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84053A - 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84053A
CN107284053A CN201610227824.1A CN201610227824A CN107284053A CN 107284053 A CN107284053 A CN 107284053A CN 201610227824 A CN201610227824 A CN 201610227824A CN 107284053 A CN107284053 A CN 107284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head
degree
printing
printer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78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84053B (zh
Inventor
赵振兴
邓琳琳
王春涛
丛强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278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840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84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4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84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4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判断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修改与所述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以减缓所述打印头的磨损。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可以有效减缓打印头的磨损,延长打印头的寿命。

Description

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用于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打印在打印纸上。打印机的种类很多,按打印元件对打印纸是否有击打动作,分击打式打印机与非击打式打印机;按打印字符结构,分全形字打印机与点阵字符打印机;按打印结果在打印纸上的形成方式,分串式打印机与行式打印机;按所采用的打印技术,分柱形、球形、喷墨式、热敏式、热转印式、激光式、静电式、磁式以及发光二极管式等打印机。其中,热敏打印机(Thermal printer)利用打印头发热体发热,使打印纸表面的感热层发生化学变化,从而显色,形成文字或者图像。热转印打印机(Thermal transferprinter)则是利用打印头发热体发热,将碳带上的颜料物质加热熔化到打印纸表面,形成文字或图像。为描述方便,将打印纸和碳带统称介质。
如图1所示,打印机包括在输送通道中相切设置的打印头9和胶辊8,执行打印时,介质7从二者之间穿过,介质7在胶辊8的压力作用下与打印头9接触。打印头9包括基板91、电极93、发热体95和保护膜96,其中,电极93与发热体95设置在基板91上,二者电连接,保护膜96覆盖在发热体95外侧,与介质7接触,以起到保护发热体95的作用。打印机执行打印时,胶辊8驱动介质7移动,打印机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电极93通电,从而使发热体95通电并产生热量,该热量通过保护膜96传递到介质7上,从而在介质7上形成预设的文字或图像。
由于打印过程中打印头与介质接触,并且介质以一定的速度相对于打印头移动,因此,介质将会磨损打印头。随着打印头打印量的增加,打印头的磨损程度会越来越严重,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容易造成打印头烧毁,从而导致打印机无法工作。
由此可见,如何有效减缓打印头的磨损以延长打印头寿命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可以有效减缓打印头的磨损,延长打印头的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包括: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判断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修改与所述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以减缓所述打印头的磨损。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打印机每次执行打印时,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包括:读取更新的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并将读取的所述磨损程度值作为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打印机每次执行打印时,通过以下方式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获取执行所述打印时对应的介质对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及执行所述打印时所述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根据所述磨损系数及所述打印里程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或者,获取执行所述打印时所述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根据所述打印里程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包括:检测所述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根据所述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计算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特定打印参数包括:所述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和/或所述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修改与所述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包括:降低所述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和/或降低所述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
结合第一方面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若是,则输出更换打印头的提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装置,包括:磨损程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打印参数修改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修改与所述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以减缓所述打印头的磨损。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磨损程度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打印机每次执行打印时,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所述磨损程度获取模块通过读取所述磨损程度更新模块更新的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获取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磨损程度更新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和第一更新单元,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每次执行打印时获取执行所述打印时对应的介质对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及执行所述打印时所述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所述第一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磨损系数及所述打印里程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或者,第二获取单元和第二更新单元,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每次执行打印时获取执行所述打印时所述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所述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打印里程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磨损程度获取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计算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特定打印参数包括:所述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和/或所述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所述打印参数修改模块包括:第一修改单元,用于降低所述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和/或,第二修改单元,用于降低所述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
结合第二方面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提示信息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输出更换打印头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能够表征打印头的磨损程度的磨损程度值,并设置第一预设值,当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打印头的磨损程度较重,此时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从而减缓打印头的磨损。因此,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减缓打印头的磨损,延长打印头的寿命。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打印机及其打印头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装置的第一种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装置的第二种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装置的第三种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7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装置的第四种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装置的第五种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装置的第六种模块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打印机工作过程中,随着打印头打印量的增加,打印头的磨损程度会越来越严重,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容易造成打印头烧毁,从而导致打印机无法工作,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模块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打印机1包括控制单元10、通信单元11、RAM存储器12、打印单元13、输送单元14和FLASH存储器15。
控制单元10用于控制其他各模块执行工作。比如,控制单元10控制通信单元11执行打印机1与打印请求装置(如计算机或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单元10对通信单元11接收的打印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要发送到打印单元13的打印头的点阵数据;控制单元10输出打印头的控制信号,控制打印头在介质上完成点阵数据的打印;控制单元10控制输送单元14驱动介质在输送通道中移动等。
通信单元11用于执行打印机1与打印请求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通信单元11接收打印请求装置发送的打印数据,其中,打印数据包括控制指令、图形数据或字符数据。
RAM存储器12包括接收缓冲区121、打印缓冲区122以及临时缓冲区123。其中,接收缓冲区121用于存储由通信单元11接收的打印数据;打印缓冲区122用于存储发送给打印头的点阵数据;临时缓冲区123用于存储程序运行过程中生成的数据及变量,包括打印里程计数器、磨损程度值计数器和打印头使用标志等。打印里程计数器用于记录打印机1所安装的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打印头的打印里程为打印头安装到打印机上后介质输送的长度;磨损程度值计数器用于记录打印机1所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表征打印头的磨损程度轻重的量,能够通过控制单元10进行运算得到;打印头使用标志用于记录打印机1所安装的打印头是否是使用过的,也即,打印机1安装该打印头后是否执行过打印。
打印单元13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信号在打印纸上打印预设文字或图像。其中,打印单元13包括打印头131、胶辊132和打印头驱动器133,其中,打印头131为热敏打印头,包括基板、电极、发热体和保护膜,电极和发热体设置在基板上,二者电连接,多个发热体沿打印头131宽度方向等距排列,保护膜覆盖在发热体外侧,每个发热体具有一定的阻值,其中,随着发热体工作时间的变化,发热体被氧化的程度发生变化,其阻值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随着发热体工作时间的增长,其阻值逐渐变大;胶辊132和打印头131在输送通道中相切设置,打印机执行打印时,介质从二者之间穿过,介质在胶辊132的压力作用下与打印头131的保护膜接触;打印头驱动器133用于接收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信号以及由打印缓冲区122发送出的点阵数据,并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依次将点阵数据的各比特位发送给打印头131的对应的发热体。其中,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信号包括选通信号,打印头131的每个发热体根据点阵数据中与其对应的比特位是否为有效值以及选通信号是否有效发热或者不发热,从而在打印纸上形成设定的文字或图像。其中,每执行一次打印时,如果发热体发热,其发热时间(以下称为打印选通时间)等于选通信号的有效电平的持续时间。
输送单元14包括电机驱动器141和电机142。电机驱动器141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0提供的控制信号,输出控制电流,从而驱动电机142的输出轴转动。电机142的输出轴与打印单元13的胶辊132传动连接,当电机142的输出轴转动时,驱动胶辊132随之转动,从而驱动介质在输送通道中移动。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电机142为步进电机,控制单元10输出至电机驱动器14的控制信号包括相位控制信号,电机驱动器14每接收到一个相位控制信号时驱动电机142的输出轴转动一个最小角度,从而驱动介质在输送通道中移动一个最小单位距离,比如,一个最小单位距离为0.125毫米。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电机142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电机,如直流电机。
FLASH存储器15用于存储打印机1的控制程序,同时,FLASH存储器15还用于存储打印里程历史记录、磨损程度值历史记录、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等,其中,打印里程历史记录用于记录打印机1的所安装的打印头的打印里程;磨损程度值历史记录用于记录打印机1所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第一预设值用于确定修改打印机1的特定打印参数时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第二预设值用于确定打印机1输出更换打印头的提示信息时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进一步的,打印机1还包括指示单元16,指示单元16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0的要求以光、声音等方式发出需要更换打印头的提示信息,指示单元16可以是指示灯、液晶显示屏、蜂鸣器及语音装置等。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打印头磨损可以是保护膜磨损,还可以是打印头内部其他结构磨损。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02至步骤S306。
步骤S302,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表征打印头的磨损程度轻重的量,能够通过控制单元10进行运算得到。
本步骤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是,通过图2中的控制单元10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比如,控制单元10读取RAM存储器12中存储的磨损程度值计数器的值,并将所读取的值作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优选的,打印机每次上电初始化时,控制单元10读取FLASH存储器15中存储的磨损程度值历史记录的值,并将所读取的值作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同时,控制单元10设置RAM存储器12中存储的磨损程度值计数器的值等于所读取的磨损程度值历史记录的值。
由于打印机打印过程中,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在实时变化,为了保证在第一时间确定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值,这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需要在打印过程中更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具体实施为,读取更新后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并将读取到的该磨损程度值作为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一种应用场景下,打印机只对单一介质进行打印,在这种应用场景下,考虑到打印头的打印里程与打印头的磨损程度成正比,本步骤中能够通过以下方法在打印机每次执行打印时,更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a1)获取执行当次打印时打印头的打印里程;
(a2)根据执行当次打印时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更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以图2中的打印机为例,说明如何执行打印以及如何获取执行当次打印时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控制单元10对通信单元11接收到的打印数据进行解析,顺次执行控制指令,并根据图形数据或字符数据生成要发送到打印头131的点阵数据,控制单元10将生成的点阵数据存储在打印缓冲区122中,当判定通信单元11接收到启动打印的控制指令时,将打印缓冲区122中存储的点阵数据依次发送到打印头131,并向打印头驱动器132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打印头131的发热体发热或者不发热,从而在介质上形成预设的图形或文字,并且,控制单元10向电机驱动器141发送控制信号,使电机142在打印头131每执行一次打印时驱动介质前进一个最小单位距离,从而完成一个最小单位距离的介质的打印。其中,当需要控制发热体发热时,控制单元10向打印头驱动器133发送有效电平的选通信号以使发热体发热,并启动第一计时器计时,当第一计时器的计时时间达到其上限值时,控制单元10向打印头驱动器133发送无效电平的选通信号以使发热体停止发热,并将第一计时器的计时清零;当需要驱动介质前进时,控制单元10向电机驱动器141发送一个相位控制信号,并启动第二计时器计时,当第二计时器的计时时间达到其上限值时,控制单元10向电机驱动器141发送下一个相位控制信号,并将第二计时器的计时清零。其中,第一计时器用于对发送至打印头131的选通信号的有效电平的持续时间计时;第二计时器用于对电机142的相位持续时间进行计时。
打印过程中,控制单元10根据介质输送情况获取执行当次打印时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比如,当控制单元10每控制电机142步进一次时,控制单元10确定该次步进对应的最小单位距离作为执行当次打印时打印头的打印里程。
打印过程中,控制单元10还能够根据介质输送情况更新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比如,当控制单元10每控制电机142步进一次时,将RAM存储器12中存储的打印里程计数器的值累加一个最小单位距离,并将FLASH存储器15中存储的打印里程历史记录的值修改为等于打印里程计数器的值。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10可以通过检测通信单元11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更新打印头的打印里程,一种实施方式为,用户在更换新打印头后,通过打印请求装置向打印机发送清空打印头的打印里程的控制指令,当控制单元10检测到通信单元11接收到该控制指令时,设置该打印头的打印里程为零,具体包括,控制单元将RAM存储器12中存储的打印里程计数器的值和FLASH存储器15中存储的打印里程历史记录的值设置为零。
步骤(a2)中,设置打印里程与磨损程度值之间具备运算关系,如打印里程的m倍等于磨损程度值,其中m为计算系数。或者令打印里程等于磨损程度值。控制单元10首先根据执行当次打印时对应的打印里程计算出执行当次打印时对应的磨损程度值,然后控制单元10读取RAM存储器12中存储的磨损程度值计数器中的值,将读取到的值与执行当次打印时对应的磨损程度值相加,将相加后的值写入磨损程度值计数器,并将FLASH存储器15中磨损程度值历史记录的值修改为与磨损程度值计数器中的值相等,从而更新磨损程度值。对于单一介质的打印机,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快速有效的获取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能够知道,保护膜是打印头中最容易发生磨损的部件,随着打印量的增加,保护膜将被磨损的越来越薄,通过上述步骤(a1)和(a2),能够根据打印里程确定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考虑到不同类型的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情况不同,并且介质的输送长度也影响打印头的磨损情况,本步骤中还能够通过以下方法在打印机每次执行打印时,更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b1)获取执行当次打印时对应的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及执行当次打印时打印头的打印里程;
(b2)根据该磨损系数及该打印里程,更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能够由介质的表面粗糙程度决定。根据经验可知,表面光滑的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小,表面粗糙的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大。控制单元10可以根据介质的表面粗糙程度确定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比如,对于第一种类型的介质,介质表面比较光滑,介质输送对打印头保护膜的磨损较小,控制单元10设置该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为1。对于第二种类型的介质,介质表面稍微粗糙,相对于第一种类型的介质,介质输送对打印头的保护膜的磨损加重,控制单元10设置该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为1.2。第三种类型的介质,介质表面更加粗糙,相对于第二种类型的介质,介质输送对打印头的保护膜的磨损更加严重,控制单元10设置该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为1.5。
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确定介质的表面粗糙系数,将介质的表面粗糙系数乘以系数n,得到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例如,在打印机内部设置表面粗糙程度传感器,打印开始前,通过表面粗糙程度传感器检测即将打印的介质的表面粗糙系数,并由控制单元10根据表面粗糙系数进行运算得到该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
考虑到临时获取介质的表面粗糙系数成本高,实现复杂,本实施例中,还能够在打印机内部设置多个打印纸盒,每个打印纸盒固定盛放某类介质,将打印纸盒的序号与对应的介质以及该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建立映射关系,将该映射关系预先存储在打印机内。打印开始前,打印机内部的控制单元10根据本次打印所使用的打印纸盒的序号,通过上述存储的映射关系获知本次打印的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
或者,打印机还获取当前安装的介质的类型。比如,打印机上电时,控制单元10读取FLASH存储器15中存储的介质的类型,或者,控制单元10通过通信单元11接收用户通过打印请求装置发送的介质的类型。控制单元10内部预先存储有每种类型的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控制单元10根据当前安装的介质的类型,确定该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
又或者,在打印机内部存储每种介质的序号以及该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打印开始前,打印机内部的控制单元10根据本次打印所使用的介质的序号确定本次打印的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
上述步骤(b1)中,采用同步骤(a1)的方法,能够根据介质的输送情况获取执行当次打印时打印头的打印里程,例如,电机每驱动介质前进一个最小单位距离,确定执行当次打印时打印头的打印里程为一个最小单位距离。
上述步骤(b2)中,能够对执行当次打印时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和执行当次打印时打印头的打印里程进行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确定执行当次打印时对应的磨损程度值。如,将执行当次打印时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与执行当次打印时打印头的打印里程相乘,将相乘结果确定为执行当次打印时对应的磨损程度值,并将执行当次打印时对应的磨损程度值与当前存储的磨损程度值相累加,完成磨损程度值的更新。
以图2中的打印机为例,说明控制单元10如何更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控制单元10获取到执行当次打印时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和执行当次打印时打印头的打印里程后,将二者相乘,将相乘结果确定为执行当次打印时对应的磨损程度值。控制单元10读取RAM存储器12中存储的磨损程度值计数器中的值,将读取到的值与执行当次打印时对应的磨损程度值相加,将相加后的值写入磨损程度值计数器,并将FLASH存储器15中磨损程度值历史记录的值修改为与磨损程度值计数器中的值相等。
上述步骤(b1)和(b2)中,以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和打印里程作为依据,确定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由于考虑到不同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情况,因此能够准确的确定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以上的技术方案在打印机需要对多种介质进行打印时,能够较为准确的得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比如某种打印机有多个纸盒,不同纸盒中分别放置不同的纸张,则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准确获取并更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考虑到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随着发热体工作时间的变化发生变化,发热体的阻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打印头的磨损情况,本步骤的另一种获取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为:通过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计算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c1)检测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
(c2)根据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计算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具体的,控制单元10在打印机每次执行打印时,检测打印头的各个发热体的阻值,优选的,控制单元10根据各个发热体的阻值计算所有发热体的平均阻值,根据所有发热体的平均阻值及换算系数计算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步骤(c2)中,设置打印头的所有发热体的平均阻值与磨损程度值之间具备运算关系,如发热体的平均阻值的p倍等于磨损程度值,其中p为换算系数。控制单元10首先根据打印头的所有发热体的平均阻值计算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上述步骤(c1)和(c2)中,以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作为依据,确定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优选的,控制单元10根据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打印时对应的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以及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计算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比如,采用如下运算公式计算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E=a*q*D+b*p*R (公式一)
其中,E为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q为当前安装的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D为打印头的打印里程,R为打印头的所有发热体的平均阻值,p为换算系数,a为当前安装的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及打印头的打印里程对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的影响比率,b为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对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的影响比率。
通过综合考虑打印头的打印里程、当前安装的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以及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等各项因素对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的影响比率计算打印头磨损程度值,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步骤S304,判断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
具体地,控制单元10从FLASH存储器15中读取第一预设值,并将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与读取的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6。
步骤S306,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以减缓打印头的磨损。
本实施例中,特定打印参数为影响打印头的耐磨损的相关打印参数。考虑到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为发热体的发热时间,当发热体发热时间过长时,打印头温度将升高,将会影响打印头的保护膜的耐磨性,从而降低打印头的工作寿命,并且,当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过快时,将会加快介质的输送速度,进而加快介质在打印头表面的相对移动速度,造成打印头的保护膜磨损,因此本实施例中,特定打印参数包括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和/或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当打印机工作频率较低时,打印头磨损情况相对良好,优选打印选通时间或者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作为特定打印参数;当打印机工作频率较高时,打印头往往磨损严重,优选特定打印参数包括打印选通时间和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
相应的,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包括:降低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和/或降低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当打印机工作频率较低时,降低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或者降低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当打印机工作频率较高时,降低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和降低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同时进行,以延长打印头的工作寿命。
通过降低打印头的打印选通时间可以降低打印头在打印时的温度,进而实现提高打印头的保护膜的耐磨性,通过降低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可以降低打印时的介质的输送速度,进而降低介质输送对打印头的磨损。
以图2中的打印机为例,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具体实施如下:控制单元10将打印选通时间由850微秒降低为750微秒,将电机142的转动速度由每分钟3600转降低为每分钟2400转。具体可以实施为,控制单元10通过减小第一计时器的上限值来降低打印选通时间,其中,第一计时器用于对发送至打印头131的选通信号的有效电平的持续时间计时;当电机142为步进电机时,控制单元10通过增大第二计时器的上限值来降低电机142的转动速度,其中,第二计时器用于对电机142的相位持续时间进行计时,当电机142为直流电机时,控制单元10可以通过减小输出至电机142的电流来降低电机142的转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设置能够表征打印头的磨损程度的磨损程度值,并设置第一预设值,当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打印头的磨损程度较重,此时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从而减缓打印头的磨损。因此,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能够有效减缓打印头的磨损,延长打印头的寿命。
本实施例中,在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之后,即在降低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或者降低打印选通时间之后,打印头的耐磨损度将提高,基于此,每种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可能会发送变化。因此,在上述步骤S306,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之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根据修改后的特定打印参数,更新每种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
具体地,控制器10在降低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或者降低打印选通时间之后,根据内部存储的规则重新确定每种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如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的降低量为每分钟1200转,则将每种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都减少0.5,如打印选通时间降低量为100微秒,则将每种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都减少0.6。当同时降低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和打印选通时间时,优选将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的降低量对应的磨损系数减少量与打印选通时间降低量对应的磨损系数减少量相加,作为磨损系数减少量,从而更新每种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
进一步地,对于相同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的降低量或者打印选通时间降低量,每种介质的磨损系数减少量可能不同,如表面光滑的介质的磨损系数减少量小于表面粗糙的介质的磨损系数减少量。另外,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的降低量或者打印选通时间降低量与每种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减少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线性关系,还可以是非线性关系,或者是对数关系等。
本实施例中,在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之后,更新每种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能够根据当前打印头的工作情况校正每种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从而保证在下次打印时计算出准确的磨损程度值。
为了提高第一预设值的灵活性,避免单一的第一预设值引起的参数修改方式过于简单,不够灵活的问题,上述第一预设值预设有多个级别,第一预设值的数值随着其级别增加而递增。在上述步骤S306,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之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将当前的第一预设值更新为下一级别的第一预设值。
具体地,假设当前的第一预设值为第二级别的第一预设值,当控制单元10判断得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当前的第一预设值时,则控制单元10在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后,将第三级别的第一预设值设定为当前的第一预设值。
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不同的减缓级别,在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后,将当前的第一预设值更新为下一级别的第一预设值,能够起到逐级调整特定打印参数的效果,从而避免单一的第一预设值引起的参数修改方式过于简单,不够灵活的问题。
当控制单元10检测RAM存储器12中的打印头使用标志发现打印机更换新打印头后,控制单元10还能够自动将第一级别的第一预设值设置为当前的第一预设值,从而使新更换的打印头从第一级别的第一预设值开始逐级进行磨损程度值判断。
考虑到当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到达一定程度时,打印头将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如图4所示,在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之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2,判断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
控制单元10从FLASH存储器15中读取第二预设值,并将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与读取的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404,否则,执行步骤S306,也即修改特定打印参数。
步骤S404,输出更换打印头的提示信息。控制单元10控制指示单元16输出更换打印头的提示信息,其中,指示单元16输出指示信息可以为:1)指示灯按设定频次闪烁;2)液晶显示屏显示的文字信息,比如“请更换新打印头”;3)蜂鸣器按设定频次鸣叫;4)语音装置发出的语音信息,比如“请更换新打印头”。
能够理解,本实施例中,当第一预设值有多个级别,并且第一预设值的数值随着其级别增加而递增时,最高级别的第一预设值必定小于第二预设值。
本实施例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中,打印机在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进一步判断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并在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输出更换打印头的提示信息。通过本实施例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可以在打印机安装的打印头磨损到达一定程度时,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更换打印头,避免因打印头损坏引起打印的票据无法使用。
为进一步完善本实施例中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装置,如图5所示,该装置5包括:磨损程度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第一判断模块52,用于判断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打印参数修改模块53,用于若第一判断模块52判断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以减缓打印头的磨损。
由于打印机打印过程中,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在实时变化,为了保证在第一时间确定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值,如图6所示,装置5还包括:磨损程度更新模块54,用于在打印机每次执行打印时,更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磨损程度获取模块51通过读取磨损程度更新模块54更新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获取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考虑到不同介质的类型对打印头的磨损情况不同,并且介质的输送长度也影响打印头的磨损情况,如图7a所示,磨损程度更新模块54包括:第一获取单元541,用于在每次执行打印时获取执行该次打印时对应的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及执行该次打印时打印头的打印里程;第一更新单元542,用于根据该磨损系数及该打印里程更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通过上述第一获取单元541和第一更新单元542,以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和打印里程作为依据,更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由于考虑到不同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情况,因此能够准确的更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缓解打印头的磨损情况,特别是保护膜的磨损情况,从而提高打印头的耐磨损性。
一种应用场景下,打印机只对单一介质进行打印,在这种应用场景下,考虑到打印头的打印里程与打印头的磨损程度成正比,如图7b所示,上述磨损程度更新模块54包括:第二获取单元543,用于在每次执行打印时获取执行该次打印时打印头的打印里程;第二更新单元544,用于根据该打印里程更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保护膜是打印头中最容易发生磨损的部件,随着打印量的增加,保护膜将被磨损的越来越薄。通过上述第二获取单元543和第二更新单元544,能够根据打印里程缓解打印头的磨损情况,特别是保护膜的磨损情况,进而提高打印头的耐磨损度。
考虑到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随着发热体工作时间的变化发生变化,发热体的阻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打印头的磨损情况,如图8所示,上述磨损程度获取模块51包括:第一检测单元511,用于检测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第一计算单元512,用于根据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计算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考虑到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为发热体的发热时间,当发热体发热时间过长时,打印头温度将升高,将会影响打印头的保护膜的耐磨性,从而降低打印头的工作寿命,并且,当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过快时,将会加快介质的输送速度,进而加快介质在打印头表面的相对移动速度,造成打印头的保护膜磨损,因此本实施例中,特定打印参数包括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和/或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如图9所示,打印参数修改模块53包括:第一修改单元531,用于降低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和/或,第二修改单元532,用于降低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
通过降低打印头的打印选通时间可以降低打印头在打印时的温度,进而实现提高打印头的保护膜的耐磨性,通过降低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可以降低打印时的介质的输送速度,进而降低介质输送对打印头的磨损。
本实施例中,设置能够表征打印头的磨损程度的磨损程度值,并设置第一预设值,当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打印头的磨损程度较重,此时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从而减缓打印头的磨损。因此,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装置,能够有效减缓打印头的磨损,延长打印头的寿命。
考虑到在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之后,打印头的耐磨损度将提到,基于此,每种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可能会发送变化,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还包括:磨损系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修改后的特定打印参数,更新每种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
本实施例中,通过磨损系数更新模块,在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之后,更新每种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能够根据当前打印头的工作情况校正每种介质对打印头的磨损系数,从而保证在下次打印时计算出准确的磨损程度值。
为了提高第一预设值的灵活性,避免单一的第一预设值引起的参数修改方式过于简单,不够灵活的问题,上述第一预设值预设有多个级别,第一预设值的数值随着其级别增加而递增。对应地,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还包括:第一预设值更新模块,用于将当前的第一预设值更新为下一级别的第一预设值。
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不同的减缓级别,在修改与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后,将当前的第一预设值更新为下一级别的第一预设值,能够起到逐级调整特定打印参数的效果,从而避免单一的第一预设值引起的参数修改方式过于简单,不够灵活的问题。
考虑到当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到达一定程度时,打印头将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提示信息输出模块,用于若第二判断模块判断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输出更换打印头的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装置中,打印机在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进一步判断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并在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输出更换打印头的提示信息。通过本实施例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装置,可以在打印机安装的打印头磨损到达一定程度时,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更换打印头,避免因打印头损坏引起打印的票据无法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装置可以为设备上的特定硬件或者安装于设备上的软件或固件等。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前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均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2)

1.一种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判断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
若是,则修改与所述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以减缓所述打印头的磨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打印机每次执行打印时,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包括:读取更新的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并将读取的所述磨损程度值作为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印机每次执行打印时,通过以下方式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获取执行所述打印时对应的介质对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及执行所述打印时所述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根据所述磨损系数及所述打印里程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或者,
获取执行所述打印时所述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根据所述打印里程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包括:
检测所述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
根据所述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计算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打印参数包括:所述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和/或所述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
修改与所述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包括:
降低所述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和/或降低所述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
若是,则输出更换打印头的提示信息。
7.一种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磨损程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打印机当前安装的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
打印参数修改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修改与所述打印头磨损相关的特定打印参数,以减缓所述打印头的磨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磨损程度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打印机每次执行打印时,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所述磨损程度获取模块通过读取所述磨损程度更新模块更新的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获取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程度更新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和第一更新单元,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每次执行打印时获取执行所述打印时对应的介质对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系数,及执行所述打印时所述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所述第一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磨损系数及所述打印里程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或者,
第二获取单元和第二更新单元,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每次执行打印时获取执行所述打印时所述打印头的打印里程,所述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打印里程更新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程度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打印头的发热体的阻值计算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打印参数包括:所述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和/或所述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
所述打印参数修改模块包括:
第一修改单元,用于降低所述打印机的打印选通时间;和/或,
第二修改单元,用于降低所述打印机的介质输送电机的转速。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
提示信息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打印头的磨损程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输出更换打印头的提示信息。
CN201610227824.1A 2016-04-13 2016-04-13 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2840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7824.1A CN107284053B (zh) 2016-04-13 2016-04-13 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7824.1A CN107284053B (zh) 2016-04-13 2016-04-13 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4053A true CN107284053A (zh) 2017-10-24
CN107284053B CN107284053B (zh) 2020-01-31

Family

ID=60093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7824.1A Active CN107284053B (zh) 2016-04-13 2016-04-13 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8405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57046A (en) * 1976-11-02 1978-05-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Thin film type thermal head
JPS635964A (ja) * 1986-06-27 1988-01-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サ−マルヘツド
JPH09136487A (ja) * 1995-11-16 1997-05-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JP2000158694A (ja) * 1998-11-25 2000-06-13 Toshiba Tec Corp 感熱印字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1321627A (zh) * 2006-03-03 2008-12-10 Ncr公司 双面热敏纸
JP2009066777A (ja) * 2007-09-10 2009-04-02 Max Co Ltd ラベルプリンタ
CN102602159A (zh) * 2011-01-24 2012-07-2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型热敏打印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22907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57046A (en) * 1976-11-02 1978-05-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Thin film type thermal head
JPS635964A (ja) * 1986-06-27 1988-01-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サ−マルヘツド
JPH09136487A (ja) * 1995-11-16 1997-05-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JP2000158694A (ja) * 1998-11-25 2000-06-13 Toshiba Tec Corp 感熱印字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1321627A (zh) * 2006-03-03 2008-12-10 Ncr公司 双面热敏纸
JP2009066777A (ja) * 2007-09-10 2009-04-02 Max Co Ltd ラベルプリンタ
CN102602159A (zh) * 2011-01-24 2012-07-2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型热敏打印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22907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4053B (zh) 2020-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10528A (en) Ink jet printer thermal control system
CN107206787A (zh) 打印头中的打印机流体阻抗感测
CN1315655C (zh) 热敏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03253010B (zh) 用于控制施加到介质卷材的张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57150A (zh) 标签打印机的标签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10240784A1 (en) Long Medium For Printer
CN107206786A (zh) 液滴速度异常检测
EP094578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calibration,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of print capacity and printer ink and toner levels
EP1661711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025517B2 (en) Detecting the print positions of a printing medium and keeping constant positions
CN107284053A (zh) 减缓打印机打印头磨损的方法及装置
US7690743B2 (en) Nozzle driv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CN106476453B (zh) 一种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打印机
EP1647411B1 (en) Method of printing thermal media by aligning image
US20170282618A1 (en) Printer and printing program
JP2014124787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CN113787840B (zh) 一种纸将尽侦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175726A (zh) 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系统
JPS61239966A (ja) サ−マルヘツド駆動装置
JP2009226713A (ja) 液体吐出方法、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6515231A (zh) 标记纸打印控制方法及打印机
JP4518340B2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254389C (zh) 生产叠合标签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60431B (zh) 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打印装置
JP554115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