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3197A - 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3197A
CN107253197A CN201710664218.0A CN201710664218A CN107253197A CN 107253197 A CN107253197 A CN 107253197A CN 201710664218 A CN201710664218 A CN 201710664218A CN 107253197 A CN107253197 A CN 107253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main body
air pump
transfer device
piece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642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6642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531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53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31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79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asks executed
    • B25J9/1682Dual arm manipulator; Coordination of several manip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柱、横梁、吸力头、气缸、主体、换向阀、PLC电路板、稳气瓶、转轴、气泵、电机,支柱底部与主体上部中间成一体化结构,横梁中部通孔与支柱上部间隙配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添加稳气瓶,能够对气罐内部预先进行充气,避免在气泵运作的时候不稳定,造成工作失误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属于机械手传递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410147283.2的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包括包括机架、横梁、升降装置、机械手一、机械手二;所述的横梁水平设置在机架的上端,横梁上设置有机械手二,并且所述的机械手二通过驱动装置在横梁上水平移动,机架的一边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有机械手一,所述的机械手一通过升降装置上下移动,且机械手一抓取部的齿和机械手二抓取部的齿相互错位排列,所述的机械手一和机械手二的抓取部上分别设有吸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不通过中间站就可以在机械手一和机械手二之间传递硅钢片,节约时间成本、空间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现有技术缺少对抽气的稳定装置,导致在气泵运作的时候不稳定,造成工作失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缺少对抽气的稳定装置,导致在气泵运作的时候不稳定,造成工作失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柱、横梁、吸力头、气缸、主体、换向阀、PLC电路板、稳气瓶、转轴、气泵、电机,所述支柱底部与主体上部中间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横梁中部通孔与支柱上部间隙配合,所述气缸上部与横梁底部中间机械连接,所述换向阀底部与主体上部螺丝连接,所述PLC电路板、转轴、气泵、电机设于主体内部,所述稳气瓶底部与主体上部右侧熔接,所述PLC电路板底部与主体内部左侧下方胶连接,所述电机底部与主体内部中间铆接,所述电机上部与气泵底部机械连接,所述气泵上部与转轴底部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稳气瓶由气压表、气管、气罐组成,所述气罐上部与气管底部焊接,所述气罐上部卡钩与气压表底部沟缝连接,所述PLC电路板与电机通过电连接,所述气缸、换向阀、稳气瓶与气泵相连接,所述吸力头与稳气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力头设有2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力头与横梁下部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力头形状为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气罐直径为100mm。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底部与主体上部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能够伸缩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气泵能够充气抽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添加稳气瓶,能够对气罐内部预先进行充气,避免在气泵运作的时候不稳定,造成工作失误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稳气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柱-1、横梁-2、吸力头-3、气缸-4、主体-5、换向阀-6、PLC电路板-7、稳气瓶-8、转轴-9、气泵一10、电机-11、气压表-801、气管-802、气罐-8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柱1、横梁2、吸力头3、气缸4、主体5、换向阀6、PLC电路板7、稳气瓶8、转轴9、气泵10、电机11,所述支柱1底部与主体5上部中间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横梁2中部通孔与支柱1上部间隙配合,所述气缸4上部与横梁2底部中间机械连接,所述换向阀6底部与主体5上部螺丝连接,所述PLC电路板7、转轴9、气泵10、电机11设于主体5内部,所述稳气瓶8底部与主体5上部右侧熔接,所述PLC电路板7底部与主体5内部左侧下方胶连接,所述电机11底部与主体5内部中间铆接,所述电机11上部与气泵10底部机械连接,所述气泵10上部与转轴9底部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稳气瓶8由气压表801、气管802、气罐803组成,所述气罐803上部与气管802底部焊接,所述气罐803上部卡钩与气压表801底部沟缝连接,所述PLC电路板7与电机11通过电连接,所述气缸4、换向阀6、稳气瓶8与气泵10相连接,所述吸力头3与稳气瓶8相连接,所述吸力头3设有2个以上,所述吸力头3与横梁2下部胶连接,所述吸力头3形状为三角形,所述气罐803直径为100mm,所述气缸4底部与主体5上部焊接,所述气缸4能够伸缩运动,所述气泵10能够充气抽气。
首先需要为电机11以及PLC电路板7进行供电,之后电机11在PLC控制板7控制下开始运作,带动电机11与之机械连接的气泵10,气泵10连通换向阀6,换向阀6接入吸力头3以及稳气瓶8中,由换向阀6进行换向功能,在排除空气的操作时将会连通吸力头3进行抽气,在充气操作中将会连通稳气瓶8,进行充气,具体原理为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充入气体相当于充能,能量将会保存在内部,导致在用气的过程波动变得平缓。
本发明所述的气泵10即“空气泵”,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换向阀6是具有两种以上流动形式和两个以上油口的方向控制阀,是实现液压油流的沟通、切断和换向,以及压力卸载和顺序动作控制的阀门。
本发明的支柱1、横梁2、吸力头3、气缸4、主体5、换向阀6、PLC电路板7、稳气瓶8、转轴9、气泵10、电机11、气压表801、气管802、气罐80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缺少对抽气的稳定装置,导致在气泵10运作的时候不稳定,造成工作失误,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对气罐803内部预先进行充气,避免在气泵10运作的时候不稳定,造成工作失误的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气罐803上部与气管802底部焊接,所述气罐803上部卡钩与气压表801底部沟缝连接,所述PLC电路板7与电机11通过电连接,所述气缸4、换向阀6、稳气瓶8与气泵10相连接,所述吸力头3与稳气瓶8相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柱(1)、横梁(2)、吸力头(3)、气缸(4)、主体(5)、换向阀(6)、PLC电路板(7)、稳气瓶(8)、转轴(9)、气泵(10)、电机(11),所述支柱(1)底部与主体(5)上部中间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横梁(2)中部通孔与支柱(1)上部间隙配合,所述气缸(4)上部与横梁(2)底部中间机械连接,所述换向阀(6)底部与主体(5)上部螺丝连接,所述PLC电路板(7)、转轴(9)、气泵(10)、电机(11)设于主体(5)内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气瓶(8)底部与主体(5)上部右侧熔接,所述PLC电路板(7)底部与主体(5)内部左侧下方胶连接,所述电机(11)底部与主体(5)内部中间铆接,所述电机(11)上部与气泵(10)底部机械连接,所述气泵(10)上部与转轴(9)底部成一体化结构;
所述稳气瓶(8)由气压表(801)、气管(802)、气罐(803)组成,所述气罐(803)上部与气管(802)底部焊接,所述气罐(803)上部卡钩与气压表(801)底部沟缝连接,所述PLC电路板(7)与电机(11)通过电连接,所述气缸(4)、换向阀(6)、稳气瓶(8)与气泵(10)相连接,所述吸力头(3)与稳气瓶(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头(3)设有2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头(3)与横梁(2)下部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头(3)形状为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罐(803)直径为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4)底部与主体(5)上部焊接。
CN201710664218.0A 2017-08-06 2017-08-06 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 Pending CN1072531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4218.0A CN107253197A (zh) 2017-08-06 2017-08-06 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4218.0A CN107253197A (zh) 2017-08-06 2017-08-06 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3197A true CN107253197A (zh) 2017-10-17

Family

ID=60025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64218.0A Pending CN107253197A (zh) 2017-08-06 2017-08-06 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531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3596A (zh) * 2019-01-17 2019-04-05 攀枝花学院 一种搬运机器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3596A (zh) * 2019-01-17 2019-04-05 攀枝花学院 一种搬运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24286Y (zh) 真空充氩箱
CN102672713A (zh) 仿生机械手
CN104565506B (zh) 阀门用双动力集成防爆电液执行机构
CN206580247U (zh) 稳定程度高的水平旋转机械手
CN207841335U (zh) 一种新型机械爪
CN105619156A (zh) 一种立式冲床吸盘式上下料机械手
CN107253197A (zh) 一种交叉换位机械手取片传递装置
CN110091317A (zh) 重载荷多关节工业机器人
CN213467753U (zh) 一种可带压取样的反应釜
CN106907543B (zh) 一种带压开孔封堵分流装备
CN108748272A (zh) 一种具有除尘机构的机械手
CN109534252A (zh) 一种除锈剂生产用封盖机构
CN104209955A (zh) 一种新型机械手
CN206840067U (zh) 一种旋转式液压机械手
CN206263960U (zh) 柔性机械手结构
CN209080923U (zh) 一种应用于机械加工的吸附装置
CN205437550U (zh) 一种自行式升降电焊机器人
CN207596095U (zh) 废料回收装置
CN207027513U (zh) 制造标牌用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结构
CN106553191A (zh) 一种气动通用上下料机械手
CN110883372A (zh) 一种液压固定切割的自动钢管切割装置
CN208557517U (zh) 一种液压机械手
CN107010426A (zh) 废料回收装置
CN107905754A (zh) 油井管道自动打捞装置
CN201763719U (zh) 一种三位齿条齿轮式气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