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2863B - 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2863B
CN107272863B CN201610213020.6A CN201610213020A CN107272863B CN 107272863 B CN107272863 B CN 107272863B CN 201610213020 A CN201610213020 A CN 201610213020A CN 107272863 B CN107272863 B CN 107272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struction
power supply
abnormal
ti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130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72863A (zh
Inventor
宋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130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2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2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2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72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2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0Means for acting in the event of power-supply failure or interruption, e.g. power-supply fluctu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所述终端包括:应用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供电模块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向通信模块发送所述身份报警指令;还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将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就好比是终端的“心脏”,电池能否持续稳定安全地给终端供电,成为衡量一个终端性能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由于电池爆炸而导致的严重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厂时标配的经过严格测试的原配电池被人为换成了便宜的替代电池。由于替代电池没有经过严格测试甚至没有经过安全测试,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是应该被严令禁止使用的。因此,很多终端厂商采取了一些阻止用户自行更换电池的方法。
例如,将电池与终端焊接在一起,使得一般的终端用户无法自行拆卸电池,必须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更换以此控制电池的来源,保证使用合格的电池。
再例如,将电池通过铆钉与终端连接在一起,使得一般的终端用户无法自行拆卸电池,必须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更换以此来控制电池的来源,保证使用合格的电池。
又例如,在电池中添加存储器芯片,用于存储电池的参数(例如:制造厂商、流水号、生产日期、电压、容量等),存储信息可以用于识别电池的身份,一旦终端检测到身份不吻合的电池,终端就无法启动。这种方式保留了用户可以自行更换合格电池(终端厂商认可的电池)的选择,利于用户及时更换电池以保证终端设备的长时使用。
另外,在电池及终端内部分别串入一个阻值固定的电阻,通过检测中间触点处的电压值来判断电池身份。只有当终端检测到正确的电压值,才允许电池正常供电,终端才能够正常启动工作;否则,终端无法正常启动。
上述几种方式的缺点在于:
焊接方式虽然简单、有效,但却不利于电池的及时更换与设备的维护,降低了设备长时工作的可靠性。一旦电池或终端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需要维修,焊接在一起的电池与终端基本都需要同时更换,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
铆钉相比焊接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的更换成本有所降低,但是仍旧不利于电池的及时更换与设备维护,维护成本仍旧偏高。
芯片识别的方式需要在电池中加入存储器芯片,显著增加了电池的成本;而且,存储器芯片中存储的信息也存在被假冒伪造的可能性,继而导致芯片识别这种保护方式失效。
相比于芯片识别的方式,阻值识别的方法更加简便易行且成本低廉,但也更加容易被假冒伪造,继而导致保护方式失效。
对于物联网中某些特殊领域的终端,保证终端的长时使用是非常重要甚至是头等重要的;而且,一般经过原厂认证的电池成本较高,尤其是在物联网行终端中最常见的一次锂电,不仅成本高且需要专业工程师进行电池的维修与更换,而且电池从制造完成之日起就不断地进行自放电,电量会不断降低。一旦电池需要及时进行更换,且短时间内又无法获得原厂认证电池,如何能够既保证终端长时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又能够保证终端供电的安全性,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能够保证终端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以及保证终端供电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供电模块、通断控制模块、应用处理模块、计时模块、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其中,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所述身份报警指令;还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将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
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用于判定计时时间未达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正常指令,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还用于判定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
所述计时模块,用于接收到正常指令时,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还用于接收到异常指令时,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异常指令时,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正常状态时,生成正常指令,向所述计时模块发送所述正常指令;
所述计时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还用于监测所述供电模块的温度,当监测的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生成过热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所述过热报警指令;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过热报警指令生成第二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异常报告;所述第二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基站的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将所述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切断指令,将所述切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切断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的时限延长指令,将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
所述计时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所述时限延长指令时,将所述计时器设置的时限预设阈值延长预设时限步长。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的通断指令,将所述通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通断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供电模块、通断控制模块、应用处理模块、计时模块、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
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
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基于所述异常指令使能计时单元启动计时器;
判断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包括:
当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未达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正常指令,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正常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或者,
当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异常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正常状态时,生成正常指令,向所述计时模块发送所述正常指令;
所述计时模块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正常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监测所述供电模块的温度;
当所述供电模块的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生成过热报警指令;
基于所述过热报警指令生成第二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异常报告;所述第二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基站的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基于所述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切断指令,将所述切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切断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基站的时限延长指令,将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
所述计时模块基于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启动计时器,以及将所述计时器设置的时限预设阈值延长预设时限步长。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基站的通断指令,将所述通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通断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及控制方法,所述终端包括:供电模块、通断控制模块、应用处理模块、计时模块、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所述身份报警指令;还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将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如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终端供电单元电量不足等紧急情况下,允许短时间之内临时使用未经认证的其他供电单元(即可能产生身份信息异常报警的供电单元)以保证终端继续工作;直至维护人员对供电单元进行更换或维修,一方面保证了终端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终端供电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中的通断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终端包括:供电模块11、通断控制模块14、应用处理模块12、计时模块13、通信模块17、电源管理模块15和升压模块16;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与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端连接;其中,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用于获取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17发送所述身份报警指令;还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还用于判断所述计时模块13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所述通信模块17,用于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将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
所述计时模块13,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具体可以为窄带物联网(NB-IoT)终端。所述终端中设置有供电模块11,所述供电模块11可以为电池,例如锂电池。所述供电模块11设置有身份识别触点,所述身份识别触点与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相连接,以便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获取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例如所述供电模块11的生产厂家、型号、容量、输入/输出参数等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中可预先配置一身份信息集合,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包括至少一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的身份信息为被预判定为正常的身份信息;则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从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识别触点获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后,判断所述身份信息是否包含在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当判定所述身份信息不包含在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时,则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17发送所述身份报警指令。其中,所述身份报警指令具体为供电单元身份报警指令,也即电池身份报警指令。
所述通信模块17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具体为供电单元的身份异常报告,也即电池的身份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可以理解为,当发生网络拥塞、需要同时发送数据、信令和第一异常报告时,优先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通信模块17将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发送至基站,由所述基站经核心网发送至维护终端,以通知维护人员所述供电单元处于异常状态,便于维护人员及时更换或维修所述供电单元。其中,所述维护终端可以为维护人员使用的终端;所述维护终端也可为应用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17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以通知终端已将第一异常报告发送至维护终端;所述通信模块17将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所述计时模块13接收到所述异常指令后启动计时器;同时,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判断所述计时模块13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其中,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预先配置,例如1小时或2小时;在此时间内,维护人员可对终端的供电单元进行更换或维修等操作,通常情况下,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的设定时长以维护人员可以完成供电单元的维护为估算目标。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判断所述计时模块13的计时时间(T)是否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用于判定计时时间未达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正常指令,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还用于判定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
所述计时模块13,用于接收到正常指令时,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还用于接收到异常指令时,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用于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11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供电;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异常指令时,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11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供电。
具体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中的通断控制模块14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获得供电电压(VBAT);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第1端分别与所述升压模块16(DC-DC Booster)和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PMIC)连接;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第2端与接地电容C0连接接地;其中,所述接地电容C0可选用容值较大的电容,例如22皮法或33皮法等。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内存在一开关单元。当接收到正常指令时,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第1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经过所述第1端接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可以正常工作。当接收到异常指令时,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第2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经过所述第2端接地,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得不到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无法正常工作。
具体的,在计时时间T达到时限预设阈值Tmax之前,即T<Tmax时,所述计时模块13将继续发送正常指令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此时,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VBAT将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正常供电给电源管理模块15(PMIC)和升压模块16(DC-DC Booster)等模块,则终端可正常工作。当计时时间T达到时限预设阈值Tmax后,即T≥Tmax时,所述计时模块13将立即发送异常指令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此时,通断控制模块14将立即切断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VBAT与电源管理模块15(PMIC)、升压模块16(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的通路,则终端停止工作,随即进入关机状态。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终端供电单元电量不足等紧急情况下,允许短时间之内临时使用未经认证的其他供电单元(即可能产生身份信息异常报警的供电单元)以保证终端继续工作;直至维护人员对供电单元进行更换或维修,一方面保证了终端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终端供电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具体可参照图1所示,所述终端包括:供电模块11、通断控制模块14、应用处理模块12、计时模块13、通信模块17、电源管理模块15和升压模块16;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与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端连接;其中,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用于获取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17发送所述身份报警指令;还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还用于判断所述计时模块13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所述通信模块17,用于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将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
所述计时模块13,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还用于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正常状态时,生成正常指令,向所述计时模块13发送所述正常指令;
所述计时模块13,还用于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14;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用于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11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供电。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具体可以为窄带物联网(NB-IoT)终端。所述终端中设置有供电模块11,所述供电模块11可以为电池,例如锂电池。所述供电模块11设置有身份识别触点,所述身份识别触点与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相连接,以便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获取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例如所述供电模块11的生产厂家、型号、容量、输入/输出参数等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中可预先配置一身份信息集合,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包括至少一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的身份信息为被预判定为正常的身份信息;则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从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识别触点获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后,判断所述身份信息是否包含在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当判定所述身份信息不包含在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时,则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相应的,当判定所述身份信息包含在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时,则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正常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17发送所述身份报警指令。其中,所述身份报警指令具体为供电单元身份报警指令,也即电池身份报警指令。
所述通信模块17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具体为供电单元的身份异常报告,也即电池的身份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可以理解为,当发生网络拥塞、需要同时发送数据、信令和第一异常报告时,优先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通信模块17将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发送至基站,由所述基站经核心网发送至维护终端,以通知维护人员所述供电单元处于异常状态,便于维护人员及时更换或维修所述供电单元。其中,所述维护终端可以为维护人员使用的终端;所述维护终端也可为应用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17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以通知终端已将第一异常报告发送至维护终端;所述通信模块17将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所述计时模块13接收到所述异常指令后启动计时器;同时,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判断所述计时模块13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其中,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预先配置,例如1小时或2小时;在此时间内,维护人员可对终端的供电单元进行更换或维修等操作,通常情况下,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的设定时长以维护人员可以完成供电单元的维护为估算目标。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判断所述计时模块13的计时时间(T)是否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用于判定计时时间未达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正常指令,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还用于判定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
所述计时模块13,用于接收到正常指令时,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还用于接收到异常指令时,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用于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11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供电;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异常指令时,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11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供电。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获得供电电压(VBAT);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第1端分别与所述升压模块16(DC-DCBooster)和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PMIC)连接;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第2端与接地电容C0连接接地;其中,所述接地电容C0可选用容值较大的电容,例如22皮法或33皮法等。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内存在一开关单元。当接收到正常指令时,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第1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经过所述第1端接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可以正常工作。当接收到异常指令时,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第2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经过所述第2端接地,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得不到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无法正常工作。
具体的,在计时时间T达到时限预设阈值Tmax之前,即T<Tmax时,所述计时模块13将继续发送正常指令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此时,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VBAT将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正常供电给电源管理模块15(PMIC)和升压模块16(DC-DC Booster)等模块,则终端可正常工作。当计时时间T达到时限预设阈值Tmax后,即T≥Tmax时,所述计时模块13将立即发送异常指令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此时,通断控制模块14将立即切断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VBAT与电源管理模块15(PMIC)、升压模块16(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的通路,则终端停止工作,随即进入关机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确定所述供电单元的身份信息处于正常状态时,生成正常指令,向所述计时模块13发送所述正常指令;所述计时模块13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不启动计时流程,向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发送正常指令;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基于所述正常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参考图2所示,控制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第1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经过所述第1端接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可以正常工作。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终端供电单元电量不足等紧急情况下,允许短时间之内临时使用未经认证的其他供电单元(即可能产生身份信息异常报警的供电单元)以保证终端继续工作;直至维护人员对供电单元进行更换或维修,一方面保证了终端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终端供电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具体可参照图1所示,所述终端包括:供电模块11、通断控制模块14、应用处理模块12、计时模块13、通信模块17、电源管理模块15和升压模块16;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与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端连接;其中,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用于获取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17发送所述身份报警指令;还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还用于判断所述计时模块13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所述通信模块17,用于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将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
所述计时模块13,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还用于监测所述供电模块11的温度,当监测的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生成过热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17发送所述过热报警指令;
所述通信模块17,还用于基于所述过热报警指令生成第二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异常报告;所述第二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具体可以为窄带物联网(NB-IoT)终端。所述终端中设置有供电模块11,所述供电模块11可以为电池,例如锂电池。所述供电模块11设置有身份识别触点,所述身份识别触点与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相连接,以便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获取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例如所述供电模块11的生产厂家、型号、容量、输入/输出参数等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中可预先配置一身份信息集合,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包括至少一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的身份信息为被预判定为正常的身份信息;则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从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识别触点获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后,判断所述身份信息是否包含在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当判定所述身份信息不包含在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时,则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17发送所述身份报警指令。其中,所述身份报警指令具体为供电单元身份报警指令,也即电池身份报警指令。
所述通信模块17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具体为供电单元的身份异常报告,也即电池的身份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可以理解为,当发生网络拥塞、需要同时发送数据、信令和第一异常报告时,优先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通信模块17将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发送至基站,由所述基站经核心网发送至维护终端,以通知维护人员所述供电单元处于异常状态,便于维护人员及时更换或维修所述供电单元。其中,所述维护终端可以为维护人员使用的终端;所述维护终端也可为应用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17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以通知终端已将第一异常报告发送至维护终端。所述通信模块17将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所述计时模块13接收到所述异常指令后启动计时器;同时,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判断所述计时模块13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其中,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预先配置,例如1小时或2小时;在此时间内,维护人员可对终端的供电单元进行更换或维修等操作,通常情况下,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的设定时长以维护人员可以完成供电单元的维护为估算目标。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判断所述计时模块13的计时时间(T)是否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用于判定计时时间未达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正常指令,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还用于判定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
所述计时模块13,用于接收到正常指令时,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还用于接收到异常指令时,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用于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11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供电;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异常指令时,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11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供电。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获得供电电压(VBAT);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第1端分别于所述升压模块16(DC-DCBooster)和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PMIC)连接;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第2端与接地电容C0连接接地;其中,所述接地电容C0可选用容值较大的电容,例如22皮法或33皮法等。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内存在一开关单元。当接收到正常指令时,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第1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经过所述第1端接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可以正常工作。当接收到异常指令时,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第2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经过所述第2端接地,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得不到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无法正常工作。
具体的,在计时时间T达到时限预设阈值Tmax之前,即T<Tmax时,所述计时模块13将继续发送正常指令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此时,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VBAT将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正常供电给电源管理模块15(PMIC)和升压模块16(DC-DC Booster)等模块,则终端可正常工作。当计时时间T达到时限预设阈值Tmax后,即T≥Tmax时,所述计时模块13将立即发送异常指令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此时,通断控制模块14将立即切断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VBAT与电源管理模块15(PMIC)、升压模块16(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的通路,则终端停止工作,随即进入关机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11还设置有温度触点,所述温度触点与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相连接,以便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获取所述供电模块11的温度。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监测到所述供电模块11的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生成过热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17发送所述过热报警指令;所述过热报警指令具体为供电单元过热报警指令,也即电池过热报警指令。所述通信模块17基于所述过热报警指令生成第二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处于高优先级的第二异常报告,由所述基站经核心网发送至维护终端,以通知维护人员所述供电单元的温度处于异常状态,便于维护人员及时更换或维修所述供电单元。其中,所述维护终端可以为维护人员使用的终端;所述维护终端也可为应用服务器。可以理解为,当发生网络拥塞、需要同时发送数据、信令和第二异常报告时,优先发送所述第二异常报告。其中,所述第二异常报告具体为供电单元的温度异常报告,也即电池的温度异常报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通信模块17,还用于接收基站的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将所述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切断指令,将所述切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还用于基于所述切断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11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供电。
具体的,所述通信模块17接收到基站的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以通知终端已将第二异常报告发送至维护终端。所述通信模块17将所述的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基于所述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切断指令,将所述切断指令直接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内的开关单元的状态。具体的,可参照图2所示,所述切换指令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开关单元与所述第2端连接,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与所述第2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经过所述第2端接地,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得不到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无法正常工作。这样,避免由于电池过热导致电池发生自燃、爆炸等危险状况或者由于电池温度过高对终端内的其他元器件造成损害。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终端供电单元电量不足等紧急情况下,允许短时间之内临时使用未经认证的其他供电单元(即可能产生身份信息异常报警的供电单元)以保证终端继续工作;直至维护人员对供电单元进行更换或维修,保证了终端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以及终端供电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监控供电单元的温度,当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立即通过基站以及核心网上报给维护终端,通过维护终端远程切断终端的供电,使终端立即进入关机状态,保证了终端供电的安全性。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具体可参照图1所示;所述终端包括:供电模块11、通断控制模块14、应用处理模块12、计时模块13、通信模块17、电源管理模块15和升压模块16;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与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端连接;其中,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用于获取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17发送所述身份报警指令;还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还用于判断所述计时模块13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所述通信模块17,用于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将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
所述计时模块13,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
所述通信模块17,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的时限延长指令,将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
相应的,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还用于接收到所述时限延长指令时,将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
所述计时模块13,还用于接收到所述时限延长指令时,将所述计时器设置的时限预设阈值延长预设时限步长。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具体可以为窄带物联网(NB-IoT)终端。所述终端中设置有供电模块11,所述供电模块11可以为电池,例如锂电池。所述供电模块11设置有身份识别触点,所述身份识别触点与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相连接,以便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获取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例如所述供电模块11的生产厂家、型号、容量、输入/输出参数等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中可预先配置一身份信息集合,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包括至少一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的身份信息为被预判定为正常的身份信息;则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从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识别触点获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身份信息后,判断所述身份信息是否包含在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当判定所述身份信息不包含在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时,则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17发送所述身份报警指令。其中,所述身份报警指令具体为供电单元身份报警指令,也即电池身份报警指令。
所述通信模块17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具体为供电单元的身份异常报告,也即电池的身份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可以理解为,当发生网络拥塞、需要同时发送数据、信令和第一异常报告时,优先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通信模块17将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发送至基站,由所述基站经核心网发送至维护终端,以通知维护人员所述供电单元处于异常状态,便于维护人员及时更换或维修所述供电单元。其中,所述维护终端可以为维护人员使用的终端;所述维护终端也可为应用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17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以通知终端已将第一异常报告发送至维护终端;所述通信模块17将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所述计时模块13接收到所述异常指令后启动计时器;同时,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判断所述计时模块13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其中,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预先配置,例如1小时或2小时;在此时间内,维护人员可对终端的供电单元进行更换或维修等操作,通常情况下,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的设定时长以维护人员可以完成供电单元的维护为估算目标。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判断所述计时模块13的计时时间(T)是否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用于判定计时时间未达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正常指令,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还用于判定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13;
所述计时模块13,用于接收到正常指令时,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还用于接收到异常指令时,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用于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11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供电;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异常指令时,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11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供电。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获得供电电压(VBAT);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第1端分别于所述升压模块16(DC-DCBooster)和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PMIC)连接;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第2端与接地电容C0连接接地。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内存在一开关单元。当接收到正常指令时,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第1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经过所述第1端接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可以正常工作。当接收到异常指令时,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第2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的一端经过所述第2端接地,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所述升压模块16得不到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无法正常工作。
具体的,在计时时间T达到时限预设阈值Tmax之前,即T<Tmax时,所述计时模块13将继续发送正常指令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此时,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VBAT将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正常供电给电源管理模块15(PMIC)和升压模块16(DC-DC Booster)等模块,则终端可正常工作。当计时时间T达到时限预设阈值Tmax后,即T≥Tmax时,所述计时模块13将立即发送异常指令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此时,通断控制模块14将立即切断供电模块11的输出电压VBAT与电源管理模块15(PMIC)、升压模块16(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的通路,则终端停止工作,随即进入关机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17向基站发送第一异常报告后,所述基站经核心网将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发送至维护终端以通知维护人员所述供电单元处于异常状态,便于维护人员及时更换或维修所述供电单元。所述维护人员评估当前情况认为在时限预设阈值(Tmax)的范围内完成供电单元的维护操作的可能性较低或希望延长计时时限时,则通过维护终端经核心网向基站发送时限延长指令,所述基站将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终端的通信模块17,即所述通信模块17接收到所述基站的时限延长指令;将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接收到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后,向所述计时模块13发送时限延长指令。所述计时模块13每接收到一次时限延长指令,所述时限预设阈值延长一个预设时限步长。例如,所述时限预设阈值为Tmax,所述预设时限步长为Ts;则更新后的时限预设阈值可以表示为:Tmax’=Tmax+Ts*N;其中,所述预设时限步长为Ts可以为任何正数,一般可设置Ts=1小时。其中,N=[0,1,2,3,……],表示接收到的时限延长指令的次数。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通信模块17,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的通断指令,将所述通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还用于基于所述通断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和与所述升压模块16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维护人员若评估当前情况需要对终端的供电单元进行远程的通断操作时,也可通过维护终端经核心网向基站发送通断指令;所述基站将所述通断指令发送至所述终端的通信模块17,即所述通信模块17接收到所述基站的通断指令。所述通信模块17直接将所述通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使得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内部的开关单元接通或断开,以实现维护人员远程操作终端的开机或关机操作。
这里,所述通断指令可以包括导通指令和切断指令。以图2所示为例,当通断控制模块14接收到导通指令时,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VBAT)将通过通断控制模块14与电源管理模块15(PMIC)和升压模块16(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形成正常通路,VBAT给电源管理模块15(PMIC)和升压模块16(DC-DC Booster)等模块开始正常供电;随后,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给应用处理模块12发送一条导通确认指令,当所述应用处理模块12接收到所述导通确认指令后,将发送正常指令给计时模块13,所述计时模块13接收到正常指令后不会启动计时流程,且发送正常指令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则终端可以恢复正常工作。
当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接收到切断指令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14将切断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VBAT与电源管理模块15(PMIC)和升压模块16(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的通路,VBAT无法继续再给电源管理模块15(PMIC)和升压模块16(DC-DC Booster)等模块供电,则终端停止工作,随即进入关机状态。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终端供电单元电量不足等紧急情况下,允许短时间之内临时使用未经认证的其他供电单元(即可能产生身份信息异常报警的供电单元)以保证终端继续工作;直至维护人员对供电单元进行更换或维修,保证了终端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以及终端供电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所述终端中的应用处理模块12和电源管理模块15,在实际应用中均可由所述终端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所述终端中的供电模块11,在实际应用中可由所述终端中的电池实现;所述终端中的通信模块17,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通信模组(包含:基础通信套件、操作系统、通信模块17、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等)及收发天线实现;所述终端中的通断控制模块14,在实际应用中可由所述终端中的开关或开关电路实现;所述终端中的升压模块16,在实际应用中可由所述终端中的升压器或升压电路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中的供电单元具有身份识别触点。对于没有身份识别触点的供电单元,一旦终端的应用处理模块监测到终端发生了关机重启动作,则后续处理流程等同于应用处理模块的识别出供电单元的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的处理操作流程。直至所述终端接收到维护人员发送的远程导通指令,所述终端才能够恢复正常工作。所述的维护人员发送的远程导通指令,可以为一组能够标识供电模块11正常身份的信息(包括:数字、字母等),该信息经业务平台确认为合法正常身份信息后,核心网通过基站向终端发送导通指令;反之,若维护人员发送的这组标识供电模块11身份的信息未能被业务平台确认为合法正常身份信息,则核心网通过基站向终端发送切断指令。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的核心网网元为C-SGN(CIoT Serving Gateway Node),所述C-SGN由现有网络架构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服务网关(S-GW,ServingGateWay)、PDN网关(P-GW,PDN GateWay)三者合一形成,即用户面和控制面网元合一,以减少核心网内部网元间信令。具体的,终端的异常报告(包括第一异常报告和第二异常报告)通过基站发送至窄带物联网核心网(C-SGN),再由C-SGN发送至数据信息交换中心,例如服务创建执行功能(SCEF,Service Creation Execution Function)或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再经由数据信息交换中心发送至业务平台的应用服务器(AS);再由业务平台将接收到的异常报告进行解码,解码后的维护指令将以语音或文字的形式通知维护人员,由维护人员对电池进行检修或更换。另一方面,维护人员的延长指令/通断指令由业务平台进行编码,编码后经由数据信息交换中心发送至C-SGN,再由C-SGN通过基站发送至终端。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供电模块、通断控制模块、应用处理模块、计时模块、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升压模块。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
步骤402: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
步骤403: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基于所述异常指令使能计时单元启动计时器。
步骤404:判断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具体可以为窄带物联网(NB-IoT)终端。所述终端中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可以为电池,例如锂电池。所述供电模块设置有身份识别触点,所述身份识别触点与所述应用处理模块相连接,以便所述应用处理模块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身份信息。所述供电模块的身份信息例如所述供电模块的生产厂家、型号、容量、输入/输出参数等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中可预先配置一身份信息集合,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包括至少一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的身份信息为被预判定为正常的身份信息;则所述应用处理模块从所述供电模块的身份识别触点获得所述供电模块的身份信息后,判断所述身份信息是否包含在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当判定所述身份信息不包含在所述身份信息集合中时,则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处理模块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所述身份报警指令。其中,所述身份报警指令具体为供电单元身份报警指令,也即电池身份报警指令。
所述通信模块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具体为供电单元的身份异常报告,也即电池的身份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可以理解为,当发生网络拥塞、需要同时发送数据、信令和第一异常报告时,优先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发送至基站,由所述基站经核心网发送至维护终端,以通知维护人员所述供电单元处于异常状态,便于维护人员及时更换或维修所述供电单元。其中,所述维护终端可以为维护人员使用的终端;所述维护终端也可为应用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以通知终端已将第一异常报告发送至维护终端;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接收到所述异常指令后启动计时器;同时,所述应用处理模块判断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其中,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预先配置,例如1小时或2小时;在此时间内,维护人员可对终端的供电单元进行更换或维修等操作,通常情况下,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的设定时长以维护人员可以完成供电单元的维护为估算目标。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处理模块判断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T)是否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Tmax);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包括:
当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未达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正常指令,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正常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或者,
当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异常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的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获得供电电压(VBAT);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的第1端分别于所述升压模块(DC-DC Booster)和所述电源管理模块(PMIC)连接;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的第2端与接地电容C0连接接地;其中,所述接地电容C0可选用容值较大的电容,例如22皮法或33皮法等。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内存在一开关单元。当接收到正常指令时,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第1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的一端经过所述第1端接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可以正常工作。当接收到异常指令时,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第2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的一端经过所述第2端接地,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得不到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无法正常工作。
具体的,在计时时间T达到时限预设阈值Tmax之前,即T<Tmax时,所述计时模块将继续发送正常指令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此时,供电模块的输出电压VBAT将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正常供电给电源管理模块(PMIC)和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则终端可正常工作。当计时时间T达到时限预设阈值Tmax后,即T≥Tmax时,所述计时模块将立即发送异常指令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此时,通断控制模块将立即切断供电模块的输出电压VBAT与电源管理模块(PMIC)、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的通路,则终端停止工作,随即进入关机状态。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供供电模块、通断控制模块、应用处理模块、计时模块、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升压模块。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身份信息。
步骤502: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
步骤503: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基于所述异常指令使能计时单元启动计时器。
步骤504:判断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步骤505: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正常状态时,生成正常指令,向所述计时模块发送所述正常指令。
步骤506:所述计时模块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
步骤507: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正常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区别于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确定所述供电单元的身份信息处于正常状态时,生成正常指令,向所述计时模块发送所述正常指令;所述计时模块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不启动计时流程,向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发送正常指令;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正常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参考图2所示,控制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第1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的一端经过所述第1端接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可以正常工作。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供电模块、通断控制模块、应用处理模块、计时模块、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升压模块。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
步骤602: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
步骤603: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基于所述异常指令使能计时单元启动计时器。
步骤604:判断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步骤605:监测所述供电模块的温度;当所述供电模块的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生成过热报警指令。
步骤606:基于所述过热报警指令生成第二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所述第二异常报告;所述第二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
区别于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还设置有温度触点,所述温度触点与所述应用处理模块相连接,以便所述应用处理模块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温度。所述应用处理模块监测到所述供电模块的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生成过热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所述过热报警指令;所述过热报警指令具体为供电单元过热报警指令,也即电池过热报警指令。所述通信模块基于所述过热报警指令生成第二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处于高优先级的第二异常报告,由所述基站经核心网发送至维护终端,以通知维护人员所述供电单元的温度处于异常状态,便于维护人员及时更换或维修所述供电单元。其中,所述维护终端可以为维护人员使用的终端;所述维护终端也可为应用服务器。可以理解为,当发生网络拥塞、需要同时发送数据、信令和第二异常报告时,优先发送所述第二异常报告。其中,所述第二异常报告具体为供电单元的温度异常报告,也即电池的温度异常报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步骤606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607:接收基站的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基于所述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切断指令,将所述切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
步骤608: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切断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具体的,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基站的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以通知终端已将第二异常报告发送至维护终端。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的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切断指令,将所述切断指令直接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内的开关单元的状态。具体的,可参照图2所示,所述切换指令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的开关单元与所述第2端连接,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2端连接,使得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电压通过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的一端经过所述第2端接地,使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得不到正常供电,从而使得终端无法正常工作。这样,避免由于电池过热导致电池发生自燃、爆炸等危险状况或者由于电池温度过高对终端内的其他元器件造成损害。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供电模块、通断控制模块、应用处理模块、计时模块、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升压模块。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701: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身份信息。
步骤702: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
步骤703: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
步骤704: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发送使能所述计时模块启动计时器。
步骤705:判断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706;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707。
步骤706:生成正常指令,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正常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步骤707: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异常指令时,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步骤708:接收所述基站的时限延长指令,将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
步骤709:计时模块将所述计时器设置的时限预设阈值延长预设时限步长,进一步执行步骤705。
区别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向基站发送第一异常报告后,所述基站经核心网将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发送至维护终端以通知维护人员所述供电单元处于异常状态,便于维护人员及时更换或维修所述供电单元。所述维护人员评估当前情况认为在时限预设阈值(Tmax)的范围内完成供电单元的维护操作的可能性较低或希望延长计时时限时,则通过维护终端经核心网向基站发送时限延长指令,所述基站将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终端的通信模块,即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基站的时限延长指令;将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处理模块接收到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后,向所述计时模块发送时限延长指令。所述计时模块每接收到一次时限延长指令,所述时限预设阈值延长一个预设时限步长。例如,所述时限预设阈值为Tmax,所述预设时限步长为Ts;则更新后的时限预设阈值可以表示为:Tmax’=Tmax+Ts*N;其中,所述预设时限步长为Ts可以为任何正数,一般可设置Ts=1小时。其中,N=[0,1,2,3,……],表示接收到的时限延长指令的次数。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基站的通断指令,将所述通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通断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维护人员若评估当前情况需要对终端的供电单元进行远程的通断操作时,也可通过维护终端经核心网向基站发送通断指令;所述基站将所述通断指令发送至所述终端的通信模块,即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基站的通断指令。所述通信模块直接将所述通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使得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内部的开关单元接通或断开,以实现维护人员远程操作终端的开机或关机操作。
这里,所述通断指令可以包括导通指令和切断指令。以图2所示为例,当通断控制模块接收到导通指令时,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VBAT)将通过通断控制模块与电源管理模块(PMIC)和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形成正常通路,VBAT给电源管理模块(PMIC)和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开始正常供电;随后,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给应用处理模块发送一条导通确认指令,当所述应用处理模块接收到所述导通确认指令后,将发送正常指令给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接收到正常指令后不会启动计时流程,且发送正常指令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则终端可以恢复正常工作。
当所述通断控制模块接收到切断指令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将切断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VBAT与电源管理模块(PMIC)和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的通路,VBAT无法继续再给电源管理模块(PMIC)和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供电,则终端停止工作,随即进入关机状态。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供电模块、通断控制模块、应用处理模块、计时模块、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其中,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所述身份报警指令;还用于基于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将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
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处理模块,用于判定计时时间未达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正常指令,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还用于判定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
所述计时模块,用于接收到正常指令时,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还用于接收到异常指令时,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启动计时器;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异常指令时,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正常状态时,生成正常指令,向所述计时模块发送所述正常指令;
所述计时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正常指令后,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处理模块,还用于监测所述供电模块的温度,当监测的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生成过热报警指令,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所述过热报警指令;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过热报警指令生成第二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异常报告;所述第二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基站的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将所述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切断指令,将所述切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切断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的时限延长指令,将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所述应用处理模块;
所述应用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
所述计时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所述时限延长指令时,将所述计时器设置的时限预设阈值延长预设时限步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的通断指令,将所述通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通断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8.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供电模块、通断控制模块、应用处理模块、计时模块、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异常状态时,生成身份报警指令;
基于所述身份报警指令生成第一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异常报告;所述第一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
接收到所述基站的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基于所述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异常指令,基于所述异常指令使能计时单元启动计时器;
判断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是否达到时限预设阈值;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正常指令或异常指令以控制所述通断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包括:
当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未达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正常指令,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正常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或者,
当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达到所述时限预设阈值时,生成异常指令,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异常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处于正常状态时,生成正常指令,向所述计时模块发送所述正常指令;
所述计时模块将所述正常指令发送至通断控制模块;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正常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连通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监测所述供电模块的温度;
当所述供电模块的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生成过热报警指令;
基于所述过热报警指令生成第二异常报告,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异常报告;所述第二异常报告处于高优先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基站的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基于所述第二异常报告确认接收指令生成切断指令,将所述切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切断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不能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升压模块供电。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基站的时限延长指令,将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所述计时模块;
所述计时模块基于所述时限延长指令启动计时器,以及将所述计时器设置的时限预设阈值延长预设时限步长。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基站的通断指令,将所述通断指令发送至所述通断控制模块;
所述通断控制模块基于所述通断指令控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与所述升压模块之间的通路的状态。
CN201610213020.6A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272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3020.6A CN107272863B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3020.6A CN107272863B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2863A CN107272863A (zh) 2017-10-20
CN107272863B true CN107272863B (zh) 2020-02-07

Family

ID=60052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13020.6A Active CN107272863B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286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26551Y (zh) * 2008-06-26 2009-04-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蓄电池防盗装置、基站及监控系统
CN102103785A (zh) * 2011-02-22 2011-06-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报警方法、报警系统和终端
CN103246339A (zh) * 2013-04-16 2013-08-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的预警方法和系统
CN203338487U (zh) * 2013-06-04 2013-12-11 湖南微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基站蓄电池监控防盗报警器模块
CN105141756A (zh) * 2015-07-29 2015-12-09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异常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64798A1 (en) * 2012-12-06 2014-06-12 Huawei Devic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off of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26551Y (zh) * 2008-06-26 2009-04-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蓄电池防盗装置、基站及监控系统
CN102103785A (zh) * 2011-02-22 2011-06-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报警方法、报警系统和终端
CN103246339A (zh) * 2013-04-16 2013-08-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的预警方法和系统
CN203338487U (zh) * 2013-06-04 2013-12-11 湖南微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基站蓄电池监控防盗报警器模块
CN105141756A (zh) * 2015-07-29 2015-12-09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异常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2863A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6532B (zh) 适用于工具系统部件的诊断装置和诊断方法
CN103236680B (zh) 电涌保护器智能化保护装置及电涌保护器智能化保护方法
CN104638718A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5109347A (zh) 电动汽车高压上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77806A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376464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CN102263645A (zh) 通信设备中电源管理方法及通信设备中的电源管理系统
CN107809120A (zh) 电池装置、电子装置以及电池装置的保护方法
CN108832686B (zh) 充电回路及充电回路检测方法
JP2008259293A (ja) 二次電池の充電装置
US10629964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nergy storage unit,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performing such a method and energy storage unit with such a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107272863B (zh) 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
CN109412819A (zh) 用于报警设备掉电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64284A (zh) 高压上电中继电器控制的方法
CN106379183A (zh) 一种基于安全链的集成式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安全保护模块
CN101436773B (zh) 一种电动机再起动的方法
CN110600349A (zh) 智能保险丝
CN212811294U (zh) 一种机器人供电管理电路及机器人
CN109921117B (zh) 单体蓄电池在线脉冲活化装置及系统
WO2024093035A1 (zh) 一种移动电池的主从联动扩容方法及装置
GB258476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the condition of power cells of a battery pack
CN112693357A (zh)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的上下电的方法及装置
CN219552629U (zh) 高压互锁检测电路、装置及电池系统
CN113346587B (zh) 隔离分断的方法、装置及供电系统
CN214755603U (zh) 一种电动助力车的电池保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