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64050A - 罐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64050A
CN107264050A CN201710187788.5A CN201710187788A CN107264050A CN 107264050 A CN107264050 A CN 107264050A CN 201710187788 A CN201710187788 A CN 201710187788A CN 107264050 A CN107264050 A CN 107264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lack liquid
wall
inwall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877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64050B (zh
Inventor
白野太
白野太一
川越政子
刑部吉记
林雅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735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1128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308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2197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64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4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64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4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41J2002/17573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using optical means for ink level indication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减少墨液的泄漏量的罐。墨液罐(100)的壳体(140)具备:前壁(101)、后壁(110)、由积存墨液的第一墨液室(131)及第二墨液室(132)构成的墨液室(111)、大气连通路(171、172、173)、向墨液室(111)注入墨液的注入口(112)、将第一墨液室(131)与大气连通路(171)连通的开口(174)、将第一墨液室(131)与第二墨液室(132)连通的开口(145)、以及将大气连通路(173)与墨液罐(100)的外部连通的大气开放口(187)。在前壁(101)构成墨液罐(100)的上部且后壁(110)构成墨液罐(100)的下部的姿势下,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开口(174、145)位于比该最大量的墨液的液面靠上方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通过液体注入口补充液体的罐。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打印机,其具有能够补充墨液的罐和将从该罐供给的墨液从喷嘴喷出而向纸张记录图像的记录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当罐内的墨液被消耗后,使用者能够从罐的液体注入口补充积存于瓶的墨液。
在罐设置有用于将罐内的压力维持为大气压的大气开放口。通常,大气开放口设置于罐的上部。另外,在罐设置有用于使罐内的墨液向罐的外部流出而向记录头流通的墨液流出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513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设置有大气开放口的罐中,可能会产生以下的问题。打印机有时会因输送、捆包等理由而成为倒立状态或倾斜状态。此时,安放于打印机的罐也会成为倒立状态或倾斜状态。因此,大气开放口可能会位于罐的下部。当大气开放口位于罐的下部时,积存于罐的墨液会通过大气开放口而漏出。尤其是,在使用者的身边打印机产生了故障等的情况下,使用者大多会在将墨液装入了罐内的状态下将打印机捆包并输送,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会产生如上所述的状况。另外,当罐倾斜时,积存于罐的墨液可能会通过墨液流出口而漏出。
希望将罐构成为,即使在从罐漏出了墨液的情况下,墨液的泄漏量也能够尽可能少。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从罐漏出了墨液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墨液的泄漏量的罐。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上述罐具有壳体,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第一端的第一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与上述第一端对向的第二端且在水平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积存液体的第二积存室、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上述壳体还具备: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液体;第一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连通;第二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一连通路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液体流入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二积存室的液体向上述第二连通路流入;及液体流出口,使流入到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连通路的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在上述罐内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液体时,上述第一连通口及上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比该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
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连通口向第一连通路流入。在最坏的情况下,流入到第一连通路的液体能够通过大气开放口向罐的外部流出。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一壁构成罐的上部且第二壁构成罐的下部的姿势下,第一连通口位于比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在该姿势下,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不会向第一连通路流入。因此,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不会向罐的外部流出。也就是说,根据上述结构,在该姿势下,能够将向罐的外部流出的液体减少与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量相应的量。
(2)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姿势下,上述第一连通口及上述第二连通口设置于同一高度。
在假设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中的一方位于比另一方低的位置的情况下,在第一壁构成罐的上部且第二壁构成罐的下部的姿势下,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需要位于比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中的位于较低位置的连通口靠下方处。也就是说,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之间的空间成为液体无法存在的空间。
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姿势下,第一连通口及第二连通口为同一高度。因此,能够消除如上所述的空间。
(3)本发明的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上述罐具有壳体,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第一端的第一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与第一端对向的第二端且在水平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积存液体的第二积存室、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上述壳体还具备: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液体;第一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连通;第二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一连通路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液体流入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液体向上述第二连通路流入;及液体流出口,使流入到上述第二连通路的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在上述罐内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液体时,上述第一连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及上述液体流入口位于比该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
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连通口向第一连通路流入。流入到第一连通路的液体能够通过大气开放口向罐的外部流出。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壁构成罐的上部且第一壁构成罐的下部的姿势下,第一连通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能够防止在该姿势下液体通过大气开放口向罐的外部流出。
另外,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二连通口向第二积存室流入。流入到第二积存室的液体能够通过液体流入口、第二连通路及液体流出口向罐的外部流出。
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姿势下,液体流入口位于比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能够防止在上述姿势下液体通过液体流入口、第二连通路及液体流出口而朝向罐的外部(液体消耗部)流出。
(4)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互相连通。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第一连通路将第二积存室向大气开放。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在第一壁构成罐的上部且第二壁构成罐的下部的姿势下,第二积存室内的液体可能会从大气开放口向罐的外部流出。但是,在上述结构中,第二连通口位于比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在该姿势下,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不会向第二积存室流入。因此,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不会通过第二积存室向罐的外部流出。也就是说,根据上述结构,在该姿势下,能够将向罐的外部流出的液体减少与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量相应的量。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上述罐具备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壁,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第一端;第二壁,在该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与该第一端对向的第二端,且在水平方向上与该第一壁分离;第一积存室,积存液体;第二积存室,积存液体,且由该第二壁区划;及大气连通路,将该第一积存室及该第二积存室向大气开放。上述壳体具备: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液体;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及液体流出口,将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在上述使用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最小量的液体以上且最大量的液体以下的量的液体。上述最小量的液体是在上述使用姿势下需要补充液体的量的液体。上述最大量的液体是在上述使用姿势下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液体。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上述最大量的液体时,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倾倒姿势下,上述连通口位于比上述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上述最小量的液体时,在上述倾倒姿势下,上述液体流出口位于比上述最小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
根据上述结构,在倾倒姿势下,连通口位于比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在倾倒姿势下,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不会向第二积存室流入。因此,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不会通过液体流出口向罐的外部流出。也就是说,根据上述结构,在倾倒姿势下,能够将向罐的外部流出的液体减少与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量相应的量。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在倾倒姿势下,液体流出口位于比最小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在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最小量的液体的情况下,在倾倒姿势下,该最小量的液体不会通过液体流出口向罐的外部流出。另外,在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比该最小量多的液体的情况下,在倾倒姿势下,积存于第二积存室的液体中的位于比液体流出口靠下方处的液体不会通过液体流出口向罐的外部流出。
由上可知,根据上述结构,在具备第一积存室及第二积存室的罐中,能够防止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通过液体流出口向罐的外部漏出,并且减少积存于第二积存室的液体通过液体流出口向罐的外部漏出的量。
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上述最大量的液体时,在上述倾倒姿势下,上述液体流出口位于比上述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
根据上述结构,无论积存于第二积存室的液体的量如何,都能防止在倾倒姿势下积存于第二积存室的液体通过液体流出口向罐的外部流出。
上述第二壁具备:下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第二壁的铅垂方向的下部;上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第二壁的比上述下壁靠铅垂方向的上方的部分,该上壁与上述第一壁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距离比上述下壁与上述第一壁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距离长;及连接壁,将上述下壁与上述上壁连接。在上述使用姿势下,上述液体流出口位于比上述下壁的上端靠下方且比上述下壁的下端靠上方处。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积存室中构成由上壁及连接壁区划的空间。在倾倒姿势下,能够在该空间中积留液体。由此,在倾倒姿势下,能够增加积存于第二积存室的液体中的位于比液体流出口靠下方处的液体的量。也就是说,能够减少通过液体流出口向罐的外部流出的液体的量。
上述壳体具备:筒状的突出部,从上述下壁朝向上述罐的外方而沿着水平方向突出;和液体流出路,一端与上述液体流出口连通且另一端与上述突出部的内部空间连通。
在第二壁具备下壁、上壁及连接壁的结构的情况下,在使用姿势下,会在连接壁的下方产生空间。根据上述结构,在该空间设置突出部。换言之,在壳体具备突出部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在使用姿势下在突出部的上方产生的空间配置上壁及连接壁。如以上那样,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减少无用的空间,能够减小罐的占有区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罐,在从罐漏出了墨液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墨液的泄漏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复合机10的外观立体图,(A)示出罩70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B)示出罩70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打印机部11的内部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3是示出滑架23及罐组99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4是墨液罐100的前方立体图。
图5是墨液罐100的后方立体图。
图6是墨液罐100的右侧视图。
图7是墨液罐100的左侧视图。
图8是墨液罐100B的前方立体图。
图9是墨液罐100B的后方立体图。
图10是墨液罐100B的右侧视图。
图11是墨液罐100B的左侧视图。
图12是墨液罐1000的前方立体图。
图13是墨液罐1000的后方立体图。
图14是墨液罐1000的右侧视图。
图15是墨液罐1000的左侧视图。
图16是墨液罐1000B的前方立体图。
图17是墨液罐1000B的后方立体图。
图18是墨液罐1000B的右侧视图。
图19是墨液罐1000B的左侧视图。
图20是变形例的墨液罐1000的与图14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两个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两个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例,当然能够在不变更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本发明的两个实施方式适当变更、组合。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箭头的起点朝向终点的前进表述为朝向,将连结箭头的起点和终点的线上的往来表述为方向。换言之,朝向是方向的一个分量。而且,以复合机10及安放于复合机10的墨液罐100以能够使用的方式设置于水平面的姿势(图1的姿势,有时记为“使用姿势”。)为基准来定义上下方向7,将复合机10的设置有开口13的面作为前表面来定义前后方向8,从前表面观察复合机10来定义左右方向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姿势下,上下方向7相当于铅垂方向,前后方向8及左右方向9相当于水平方向。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复合机10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复合机10(装置的一例)是大致长方体形状。复合机10在下部具有以喷墨记录方式向纸张12(参照图2)记录图像的打印机部11。打印机部11具有在前壁14A形成有开口13的壳体14。如图2所示,在壳体14的内部配置有供送部15、供送托盘20、排出托盘21、运送辊部54、记录部24、排出辊部55、台板42及罐组99。复合机10具有传真功能及打印功能等各种功能。
[供送托盘20、排出托盘21]
如图1所示,供送托盘20通过开口13而沿着前后方向8由用户相对于复合机10插拔。开口13位于复合机10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9的中央部。供送托盘20能够支撑层叠的多张纸张12。排出托盘21配置于供送托盘20的上方,与供送托盘20一并插拔。排出托盘21支撑由排出辊部55从记录部24与台板42之间排出的纸张12。
[供送部15]
供送部15将支撑于供送托盘20的纸张12向运送路径65供送。如图2所示,供送部15具备供送辊25、供送臂26及轴27。供送辊25以能够旋转方式支撑于供送臂26的顶端。供送辊25通过运送电动机(未图示)的反转而向将纸张12向运送朝向16运送的朝向旋转。以下,将供送辊25、运送辊60及排出辊62向将纸张12向运送朝向16运送的朝向的旋转记为“正旋转”。供送臂2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轴27,该轴27支撑于打印机部11的框架。供送臂26因自重或弹簧等的弹性力而朝向供送托盘20受到转动施力。
[运送路径65]
如图2所示,运送路径65是指其一部分在打印机部11的内部由以规定间隔对向的外侧引导部件18及内侧引导部件19形成的空间。运送路径65是从供送托盘20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的路径。运送路径65是在打印机部11的后部一边向上方延伸一边向前方进行U形转弯,经过记录部24与台板42之间的空间而到达排出托盘21的路径。如图2及图3所示,运送辊部54与排出辊部55之间的运送路径65设置于左右方向9上的复合机10的大致中央部,且在前后方向8上延伸。运送路径65内的纸张12的运送朝向16在图2中由单点划线的箭头表示。
[运送辊部54]
如图2所示,运送辊部54配置于比记录部24靠运送朝向16的上游处。运送辊部54具有互相对向的运送辊60及夹送辊61。运送辊60由运送电动机驱动。夹送辊61伴随运送辊60的旋转而连带旋转。纸张12由通过运送电动机的正转而进行正旋转的运送辊60及夹送辊61夹持着向运送朝向16运送。
[排出辊部55]
如图2所示,排出辊部55配置于比记录部24靠运送朝向16的下游处。排出辊部55具有互相对向的排出辊62及刺辊63。排出辊62由运送电动机驱动。刺辊63伴随排出辊62的旋转而连带旋转。纸张12由通过运送电动机的正转而进行正旋转的排出辊62及刺辊63夹持着向运送朝向16运送。
[记录部24]
如图2所示,记录部24配置于运送朝向16上的运送辊部54与排出辊部55之间。记录部24隔着运送路径65而与台板42在上下方向7上对向配置。记录部24具备滑架23和记录头39(液体消耗部的一例)。
如图3所示,滑架23支撑于在前后方向8上分离的位置处分别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设置的导轨43、44。导轨43、44支撑于打印机部11的框架。滑架23连结于在导轨44设置的公知的带机构。带机构由滑架电动机(未图示)驱动。连结于带机构的滑架23通过滑架电动机的驱动而沿着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如由图3的单点划线所示,滑架23的移动范围到达比运送路径65靠右方及左方处。
从滑架23延伸出墨液管32和柔性扁平线缆33。
墨液管32将罐组99与记录头39连接。墨液管32将在构成罐组99的四个墨液罐100B、100Y、100C、100M(有时将其总称而记为“墨液罐100”)中积存的墨液(液体的一例)向记录头39供给。墨液罐100是罐的一例。详细地说,各色(黑色、品红色、青色及黄色)的墨液流通的四根墨液管32B、32Y、32C、32M(有时将其总称而记为“墨液管32”)分别从墨液罐100B、100Y、100C、100M延伸出,它们以捆扎的状态与滑架23连接。
柔性扁平线缆33将安装有控制部(未图示)的控制基板与记录头39电连接。柔性扁平线缆33将从控制部输出的控制信号向记录头39传递。
如图2所示,滑架23搭载有记录头39。在记录头39的下表面配置有多个喷嘴40。多个喷嘴40的顶端从记录头39的下表面露出。以下,有时将露出了喷嘴40的顶端的面记为“喷嘴面”。记录头39将墨液以微小的墨液滴的形式从喷嘴40喷出。在滑架23移动的过程中,记录头39朝向支撑于台板42的纸张12喷出墨液滴。由此,向纸张12记录图像。另外,由此,积存于墨液罐的墨液被消耗。
打印机部11具备维护机构(未图示)。维护机构进行记录头39的维护。详细地说,维护机构执行对喷嘴40内的墨液、空气进行吸引的净化动作和附着于喷嘴面的异物等的除去动作。维护机构将从记录头39的喷嘴40吸引出的墨液通过管(未图示)向废墨液罐(未图示)送出。维护机构配置于位于比运送路径65靠右方或左方处的滑架23的正下方的位置。
在执行净化动作之前,滑架23移动到维护机构的正上方。之后,维护机构的盖(未图示)向上方移动而覆盖喷嘴面。盖经由管连结于废墨液罐。在管配置有旋转式的管泵。通过管泵的驱动来捋管。由此,吸引记录头39内的墨液。吸引出的墨液通过盖及管向废墨液罐排出。
此外,管处于在至少一个部位处由旋转式的管泵堵住的状态。
[台板42]
如图2及图3所示,台板42配置于运送朝向16上的运送辊部54与排出辊部55之间。台板42隔着运送路径65而与记录部24在上下方向7上对向配置。台板42从下方支撑由运送辊部54运送的纸张12。
[罐组99]
罐组99积存向记录头39供给的墨液。如图1所示,罐组99具备四个墨液罐100B、100Y、100C、100M。在各墨液罐100中积存不同颜色的墨液。具体地说,在墨液罐100B中积存黑色墨液,在墨液罐100Y中积存黄色墨液,在墨液罐100C中积存青色墨液,在墨液罐100M中积存品红色墨液。不过,墨液罐100的数量及墨液的颜色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
四个墨液罐100B、100Y、100C、100M沿着左右方向9排成一列而配置。在四个墨液罐100B、100Y、100C、100M之中,墨液罐100B配置于最右侧,墨液罐100M配置于最左侧。此外,墨液罐100的配置位置不限于所述配置位置。墨液罐100B的尺寸、尤其是左右方向9上的宽度比其他的墨液罐100Y、100C、100M大。此外,墨液罐100的尺寸的大小关系不限于所述大小关系。墨液罐100B的墨液的容许积存量比其他的墨液罐100Y、100C、100M大。此外,墨液罐100的容许积存量的大小关系不限于所述大小关系。
如图1所示,罐组99在壳体14的右前部安置于壳体14的内部。换言之,罐组99以无法从复合机10容易地拆下的方式固定于复合机10。此外,“无法容易地拆下”例如是指使用者无法从通常的使用状态下的复合机10的壳体14容易地拆下罐组99,熟练的修理者为了修理而从复合机10的壳体14拆下罐组99的情况除外。因而,只要使用者无法从通常的使用状态下的复合机10的壳体14容易地拆下罐组99即可。
各墨液罐100的前表面通过在壳体14的前壁14A的右部形成的开口22而向复合机10的外部露出。开口22在左右方向9上与开口13相邻。在壳体14设置有罩70。罩70能够在覆盖开口22的关闭位置(图1(A)所示的位置)与使开口22露出的打开位置(图1(B)所示的位置)之间转动。罩70以能够在上下方向7的下端附近绕着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转动轴(未图示)的转动轴线70A转动的方式由壳体14支撑。
以下,对墨液罐10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墨液罐100Y、100C、100M结构相同,所以以下将墨液罐100Y、100C、100M中的一者称作墨液罐100来对其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墨液罐100B的结构与墨液罐100Y、100C、100M的结构类似,所以在说明了墨液罐100Y、100C、100M的结构之后,关于与墨液罐100Y、100C、100M不同的部分来对其结构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对于在墨液罐100B与墨液罐100Y、100C、100M的结构中虽然形状稍微不同但具有同样的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进行记载,复合机10及安置于复合机10的墨液罐100就为使用姿势。
[墨液罐100]
如图4及图5所示,墨液罐100由形成墨液罐的外形的壳体140构成。壳体140具备框架141和两张膜142、143。
框架141整体是沿着左右方向9的尺寸短且分别沿着上下方向7及前后方向8的尺寸比沿着左右方向9的尺寸长的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另外,前后方向8的尺寸比上下方向7的尺寸长。也就是说,墨液罐100具有沿着前后方向8的第一边、比该第一边短的沿着上下方向7的第二边及比该第二边短的沿着左右方向9的第三边。
框架141由树脂形成,该树脂具有能够从墨液罐100的外部目视确认后述的墨液室111内的墨液的程度的透光性。框架141例如由聚丙烯形成。框架141例如通过对树脂材料进行注射成型而一体成型。框架141的刚度比膜142、143的刚度高。
此外,框架141也可以由树脂以外的材料构成。另外,框架141也可以是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后述的第一墨液室131和第二墨液室132由分别独立的两个壳体构成,这两个壳体由管等连结。
框架141具备前壁101(第一壁的一例)、左壁103、上壁104、下壁105、后壁110(第二壁的一例)及内壁69、71~79、151~155。
前壁101构成墨液罐100的前端(第一端的一例)。前壁101由立壁102和倾斜壁106构成。立壁102在上下方向7及左右方向9上扩展。倾斜壁106是将立壁102的上端与上壁104的前端连结的壁,且相对于上下方向7及前后方向8倾斜。
左壁103构成墨液罐100的左端。左壁103是从前壁101的左端向后方延伸的壁。左壁103的上端与上壁104的前部连接。左壁103的下端与下壁105的前部连接。换言之,左壁103是将前壁101的左端、上壁104的前部左端以及下壁105的前部左端连结的壁。也就是说,左壁103仅设置于框架141的前部,而未设置于框架141的后部。
上壁104构成墨液罐100的上端。上壁104从前壁101的上端(倾斜壁106的后端)向后方延伸。上壁104的前部与左壁103的上端连接。从框架141的上壁104的前后方向8的大致中央部到后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凸部144。凸部144具备从上壁104的前后方向8的大致中央部向上方突出的前壁144A、从上壁104的后部向上方突出的后壁144B及将前壁144A的上端与后壁144B的上端连结的上壁144C。
下壁105构成与墨液罐100的上端在上下方向7上对向的下端。下壁105是从前壁101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壁。下壁105从上壁104向上下方向7上的下方分离而形成。如上所述,下壁105的前部与左壁103的下端连接。下壁105的左端部向上方弯折。弯折的下壁105的上端连接于后述的内壁72的下表面(参照图5)。
后壁110构成与墨液罐100的前端在前后方向8上对向的后端(第二端的一例)。后壁110形成于前壁101的后方。后壁110从前壁101在前后方向8(水平方向的一例)上分离而形成。如上所述,后壁110的上端与上壁104的后端连接。后壁110的下端与下壁105的后端连接。后壁110的左部构成为比后壁110的右部在前后方向8上长。在该构成得较长的后壁110的左部形成后述的墨液流出路114。
如图6及图7所示,内壁71从上壁104及凸部144的上壁144C向下方延伸。内壁71是在上下方向7及前后方向8上扩展的壁。内壁71设置于图6及图7所示的影线的范围。内壁71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框架141的右端与左端之间的任一位置。例如,内壁71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框架141的大致中央部。由此,在设置有内壁71的部位处,框架141的内部被左右分割。另外,内壁71也可以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靠近框架141的右端的位置或靠近框架141的左端的位置。此外,内壁71规定后述的连通路的一部分,所以优选设置于不包含框架141的右端及左端的位置。
如图4及图5所示,内壁72在上下方向7上设置于上壁104与下壁105之间的下壁105附近。内壁72从下壁105的前端部到后端部一边向上方倾斜一边向后方延伸。内壁72的前端与下壁105的前端部侧的部位连接。内壁72的后端处于后壁110的前方且从后壁110分离。
内壁73在上下方向7上从内壁72的后端起一边将该内壁73与后壁110之间的间隔维持为恒定一边向大致上方延伸。内壁73一边沿着凸部144的外形的方式弯折,一边延伸至凸部144的内部。内壁73的上端处于凸部144的上壁1444C的下方且从上壁144C分离。内壁73的一部分(比后述的内壁75靠下方的一部分)从框架141的右端设置到左端。另一方面,内壁73的其他部分从框架141的右端设置到内壁71。
内壁69在上下方向7及前后方向8上扩展。内壁69在上下方向7上位于内壁72与后述的内壁75之间。内壁69位于内壁73的前方。内壁69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框架141的大致中央部。由此,在设置有内壁69的部位处,后述的第一墨液室131的后墨液室138被左右分割。内壁69的下端连接于内壁72的后部。内壁69的上端连接于内壁75的后部。内壁69的后端连接于内壁73。
以下说明的内壁74~77从内壁71(参照图6)向右方延伸。换言之,内壁74~77从内壁71设置到框架141的右端。
如图4及图6所示,内壁74在上壁104的下表面104A的前部向下方延伸。内壁74的左端连接于左壁103,前后方向8上的内壁74的后表面与内壁71的前端连接。
内壁75从内壁74的下端向后方延伸。内壁75的后端与内壁73连接。
内壁76从内壁73的上端向前方延伸。也就是说,内壁76位于比内壁75靠上方处。内壁76的前端位于比后述的贯通孔175靠后方处。
内壁77从凸部144的前壁144A的下端向后方延伸。内壁77的前部在上下方向7上位于凸部144的上壁144C与内壁75之间,与上壁104及内壁75分别在上下方向7上对向。内壁77的后部位于内壁76与内壁75之间,与内壁76及内壁75分别在上下方向7上对向。内壁77的后端处于内壁73的前方且从内壁73分离。
以下说明的内壁78、79从内壁71(参照图6及图7)向右方及左方延伸。换言之,内壁78、79从框架141的右端设置到左端。
如图4及图5所示,内壁78在上下方向7及左右方向9上扩展。内壁78与凸部144的前壁144A分离而设置于前壁144A的后方。内壁78在前后方向8上隔着贯通孔175而与内壁76对向。也就是说,内壁78在前后方向8上设置于前壁144A与贯通孔175之间。
内壁79在上下方向7及左右方向9上扩展。内壁79位于比内壁74靠后方且比内壁69靠前方处。内壁79的上端与内壁75连接。内壁79的下端与内壁72连接。内壁79的左端与左壁103连接。
以下说明的内壁151、152从内壁71(参照图7)向左方延伸。换言之,内壁151、152从内壁71设置到框架141的左端。
如图5及图7所示,内壁151是将凸部144的前壁144A的下端与凸部144的上壁144C的后部连结的壁。内壁151从前壁144A的下端向后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接着向后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到达上壁144C。
内壁152是将凸部144的上壁144C的两个部位连结的壁。这两个部位是上壁144C的前端部和上壁144C的前后方向8的中央部。内壁152从上壁144C的前端部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接着向后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到达上壁144C的前后方向8的中央部的下表面。在从左侧观察墨液罐100的侧视观察中,内壁152由上壁144C和内壁151包围。
如图4所示,框架141的右表面开放。通过在前壁101、下壁105、后壁110、上壁104、内壁72~79、凸部144的前壁144A、凸部144的后壁144B及凸部144的上壁144C的右表面上熔敷膜142,来封闭框架141的右表面。
如图5所示,框架141的左表面的后部开放。通过在后壁110、上壁104、内壁72、内壁79、内壁151、内壁152、凸部144的前壁144A、凸部144的后壁144B、凸部144的上壁144C及后述的隔离壁186的左表面上熔敷膜143,来封闭框架141的左表面。
如图4所示,前壁101的立壁102的外表面(前表面)具备第一线146和第二线147。
第一线146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第一线146的上下方向7的位置是与在墨液罐100的使用姿势下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的该墨液的液面相同的高度。此外,第一线146的上下方向7的位置不限于与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该最大量的墨液时的该墨液的液面相同的高度。
第二线147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第二线147位于比第一线146靠下方处。详细地说,第二线147的上下方向7的位置是与在墨液罐100的使用姿势下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比上述最大量少的量的墨液时的该墨液的液面相同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线147的上下方向7的位置是与在墨液罐100的使用姿势下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需要补充墨液的最小积存量的墨液时的该墨液的液面相同的高度。
[墨液室111]
如图4及图5所示,壳体140在其内部具有墨液室111。墨液室111是墨液罐100的内部空间,积存墨液。墨液室111具备第一墨液室131(第一积存室的一例)和第二墨液室132(第二积存室的一例)。
第一墨液室131具备以下说明的空间和与该空间连通的大气连通路的第一连通路171。第二墨液室132具备以下说明的空间、与该空间连通的大气连通路的第二连通路172、缓冲室148及墨液流出路114。关于大气连通路、缓冲室148及墨液流出路114,将在后文叙述。
第一墨液室131由前壁101、左壁103、下壁105、后壁110、内壁72、内壁73、内壁74、内壁75、上壁104、内壁151、凸部144的上壁144C、膜142及膜143区划。前壁101区划第一墨液室131的前表面。下壁105及内壁72区划第一墨液室131的下表面。内壁73区划第一墨液室131的后表面。内壁75、内壁74及上壁104区划第一墨液室131的上表面。膜142区划第一墨液室131的右表面。左壁103及膜143区划第一墨液室131的左表面。
第一墨液室131由内壁79分割为前墨液室137和后墨液室138。内壁79的前表面区划前墨液室137的后表面。内壁79的后表面区划后墨液室138的前表面。
内壁79的上端部从右端向左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79的上端部形成有开口135。开口135由内壁79、内壁75及膜142区划。内壁79的下端部从右端向左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79的下端部形成有开口136。开口136由内壁79、内壁72及膜142区划。前墨液室137与后墨液室138通过开口135、136而连通。
如图4及图6所示,第二墨液室132位于第一墨液室131的下方及后方。在从左侧观察墨液罐100的侧视观察中,第二墨液室132为大致L字形状。第二墨液室132具备下墨液室51和上墨液室52。下墨液室51位于第一墨液室131的下方。上墨液室52从下墨液室51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上墨液室52位于第一墨液室131的后墨液室138的后方。
下墨液室51由下壁105、内壁72及膜142区划。下壁105区划下墨液室51的前表面、下表面及左表面。内壁72区划下墨液室51的上表面。膜142区划下墨液室51的右表面。下墨液室51的后表面开放。下墨液室51在该后表面处与上墨液室52连通。
内壁72的前端部从右端向左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72的前端部形成有开口145(第二连通口的一例)。开口145由内壁72、下壁105及膜142区划。第一墨液室131的前墨液室137与第二墨液室132的下墨液室51通过开口145而连通。
上墨液室52由后壁110、内壁73及膜142区划。后壁110区划上墨液室52的后表面及左表面。内壁73区划上墨液室52的前表面。膜142区划上墨液室52的右表面。上墨液室52的下表面开放。上墨液室52在该下表面处与下墨液室51连通。
上墨液室52的上表面开放。在此,该上表面是假想面,且是与第一线146相同的高度。也就是说,该上表面是与在墨液罐100的使用姿势下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的该墨液的液面相同的高度。并且,上墨液室52在该上表面处与后述的大气连通路的第二连通路172连通。即,该上表面是上墨液室52与第二连通路172的交界。此外,该交界不限于前述的位置,例如也可以是比第一线146靠上方或下方处。
在墨液罐100的使用姿势下,换言之,在上壁104构成墨液罐100的上部且下壁105构成墨液罐100的下部的状态下,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墨液的液面是图6的虚线191所示的位置。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墨液的液面是与第一线146相同的高度。
此时,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31的墨液的液面与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32的墨液的液面在铅垂高度(上下方向7的高度)上相同。
另外,此时,第一墨液室131中的墨液的液面与第二墨液室132中的墨液的液面互相独立地形成。具体地说,第一墨液室131中的墨液的液面由前壁101、内壁73、膜142、左壁103及膜143包围。另一方面,第二墨液室132中的墨液的液面由后壁110、内壁73及膜142包围。
此外,第一墨液室131中的墨液的液面与第二墨液室132中的墨液的液面互相独立地形成的情况不限于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例如,第一墨液室131中的墨液的液面与第二墨液室132中的墨液的液面互相独立地形成的情况也可以是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所积存的墨液的液面是与第二线147相同的高度时的墨液量的墨液时。当然,也可以是,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积存有在墨液室111中积存的墨液的液面是与第二线147相同的高度时的墨液量的墨液时和/或积存有其他量的墨液时,第一墨液室131中的墨液的液面与第二墨液室132中的墨液的液面互相独立地形成。
另外,即使在墨液罐100不为使用姿势的情况下,第一墨液室131中的墨液的液面与第二墨液室132中的墨液的液面也互相独立地形成。
例如,在下壁105构成墨液罐100的上部且上壁104构成墨液罐100的下部的状态下,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墨液的液面处于图6的虚线192所示的位置。即,在上下方向7上处于第一线146与第二线147之间所示的虚线192的位置。
另外,例如,在前壁101构成墨液罐100的上部且后壁110构成墨液罐100的下部的状态下,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墨液的液面处于图6的单点划线193所示的位置。
此时,后述的开口174及开口145位于比该墨液的液面(图6中的单点划线193)靠上方处。
另外,此时,开口174及开口145成为同一高度。也就是说,在墨液罐100为使用姿势时,开口174及开口145在前后方向8上处于相同的位置。
另外,例如,在后壁110构成墨液罐100的上部且前壁101构成墨液罐100的下部的状态下,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墨液的液面处于图6的双点划线194所示的位置。
此时,后述的开口150位于比该墨液的液面(图6中的双点划线)靠上方处。
另外,此时,后述的大气连通路中的第一连通路171的开口174附近的部分位于比该墨液的液面(图6中的双点划线194)靠下方处,但后述的大气连通路中的第一连通路171的剩余部分、第二连通路172以及第三连通路173位于比该墨液的液面(图6中的双点划线194)靠上方处。也就是说,大气连通路的一部分位于比该墨液的液面(图6中的双点划线194)靠上方处。此外,也可以是大气连通路的全部位于比该墨液的液面(图6中的双点划线194)靠上方处。
[缓冲室148]
如图4及图6所示,壳体140在其内部具有缓冲室148。缓冲室148是墨液罐100的内部空间,处于第二墨液室132与后述的墨液流出路114之间。也就是说,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32的墨液经由缓冲室148向墨液流出路114流入。
缓冲室148设置于壳体140的右后下部。缓冲室148由内壁153、内壁154、内壁155、下壁105、后壁110及膜142区划。
内壁153从后壁110的右下部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且向左右方向9延伸。内壁153区划缓冲室148的上表面。内壁154从下壁105的右后部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且向左右方向9延伸。内壁154区划缓冲室148的前表面。内壁155是在上下方向7及前后方向8上扩展的壁,由内壁153、内壁154、后壁110及下壁105包围。内壁155区划缓冲室148的左表面。下壁105区划缓冲室148的下表面。后壁110区划缓冲室148的后表面。膜142区划缓冲室148的右表面。
内壁154的右下端部从右端向左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154的右下端部形成有开口149。开口149由内壁154及膜142区划。开口149将第二墨液室132的右后下部与缓冲室148连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壁154虽然被切口成半圆状,但切口的形状不限于半圆状,例如也可以是矩形形状。
在内壁155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开口150。开口150将缓冲室148与墨液流出路114连通。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32的墨液经由缓冲室148流入开口150。换言之,开口150是用于使墨液从缓冲室148向墨液流出路114流入的墨液流入口(液体流入口的一例)。此外,开口150的形状不限于圆形,例如也可以是矩形形状等。
开口149的一部分由膜142区划。因此,在开口149不会稳定地形成弯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内壁155,开口150形成于内壁155。开口150的整个周缘由内壁155区划。因此,在开口150会产生稳定的弯液面耐压。由此,在开口150会稳定地形成弯液面。其结果,无论墨液罐100的姿势如何,都能防止以下说明的气泡向墨液流出路114的进入。
[墨液流出路114]
如图5及图7所示,壳体140具有墨液流出路114(第二连通路的一例)。墨液流出路114是用于使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32的墨液向墨液罐100的外部流出的连通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31的墨液会经由开口145移动到第二墨液室132,所以墨液流出路114也可以说是用于使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31及第二墨液室132的墨液向墨液罐100的外部流出的连通路。
墨液流出路114通过开口150与缓冲室148连通。墨液流出路114从开口150向左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接着向下方延伸,接着向右方延伸,到达开口156(液体流出口的一例)。
墨液流出路114形成为从后壁110的左表面向右方凹陷的槽。墨液流出路114的除了右表面的一部分及左表面以外的部分由后壁110区划。墨液流出路114的右表面中的开口156的周围部分由内壁155区划。墨液流出路114的左表面由膜143区划。
框架141具备筒状的突出部157。突出部157从后壁110的开口156的周围部分向后方突出。突出部157的内部空间的前端通过开口156与墨液流出路114连通。突出部157的内部空间的后端通过开口158与墨液罐100的外部连通。墨液管32通过开口158与突出部157连接。
由上可知,墨液流出路114的一端通过缓冲室148与第二墨液室132连通。另外,墨液流出路114的另一端通过突出部157的内部空间及墨液管32与记录头39的喷嘴40连通。也就是说,开口158使从开口150流入的墨液朝向记录头39流出。另外,当通过从记录头39喷出墨液滴而消耗墨液时,墨液流出路114内的墨液能够朝向记录头39移动。
在此,墨液流出路114是流路。流路是指一端与墨液室111连接的空间,且是指在另一端闭塞的情况下无论墨液罐100的姿势如何,积存于墨液室111的墨液都不会流入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液罐100仅具备墨液流出路114作为流路,但也可以除了墨液流出路114以外还具备流路。
以下进行详述。如上所述,从能够覆盖记录头39的喷嘴40的维护机构的盖延伸的管由泵堵住。因此,在喷嘴40被盖覆盖时,墨液流出路114的另一端(靠近突出部157的一端)通过突出部157的内部空间、墨液管32、记录头39及盖与被闭塞的管连通。也就是说,墨液流出路114的另一端闭塞。并且,墨液流出路114的截面积构成为与第二墨液室132的截面积相比足够小。因此,即使墨液罐100变化成使用姿势以外的姿势,也就是说,无论墨液罐100的姿势如何,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32的墨液都不会向墨液流出路114流入。此外,在喷嘴40未被盖覆盖时,喷嘴40开放。也就是说,墨液流出路114的另一端开放。因此,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32的墨液能够向墨液流出路114流入。
另一方面,上述的开口145及后述的大气连通路是交界。交界是指一端和另一端中的至少一方与墨液室111连接的空间,且是指即使在假设一端或另一端闭塞的情况下,积存于墨液室111的墨液也能够流入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液罐100仅具备开口145及大气连通路作为交界,但也可以除了开口145及大气连通路以外还具备交界。
[大气连通路]
如图4~图7所示,壳体140具有大气连通路(第一连通路的一例)。大气连通路是用于将墨液室111与墨液罐100的外部连通的连通路。换言之,大气连通路是用于将墨液室111向大气开放的连通路。大气连通路具备图4及图6所示的第一连通路171及第二连通路172和图4~图7所示的第三连通路173。第一连通路171及第二连通路172位于比内壁71靠右方处。第三连通路173位于内壁71的右方及左方的双方。
如图4及图6所示,第一连通路171通过开口174(第一连通口的一例)与第一积存室131的前墨液室137连通。开口174通过将内壁75的右前端部从右端向左方切口而形成。开口174由内壁75、内壁74及膜142区划。
第一连通路171从开口174向后方延伸,接着以进行U形转弯的方式向前方延伸,到达贯通孔175(参照图6及图7)。贯通孔175设置于内壁71。贯通孔175在前后方向8上设置于比凸部144的前后方向8的中央稍靠前方处。贯通孔175将比内壁71靠右方的部分与比内壁71靠左方的部分连通。
第一连通路171由上壁104、内壁73、内壁74、内壁75、内壁76及内壁77区划前后及上下的表面。另外,第一连通路171由内壁71区划左表面,由膜142区划右表面。
第二连通路172在其下端与第二墨液室132的上墨液室52的上表面(假想面)连通。第二连通路172从与上墨液室52连通的连通位置向上方延伸,接着向前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接着向前方延伸,到达贯通孔175。
第二连通路172由后壁110、上壁104、凸部144的后壁144B及凸部144的上壁144C区划后表面及上表面。另外,第二连通路172由内壁73及内壁76区划前表面及下表面。另外,第二连通路172由内壁71区划左表面,由膜142区划右表面。
如图5及图7所示,第三连通路173具备左方连通路176、右方连通路177、后方连通路178及迷宫路179。
左方连通路176从贯通孔175(参照图6及图7)向左方延伸至框架141的左端。左方连通路176通过贯通孔175与第一连通路171及第二连通路172连通。左方连通路176通过开口180与右方连通路177连通。开口180通过将内壁78的左下端部从左端向右方切口而形成。开口180由内壁78、内壁152及膜143区划。
左方连通路176由内壁78区划前表面,由内壁152区划后表面及下表面,由凸部144的上壁144C区划上表面,由膜143区划左表面。
右方连通路177从开口180向右方延伸至框架141的右端。如图4、图6及图7所示,在内壁71的形成有右方连通路177的部分形成有开口181。右方连通路177的比内壁71靠左方的部分与比内壁71靠右方的部分由开口181连通。
如图4所示,围壁182从内壁71的开口181的周缘向右方突出。围壁182的下内表面182A以右端位于比左端靠上方处的方式倾斜。在围壁182的突出顶端面即围壁182的右表面贴附半透膜183(参照图4)。由此,右方连通路177由半透膜183闭塞。
半透膜183是具有隔断墨液的通过且容许气体的通过的微小的孔的多孔质膜。例如,半透膜183由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等氟树脂构成。
如图5及图7所示,右方连通路177的比内壁71靠左方的部分由内壁152区划前表面及下表面,由内壁78区划后表面,由凸部144的上壁144C区划上表面,由内壁71(参照图6)区划右表面的除了开口181以外的部分,由膜143区划左表面。
另外,如图4及图6所示,右方连通路177的比内壁71靠右方的部分由凸部144的前壁144A区划前表面,由内壁77和围壁182的下内表面182A区划下表面,由内壁78区划后表面,由凸部144的上壁144C区划上表面,由内壁71区划左表面的除了开口181以外的部分,由膜142区划右表面。
如图5及图7所示,后方连通路178通过在凸部144的前壁144A与内壁71之间形成的开口184(参照图6及图7)与右方连通路177的比内壁71靠右方的部分连通。后方连通路178从开口184向左方延伸,接着向后方延伸,通过在内壁151与内壁152之间形成的开口185而到达迷宫路179。
后方连通路178由内壁151及凸部144的前壁144A区划下表面及前表面,由内壁152区划后表面及上表面,由内壁71区划右表面,由膜143区划左表面。
迷宫路179是通过在前后方向8上并排设置多个在上下方向7上延伸的隔离壁186而一边反复进行上下方向7的U形转弯一边沿着前后方向8延伸的连通路。迷宫路179的一端(前下端)通过开口185与后方连通路178连通。迷宫路179的另一端(后上端)与大气开放口187(参照图5)连通。
大气开放口187构成为在上下方向7上贯通凸部144的上壁144C的孔。大气开放口187的下端与迷宫路179连通。大气开放口187的上端与墨液罐100的外部连通。大气开放口187在墨液罐100的使用姿势下位于比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的墨液的液面靠上方处。
由上可知,如图4所示,大气连通路在开口174处与墨液室111的第一墨液室131连通,且在第二连通路172的下端与墨液室111的第二墨液室132连通。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大气连通路在大气开放口187处与墨液罐100的外部连通。
[墨液罐100B]
以下,参照图8~图11对墨液罐100B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8及图9所示,墨液罐100B在左右方向9上比墨液罐100Y、100C、100M(参照图4及图5)长。
以下,关于墨液罐100B,针对与墨液罐100Y、100C、100M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此外,关于在墨液罐100B中与墨液罐100Y、100C、100M相同结构的部分,在标注了与图4~图7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基础上,省略其说明。另外,在墨液罐100B的规定部分的结构和墨液罐100Y、100C、100M的与该规定部分对应的部分的结构之间的不同点仅为墨液罐100B的规定部分的结构在左右方向9上较长这一点的情况下,关于墨液罐100B的与该规定部分对应的部分,在标注了与图4~图7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基础上,省略其说明。
如图8及图9所示,墨液罐100B的壳体140具备框架141和三张膜139、142、143。
如图8及图10所示,墨液罐100B不具备墨液罐100Y、100C、100M所具备的左壁103(参照图5),而具备右壁159。右壁159是从前壁101的右端向后方延伸的壁。右壁159的上端与上壁104的前部连接。右壁159的下端与下壁105的前部连接。换言之,右壁159是将前壁101的右端、上壁104的前部右端及下壁105的前部右端连结的壁。也就是说,右壁159仅设置于框架141的前部,而未设置于框架141的后部。
如图8及图9所示,在上壁104的前部形成有凹部162。凹部162由侧壁162A、162B、162C及上壁104区划。
墨液罐100B不具备内壁71(参照图6)。墨液罐100B具备内壁160(参照图8及图10)及内壁161(参照图9及图11)作为与内壁71(参照图6)对应的壁。
内壁160及内壁161从上壁104及凸部144的上壁144C向下方延伸。内壁160及内壁161是在上下方向7及前后方向8上扩展的壁。
内壁160设置于图10所示的影线的范围。内壁160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框架141的右端与左端之间的任一位置。例如,内壁160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比框架141的中央靠右方处。
内壁161设置于图11所示的影线的范围。内壁161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框架141的右端与左端之间且比内壁160靠左方的任一位置。例如,内壁161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比框架141的中央靠左方处。
如图8及图10所示,内壁73的比内壁75靠上方的部分、内壁75的靠近内壁73的部分、内壁76及内壁77从内壁160向右方延伸。也就是说,内壁73的比内壁75靠上方的部分、内壁75的靠近内壁73的部分、内壁76及内壁77设置于比内壁160靠右方处。
如图9及图11所示,内壁74及内壁75的靠近内壁74的部分从侧壁162A向左方延伸。也就是说,内壁74及内壁75的靠近内壁74的部分设置于比侧壁162A靠左方处。
如图9及图11所示,内壁74从上壁104的左前部向下方延伸。内壁74不与内壁160及内壁161连接,而与侧壁162A连接。
内壁75从内壁74的下端向后方延伸。在该向后方延伸出的部分处,内壁75从侧壁162A向左方延伸。接着,内壁75向右方延伸。在该向右方延伸出的部分处,内壁75的前端与侧壁162B(参照图8)连接且后端与凸部144的前壁144A(参照图8及图11)连接。接着,如图8及图10所示,内壁75向后方延伸。在该向后方延伸出的部分处,内壁75从内壁160向右方延伸。
内壁79的右端与右壁159连接。
内壁151是将凸部144的前壁144A的下端与凸部144的后壁144B连结的壁。内壁151从前壁144A的下端向后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接着向后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接着向后方延伸,到达后壁144B。
如图8所示,框架141的右表面的后部开放。通过在下壁105、后壁110、上壁104、内壁72、73、75~79、凹部162的侧壁162B、凸部144的前壁144A、凸部144的后壁144B及凸部144的上壁144C的右表面上熔敷膜142,来封闭框架141的右表面。
如图9所示,框架141的左表面开放。通过在后壁110、上壁104、下壁105、内壁72、内壁74、内壁75、内壁78、内壁79、内壁151、内壁152、凸部144的前壁144A、凸部144的后壁144B、凸部144的上壁144C及隔离壁186的左表面上熔敷膜143,来封闭框架141的左表面。
如图8及图9所示,第一墨液室131由前壁101、右壁159、下壁105、后壁110、内壁72、内壁73、内壁74、内壁75、上壁104、内壁151、膜142及膜143区划。右壁159及膜142区划第一墨液室131的右表面。
如图9所示,内壁79的上端部从左端向右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79的上端部形成有开口163。开口163由内壁79、内壁75及膜143区划。内壁79的下端部从左端向右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79的下端部形成有开口164。开口164由内壁79、内壁72及膜143区划。前墨液室137与后墨液室138通过开口163、164而连通。
内壁72的前端部从左端向右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72的前端部形成有开口165。开口165由内壁72、下壁105及膜143区划。第一墨液室131的前墨液室137与第二墨液室132的下墨液室51通过开口165而连通。
如图8及图10所示,第一连通路171及第二连通路172位于比内壁160靠右方处。如图8~图11所示,第三连通路173位于内壁160的右方及内壁161的左方的双方。
如图9所示,第一连通路171通过开口166与第一积存室131的前墨液室137连通。开口166通过将内壁75的左前端部从左端向右方切口而形成。开口166由内壁75、内壁74及膜143区划。
第一连通路171从开口166向后方延伸,接着向右方延伸。接着,如图8所示,第一连通路171向后方延伸,接着以进行U形转弯的方式向前方延伸,到达贯通孔175(参照图10)。贯通孔175是在左右方向9上贯通内壁160及内壁161的孔,将第一连通路171及第二连通路172与第三连通路173连接。
如图9所示,第一连通路171的从开口166向后方延伸的部分由上壁104、凹部162的侧壁162A、内壁74、内壁75及膜143区划。第一连通路171的向右方延伸的部分由上壁104、凹部162的侧壁162B、内壁75及凸部144的前壁144A区划。如图8所示,第一连通路171的比内壁71靠右方的部分由内壁71、内壁73、内壁75、内壁76、内壁77及膜142区划。
如图9所示,框架141具备从后壁110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167。突出部167通过由后述的光学传感器98照射光,来检测在使用姿势的墨液罐100的墨液室111中积存的墨液的液面的高度。突出部167是长方体形状。突出部167具有内部空间167A,突出部167的前端及后端开放。突出部167的内部空间167A的前端与第二墨液室132的上墨液室52连通。也就是说,内部空间167A设置于第二墨液室132。突出部167的后端开放。开放的突出部167的后端通过贴附膜139而闭塞。
在突出部167的内部空间167A的上端以下且下端以上的高度的墨液罐100的水平截面中,从上方观察该水平截面的情况下的第二墨液室132的截面积比从上方观察该水平截面的情况下的第一墨液室131的截面积小。并且,突出部167的内部空间167A与截面积较小的第二墨液室132连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突出部167的内部空间167A与第二墨液室132连通,但内部空间167A也可以与第一墨液室131连通。也就是说,内部空间167A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墨液室131。在该情况下,突出部167例如也可以从前壁101或左壁103突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167仅设置于墨液罐100B、100Y、100C、100M中的墨液罐100B。但是,突出部167也可以设置于墨液罐100B、100Y、100C、100M中的至少一者。
[光学传感器98]
打印机部11具备光学传感器98。光学传感器98安装于壳体14。如图9中的虚线所示,在罐组99安置于壳体14的内部的状态下,光学传感器98位于墨液罐100B的框架141的突出部167的右方及左方。
光学传感器98具备发光部98A和受光部98B。发光部98A与受光部98B在左右方向9上隔着突出部167而配置。发光部98A位于突出部167的右方。受光部98B位于突出部167的左方。此外,发光部98A和受光部98B的配置位置也可以左右颠倒。
发光部98A和受光部98B的上下方向7的配置位置被决定成,发光部98A的向受光部98B照射光的照射位置和受光部98B的从发光部98A接受光的受光位置为第二线147以下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光学传感器98位于比第二线147靠下方处。也就是说,突出部167的与从光学传感器98照射出的光的光路相当的位置的高度是比图10所示的虚线低的位置。在此,该虚线表示需要向使用姿势的墨液罐补充墨液的最小积存量的墨液的液面。由上可知,突出部167的上下方向7的位置包括比第二线147靠下方的位置。
光学传感器98经由电路与复合机10的控制部(未图示)电连接。
从发光部98A朝向受光部98B照射光。照射出的光透过突出部167而向突出部167的内部空间167A进入。在积存于内部空间167A的墨液的液面比光路靠上方的情况下,光会被积存于内部空间167A的墨液遮挡而不会到达受光部98B。由此,从光学传感器98向控制部输出低电平的信号。另一方面,在墨液的液面比光路靠下方的情况下,光会在内部空间167A中在空气中行进。在该情况下,光通过内部空间167A而到达受光部98B。由此,从光学传感器98向控制部输出高电平的信号。
控制部在来自光学传感器98的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判断为积存于墨液室111的墨液的液面比第二线147高,在来自光学传感器98的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判断为积存于墨液室111的墨液的液面比第二线147低。
[注入口112]
如图1(B)所示,在各墨液罐100B、100Y、100C、100M的倾斜壁106分别设置有用于向墨液室111的第一墨液室131注入墨液的注入口112B、112Y、112C、112M(有时将其总称而记为“注入口112”)。注入口112(液体注入口的一例)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倾斜壁106而使对应的第一墨液室131与墨液罐100的外部连通。倾斜壁106的内表面面向第一墨液室131的前墨液室137。倾斜壁106的外表面面向墨液罐100的外部。因而,注入口112使第一墨液室131与墨液罐100的外部直接连通。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注入口112设置于第一墨液室131及第二墨液室132中的未设置突出部167的一方的第一墨液室131。此外,注入口112也可以用于向第二墨液室132注入墨液。
通过使罩70位于打开位置,倾斜壁106及设置于倾斜壁106的注入口112通过开口22向复合机10的外部露出。通过注入口112向第一墨液室131注入墨液时的墨液罐100的姿势(注入姿势)为使用姿势。即,在墨液罐100为使用姿势时,通过注入口112向第一墨液室131注入墨液。
[盖113]
如图1所示,墨液罐100具有能够以使注入口112闭塞的方式相对于倾斜壁106装卸的盖113B、113Y、113C、113M。盖113对应于墨液罐100的四个注入口112B、112Y、112C、112M而具有四个盖113B、113Y、113C、113M。如图1(A)所示,安装于倾斜壁106的盖113与划定注入口112的周缘的壁面紧贴而使注入口112闭塞。另一方面,如图1(B)所示,从倾斜壁106拆下的盖113将注入口112开放。盖113在使罩70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倾斜壁106装卸。另外,通过将盖113从注入口112拆下,能够通过注入口112向墨液室111注入墨液。
[罩70]
如图1所示,罩70被设置成能够对在壳体14的前壁14A形成的开口22进行开闭。罩70绕着沿着左右方向9延伸的转动轴70A转动。罩70是与开口22对应的大小的外形,且是朝向开口22而开口的箱形状。罩70在关闭位置下覆盖墨液罐100的前壁101的立壁102及倾斜壁106。罩70在打开位置下使墨液罐100的前壁101的立壁102及倾斜壁106向壳体14的外部露出。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墨液罐10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液罐100的结构不同。在其他结构中,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是共通的,所以省略说明。另外,关于墨液罐1000和墨液罐100,关于共通的性质省略说明,而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2及图13所示,墨液罐1000由形成墨液罐的外形的壳体1400构成。壳体1400具备框架1141和两张膜1142、1143。
框架1141整体是沿着左右方向9的尺寸短且分别沿着上下方向7及前后方向8的尺寸比沿着左右方向9的尺寸长的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另外,前后方向8的尺寸比上下方向7的尺寸长。也就是说,墨液罐1000具有沿着前后方向8的第一边、比该第一边短的沿着上下方向7的第二边、以及比该第二边短的沿着左右方向9的第三边。
框架1141由树脂形成,该树脂具有能够从墨液罐1000的外部目视确认后述的墨液室1111内的墨液的程度的透光性。框架1141例如由聚丙烯形成。框架1141例如通过将树脂材料注射成型而一体成型。框架1141的刚度比膜1142、1143的刚度高。
此外,框架1141也可以由树脂以外的材料构成。另外,框架1141也可以是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后述的第一墨液室1131和第二墨液室1132由分别不同的两个壳体构成,这两个壳体由管等连结。
框架1141具备前壁1101(第一壁的一例)、左壁1103、上壁1104、下壁1105、后壁1110(第二壁的一例)及内壁1069、1071~1082、1151~1155。
前壁1101构成墨液罐1000的前端(第一端的一例)。前壁1101由立壁1102和倾斜壁1106构成。立壁1102在上下方向7及左右方向9上扩展。倾斜壁1106是将立壁1102的上端与上壁1104的前端连结的壁,且相对于上下方向7及前后方向8倾斜。
左壁1103构成墨液罐1000的左端。左壁1103是从前壁1101的左端向后方延伸的壁。左壁1103的上端与上壁1104的前部连接。左壁1103的下端与下壁1105的前部连接。换言之,左壁1103是将前壁1101的左端、上壁1104的前部左端以及下壁1105的前部左端连结的壁。也就是说,左壁1103仅设置于框架1141的前部,而未设置于框架1141的后部。
上壁1104构成墨液罐1000的上端。上壁1104从前壁1101的上端(倾斜壁1106的后端)向后方延伸。上壁1104的前部与左壁1103的上端连接。从框架1141的上壁1104的前后方向8的大致中央部到后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凸部1144。凸部1144具备从上壁1104的前后方向8的大致中央部向上方突出的前壁1144A、从上壁1104的后部向上方突出的后壁1144B及将前壁1144A的上端与后壁1144B的上端连结的上壁1144C。
下壁1105构成与墨液罐1000的上端在上下方向7上对向的下端。下壁1105是从前壁1101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壁。下壁1105从上壁1104向上下方向7上的下方分离而形成。如上所述,下壁1105的前部与左壁1103的下端连接。下壁1105的左端部向上方弯折。弯折的下壁1105的上端连接于后述的内壁1072的下表面(参照图13)。
后壁1110构成与墨液罐1000的前端在前后方向8上对向的后端(第二端的一例)。后壁1110形成于前壁1101的后方。后壁1110从前壁1101向前后方向8上的后方分离而形成。
后壁1110具备下壁1115、上壁1116及连接壁1117。下壁1115构成后壁1110的下部。上壁1116构成后壁1110的上部。也就是说,上壁1116构成后壁1110的比下壁1115靠上方的部分。连接壁1117将下壁1115与上壁1116连接。
上壁1116位于比下壁1115靠后方处。也就是说,上壁1116与前壁1101的前后方向8上的距离比下壁1115与前壁1101的前后方向8上的距离长。
如上所述,后壁1110的上端(上壁1116的上端)与上壁1104的后端连接。后壁1110的下端(下壁1115的下端)与下壁1105的后端连接。后壁1110的左部构成为比后壁1110的右部在前后方向8上长。在该构成为较长的后壁1110的左部形成后述的墨液流出路1114。
如图14及图15所示,内壁1071从上壁1104及凸部1144的上壁1144C向下方延伸。内壁1071是在上下方向7及前后方向8上扩展的壁。内壁1071设置于图14及图15所示的影线的范围。内壁1071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框架1141的右端与左端之间的任一位置。由此,在设置有内壁1071的部位处,框架1141的内部被左右分割。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壁1071在左右方向9上位于比框架1141的中央部靠左方处。也就是说,在左右方向9上,内壁1071与框架1141的左端的距离比内壁1071与框架1141的右端的距离长。另外,内壁1071也可以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框架1141的大致中央部或靠近框架1141的右端的位置。此外,内壁1071规定后述的连通路的一部分,所以处于不包含框架1141的右端及左端的位置。
如图12及图13所示,内壁1072在上下方向7上设置于上壁1104与下壁1105之间的下壁1105附近。内壁1072从下壁1105的前端部到后端部一边向上方倾斜一边向后方延伸。内壁1072的前端与下壁1105的前端部侧的部位连接。内壁1072的后端处于后壁1110的前方且从后壁1110分离。
内壁1073在上下方向7上从内壁1072的后端向大致上方延伸。内壁1073一边以沿着凸部1144的外形的方式弯折,一边延伸至凸部1144的内部。内壁1073的上端处于凸部1144的上壁1144C的下方且从上壁1144C分离。内壁1073的一部分(比后述的内壁1075靠下方处的一部分)从框架1141的右端设置到左端。另一方面,内壁1073的其他部分从框架1141的右端设置到内壁1071。
内壁1069在上下方向7及前后方向8上扩展。内壁1069在上下方向7上位于内壁1072与后述的内壁1075之间。内壁1069位于内壁1073的一部分(比内壁1075靠下方的一部分)的前方。内壁1069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框架1141的大致中央部。由此,在设置有内壁1069的部位处,后述的第一墨液室1131的后墨液室1138被左右分割。内壁1069的下端连接于内壁1072的后部。内壁1069的上端连接于内壁1075的后部。内壁1069的后端连接于内壁1073的一部分(比内壁1075靠下方的一部分)。
以下说明的内壁1074~1077、1082从内壁1071(参照图14)向右方延伸。换言之,内壁1074~1077从内壁1071设置到框架1141的右端。
如图12及图14所示,内壁1074在上壁1104的下表面104A的前部向下方延伸。内壁1074的左端连接于左壁1103,前后方向8上的内壁1074的后表面与内壁1071的前端连接。
内壁1075从内壁1074的下端向后方延伸。内壁1075的后端与内壁1073连接。
内壁1076从内壁1073的上端向前方及后方延伸。也就是说,内壁1076位于比内壁1075靠上方处。内壁1076的前端位于比后述的贯通孔1175靠后方处。
内壁1077从凸部1144的前壁1144A的下端向后方延伸。内壁1077的前部在上下方向7上位于凸部1144的上壁1144C与内壁1075之间,与上壁1144C及内壁1075分别在上下方向7上对向。内壁1077的后部位于内壁1076与内壁1075之间,与内壁1076及内壁1075分别在上下方向7上对向。内壁1077的后端处于内壁1073的一部分(比内壁1075靠上方的一部分)的前方且从内壁1073分离。
内壁1082在上下方向7上位于内壁1073与内壁1076之间。内壁1082从后壁1110或者从凸部1144的后壁1144B的下端向前方延伸。内壁1082的前端处于内壁1073的一部分(比内壁1075靠上方的一部分)的后方且从内壁1073分离。
以下说明的内壁1078从内壁1071(参照图14及图15)向右方及左方延伸。换言之,内壁1078从框架1141的右端设置到左端。
如图12及图13所示,内壁1078在上下方向7及左右方向9上扩展。内壁1078与凸部1144的前壁1144A分离而设置于前壁1144A的后方。内壁1078在前后方向8上隔着贯通孔1175而与内壁1076的前端对向。也就是说,内壁1078在前后方向8上设置于前壁1144A与贯通孔1175之间。
内壁1079在上下方向7及左右方向9上扩展。内壁1079位于比内壁1074靠后方且比内壁1069靠前方处。内壁1079的上端与内壁1075连接。内壁1079的下端与内壁1072连接。内壁1079的左端与左壁1103连接。
内壁1080在前后方向8及左右方向9上扩展。内壁1080位于比前壁1101的立壁1102靠后方且比内壁1079靠前方处。内壁1080从左壁1103向右方延伸出。在配置有内壁1080的部位处,后述的第一墨液室1131的前墨液室1137被上下分割。此外,在内壁1080与立壁1102之间及内壁1080与内壁1079之间形成有间隙1085、1086。由此,上下分割出的两个前墨液室1137连通。
内壁1081在前后方向8及左右方向9上扩展。内壁1081位于比内壁1079靠后方且比内壁1073靠前方处。内壁1081与内壁1069连接。另外,内壁1081在左右方向9的中央部与内壁1079连接。在配置有内壁1081的部位处,后述的第一墨液室1131的后墨液室1138被上下分割。此外,在内壁1081与内壁1073之间形成有开口1083。另外,在内壁1081的左右方向9的两端部与内壁1079之间具有开口1084。由此,分割出的两个后墨液室1138连通。
以下说明的内壁1151、152从内壁1071(参照图15)向左方延伸。换言之,内壁1151、1152从内壁1071设置到框架1141的左端。
如图13及图15所示,内壁1151是将凸部1144的前壁1144A的下端与凸部1144的后壁1144B连结的壁。内壁1151从前壁1144A的下端向后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接着向后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接着向后方延伸,到达后壁1144B。
内壁1152是将凸部1144的上壁1144C的两个部位连结的壁。该两个部位是上壁1144C的前端部和上壁1144C的前后方向8的大致中央部。内壁1152从上壁1144C的前端部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接着向后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到达上壁1144C的前后方向8的大致中央部的下表面。在从左侧观察墨液罐1000的侧视观察中,内壁1152由上壁1144C和内壁1151包围。
如图12所示,框架1141的右表面开放。通过在前壁1101、下壁1105、后壁1110、上壁1104、内壁1072~1082、凸部1144的前壁1144A、凸部1144的后壁1144B及凸部1144的上壁1144C的右表面上熔敷膜142,来封闭框架1141的右表面。
如图13所示,框架1141的左表面的后部开放。通过在后壁1110、上壁1104、内壁1072、内壁1079、内壁1081、内壁1151、内壁1152、凸部1144的前壁1144A、凸部1144的后壁1144B、凸部1144的上壁1144C及后述的隔离壁1186的左表面上熔敷膜1143,来封闭框架1141的左表面。
如图12所示,前壁1101的立壁1102的外表面(前表面)具备第一线1146和第二线1147。第一线1146和第二线1147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线146和第二线147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在墨液罐1000内的墨液量减少为比最小量的墨液量少的状态下利用复合机10继续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会从墨液罐1000向墨液管32送入空气,可能会出现从记录头39的喷嘴40不喷出墨液的情况。因此,在使用姿势的复合机10中,在积存于墨液室1111的墨液的液面成为了第二线1147的位置时,使用者需要从墨液罐1000的注入口1112补充墨液。
由上可知,在墨液罐1000的使用姿势下,在墨液罐1000的墨液室1111中积存有最小量的墨液以上且最大量的墨液以下的量的墨液。
[墨液室1111]
如图12及图13所示,壳体1140在其内部具有墨液室1111。墨液室1111是墨液罐1000的内部空间,积存墨液。墨液室1111具备第一墨液室1131(第一积存室的一例)和第二墨液室1132(第二积存室的一例)。
第一墨液室1131具备以下说明的空间和与该空间连通的大气连通路的第一连通路1171。第二墨液室1132具备以下说明的空间、与该空间连通的大气连通路的第二连通路1172、缓冲室1148及墨液流出路1114。关于大气连通路、缓冲室1148及墨液流出路1114,将在后文叙述。
第一墨液室1131由前壁1101、左壁1103、下壁1105、内壁1072、内壁1073、内壁1074、内壁1075、上壁1104、内壁1151、凸部1144的上壁1144C、膜1142及膜1143区划。前壁1101区划第一墨液室1131的前表面。下壁1105及内壁1072区划第一墨液室1131的下表面。内壁1073区划第一墨液室1131的后表面。内壁1075、内壁1074及上壁1104区划第一墨液室1131的上表面。膜1142区划第一墨液室1131的右表面。左壁1103及膜1143区划第一墨液室1131的左表面。
第一墨液室1131由内壁1079分割为前墨液室1137和后墨液室1138。内壁1079的前表面区划前墨液室1137的后表面。内壁1079的后表面区划后墨液室1138的前表面。另外,如上所述,前墨液室1137由内壁1080分割为上下两个墨液室。上下分割出的两个前墨液室1137通过间隙1085、1086而连通。后墨液室1138由内壁1081分割为上下两个墨液室。上下分割出的两个后墨液室1138通过开口1083、1084而连通。
内壁1079的上端部从右端向左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1079的上端部形成有开口1135。开口1135由内壁1079、内壁1075及膜1142区划。内壁1079的下端部从右端向左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1079的下端部形成有开口1136。开口1136由内壁1079、内壁1072及膜1142区划。前墨液室1137与后墨液室1138通过开口1135、1136而连通。
如图12及图14所示,第二墨液室1132位于第一墨液室1131的下方及后方。在从左侧观察墨液罐1000的侧视观察中,第二墨液室1132为大致L字形状。第二墨液室1132具备下墨液室1051和上墨液室1052。下墨液室1051位于第一墨液室1131的下方。上墨液室1052从下墨液室1051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上墨液室1052位于第一墨液室1131的后墨液室1138的后方。
下墨液室1051由下壁1105、内壁1072及膜1142区划。下壁1105区划下墨液室1051的前表面、下表面及左表面。内壁1072区划下墨液室1051的上表面。膜1142区划下墨液室1051的右表面。下墨液室1051的后表面开放。下墨液室1051在该后表面处与上墨液室1052连通。
内壁1072的前端部从右端向左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1072的前端部形成有开口1145(连通口的一例)。开口1145由内壁1072、下壁1105及膜1142区划。第一墨液室1131的前墨液室1137与第二墨液室1132的下墨液室1051通过开口1145而连通。
上墨液室1052由后壁1110、内壁1073及膜1142区划。后壁1110区划上墨液室1052的后表面及左表面。内壁1073区划上墨液室1052的前表面。膜1142区划上墨液室1052的右表面。上墨液室1052的下表面开放。上墨液室1052在该下表面处与下墨液室1051连通。
上墨液室1052的上表面开放。在此,该上表面是假想面,且是与第一线1146相同的高度。也就是说,该上表面是与在复合机10的使用姿势下在墨液室1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的该墨液的液面相同的高度。并且,上墨液室1052在该上表面处与后述的大气连通路的第二连通路1172连通。即,该上表面是上墨液室52与第二连通路1172的交界。此外,该交界不限于前述的位置,例如也可以是比第一线1146靠上方或下方处。
在上墨液室1052的上部及第二连通路1172的下部范围内构成了缓冲室1118。缓冲室1118是在前后方向8上比上墨液室1052的下部长的空间。缓冲室1118由连接壁1117、上壁1116、上壁1104、内壁1073及膜1142区划。
在复合机10的使用姿势下,换言之,在上壁1104构成墨液罐1000的上部且下壁1105构成墨液罐1000的下部的状态下,在墨液室1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墨液的液面是图14的虚线191所示的位置。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墨液的液面是与第一线1146相同的高度。
此时,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131的墨液的液面的高度与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132的墨液的液面的高度在铅垂方向(上下方向7)上相同。
另外,此时,第一墨液室1131中的墨液的液面与第二墨液室1132中的墨液的液面互相独立地形成。具体地说,第一墨液室1131中的墨液的液面由前壁1101、内壁1073、膜142、左壁1103及膜1143包围。另一方面,第二墨液室1132中的墨液的液面由后壁1110、内壁1073、左后壁1120及膜1142包围。左后壁1120是将后壁1110的左端与内壁1073的左端相连的壁,从后壁1110的左端向前方延伸。
此外,第一墨液室1131中的墨液的液面与第二墨液室1132中的墨液的液面互相独立地形成的情况不限于在墨液室1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例如,在积存有在墨液室1111中积存的墨液的液面为与第二线1147相同的高度时的墨液量的墨液时,第一墨液室1131中的墨液的液面与第二墨液室1132中的墨液的液面也互相独立地形成。即,在复合机10为使用姿势时,只要在第一墨液室1131和第二墨液室1132的双方的墨液室中积存有墨液,第一墨液室1131中的墨液的液面与第二墨液室1132中的墨液的液面就互相独立地形成。
另外,即使在复合机10不为使用姿势的情况下,第一墨液室1131中的墨液的液面与第二墨液室1132中的墨液的液面也互相独立地形成。
例如,在前壁1101构成墨液罐100的上部且后壁1110构成墨液罐100的下部的倾倒姿势下,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墨液的液面处于图14的单点划线1193所示的位置。此外,此时,墨液以分离的方式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131和第二墨液室1132,所以图14的单点划线1193所示的墨液的液面在第一墨液室1131和第二墨液室1132中分别产生。
在墨液罐1000的姿势为倾倒姿势的状态下,后述的开口1174及开口1145位于比该墨液的液面(图14中的单点划线1193)靠上方处。
在复合机10的使用姿势下,换言之,在上壁1104构成墨液罐1000的上部且下壁1105构成墨液罐1000的下部的状态下,在墨液室1111中积存有最小量的墨液时,墨液的液面处于图14的三点划线1195所示的位置。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墨液的液面是与第二线1147相同的高度。
在复合机10的倾倒姿势下,换言之,在前壁1101构成墨液罐1000的上部且后壁1110构成墨液罐的下部的状态下,在墨液室1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小量的墨液时,墨液的液面处于图14的单点划线1196所示的位置。此外,此时,墨液以分离的方式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131和第二墨液室1132,所以图14的单点划线1196所示的墨液的液面在第一墨液室1131和第二墨液室1132中分别产生。此时,后述的开口1149位于比该墨液的液面(图14中的单点划线1196)靠上方处。此外,此时,墨液的一部分积留于缓冲室1118。因此,在具有缓冲室1118的结构中,与不具有缓冲室1118的结构相比,墨液的液面位于靠下方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设置有内壁1153、1154,开口1149设置于内壁1154。因此,若图14的单点划线1196所示的墨液的液面比开口1149低,则该墨液不会从开口149漏出。在假设没有设置内壁1153、1154和开口1149的情况下,将墨液罐1000构成为,图14的单点划线1196所示的墨液的液面比后述的开口1150低。由此,可防止该墨液从开口1150漏出。在该情况下,开口1150是液体流出口的一例。
另外,即使在假设墨液的液面比开口1149、1150高的情况下,墨液经由开口1150漏出的量也只是与高出开口1149的部分相应的量或者与高出开口1150的部分相应的量。因此,能够减少墨液漏出的量。
[缓冲室1148]
如图12及图14所示,壳体1140在其内部具有缓冲室1148。缓冲室1148是墨液罐1000的内部空间,处于第二墨液室1132与后述的墨液流出路1114之间。也就是说,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132的墨液经由缓冲室1148向墨液流出路1114流入。
缓冲室1148设置于壳体1140的右后下部。缓冲室1148由内壁1153、内壁1154、内壁1155、下壁1105、后壁1110及膜1142区划。
内壁1153从后壁1110的右下部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且向左右方向9延伸。内壁1153区划缓冲室1148的上表面。内壁1154从下壁1105的右后部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且向左右方向9延伸。内壁1154区划缓冲室1148的前表面。内壁1155是在上下方向7及前后方向8上扩展的壁,由内壁1153、内壁1154、后壁1110及下壁1105包围。内壁1155区划缓冲室1148的左表面。下壁1105区划缓冲室1148的下表面。后壁1110区划缓冲室1148的后表面。膜1142区划缓冲室1148的右表面。
内壁1154的右下端部从右端向左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1154的右下端部形成有开口1149(液体流出口的一例)。开口1149由内壁1154及膜1142区划。开口1149将第二墨液室1132的右后下部与缓冲室1148连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壁1154被切口为半圆状,但切口的形状不限于半圆状,例如也可以是矩形形状。
在复合机10的使用姿势下,开口1149的上下方向7的位置处于后壁1110的下壁1115的上端与下端之间。
在内壁1155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开口1150。开口1150将缓冲室1148与墨液流出路1114连通。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132的墨液经由缓冲室1148向开口1150流入。换言之,开口1150是用于使墨液从缓冲室1148向墨液流出路1114流入的墨液流入口。此外,开口1150的形状不限于圆形,例如也可以是矩形形状等。
[墨液流出路1114]
如图13及图15所示,壳体1140具有墨液流出路1114(液体流出路的一例)。墨液流出路1114是用于使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132的墨液向墨液罐1000的外部流出的连通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131的墨液会经由开口1145移动到第二墨液室1132,所以墨液流出路1114也可以说是用于使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131及第二墨液室1132的墨液向墨液罐1000的外部流出的连通路。
墨液流出路1114通过开口1150与缓冲室1148连通。墨液流出路1114从开口1150向左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接着向右方延伸,到达开口1156。
墨液流出路1114形成为从后壁1110的左表面向右方凹陷的槽。墨液流出路1114的除了右表面的一部分及左表面以外的部分由后壁1110(详细地说是下壁1115)区划。墨液流出路1114的右表面的开口1156的周围部分由内壁1155区划。墨液流出路1114的左表面由膜1143区划。
框架1141具备筒状的突出部1157。突出部1157从后壁1110的下壁1115的开口1156的周围部分朝向后方、即朝向墨液罐1000的外方突出。突出部1157的内部空间的前端通过开口1156与墨液流出路1114连通。突出部1157的内部空间的后端通过开口1158与墨液罐1000的外部连通。在墨液罐1000安置于壳体14的内部的状态下,突出部1157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墨液管32连接。由此,从墨液流出路1114通过开口1156进入到突出部1157的内部空间的墨液向墨液管32流出。
由上可知,积存于墨液室1111的墨液经由墨液流出路1114、突出部1157的内部空间及墨液管32与记录头39的喷嘴40连通。此外,突出部1157也可以不与墨液管32直接连接。例如,也可以是,一端部与墨液管32连接的针状物的另一端部插入突出部1157。当通过从记录头39喷出墨液滴而消耗墨液时,墨液流出路1114内的墨液能够朝向记录头39移动。
在此,墨液流出路1114是流路。流路是指一端与墨液室1111连接的空间,且是指且在另一端闭塞的情况下无论墨液罐1000的姿势如何,积存于墨液室1111的墨液都不会流入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液罐1000仅具备墨液流出路1114作为流路,但也可以除了墨液流出路1114以外还具备流路。
以下进行详述。如上所述,从能够覆盖记录头39的喷嘴40的维护机构的盖延伸出的管由泵堵住。因此,在喷嘴40被盖覆盖时,墨液流出路1114的另一端(靠近突出部1157的一端)通过突出部1157的内部空间、墨液管32、记录头39及盖与闭塞的管连通。也就是说,墨液流出路1114的另一端闭塞。并且,墨液流出路1114的截面积构成为与第二墨液室1132的截面积相比足够小。因此,即使墨液罐1000变化成使用姿势以外的姿势,也就是说,无论墨液罐1000的姿势如何,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132的墨液都不会向墨液流出路1114流入。此外,在喷嘴40未被盖覆盖时,喷嘴40开放。也就是说,墨液流出路1114的另一端开放。因此,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132的墨液能够向墨液流出路1114流入。
另一方面,上述的开口1145及后述的大气连通路是交界。交界是指一端和另一端中的至少一方与墨液室1111连接的空间,且是指即使在假设一端或另一端闭塞的情况下,积存于墨液室1111的墨液也能够流入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液罐1000仅具备开口1145及大气连通路作为交界,但也可以除了开口1145及大气连通路以外还具备交界。
[大气连通路]
如图12~图15所示,壳体1140具有大气连通路。大气连通路是用于将墨液室1111与墨液罐1000的外部连通的连通路。换言之,大气连通路是用于将墨液室1111向大气开放的连通路。大气连通路具备图12及图14所示的第一连通路1171及第二连通路1172和图12~图15所示的第三连通路1173。第一连通路1171及第二连通路1172位于比内壁1071靠右方处。第三连通路1173位于内壁1071的右方及左方的双方。
如图12及图14所示,第一连通路1171通过开口1174与第一墨液室1131的前墨液室1137连通。开口1174通过将内壁1075的右前端部从右端向左方切口而形成。开口1174由内壁1075、内壁1074及膜1142区划。
第一连通路1171从开口1174向后方延伸,接着以进行U形转弯的方式向前方延伸,到达贯通孔1175(参照图14及图15)。贯通孔1175设置于内壁1071。贯通孔1175在前后方向8上设置于比凸部1144的前后方向8的中央稍靠前方处。贯通孔1175将比内壁1071靠右方的部分与比内壁1071靠左方的部分连通。
第一连通路1171由上壁1104、内壁1073、内壁1074、内壁1075、内壁1076及内壁1077区划前后及上下的表面。另外,第一连通路1171由内壁1071区划左表面,由膜1142区划右表面。
第二连通路1172在其下端处与第二墨液室1132的上墨液室52的上表面(假想面)连通。第二连通路1172从与上墨液室52连通的连通位置向上方延伸,接着向前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接着向后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接着向前方延伸,到达贯通孔1175。
第二连通路1172由后壁1110、上壁1104、凸部1144的后壁1144B及凸部1144的上壁1144C区划后表面及上表面。另外,第二连通路1172由内壁1073及内壁1076区划前表面及下表面。另外,第二连通路1172由内壁1082区划上表面及下表面。另外,第二连通路1172由内壁1071区划左表面,由膜1142区划右表面。
如图13及图15所示,第三连通路1173具备第一路1176、第二路1177、第三路1170、后方连通路1178及迷宫路1179。
第一路1176从贯通孔1175(参照图14及图15)向左方延伸至框架1141的左端。也就是说,第一路1176从墨液室1111的右表面朝向左表面延伸。
第一路1176通过开口1180与第二路1177连通。开口1180通过将内壁1078的左下端部从左端向右方切口而形成。开口1180由内壁1078、内壁1152及膜1143区划。
第一路1176由内壁1078区划前表面,由内壁1152区划后表面及下表面,由凸部1144的上壁1144C区划上表面,由膜1143区划左表面。
第二路1177从开口1180向右方延伸至框架1141的右端。也就是说,第二路1177从墨液室1111的左表面朝向右表面延伸。
如图12、图14及图15所示,在内壁1071的形成有第二路1177的部分形成有开口1181。第二路1177的比内壁1071靠左方的部分与比内壁1071靠右方的部分通过开口1181而连通。
如图12所示,围壁1182从内壁1071的开口1181的周缘向右方突出。围壁1182的下内表面1182A以右端位于比左端靠上方处的方式倾斜。在围壁1182的突出顶端面即围壁1182的右表面上贴附半透膜1183(参照图12)。由此,第二路1177由半透膜1183闭塞。换言之,半透膜1183配置于第二路1177。也就是说,半透膜1183配置于第一连通路1171及第二连通路1172与后述的后方连通路1178及迷宫路1179之间。
半透膜1183是具有隔断墨液的通过且容许气体的通过的微小的孔的多孔质膜。例如,半透膜1183由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等氟树脂构成。
如图13及图15所示,第二路1177的比内壁1071靠左方的部分由内壁1152区划前表面及下表面,由内壁1078区划后表面,由凸部1144的上壁1144C区划上表面,由内壁1071(参照图14)区划右表面的除了开口1181以外的部分,由膜1143区划左表面。
另外,如图12及图14所示,第二路1177的比内壁1071靠右方的部分由凸部1144的前壁1144A区划前表面,由内壁1077和围壁1182的下内表面1182A区划下表面,由内壁1078区划后表面,由凸部1144的上壁1144C区划上表面,由内壁1071区划左表面的除了开口1181以外的部分,由膜1142区划右表面。
如图13及图15所示,第三路1170通过在凸部1144的前壁1144A与内壁1071之间形成的开口1184(参照图14及图15)与第二路1177的比内壁1071靠右方的部分连通。第三路1170从开口1184向左方延伸。也就是说,第三路1170从墨液室1111的右表面朝向左表面延伸。换言之,第三路1170与第二路1177中的墨液室1111的右表面附近连通,从该连通的位置朝向膜1143而向左方延伸。
第三路1170由凸部1144的前壁1144A区划前表面,由内壁1152区划后表面,由凸部1144的上壁1144C区划上表面,由内壁1151区划下表面,由膜1142区划右表面,由膜1143区划左表面。
后方连通路1178从第三路1170的左端向后方延伸,通过在内壁1151与内壁1152之间形成的开口1185而到达迷宫路1179。也就是说,后方连通路1178在膜1143的附近与第三路1170连通。
后方连通路1178由内壁1151及凸部1144的前壁1144A区划下表面及前表面,由内壁1152区划后表面及上表面,由内壁1071区划右表面,由膜1143区划左表面。
迷宫路1179是通过在前后方向8上并排设置多个在上下方向7上延伸的隔离壁1186而一边反复进行上下方向7的U形转弯一边沿着前后方向8延伸的连通路。
迷宫路1179由隔离壁1186区划前表面及后表面,由凸部1144的上壁1144C区划上表面,由内壁1151区划下表面,由内壁1071区划右表面,由膜1143区划左表面。
迷宫路1179的一端(前下端)通过开口1185与后方连通路1178连通。迷宫路1179的另一端(后上端)与大气开放口1187(参照图13)连通。
大气开放口1187构成为在上下方向7上贯通凸部1144的上壁1144C的孔。大气开放口1187的下端与迷宫路1179连通。大气开放口1187的上端与墨液罐1000的外部连通。大气开放口1187位于比在墨液罐1000的使用姿势下在墨液室1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的墨液的液面靠上方处。
由上可知,如图12所示,大气连通路在开口1174处与墨液室1111的第一墨液室1131连通,且在第二连通路1172的下端处与墨液室1111的第二墨液室1132连通。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大气连通路在大气开放口1187处与墨液罐1000的外部连通。
[墨液罐1000B]
以下,参照图16~图19对墨液罐1000B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6及图17所示,墨液罐1000B在左右方向9上比墨液罐1000Y、1000C、1000M(参照图12及图13)长。
以下,关于墨液罐1000B,针对与墨液罐1000Y、1000C、1000M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此外,关于在墨液罐1000B中与墨液罐1000Y、1000C、1000M相同结构的部分,在标注了与图12~图15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基础上,省略其说明。另外,在墨液罐1000B的规定部分的结构和墨液罐1000Y、1000C、1000M的与该规定部分对应的部分的结构之间的不同点仅为墨液罐1000B的规定部分的结构在左右方向9上较长这一点的情况下,关于墨液罐1000B的与该规定部分对应的部分,在标注了与图12~图15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基础上,省略其说明。
如图16及图17所示,墨液罐1000B的壳体1140具备框架1141和三张膜1139、1142、1143。
如图16及图18所示,墨液罐1000B不具备墨液罐1000Y、1000C、1000M所具备的左壁1103(参照图13),而具备右壁1159。右壁1159是从前壁1101的右端向后方延伸的壁。右壁1159的上端与上壁1104的前部连接。右壁1159的下端与下壁1105的前部连接。换言之,右壁1159是将前壁1101的右端、上壁1104的前部右端及下壁1105的前部右端连结的壁。也就是说,右壁1159仅设置于框架1141的前部,而未设置于框架1141的后部。
如图16及图17所示,在上壁1104的前部形成有凹部1162。凹部1162由侧壁1162A、1162B、1162C及上壁1104区划。
墨液罐1000B不具备内壁1071(参照图14)。墨液罐1000B具备内壁1160(参照图16及图18)及内壁1161(参照图17及图19)作为与内壁1071(参照图14)对应的壁。
内壁1160及内壁1161从上壁1104及凸部1144的上壁1144C向下方延伸。内壁1160及内壁1161是在上下方向7及前后方向8上扩展的壁。
内壁1160设置于图18所示的影线的范围。内壁1160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框架1141的右端与左端之间的任一位置。例如,内壁1160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比框架1141的中央靠右方处。
内壁1161设置于图19所示的影线的范围。内壁1161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框架1141的右端与左端之间且比内壁1160靠左方的任一位置。例如,内壁1161在左右方向9上设置于比框架1141的中央靠左方处。
如图16及图18所示,内壁1073的比内壁1075靠上方的部分、内壁1075的靠近内壁1073的部分、内壁1076、内壁1077及内壁1082从内壁1160向右方延伸。也就是说,内壁1073的比内壁1075靠上方的部分、内壁1075的靠近内壁1073的部分、内壁1076及内壁1077设置于比内壁1160靠右方处。
如图17及图19所示,内壁1074及内壁1075的靠近内壁1074的部分从侧壁1162A向左方延伸。也就是说,内壁1074及内壁1075的靠近内壁1074的部分设置于比侧壁1162A靠左方处。
如图17及图19所示,内壁1074从上壁1104的左前部向下方延伸。内壁1074不与内壁1160及内壁1161连接,而与侧壁1162A连接。
内壁1075从内壁1074的下端向后方延伸。在该向后方延伸出的部分处,内壁1075从侧壁1162A向左方延伸。接着,内壁1075向右方延伸。在该向右方延伸出的部分处,内壁1075的前端与侧壁1162B(参照图16)连接且后端与凸部1144的前壁1144A(参照图16及图19)连接。接着,如图16及图18所示,内壁1075向后方延伸。在该向后方延伸出的部分处,内壁1075从内壁1160向右方延伸。
内壁1079的右端与右壁1159连接。
内壁1151是将凸部1144的前壁1144A的下端与凸部1144的后壁1144B连结的壁。内壁1151从前壁1144A的下端向后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接着向后方延伸,接着向上方延伸,接着向后方延伸,到达后壁1144B。
如图16所示,框架1141的右表面的后部开放。通过在下壁1105、后壁1110、上壁1104、内壁1072、1073、1075~1080、1082、凹部1162的侧壁1162B、凸部1144的前壁1144A、凸部1144的后壁1144B及凸部1144的上壁1144C的右表面上熔敷膜1142,来封闭框架1141的右表面。
如图17所示,框架1141的左表面开放。通过在后壁1110、上壁1104、下壁1105、内壁1072、内壁1074、内壁1075、内壁1078、内壁1079~1081、内壁1151、内壁1152、凸部1144的前壁1144A、凸部1144的后壁1144B、凸部1144的上壁1144C及隔离壁1186的左表面上熔敷膜1143,来封闭框架1141的左表面。
如图16及图17所示,第一墨液室1131由前壁1101、右壁1159、下壁1105、后壁1110、内壁1072、内壁1073、内壁1074、内壁1075、上壁1104、内壁1151、膜1142及膜1143区划。右壁1159及膜1142区划第一墨液室1131的右表面。
如图17所示,内壁1079的上端部从左端向右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1079的上端部形成有开口1163。开口1163由内壁1079、内壁1075及膜1143区划。内壁1079的下端部从左端向右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1079的下端部形成有开口1164。开口1164由内壁1079、内壁1072及膜1143区划。前墨液室1137与后墨液室1138通过开口1163、1164而连通。
内壁1072的前端部从左端向右方被切口。由此,在内壁1072的前端部形成有开口1165。开口1165由内壁1072、下壁1105及膜1143区划。第一墨液室1131的前墨液室1137与第二墨液室1132的下墨液室51通过开口1165而连通。
如图16及图18所示,第一连通路1171及第二连通路1172位于比内壁1160靠右方处。如图16~图19所示,第三连通路1173位于内壁1160的右方及内壁1161的左方的双方。
如图17所示,第一连通路1171通过开口1166与第一墨液室1131的前墨液室1137连通。开口1166通过将内壁1075的左前端部从左端向右方切口而形成。开口166由内壁1075、内壁1074及膜1143区划。
第一连通路1171从开口1166向后方延伸,接着向右方延伸。接着,如图16所示,第一连通路1171向后方延伸,接着以进行U形转弯的方式向前方延伸,到达贯通孔1175(参照图18)。贯通孔1175是在左右方向9上贯通内壁1160及内壁1161的孔,将第一连通路1171及第二连通路1172与第三连通路1173连接。
如图17所示,第一连通路1171的从开口1166向后方延伸的部分由上壁1104、凹部1162的侧壁1162A、内壁1074、内壁1075及膜1143区划。第一连通路1171的向右方延伸的部分由上壁1104、凹部1162的侧壁1162B、内壁1075及凸部1144的前壁1144A区划。如图16所示,第一连通路1171的比内壁1071靠右方的部分由内壁1071、内壁1073、内壁1075、内壁1076、内壁1077及膜1142区划。
如图17所示,框架1141具备从后壁1110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1167。突出部1167通过由前述的光学传感器98照射光,来检测在使用姿势的墨液罐1000的墨液室1111中积存的墨液的液面的高度。突出部1167是长方体形状。突出部1167具有内部空间1167A,突出部1167的前端及后端开放。突出部1167的内部空间1167A的前端与第二墨液室1132的上墨液室1052连通。也就是说,内部空间1167A设置于第二墨液室1132。突出部1167的后端开放。开放的突出部1167的后端通过贴附膜1139而闭塞。
在突出部1167的内部空间1167A的上端以下且下端以上的高度的墨液罐1000的水平截面中,从上方观察该水平截面的情况下的第二墨液室1132的截面积比从上方观察该水平截面的情况下的第一墨液室1131的截面积小。并且,突出部1167的内部空间1167A与截面积较小的第二墨液室1132连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突出部1167的内部空间1167A与第二墨液室1132连通,但内部空间1167A也可以与第一墨液室1131连通。也就是说,内部空间167A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墨液室1131。在该情况下,突出部1167例如也可以从前壁1101或左壁1103突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1167仅设置于墨液罐1000B、100Y、1000C、1000M中的墨液罐1000B。但是,突出部1167也可以设置于墨液罐1000B、1000Y、1000C、1000M中的至少一者。此外,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以隔着突出部1167的方式安装光学传感器98。
[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31的墨液能够通过开口174向大气连通路的第一连通路171流入。在最坏的情况下,流入到第一连通路171的墨液能够经由第三连通路173且通过大气开放口187而向墨液罐100的外部流出。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前壁101构成墨液罐100的上部且后壁110构成墨液罐100的下部的姿势下,开口174位于比最大量的墨液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在该姿势下,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31的墨液不会向第一连通路171流入。因此,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31的墨液不会向墨液罐100的外部流出。也就是说,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该姿势下,能够将向墨液罐100的外部流出的墨液减少与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31的墨液量相应的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假设开口174和开口145中的一方位于比另一方低的位置的情况下,在前壁101构成墨液罐100的上部且后壁110构成罐的下部的姿势下,最大量的墨液的液面需要位于比开口174和开口145中的位于较低位置的开口靠下方处。也就是说,开口174与开口145之间的空间成为墨液无法存在的空间。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上述姿势下,开口174及开口145为同一高度。因此,能够消除如上所述的空间。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后壁110构成墨液罐100的上部且前壁101构成墨液罐100的下部的姿势下,大气连通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最大量的墨液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能够防止在该姿势下墨液通过大气开放口187向墨液罐100的外部流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31的墨液能够通过开口145向第二墨液室132流入。流入到第二墨液室132的墨液能够通过开口150、墨液流出路114及开口156向墨液罐100的外部流出。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上述姿势下,开口150位于比最大量的墨液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能够防止在上述姿势下墨液通过开口150、墨液流出路114及开口156而朝向墨液罐100的外部(记录头39)流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墨液室132与大气连通路的第二连通路172互相连通。因此,能够通过大气连通路将第二墨液室132向大气开放。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前壁101构成墨液罐100的上部且后壁110构成墨液罐100的下部的姿势下,第二墨液室132内的墨液可能会从大气开放口187向墨液罐100的外部流出。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开口145位于比最大量的墨液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在该姿势下,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31的墨液不会向第二墨液室132流入。因此,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31的墨液不会通过第二墨液室132向墨液罐100的外部流出。也就是说,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该姿势下,能够将向墨液罐100的外部流出的墨液减少与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31的墨液量相应的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在倾倒姿势下,开口1145位于比最大量的墨液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在倾倒姿势下,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131的墨液不会向第二墨液室1132流入。因此,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131的墨液不会通过开口1149向墨液罐1000的外部流出。也就是说,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在倾倒姿势下,能够将向墨液罐1000的外部流出的墨液减少与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131的墨液量相应的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在倾倒姿势下,开口1149位于比最小量的墨液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在第二墨液室1132中积存有最小量的墨液的情况下,在倾倒姿势下,该最小量的墨液不会通过开口1149而向墨液罐1000的外部流出。另外,在第二墨液室1132中积存有比该最小量多的墨液的情况下,在倾倒姿势下,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132的墨液中的位于比开口1149靠下方处的墨液不会通过开口1149向墨液罐1000的外部流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由上可知,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具备第一墨液室1131及第二墨液室1132的墨液罐1000中,能够防止积存于第一墨液室1131的墨液通过开口1149向墨液罐1000的外部漏出,并且减少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132的墨液通过开口1149向墨液罐1000的外部漏出的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墨液室1132中构成由上壁1116及连接壁1117区划的缓冲室1118。在倾倒姿势下,能够在缓冲室118中积留墨液。由此,在倾倒姿势下,能够增加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132的墨液中的位于比开口1149靠下方处的墨液的量。也就是说,能够减少通过开口1149向墨液罐1000的外部流出的墨液的量。
另外,在后壁1110具备下壁1115、上壁1116及连接壁1117的结构的情况下,在使用姿势下,会在连接壁1117的下方产生空间。根据上述结构,在该空间设置突出部1157。换言之,在构成为壳体1140具备突出部1157的情况下,能够在使用姿势下在突出部1157的上方产生的空间配置上壁1116及连接壁1117。如以上那样,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减少无用的空间,能够减少墨液罐1000的占有区域。
另外,本发明的墨液罐100、1000安置于安置墨液罐100、1000的类型的复合机10。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复合机10的倾倒姿势下,开口1149位于比在墨液室1111中积存有最小量的墨液时的墨液的液面(图14中的单点划线1196)靠上方处。但是,在复合机10的倾倒姿势下,开口1149也可以位于比在墨液室1111中积存有最大量的墨液时的墨液的液面靠上方处。在该情况下,如图20所示,开口1149位于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位置(图14所示的位置)靠前方处。
根据上述变形例,无论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132的墨液的量如何,都能防止在倾倒姿势下积存于第二墨液室1132的墨液通过开口1149向墨液罐100的外部流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注入口112在各墨液罐100设置了一个,但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关于注入口1112也是同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大气开放口187在各墨液罐100设置了一个,但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关于大气开放口1187也是同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墨液室111内的墨液流出的开口158在各墨液罐100设置了一个,但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关于开口1158也是同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墨液室132具备缓冲室148和墨液流出路114,但也可以是第一墨液室131具备缓冲室148和墨液流出路114。在该情况下,缓冲室148处于第一墨液室131与墨液流出路114之间。另外,也可以是第一墨液室131及第二墨液室132的双方具备缓冲室148和墨液流出路11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墨液室1132具备缓冲室1148和墨液流出路1114,但也可以是第一墨液室1131具备缓冲室1148和墨液流出路1114。在该情况下,缓冲室1148处于第一墨液室1131与墨液流出路1114之间。另外,也可以是第一墨液室1131及第二墨液室1132的双方具备缓冲室1148和墨液流出路111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墨液作为液体的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取代墨液,而是在打印时先于墨液向记录纸张喷出的前处理液、或者为了防止记录头39的喷嘴40的干燥而向记录头39的喷嘴40附近喷雾的水等为液体的一例。
标号说明
10…复合机(装置)
39…记录头(液体消耗部)
100…墨液罐(罐)
101…前壁(第一壁)
110…后壁(第二壁)
112…注入口(液体注入口)
114…墨液流出路(第二连通路)
131…第一墨液室(第一积存室)
132…第二墨液室(第二积存室)
140…壳体
145…开口(第二连通口)
150…开口(液体流入口)
156…开口(液体流出口)
174…开口(第一连通口)
187…大气开放口

Claims (13)

1.一种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其中,具有壳体,
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第一端的第一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与上述第一端对向的第二端且在水平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积存液体的第二积存室、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上述壳体还具备:
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液体;
第一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连通;
第二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
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一连通路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
液体流入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液体向上述第二连通路流入;及
液体流出口,使流入到上述第二连通路的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
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在上述罐内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液体时,上述第一连通口及上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比该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
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姿势下,上述第一连通口及上述第二连通口设置于同一高度。
3.一种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其中,具有壳体,
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第一端的第一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与该第一端对向的第二端且在水平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积存液体的第二积存室、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上述壳体还具备:
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液体;
第一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连通;
第二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
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一连通路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
液体流入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液体向上述第二连通路流入;及
液体流出口,使流入到上述第二连通路的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
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在上述罐内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液体时,上述第一连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及上述液体流入口位于比该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
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互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
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互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
所述第二积存室由所述第二壁区划,
所述壳体具有将该第一积存室及该第二积存室向大气开放的大气连通路,
所述液体流出口将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
在上述使用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最小量的液体以上且上述最大量的液体以下的量的液体,
上述使用姿势下的最小量的液体是在上述使用姿势下需要补充液体的量的液体,
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上述最大量的液体时,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倾倒姿势下,上述连通口位于比上述使用姿势下的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
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上述最小量的液体时,在上述倾倒姿势下,上述液体流出口位于比上述最小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罐,
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上述最大量的液体时,在上述倾倒姿势下,上述液体流出口位于比上述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罐,
上述第二壁具备:
下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第二壁的铅垂方向的下部;
上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第二壁的比上述下壁靠铅垂方向的上方的部分,该上壁与上述第一壁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距离比上述下壁与上述第一壁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距离长;及
连接壁,将上述下壁与上述上壁连接,
在上述使用姿势下,上述液体流出口位于比上述下壁的上端靠下方且比上述下壁的下端靠上方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罐,
上述壳体具备:
筒状的突出部,从上述下壁朝向上述罐的外方而沿着水平方向突出;和
液体流出路,一端与上述液体流出口连通且另一端与上述突出部的内部空间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
所述第二积存室由所述第二壁区划,
所述壳体具有将该第一积存室及该第二积存室向大气开放的大气连通路,
所述液体流出口将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
在上述使用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最小量的液体以上且上述最大量的液体以下的量的液体,
上述使用姿势下的最小量的液体是在上述使用姿势下需要补充液体的量的液体,
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上述最大量的液体时,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倾倒姿势下,上述连通口位于比上述使用姿势下的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
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上述最小量的液体时,在上述倾倒姿势下,上述液体流出口位于比上述最小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罐,
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上述最大量的液体时,在上述倾倒姿势下,上述液体流出口位于比上述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罐,
上述第二壁具备:
下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第二壁的铅垂方向的下部;
上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第二壁的比上述下壁靠铅垂方向的上方的部分,该上壁与上述第一壁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距离比上述下壁与上述第一壁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距离长;及
连接壁,将上述下壁与上述上壁连接,
在上述使用姿势下,上述液体流出口位于比上述下壁的上端靠下方且比上述下壁的下端靠上方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罐,
上述壳体具备:
筒状的突出部,从上述下壁朝向上述罐的外方而沿着水平方向突出;和
液体流出路,一端与上述液体流出口连通且另一端与上述突出部的内部空间连通。
CN201710187788.5A 2016-03-31 2017-03-27 Active CN1072640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73589 2016-03-31
JP2016073589A JP6911280B2 (ja) 2016-03-31 2016-03-31 タンク
JP2016130800A JP6821973B2 (ja) 2016-06-30 2016-06-30 タンク
JP2016-130800 2016-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4050A true CN107264050A (zh) 2017-10-20
CN107264050B CN107264050B (zh) 2020-06-26

Family

ID=59959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87788.5A Active CN107264050B (zh) 2016-03-31 2017-03-27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10315429B2 (zh)
CN (1) CN1072640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1611A (zh) * 2018-01-31 2019-08-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罐、液体喷射装置
CN111497450A (zh) * 2019-01-31 2020-08-07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具备罐主体和盖的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4052B (zh) 2016-03-31 2020-03-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JP1594600S (zh) * 2017-04-21 2021-01-12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0792B1 (en) * 1995-09-29 2002-12-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tank cartridge,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packaging structure of the ink tank cartridge
WO2005053960A1 (en) * 2003-12-03 2005-06-16 Dynamic Cassette International Ltd. An ink cartridge
CN201099043Y (zh) * 2007-08-23 2008-08-13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墨盒
CN104553320A (zh) * 2013-10-23 2015-04-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系统
CN104802523A (zh) * 2014-01-28 2015-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
CN104972761A (zh) * 2014-04-08 2015-10-1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消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7801C (zh) 2003-11-28 2005-09-0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墨盒
JP5454398B2 (ja) 2010-07-15 2014-03-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タ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327168B2 (ja) 2010-09-03 2013-10-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862093B2 (ja) 2011-07-28 2016-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システム、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6536178B2 (ja) 2015-05-29 2019-07-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
CN107264052B (zh) 2016-03-31 2020-03-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0792B1 (en) * 1995-09-29 2002-12-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tank cartridge,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packaging structure of the ink tank cartridge
WO2005053960A1 (en) * 2003-12-03 2005-06-16 Dynamic Cassette International Ltd. An ink cartridge
CN201099043Y (zh) * 2007-08-23 2008-08-13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墨盒
CN104553320A (zh) * 2013-10-23 2015-04-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系统
CN104802523A (zh) * 2014-01-28 2015-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
CN104972761A (zh) * 2014-04-08 2015-10-1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消耗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1611A (zh) * 2018-01-31 2019-08-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罐、液体喷射装置
CN110091611B (zh) * 2018-01-31 2022-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罐、液体喷射装置
CN111497450A (zh) * 2019-01-31 2020-08-07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具备罐主体和盖的罐
US11141984B2 (en) 2019-01-31 2021-10-12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Tank with tank main body and l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50524B2 (en) 2020-12-01
US20170282576A1 (en) 2017-10-05
US10315429B2 (en) 2019-06-11
CN107264050B (zh) 2020-06-26
US20190240983A1 (en) 2019-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9770A (zh)
CN107264050A (zh)
CN104972760B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5269973B (zh) 液体消耗装置
CN105564036B (zh) 液体消耗装置
CN105269971B (zh)
CN105269972A (zh) 液体消耗装置及复合机
CN104972744A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4972761B (zh) 液体消耗装置
CN106626765A (zh) 打印装置及液体存储部件
CN107264052A (zh)
CN107972362A (zh) 供给装置
CN107323094A (zh)
CN107415478A (zh) 罐组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05459612A (zh) 液体消耗装置
JP2023010882A (ja) タンク
CN107284033A (zh)
CN107264049A (zh)
CN105291593B (zh)
CN107443915A (zh) 液体消耗装置
JP2023026656A (ja) タンク
CN107554081A (zh) 供给装置
CN107364235A (zh)
JP2017177780A (ja) タンク
CN106965562B (zh) 记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