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66748A - 一种含改性纳米白炭黑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改性纳米白炭黑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66748A
CN107266748A CN201610217837.0A CN201610217837A CN107266748A CN 107266748 A CN107266748 A CN 107266748A CN 201610217837 A CN201610217837 A CN 201610217837A CN 107266748 A CN107266748 A CN 107266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yrene
parts
rubber composition
modified nano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178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66748B (zh
Inventor
徐典宏
马岸桢
赵洪国
丛日新
孟令坤
燕鹏华
郑红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178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667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66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6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66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6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8Ingredients agglomerated by treatment with a binding ag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r the physical arrangement or mixture of the composition
    • B60C1/0016Compositions of the trea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CTREATMENT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RUBBERS
    • C08C1/00Treatment of rubber latex
    • C08C1/14Coagulation
    • C08C1/15Coag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gulant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6Silic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改性纳米白炭黑填充丁苯橡胶的橡胶组合物。该发明采用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对纳米白炭黑进行改性,而后加入乙烯基类酰胺进行封端反应,然后再对芳基乙烯类单体进行预乳化处理与乙烯基类酰胺中的不饱和键发生原位聚合,这样就在纳米白炭黑粒子表面形成一种连接强度好的高分散结构的阻碍层,达到在高温或高剪切作用下能够分离纳米白炭黑粒子,然后与丁苯橡胶胶乳直接混合、凝聚来制备高耐磨、低摩擦、抗湿滑轮胎胎面胶的橡胶组合物。该发明有效地解决在加工过程中纳米白炭黑重新易团聚的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提出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含改性纳米白炭黑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改性纳米白炭黑填充丁苯橡胶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从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合橡胶的预期效果来看,无机粉体粒子的粒径尺寸越小改性的效果也越好,但是在超细无机粉体的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技术难题,即超细粉体随着粒径的减少,比表面积增大,表面能提高,自聚能力更强,越难被橡胶材料混入、浸润和分散。因此超细无机粉体在橡胶中的分散问题,已成为制备高性能橡胶材料的瓶颈。
随着欧盟REACH法规和轮胎标签法案的相继实施,合成橡胶环保化迫在眉睫,再加上浅色制品的需求,白炭黑的应用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纳米二氧化硅俗称白炭黑是橡胶工业中用量仅次于炭黑的第二大补强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白炭黑作为补强填料广泛应用于轮胎胎面配方中,使上述的轮胎胎面要求的“魔鬼三角”性能获得较明显的平衡。但是纳米白炭黑粒径小、比表面大、表面能高、表面又具有大量的羟基,导致纳米白炭黑极易团聚,在与橡胶材料的混合过程中不易分散均匀,这样不但会影响填充改性效果,而且还会损害橡胶材料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有关改性纳米白炭黑填充橡胶材料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偶联剂或表面活性剂、接枝聚合物包覆改性纳米白炭黑粒子表面填充橡胶材料的方法来制备。如:邱权芳(“胶乳共混法”天然橡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控制,2010,海南大学硕士论文)研究例了高性能NR复合材料:采用胶乳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先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MPS)改性纳米二氧化硅(SiO2),再经乳液聚合接枝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得到核壳结构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SiO2-MPS-PMMA)最后将其与用MMA改性的天然胶乳(NR-PMMA)直接共 混,制得天然橡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李文姬等人通过喷雾干燥工艺制备了黏土/白炭黑复合填料,用于替代部分白炭黑,以共同增强溶聚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复合材料。专利CN 101798473A采用多硫硅烷偶联剂改性白炭黑,继而制备白炭黑/炭黑复合填料。专利CN201305854136A通过聚多巴胺改性白炭黑在和橡胶生胶和助剂进行混炼、硫化,制备橡胶组合物。上述方法虽然提高了纳米白炭黑与橡胶基体的相容性,但这些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利用接枝聚合物改性和无机材料表面包覆改性纳米白炭黑时,存在反应耗时较长,能耗较高且对环境污染大,操作复杂等缺点;而利用偶联剂或表面活性剂改性纳米白炭黑时,会导致橡胶材料硫化延迟,引起硫化胶性能降低,需补加硫化剂和促进剂造成加工成本提高,其次是分散稳定性差又易重新发生团聚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改性纳米白炭黑填充丁苯橡胶的橡胶组合物,该橡胶组合物用于轮胎胎面时抗湿滑性好、耐磨性好、滚动阻力低。该发明采用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对纳米白炭黑进行改性,而后加入乙烯基类酰胺进行封端反应,然后再用经过预乳化处理过的芳基乙烯类单体与乙烯基类酰胺中的不饱和键发生原位聚合,这样就在纳米白炭黑粒子表面形成一种连接强度好的高分散结构的阻碍层,达到在高温或高剪切作用下能够分离纳米白炭黑粒子,然后与丁苯橡胶胶乳直接混合、凝聚来制备高性能轮胎胎面胶的橡胶组合物。该发明不仅有效地解决在加工过程中纳米白炭黑重新易团聚的问题,还赋予该组合物高耐磨、低摩擦、抗湿滑的性能。本发明进一步提出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以丁苯橡胶胶乳干基质的质量份计,主要包括以下组份:
(1)丁苯橡胶胶乳(干基质) 100%
(2)改性纳米白炭黑 10~45%
其中,所述改性纳米白炭黑是采用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对纳米白炭黑进行改性,而后加入乙烯基类酰胺进行封端反应,然后再用经过预乳化处理过的芳基乙烯类单体与乙烯基类酰胺中的不饱和键发生原位聚合,这样就在纳米白炭黑粒子表面形成一种连接强度好的高分散结构的阻碍层来制备。白炭黑选自纳米 级的,其粒径为:20~60nm。脂肪族二异氰酸酯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环己基甲烷一4,4'一二异氰酸酯(MDI)、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HTDI)中的一种,优选HTDI。乙烯基类酰胺选自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1-丁烯酰胺、异丁烯酰胺、1-己烯酰胺中的一种,优选甲基丙烯酰胺。芳基乙烯类化合物选自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苯丙烯、乙基苯乙烯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苯乙烯。
所述的丁苯橡胶胶乳是由共轭二烯烃化合物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通过乳液聚合共聚而成。共轭二烯烃化合物为C4类共轭二烯烃化合物。芳基乙烯类化合物可以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苯丙烯、乙基苯乙烯及它们的衍生物。其中丁苯胶乳的固含量20~45%,结合苯乙烯含量15~25%,胶乳粒径50~200nm。
所述的催化剂可以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氨水中的一种,优选氢氧化钠。
本发明所述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可以在凝聚釜中进行,具体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单体预乳化液制备:以芳基乙烯类单体的质量份计,将100份芳基乙烯类单体、1~5份乳化剂、100~200份去离子水、1.0~2.0份缓冲剂、0.01~0.1份引发剂一起放入反应器中,升温至40~60℃时,搅拌反应30~60分钟制备成单体预乳化液。
B.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以纳米白炭黑的质量份计,取100份纳米白炭黑和150~30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聚合釜中搅拌混合10~30min;然后加入4~8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2.0份催化剂,升温至40~50℃,搅拌反应1~2hr,然后再加入2~5份乙烯基类酰胺和0.5~1.0份催化剂反应30~60min后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被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乙烯基类酰胺所包覆的预聚体;最后再加入10~20份单体预乳化液和0.3~1.0份引发剂,反应5.0~8.0hr后加入0.1~0.5份终止剂,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改性后的纳米白炭黑。
(2)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以丁苯胶乳干基质的质量份计, 取100份丁苯胶乳(干基质)和1~4份乳化剂、200~30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10~30min,然后加入10~45份上述改性纳米白炭黑,用缓冲剂调节体系pH值为8~10,升温至50~70℃时,搅拌混合30~60min,然后加入3~6份凝聚剂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
本发明对所采用的乳化剂、凝聚剂、缓冲剂、分子量调节剂、终止剂等均不做特别限定,均可以采用本领域通用的常规助剂,其加入量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干胶的用量可以计算得到的常规用量,本发明也不做特殊限定。
本发明所述的凝聚,采用酸凝聚,该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用,所述的凝聚剂通常为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磷酸、硝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乳化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选自阴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如:选自脂肪酸皂、松香酸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优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本发明所述的缓冲剂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氨水、碳酸氢铵中的一种,优选碳酸氢钠。
本发明首先对纳米白炭黑粒子表面进行功能化改性,在粒子表面形成一种以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中的氰酸酯基(一NCO)为锚固基团,在弱碱性水溶液条件下,与白炭黑粒子表面上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随后加入乙烯基类酰胺对氰酸酯基起到封端作用,防止二异氰酸酯相互自吸而导致白炭黑粒子的粘连,其次是引入不饱和键与芳基乙烯类单体发生共聚反应,这样就在纳米白炭黑粒子表面形成一种以锚固基团一NCO为背和芳基乙烯聚合物为尾的,且通过共价键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的高分散结构(见附图1)。纳米白炭黑粒子的高分散结构是由共价键连接的,由于共价键键能大,有足够的吸附强度。另外,粒子表面含有苯环结构,分子空间位阻效应大,两者相互“协同作用”下,纳米白炭黑粒子在掺混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和高剪切条件下也很难发生脱离。其次,所述改性纳米白炭黑粒子表面上的芳基乙烯类化合物分子链结构与丁苯橡胶相同,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改性纳米白炭黑粒子和丁苯胶乳基体之间有很好的相容性,再无需任何改性就实现了纳米白炭黑粒子在丁苯胶乳中的均匀分散,实现纳米白炭黑粒子以单一的颗粒形态非常稳定地分散到橡胶基 体中,从而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
最后,在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过程中,纳米白炭黑粒子不是通过开炼机和密炼机进行混炼和密炼来加工的,而是直接与丁苯胶乳掺混、凝聚制备。这样避免了胶料在加工中出现的打滑、焦烧、分散不均等问题。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纳米白炭黑粒子表面的高分散结构图。图中1为以芳基乙烯聚合物聚合物链为尾的溶剂化链;2表示以氰酸酯基为锚固点的锚固基团;在图上3表示纳米白炭黑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列举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发明效果,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实施例和对比例所述的“份”均是指质量份。
⑴原料来源:
⑵分析测试方法:
0℃和60℃损耗因子:采用TA公司的DMA Q800型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分析,
选用双悬臂夹具模式。在-150℃~100℃程序升温,升温速率为3℃/min,振幅为10μm,测试频率分别为1Hz、5Hz、10Hz,动态力1N。
炭黑分散度:执行标准GB/T6030-1985中方法。
阿克隆磨耗体积;执行标准GB/T 25262-2010中方法。
实施例1
(1)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单体预乳化液的制备:以苯乙烯的质量份计,将100份苯乙烯、1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0份去离子水、1.2份碳酸钠、0.01份过硫酸钾一起放入反应器中,升温至45℃时,搅拌反应30分钟制备成苯乙烯预乳化液a。
b.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以纳米白炭黑的质量份计,取100份纳米白炭黑和15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聚合釜中搅拌混合10min;然后加入4份HTDI、1.0份氢氧化钠,升温至40℃,搅拌反应1hr,然后再加入2份甲基丙烯酰胺和0.5份氢氧化钠反应30min后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被HTDI和甲基丙烯酰胺所包覆的预聚体;最后再加入10份苯乙烯预乳化液a和0.3份过硫酸钾,反应5.0hr后加入0.1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改性纳米白炭黑。
(2)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以丁苯胶乳SBR1500(干基质)的质量份计,取100份丁苯胶乳SBR1500和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2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15min,然后加入10份改性纳米白炭黑,用碳酸氢钠调节体系pH值为8.5,升温至60℃时,搅拌混合30min,然后加入3份盐酸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经硫化制成标准试样,测试性能见表1。
实施例2
(1)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同实施例1。
(2)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以丁苯胶乳SBR1500(干基质)的质量份计,取100份丁苯胶乳SBR1500和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3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15min,然后加入15份改性纳米白炭黑,用碳酸氢钠调节体系pH值为8.3,升温至60℃时,搅拌混合30min,然后加入4份盐酸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轮胎胎面用丁苯橡 胶组合物。取样分析:经硫化制成标准试样,测试性能见表1。
实施例3
(1)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同实施例1。
(2)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以丁苯胶乳SBR1500(干基质)的质量份计,取100份丁苯胶乳SBR1500和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4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20min,然后加入25份改性纳米白炭黑,用碳酸氢钠调节体系pH值为8.7,升温至60℃时,搅拌混合50min,然后加入4.5份盐酸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经硫化制成标准试样,测试性能见表1。
实施例4
(1)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单体预乳化液的制备:以苯乙烯的质量份计,将100份苯乙烯、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0份去离子水、1.4份碳酸钠、0.04份过硫酸钾一起放入反应器中,升温至50℃时,搅拌反应40分钟制备成苯乙烯预乳化液b。
b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以纳米白炭黑的质量份计,取100份纳米白炭黑和23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聚合釜中搅拌混合20min;然后加入6.0份HTDI、1.4份氢氧化钠,升温至47℃,搅拌反应1.5hr,然后再加入3.5份甲基丙烯酰胺和0.7份氢氧化钠反应40min后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被HTDI和甲基丙烯酰胺所包覆的预聚体;最后再加入15份苯乙烯预乳化液b和0.5份过硫酸钾,反应7hr后加入0.3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改性纳米白炭黑。
(2)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以丁苯胶乳SBR1500(干基质)的质量份计,取100份丁苯胶乳SBR1500和3.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6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20min,然后加入35份改性纳米白炭黑,用碳酸氢钠调节体系pH值为8.9,升温至60℃时,搅拌混合40min,然后加入5.0份盐酸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经硫化制成标准试样,测试性能见表1。
实施例5
(1)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同实施例4。
(2)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以丁苯胶乳SBR1500(干基质) 的质量份计,取100份丁苯胶乳SBR1500和4.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7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20min,然后加入40份改性纳米白炭黑,用碳酸氢钠调节体系pH值为8.3,升温至65℃时,搅拌混合55min,然后加入5.0份盐酸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经硫化制成标准试样,测试性能见表1。
实施例6
(1)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单体预乳化液的制备:以α-甲基苯乙烯的质量份计,将100份α-甲基苯乙烯、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0份去离子水、2.0份碳酸钠、0.1份过硫酸钾一起放入反应器中,升温至60℃时,搅拌反应60分钟制备成α-甲基苯乙烯预乳化液c。
b.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以纳米白炭黑的质量份计,取100份纳米白炭黑和30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聚合釜中搅拌混合30min;然后加入8份HDI、2.0份氢氧化钠,升温至50℃,搅拌反应2.0hr,然后再加入5.0份丙烯酰胺和1.0份氢氧化钠反应60min后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被HDI和丙烯酰胺所包覆的预聚体;最后再加入20份α-甲基苯乙烯预乳化液c和1.0份过硫酸钾,反应8hr后加入0.5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改性纳米白炭黑。
(2)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以丁苯胶乳SBR1712(干基质)的质量份计,取100份丁苯胶乳SBR1712和4.9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9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30min,然后加入45份改性纳米白炭黑,用碳酸氢钠调节体系pH值为9.1,升温至65℃时,搅拌混合60min,然后加入3.2份硫酸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经硫化制成标准试样,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1
(1)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同实施例1。
(2)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加入量为7份,即:取100份丁苯胶乳SBR1500(干基质)和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2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15min,然后加入7份改性纳米白炭黑,用碳酸氢钠调节体系 pH值为8.5,升温至60℃时,搅拌混合30min,然后加入3份盐酸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经硫化制成标准试样,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2
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改性纳米白炭黑,而是加入未改性的纳米白炭黑,其加入量为15份,即:取100份丁苯胶乳SBR1500(干基质)和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3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15min,然后加入15份未改性纳米白炭黑,用碳酸氢钠调节体系pH值为8.3,升温至60℃时,搅拌混合30min,然后加入4份盐酸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经硫化制成标准试样,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3
(1)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单体预乳化液的制备:同实施例1
b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甲基丙烯酰胺的加入量为1.0份,即:取100份纳米白炭黑和15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聚合釜中搅拌混合10min;然后加入4份HTDI、1.0份氢氧化钠,升温至40℃,搅拌反应1hr,然后再加入1.0份甲基丙烯酰胺和0.5份氢氧化钠反应30min后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被HTDI和甲基丙烯酰胺所包覆的预聚体;最后再加入10份苯乙烯预乳化液a和0.3份过硫酸钾,反应5.0hr后加入0.1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改性纳米白炭黑a。
(2)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改性纳米白炭黑,而是加入改性纳米白炭黑a,其加入量为25份,即:取100份丁苯胶乳SBR1500(干基质)和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4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20min,然后加入25份改性纳米白炭黑a,用碳酸氢钠调节体系pH值为8.7,升温至60℃时,搅拌混合50min,然后加入4.5份盐酸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经硫化制成标准试样,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4
(1)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苯乙烯预乳化液b,即:取100份纳米白炭黑和23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聚合釜中搅拌混合20min;然后加入6.0份HTDI、1.4份氢氧化钠,升温至47℃,搅拌反应1.5hr,然后再加入3.5份甲基丙烯酰胺和0.7份氢氧化钠反应40min后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被HTDI和甲基丙烯酰胺所包覆的预聚体;最后再加入0.5份过硫酸钾,反应7hr后加入0.3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改性纳米白炭黑b。
(2)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改性纳米白炭黑,而是加入改性纳米白炭黑b,其加入量为35份,即:取100份丁苯胶乳SBR1500(干基质)和3.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6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20min,然后加入35份改性纳米白炭黑b,用碳酸氢钠调节体系pH值为8.9,升温至60℃时,搅拌混合40min,然后加入5.0份盐酸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经硫化制成标准试样,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5
(1)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单体预乳化液的制备:同实施例4。
b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原位聚合过程中不加引发剂过硫酸钾,苯乙烯预乳化液b只是对白炭黑粒子表面进行涂覆,即:取100份纳米白炭黑和23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聚合釜中搅拌混合20min;然后加入6.0份HTDI、1.4份氢氧化钠,升温至47℃,搅拌反应1.5hr,然后再加入3.5份甲基丙烯酰胺和0.7份氢氧化钠反应40min后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被HTDI和甲基丙烯酰胺所包覆的预聚体;最后再加入15份苯乙烯预乳化液b,反应7hr后加入0.3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改性纳米白炭黑c。
(2)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改性纳米白炭黑,而是加入改性纳米白炭黑c,其加入量为40份,即:取100份丁苯胶乳SBR1500(干基质)和4.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7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20min,然后加入40 份改性纳米白炭黑c,用碳酸氢钠调节体系pH值为8.3,升温至65℃时,搅拌混合55min,然后加入5.0份盐酸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经硫化制成标准试样,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6
(1)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同实施例6。
(2)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加入量为3份,即:取100份丁苯胶乳SBR1712(干基质)和4.9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9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30min,然后加入3份改性纳米白炭黑,用碳酸氢钠调节体系pH值为9.1,升温至65℃时,搅拌混合60min,然后加入3.2份硫酸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经硫化制成标准试样,测试性能见表1。
表1轮胎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性能
由表1可知:实施例的0℃tanδ比对比例高,说明用于轮胎制备的抗湿滑 性能好;实施例的60℃损耗因子(tanδ)和磨耗体积都比对比例低,说明用于轮胎制备的滚动阻力低、耐磨性好。

Claims (19)

1.一种含改性纳米白炭黑的橡胶组合物,以丁苯橡胶胶乳干基质的质量份计,主要包括以下组份:
(1)丁苯橡胶胶乳 100%
(2)改性纳米白炭黑 10~45%
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白炭黑是采用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对纳米白炭黑进行改性,而后加入乙烯基类酰胺进行封端反应,然后再用经过预乳化处理过的芳基乙烯类单体与乙烯基类酰胺中的不饱和键发生原位聚合制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白炭黑的粒径为:20~60nm。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二异氰酸酯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一4,4'一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二异氰酸酯是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酰胺选自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1-丁烯酰胺、异丁烯酰胺、1-己烯酰胺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酰胺是甲基丙烯酰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基乙烯类化合物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苯丙烯、乙基苯乙烯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基乙烯类化合物是苯乙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苯橡胶胶乳是由共轭二烯烃化合物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通过乳液聚合共聚而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轭二烯烃化合物为C4类共轭二烯烃化合物。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基乙烯类化合物选自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苯丙烯、乙基苯乙烯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一种。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苯橡胶胶乳的固含量为20~45%,结合苯乙烯含量为15~25%,胶乳粒径为50~200nm。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12之一所述的橡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以丁苯胶乳干基质的质量份计,取100份丁苯胶乳干基质和1~4份乳化剂、200~30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10~30min;
⑵在凝聚釜中加入10~45份所述改性纳米白炭黑,用缓冲剂调节体系pH值为8~10,升温至50~70℃时,搅拌混合30~60min;
⑶在凝聚釜中加入3~6份凝聚剂进行凝聚,最后经洗涤、脱水、干燥、压块制得所述橡胶组合物。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聚剂为盐酸、硫酸、磷酸、硝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阴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脂肪酸皂、松香酸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剂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氨水、碳酸氢铵中的一种。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CN201610217837.0A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含改性纳米白炭黑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266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7837.0A CN107266748B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含改性纳米白炭黑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7837.0A CN107266748B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含改性纳米白炭黑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6748A true CN107266748A (zh) 2017-10-20
CN107266748B CN107266748B (zh) 2019-01-18

Family

ID=60052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17837.0A Active CN107266748B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含改性纳米白炭黑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66748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3045A (zh) * 2018-10-18 2020-04-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高分散型橡胶填料纳米白炭黑的改性方法
CN111073349A (zh) * 2018-10-18 2020-04-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橡胶填料用高分散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CN111073048A (zh) * 2018-10-18 2020-04-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散橡胶填料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CN111073050A (zh) * 2018-10-18 2020-04-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高分散橡胶填料用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CN111073079A (zh) * 2018-10-18 2020-04-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湿滑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9069A (zh) * 2021-08-18 2021-12-14 浦林成山(青岛)工业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白炭黑分散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89066A (zh) * 2021-08-18 2021-12-14 浦林成山(青岛)工业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用烯烃改性白炭黑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7821A (zh) * 2021-02-24 2022-08-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白炭黑/乳聚丁苯胶乳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7603584A (zh) * 2024-01-24 2024-02-27 潍坊云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纤维/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8627A (zh) * 2011-12-23 2012-07-11 北京化工大学 面向绿色轮胎的白炭黑改性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8627A (zh) * 2011-12-23 2012-07-11 北京化工大学 面向绿色轮胎的白炭黑改性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傅政: "《橡胶材料性能与设计应用》", 31 October 200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欧宝立、李笃信: "SiO2大分子单体与苯乙烯共聚制备PS/SiO2纳米复合材料", 《中国科学,B辑:化学》 *
汪多仁: "《绿色纳米化学品》", 31 July 2007,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盖国胜: "《超微粉体技术》", 30 June 2004,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符韵林: "《用二氧化硅改良木材表面性能的研究》", 31 October 2011,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魏邦柱: "《胶乳,乳液应用技术》", 31 July 200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3045A (zh) * 2018-10-18 2020-04-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高分散型橡胶填料纳米白炭黑的改性方法
CN111073349A (zh) * 2018-10-18 2020-04-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橡胶填料用高分散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CN111073048A (zh) * 2018-10-18 2020-04-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散橡胶填料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CN111073050A (zh) * 2018-10-18 2020-04-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高分散橡胶填料用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CN111073079A (zh) * 2018-10-18 2020-04-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湿滑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7821A (zh) * 2021-02-24 2022-08-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白炭黑/乳聚丁苯胶乳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789069A (zh) * 2021-08-18 2021-12-14 浦林成山(青岛)工业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白炭黑分散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89066A (zh) * 2021-08-18 2021-12-14 浦林成山(青岛)工业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用烯烃改性白炭黑及其制备方法
CN117603584A (zh) * 2024-01-24 2024-02-27 潍坊云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纤维/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6748B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6748A (zh) 一种含改性纳米白炭黑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750B (zh) 一种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741B (zh) 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13430C (zh) 一种用于橡胶增强的核壳型乳胶粒子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1418063B (zh) 一种利用原位接枝聚合制备天然橡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4072827B (zh) 一种充油充碳纳米管溶液共凝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TW201842141A (zh) 密封化合物
CN106589464A (zh) 乙烯基聚合物包覆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及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KR100348758B1 (ko) 스티렌-부타디엔-스티렌 블럭공중합체와 스티렌-부타디엔라텍스로 이루어진 아스팔트 개질제
CN110387105B (zh) 一种高填充氧化石墨烯/树脂杂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627502A (zh) 一种天甲橡胶和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745B (zh) 含改性纳米白炭黑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Yin et al. Preparation, properties of In‐situ silica modified styrene‐butadiene rubber and its silica‐filled composites
CN107266716A (zh) 纳米白炭黑的改性方法
CN107266747B (zh) 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746B (zh) 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97245B (zh) 一种含碳纳米管的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665471A (zh) 用于轮胎的充炭黑母炼胶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842A (zh) 一种双峰abs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9666195A (zh) 一种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73758B (zh) 一种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硫化胶
CN107266749B (zh) 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1071A (zh) 乳化聚合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与二氧化硅悬浮液所组成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50303A (zh) 一种改性充油高性能粉末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11073080B (zh) 一种高耐磨绿色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