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6346B - 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6346B
CN107276346B CN201710597747.3A CN201710597747A CN107276346B CN 107276346 B CN107276346 B CN 107276346B CN 201710597747 A CN201710597747 A CN 201710597747A CN 107276346 B CN107276346 B CN 1072763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center line
relatively
bar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977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76346A (zh
Inventor
王建涛
刘传昌
朱乾坤
陈新阳
赖章泽
罗帝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5977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6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6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6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76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6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6Centering rotors within the stator; Balancing r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确定定子膛的中心,并根据定子膛的中心线在地面或者励磁机平台上的正投影标记出一条对中线,该对中线处于转子抽穿的行程上;b、将较中杆固定在转子励端,该较中杆位于经过所述转子中心线的垂直平面上;c、在抽穿转子过程中,通过较中杆与对中线的相对位置,调整转子的方向,从发电机励侧向汽侧看转子,若较中杆位于对中线的右侧,则缓慢向左推动转子,若较中杆位于对中线的左侧,则缓慢向右推动转子,确保在转子前进或后退时较中杆正对所述对中线。该方法能避免抽穿转子过程中,励侧人员扶转子和定子膛内人员频繁沟通造成定、转子碰撞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发电机安装技术,特别是涉及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
背景技术
大容量发电机转子的重量重达五十到一百多吨,进行抽穿转子工作时,当转子由行车单独起吊后,由定子膛内工作人员,通过提醒人推动励侧对轮,确保转子不左右摆动,从而完成抽穿转子工作。而转子护环与内定子间隙很小,一般为30mm,工作过程中转子可能与定子碰撞,损坏设备,严重时造成定、转子返厂检修,给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目前使用的工艺有多处不足:工作风险高:当人员沟通失误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由于人听到信息到作出相应动作会有延迟,可能没有及时调整转子,造成转子与定子相碰撞;人力投入大:抽穿转子时,在定子膛内,需要安排两名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时刻关注定、转子四周间隙,以确保转子顺利抽穿;工作时间长:当转子由吊车单独起吊后,需要通过与定子膛内人员沟通才能确定推动方向,按指定方向推动后,还需定子膛内人员反馈,才能确定下一步动作,这样造成工作时间长,可能会造成人员疲劳,增加工作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能大大降低因人员沟通导致定、转子相碰的风险。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确定定子膛的中心,并根据定子膛的中心线在地面或者励磁机平台上的正投影标记出一条对中线,该对中线处于转子抽穿的行程上;
b、将较中杆固定在转子励端,该较中杆位于经过所述转子中心线的垂直平面上;
c、在抽穿转子过程中,通过较中杆与对中线的相对位置,调整转子的方向,从发电机励侧向汽侧看转子,若较中杆位于对中线的右侧,则缓慢向左推动转子,若较中杆位于对中线的左侧,则缓慢向右推动转子,确保在转子前进或后退时较中杆正对所述对中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激光标线测中装置发出垂直于地面的激光扫描面,调整激光扫描面位置,当激光扫描面经过发电机励端定子膛端盖上的对中参考点时,该激光扫描面在地面上的映射线则为定子膛中心线的正投影,沿该正投影标记出所述对中线,其中,以垂直地面且经过定子膛中心线的平面为对中参照面,所述对中参考点是指发电机励端定子膛端盖上预设的经过对中参照面的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测量励磁机台板宽度L,通过计算L/2确定其中心位置;
激光标线测中装置发出激光扫描面,调整激光扫描面位置;
当激光扫描面同时经过励磁机台板中心和发电机励端定子膛端盖最上面螺栓孔时,该激光扫描面在地面上的映射线则为定子膛中心线的正投影,沿该正投影标记出所述对中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中步骤b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较中杆固定在卡箍上;
将卡箍固定在转子励端;
通过铅锤调整较中杆或者卡箍的位置,直至调整至所述较中杆竖直,且所述较中杆的延长线经过所述卡箍的圆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箍包括第一箍与第二箍,所述第一箍与第二箍上下对接套设在所述转子上,所述第二箍的外壁中心设有螺纹孔,所述较中杆的顶端锁紧在所述螺纹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较中杆为可伸缩的钢管,或者所述较中杆为可拆卸连接的多根分钢管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中步骤c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转子由吊车单独起吊后,若较中杆位于对中线的右侧,励侧扶转子人员则缓慢向左推动转子,若较中杆位于对中线的左侧,励侧扶转子人员则缓慢向右推动转子,确保在转子前进或后退时较中杆垂直于映射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中步骤c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转子励端设置对中装置,所述对中装置包括承载平台、控制器、探测机构及设置在承载平台底端的脚轮,所述控制器及探测机构设置在承载平台上,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探测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承载平台顶端设有两块挡板,两块挡板间隔设置形成容纳转子的空间;
当所述转子由吊车单独起吊后,所述探测机构探测较中杆与对中线的相对位置,从发电机励侧向汽侧看转子,若较中杆位于对中线的右侧,控制器控制所述承载平台缓慢向左移动推动转子,若较中杆位于对中线的左侧,控制器控制所述承载平台缓慢向右推动转子,确保转子沿所述对中线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中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及第三弹性件,两块所述挡板分别为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在靠近第一挡板一侧的转子外表面,另一端抵在第一挡板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在靠近第二挡板一侧的转子外表面,另一端抵在第二挡板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在靠近所述承载平台一侧的转子外表面,另一端抵在承载平台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的操作盒,所述操作盒用于控制所述承载平台的移动方向和/或速度。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采用在在地面或者励磁机平台上标记对中线,同时在转子上设置较中杆,通过比对较中杆与对中线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抽转子或者穿转子过程中调整转子移动方向的目的,相比传统调整方式,避免励侧人员扶转子和定子膛内人员频繁沟通造成定、转子碰撞风险,可以节约抽穿转子工期,降低现场工作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使用说明俯视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卡箍及较中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对中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子,2、定子,3、对中线,4、激光标线测中装置,5、卡箍,51、第一箍,52、第二箍,53、螺栓,6、较中杆,7、吊带,8、励磁机平台,9、铅锤,10、对中装置,110、承载平台,120、脚轮,130、第一弹性件,140、第二弹性件,150、第三弹性件,160、第一挡板,170、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2,一种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确定定子膛的中心,并根据定子膛的中心线在地面或者励磁机平台8上的正投影标记出一条对中线3,该对中线3处于转子1抽穿的行程上;
b、将较中杆6固定在转子1励端,该较中杆6位于经过所述转子1中心线的垂直平面上;
c、在抽穿转子1过程中,通过较中杆6与对中线3的相对位置,调整转子1的方向,从发电机励侧向汽侧看转子1,若较中杆6位于对中线3的右侧,则缓慢向左推动转子1,若较中杆6位于对中线3的左侧,则缓慢向右推动转子1,确保在转子1前进或后退时较中杆6正对所述对中线3。
该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采用在在地面或者励磁机平台8上标记对中线3,同时在转子1上设置较中杆6,通过比对较中杆6与对中线3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抽转子1或者穿转子1过程中调整转子1移动方向的目的,相比传统调整方式,避免励侧人员扶转子1和定子膛内人员频繁沟通造成定、转子1碰撞风险,可以节约抽穿转子1工期,降低现场工作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其中步骤a、b顺序可调换或同步进行,该方法实施简单,使用效果良好。发电机励侧是指靠近励磁机的一侧,汽侧是指靠近汽轮机的一侧。
参照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激光标线测中装置4发出垂直于地面的激光扫描面,调整激光扫描面位置,当激光扫描面经过发电机励端定子膛端盖上的对中参考点时,该激光扫描面在地面上的映射线则为定子膛中心线的正投影,沿该正投影标记出所述对中线3,其中,以垂直地面且经过定子膛中心线的平面为对中参照面,所述对中参考点是指发电机励端定子膛端盖上预设的经过对中参照面的点。由于采用的激光标线测中装置4发出的是垂直于地面的激光扫描面,只需调整该激光扫描面经过励端定子膛端盖上预设的经过对中参照面的点即可快速确定定子膛中心线的在地面上的正投影,实施简单方便,对中参考点可选用励端定子膛端盖上现有的螺纹孔。
若激光标线测中装置4发出激光扫描面并非垂直地面,可采用励磁机台板作为参照,步骤a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测量励磁机台板宽度L,通过计算L/2确定其中心位置;激光标线测中装置4发出激光扫描面,调整激光扫描面位置;当激光扫描面同时经过励磁机台板中心和发电机励端定子膛端盖最上面螺栓孔时,该激光扫描面在地面上的映射线则为定子膛中心线的正投影,沿该正投影标记出所述对中线3。即同时以励磁机台板的中点与定子膛端盖最上面螺栓孔为参考点,调整激光扫描面的位置,使其垂直地面且经过定子膛中心线;定子膛端盖最上面螺栓孔为定子膛端盖本身就存在的且处于定子膛端盖竖直中心线上。该方式操作简单,确定对中线3后即可将激光标线测中装置4收起来,后续抽穿转子1过程无需使用激光标线测中装置4,便于现场进行抽转子1或者穿转子1操作。
参照图2,进一步,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中步骤b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较中杆6固定在卡箍5上;将卡箍5固定在转子1励端;通过铅锤9调整较中杆6或者卡箍5的位置,直至调整至所述较中杆6竖直,且所述较中杆6的延长线经过所述卡箍5的圆心。采用卡箍5将较中杆6固定在转子1励端,一方面卡箍5抱在转子1外周,卡箍5的中心即为转子1的中心,只需将较中杆6设置在经过卡箍5中心的垂直面上即可,实施更简单,另一方便便拆卸。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箍5包括第一箍51与第二箍52,所述第一箍51与第二箍52上下对接套设在所述转子1上,所述第二箍52的外壁中心设有螺纹孔,所述较中杆6的顶端锁紧在所述螺纹孔内。第一箍51与第二箍52通过螺栓53锁紧在转子1上,所述较中杆6顶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其与第二箍52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便于拆装及调节较中杆6的位置。优选的,所述较中杆6为可伸缩的钢管,或者所述较中杆6为可拆卸连接的多根分钢管段。采用钢管作为较中杆6,不易晃动,确保对位准确,且钢管可伸缩或者可拆卸,便于收纳与装配。
进一步,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中步骤c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转子1由吊车单独起吊后,若较中杆6位于对中线3的右侧,励侧扶转子1人员则缓慢向左推动转子1,若较中杆6位于对中线3的左侧,励侧扶转子1人员则缓慢向右推动转子1,确保在转子1前进或后退时较中杆6垂直于映射线。该方式采用在转子1励侧布置工作人员进行实时观测较中杆6相对对中线3的位置,灵活推动转子1,调节转子1的移动方向。
参照图3,为减少人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中步骤c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转子1励端设置对中装置10,所述对中装置10包括承载平台110、控制器、探测机构及设置在承载平台110底端的脚轮120,所述控制器及探测机构设置在承载平台110上,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探测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承载平台110顶端设有两块挡板,两块挡板间隔设置形成容纳转子1的空间;
当所述转子1由吊车单独起吊后,所述探测机构探测较中杆6与对中线3的相对位置,从发电机励侧向汽侧看转子1,若较中杆6位于对中线3的右侧,控制器控制所述承载平台110缓慢向左移动推动转子1,若较中杆6位于对中线3的左侧,控制器控制所述承载平台110缓慢向右推动转子1,确保转子1沿所述对中线3移动。该方式采用对中装置10代替人力进行自动调节,保持转子1始终在对中线3附近,安全性高:由探测机构根据地面的对中来承载平台110,不再需要沟通,不会出错,安全性高;且左、右扶转子1的力在转子1移动过程中基本不变,稳定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对中装置1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30、第二弹性件140及第三弹性件150,两块所述挡板分别为第一挡板160、第二挡板170,所述第一弹性件130的一端抵在靠近第一挡板160一侧的转子1外表面,另一端抵在第一挡板160上,所述第二弹性件140的一端抵在靠近第二挡板170一侧的转子1外表面,另一端抵在第二挡板170上,所述第二弹性件140的一端抵在靠近所述承载平台110一侧的转子1外表面,另一端抵在承载平台110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130、第二弹性件140及第三弹性件150为弹簧,由弹簧顶住转子1两侧及下方,稳定效果大大提升。进一步,所述对中装置1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的操作盒,所述操作盒用于控制所述承载平台110的移动方向和/或速度;采用操作盒远程控制承载平台110移动,从而调节转子1的移动方向。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确定定子膛的中心,并根据定子膛的中心线在地面或者励磁机平台上的正投影标记出一条对中线,该对中线处于转子抽穿的行程上;
b、将较中杆固定在转子励端,该较中杆位于经过所述转子中心线的垂直平面上;
c、在抽穿转子过程中,通过较中杆与对中线的相对位置,调整转子的方向,在转子励端设置对中装置,所述对中装置包括承载平台、控制器、探测机构及设置在承载平台底端的脚轮,所述控制器及探测机构设置在承载平台上,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探测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承载平台顶端设有两块挡板,两块挡板间隔设置形成容纳转子的空间;
当所述转子由吊车单独起吊后,所述探测机构探测较中杆与对中线的相对位置,从发电机励侧向汽侧看转子,若较中杆位于对中线的右侧,控制器控制所述承载平台缓慢向左移动推动转子,若较中杆位于对中线的左侧,控制器控制所述承载平台缓慢向右推动转子,确保转子沿所述对中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激光标线测中装置发出垂直于地面的激光扫描面,调整激光扫描面位置,当激光扫描面经过发电机励端定子膛端盖上的对中参考点时,该激光扫描面在地面上的映射线则为定子膛中心线的正投影,沿该正投影标记出所述对中线,其中,以垂直地面且经过定子膛中心线的平面为对中参照面,所述对中参考点是指发电机励端定子膛端盖上预设的经过对中参照面的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测量励磁机台板宽度L,通过计算L/2确定其中心位置;
激光标线测中装置发出激光扫描面,调整激光扫描面位置;
当激光扫描面同时经过励磁机台板中心和发电机励端定子膛端盖最上面螺栓孔时,该激光扫描面在地面上的映射线则为定子膛中心线的正投影,沿该正投影标记出所述对中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b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较中杆固定在卡箍上;
将卡箍固定在转子励端;
通过铅锤调整较中杆或者卡箍的位置,直至调整至所述较中杆竖直,且所述较中杆的延长线经过所述卡箍的圆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包括第一箍与第二箍,所述第一箍与第二箍上下对接套设在所述转子上,所述第二箍的外壁中心设有螺纹孔,所述较中杆的顶端锁紧在所述螺纹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较中杆为可伸缩的钢管,或者所述较中杆为可拆卸连接的多根分钢管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及第三弹性件,两块所述挡板分别为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在靠近第一挡板一侧的转子外表面,另一端抵在第一挡板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在靠近第二挡板一侧的转子外表面,另一端抵在第二挡板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在靠近所述承载平台一侧的转子外表面,另一端抵在承载平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的操作盒,所述操作盒用于控制所述承载平台的移动方向和/或速度。
CN201710597747.3A 2017-07-20 2017-07-20 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 Active CN107276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7747.3A CN107276346B (zh) 2017-07-20 2017-07-20 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7747.3A CN107276346B (zh) 2017-07-20 2017-07-20 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6346A CN107276346A (zh) 2017-10-20
CN107276346B true CN107276346B (zh) 2019-09-17

Family

ID=60079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7747.3A Active CN107276346B (zh) 2017-07-20 2017-07-20 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63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9468A (zh) * 2021-11-05 2022-02-1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发电机组转子安装位置动态反馈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83258A (en) * 1981-05-06 1982-11-11 Toshiba Corp Centering device for rotary machine
CN103296845A (zh) * 2013-04-22 2013-09-11 宁波富仕达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发电机转子穿装时的对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83258A (en) * 1981-05-06 1982-11-11 Toshiba Corp Centering device for rotary machine
CN103296845A (zh) * 2013-04-22 2013-09-11 宁波富仕达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发电机转子穿装时的对中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6346A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2143B (zh) 隧道衬砌检测装置及检测车
CN102287209B (zh) 隧道拱架安装作业车
CN104295307B (zh) 隧道钢拱架安装机及其安装方法
CN108622789B (zh) 一种安装风电机叶片的吊具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6358743U (zh) 一种伸缩式皮带支撑装置
CN107276346B (zh) 发电机抽穿转子对中方法
CN105598656A (zh) 涡轮机匣装配车
CN102922204A (zh) 一种翻板机
CN205170313U (zh) 用于焊接大型凸形封头的升降座椅
CN103334383B (zh) 一种高架桥养护施工专用升降装置
CN209582697U (zh) 一种便携式托辊更换装置
CN209306892U (zh) 一种小型装卸设备
CN103879892B (zh) 一种适用于塔吊夜间施工的激光定位系统
CN105887589A (zh) 轨道安装机及其安装轨道的方法
CN204082177U (zh) 隧道钢拱架安装机
CN103255712B (zh) 使用适用各种刚拱桥钢拱的检查维护装置的检查维护方法
CN209583525U (zh) 高空行车电机安装操作台
CN204249059U (zh) 一种生产蒸压加气砌块的自平衡式提升置换装置
CN203855324U (zh) 用于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安装撤除时的起吊装置
CN202369320U (zh) 一种电机搬运架
CN105870824A (zh) 高压开关柜就位装置
JP5801738B2 (ja) 構造物の解体機
CN207362706U (zh) 挑担式吊篮操作平台
CN202098670U (zh) 风电塔筒运输、吊立辅助装置
CN105984813A (zh) 一种可移动回转式提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