形成部与所述后表面相对地配置。
CN201710183882.3A 2016-04-20 2017-03-24 罩部件 Active CN107303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84174A JP6272937B2 (ja) 2016-04-20 2016-04-20 カバー部材
JP2016-084174 2016-04-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3803A CN107303803A (zh) 2017-10-31
CN107303803B true CN107303803B (zh) 2019-08-16

Family

ID=60150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83882.3A Active CN107303803B (zh) 2016-04-20 2017-03-24 罩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72937B2 (zh)
CN (1) CN1073038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53265A1 (en) * 2018-04-11 2019-10-16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A device for a power opening tailgate of a vehic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8327A (en) * 1997-10-21 2000-05-30 Peregrine Incorporated Upwardly folding vehicle door assembly
CN1600623A (zh) * 2003-09-24 2005-03-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敞开撑杆的安装构造
CN1680146A (zh) * 2004-04-06 2005-10-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后背箱部的密封构造
DE102011083418A1 (de) * 2011-09-26 2013-03-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CN103561981A (zh) * 2011-05-31 2014-02-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尾门杆通道的盖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1673U (zh) * 1980-11-26 1982-06-05
JPS588441A (ja) * 1981-07-06 1983-01-18 Nissan Motor Co Ltd リヤサイドフイニツシヤの取付構造
JP4409543B2 (ja) * 2006-06-30 2010-02-03 関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トランクフロントトリム構造
US8303023B2 (en) * 2010-06-17 2012-11-06 Honda Motor Co., Ltd. Cover for a tailgate rod passage
JP2012091746A (ja) * 2010-10-28 2012-05-17 Suzuki Motor Corp カウルトップガーニッシュ構造
JP2014223826A (ja) * 2013-05-15 2014-12-04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貫通部品周囲のシール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8327A (en) * 1997-10-21 2000-05-30 Peregrine Incorporated Upwardly folding vehicle door assembly
CN1600623A (zh) * 2003-09-24 2005-03-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敞开撑杆的安装构造
CN1680146A (zh) * 2004-04-06 2005-10-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后背箱部的密封构造
CN103561981A (zh) * 2011-05-31 2014-02-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尾门杆通道的盖
DE102011083418A1 (de) * 2011-09-26 2013-03-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3803A (zh) 2017-10-31
JP2017193233A (ja) 2017-10-26
JP6272937B2 (ja) 2018-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9547B (zh) 缓冲夹
JP6754311B2 (ja) スタビライザブッシュ
CN105074268B (zh) 隔振装置
JP6355255B2 (ja) 防振装置
JP2011241962A (ja) 緩衝クリップ
JP6358747B2 (ja) 防振装置
CN107303803B (zh) 罩部件
KR20120112252A (ko) 쿠션 클립
CN104061265B (zh) 防振装置
JP2016070436A (ja) 防振装置
WO2015141809A1 (ja) 防振装置
CN110366648A (zh) 隔振装置
US20150107931A1 (en) Front module of a motor vehicle
CN108884904A (zh) 防振装置
WO2016093922A3 (en) Dampener assembly
DE102014000587B4 (de) Lenkradeinheit
CN109312815B (zh) 防振装置
CN109416104A (zh) 防振装置
JP5427096B2 (ja)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
JP4703366B2 (ja) 保護材
CN205798083U (zh) 一体式高精度冲床
US20230052631A1 (en) Vibration proofing device
JP2015186929A (ja) 車両用衝撃吸収構造体
KR20180068810A (ko) 차량용 부시장치
JP5486423B2 (ja) 部材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