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1696B - 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及动态门禁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及动态门禁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1696B
CN107301696B CN201610291152.0A CN201610291152A CN107301696B CN 107301696 B CN107301696 B CN 107301696B CN 201610291152 A CN201610291152 A CN 201610291152A CN 107301696 B CN107301696 B CN 1073016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object
wireless signal
time point
signal receiving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911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1696A (zh
Inventor
洪沛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l Comp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l Comp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l Comp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l Comp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301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1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1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16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07C9/25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07C9/25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electronicall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the pass enabling tracking or indicating presenc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包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影像撷取装置及运算主机。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分别感测进入管制区域中的目标物并取得目标物的身份信息,运算主机依据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取得身份信息的顺序判断目标物的行进方向。当判断目标物的行进方向符合条件时,运算主机依据身份信息读取对应目标物的预存影像信息,并触发影像撷取装置撷取目标物的即时影像信息。运算主机接着比对预存影像信息与即时影像信息以进行目标物的身份辨识,并于辨识成功后允许目标物通行。

Description

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及动态门禁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控制系统与门禁控制方法,尤其涉及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及其使用的动态门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如何有效率且切确地掌握人员的进出状况,是所有门禁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
一般常用的门禁控制系统主要是采用无线感测技术,由设置在门口处的无线读卡机感测人员随身携带的门禁卡,并且在从门禁卡上读取到的信息正确时,允许人员通行。惟,门禁卡有容易遗失的问题,造成了安全上的风险;再者,人员可能将门禁卡交予他人进行代刷,系统不能确定刷卡者为持卡者本人,因而实无法确切地进行人员管制。
近年来,生物辨识技术越来越普及,部分的门禁控制系统采用了生物辨识技术(例如指纹辨识),以期提高辨识准确度并增加安全性。再者,生物辨识不会有上述门禁卡遗失或遭代刷的问题存在。
然而,生物辨识技术实会带来不同的问题。以指纹辨识为例,若要进行指纹辨识,人员必须处于静止状态,并以手指贴覆指纹感测器数秒钟后,指纹感测器才能读取人员的指纹信息并且辨识是否为本人,进而决定是否允许人员通行。惟,指纹辨识所需花费的时间较长,若采用这样的辨识方式,则在上、下班时段等人员流动的高峰时间,将会造成人员堵塞的问题,进而使得管制区域中的人员流动不顺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及动态门禁控制方法,可在目标物的正常移动状态下直接对目标物进行一对一的身份辨识,藉以提高人员流动的顺畅度。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及动态门禁控制方法,可依据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感测到信号的先后顺序判断目标物的行进方向,藉此判断是否需要对目标物进行辨识,以降低系统的工作量。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包括:
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分别于一第一时间点及一第二时间点无线感测一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以取得一目标物的一身份信息;
一影像撷取装置,接受触发以撷取该目标物的一即时影像信息;及
一运算主机,电性连接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及影像撷取装置,于该第二时间点晚于该第一时间点时,依据该身份信息读取该目标物的一预存影像信息,并触发该影像撷取装置撷取该即时影像信息,并比对该预存影像信息及该即时影像信息以对该目标物进行身份辨识。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包括设置于远离一大门的位置并于该第一时间点无线感测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一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以及设置于靠近该大门的位置并于该第二时间点无线感测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一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该运算主机于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成功后开启该大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运算主机于该第二时间点晚于该第一时间点时判断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进门,于该第一时间点晚于该第二时间点时判断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出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的感测范围不重叠。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通过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蓝牙(Bluetooth)、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高性能无线电首都区域网络(High Performance Radio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HiperMAN)、红外线(Infrared,IR)、紫蜂(Zigbee)、射频(Radio Frequency,RF)、无线通用序列总线(Wireless Universal Serial Bus,Wireless USB)或超宽频(Ultra-wideband,UWB)技术的其中之一无线感测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为具备无线通讯功能或内建被动式无线标签的工作证,该身份信息为该目标物的姓名、员工编号或身份证号。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运算主机包括:
一影像储存单元,储存该目标物的该预存影像信息;
一影像取得单元,依据该身份信息从该影像储存单元中读取对应的该预存影像信息;及
一人脸比对单元,依据该预存影像信息及该即时影像信息进行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运算主机更包括一考勤门禁单元,于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成功后控制该大门开启,并记录该身份信息、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及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结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动态门禁控制方法包括:
a)通过一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于一第一时间点无线感测一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以取得一目标物的一身份信息;
b)通过一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于一第二时间点无线感测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以取得该目标物的该身份信息;
c)一运算主机判断该第二时间点晚于该第一时间点时,依据该身份信息读取该目标物的一预存影像信息;
d)该运算主机判断该第二时间点晚于该第一时间点时,触发一影像撷取装置撷取该目标物的一即时影像信息;及
e)比对该预存影像信息与该即时影像信息以进行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远离一大门的位置,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靠近该大门的位置,并且该动态门禁控方法更包括一步骤f:该运算主机于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成功后开启该大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步骤g:记录该身份信息、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及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结果,其中当该第二时间点晚于该第一时间点时,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进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步骤h:该运算主机判断该第一时间点晚于该第二时间点时,记录该身份信息、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及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其中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出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下列步骤:
a1)该步骤a后,等待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无线感测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a2)判断等待是否逾时;及
a3)于等待逾时时清除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的暂存数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能达到的技术功效在于,通过前后两个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来依序对目标物进行感测,可依据得到信号的时间差来判断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例如为进门或出门),进而判断是否要对目标物进行身份辨识。如此一来,运算主机不必对每一个进入管制区域中的目标物皆进行身份辨识,因而有效降低系统的工作负担。
再者,本发明藉由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的感测先行取得目标物的身份信息,并且再依该身份信息读取对应目标物的预存影像信息。该运算主机在进行身份辨识时,是依据该预存影像信息对该目标物进行一对一的生物辨识。如此一来,不但可提高辨识率并缩短辨识时间,还可在目标物的正常移动状态下直接完成身份辨识,进而有效提升人员流动的顺畅度,相当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运算主机方块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控制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第二控制流程图;
图6A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行进动作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二行进动作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三行进动作示意图;
图6D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第四行进动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动态门禁控制系统;
11…无线信号接收装置;
111…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
112…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
12…影像撷取装置;
13…运算主机;
131…影像取得单元;
132…人脸比对单元;
133…考勤门禁单元;
134…影像储存单元;
14…大门;
2…目标物;
21…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C1…第一控制信号;
C2…第二控制信号;
I1…预存影像信息;
I2…即时影像信息;
ID1…身份信息;
S10~S20…控制步骤;
S30~S50…控制步骤;
S60~S66…控制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兹就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揭露了一种动态门禁控制系统1(下面简称为该系统1),于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系统1主要包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一影像撷取装置12及一运算主机13,其中该运算主机13电性连接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及该影像撷取装置12,该影像撷取装置12可例如为相机。
本发明中,该系统1主要是设置于一管制区域中,并藉由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来感测进入该管制区域中的一目标物2。更具体地,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是无线感测该目标物2上的一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以取得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中记录的一身份信息(如图6A所示的身份信息ID1),其中该身份信息ID1与该目标物2直接相关。
本实施例中,该管制区域可例如设置于公司、各部门或会议室的入口处,该目标物2可例如为职员,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可例如为职员随身携带且具备无线通讯功能或是内建被动式无线标签的工作证,而该身份信息ID1可例如为该目标物2的姓名、员工编号、身份证号或其他具有唯一性的编号,不加以限定。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管制区域亦可例如为卸货区,该目标物2可例如为货车,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可例如为设置于货车上且具备无线通讯功能或是内建被动式无线标签的停车证,而该身份信息ID1可例如为该目标物2的车牌号码、车辆编号或驾驶姓名等,不加以限定。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中,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主要可通过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WiMAX)、蓝牙(Bluetooth)、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高性能无线电首都区域网络(High Performance Radio Metropolitan AreaNetwork,HiperMAN)、红外线(Infrared,IR)、紫蜂(Zigbee)、射频(Radio Frequency,RF)、无线通用序列总线(Wireless Universal Serial Bus,Wireless USB)或超宽频(Ultra-wideband,UWB)等无线通讯技术的其中之一,对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进行无线感测。惟,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应以此为限。
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主要包括一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与一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当该目标物2于一第一时间点进入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的感测范围内时,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即可于该第一时间点感测到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并取得该身份信息ID1。当该目标物2于一第二时间点进入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的感测范围内时,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即可于该第二时间点感测到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并取得该身份信息ID1。
本发明中,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与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之间具有一门槛距离,使得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的感测范围与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的感测范围不重叠。该运算主机13可藉由该第一时间点与该第二时间点之间的一时间差,判断该目标物2的行进方向,进而决定是否需对该目标物2进行身份辨识。
更具体地,该系统1更包括一大门14,电性连接于该运算主机13。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设置于远离该大门14的位置,并且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设置于靠近该大门14的位置(如图6A的实施例所示)。本实施例中,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可设置于该管制区域中的任意处,例如天花版、墙上或地面等,不加以限定。
若上述该第二时间点晚于该第一时间点(即,该目标物2先进入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的感测范围,接着才进入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的感测范围),该运算主机13可判断该目标物2的行进方向为进门(即,朝该大门14的方向前进)。于此情况下,该运算主机13需要进一步对该目标物2进行身份辨识,以决定是否开启该大门14并允许该目标物2进入。
反之,若该第一时间点晚于该第二时间点(即,该目标物2先进入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的感测范围,接着才进入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的感测范围),则该运算主机13判断该目标物2的行进方向为出门(即,朝离开该大门14的方向前进)。于此情况下,该运算主机13不会对该目标物2进行身份辨识。通过该行进方向的判断,该运算主机13不需要对每一个进入该管制区域中的该目标物2皆进行身份辨识,因此可有效降低该系统1的工作量。
承上,当判断该第二时间点晚于该第一时间点时,该运算主机13随即依据感测到的该身份信息ID1于内部读取对应该目标物2的一预存影像信息(如图2所示的预存影像信息I1),同时触发该影像撷取装置12立即撷取该目标物2的一即时影像信息(如图6C所示的该即时影像信息I2)。接着,该运算主机13对该预存影像信息I1与该即时影像信息I2进行比对,以进行该目标物2的一身份辨识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该预存影像信息I1为该系统1通过该影像撷取装置12或其他手段预先取得并储存的该目标物2的影像,具体地,该预存影像信息I1与该即时影像信息I2可为该目标物2的脸部影像,而该身份辨识动作可为脸部辨识,但不加以限定。
本发明先藉由设置于不同位置的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来判断该目标物2的行进方向,并于该目标物2的行进方向符合条件时(例如为进门),再取得与该目标物2直接相关的该预存影像信息I1与该即时影像信息I2并进行比对。由于该系统1所进行的是一对一的身份辨识动作,其辨识率较高且工作负担较小,因此,该系统1实可在该目标物2的正常移动状态下,直接对该目标物2进行身份辨识。如此一来,可在不影响人员流动的顺畅度的前提下(因为该目标物2不必停止移动即可进行身份辨识),提高辨识准确度(因为采用了一对一的辨识手段)。
请同时参阅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运算主机方块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运算主机13主要包括一影像取得单元131、一人脸比对单元132、一考勤门禁单元133及一影像储存单元134。
具体地,该影像储存单元134用于储存该目标物2预先被撷取的该预存影像信息I1。本实施例中,该预存影像信息I1的数量相同于要使用该系统1的该目标物2的数量。换句话说,若该系统1适用于一百人(例如共有一百位职员),则该影像储存单元134至少需储存一百笔该预存影像信息I1,并且每一笔该预存影像信息I1分别对应至不同身份的该目标物2。
该影像取得单元131于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皆接收到相同的该身份信息ID1后,依据该身份信息ID1从该影像储存单元134中读取对应的该预存影像信息I1。值得一提的是,于本实施例中,该影像取得单元131只有在先从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取得该身份信息ID1,再从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取得该身份信息ID1时(即,该目标物2的行进方向为进门时),才会读取该影像储存单元134。藉此,可降低该运算主机13的运算量,但不加以限定。
该人脸比对单元132从该影像取得单元131取得该预存影像信息I1,从该影像撷取装置12取得该即时影像信息I2,并将该预存影像信息I1及该即时影像信息I2进行比对,以进行该目标物2的身份辨识。
该运算主机13通过该考勤门禁单元133连接该大门14,并且该考勤门禁单元133于该目标物2的身份辨识成功后,控制该大门14开启。值得一提的是,该考勤门禁单元133于该目标物2不需要进行身份辨识时(即,行进方向为出门时)记录该目标物2的该身份信息、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及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并且于该目标物2进行了身份辨识后(即,行进方向为进门时)记录该目标物2的该身份信息、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及身份辨识结果。其中,该身份辨识结果可例如包括一比对相似度以及一比对结果,但不加以限定。
具体地,该考勤门禁单元133可将上述信息记录于一管控表单中,该管控表单可例如下表所示。
Figure GDA0002328381980000091
管控表单
如上述管控表单所示,一第一目标物的该身份信息ID1为“A01”,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感测到该第一目标物的该第一时间点为2016年04月31日的09点00分05秒,而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感测到该第一目标物的该第二时间点为2016年04月31日的09点00分07秒。由于该第二时间点晚于该第一时间点,因此该运算主机13判断该第一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进门”,并且对该第一目标物进行身份辨识。而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目标物的比对相似度(即,该预存影像信息I1与该即时影像信息I2的比对相似度)为0.99,高于一辨识门槛值,因此判断比对结果为正确。
再例如,一第二目标物的该身份信息ID1为“A02”,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感测到该第二目标物的该第一时间点为2016年04月31日的10点05分15秒,而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感测到该第二目标物的该第二时间点为2016年04月31日的10点05分20秒。由于该第二时间点晚于该第一时间点,因此该运算主机13判断该第二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进门”,并且对该第二目标物进行身份辨识。
然而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目标物的比对相似度仅有0.10,低于上述辨识门槛值,因此该运算主机13判断比对结果为错误。于本实施例中,该运算主机13不会开启该大门14,并且不允许该第二目标物进入。
再例如,一第三目标物的该身份信息ID1为“A03”,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感测到该第三目标物的该第一时间点为2016年05月01日的12点10分03秒,而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感测到该第三目标物的该第二时间点为2016年05月01日的12点10分00秒。由于该第一时间点晚于该第二时间点,因此该运算主机13判断该第三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出门”,故不需对该第三目标物进行身份辨识,也没有记录上述比对相似度与比对结果,而仅记录了该身份信息ID1、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及该第三目标物的行进方向。
通过上述的该管控表单,该系统1的管理者可轻易地掌握所有目标物2的进出状况。再者,由于该系统1只有在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皆感测到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且该第二时间点晚于该第一时间点时,才会对该目标物2进行身份辨识,因此当该管控表单中存在比对相似度极低的记录时,该管理者可进一步调查该目标物2的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是否有遗失或被盗刷的状况。如此一来,可有效提高该系统1的安全性。
续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图3揭露了本发明的一动态门禁控制方法(下面简称为该方法),其中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该系统1,并且具体包括下述的各步骤。
首先,当该系统1启动且该目标物2进入该管制区域中时,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可分别于该第一时间点与该第二时间点感测该目标物2的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步骤S10),并取得该身份信息ID1。接着,该系统1通过该运算主机13判断该第二时间点是否晚于该第一时间点(步骤S12)。
本实施例中,该系统1通过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于该第一时间点无线感测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并接收该身份信息ID1,通过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于该第二时间点无线感测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并接收该身份信息ID1,其中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设置于远离该大门14的位置,而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设置于靠近该大门14的位置。然而,上述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及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的设置位置仅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以此为限。
若该第二时间点未晚于该第一时间点,表示该目标物2朝远离该大门14的方向前进(行进方向为出门)。此时,该运算主机13不对该目标物2进行身份辨识,而是直接记录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该目标物2的该身份信息ID1及行进方向(步骤S14)。
若该第二时间点确实晚于该第一时间点,表示该目标物2朝向该大门14的方向前进(行进方向为进门)。此时,该运算主机13依据该身份信息ID1读取对应该目标物2的该预存影像信息I1,同时触发该影像撷取装置12撷取该目标物2的该即时影像信息I2(步骤S16)。接着,该运算主机13依据该预存影像信息I1与该即时影像信息I2进行该目标物2的身份辨识(步骤S18)。
于辨识完成后,该运算主机13记录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该目标物2的该身份信息ID1、行进方向以及身份辨识结果(步骤S20)。
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5,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控制流程图与第二控制流程图。图4与图5以不同的实施例说明该系统1所采用的该方法。
首先,于该目标物2进入该管制区域中后,该运算主机13判断是否感测到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并接收该身份信息ID1(步骤S30),并且于未感测到前持续进行判断。更具体地,该运算主机13控制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对外持续发出信号,当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即,该目标物2)进入任一该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的感测范围内时,接收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回复的该身份信息ID1。
于第一次接收该身份信息ID1后,该运算主机13判断该身份信息ID1是由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所接收或由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所接收(步骤S32)。若该身份信息ID1是由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所接收,则该运算主机13进一步判断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是否接着接收相同的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回复的该身份信息ID1(步骤S34)。
该运算主机13于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尚未接收该身份信息ID1前进行等待,并判断等待是否逾时(步骤S36)。于等待未逾时之前,该运算主机13持续判断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是否接收该身份信息ID1。而于等待逾时后,该运算主机13清除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的暂存数据(步骤S38),即,清除该身份信息ID1,以及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取得该身份信息ID1的该第一时间点等数据。
具体而言,若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已感测到该目标物2,但经过一门槛时间后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仍未感测到同一个该目标物2,表示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为误判,或该目标物2误入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的感测范围。因此,不对该目标物2进行进一步的身份辨识动作。
若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于逾时前(例如于该第二时间点)接收该身份信息ID1,该运算主机13随即依据该身份信息ID1读取该目标物2所对应的该预存影像信息I1(步骤S40),同时触发该影像撷取装置12撷取该目标物2的该即时影像信息I2(步骤S42)。最后,该运算主机13可将该预存影像信息I1与该即时影像信息I2进行比对(步骤S44),以判断该目标物2是否可通过身份辨识(步骤S46)。
若该目标物2通过身份辨识(即,该预存影像信息I1与该即时影像信息I2的比对相似度高于一门槛值),则该运算主机13控制该系统1所连接的该大门14开启(步骤S48),同时记录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该目标物2的该身份信息ID1、行进方向以及身份辨识结果(步骤S50),其中该行进方向为进门。
反之,若该目标物未通过身份辨识,则该运算主机13不会开启该大门14,而是直接记录该目标物2的该身份信息ID1、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该目标物2的行进方向以及身份辨识结果,其中该身份辨识结果为失败。
接着如图5所示,若该运算主机13于该步骤S32中判断第一次的该身份信息ID1是由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所接收,则该运算主机13进一步判断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是否接着接收相同的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回复的该身份信息ID1(步骤S60)。同样地,该运算主机13于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尚未接收该身份信息ID1前进行等待,并判断等待是否逾时(步骤S62)。
于等待未逾时之前,该运算主机13持续判断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是否接收该身份信息ID1。而于等待逾时后,该运算主机13清除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的暂存数据(步骤S64)。若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于逾时前(例如该第一时间点)接收该身份信息ID1,则该运算主机13记录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该目标物2的该身份信息ID1以及行进方向(步骤S66),其中该行进方向为出门。
本发明中,该运算主机13是于远离该大门14的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先感测到该目标物2,而靠近该大门14的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后感测到该目标物2时,判断该目标物2的行进方向是进门,并对该目标物2进行身份辨识。反之,于靠近该大门14的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先感测到该目标物2,而远离该大门14的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后感测到该目标物2时,判断该目标物2的行进方向是出门。并且,当该目标物2的行进方向是出门时,该运算主机13不会(也不需要)对该目标物2进行身份辨识。如此一来,可有效降低该系统1在人员流动的高峰时间的工作量。
请同时参阅图6A至图6D,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行进动作示意图至第四行进动作示意图。首先如图6A所示,当该目标物2于该第一时间点进入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的感测范围内时,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可感测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并接收该身份信息ID1。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的感测范围与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的感测范围不重叠,因此,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无法于此时(即,该第一时间点)感测到该目标物2。
接着如图6B所示,当该目标物2持续移动并于该第二时间点进入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的感测范围时,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2可感测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1并接收该身份信息ID1。并且,基于相同理由,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1无法于此时(即,该第二时间点)感测到该目标物2。
接着如图6C所示,当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先后接收了该身份信息ID1,并且该运算主机13依据该第一时间点与该第二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判断该目标物2的行进方向为进门时,该运算主机13依据该身份信息ID1读取对应该目标物2的该预存影像信息I1。同时,该运算主机13发出一第一控制指令C1至该影像撷取装置12,以触发该影像撷取装置12撷取该目标物2的该即时影像信息I2并回传该运算主机13。接着,该运算主机13可依据该预存影像信息I1与该即时影像信息I2进行该目标物2的身份辨识。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中,该运算主机13执行的是一对一的身份辨识,即,锁定单一该目标物2并仅对该目标物2进行辨识。因此,该运算主机13可以在该目标物2的正常移动状态下完成身份辨识动作。换句话说,该目标物2不必停止移动以等待辨识,因此可大幅提升该系统1运作时人员流动的顺畅度。
接着如图6D所示,当该运算主机13通过该目标物2的身份辨识时,会发出一第二控制指令C2至该大门14,以控制该大门14开启,并且允许该目标物2进入(例如进入公司内部)。
反之,当该目标物2欲离开公司内部时,由于该大门14可自内部开启,因此该系统1不会对该大门14进行控制。惟,该系统1仍可于该目标物2离去时,藉由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对该目标物2进行感测,以记录该目标物2离去时的相关数据。如此一来,有助于管理者确实地掌握该目标物2的进出记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7)

1.一种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远离一大门的位置,并于一第一时间点无线感测一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以取得一目标物的一身份信息;一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靠近该大门的位置,并于一第二时间点无线感测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以取得该目标物的该身份信息;
一影像撷取装置,接受触发以撷取该目标物的一即时影像信息;及
一运算主机,电性连接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及该影像撷取装置,于该第一时间点晚于该第二时间点时判断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出门,于该第二时间点晚于该第一时间点时判断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进门;
其中,该运算主机只有在判断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进门时,依据该身份信息读取该目标物的一预存影像信息,并触发该影像撷取装置撷取该即时影像信息,并比对该预存影像信息及该即时影像信息以对该目标物进行身份辨识;
其中,该运算主机包括一考勤门禁单元,该考勤门禁单元于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成功后控制该大门开启,并记录该身份信息、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及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结果,其中该身份辨识结果为正确;并且,该考勤门禁单元于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不成功时不开启该大门而直接记录该身份信息、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及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结果,其中该身份辨识结果为错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的感测范围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通过无线保真、全球互通微波存取、蓝牙、近场通讯、高性能无线电首都区域网络、红外线、紫蜂、射频、无线通用序列总线或超宽频技术的其中之一无线感测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为具备无线通讯功能或内建被动式无线标签的工作证,该身份信息为该目标物的姓名、员工编号或身份证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运算主机包括:
一影像储存单元,储存该目标物的该预存影像信息;
一影像取得单元,依据该身份信息从该影像储存单元中读取对应的该预存影像信息;及
一人脸比对单元,依据该预存影像信息及该即时影像信息进行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
6.一种动态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通过一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于一第一时间点无线感测一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以取得一目标物的一身份信息,其中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远离一大门的位置;
b)通过一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于一第二时间点无线感测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以取得该目标物的该身份信息,其中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靠近该大门的位置;
c)通过一运算主机于该第一时间点晚于该第二时间点时判断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出门,并于该第二时间点晚于该第一时间点时判断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进门;
c1)该运算主机只有在判断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进门时,依据该身份信息读取该目标物的一预存影像信息;
d)该运算主机只有在判断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为进门时,触发一影像撷取装置撷取该目标物的一即时影像信息;
e)比对该预存影像信息与该即时影像信息以进行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
f)该运算主机于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成功后控制该大门开启,并记录该身份信息、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及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结果,其中该身份辨识结果为正确;及
g)该运算主机于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不成功时不开启该大门而直接记录该身份信息、该第一时间点、该第二时间点、该目标物的行进方向及该目标物的身份辨识结果,其中该身份辨识结果为错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态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下列步骤:
a1)该步骤a后,等待该第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无线感测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a2)判断等待是否逾时;及
a3)于等待逾时时清除该第一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的暂存数据。
CN201610291152.0A 2016-04-15 2016-05-05 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及动态门禁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016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1760 2016-04-15
TW105111760A TWI630583B (zh) 2016-04-15 2016-04-15 動態門禁控制系統及動態門禁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1696A CN107301696A (zh) 2017-10-27
CN107301696B true CN107301696B (zh) 2020-04-07

Family

ID=56134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9115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01696B (zh) 2016-04-15 2016-05-05 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及动态门禁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52556B2 (zh)
EP (1) EP3232408B1 (zh)
JP (1) JP6529041B2 (zh)
CN (1) CN107301696B (zh)
TW (1) TWI6305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6966B (zh) * 2017-12-15 2019-11-11 研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個人圖像門禁管理系統、方法及其裝置
CN113327359A (zh) 2017-12-29 2021-08-31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通行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KR102656655B1 (ko) * 2018-08-16 2024-04-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외부 전자 장치의 이동 방향에 기반하여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11223216A (zh) * 2020-01-13 2020-06-02 郑州纷呈科技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门禁刷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09869B2 (en) * 1999-09-28 2006-09-19 Clifford Sweatte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y security
CN1126066C (zh) * 2000-05-31 2003-10-29 成都银晨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面像识别ic卡个人身份识别认证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US7064666B2 (en) * 2003-02-06 2006-06-20 Nabco Limited Composite sensor for door
US7362210B2 (en) * 2003-09-05 2008-04-2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ate access control
JP2006251946A (ja) * 2005-03-09 2006-09-21 Omron Corp 入場管理装置
JP4627743B2 (ja) * 2006-05-26 2011-02-09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入退出管理システム、並びに入退出管理装置
JP4490957B2 (ja) * 2006-09-12 2010-06-30 株式会社東芝 Rfidを利用した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JP2008266988A (ja) * 2007-04-20 2008-11-06 Omron Corp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US7764176B2 (en) 2007-12-14 2010-07-2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Entry and exit confir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1201570Y (zh) * 2008-05-16 2009-03-04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汽车防盗装置
CN101593373A (zh) * 2008-05-28 2009-12-02 上海帝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出入检测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1397527Y (zh) * 2009-03-30 2010-02-03 上海酬勤科技有限公司 Rfid智能通道管理系统
TWM459466U (zh) * 2009-09-18 2013-08-11 Univ Nat Kaohsiung Applied Sci Rfid門禁臉部影像管理系統
CN201622576U (zh) * 2010-03-11 2010-11-03 江苏凯路威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射频识别装置
DE102012216191A1 (de) * 2011-09-14 2013-03-14 Hitachi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Ltd. Authentifizierungssystem
EP3637376B1 (en) * 2012-08-16 2021-10-27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Wireless reader system
TWI459304B (zh) * 2012-09-05 2014-11-01 China Steel Corp Object movement directi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the use of the device control area personnel access control system
CN102982586B (zh) 2012-11-23 2015-09-16 深圳市中科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学生电子考勤系统
TWM482119U (zh) * 2013-12-05 2014-07-11 Dynamic Intelligences Co Ltd 智能影像及rfid識別進出管制裝置
WO2016025507A1 (en) * 2014-08-12 2016-02-18 Joseph Cole Harp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urately analyzing sensed data
CN104200549B (zh) * 2014-08-28 2016-05-11 绵阳市绵州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门禁系统的使用方法
CN204347946U (zh) * 2014-12-29 2015-05-20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器及考勤系统
CN105303654B (zh) 2015-07-10 2017-06-16 山东德昶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主确定进出方向的门禁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5139046A (zh) * 2015-08-14 2015-12-09 无锡物讯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标签在门区移动方向判断的方法
CN205068523U (zh) * 2015-08-21 2016-03-02 云南清眸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身份卡并结合人脸认证的智能门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91584A (ja) 2017-10-19
TW201737209A (zh) 2017-10-16
CN107301696A (zh) 2017-10-27
EP3232408B1 (en) 2018-11-14
US9852556B2 (en) 2017-12-26
EP3232408A1 (en) 2017-10-18
JP6529041B2 (ja) 2019-06-12
TWI630583B (zh) 2018-07-21
US20170301163A1 (en) 2017-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1696B (zh) 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及动态门禁控制方法
JP4559819B2 (ja) 不審者検出システム及び不審者検出プログラム
US11205312B2 (en) Applying image analy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to lock systems in hotels
JP2007504557A (ja) 動的な遠隔バイオメトリック照合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A2611379A1 (en) Electron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
WO2006039468A1 (en) Enhanced rfid vehicle presence detection system
US20190206171A1 (en) Entry/exit management system and entry/exit management method
JP2009527804A (ja) 複数の顔認識システム(frs)に適合する分散スタンドオフid照合
JP6848301B2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データ管理装置、ゲート管理装置および認証方法
CN212341991U (zh) 一种自助式警用物品借还系统
JP6969730B2 (ja) アク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を用いてアクセス許可を確認する方法
KR102289772B1 (ko) 2차 출입 통제 방법, 2차 출입 통제를 위한 부스 장치,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인 출입 통제 시스템
JP4893161B2 (ja) 警報システム
TWM594715U (zh) 智慧樓宇管理系統
KR102006802B1 (ko) 공동주택의 차량 출입 관제시스템
TWM560675U (zh) 停車場資訊顯示裝置與停車場管理系統
KR101557156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시스템을 이용한 게이트 관리 방법
RU2784327C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аутентификации для прохода через пропускной пункт
EP4016480A1 (en) Access control system screen capture facial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TWI824593B (zh) 智慧門禁監控方法
US20240046729A1 (en) Auto-programming door and camera relationships for a security system
US20230196860A1 (en)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ailgate and piggyback
KR20120014617A (ko) 알에프아이디 스마트키를 이용한 보안 시스템
KR20220028781A (ko) 게이트 출입을 위한 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21045713A1 (en) A passage control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