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2942A - 触摸屏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2942A
CN107272942A CN201710224097.8A CN201710224097A CN107272942A CN 107272942 A CN107272942 A CN 107272942A CN 201710224097 A CN201710224097 A CN 201710224097A CN 107272942 A CN107272942 A CN 107272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ub
identification area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40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72942B (zh
Inventor
安淳晟
张亨旭
罗玄宰
金武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72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2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72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2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3
    • G06F2203/0338Fingerprint track pad, i.e. fingerprint sensor used as pointing device tracking the fingertip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6Multi-sensing digitiser, i.e. digitiser u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ensing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e.g. for detecting pen and finger, for saving power or for improving position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触摸屏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所述触摸屏包括:基底,包括有效区以及与有效区相邻的非有效区,有效区包括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区;触摸感测电极,包括布置在有效区中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布置在指纹识别区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被构造用于感测触摸并识别指纹;焊盘部,设置有电连接到各个感测电极的多个焊盘,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在相对于有效区的边缘部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多条指纹识别线,将子电极连接到焊盘部,布置在同一指纹识别区中的指纹识别线沿相同的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触摸屏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4月8日提交的第10-2016-004372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一种平板显示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触摸屏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包括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已经是最近开发工作的主题。触摸屏是一种信息输入装置。用户可按压或触摸位于触摸屏中的触摸传感器,以输入信息,同时观看呈现在显示面板上的图像。
一些最近的开发工作已集中于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触摸屏。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触摸屏被开发为具有彼此不同的触摸感测区和单独的指纹识别区。因此,会减小触摸屏上的触摸感测区的面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摸屏。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基底,包括有效区以及布置为与有效区相邻的非有效区,有效区包括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区;触摸感测电极,包括布置在有效区中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布置在指纹识别区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被构造用于感测触摸并识别指纹;焊盘部,包括电连接到各个感测电极的多个焊盘。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在相对于有效区的边缘部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子电极,其中,多条指纹识别线将子电极连接到焊盘部,布置在同一指纹识别区中的指纹识别线沿相同的方向延伸。
第一感测电极可布置在有效区中,并且布置在指纹识别区的外部。多个子电极可以是多个第一子电极。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还可包括布置在覆盖第一子电极的绝缘膜上并沿与第一子电极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子电极,其中,指纹识别线将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连接到焊盘部。
指纹识别线可包括:第一指纹识别线,将第一子电极连接到焊盘部;第二指纹识别线,将第二子电极连接到焊盘部。
有效区可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指纹识别区和第二指纹识别区,
触摸感测电极可包括分别布置在第一指纹识别区中和第二指纹识别区中的两个第二感测电极。第一指纹识别区的第一指纹识别线和第二指纹识别线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指纹识别区的第一指纹识别线和第二指纹识别线可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有效区可包括第一指纹识别区、第二指纹识别区和第三指纹识别区,第二指纹识别区和第三指纹识别区可布置在第一指纹识别区的两侧处。第一指纹识别区的第一子电极可延伸到第二指纹识别区和第三指纹识别区中的一个,并可电连接到第二指纹识别区和第三指纹识别区中的一个的第二子电极。第一指纹识别区的第二子电极可延伸到第二指纹识别区和第三指纹识别区中的另一个,并可电连接到第二指纹识别区和第三指纹识别区中的另一个的第一子电极。
第一感测电极可包括具有彼此交叉的多条导电细线的导电网。子电极的布线密度可以大于导电细线的布线密度。
第一感测电极可包括在彼此交叉的各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X电极和多个Y电极。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可包括仅布置在指纹识别区中的多个子电极,子电极可以在与X电极和Y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X电极和Y电极在指纹识别区中的宽度可小于X电极和Y电极在除了指纹识别区之外的区域中的宽度。
指纹识别区可布置在有效区的边缘部上或者位于有效区的边缘部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底,包括多个像素区;显示元件,布置在第一基底上的像素区中;第二基底,面对第一基底;触摸屏,布置在第二基底的一个表面上。
上述触摸屏可在感测用户的触摸输入的同时识别用户的指纹。此外,由于可在触摸屏的有效区中识别指纹,因此可不减小位于触摸屏上的有效区的面积。
附图说明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于在此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把示例实施例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附图中,为了示出的清楚性,可以夸大尺寸。因此各种图可以不按比例绘制。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在”两个元件“之间”时,所述元件可以是在这两个元件之间的唯一元件,或者还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指示同样的元件。
图1是提供为解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提供为解释图1的第一基底的平面图;
图3是提供为解释图1的触摸屏的平面图;
图4至图7是提供为解释触摸屏的有效区的平面图;
图8是提供为解释图3的触摸感测电极的平面图;
图9是图3的区域EA1的放大图;
图10是沿图8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9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2是提供为解释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触摸屏的有效区的平面图;
图13是图12的区域EA2的放大图;
图14是提供为解释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触摸屏的有效区的平面图;
图15是提供为解释图14的指纹识别区的放大图;
图16是提供为解释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触摸屏的有效区的平面图;
图17是图16的指纹识别区FS的放大图;
图18是提供为解释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触摸屏的有效区的平面图;以及
图19是图18的指纹识别区FS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所附的图来详细地解释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所有数值是近似的,并且可以改变。特定材料和组成的所有示例将被认为非限制性的,并且仅是示例性的。相反,可使用其它合适的材料和组成。
图1是提供为解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提供为解释图1的第一基底的平面图,图3是提供为解释图1的触摸屏的平面图,图4至图7是提供为解释触摸屏的有效区的平面图。
参照图1至图7,显示装置可包括:第一基底110;显示元件(未示出),布置在第一基底110上;第二基底120,面对第一基底110;触摸屏TSP,布置在第二基底120的一个表面上。
第一基底110可包括显示区DA和非显示区NDA。显示区DA可包括多个像素区。非显示区NDA可布置为与显示区DA相邻。例如,非显示区NDA可围绕或基本上围绕显示区DA。
此外,第一基底110可包括多条栅极线(未示出)、与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未示出)以及接入或连接到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未示出)。每个显示元件可接入或连接到薄膜晶体管中的一个。
显示元件可布置在第一基底110上的像素区上。显示元件可以均是液晶显示(LCD)装置、电泳显示(EPD)装置、电润湿显示(EWD)装置和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中的任意一种。为了方便起见,在下文中将基于显示元件是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假设来进行解释。
显示元件可包括接入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布置在第一电极上的发光层以及布置在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发光层可包括光产生层(LGL),光产生层(LGL)被构造为通过空穴和电子的复合来产生光,空穴和电子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注入。
第二基底120可与第一基底110粘着或者可附着到第一基底110,从而使显示元件从外部环境隔离。
触摸屏TSP可布置在第二基底120的一个表面上,例如布置在第二基底120的外表面上。
触摸屏TSP可包括有效区(active area,SA)和非有效区(non-active area,NSA)。有效区SA可对应于第一基底110的显示区DA。非有效区NSA可被布置为与有效区SA相邻。此外,非有效区NSA可对应于第一基底110的非显示区NDA。
有效区SA可包括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区FS。指纹识别区FS可布置在有效区SA的边缘部。
例如,如图3至图7中所示,指纹识别区FS可沿有效区SA的前边缘部、后边缘部、左边缘部和/或右边缘部布置。此外,指纹识别区FS可布置在有效区SA的边缘部的中央部分中。为了方便起见,在下文中将基于指纹识别区FS布置在有效区SA的后边缘部上的假设来进行解释。
触摸感测电极TSE可布置在有效区SA中。触摸感测电极TSE可通过感测线SL连接到焊盘部PDA。
布置在有效区SA的除了指纹识别区FS之外的部分中的触摸感测电极TSE可感测用户的触摸输入。如图3中所示,触摸感测电极TSE可以是互电容触摸屏型传感器。
另外,布置在指纹识别区FS中的触摸感测电极TSE可识别用户的指纹,同时还感测用户的触摸。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8至图11进一步详细地解释包括图1至图7中示出的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图8是提供为解释图3的触摸感测电极的平面图,图9是图3的区域EA1的放大图,图10是沿图8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11是沿图9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11,显示装置可包括:第一基底110;显示元件DD,布置在第一基底110上;第二基底120,面对第一基底110;触摸屏TSP,布置在第二基底120的一个表面上。
第一基底110可包括显示区DA和非显示区NDA。显示区DA可包括多个像素区。非显示区NA可布置为与显示区DA相邻。此外,第一基底110可包括基体基底SUB以及布置在基体基底SUB的各个像素区上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TFT。
基体基底SUB可包括透明绝缘材料,以透射光。此外,基体基底SUB可以是刚性基底或柔性基底。刚性基底的示例包括玻璃基底、石英基底、玻璃陶瓷基底和晶体玻璃基底。柔性基底的示例包括膜基底和包含高分子有机材料的塑料基底。例如,柔性基底可包含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PPS)、聚芳酯(PAR)、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三乙酸纤维素(TAC)和乙酸丙酸纤维素(CAP)中的一种。此外,柔性基底可包含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FRP)。
可以期望基体基底SUB的材料是具有高热阻(即,对在制造显示装置时出现的高处理温度的耐受性)的材料。
缓冲层BUL可布置在基体基底SUB与薄膜晶体管TFT之间。缓冲层BUL可包含氧化硅和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缓冲层BUL可包括包含氧化硅的第一绝缘膜以及布置在第一绝缘膜上并包含氮化硅的第二绝缘膜。缓冲层BUL可防止杂质从基体基底SUB扩散到薄膜晶体管TFT中。此外,缓冲层BUL可使基体基底SUB的上表面平坦或者平整。
薄膜晶体管TFT可连接到栅极线和数据线。薄膜晶体管TFT可包括半导体层SCL、栅电极G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
半导体层SCL可布置在缓冲层BUL上。半导体层SCL可包含非晶Si、多晶Si、氧化物半导体和有机半导体中的一种。在半导体层SCL中,接入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的区域可以分别是掺杂了或注入了杂质的源区和漏区。源区与漏区之间的区域可以是沟道区。
同时,虽然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在半导体层SCL包含氧化物半导体的情况下,用于阻挡光进入半导体层SCL的光阻挡膜可布置在半导体层SCL的上部或下部上。
栅极绝缘膜GI可布置在半导体层SCL上。栅极绝缘膜GI可覆盖半导体层SCL,并使半导体层SCL与栅电极GE绝缘。栅极绝缘膜GI可包含氧化硅和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栅电极GE可布置在栅极绝缘膜GI上。栅电极GE可接入栅极线或者与栅极线电通信。栅电极GE可包含低电阻导电材料,并可叠加在半导体层SCL上,即位于半导体层SCL上方。
层间绝缘膜ILD可布置在栅电极GE上。层间绝缘膜ILD可包含与栅极绝缘膜GI相同的材料。层间绝缘膜ILD可使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与栅电极GE绝缘。
穿透栅极绝缘膜GI和层间绝缘膜ILD的接触孔可暴露半导体层SCL的源区和漏区。
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布置在层间绝缘膜ILD上,使得它们彼此间隔开。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均可包含低电阻导电材料。源电极SE的一端可接入数据线。源电极SE的另一端可通过接触孔中的一个接触孔接入源区。漏电极DE的一端可通过接触孔中的另一个接触孔接入漏区。漏电极DE的另一端可接入显示元件DD中的一个显示元件。
同时,虽然基于薄膜晶体管TFT具有顶栅极结构的假设来解释了本实施例,但是不存在对其的限制。例如,薄膜晶体管TFT可代替地具有底栅极结构。
保护膜PSV可布置在布置有薄膜晶体管TFT的基体基底SUB上。即,保护膜PSV可覆盖薄膜晶体管TFT。可去除保护膜PSV的一部分,以暴露漏电极DE。
保护膜PSV可包括至少一个膜。例如,保护膜PSV可包括无机保护膜以及布置在无机保护膜上的有机保护膜。无机保护膜可包含氧化硅和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有机保护膜可包含亚克力、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和苯并环丁烯(BCB)中的一种。此外,有机保护膜可以是具有透明性和流动性的平坦的膜,以能够使下面的表面平坦或平整。
显示元件DD可布置在保护膜PSV上。显示元件DD可包括接入漏电极DE的第一电极AE、布置在第一电极AE上的发光层EL以及布置在发光层EL上的第二电极CE。
第一电极AE和第二电极CE中的一个可以是阳电极,另一个可以是阴电极。例如,第一电极AE可以是阳电极,而第二电极CE是阴电极。
此外,第一电极AE和第二电极CE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透射型电极。例如,在显示元件DD是后表面发光型有机发光元件的情况下,第一电极AE可以是透射型电极,第二电极CE可以是反射型电极。在显示元件DD是前表面发光型有机发光元件的情况下,第一电极可以是反射型电极,第二电极可以是透射型电极。在显示元件DD是两个表面发光型有机发光元件的情况下,第一电极AE和第二电极CE两者可以是透射型电极。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显示元件DD是前表面发光型有机发光元件并且第一电极AE是阳电极的假设来进行解释。
在每个像素区中,第一电极AE可布置在保护膜PSV上。第一电极AE可包括能够反射光的反射膜(未示出)以及布置在反射膜的上部或下部上的透明导电膜(未示出)。透明导电膜和反射膜中的至少一个可接入漏电极DE。
反射膜可包含能够反射光的材料。例如,反射膜可包含铝(Al)、银(Ag)、铬(Cr)、钼(Mo)、铂(Pt)、镍(Ni)和它们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透明导电膜可包含透明导电氧化物。例如,透明导电膜可包含是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铝锌(AZO)、掺镓氧化锌(GZO)、氧化锌锡(ZTO)、氧化镓锡(GTO)和掺氟氧化锡(FTO)中的至少一种的透明导电氧化物。
像素限定膜PDL可布置在第一电极AE上。像素限定膜PDL可布置在像素区之间,并可暴露第一电极AE。此外,像素限定膜PDL可叠加在第一电极AE的边缘部上。因此,像素限定膜PDL可暴露第一电极AE的面对第二基底120的大部分表面。
像素限定膜PDL可包含有机绝缘材料。例如,像素限定膜PDL可包含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腈(PAN)、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芳醚(PAE)、杂环聚合物、聚对二甲苯、环氧树脂、苯并环丁烯(BCB)、硅氧烷类树脂和硅烷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发光层EL可布置在第一电极AE的暴露的表面上。发光层EL可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光产生层(LGL)的多层的薄膜结构。例如,发光层EL可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用于注入空穴;空穴传输层HTL,具有令人满意的空穴传输性质,并且抑制不能够在光产生层(LGL)上结合的电子的运动,以增加空穴与电子之间的复合的机会;光产生层(LGL),通过注入的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来发射光;空穴阻挡层HBL,用于抑制不能够在光产生层(LGL)上结合的空穴的运动;电子传输层ETL,用于将电子平稳地传输到光产生层(LGL);电子注入层EIL,用于注入电子。
在光产生层(LGL)中产生的光的颜色可以是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中的一种,但是不存在对其的限制。例如,在发光层EL的光产生层(LGL)中产生的光的颜色可以是品红色、蓝绿色和黄色中的一种。
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可以是横跨许多像素区延伸的公共膜。
第二电极CE可布置在发光层EL上。
第二电极CE可以是半透射反射膜。例如,第二电极CE可以是仅具有足以透射光的厚度的薄型金属层。第二电极CE可透射在光产生层(LGL)中产生的光的一部分,并反射在光产生层(LGL)中产生的剩余的光。
第二电极CE可包含具有比透明导电膜低的逸出功的材料。例如,第二电极CE可包含钼(Mo)、钨(W)、银(Ag)、镁(Mg)、铝(Al)、铂(Pt)、钯(Pd)、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锂(Li)、钙(Ca)和它们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从发光层EL发射的光的一部分可以不穿透第二电极CE,由第二电极CE反射的光可被反射膜再次反射。即,从发光层EL发射的光可在反射膜与第二电极CE之间共振。通过这样的共振,可改善显示元件DD的光提取效率。
反射膜与第二电极CE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在光产生层(LGL)中产生的光的颜色而不同。即,反射膜与第二电极CE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在光产生层(LGL)中产生的光的颜色被调节为适合于共振距离。
包封层ECL可布置在第二电极CE上。包封层ECL可防止氧和湿气渗透到显示元件DD中。包封层ECL可包括多个无机膜(未示出)和多个有机膜(未示出)。例如,包封层ECL可包括包含无机膜和布置在无机膜上的有机膜的多个单元包封层。此外,包封层ECL可包含两个无机膜,例如,上无机膜和下无机膜。无机膜可包含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和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基底120可使显示元件DD与外部环境隔离。此外,第二基底120可包含与基体基底SUB相同的材料。第二基底120可通过密封剂(未示出)结合到第一基底110。
触摸屏TSP可布置在第二基底120的一个表面上,例如布置在第二基底120的外表面上。触摸屏TSP可包括有效区SA以及与布置为与有效区SA相邻的非有效区NSA。
有效区SA可对应于第一基底110的显示区DA。非有效区NSA可对应于第一基底110的非显示区NDA。此外,有效区SA可包括指纹识别区FS,指纹识别区FS可布置在有效区SA的边缘部处。
触摸感测电极TSE可布置在有效区SA中。触摸感测电极TSE可包括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TSE2,第一感测电极TSE1布置在指纹识别区FS外部的有效区SA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TSE2布置在指纹识别区FS中。
第一感测电极TSE1可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此外,第一感测电极TSE1可包括导电网。更具体地,第一感测电极TSE1可包括彼此交叉的多条导电细线CFL。导电细线CFL可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多条第一导电细线CFL1以及在与第一导电细线CFL1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多条第二导电细线CFL2。
第一导电细线CFL1和第二导电细线CFL2可布置在像素区之间。第一导电细线CFL1和第二导电细线CFL2可布置在同一层上,例如,布置在第二基底120上。
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不仅感测用户的触摸,而且还识别用户的指纹。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包括多个子电极SUBE1、SUBE2。例如,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包括在与有效区的边缘部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子电极SUBE1以及在与第一子电极SUBE1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子电极SUBE2。
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可布置在彼此不同的层上。例如,第一子电极SUBE1可与导电细线CFL布置在同一层上。此外,绝缘膜IL可布置为覆盖第一子电极SUBE1。第二子电极SUBE2可然后布置在绝缘膜IL上。
此外,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的布线密度可大于第一导电细线CFL1和第二导电细线CFL2的布线密度。例如,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的布线密度可以是第一导电细线CFL1和第二导电细线CFL2的布线密度的两倍或更多倍。
在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彼此交叉的点处,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可形成电容器。因此,在指纹识别区FS中,通过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变化,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可识别用户手指的指纹图案,同时还感测用户的触摸。
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可通过指纹识别线FSL连接到焊盘部PDA。例如,第一子电极SUBE1可连接到第一指纹识别线,第二子电极SUBE2可连接到第二指纹识别线。这里,第一指纹识别线和第二指纹识别线可沿相同的方向延伸。即,第一指纹识别线和第二指纹识别线可仅沿有效区SA的一侧布置。因此,几乎不担心指纹识别线FSL将接触连接到触摸感测电极TSE的感测线SL。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2至图19解释根据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参照图12至图19,将对与在图1至图11中示出的元件相同的元件使用同样的附图标记,并且为了避免冗余,将仅作出其简要的解释。具体地,参照图12至图19,将主要集中于与图1至图11不同之处进行解释,以防止重复的解释。
图12是提供为解释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触摸屏的有效区的平面图,图13是图12的区域EA2的放大图。
参照图1、图2、图8、以及图10至图13,触摸屏TSP的有效区SA可包括指纹识别区FS,指纹识别区FS可布置在有效区SA的边缘部。例如,指纹识别区FS可布置在有效区SA的四个角中的一个角上。
触摸感测电极TSE可布置在有效区SA中。触摸感测电极TSE可包括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第一感测电极TSE1布置在指纹识别区FS外部的有效区SA中,第二感测电极TSE2布置在指纹识别区FS中。
第一感测电极TSE1可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或导电网。例如,第一感测电极TSE1可包括包含彼此交叉的多条导电细线CFL的导电网。
指纹识别区FS可包括多个子指纹识别区FS1、FS2。例如,指纹识别区FS可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子指纹识别区FS1和第二子指纹识别区FS2。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以均布置在第一子指纹识别区FS1和第二子指纹识别区FS2中。布置在第一子指纹识别区FS1中的第二感测电极TSE2以及布置在第二子指纹识别区FS2中的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彼此电绝缘,如图13中所示。
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包括多个子电极SUBE1、SUBE2。例如,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SUBE1和多个第二子电极SUBE2,所述多个第一子电极SUBE1在相对于有效区SA的边缘部倾斜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第二子电极SUBE2在与第一子电极SUBE1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绝缘膜可布置在第一子电极SUBE1与第二子电极SUBE2之间。
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的布线密度可大于导电细线CFL的布线密度。例如,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的布线密度可以是导电细线CFL的布线密度的两倍或更多倍。
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可以在彼此交叉的点处形成多个电容器。因此,在指纹识别区FS中,通过测量电容器的电容的变化,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可识别用户指纹的图案,同时还感测用户的触摸。
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可通过指纹识别线FSL连接到焊盘部PDA。例如,第一子电极SUBE1可连接到第一指纹识别线,第二子电极SUBE2可连接到第二指纹识别线。
第一指纹识别区FS1的第一指纹识别线和第二指纹识别线可以都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例如,第一指纹识别区FS1的第一指纹识别线和第二指纹识别线可沿有效区SA的后侧方向延伸。
此外,第二指纹识别区FS2的第一指纹识别线和第二指纹识别线可在与第一指纹识别区FS1的第一指纹识别线和第二指纹识别线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例如,第二指纹识别区FS2的第一指纹识别线和第二指纹识别线可在有效区SA的右侧方向上延伸。
图14是提供为解释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触摸屏TSP的有效区的平面图,图15是提供为解释图14的指纹识别区的放大图。
参照图1、图2、图8、图10、图11、图14和图15,触摸屏TSP的有效区SA可包括指纹识别区FS,指纹识别区FS可布置在有效区SA的边缘部。
触摸感测电极TSE可布置在有效区SA中。触摸感测电极TSE可包括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第二感测电极TSE2,第一感测电极TSE1布置在指纹识别区FS外部的有效区SA中,第二感测电极TSE2布置在指纹识别区FS中。
第一感测电极TSE1可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或导电网。例如,第一感测电极TSE1可包括包含彼此交叉的多条导电细线CFL的导电网。
指纹识别区FS可包括多个子指纹识别区FS1、FS2、FS3。例如,指纹识别区FS可包括第一子指纹识别区FS1、第二子指纹识别区FS2和第三子指纹识别区FS3。这里,第二子指纹识别区FS2和第三子指纹识别区FS3可布置在第一子指纹识别区FS1的两个相对侧处。
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包括多个子电极SUBE1、SUBE2。例如,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SUBE1和多个第二子电极SUBE2,所述多个第一子电极SUBE1在一个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第二子电极SUBE2在与第一子电极SUBE1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绝缘膜IL可布置在第一子电极SUBE1与第二子电极SUBE2之间。
布置在第一子指纹识别区FS1中的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可延伸到第二子指纹识别区FS2和第三子指纹识别区FS3。例如,布置在第一子指纹识别区FS1中的第一子电极SUBE1可延伸到第三子指纹识别区FS3,布置在第一子指纹识别区FS1中的第二子电极SUBE2可延伸到第二子指纹识别区FS2。
第二子指纹识别区FS2的第一子电极SUBE1的一部分可通过接触孔CNT电连接到第二子电极SUBE2的一部分。此外,第三子指纹识别区FS3的第二子电极SUBE2的一部分可通过接触孔CNT电连接到第一子电极SUBE1的一部分。
因此,可减少连接到第二子指纹识别区FS2的第一子电极SUBE1的第一指纹识别线的数目。此外,也可减少连接到第三子指纹识别区FS3的第二子电极SUBE2的第二指纹识别线的数目。
此外,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的布线密度可大于导电细线CFL的布线密度。例如,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的布线密度可以是导电细线CFL的布线密度的两倍或更多倍。
在第一子电极SUBE1与第二子电极SUBE2彼此交叉的点处,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可形成电容器。因此,在指纹识别区FS中,通过测量电容器的电容的变化,第一子电极SUBE1和第二子电极SUBE2可识别用户手指的指纹图案,同时还感测用户的触摸。
图16是提供为解释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触摸屏的有效区的平面图,图17是图16的指纹识别区FS的放大图。
参照图1、图2、图8、图10、图11、图16和图17,触摸屏TSP的有效区SA可包括指纹识别区FS,指纹识别区FS可布置在有效区SA的边缘部处。
触摸感测电极TSE可布置在有效区SA中。触摸感测电极TSE可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以及仅布置在指纹识别区FS中的第二感测电极TSE2。
第一感测电极TSE1可包括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X电极TSEX以及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Y电极TSEY。此外,X电极TSEX和Y电极TSEY可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或导电网。
X电极TSEX和Y电极TSEY的一部分可延伸到指纹识别区FS。X电极TSEX和Y电极TSEY在指纹识别区FS中的宽度可小于X电极TSEX和Y电极TSEY在另一区域中的宽度。
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包括在与X电极TSEX和Y电极TSEY中的一个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子电极。例如,子电极可在与X电极TSEX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如图17中所示。
子电极可布置在相邻的X电极TSEX之间。子电极的布线密度可大于X电极TSEX和Y电极TSEY的布线密度。例如,子电极的布线密度可以是X电极TSEX和Y电极TSEY的布线密度的两倍或更多倍。
子电极可以均通过指纹识别线FSL中的一条连接到焊盘部PDA。子电极和指纹识别线FSL可布置在彼此不同的层中。例如,子电极可与X电极TSEX布置在同一层上,指纹识别线FSL可与Y电极TSEY布置在同一层上。此外,子电极和指纹识别线FSL可通过接触孔CNT分别地连接且电连接到彼此。
指纹识别线FSL可以都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例如,指纹识别线FSL可在与Y电极TSEY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因此,X电极TSEX、Y电极TSEY、子电极和指纹识别线FSL可彼此交叉。在子电极与指纹识别线FSL彼此交叉的点处,子电极和指纹识别线FSL可形成电容器。因此,在指纹识别区FS中,通过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变化,第一感测电极TSE1、子电极和指纹识别线FSL可以在感测用户的触摸的同时识别用户手指的指纹图案。
图18是提供为解释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触摸屏的有效区的平面图,图19是图18的指纹识别区FS的放大图。
参照图1、图2、图8、图10、图11、图18和图19,触摸屏TSP的有效区SA可包括指纹识别区FS,指纹识别区FS可布置在有效区SA的边缘部处。
触摸感测电极TSE可布置在有效区SA中。触摸感测电极TSE可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TSE1和仅布置在指纹识别区FS中的第二感测电极TSE2。
第一感测电极TSE1可包括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X电极TSEX以及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Y电极TSEY。此外,X电极TSEX和Y电极TSEY可包括多条子导线CL。
X电极TSEX和Y电极TSEY的一部分可延伸到指纹识别区FS。
第二感测电极TSE2可包括在与X电极TSEX和Y电极TSEY中的一个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子电极。例如,子电极可在与X电极TSEX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子电极可布置在X电极TSEX的相邻子导线CL之间。子电极的布线密度可大于X电极TSEX和Y电极TSEY的布线密度。例如,子电极的布线密度可以是X电极TSEX和Y电极TSEY的布线密度的两倍或更多倍。即,在X电极TSEX的相互邻近的子导线CL之间,可布置两个或更多个子电极。
子电极可通过指纹识别线FSL连接到每个焊盘部PDA。子电极和指纹识别线FSL可布置在彼此不同的层上。例如,子电极可与X电极TSEX布置在同一层上,指纹识别线FSL可与Y电极TSEY布置在同一层上。另外,子电极和指纹识别线FSL可通过接触孔CNT分别地连接且电连接到彼此。
指纹识别线FSL可以都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例如,指纹识别线FSL可以在与Y电极TSEY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因此,X电极TSEX、Y电极TSEY、子电极和指纹识别线FSL可彼此交叉。在子电极与指纹识别线FSL彼此交叉的点处,子电极和指纹识别线FSL可形成电容器。因此,在指纹识别区FS中,通过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变化,第一感测电极TSE1、子电极和指纹识别线FSL可以在感测用户的触摸的同时识别用户手指的指纹图案。
已在此公开了示例实施例,虽然采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仅以一般和描述性意义来使用和解释这些术语,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如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明显的是,自提交本申请之时起,除非另外明确表示,否则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结合其它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或/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所阐述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上述各种特征和其它实施例可因此以任何方式混合和搭配,以产生与发明一致的另外的实施例。

Claims (20)

1.一种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
基底,包括有效区以及布置为与所述有效区相邻的非有效区,所述有效区包括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区;
触摸感测电极,包括布置在所述有效区中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布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所述第二感测电极被构造用于感测触摸并识别指纹;以及
焊盘部,包括电连接到各个感测电极的多个焊盘,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在相对于所述有效区的边缘部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多条指纹识别线,将所述子电极连接到所述焊盘部,
其中,布置在同一指纹识别区中的所述指纹识别线沿相同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布置在所述有效区中,并且布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的外部,
其中,所述多个子电极是多个第一子电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还包括:多个第二子电极,布置在覆盖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绝缘膜上,并沿与所述第一子电极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指纹识别线,将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连接到所述焊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包含彼此交叉的多条导电细线的导电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线包括:第一指纹识别线,将所述第一子电极连接到所述焊盘部;第二指纹识别线,将所述第二子电极连接到所述焊盘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有效区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指纹识别区和第二指纹识别区,
其中,所述触摸感测电极包括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指纹识别区中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区中的两个第二感测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指纹识别区的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线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指纹识别区的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线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线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有效区包括第一指纹识别区、第二指纹识别区和第三指纹识别区,所述第二指纹识别区和所述第三指纹识别区布置在所述第一指纹识别区的两侧处,
其中,所述第一指纹识别区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延伸到所述第二指纹识别区和所述第三指纹识别区中的一个,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指纹识别区和所述第三指纹识别区中的一个的所述第二子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指纹识别区的所述第二子电极延伸到所述第二指纹识别区和所述第三指纹识别区中的另一个,并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指纹识别区和所述第三指纹识别区中的另一个的所述第一子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子电极的布线密度大于所述导电细线的布线密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在彼此交叉的各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X电极和多个Y电极,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包括仅布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中的所述多个子电极,
其中,所述子电极在与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中的宽度小于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在除了所述指纹识别区之外的区域中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子电极的布线密度大于所述X电极的布线密度以及所述Y电极的布线密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中的每个包括彼此平行定位的多条导线,
其中,所述子电极的布线密度大于所述导线的布线密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线布置在覆盖所述子电极的绝缘膜上,并在与所述子电极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13.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底,包括多个像素区;
显示元件,布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所述像素区中;
第二基底,面对所述第一基底并包括有效区以及布置为与所述有效区相邻的非有效区,所述有效区包括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区;以及
触摸屏,布置在所述第二基底的一个表面上,
其中,所述触摸屏包括:触摸感测电极,包括布置在所述有效区中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布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所述第二感测电极被构造用于感测触摸并识别指纹;焊盘部,包括电连接到各个感测电极的多个焊盘,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在相对于所述有效区的边缘部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子电极,
其中,多条指纹识别线将所述子电极连接到所述焊盘部,
其中,布置在同一指纹识别区中的所述指纹识别线沿相同的方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布置在所述有效区中,并且布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的外部,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还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在相对于所述有效区的所述边缘部倾斜的所述方向上延伸;多个第二子电极,布置在覆盖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绝缘膜上,并沿与所述第一子电极交叉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线将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连接到所述焊盘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包含彼此交叉的多条导电细线的导电网,
其中,所述子电极的布线密度大于所述导电细线的布线密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在彼此交叉的各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X电极和多个Y电极,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包括仅布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中的所述多个子电极,
其中,所述子电极在与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子电极的布线密度大于所述X电极的布线密度和所述Y电极的布线密度。
17.一种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
基底,包括有效区以及布置为与所述有效区相邻的非有效区,所述有效区包括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区;
触摸感测电极,包括布置在所述有效区中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布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所述第二感测电极被构造用于感测触摸并识别指纹;以及
焊盘部,包括电连接到各个感测电极的多个焊盘,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子电极,
其中,多条指纹识别线将所述子电极连接到所述焊盘部,
其中,布置在同一指纹识别区中的所述指纹识别线沿相同的方向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布置在所述有效区中,并且布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的外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还包括在相对于所述有效区的边缘部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子电极以及布置在覆盖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绝缘膜上并在与所述第一子电极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子电极,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线将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连接到所述焊盘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包括设置有多条导电细线的导电网,
其中,所述子电极的布线密度大于所述导电细线的布线密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在彼此交叉的各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X电极和多个Y电极,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包括仅布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中的多个所述子电极,
其中,所述子电极在与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子电极的布线密度大于所述X电极的布线密度和所述Y电极的布线密度。
CN201710224097.8A 2016-04-08 2017-04-07 触摸屏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2729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43725A KR102563736B1 (ko) 2016-04-08 2016-04-08 터치 스크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016-0043725 2016-04-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2942A true CN107272942A (zh) 2017-10-20
CN107272942B CN107272942B (zh) 2022-07-12

Family

ID=58501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4097.8A Active CN107272942B (zh) 2016-04-08 2017-04-07 触摸屏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379684B2 (zh)
EP (1) EP3336669B1 (zh)
KR (1) KR102563736B1 (zh)
CN (1) CN10727294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9756A (zh) * 2017-12-29 2018-05-2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控制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9376685A (zh) * 2018-11-13 2019-0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0058714A (zh) * 2017-12-13 2019-07-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0313919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用于控制其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03597B1 (ko) * 2016-10-24 2023-11-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지문센서 일체형 터치 스크린 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WO2018135675A1 (ko) * 2017-01-18 2018-07-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CN106951130B (zh) * 2017-03-28 2019-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及阵列基板制备方法
KR102508978B1 (ko) 2017-11-09 2023-03-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497438B1 (ko) 2017-11-27 2023-02-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420020B1 (ko) 2017-12-01 2022-07-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지문 복합 센서와 그 동작방법 및 터치-지문 복합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WO2019130934A1 (ja) * 2017-12-28 2021-01-21 コネクテック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指紋センサ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8052229A (zh) * 2017-12-29 2018-05-1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装置
KR102536116B1 (ko) 2018-04-12 2023-05-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8922469B (zh) * 2018-06-29 2021-04-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489979B1 (ko) * 2018-08-24 2023-01-1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2528266B1 (ko) * 2018-11-16 2023-05-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102562807B1 (ko) 2018-11-23 2023-08-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US10943081B2 (en) * 2019-03-27 2021-03-0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evice for touch an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CN110032303A (zh) * 2019-04-18 2019-07-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188702B (zh) * 2019-05-31 2021-03-3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10091546A (ko) 2020-01-14 2021-07-22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지문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센서
KR20210091544A (ko) * 2020-01-14 2021-07-22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지문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104399A (ko) 2020-02-17 2021-08-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기기
CN111308772B (zh) * 2020-02-28 2022-10-1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JP7267402B2 (ja) * 2020-06-16 2023-05-01 武漢華星光電半導体顕示技術有限公司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0757A1 (en) * 2010-10-18 2012-04-19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Fabrication of touch, handwriting and fingerprint sensor
CN103986802A (zh) * 2013-02-08 2014-08-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04021371A (zh) * 2014-05-20 2014-09-03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4699320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US20150277643A1 (en) * 2014-04-01 2015-10-01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panel and touch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M513411U (zh) * 2015-06-10 2015-12-01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具指紋辨識功能的觸控裝置
CN105320384A (zh) * 2014-07-30 2016-02-1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触摸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6540B2 (en) 2008-04-04 2012-02-14 Validity Sensor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noise in fingerprint sensing circuits
EP2391014B1 (en) * 2009-12-09 2017-12-27 Trigence Semiconductor, Inc. Selection device
US10309162B2 (en) * 2010-07-05 2019-06-04 Acergy France SAS Techniques for coating pipes
US8564314B2 (en) 2010-11-02 2013-10-22 Atmel Corporation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for identifying a fingerprint
KR20120138887A (ko) 2011-06-16 2012-12-27 솔렌시스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이용한 패턴 검출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문 인식이 가능한 정전용량 방식의 터치 센서
KR101975535B1 (ko) 2012-09-11 2019-05-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20140064553A (ko) 2012-11-20 2014-05-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21564B1 (ko) 2012-11-23 2019-09-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스크린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11434B1 (ko) 2013-03-20 2019-08-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20150000779A (ko) 2013-06-25 2015-01-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3530609B (zh) * 2013-10-11 2017-07-0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元件、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KR20150087811A (ko) 2014-01-21 2015-07-30 크루셜텍 (주) 지문 인식 가능한 터치 검출 장치
KR102178796B1 (ko) 2014-01-22 2020-11-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TWI505167B (zh) * 2014-02-10 2015-10-21 Quanta Comp Inc 電容式觸控面板
CN104898314B (zh) * 2014-03-07 2018-01-05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电子设备
KR101502326B1 (ko) 2014-08-07 2015-03-16 (주)이미지스테크놀로지 스와이프 방식의 지문 인식 일체형 터치스크린과 지문 판별을 위한 방법
KR102357508B1 (ko) 2014-09-04 2022-02-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4881196B (zh) 2015-06-23 2018-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及显示屏
KR102397874B1 (ko) * 2015-09-30 2022-05-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지문센서 어레이 및 그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0757A1 (en) * 2010-10-18 2012-04-19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Fabrication of touch, handwriting and fingerprint sensor
CN103986802A (zh) * 2013-02-08 2014-08-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US20150277643A1 (en) * 2014-04-01 2015-10-01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panel and touch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021371A (zh) * 2014-05-20 2014-09-03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5320384A (zh) * 2014-07-30 2016-02-1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触摸窗
CN104699320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TWM513411U (zh) * 2015-06-10 2015-12-01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具指紋辨識功能的觸控裝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8714A (zh) * 2017-12-13 2019-07-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8089756A (zh) * 2017-12-29 2018-05-2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控制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11270094B2 (en) 2017-12-29 2022-03-08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s and driving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touch display devices
CN110313919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用于控制其的方法
CN109376685A (zh) * 2018-11-13 2019-0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装置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93378A1 (en) 2017-10-12
KR20170116319A (ko) 2017-10-19
CN107272942B (zh) 2022-07-12
EP3336669B1 (en) 2019-09-25
KR102563736B1 (ko) 2023-08-08
US10705663B2 (en) 2020-07-07
EP3336669A1 (en) 2018-06-20
US20190324576A1 (en) 2019-10-24
US10379684B2 (en) 201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2942A (zh) 触摸屏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KR102436441B1 (ko) 플렉서블 터치 패널 및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102618486B1 (ko) 표시 장치
US11379066B2 (en) Touch sensor including rounded corner and sensing electrode including rounded edge corresponding to rounded corn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312302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9426306B (zh) 显示装置
KR102417986B1 (ko) 표시 장치
US1112119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6057845A (zh) 显示装置
CN110058712A (zh) 显示装置
CN109840030A (zh) 触摸面板及其操作方法、包括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US11256373B2 (en) Input sensing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279282B1 (ko) 표시 장치
US2022009369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