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87775B - 向下折止口机构及向下折止口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向下折止口机构及向下折止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87775B
CN107287775B CN201710414064.XA CN201710414064A CN107287775B CN 107287775 B CN107287775 B CN 107287775B CN 201710414064 A CN201710414064 A CN 201710414064A CN 107287775 B CN107287775 B CN 1072877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driving
driving part
fixed sea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140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87775A (zh
Inventor
金峥
张润明
陆全开
李文乐
吴荣康
陈晓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140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877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87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7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87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7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8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uching, gathering, casing, or filling lace, ribbons, or bindings; Pleating devices; Cuttlers; Gathering feet; Crimpers; Curlers; Ruffl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2Presser-control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向下折止口机构及向下折止口方法。该向下折止口机构包括机架、固定座、第一压板、第二压板、铲板、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以及第三驱动部件;所述机架上设有能够供裁片放置的工作台面。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架上且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以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座移动。所述第一压板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压板的下底面突出于所述固定座的下底面。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板移动。所述第三驱动部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连接于所述铲板,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铲板移动。该向下折止口机构能够保证止口折叠稳定性并且折叠效率高。

Description

向下折止口机构及向下折止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向下折止口机构及向下折止口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进行纳博位车缝时需向下进行折止口,并且要求止口均匀不能有偏差。因向下折时无法看到折叠的情况很容易出现暴口的情况,目前折止口的方法均是通过人工进行的,折止口效率低,并且经常出现暴口的现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止口折叠稳定性并且折叠效率高的向下折止口机构及向下折止口方法。
一种向下折止口机构,包括机架、固定座、第一压板、第二压板、铲板、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以及第三驱动部件;所述机架上设有能够供裁片放置的工作台面;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架上且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以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座移动;所述第一压板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压板的下底面突出于所述固定座的下底面;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板移动;
所述第三驱动部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连接于所述铲板,所述第三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铲板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横向驱动元件以及第二纵向驱动元件;
所述第二纵向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板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工作台面下压或者复位;所述第二横向驱动元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纵向驱动元件,所述第二横向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纵向驱动元件带动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第一压板移动或者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包括第三横向驱动元件以及第三纵向驱动元件;
所述第三纵向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铲板以用于驱动所述铲板朝向所述工作台面下压或者复位;所述第三横向驱动元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三纵向驱动元件,所述第三横向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纵向驱动元件带动所述铲板朝向所述第二压板移动或者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多个吸风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吸风机,所述吸风机连接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吸风机能够通过多个所述吸风孔吸风。
本实施例涉及提供了向下折止口方法。
一种向下折止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裁片放置在机架的工作台面上的预定位置;
第一驱动部件驱动固定座朝向所述工作台面移动并使得第一压板压在所述裁片的预设位置处,所述裁片待折叠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一压板;
第二驱动部件驱动第二压板朝向所述工作台面移动并压在所述裁片待折叠部分上,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一压板之间具有间隔;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第二压板朝向所述第一压板靠拢,以使得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一压板将所述裁片待折叠部分夹住;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固定座上移离开所述工作台面;
第三驱动部件驱动铲板移动至所述铲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压板的下底面平齐,所述第三驱动部件驱动所述铲板紧贴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第一压板方向移动以将所述裁片待折叠部分完全铲折;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固定座下移至所述第一压板将所述裁片压在所述工作台面上;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二压板复位,所述第三驱动部件驱动所述铲板复位,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固定座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裁片通过工作台面上的多个吸风孔进行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吸风机从多个所述吸风孔内吸风实现所述裁片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固定。
上述的向下折止口机构,通过设置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实现了裁片先折呈“几”字形,再通过铲板以及第三驱动部件将裁片的端部铲入,实现裁片向下折止口,节约人力,节约时间,自动化程度高,并且通过机器折叠后折出的止口均匀,在车缝之后不易于出现暴口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向下折止口机构示意图;
图2为裁片折止口示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向下折止口机构;100、机架;110、工作台面;200、固定座;300、第一压板;400、第二压板;500、铲板;600、第一驱动部件;700、第二驱动部件;800、第三驱动部件;20、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向下折止口机构10。该向下折止口机构10包括机架100、固定座200、第一压板300、第二压板400、铲板500、第一驱动部件600、第二驱动部件700、第三驱动部件800以及吸风机。所述机架100上设有能够供裁片20放置的工作台面110。第一驱动部件600、第二驱动部件700、第三驱动部件800均可以是驱动电机。
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一驱动部件600设在所述机架100上且连接于所述固定座200以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座200移动。所述第一压板300连接在所述固定座200上,所述第一压板300的下底面突出于所述固定座200的下底面。
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二驱动部件700设在所述固定座200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板400,所述第二驱动部件700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板400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部件700包括第二横向驱动元件以及第二纵向驱动元件;所述第二纵向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板400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板400朝向所述工作台面110下压或者复位。所述第二横向驱动元件设在所述固定座200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纵向驱动元件,所述第二横向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纵向驱动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压板400朝向所述第一压板300移动或者复位。
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三驱动部件800设在所述固定座200上且连接于所述铲板500,所述第三驱动部件800用于驱动所述铲板500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部件800包括第三横向驱动元件以及第三纵向驱动元件;所述第三纵向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铲板500以用于驱动所述铲板500朝向所述工作台面110下压或者复位;所述第三横向驱动元件设在所述固定座200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三纵向驱动元件,所述第三横向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纵向驱动元件以及所述铲板500朝向所述第二压板400移动或者复位。
在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裁片20的定位,在所述工作台面110上设有多个吸风孔。所述吸风机连接于所述工作台面110,所述吸风机能够通过多个所述吸风孔吸风,在本实施例附图中,吸风机以及吸风孔均未示出。
本实施例涉及的向下折止口机构1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涉及了提供了一种向下折止口方法。
参见图2所示,一种向下折止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裁片20放置在机架100的工作台面110上的预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吸风机从多个吸风孔内吸风实现裁片在工作台面上的固定。
参见图2所示,第一驱动部件600驱动固定座200朝向所述工作台面110移动并使得第一压板300压在所述裁片20的预设位置处,所述裁片20待折叠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一压板300。
第二横向驱动元件以及第二纵向驱动元件配合驱动第二压板400朝向所述工作台面110移动并压在所述裁片20待折叠部分上,所述第二压板400与所述第一压板300之间具有间隔。
第二横向驱动元件以及第二纵向驱动元件配合驱动第二压板400朝向所述第一压板300靠拢,以使得所述第二压板400与所述第一压板300将所述裁片20待折叠部分夹住。
参见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部件600驱动所述固定座200上移离开所述工作台面110。
第三横向驱动元件以及第三纵向驱动元件配合驱动铲板500移动至所述铲板500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压板400的下底面平齐,第三横向驱动元件以及第三纵向驱动元件配合驱动所述铲板500紧贴所述第二压板400并朝向所述第一压板300方向移动以将所述裁片20待折叠部分完全铲折。
参见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部件600驱动所述固定座200下移至所述第一压板300将所述裁片20压在所述工作台面110上。
第二横向驱动元件以及第二纵向驱动元件配合驱动所述第二压板400复位,第三横向驱动元件以及第三纵向驱动元件配合驱动所述铲板500复位,所述第一驱动部件600驱动所述固定座200复位;即完成一次裁片20的折止口工序。
上述的向下折止口机构10,通过设置第一压板300、第二压板400、第一驱动部件600、第二驱动部件700实现了裁片20先折呈“几”字形,再通过铲板500以及第三驱动部件800将裁片20的端部铲入,实现裁片20向下折止口,节约人力,节约时间,自动化程度高,并且通过机器折叠后折出的止口均匀,在车缝之后不易于出现暴口现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向下折止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固定座、第一压板、第二压板、铲板、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以及第三驱动部件;所述机架上设有能够供裁片放置的工作台面;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架上且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以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座移动;所述第一压板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压板的下底面突出于所述固定座的下底面;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板移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横向驱动元件以及第二纵向驱动元件;所述第二纵向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板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工作台面下压或者复位;所述第二横向驱动元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纵向驱动元件,所述第二横向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纵向驱动元件带动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第一压板移动或者复位;
所述第三驱动部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连接于所述铲板,所述第三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铲板移动,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包括第三横向驱动元件以及第三纵向驱动元件;所述第三纵向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铲板以用于驱动所述铲板朝向所述第二压板的下底面移动或者复位;所述第三横向驱动元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三纵向驱动元件,所述第三横向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纵向驱动元件带动所述铲板朝向所述第一压板移动或者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下折止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多个吸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向下折止口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风机,所述吸风机连接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吸风机能够通过多个所述吸风孔吸风。
4.一种向下折止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裁片放置在机架的工作台面上的预定位置;
第一驱动部件驱动固定座朝向所述工作台面移动并使得第一压板压在所述裁片的预设位置处,所述裁片待折叠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一压板;
第二驱动部件的第二纵向驱动元件驱动第二压板朝向所述工作台面移动并压在所述裁片待折叠部分上,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一压板之间具有间隔;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第二横向驱动元件驱动第二压板朝向所述第一压板靠拢,以使得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一压板将所述裁片待折叠部分夹住;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固定座上移离开所述工作台面;
第三驱动部件的第三纵向驱动元件驱动铲板移动至所述铲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压板的下底面平齐,所述第三驱动部件的第三横向驱动元件驱动所述铲板紧贴所述第二压板并朝向所述第一压板方向移动以将所述裁片待折叠部分完全铲折;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固定座下移至所述第一压板将所述裁片压在所述工作台面上;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二压板复位,所述第三驱动部件驱动所述铲板复位,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固定座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向下折止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裁片通过工作台面上的多个吸风孔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向下折止口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吸风机从多个所述吸风孔内吸风实现所述裁片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固定。
CN201710414064.XA 2017-06-05 2017-06-05 向下折止口机构及向下折止口方法 Active CN1072877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4064.XA CN107287775B (zh) 2017-06-05 2017-06-05 向下折止口机构及向下折止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4064.XA CN107287775B (zh) 2017-06-05 2017-06-05 向下折止口机构及向下折止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7775A CN107287775A (zh) 2017-10-24
CN107287775B true CN107287775B (zh) 2022-09-16

Family

ID=60094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14064.XA Active CN107287775B (zh) 2017-06-05 2017-06-05 向下折止口机构及向下折止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8777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3054B1 (en) * 2001-01-26 2001-09-04 Xyz Control Inc. Textile-edge binding assembly
CN205046322U (zh) * 2015-10-16 2016-02-24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缝纫物折叠及车缝系统
CN106012325A (zh) * 2016-07-12 2016-10-12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裁片止口固定机构以及裁片止口固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76826B2 (ja) * 1991-07-15 1999-03-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加工布折曲げ装置
JPH05103889A (ja) * 1991-10-17 1993-04-27 Brother Ind Ltd 加工布折曲げ装置
JPH07136364A (ja) * 1993-11-16 1995-05-30 Juki Corp 布折り込み装置
JP4440440B2 (ja) * 2000-07-06 2010-03-24 Juki株式会社 ポケット布の折込み装置
JP5967540B2 (ja) * 2012-09-18 2016-08-10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ヘム縫いミシン
CN106436047B (zh) * 2016-11-24 2021-12-24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袖侧车缝机构
CN206858784U (zh) * 2017-06-05 2018-01-09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向下折止口机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3054B1 (en) * 2001-01-26 2001-09-04 Xyz Control Inc. Textile-edge binding assembly
CN205046322U (zh) * 2015-10-16 2016-02-24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缝纫物折叠及车缝系统
CN106012325A (zh) * 2016-07-12 2016-10-12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裁片止口固定机构以及裁片止口固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7775A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6047B (zh) 袖侧车缝机构
KR101946155B1 (ko) 종이트레이의 패턴 타공 장치
KR101544134B1 (ko) 다기능 파이프 가공장치
CN105970497A (zh) 裁片折叠车缝机构及裁片折叠车缝方法
CN107287775B (zh) 向下折止口机构及向下折止口方法
CN106012328B (zh) 服装袖侧折叠车缝机构及服装袖侧折叠车缝方法
CN205021686U (zh) 一种打孔机
CN205668338U (zh) 工作台面积可调式切割机
CN205668343U (zh) 工作台左右伸缩式切割机
CN205673692U (zh) 一种纸箱模具专用锯机
CN205668332U (zh) 锯片位置可调的切割机
CN106436058B (zh) 自动缝担干机构
CN110528188B (zh) 驳领设备及驳领方法
CN210819876U (zh) 一种上衣扣眼快速打孔机
CN205474338U (zh) 自动包边系统
CN211112566U (zh) 折料机构及袖侧裁片自动车缝装置
CN209759749U (zh) 衬衫后幅自动打褶机构
CN209082146U (zh) 全自动织带对折缝工作站
CN113584860B (zh) 一种混织面料裁切装置
CN106976143B (zh) 一种板体窗口用的包边机
CN208965292U (zh) 功能布料裁样机
CN207669415U (zh) 制衣用布料打钉机
CN107401000B (zh) 袖筒与袖裁片拼缝机构及拼缝方法
CN206858784U (zh) 向下折止口机构
CN109825964B (zh) 衬衫后幅裁片加工装置及衬衫后幅裁片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