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0030A - 触摸面板及其操作方法、包括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摸面板及其操作方法、包括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0030A
CN109840030A CN201811433901.4A CN201811433901A CN109840030A CN 109840030 A CN109840030 A CN 109840030A CN 201811433901 A CN201811433901 A CN 201811433901A CN 109840030 A CN109840030 A CN 109840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ensing
electrodes
touch pane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339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0030B (zh
Inventor
金治完
金泰宪
申晟义
李用雨
柳轻烈
高有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40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0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0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0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06F3/041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using an array of force sens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5Pressure sensors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force exerted on the touch surface without providing the touch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6Multi-sensing digitiser, i.e. digitiser u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ensing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e.g. for detecting pen and finger, for saving power or for improving position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触摸面板及其操作方法、包括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触摸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极。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多个第一电极上并由电活性材料形成的电活性层。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电活性层上并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极。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为覆盖电活性层和多个第二电极的绝缘层。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绝缘层上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三电极。

Description

触摸面板及其操作方法、包括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触摸面板及包括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一种通过一个触摸面板来感测触摸位置、触摸力和触摸力的变化的触摸面板及包括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触摸面板是感测用户的触摸输入(诸如显示设备的屏幕上的触摸或手势)的设备,并且广泛用于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的便携式显示设备中以及诸如公共设施中的显示设备和智能电视的大型显示设备。
近来,对感测各种触摸输入的触摸面板的需求正在增加。因此,正在积极研究不仅采用了相关技术已经主要用来感测触摸输入位置的触摸传感器而且还采用了测量触摸输入强度的力传感器的触摸面板。通常,力传感器分为电阻型和电容型。
电阻型力传感器根据施加的压力来测量导电材料和电极之间的电阻变化,以检测触摸力。电阻型力传感器工艺简单,结构简单,但缺乏精度,不适合与触摸传感器集成在一起。
电容型力传感器根据压力所引起的上电极和下电极的间隔变化来识别电容变化,以检测触摸力。电容型力传感器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的并且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并且可以容易地处理信号。然而,绝缘层的厚度需要足以充分感测构造力传感器的上电极和下电极的电容变化。因此,存在的缺点在于需要增加器件的厚度并且单位单元的面积需要很大。
同时,为了测量显示设备中触摸输入的位置和力二者,通常,分别提供触摸位置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将两个传感器应用于显示设备,使得厚度增加并且传感器制造工艺和显示设备制造工艺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一体形成压电型触摸传感器和电容型触摸传感器来不仅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而且感测触摸力变化的触摸面板及包括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本公开要实现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形成不同类型的触摸传感器来减小厚度并简化制造工艺的触摸面板及包括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本公开要实现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面板以及包括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该触摸面板提供具有可应用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面板的柔性的透明触摸面板。
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能够清楚地理解到上面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包括:电活性层;多个驱动电极,其位于电活性层的一侧上,该驱动电极被构造为发送驱动信号;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其位于电活性层的另一侧上,该第一感测电极发送响应于电活性层的变形而产生的电压信号;以及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其位于电活性层的另一侧上。第二感测电极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驱动电极间隔开。第二感测电极发送表示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的电容信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交叠。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的面积小于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的面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各包括与多个驱动电极交叠的多个子电极和连接多个子电极的桥电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子电极具有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绝缘层设置在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压信号被处理以确定触摸面板上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的第一读出集成电路(IC)通过处理电压信号来检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附加地,连接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的第二读出IC处理电容信号以感测触摸力的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信号是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施加的。触摸位置、触摸力和触摸力的变化是由第一读出IC和第二读出IC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由同时检测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信号是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施加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是由第一读出IC在触摸感测时段的第一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检测的,而触摸力的变化是由第二读出IC在与第一触摸感测时段不同的第二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检测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驱动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还涉及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上方或下方的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包括:电活性层;多个驱动电极,其位于电活性层的一侧上,该驱动电极发送驱动信号;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其设置在电活性层的另一侧上,该第一感测电极发送响应于电活性层的变形而产生的电压信号;以及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其设置在电活性层上。第二感测电极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驱动电极间隔开。第二感测电极发送表示驱动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的电容信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缓冲层设置在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之间。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和位于有机发光二极管上的封装单元,并且触摸面板设置在缓冲层上。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操作触摸面板。通过设置在电活性层的一侧上的多个驱动电极提供驱动信号。通过位于电活性层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发送电压信号。电压信号表示电活性层的变形。通过位于电活性层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发送电容信号。第二感测电极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驱动电极间隔开。电容信号表示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电压信号以确定触摸面板上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第一读出集成电路(IC)处理电压信号,以检测触摸面板上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以及由第二读出IC处理电容信号以检测触摸力的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将驱动信号施加到多个驱动电极。由第一读出IC处理电压信号以及由第二读出IC处理电容信号是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执行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将驱动信号施加到多个驱动电极。由第一读出IC处理电压信号是在触摸感测时段中的第一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执行的,而由第二读出IC处理电容信号是在不同于第一触摸感测时段的第二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执行的。
根据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上面例举的内容,并且各种效果包括在本说明书中。
附记1.一种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包括:
电活性层;
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一侧上的多个驱动电极,所述多个驱动电极被构造为发送驱动信号;
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相对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被构造为发送响应于所述电活性层的变形而产生的电压信号;以及
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相对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驱动电极间隔开,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被构造为发送表示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的电容信号。
附记2.根据附记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交叠。
附记3.根据附记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的面积小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的面积。
附记4.根据附记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包括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交叠的多个子电极和连接所述多个子电极的桥电极。
附记5.根据附记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子电极具有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
附记6.根据附记1所述的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绝缘层。
附记7.根据附记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处理所述电压信号以确定所述触摸面板上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
附记8.根据附记1所述的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还包括:
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的第一读出集成电路IC,所述第一读出IC被构造为通过处理所述电压信号来检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以及
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的第二读出IC,所述第二读出IC被构造为处理所述电容信号以感测所述触摸力的变化。
附记9.根据附记8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施加所述驱动信号,并且其中,在所述触摸感测时段期间由所述第一读出IC和所述第二读出IC同时检测所述触摸位置、所述触摸力和所述触摸力的变化。
附记10.根据附记8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施加所述驱动信号,其中,所述触摸位置和所述触摸力是由所述第一读出IC在所述触摸感测时段中的第一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检测的,所述触摸力的变化是由所述第二读出IC在与所述第一触摸感测时段不同的第二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检测的。
附记11.根据附记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多个驱动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
附记12.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以及
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方或下方的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包括:
电活性层;
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一侧上的多个驱动电极,所述多个驱动电极被构造为发送驱动信号;
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相对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被构造为发送响应于所述电活性层的变形而产生的电压信号;以及
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相对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驱动电极间隔开,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被构造为发送表示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的电容信号。
附记13.根据附记12所述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还包括:
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触摸面板之间,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和位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上的封装单元,并且所述触摸面板设置在所述缓冲层上。
附记14.根据附记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驱动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
附记15.一种触摸面板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设置在电活性层的一侧上的多个驱动电极提供驱动信号;
通过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相对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发送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表示所述电活性层的变形;以及
通过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相对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发送电容信号,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驱动电极间隔开,该电容信号表示所述多个驱动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
附记16.根据附记15所述的触摸面板的操作方法,其中,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交叠。
附记17.根据附记15所述的触摸面板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处理所述电压信号以确定所述触摸面板上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
附记18.根据附记15所述的触摸面板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第一读出集成电路IC处理所述电压信号,以检测所述触摸面板上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以及
由第二读出IC处理所述电容信号,以检测所述触摸力的变化。
附记19.根据附记18所述的触摸面板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将驱动信号施加到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其中,由所述第一读出IC处理所述电压信号以及由所述第二读出IC处理所述电容信号是在所述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执行的。
附记20.根据附记18所述的触摸面板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将驱动信号施加到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其中,由所述第一读出IC处理所述电压信号是在所述触摸感测时段中的第一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执行的,而由第二读出IC处理所述电容信号是在不同于所述第一触摸感测时段的第二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执行的。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其他优点。
图1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是图1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操作定时。
图5示出了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操作定时。
图6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7是沿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照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清楚。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将以各种形式实现。示例性实施方式仅作为示例来提供,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完全理解本公开的公开内容和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用于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图中示出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数量等仅仅是示例,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贯穿说明书,相似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似的元件。此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可以省略对已知相关技术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主题。这里使用的诸如“包括”、“具有”和“由......组成”的术语通常旨在允许添加其他部件,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仅”一起使用。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对单数的任何引用都可以包括复数。
即使没有明确说明,这些部件也被解释为包括常规的误差范围。
当使用诸如“上”、“上方”、“下方”和“下一个”的术语来描述两个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时,一个或更多个部分可于这两个部分之间,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立即”或“直接”一起使用。
当一个元件或层设置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可以在二者之间插入其他层。
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这些部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区分开。因此,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中,下面要提到的第一部件可以是第二部件。
贯穿说明书,相似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似的元件。
为了便于描述,示出了附图中示出的各部件的尺寸和厚度,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所示部件的尺寸和厚度。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能够部分地或完全地彼此附接或相互组合,并且能够以技术上的各种方式互锁和操作,并且这些实施方式能够彼此独立地执行或相互关联地执行。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
图1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包括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驱动IC101、第一读出集成电路(IC)102和第二读出集成电路(IC)103。
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包括多个驱动电极111和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可以通过将在下面描述的驱动电极111、第一感测电极113和电活性层112来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可以通过压电型感测来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
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包括多个驱动电极111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可以通过驱动电极111和第二感测电极123感测触摸力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可以通过电容型感测来感测触摸力的变化。
驱动IC101可以向多个驱动电极111提供驱动信号。驱动IC101通过多条第一布线RL1连接到多个驱动电极111,并且通过多条第一布线RL1将驱动信号发送到多个驱动电极111。这里,驱动信号可以是脉冲信号,并且驱动IC101可以将具有高电压的脉冲信号顺序地施加到多个驱动电极111。
第一读出IC102是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接收感测信号(在此也称为“电压信号”)以感测用户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的IC。第一读出IC102通过多条第二布线RL2连接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因此,来自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的感测信号可以通过连接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的多条第二布线RL2被发送到第一读出IC102。第一读出IC102可以基于所发送的感测信号来检测执行用户的触摸的位置和用户的触摸力。
第二读出IC103是从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接收感测信号(这里也称为“电容信号”)以感测用户的触摸力的变化的IC。第二读出IC103通过多条第三布线RL3连接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因此,来自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的感测信号可以通过连接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的多条第三布线RL3被发送到第二读出IC103。第二读出IC103可以基于按照时间所发送的感测信号来检测用户的触摸力的变化。
同时,图1中所示的驱动电极111、第一感测电极113和第二感测电极123的数量仅是为了描述本公开而提供的,但是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根据需要,驱动电极111、第一感测电极113和第二感测电极123的数量可以大于或小于图1中所示的数量。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和图3更详细地描述触摸面板100的具体结构。
图2是图1的A区域的放大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2和图3,触摸面板100包括由多个驱动电极111、电活性层112和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构造的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以及由多个驱动电极111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构造的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
多个驱动电极111可以用作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和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的公共驱动电极。驱动信号可以由驱动IC101顺序地施加到多个驱动电极111。多个驱动电极111彼此间隔开以沿第一方向延伸。这里,第一方向指的是图1和图2中的水平方向,但不限于此。
多个驱动电极111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驱动电极111可以由诸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形成。此外,驱动电极111还可以由具有优异透光率和优异导电性的银纳米线(Ag纳米线)、碳纳米管(CNT)或石墨烯形成。此外,驱动电极111可以由金属网构造。也就是说,驱动电极111被构造为厚度很小的网格型金属线,以实质上用作透明电极。然而,驱动电极111的构成材料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以使用各种导电材料作为驱动电极111的构成材料。
电活性层112设置在多个驱动电极111上。电活性层112可以是由电活性材料(EAM)形成的板状膜,该电活性材料在施加压力时通过材料的极化来产生电压。电活性层112可以由杨氏模量低的材料形成,从而通过用户的触摸压力容易变形并且快速恢复到其原始形状。例如,电活性层112可以由诸如硅、聚氨酯或丙烯酸酯类弹性体的介电弹性体、诸如PVDF或P(VDF-TrFE)的铁电聚合物或压电陶瓷元件形成。
当施加了用户的触摸输入时,通过压电效应,在施加了用户触摸的位置处在形成电活性层112的材料中可产生电荷极化。在这种情况下,当驱动信号施加到与施加了用户触摸的区域相对应的驱动电极111时,对应于该区域的第一感测电极113可以向第一读出IC102发送由电活性层112的电荷极化所产生的电压。第一读出IC102可以基于所发送的电压检测用户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设置在电活性层112上。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为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的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的感测电极。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彼此间隔开以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因此,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可以设置为在多个驱动电极111上与多个驱动电极111交叉。也就是说,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测电极113中的一个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驱动电极111在交叉点处交叠。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和多个驱动电极111交叉以彼此交叠的各个点可以被定义为单元CE(cell CE),该单元CE是感测触摸面板100的用户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的最小单元。这里,第二方向指的是图1和图2中的垂直方向,但不限于此。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例如,第一感测电极113可以由诸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形成。此外,第一感测电极113可以由具有优异透光率和优异导电性的银纳米线(Ag纳米线)、碳纳米管(CNT)或石墨烯形成。此外,第一感测电极113可以由金属网构造。然而,第一感测电极113的构成材料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以使用各种导电材料作为第一感测电极113的构成材料。第一感测电极113可以由与驱动电极111相同的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与驱动电极111不同的材料形成。
同时,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中的每一个包括设置在与多个驱动电极111交叠的区域中的多个子电极113a和沿第二方向延伸以与多个子电极113a连接的多个桥电极113b。
多个子电极113a按照彼此分开的方式设置在一个第一感测电极113中。此外,多个子电极113a可以设置在作为多个驱动电极111和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的交叠区域的单元CE的中心。示出了多个子电极113a具有圆形形状,但不限于此,而是多个子电极113a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
多个子电极113a可以是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中实质上感测用户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的部分。也就是说,多个子电极113a可以通过与设置在同一单元CE中的驱动电极111和电活性层112的电相互作用来感测用户的触摸输入。
多个桥电极113b沿第二方向延伸,以将多个子电极113a彼此连接。多个桥电极113b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小于多个子电极113a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但是不限于此。
触摸灵敏度可以随着第一感测电极113和多个驱动电极111的交叠面积减小而增加。具体而言,随着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的面积增加,产生了寄生电容,使得驱动电极111和第一感测电极113之间的电流损失量增加了。因此,通过使桥电极113b的宽度小于子电极113a的宽度,可以使第一感测电极113的损失电流最小化并且可以确保输出电压足够。
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可以使用电活性层112和分别设置在电活性层112的一个表面上和另一个表面上的多个驱动电极111和多个感测电极113通过压电型感测来感测用户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也就是说,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可以基于多个单元CE中的每一个内的驱动电极111和第一感测电极113之间的电变化来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
具体而言,当用户触摸施加有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111的特定单元CE时,通过触摸压力在设置在特定单元CE中的电活性层112中可以产生电荷极化。通过电活性层112的电荷极化在由设置在特定单元CE中的第一感测电极113感测到的电压处可以产生峰值。在这种情况下,由电荷极化所产生的电压可以根据触摸压力而变化。也就是说,随着触摸力的增加,第一感测电极113所感测到的电压的峰值也可以增加。在峰值电压处产生的感测信号可以从第一感测电极113发送到第一读出IC102。
当感测到的电压等于或高于阈值时,第一读出IC102可以识别出相应的位置被触摸了。
此外,第一读出IC102可以通过检测从第一感测电极113发送的电压电平检测触摸力的大小。例如,第一读出IC102基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关于触摸力的大小的数据以及从第一感测电极113感测到的电压的大小,不仅可以检测触摸输入而且还可以检测触摸力。
绝缘层130设置在电活性层112和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上。参照图3,绝缘层130设置为覆盖电活性层112和第一感测电极113。因此,绝缘层130可以使第一感测电极113和第二感测电极123彼此电绝缘。绝缘层130可以由透明绝缘材料形成,例如,可以由诸如硅氧化物(SiOx)或硅氮化物(SiNx)的材料形成。
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设置在绝缘层130上。此外,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交叠。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通过绝缘层130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绝缘。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感测用户的触摸力的变化。
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彼此间隔开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因此,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设置为在多个驱动电极111上与多个驱动电极111交叉。也就是说,在交叉处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一个第二感测电极123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驱动电极111交叠。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和多个驱动电极111交叉以彼此交叠的各个点可以被定义为单元CE,该单元CE是感测触摸面板100中用户的触摸力的变化的最小单元。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和多个驱动电极111在其中彼此交叠的单元CE可以是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和多个驱动电极111在其中彼此交叠的同一单元CE。
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通过与设置在同一单元CE中的驱动电极111的电相互作用来感测触摸力的变化。也就是说,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中的每一个可以感测相应单元CE中的电容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具有比各个第一感测电极113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确保用于电容变化的面积足够。具体而言,当用户的触摸力变化时,被按压的区域可以由于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当用户的触摸力增加时,被按压区域增加,使得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需要感测相应区域中的电容变化。因此,各个第二感测电极123的面积可以大于各个第一感测电极113的面积。
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例如,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由诸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形成。此外,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由具有优异透光率和优异导电性的银纳米线(Ag纳米线)、碳纳米管(CNT)或石墨烯形成。此外,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由金属网构造。然而,第二感测电极123的构成材料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以使用各种导电材料作为第二感测电极123的构成材料。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由与驱动电极111和第一感测电极113相同的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与驱动电极111和第一感测电极113不同的材料形成。
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可以使用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驱动电极111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通过电容型感测来感测用户的触摸力的变化。也就是说,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可以基于各个单元CE中的驱动电极111和第二感测电极123之间的电变化,来感测触摸力的变化。
具体而言,当触摸输入被施加到特定单元CE并且所施加的触摸输入的力变化时,对应于特定单元CE的驱动电极111和第二感测电极123之间的电容可以变化。也就是说,当用户的触摸力变化时,驱动电极111和第二感测电极123之间的间隔以及第二感测电极123的与用户手指交叠的区域由于触摸的压力变化而变化,并且电容也变化了。用于电容变化的感测信号可以从第二感测电极123发送到第二读出IC103。
第二读出IC103可以通过电容变化检测触摸力的变化量。例如,当最初施加触摸输入时,第二读出IC103可以将感测到的初始电容值作为参考电容值存储起来。当感测到由于触摸输入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电容值时,通过初始电容值和变化后的电容值之间的差可以检测电容的变化量。因此,当检测到高于初始电容值的电容值时,第二读出IC103确定用户的触摸力增加了。当检测到低于初始电容值的电容值时,第二读出IC103确定用户的触摸力减小了。
通常,分别提供感测触摸位置的触摸位置传感器和感测触摸力的触摸力传感器。也就是说,为了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二者,总共需要两个传感器,导致整个设备的厚度增加、制造工艺复杂、以及制造成本增加的缺点。
因此,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可以构造有通过在多个驱动电极111和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之间设置电活性层112来压电地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的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也就是说,基于电活性层112的压电效应,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根据触摸压力不仅可以检测用户的触摸位置而且可以检测触摸力。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中,触摸位置和触摸力二者可以由单个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检测。因此,与触摸位置传感器和触摸力传感器分开提供的情况相比,触摸传感器可以变得更薄更轻,并且可以简化制造工艺。此外,仅通过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同时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从而可以简化传感器的驱动。
然而,压电型触摸传感器可能无法检测触摸力随时间的变化。具体而言,当用户触摸压电型触摸传感器时,根据在产生触摸的时刻所施加的压力产生电压。然而,即使连续产生触摸,当经过了预定时间后(elapse)也不会产生电压。因此,当用户的触摸力增大或减小时,压电型触摸传感器可能无法感测用户的触摸力的变化。
因此,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借助于多个驱动电极111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以电容方式来感测触摸力的变化的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因此,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不仅可以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而且还可以感测触摸力的变化,以感测各种触摸输入。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中,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和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可以一体地形成在一个面板中。也就是说,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中,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和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可以共享多个驱动电极111作为共用的驱动电极。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中,一个触摸面板100用于感测所有触摸位置、触摸力和触摸力的变化。此外,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和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可以一体地形成,使得可以实现更薄的触摸面板100并简化制造工艺。
此外,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可以具有透明性和柔性。如上所述,构造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的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和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的所有部件都可以由透明且柔性的材料形成。因此,触摸面板100可以设置在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上方和下方,从而可以提高显示设备的设计自由度。此外,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可以应用于各种显示设备,例如,透明显示设备和柔性显示设备。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驱动方法。
图4示出了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操作定时。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当触摸输入施加到特定单元CE并且在保持触摸的同时所施加的触摸力减小时,施加到对应于特定单元CE的驱动电极111的驱动信号和第一感测电极113和第二感测电极123检测到的感测信号的示例。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还将参照图1至图3描述触摸面板的驱动方法。
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中,在触摸感测时段T期间,同时驱动第一读出IC102和第二读出IC103。
参照图4,驱动IC101将脉冲驱动信号施加到驱动电极111。在这种情况下,驱动信号具有高电压的时段可以被定义为触摸感测时段T。在图4中,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两个触摸感测时段T。在下文中,假设在两个触摸感测时段T之间的第一触摸感测时段T的开始定时输入用户的触摸,并且在第二触摸感测时段T期间,保持用户的触摸输入但是触摸力减小。首先,将描述在第一感测电极113中产生的感测信号。在第一触摸感测时段T期间,第一感测电极113可以感测到对应于具有第一大小S的电压的感测信号。也就是说,当驱动IC101将驱动信号施加到驱动电极111时,如果用户输入了触摸,则可以在电活性层112中产生峰值电压。第一感测电极113可以将与具有第一大小S的电压对应的感测信号发送到第一读出IC102。
第一读出IC102可以基于所发送的感测信号的电压值来检测是否产生了触摸以及触摸力。例如,当感测信号的第一大小S大于预定阈值时,第一读出IC102可以确定在对应位置产生了触摸。此外,第一读出IC102可以基于第一大小S来检测触摸力的大小。例如,第一读出IC102还可以基于关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触摸力的大小的数据和作为从第一感测电极113检测到的电压的大小的第一大小S,来检测触摸定时处的触摸力。
在第二触摸感测时段T期间,第一感测电极113不对感测信号进行感测。如上所述,保持用户的触摸,但是在第一感测电极113中感测不到电压的变化。
接下来,将描述在第二感测电极123中产生的感测信号。在第一触摸感测时段T期间,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感测具有第一电平S1的感测信号。也就是说,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感测针对驱动电极111和第二感测电极123之间的电容值的第一电平S1的感测信号。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将对应于第一电平S1的感测信号发送到第二读出IC103。
在第二触摸感测时段T期间,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感测到具有第二电平S2的感测信号。如上所述,即使用户的触摸被保持,但是触摸力减小。因此,第二感测电极123和驱动电极111之间的间隔根据触摸力的变化而变化,或者用户手指与第二感测电极123交叠的区域变化,所以电容也变化。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将具有针对变化后的电容的第二电平S2的感测信号发送到第二读出IC103。
第二读出IC103可以比较第一触摸感测时段T期间存储的参考值和第二触摸感测时段T期间感测到的电容,以检测电容的变化量。在这种情况下,电容的变化量可以具有第三电平S3,该第三电平S3是感测信号的第一电平S1和感测信号的第二电平S2之间的差。当作为变化量的第三电平S3等于或高于预定范围时,第二读出IC103可以确定出在对应的单元CE中触摸力变化了。
此外,第二读出IC103可以根据第三电平S3的极性确定触摸力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也就是说,当检测到高于初始电容值的电容值从而第三电平S3具有正值时,第二读出IC103确定用户的触摸力增加了。当检测到低于初始电容值的电容值从而第三电平S3具有负值时,第二读出IC103确定用户的触摸力减小。
同时,即使未示出,但是当用户在施加触摸输入的同时将触摸位置从特定单元CE变化到不同单元CE时,相应单元CE的电容也可以根据触摸的移动而变化。因此,第二读出IC103检测检测到电容变化的单元CE的坐标,以检测触摸位置的变化。
图5示出了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示意性操作定时。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当向特定单元CE施加触摸输入时施加到对应于特定单元CE的驱动电极111的驱动信号和第一感测电极113和第二感测电极123所检测到的感测信号的示例。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还将参考图1至图3描述触摸面板的驱动方法。
在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中,在触摸感测时段T期间,可以以时分方式驱动第一读出IC102和第二读出IC103。
参照图5,触摸感测时段T可以被划分为第一触摸感测时段T1和第二触摸感测时段T2。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触摸感测时段T1期间,仅驱动检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的第一读出IC102,而在第二触摸感测时段T2期间,仅驱动检测触摸力的变化的第二读出IC103。
也就是说,在图4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触摸感测时段T期间同时驱动第一读出IC102和第二读出IC103,但是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读出IC102和第二读出IC103是以时分方式分别驱动。除了在触摸感测时段T期间以时分方式分别驱动第一读出IC102和第二读出IC103之外,基本驱动原理与图4中描述的基本驱动原理相同。因此,将参照图5描述在触摸感测时段T期间第一读出IC102和第二读出IC103的时分驱动。
参照图5,驱动IC101将脉冲驱动信号施加到驱动电极111。在驱动信号具有高电平的触摸感测时段T期间,可以施加用户的触摸输入。
首先,将描述在第一感测电极113中产生的感测信号。在第一触摸感测时段T1期间,第一感测电极113可以根据电压的变化感测到高电平感测信号。高电平感测信号可以被发送到第一读出IC102。第一读出IC102可以通过感测信号检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
在第二触摸感测时段T2期间,第一感测电极113不感测感测信号。也就是说,在第二触摸感测时段T2期间,不驱动第一读出IC102,从而在第一感测电极113中不产生感测信号。
接下来,将描述在第二感测电极123中产生的感测信号。在第一触摸感测时段T1期间,第二感测电极123不感测感测信号。也就是说,在第一触摸感测时段T1期间,不驱动第二读出IC103,使得即使施加了用户的触摸输入,第二读出IC103也不会感测到针对电容的感测信号。
在第二触摸感测时段T2期间,第二感测电极123可以感测到针对电容的高电平感测信号。高电平感测信号可以被发送到第二读出IC103。
此外,即使未示出,但是第二读出IC103也会对在后续触摸感测时段T的第二触摸感测时段T2期间生成的感测信号和在当前触摸感测时段T的第二触摸感测时段T2期间生成的感测信号进行比较,以检测触摸力的变化。
在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中,一个触摸感测时段T1被划分为第一触摸感测时段T1和第二触摸感测时段T2,使得第一读出IC102和第二读出IC103以时分方式驱动。因此,可以提高第一感测电极113和第二感测电极123感测到的感测信号的精度。也就是说,当第一感测电极113和第二感测电极123彼此交叠时,在第一感测电极113和第二感测电极123感测感测信号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干扰。因此,在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中,一个触摸感测时段T被时分为第一触摸感测时段T1和第二触摸感测时段T2,使得第一读出IC102和第二读出IC103以时分方式驱动。因此,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和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之间的干扰被最小化,并且可以提高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110和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120的精度。
图6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示意性平面图。图7是沿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6,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包括显示面板200、设置在显示面板200上方的触摸面板100、选通驱动器11、数据驱动器12和触摸驱动器13。将省略与上述构造相同的构造的冗余描述。
显示设备10可以包括在各种电子设备中,例如TV、监视器、笔记本PC、智能电话和可穿戴电子设备。
显示面板200指的是显示设备10中上面设置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器件的面板。作为显示面板200,例如可以使用诸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和电泳显示面板的各种显示面板。此外,显示面板200可以具有柔性并且可以实现为透明显示面板。同时,即使附图中未示出,显示面板200也可以包括与触摸面板100交叠的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在图6和图7中,描述了显示面板200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但是不限于此。
显示区域是显示设备10中实际显示图像的区域。在显示区域中设置有显示单元、用于驱动显示单元的各种驱动元件和信号线。
在显示区域中可以设置有多个像素。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像素可以被定义为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选通线GL和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数据线DL的交叉区域。多个像素是发光的最小单元,并且包括红像素、绿像素和蓝像素。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选通线GL和数据线DL连接到选通驱动器11和数据驱动器12。
非显示区域是不显示图像的区域,并且被定义为围绕显示区域的区域。在非显示区域中,可以设置有用于驱动设置在显示区域中的多个像素的各种部件。例如,如图6所示,选通驱动器11、数据驱动器12和触摸驱动器13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中。
选通驱动器11在时序控制器的控制下输出选通信号,并通过多条选通线GL选择充入数据电压的像素。选通驱动器11可以使用移位寄存器将选通信号顺序地提供给选通线。在图6中选通驱动器11被实现为安装在显示面板中的板内选通(GIP),但不限于此。
数据驱动器12是处理用于显示图像的数据和用于处理数据的驱动信号以及将信号提供给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的构造。数据驱动器12通过多条数据线DL将数据电压提供给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
数据驱动器12可以包括基膜12a和驱动IC12b。基膜12a是支撑数据驱动器12的膜。基膜12a例如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可以由具有柔性的绝缘材料形成。驱动IC12b是处理用于显示图像的数据电压和用于处理数据的驱动信号的构造。根据显示设备10中的安装方法,驱动IC12b可以通过玻上芯片(COG)、膜上芯片(COF)或载带封装(TCP)方式来设置。在图6中,示出了数据驱动器12以COF方式安装在基膜12a上,但是不限于此。
触摸驱动器13发送用于感测触摸面板100的触摸输入的驱动信号,并接收感测到的感测信号,以检测触摸位置、触摸力和触摸力的变化量。触摸驱动器13包括驱动IC101、第一读出IC102和第二读出IC103。类似于上述数据驱动器12,示出了以COF方式来安装触摸驱动器13,但不限于此。
驱动IC101通过多条第一布线RL1连接到触摸面板100的多个驱动电极111,以发送驱动信号。第一读出IC102通过多条第二布线RL2连接到触摸面板100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以接收感测信号。第二读出IC103通过多条第三布线RL3连接到触摸面板100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以接收感测信号。
多条第一布线RL1可以由与触摸面板100中的驱动电极111相同的材料形成。然而,不限于此,多条第一布线RL1可以由与触摸面板100中的驱动电极111不同的导电材料形成。多条第一布线RL1通过接触孔在触摸面板100的一端延伸到显示面板200,以在显示面板200的、触摸面板100和显示面板200不交叠的区域中设置在显示面板200上。
多条第二布线RL2可以由与触摸面板100中的第一感测电极113相同的材料形成。然而,不限于此,多条第二布线RL2可以由与触摸面板100中的第一感测电极113不同的导电材料形成。多条第二布线RL2通过接触孔在触摸面板100的一端延伸到显示面板200,以在显示面板200的、触摸面板100和显示面板200不交叠的区域中设置在显示面板200上。
多条第三布线RL3可以由与触摸面板100中的第二感测电极123相同的材料形成。然而,不限于此,多条第三布线RL3可以由与触摸面板100中的第二感测电极123不同的导电材料形成。多条第三布线RL3通过接触孔在触摸面板100的一端延伸到显示面板200,以在显示面板200的、触摸面板100和显示面板200不交叠的区域中设置在显示面板200上。参照图6,触摸驱动器13设置在选通驱动器11的对侧,以与选通驱动器11和数据驱动器12分开。也就是说,触摸驱动器13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中没有设置选通驱动器11和数据驱动器12的一侧。因此,在图6中,尽管示出了触摸驱动器13设置在选通驱动器11的对侧,但是触摸驱动器13可以设置在数据驱动器12的对侧或者设置在选通驱动器11和数据驱动器12二者的对侧。
参照图6和图7,触摸面板1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区域上。具体而言,触摸面板100的多个单元CE可以与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交叠。在这种情况下,触摸面板100可以由透明材料形成,以最小化从显示面板200显示的图像的可见性劣化。同时,即使在图6和图7中,示出了触摸面板100设置在显示面板200上方,但是触摸面板100也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00下方。
参照图7,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基板210、薄膜晶体管220、第一绝缘层211、第二绝缘层212、涂覆层213、堤部214、有机发光二极管230和封装单元215。也就是说,显示面板200是顶部发光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从有机发光二极管230发射的光通过第一基板210的上面设置有薄膜晶体管的表面的相对表面发出,但不限于此。
第一基板210是支撑显示面板200的各种部件的基板。第一基板210可以由具有柔性的塑料或玻璃形成。
薄膜晶体管220设置在第一基板210上。具体而言,有源层设置在第一基板210上,并且将有源层与栅极绝缘的第一绝缘层211设置在有源层上。栅极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11上,并且上面设置有覆盖栅极的第二绝缘层212。源极和漏极设置在第二绝缘层212上并且电连接到有源层。在图7中,为了便于描述,尽管在显示设备10中可以包括的各种薄膜晶体管中仅示出了驱动薄膜晶体管,但是在显示设备中也可以包括开关薄膜晶体管或电容器。此外,在图7中,尽管描述了薄膜晶体管220具有共面结构,但是也可以使用交错的薄膜晶体管。
涂覆层213形成在薄膜晶体管220上。涂覆层213使薄膜晶体管220的上部平坦化。涂覆层213可以由诸如丙烯酸树脂的有机绝缘材料形成。
有机发光二极管230设置在涂覆层213上。有机发光二极管230包括阳极231、有机层232和阴极233。
具体而言,阳极231设置在涂覆层213上,并通过涂覆层213的接触孔电连接到薄膜晶体管220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由于显示面板200是顶部发光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所以阳极231可以包括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透明导电层和在透明导电层下方由具有优异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形成的反射层。然而,阳极231的结构不限于此。
堤部214设置为覆盖阳极231的两端。堤部214可以限定发光区域,或者阳极231的未被堤部214覆盖的区域可以被定义为发光区域。
有机层232设置在阳极231和堤部214上。有机层232可以具有其内依次层叠有空穴注入层HIL、空穴发送层HTL、有机发光层EML、电子发送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的结构。此外,有机层232可以具有其内层叠有多个发光单元的结构,各发光单元具有有机发光层EML。
阴极233设置在有机层232上。由于显示面板200是顶部发光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所以阴极233可以由厚度非常薄的金属材料形成或者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
封装单元215设置在有机发光二极管230上。封装单元215是用于保护有机发光二极管230免受湿气或氧气渗透的构造。封装单元215可以由无机层形成,或者由无机层和有机层交替层叠的结构形成。
缓冲层201设置在显示面板200上,并且触摸面板100设置在缓冲层201上。缓冲层201使显示面板200和触摸面板100彼此绝缘,并且用作其中设置有触摸面板100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的基础构件。缓冲层201可以包括硅的氧化物(SiOx)、硅的氮化物(SiNx)或者其的多层,但不限于此。
多个驱动电极111、电活性层112、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绝缘层130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顺序层叠在缓冲层201上,以构造触摸面板100。在这种情况下,触摸面板100不是单独形成,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00上,而是可以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200上。然而,不限于此,显示面板200和触摸面板100可以是单独形成的,然后通过粘结层结合以形成显示设备10。在这种情况下,触摸驱动器13可以不设置在显示面板200上,而是设置在触摸面板100上。
图8是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示意性截面图。除了显示面板300是液晶显示面板之外,图8的显示设备20与图6和图7的显示设备10基本上相同,并且将省略冗余描述。
参照图8,显示设备20包括显示面板300和触摸面板100。显示面板30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310、选通线320、第一绝缘层311、数据线330、第二绝缘层312、像素电极、公共电极340、液晶层350、滤色器361、黑底362和第二基板370。同时,即使图8中未示出,但是显示面板300还可以包括向液晶层350提供光并且设置在第一基板310下方的背光单元。
第一基板310是支撑显示面板300的各种部件的基板。各种布线和用于驱动显示面板300的驱动元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310上。第一基板310可以由具有柔性的塑料或玻璃形成。
选通线320设置在第一基板310上。即使图8中未示出,但是可以提供多条选通线320。保护选通线320并使选通线320与其他元件绝缘的第一绝缘层311设置在选通线320上。
多条数据线330设置在第一绝缘层311上。多条数据线330可以设置为与多条选通线320交叉。保护多条数据线330并使多条数据线330的上部平坦化的第二绝缘层312设置在多条数据线330上。
即使图8中未示出,但是可以进一步设置有与数据线330交叠并将公共电压施加到公共电极340的公共电压线。此外,在第一基板310上可以设置有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连接到选通线320以通过来自选通线320的信号导通/截止并且将来自数据线330的信号发送到像素电极。然而,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300的各种布线和驱动元件的布置和构造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
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340设置在第二绝缘层312上。公共电极340被构造为电连接到公共电压线以施加有公共电压,而像素电极被构造为电连接到薄膜晶体管,以施加有数据电压。同时,即使图8中未具体示出,但是像素电极可以交替设置以与公共电极340在同一平面上平行,或者可以形成为与公共电极340间隔开,其间具有绝缘层。
液晶层350设置在公共电极340上。液晶层350的液晶的取向根据当向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340分别施加数据电压和公共电压时所产生的电场而变化。显示面板300通过上述方法调节液晶的取向,使得可以通过调节从背光单元照射的光的透射率来显示图像。
第二基板370设置在液晶层350上。在这种情况下,滤色器361和黑底362设置在第二基板370和液晶层350之间。第二基板370是支撑第二基板370中形成的部件(例如滤色器361和黑色矩阵362)的基板。第二基板370设置为与第一基板310相对。第二基板370可以由具有柔性的塑料或玻璃形成。
滤色器361将通过液晶层350的光转换为具有特定颜色的光,并且例如,可以由红滤色器、绿滤色器和蓝滤色器构造而成。即使在图8中,示出了滤色器361和黑底362设置在第二基板370上,但是显示设备20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滤色器361和黑底362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110上。
缓冲层301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上,并且触摸面板100设置在缓冲层301上。缓冲层301使显示面板300和触摸面板100彼此绝缘,并且用作其内设置有触摸面板100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的基础构件。缓冲层301可以包括硅的氧化物(SiOx)、硅的氮化(SiNx)或者其的多层,但不限于此。
多个驱动电极111、电活性层112、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13、绝缘层130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3顺序层叠在缓冲层301上以构造触摸面板100。在这种情况下,触摸面板100不是单独形成,以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上,而是可以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300上。然而,不限于此,显示面板300和触摸面板100是分开形成的,然后通过粘结层结合以形成显示设备20。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能够描述为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触摸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极。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多个第一电极上并由电活性材料形成的电活性层。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电活性层上并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极。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为覆盖电活性层和多个第二电极的绝缘层。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绝缘层上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三电极。
多个第三电极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多个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交叠。
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一个的面积可以小于多个第三电极中的每一个的面积。
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与多个第一电极交叠的多个子电极和连接多个子电极的桥电极。
子电极可以具有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触摸面板包括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的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触摸面板包括感测触摸力的变化的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包括由电活性材料形成的电活性层、设置在电活性层的一个表面上的多个驱动电极、以及设置在电活性层的另一个表面上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包括多个驱动电极和设置在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上并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绝缘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
第一触摸传感器单元可以通过压电型感测来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而第二触摸传感器单元通过电容型感测来感测触摸力的变化。
触摸面板还可包括连接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的第一读出IC。触摸面板还可以包括连接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的第二读出IC。第一读出IC可以基于电活性层中产生的并且通过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发送的电压来检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第二读出IC可以基于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摸力的变化。
驱动信号可以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施加到驱动电极,并且第一读出IC和第二读出IC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同时检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以及触摸力的变化。
驱动信号可以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施加到驱动电极,第一读出IC在触摸感测时段的第一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检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并且第二读出IC在触摸感测时段的与第一触摸感测时段不同的第二触摸感测时段期间检测触摸力的变化。
多个驱动电极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显示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上方或下方的触摸面板。触摸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极。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多个第一电极上并由电活性材料形成的电活性层。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电活性层上并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极。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为覆盖电活性层和多个第二电极的绝缘层。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绝缘层上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三电极。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在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之间的缓冲层。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和位于有机发光二极管上的封装单元,并且触摸面板设置在缓冲层上。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位于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之间的缓冲层。显示面板可以包括上面设置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基板和上面设置有滤色器的第二基板,其中触摸面板设置在缓冲层上。
尽管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构思的情况下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因此,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提供的,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技术概念。本公开的技术概念的范围不限于此。因此,应该理解,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说明性的,并非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基于所附权利要求书来解释,并且落入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概念应被解释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2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161988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公开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包括:
电活性层;
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一侧上的多个驱动电极,所述多个驱动电极被构造为发送驱动信号;
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相对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被构造为发送响应于所述电活性层的变形而产生的电压信号;以及
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相对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驱动电极间隔开,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被构造为发送表示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的电容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的面积小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包括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交叠的多个子电极和连接所述多个子电极的桥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子电极具有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处理所述电压信号以确定所述触摸面板上的触摸位置和触摸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
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的第一读出集成电路IC,所述第一读出IC被构造为通过处理所述电压信号来检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力;以及
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的第二读出IC,所述第二读出IC被构造为处理所述电容信号以感测所述触摸力的变化。
9.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以及
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方或下方的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包括:
电活性层;
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一侧上的多个驱动电极,所述多个驱动电极被构造为发送驱动信号;
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相对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被构造为发送响应于所述电活性层的变形而产生的电压信号;以及
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相对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驱动电极间隔开,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被构造为发送表示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的电容信号。
10.一种触摸面板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设置在电活性层的一侧上的多个驱动电极提供驱动信号;
通过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相对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发送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表示所述电活性层的变形;以及
通过位于所述电活性层的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相对的另一侧上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发送电容信号,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驱动电极间隔开,该电容信号表示所述多个驱动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
CN201811433901.4A 2017-11-29 2018-11-28 触摸面板及其操作方法、包括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Active CN1098400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61988 2017-11-29
KR1020170161988A KR102372564B1 (ko) 2017-11-29 2017-11-29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0030A true CN109840030A (zh) 2019-06-04
CN109840030B CN109840030B (zh) 2022-12-09

Family

ID=64500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33901.4A Active CN109840030B (zh) 2017-11-29 2018-11-28 触摸面板及其操作方法、包括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42594B2 (zh)
EP (1) EP3493038B1 (zh)
JP (1) JP6807370B2 (zh)
KR (1) KR102372564B1 (zh)
CN (1) CN1098400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3596A (zh) * 2020-05-20 2021-11-2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9394B (zh) * 2018-02-06 2022-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GB2574589B (en) * 2018-06-06 2020-12-23 Cambridge Touch Tech Ltd Pressure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1403431B (zh) * 2019-01-02 2023-09-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体及控制其发生形变的方法
KR20200144885A (ko) * 2019-06-19 2020-12-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압전센서
KR20210038759A (ko) * 2019-09-30 2021-04-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압력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KR20210062178A (ko) * 2019-11-21 2021-05-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665986B (zh) * 2020-06-02 2022-07-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22014591A (ja) * 2020-07-07 2022-01-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45847A1 (ja) * 2012-09-20 2014-03-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タッチパネル
US20140152618A1 (en) * 2011-08-11 2014-06-0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Touch panel
JP2015005231A (ja) * 2013-06-23 2015-01-0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押圧検出機能付タッチパネル
JP2015097068A (ja) * 2013-10-08 2015-05-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EP2901255A1 (en) * 2012-07-05 2015-08-05 Cambridge Touch Technologies, Ltd. Pressure sensing display device
JP2015185161A (ja) * 2014-03-24 2015-10-22 株式会社 ハイヂィープ メニュー操作方法及びこれを行うタッチ入力装置を含むメニュー操作装置
CN105144043A (zh) * 2013-02-23 2015-12-09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带按压力测定的触摸面板
US20160117034A1 (en) * 2014-10-22 2016-04-28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canned piezoelectric touch sensor device
US20160179229A1 (en) * 2014-12-22 2016-06-23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CN106527822A (zh) * 2016-12-30 2017-03-22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电子装置
US20170192596A1 (en) * 2015-12-31 2017-07-06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70262099A1 (en) * 2015-12-23 2017-09-14 Cambridge Touch Technologies Ltd. Pressure-sensitive touch panel
CN107168584A (zh) * 2017-06-27 2017-09-15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压力感应触摸显示屏及其压力感应触摸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76033A (ko) 2014-12-22 2016-06-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489956B1 (ko) * 2015-12-30 2023-01-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TWI637308B (zh) * 2016-10-18 2018-10-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面板及其感測驅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52618A1 (en) * 2011-08-11 2014-06-0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Touch panel
EP2901255A1 (en) * 2012-07-05 2015-08-05 Cambridge Touch Technologies, Ltd. Pressure sensing display device
EP2899615A1 (en) * 2012-09-20 2015-07-2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Touch panel
WO2014045847A1 (ja) * 2012-09-20 2014-03-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タッチパネル
US20150355771A1 (en) * 2013-02-23 2015-12-10 Nissha Printing Co., Ltd. Touch panel with pressing-force measuring performance
CN105144043A (zh) * 2013-02-23 2015-12-09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带按压力测定的触摸面板
JP2015005231A (ja) * 2013-06-23 2015-01-0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押圧検出機能付タッチパネル
JP2015097068A (ja) * 2013-10-08 2015-05-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5185161A (ja) * 2014-03-24 2015-10-22 株式会社 ハイヂィープ メニュー操作方法及びこれを行うタッチ入力装置を含むメニュー操作装置
US20160117034A1 (en) * 2014-10-22 2016-04-28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canned piezoelectric touch sensor device
US20160179229A1 (en) * 2014-12-22 2016-06-23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US20170262099A1 (en) * 2015-12-23 2017-09-14 Cambridge Touch Technologies Ltd. Pressure-sensitive touch panel
US20170192596A1 (en) * 2015-12-31 2017-07-06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527822A (zh) * 2016-12-30 2017-03-22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电子装置
CN107168584A (zh) * 2017-06-27 2017-09-15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压力感应触摸显示屏及其压力感应触摸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3596A (zh) * 2020-05-20 2021-11-2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0030B (zh) 2022-12-09
US20190163314A1 (en) 2019-05-30
EP3493038A1 (en) 2019-06-05
JP6807370B2 (ja) 2021-01-06
JP2019102087A (ja) 2019-06-24
KR102372564B1 (ko) 2022-03-08
EP3493038B1 (en) 2022-03-30
US10942594B2 (en) 2021-03-09
KR20190063129A (ko)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0030A (zh) 触摸面板及其操作方法、包括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CN108227978B (zh) 电子装置
KR102489956B1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US10275075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3972260B (zh) 集成有触摸屏面板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US10386956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having built-in touchscreen
JP5213985B2 (ja) インセル型タッチセンサ装置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US1054003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120169635A1 (en) Touchable sensing matrix unit, a co-constructed active array substrate having the touchable sensing matrix unit and a display having the co-constructed active array substrate
CN114335130A (zh) 显示装置
GB2559573A (en) Touch Sensor
CN107844213A (zh) 触摸感测单元
JP2014048605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1441732A (zh) 整合型觸控螢幕
CN108021282A (zh) 具有力触摸功能的电子设备
KR20180058371A (ko)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을 위한 터치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CN109643184A (zh) 触摸输入装置
KR102084467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JP6236186B1 (ja) タッチ入力装置
KR101865303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KR101852413B1 (ko) 복수의 압력을 감지할 수 있는 압력 감지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입력 장치
CN108874245B (zh) 触摸传感器以及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WO2019052304A1 (zh)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CN109491535A (zh) 显示装置
KR20180057478A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