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21308B - 销组装体及乐器 - Google Patents

销组装体及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21308B
CN107221308B CN201710173799.8A CN201710173799A CN107221308B CN 107221308 B CN107221308 B CN 107221308B CN 201710173799 A CN201710173799 A CN 201710173799A CN 107221308 B CN107221308 B CN 1072213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movable member
cover
fixed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37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21308A (zh
Inventor
堀田梓
松村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221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1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21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1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6Ac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6Actions
    • G10C3/22A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rand piano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乐器的框体处将销的位置调整变得更为容易的销组装体及乐器,该销用于进行盖和主体的定位。用于进行乐器框体的盖和主体的定位的销组装体(7)具有:销(10),其具有插入至在主体设置的销插入孔的主体部(11);固定部件(40),其固定于盖;以及可动部件(50),其能够沿盖的板面进行移动。在该销组装体(7)中,可动部件(50)的一部分配置于固定部件(40)和盖之间。并且,销组装体(7)构成为,通过将销(10)安装于可动部件(50),从而对可动部件(50)施加从盖朝向固定部件(40)的方向的载荷。

Description

销组装体及乐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乐器的框体处用于盖和主体的定位的销组装体。
背景技术
通常,由于使得大琴盖能够进行开闭,因此三角钢琴的大琴盖与主体在低音侧使用铰链进行安装。另外,三角钢琴的运送等是以使低音侧在下、使三角钢琴的主体竖立的状态进行的。此时,在铰链处施加了大琴盖整体的载荷,在运送时等铰链有可能受到损伤。为了抑制这样的铰链的损伤,在构成主体的侧板处安装了设置有销插入孔的部件,并且使用螺钉将销部件固定地安装于大琴盖,由此降低在铰链处施加的载荷,其中,该销部件设置有向该销插入孔中进行插入的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0402号公报
然而,构成主体的侧板有可能会因为历时变化或者温度、湿度的变动等而发生变形。如果侧板发生变形,则有可能无法将在销部件设置的销插入至销插入孔。如果无法将销插入至销插入孔,则无法将大琴盖完全关闭,因此需要将销部件卸下。另外,在无法将设置于销部件的销插入至销插入孔的状态下进行运送等的情况下,需要将销部件重新安装。这样,如果将销部件卸下或者重新安装,则会在大琴盖残留不必要的螺孔,损害大琴盖自身的美观,因此有可能需要为了维持大琴盖的美观而将螺孔填埋。另外,在将销部件重新安装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向适当的位置形成预孔等的作业,将销部件重新安装未必是容易的。通常这些问题对于三角钢琴以外的拨弦钢琴(cembalo)、古钢琴(fortepiano)等具有框体构造的乐器是共通的,但尚不知道解决方法。
另外,作为防止在键盘乐器中使用的铰链因为载重而破损的方法,提出了下述技术,即,在谱架的角度调整件处设置中间部和一对厚部,该一对厚部平行地配置,具有折叠后的1个对折的铰链的厚度,该中间部配置于这些厚部之间,且相对于这些厚部的与厚度方向垂直的上表面而凹入,在中间部,沿厚部的长边方向并排设置多个卡挂部,该卡挂部能够对支撑杆的一端进行卡挂,该支撑杆对谱架进行支撑(专利文献1)。然而,通过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当前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框体构造的乐器中将销的位置调整变得更为容易的技术,其中,该销用于进行框体的盖和主体之间的定位。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的销组装体用于进行乐器框体的盖和主体的定位,该销组装体的特征在于,具有:销,其具有插入至在所述主体设置的销插入孔的主体部;固定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盖;以及可动部件,其能够沿所述盖的板面进行移动,所述可动部件的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盖之间,所述销组装体构成为,通过将所述销安装于所述可动部件,从而对所述可动部件施加从所述盖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方向的载荷。
在该结构中,将固定部件固定于盖,并且将能够沿盖的板面进行移动的可动部件的一部分配置于固定部件和盖之间。另外,在该结构中,通过将销安装于可动部件,从而对可动部件施加从盖朝向固定部件的方向的载荷。因此,通过将销安装于可动部件,从而可动部件的位于固定部件和盖之间的一部分被按压于固定部件,在可动部件的一部分与固定部件的接触部分产生抗力。并且,由于所产生的抗力,在可动部件的一部分与固定部件的接触部分处,产生与使可动部件沿盖的板面进行移动的力相对抗的摩擦力,因此可动部件以及在可动部件安装的销相对于盖得到固定。另一方面,在尚未将销安装于可动部件的情况下,由于用于对销进行安装的可动部件能够沿盖的板面移动,因此能够对销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通过在对销的位置进行调整之后将销安装于可动部件,由此能够根据需要而将销进行移动,因此更容易以能够可靠地将在销设置的主体部插入至销插入孔对销的位置进行调整。
也可以是,所述销具有用于将所述销向所述可动部件进行安装的销安装机构,所述销安装机构具有安装操作部,该安装操作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可动部件侧的端部,且用于进行将所述销安装于所述可动部件的操作。通常,在乐器的框体,在盖和主体之间会形成间隙。因此,在用于将销安装于可动部件的销安装机构中,通过在主体部的可动部件侧的端部设置用于进行将销安装于可动部件的操作的安装操作部,从而能够在将盖关闭、主体部插入于销插入孔的状态下将销固定于盖。因此,能够省略在将盖打开的状态下另行对销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更容易以能够可靠地将主体部插入至销插入孔的方式对销的位置进行调整。
也可以是,所述销具有用于将所述销向所述可动部件进行安装的销安装机构,所述销安装机构具有工具施用部,该工具施用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可动部件侧的端部,安装工具施用于该工具施用部,该安装工具用于将所述销安装于所述可动部件。在该结构中,由于在主体部的可动部件侧的端部设置有工具施用部,安装工具施用于该工具施用部,该安装工具用于将销安装于可动部件,因此也能够在将盖关闭、主体部插入于销插入孔的状态下将销固定于盖。因此,更容易以能够可靠地将主体部插入至销插入孔的方式对销的位置进行调整。
也可以是,所述销组装体还具有罩部,该罩部配置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固定部件之间,构成为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可移动范围将所述可动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覆盖。通过在主体部和固定部件之间配置罩部,该罩部构成为在可动部件的可移动范围将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覆盖,从而能够利用罩部和可动部件夹着固定部件,将可动部件相对于固定部件进行固定。另外,由于罩部构成为在可动部件的可移动范围将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覆盖,因此能够将罩部与固定部件的接触面积扩大。因此,即使在将销固定于盖的状态下,由于载荷施加于盖等而对销施加有载荷,也能够抑制销的移动。另外,由于利用罩部将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覆盖,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固定部件及可动部件的露出而造成的美观性的变差。
也可以是,所述销组装体还具有防脱落部件,该防脱落部件配置于所述可动部件和所述盖之间,在对所述销组装体进行组装时,该防脱落部件固定于所述销的所述盖侧的端部。通过设置防脱落部件,从抑制在未安装销的状态下销落入至主体内。因此,能够降低由脱落的销对在主体处安装的击弦机构、共鸣机构的功能造成阻碍的危险。
也可以是,所述可动部件形成为,所述可动部件的外缘与所述可动部件的中心的距离在周向上不相等。通过将可动部件的外缘与中心的距离设为在周向上不相等,从而能够使可动部件中的外缘与中心的距离长的部分和将固定部件固定于盖的部分进行接触,对可动部件的旋转进行限制。因此,在构成为通过使销相对于可动部件进行旋转而将销与可动部件进行安装的情况下,在将销安装于可动部件时,可动部件伴随销的旋转而进行旋转这一情况得到抑制,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将销安装于可动部件。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销组装体还具有罩部,该罩部配置为在该罩部与所述可动部件之间夹着所述固定部件,所述销组装体构成为,通过将所述销安装于所述可动部件,从而使所述可动部件向所述罩部侧受到拉拽,对所述可动部件施加从所述盖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方向的载荷。通过使可动部件向罩部侧受到拉拽,能够对可动部件施加从盖朝向固定部件的方向的载荷。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销具有:螺合部,其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可动部件凸出,穿过所述罩部的贯通孔而与所述可动部件进行螺合;以及抵接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螺合部侧的端部,形成得比所述贯通孔的直径大,以与所述罩部的位于所述贯通孔周围的部分抵接。通过将销与可动部件进行螺合,能够对可动部件施加从盖朝向固定部件的方向的载荷。
此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形态实现。例如,能够以下述等形态实现,即:用于对乐器框体的盖和主体进行定位的销组装体、利用了该销组装体的乐器框体、具有该乐器框体的乐器、在利用该销组装体对盖和主体进行定位后的状态下将乐器框体或者乐器进行运送的运送方法、或者用于在该销组装体中将销安装于可动部件的专用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三角钢琴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销组装体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表示在利用止动螺钉将固定部件固定于大琴盖的状态下可动部件相对于固定部件进行移动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销组装体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销组装体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表示固定部件及可动部件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标号的说明
1…主体,2…大琴盖,3…侧板,4、5…铰链,7、7a、7b…销组装体,8…销容纳部件,9…销插入孔,10、10a、10b…销,11、11a…主体部,12…前端部,13…外螺纹部,14a…平坦部,15b…嵌入部,16b…凸缘部,19…工具孔,20、20b…罩部,21…圆盘部,22、22b…筒状部,29…贯通孔,31、31b…圆筒部,32…头部,40、40c、40d、40e…固定部件,47、47c、47d、47e…螺孔,49、49d、49e…开口部,50、50c、50e…可动部件,51…内螺纹部,52、52c、52e…外延部,59…内周面,60、60b…垫圈,69…通孔,70b…防脱落部件,71b…环状部,72b…内延部,79b…开口部,GP…三角钢琴
具体实施方式
A1.三角钢琴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三角钢琴GP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图1(a)示出在演奏时等的使用状态下的三角钢琴GP的整体,图1(b)及图1(c)分别放大示出在图1(a)中由虚线包围的区域A及区域B。三角钢琴GP具有:主体1,在该主体1处安装有击弦机构、共鸣机构等;以及大琴盖2,其以将主体1的上端覆盖的方式构成。换言之,三角钢琴GP呈在由主体1和大琴盖2(盖)构成的框体(乐器框体)处安装有击弦机构、共鸣机构等的构造。大琴盖2在低音侧通过2个铰链4、5而安装于构成主体1的侧板3。这样,通过使用铰链4、5将大琴盖2与侧板3进行安装,从而如图1(a)所示,大琴盖2能够以将高音侧向上方抬起的方式打开。此外,在主体1处安装的击弦机构、共鸣机构、上支撑杆等大琴盖2的支撑机构、或者对主体进行支撑的腿部等三角钢琴GP的其他结构与本发明无直接关联,因此在这里省略它们的说明。
如图1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三角钢琴GP,在大琴盖2的主体1侧的面(下表面)设置有销组装体7,该销组装体7具有延伸至主体1侧的销10。另外,在侧板3的上端部分,在将大琴盖2关闭时与销组装体7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销容纳部件8。在销容纳部件8处设置有在将大琴盖2关闭时供销10插入的销插入孔9。这样,销10被插入至销插入孔9,通过将销10嵌入至销插入孔9,从而大琴盖2和主体1在2个铰链4、5的基础上,还由嵌入至销插入孔9的销10而进行固定(定位)。由此,即使在如运送时等那样使三角钢琴GP的低音侧在下、使主体1竖立的情况下,也会由于在铰链4、5处施加的载荷得到降低,因此能够对运送时等的铰链4、5的损伤进行抑制。
A2.销组装体的结构: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销组装体7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此外,在图2中,为了便于图示,对一部分部件仅示出其局部剖面。在图2中虽未图示,但在图2中,大琴盖2(图1)的下表面(板面)以与图2中画出的单点划线正交的状态位于图的下侧。因此,以下将图2中的图的下侧也称为板侧。另外,图2中的图的上侧是销10插入至销插入孔9时的前端侧,因此以下将图2中的图的上侧也称为前侧。
如图2所示,销组装体7具有:销10、罩部20、固定部件40、可动部件50、3根止动螺钉30以及3个垫圈60。为了使销组装体7的强度充分地高,上述各部件10、20、30、40、50、60优选由黄铜、不锈钢等金属形成。特别地,为了使销组装体7的强度更高,止动螺钉30、固定部件40、可动部件50、以及垫圈60更优选由不锈钢等高刚性的金属形成。
销10具有:圆柱状的主体部11,其从板侧延伸至前侧,被插入至销插入孔9(图1);前端部12,其呈向前侧凸出的曲面形状,设置于主体部11的前侧;以及外螺纹部13(螺合部的一个例子),其从主体部11的板侧的端部向板侧延伸,在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在前端部12的前侧端部设置有用于使销10进行旋转的十字型的工具孔19。此外,在图2的例子中,将主体部11设为圆柱状,但主体部的形状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将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为随着朝向前侧而外径减少的锥形状。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前端部12省略,在主体部11的前侧的端面设置工具孔。如后述所示,外螺纹部13的长度设定为,在将外螺纹部13螺入至可动部件50的内螺纹部51而使销10及可动部件50相对于板面固定时(销固定时),外螺纹部13不从内螺纹部51的板侧的端部凸出。另外,如后述所示,外螺纹部13将罩部20的贯通孔29贯穿,因此外螺纹部13的外径比贯通孔29的直径小。另一方面,主体部11的外径比贯通孔29的直径大。由此,在主体部11的板侧的端部处的与罩部20相对的面,即,在图2中,在主体部11的板侧的端部处,形成有与罩部20的位于贯通孔29周围的部分相对的抵接面17(抵接部的一个例子)。抵接面17是在销10的外螺纹部13与后述的可动部件50的内周面59的内螺纹部51螺合时与罩部20的位于贯通孔29周围的部分抵接的部分。
罩部20具有:圆盘部21,其位于前侧;以及圆筒状的筒状部22,其从圆盘部21的周缘部延伸至板侧。在圆盘部21的中央设置有内径比销10的外螺纹部13的外径大、且由外螺纹部13贯穿的贯通孔29。筒状部22的长度设定为在销固定时筒状部22不与板面接触。罩部20的外径优选设定为在可动部件50的可移动范围将固定部件40和可动部件50覆盖。这样的话,即使在可动部件50进行了移动的状态下,也能够使圆盘部21与固定部件40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即使在三角钢琴GP(图1)的运送时等,载荷施加于大琴盖2,对固定于大琴盖2处的销10施加有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销10移动。另外,通过利用罩部20将固定部件40和可动部件50覆盖,从而不会露出止动螺钉30、固定部件40以及可动部件50,能够抑制由于设置销组装体7所造成的美观性的变差。此外,也能够将筒状部22省略,但考虑到不会露出固定部件40、可动部件50以及垫圈60,能够抑制美观性的变差这一点,优选设置筒状部22。
止动螺钉30是具有圆筒部31、且头部32为碟型(即,底座面为圆锥台形,螺钉上表面平坦的形状)的木螺钉。此外,头部的形状除了碟型以外,还能够变更为锅型、平型等各种形状。另外,也能够使用与螺丝母咬合的螺钉,以代替木螺钉。在该情况下,将螺丝母钉入至大琴盖2(图1)的下表面,使止动螺钉与钉入的螺丝母进行咬合即可。
固定部件40是在中心设置有开口部49的圆环状的部件,以固定部件40的中心轴为轴在等角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3个同轴地形成的螺孔47及沉孔48。此外,以下将这种在特定的部件处以其中心轴为轴的等角的位置也简称为“等角位置”。螺孔47供止动螺钉30的圆筒部31穿过,沉孔48对止动螺钉30的头部32进行收容。
可动部件50具有:内螺纹部51,其呈圆筒状,在内周面59形成有内螺纹;以及3个板状的外延部52,它们在等角位置处从内螺纹部51的板侧的端部(即,可动部件50的中心部)延伸至外侧。从外延部52的前侧端面至内螺纹部51的前侧端面为止的距离(内螺纹部51的凸出部的长度)设定为,在将销10的外螺纹部13螺入至内螺纹部51而将可动部件50固定时,内螺纹部51的前侧端面不与罩部20的圆盘部21的板侧端面接触。因此,也可以将内螺纹部51的凸出部的长度设为零,即,内螺纹部51没有从外延部52的前侧端面凸出。但是,为了将外螺纹部13与内螺纹部51的紧固强度提高,优选将内螺纹部51设得更长。因此,内螺纹部51的凸出部的长度优选设定为比固定部件40的厚度略短的程度。另外,关于外延部52的宽度,为了抑制外延部52与垫圈60的干涉,如图2所示,优选将外延部52的宽度设为小于或等于内螺纹部51的外径。另外,外延部52的从内螺纹部51起的长度设为可动部件50不会从固定部件40的开口部49脱落的长度。具体地说,外延部52的从内螺纹部51起的长度设定为,在可动部件50与后述的垫圈60抵接的状态下(或者,内螺纹部51与开口部49的内周部抵接的状态下),成为外延部52的前端不位于开口部49的内部、而位于开口部49的外部的状态(换言之,在图2中,沿从前侧朝向板侧的方向观察时,外延部52的前端不与开口部49重叠、而与开口部49的周围的固定部件40的部分重叠的状态)。此外,在内螺纹部51没有从外延部52的前侧端面凸出的情况下,难以对内螺纹部51和外延部52进行区分。因此,在该情况下,对于在下面的说明中对内螺纹部51和外延部52进行了区分的部分,恰当的做法是将内螺纹部51和外延部52双方视作完整的可动部件50。
垫圈60是在中心设置有供止动螺钉30的圆筒部31穿过的通孔69的圆筒状部件。垫圈60的厚度比外延部52的厚度大,以在将固定部件40固定于大琴盖2(图1)时可动部件50也能够相对于大琴盖2进行移动。此外,也可以在固定部件的板侧设置凸起,以代替垫圈60。在该情况下,将凸起配置于与螺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在凸起设置将螺孔向板侧延长的贯通孔即可。这样的话,由于无需进行垫圈的定位,因此销组装体的组装变得更容易。另一方面,考虑到固定部件的制造变得更容易这一点,优选利用垫圈60使得可动部件50能够相对于大琴盖2进行移动。
在对销组装体7进行组装时,首先,在板面(大琴盖2(图1)的下表面)之上依次配置可动部件50及垫圈60、固定部件40。由此,可动部件50的一部分即外延部52配置于固定部件40和大琴盖2之间。接下来,如双点划线所示,使止动螺钉30穿过固定部件40的螺孔47以及垫圈60的通孔69,从前侧向板侧进行插入,利用止动螺钉30将固定部件40固定于大琴盖2。在将固定部件40固定于大琴盖2之后,在固定部件40的前侧配置罩部20。即,罩部20配置为,在该罩部20与可动部件50之间夹着固定部件40。
在固定部件40的前侧配置了罩部20之后,如单点划线所示,使销10的外螺纹部13穿过罩部20的贯通孔29以及固定部件40的开口部49,螺入至可动部件50的内螺纹部51,从而将销10与可动部件50紧固。由此,销10的抵接面17与罩部20的位于贯通孔29周围的部分抵接,从而对罩部20施加从前侧朝向固定部件40的方向的载荷,并且由于通过外螺纹部13与内螺纹部51的螺合而使可动部件50向罩部20侧受到拉拽,从而对可动部件50施加从板侧(大琴盖2)朝向固定部件40的方向的载荷。通过对罩部20及可动部件50施加朝向固定部件40的方向的载荷,从而罩部20所具有的圆盘部21的板侧端面被按压于固定部件40的前侧端面,并且可动部件50所具有的外延部52的前侧端面被按压于固定部件40的板侧端面。在这样被相互按压的接触部分处产生抗力,由于该抗力,产生与使可动部件50沿板面进行移动的力相对抗的摩擦力,因此罩部20、可动部件50以及销10相对于大琴盖2得到固定。在对销10的相对于大琴盖2的位置进行变更的情况下,将销10与可动部件50的紧固放松,在对销10的位置进行了变更之后,将销10与可动部件50重新紧固即可。此外,销10与可动部件50的紧固被放松的状态不是销10完全安装于可动部件50的状态,因此能够称之为销10尚未安装于可动部件50的状态。另一方面,销10与可动部件50被紧固的状态是销10完全安装于可动部件50的状态,因此能够将该状态称为销10安装于可动部件50的状态。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销10设置外螺纹部13,将外螺纹部13螺入至内螺纹部51,从而将销10安装于可动部件50。另外,由于是为了将销10安装于可动部件50而进行旋转销10的操作,因此将工具孔19设置于销10的前侧。这样,在销10设置的外螺纹部13和工具孔19均用于将销10安装于可动部件50,因此也能够合称为销安装机构。另外,在将销10安装于可动部件50时,使工具(安装工具)施用于工具孔19,进行旋转销10的操作(安装操作)。因此,工具孔19也能够称为安装工具所施用的工具施用部,另外,也能够称为进行安装操作的安装操作部。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销组装体7,可动部件50能够相对于在大琴盖2(图1)固定的固定部件40进行移动,但由于可动部件50的外延部52与垫圈60接触,可动部件50的以内螺纹部51的中心为轴的旋转受到限制。因此,即使不设置用于对可动部件50的旋转进行抑制的其他单元,可动部件50伴随销10的旋转而进行旋转这一情况也会得到抑制,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将销10与可动部件50进行紧固。另外,这样能够省略用于对可动部件50的旋转进行抑制的其他单元,因此如图2所示,在利用罩部20将可动部件覆盖的状态下,也能够更容易地将销10与可动部件50进行紧固。此外,为了对可动部件的旋转进行限制,并非必须如第1实施方式这样将外延部52分为3个,只要外延部的外缘与中心的距离在周向上不相等即可。
A3.可动部件的移动:
图3是表示在利用止动螺钉30将固定部件40固定于大琴盖2(图1)的状态下可动部件50相对于固定部件40及大琴盖2进行移动的情形的说明图。如上所述,将垫圈60的厚度设为比外延部52的厚度大,因此即使在将固定部件40固定于大琴盖2的状态下,可动部件50也能够沿板面(大琴盖2的下表面)进行移动。因此,相对于可动部件50固定的销10也与可动部件50相同地,能够沿大琴盖2的下表面进行移动。另外,如图3(a)至图3(c)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销组装体7,由于将外延部52的宽度设得充分窄(小于或等于内螺纹部51的外径),因此直至可动部件50所具有的内螺纹部51的外周面与在固定部件40设置的开口部49的内周面接触的位置为止,都可以使可动部件50进行移动,外延部52与垫圈60(图2)不会发生干涉。因此,无需使销组装体7的大小过大即可使可动部件50及销10的移动量充分大。
此外,三角钢琴GP的构成主体1的侧板3有可能会因为历时变化或者温度、湿度的变动等而发生变形。在不应用本发明而是将形成有销的销部件直接固定于大琴盖的情况下,如果侧板3发生变形,则有可能无法将在销部件设置的销插入至销插入孔9。如果无法将销插入至销插入孔9,则无法将大琴盖2完全关闭,因此需要将销部件卸下。另外,在无法将销插入至销插入孔9的状态下运送三角钢琴GP的情况下,需要将销部件重新安装。这样,如果将销部件卸下或者重新安装,则会在大琴盖2残留不必要的螺孔,损害大琴盖2自身的美观,因此有可能需要为了维持大琴盖2的美观而将螺孔填埋。并且,在将销部件重新安装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向适当的位置形成预孔等的作业,将销部件重新安装未必是容易的。
另一方面,根据第1实施方式,通过将销10与可动部件50的紧固放松,能够使销10沿大琴盖2的下表面进行移动。并且,在对销10的位置进行了变更之后,通过将销10与可动部件50重新紧固,从而使销10相对于大琴盖2固定。因此,即使在侧板3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仅通过上述的简单的操作而使得销10进入至销插入孔9。另外,根据第1实施方式,由于无需将固定部件40卸下即可使销10沿大琴盖2的下表面进行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在大琴盖2形成不必要的螺孔。
B.第2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销组装体7a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第2实施方式的销组装体7a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变更了销10a的形状。其他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具体地说,就第2实施方式中的销10a而言,对主体部11a的板侧端部(即,可动部件50侧的端部)进行切削,设置平行的2个平坦部14a。另外,在主体部11a设置有抵接面17a。
通常,三角钢琴GP即使在将大琴盖2关闭的状态下,在大琴盖2和侧板3之间也会形成间隙。并且,在第2实施方式的销组装体7a,由于在主体部11a的板侧端部设置有销10a的2个平坦部14a,因此能够在将大琴盖2关闭的状态下,从大琴盖2和侧板3之间的间隙插入与2个平坦部14a进行咬合的扳手状的工具(旋转工具),使销10a进行旋转。在将该大琴盖2关闭的状态下,销10a成为插入于在侧板3设置的销容纳部件8的销插入孔9的状态,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将销10a调整至能够将销10a嵌入至销插入孔9的位置,而无需另外调整销10a的位置。
此外,在图4的例子中,设置2个平坦部14a,该平坦部14a与扳手状的旋转工具进行咬合,但通常只要形成为主体部的可动部件侧的端部与旋转工具进行咬合即可。例如,也可以在主体部的可动部件侧的端部设置大于或等于4个的偶数个平坦部,使扳手状的旋转工具与该平坦部中的2个进行咬合,另外,也可以在主体部的可动部件侧的端部设置将主体部沿径向贯穿的孔,使棒状的旋转工具与该孔进行咬合。另外,这些平坦部、孔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工具孔19(图2)相同地,也能够称为工具施用部或者安装操作部,这些平坦部、孔与外螺纹部13也能够合称为销安装机构。
C.第3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销组装体7b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第3实施方式的销组装体7b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为了防止销10b脱落而追加了防脱落部件70b,并且对销10b的形状进行了变更,与防脱落部件70b的追加以及销10b的形状变更相对应地,对罩部20b、止动螺钉30b以及垫圈60b的形状进行了变更。其他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销10b从外螺纹部13的板侧端面朝向板侧依次设置有:嵌入部15b,其外径比外螺纹部13小;以及凸缘部16b,其外径比外螺纹部13小、且比嵌入部15b大。外螺纹部13及嵌入部15b的长度设定为,在销固定时至少嵌入部15b从内螺纹部51的板侧的端部凸出。另外,在主体部11设置有抵接面17b。
与可动部件50相比配置在板侧的防脱落部件70b具有:圆环状的环状部71b,其设置有开口部79b;以及3个内延部72b,它们在等角位置处从开口部79b延伸至内侧。内延部72b与环状部71b相比倾斜地延伸至前侧(即,可动部件50侧)。关于内延部72b,与3个内延部72b内接的圆的直径比嵌入部15b的外径大、且比凸缘部16b的外径小。此外,防脱落部件70b只要能够防止销10b的脱落即可,因此除了金属以外还能够由树脂形成。
这样,与在销10b设置嵌入部15b及凸缘部16b,并且追加防脱落部件70b相伴,对于罩部20b和止动螺钉30,分别使筒状部22b和圆筒部31b变长,对于垫圈60b,使其厚度变大。
在对销组装体7b进行组装时,如果将外螺纹部13螺入至可动部件50的内螺纹部51,则凸缘部16b从内螺纹部51的板侧的端部凸出,抵接于防脱落部件70b的内延部72b。如果从该状态进一步地将外螺纹部13螺入至内螺纹部51,则在防脱落部件70b的内延部72b发生弹性变形而越过凸缘部16b之后,内延部72b的前端嵌入至嵌入部15b。如果内延部72b的前端嵌入至嵌入部15b,则内延部72b卡挂于凸缘部16b,从而在销10b的板侧将销10b和防脱落部件70b固定。并且,通过防脱落部件70b与可动部件50进行接触,从而限制销10b的向前侧的移动,因此使销10b保持可自由旋转的状态,并且抑制销10b从销组装体7b脱落。
这样,在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会防止销10b的脱落,因此在为了移动销10b而将销10b与可动部件50的紧固放松时,销10b脱落而进入至三角钢琴GP的主体1的内部这一情况得到抑制。因此,能够降低由脱落的销10b对在主体1处安装的击弦机构、共鸣机构的功能造成阻碍的风险。
此外,通常,防脱落部件与可动部件相比设置于板侧,即,设置于可动部件与大琴盖2(图1)之间即可,销及防脱落部件的形状能够进行各种变更。防脱落部件也能够设为例如在配置于板侧的圆盘状的部件处设置有用于嵌入至嵌入部15b的钩部的构造(卡扣配合构造)。另外,也能够设为下述构造(压配合构造),即,从销的外螺纹部的板侧端面朝向前侧而设置嵌入孔,该嵌入孔的至少一部分随着朝向前侧而内径变大,在配置于板侧的圆盘状的部件处设置有用于嵌入至嵌入孔的具有大直径部的销。并且,也可以将外螺纹部向板侧延长,使防脱落部件的内延部卡挂于在外螺纹部设置的外螺纹自身。
D.固定部件及可动部件的变形例:
图6是表示固定部件及可动部件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在等角位置处设置有3个螺孔47的圆环状的固定部件40、具有从等角位置延伸至外侧的3个外延部52的可动部件50构成了销组装体7、7a、7b,但固定部件及可动部件的形状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在图6(a)所示的固定部件及可动部件的第1变形例中,使用的是具有从等角位置延伸的4个外延部52c的可动部件50c、在等角位置处设置有4个螺孔47c的圆环状的固定部件40c。即使这样,可动部件50c的内螺纹部51也能够在固定部件40c的开口部49的内侧进行移动。在该第1变形例中,可动部件50c的外延部52c与固定部件40c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施加载荷时的销的移动得到抑制,在这一点上比上述各实施方式更为优选。另一方面,在第1变形例中,由于外延部52c与垫圈60的干涉而限制了内螺纹部51的可移动范围。在这一点上,上述各实施方式比第1变形例更为优选。
在图6(b)所示的第2变形例中,除了使用的是在正方形的板状部件设置正方形的开口部49d、在四个角部设置有螺孔47d的固定部件40d以外,与第1变形例相同。在第2变形例中,可动部件50c的外延部52c与固定部件40d的接触面积增加,施加载荷时的销10的移动得到抑制,并且没有产生由于外延部52c与垫圈60的干涉而造成的内螺纹部51的可移动范围的限制,能够使内螺纹部51的可移动范围更大,在这些点上比上述各实施方式及第1变形例更为优选。但是,在第2变形例中,如果将固定部件40d的边方向的可移动范围设为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及第1变形例等同,则固定部件40d的对角方向的长度变长,因此销组装体大型化。在这一点上,上述各实施方式及第1变形例比第2变形例更为优选。
在图6(c)所示的第3变形例中,将可动部件50e的外延部52e设为圆环状。并且,为了避免外延部52e与垫圈60的干涉,将固定部件40e的外径增大,并且将螺孔47e配置于固定部件40e的外周部附近。即使这样,可动部件50e的内螺纹部51也能够在固定部件40e的开口部49e的内侧进行移动。在第3变形例中,外延部52e的形状为单纯的圆环状,可动部件50e的制造更容易,在这一点上,比上述各实施方式、第1及第2变形例更为优选。另一方面,在第3变形例中,可动部件50e的旋转没有受到限制,销与可动部件50e的紧固未必容易,并且,如果将可移动范围设为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第1及第2变形例等同,则固定部件40e及销组装体大型化。在这些点上,上述各实施方式、第1及第2变形例比第3变形例更为优选。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均将固定部件40、40c、40d、40e设为在中心部具有开口部49、49d、49e的环状部件,但固定部件并非必须设为环状。通常,固定部件只要构成为可动部件的一部分位于固定部件和大琴盖2(图1)之间即可。例如,也能够将对圆环状的固定部件40、40c、40e进行分割后的多个扇面形状的部件用作固定部件。即使这样,也能够通过将销与可动部件紧固、将销安装于可动部件,而对可动部件及罩部施加朝向固定部件的方向的载荷,由此在可动部件、罩部与固定部件的接触部分处产生抗力。并且,由于该抗力,产生与使可动部件沿板面进行移动的力相对抗的摩擦力,因此能够将可动部件和在可动部件安装的销相对于大琴盖2固定。
E.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在各种形态下实施,例如,还能够进行下面这样的变形。
E1.变形例1: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销10、10a、10b设置外螺纹部13,并且在可动部件50设置内螺纹部51,将外螺纹部13螺入至内螺纹部51而将销10、10a、10b及可动部件50紧固,但也能够通过不同的方法将销及可动部件进行紧固。例如,也能够在销的板侧端部设置内螺纹,并且在可动部件的前侧端部设置外螺纹,使用上述内螺纹及外螺纹而将销及可动部件进行紧固。另外,也可以在销和可动部件分别设置多个爪,通过使销相对于可动部件进行旋转,由此将销的爪和可动部件的爪咬合,将销及可动部件紧固。
并且,也能够设为无需使销自身进行旋转就将销及可动部件进行紧固。例如,也可以使用与销及可动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分体设置的螺钉等,将销及可动部件进行紧固。另外,也能够设置可以相对于销进行旋转的外螺纹部来代替在销10、10a、10b固定的外螺纹部13,通过来自销的侧方的操作而使该外螺纹部相对于销进行旋转。例如,也可以在外螺纹部的前侧与在销的侧方配置的可旋转的操作部件(安装操作部)之间,设置伞齿轮等旋转方向变换机构,通过使操作部件进行旋转,从而使外螺纹部相对于销进行旋转。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用缩放(pantagraph)构造等机构,对在销的侧方配置的操作部件进行操作,从而将用于对销及可动部件进行紧固的部件移动至前侧。即使这样,也会通过将销与可动部件进行紧固,从而由与主体部相比设置在板侧的罩部和可动部件的外延部夹着固定部件,因此能够将销相对于在大琴盖2固定的固定部件进行固定。但是,考虑到能够使销组装体的结构更简单这一点,优选通过使销自身进行旋转而将销及可动部件进行紧固。此外,对于在销的侧方设置将销与可动部件进行紧固的操作部件(安装操作部)的情况,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地,操作部件优选设置于主体部的可动部件侧的端部。
E2.变形例2: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在主体部和固定部件40之间设置的罩部20、20b的圆盘部21、可动部件50的外延部52按压于固定部件40,将销10、10a、10b相对于在大琴盖2固定的固定部件40进行固定,因此由圆盘部21及外延部52夹着固定部件40,但通常只要通过将销安装于可动部件,由此能够对可动部件施加从大琴盖2朝向固定部件的载荷即可。例如,也可以将罩部20、20b省略,并且对销的外螺纹部的长度进行调整,使在销固定时销的外螺纹部从可动部件50的内螺纹部51的板侧端面凸出,将可动部件50的外延部52按压于固定部件40。即使这样,也会由于在可动部件50的外延部52与固定部件40的接触部分处产生的抗力,产生与使销及可动部件50沿大琴盖2进行移动的力相对抗的摩擦力,因此能够将销及可动部件50相对于大琴盖2进行固定。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露出可动部件50、固定部件40,因此美观性有可能变差。在这一点上,销组装体优选如上述各实施方式那样而构成。
E3.变形例3: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将可动部件50直接配置于大琴盖2的板面,但也能够在可动部件50的板侧端面安装诸如毛毡、橡胶等柔软性高、且与可动部件50的板侧端面的形状相匹配地成型的柔软部件。这样的话,伴随可动部件50的移动而在大琴盖2的板面产生损伤这一情况得到抑制。并且,在如固定部件及可动部件的第3变形例那样,将外延部52e设为圆环状的情况下,能够在柔软部件和大琴盖2的板面之间发生摩擦,对可动部件50e的旋转进行抑制,因此能够对可动部件50e伴随销的旋转而进行旋转这一情况进行抑制,更容易地进行销与可动部件50e的紧固。
E4.变形例4: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三角钢琴GP,但本发明除了三角钢琴GP以外,还能够应用于拨弦钢琴、小键琴(Clavichord)或者古钢琴等将击弦机构等发音机构安装于框体(乐器框体)的、具有框体构造的各种乐器。

Claims (9)

1.一种销组装体,其用于进行乐器框体的盖和主体的定位,该销组装体具有:
销,其具有插入至在所述主体设置的销插入孔的主体部;
固定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盖;以及
可动部件,其能够沿所述盖的板面进行移动,
所述可动部件的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盖之间,
所述销组装体构成为,通过将所述销安装于所述可动部件,从而对所述可动部件施加从所述盖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方向的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销组装体,其中,
所述销具有用于将所述销安装于所述可动部件的销安装机构,
所述销安装机构具有安装操作部,该安装操作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可动部件相对的一侧的端部,且用于进行将所述销安装于所述可动部件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销组装体,其中,
所述销具有用于将所述销向所述可动部件进行安装的销安装机构,
所述销安装机构具有工具施用部,该工具施用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可动部件远离的一侧的端部,安装工具施用于该工具施用部,该安装工具用于将所述销安装于所述可动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销组装体,其中,
还具有罩部,该罩部配置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固定部件之间,构成为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可移动范围将所述可动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销组装体,其中,
还具有防脱落部件,该防脱落部件配置于所述可动部件和所述盖之间,在对所述销组装体进行组装时,该防脱落部件固定于所述销与所述盖相对的一侧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销组装体,其中,
所述可动部件形成为,所述可动部件的外缘与所述可动部件的中心的距离在周向上不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销组装体,其中,
还具有罩部,该罩部配置为在该罩部与所述可动部件之间夹着所述固定部件,
所述销组装体构成为,通过将所述销安装于所述可动部件,从而使所述可动部件向所述罩部侧受到拉拽,对所述可动部件施加从所述盖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方向的载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销组装体,其中,
所述销具有:
螺合部,其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可动部件凸出,穿过所述罩部的贯通孔而与所述可动部件进行螺合;以及
抵接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螺合部侧的端部,形成得比所述贯通孔的直径大,以与所述罩部的位于所述贯通孔周围的部分抵接。
9.一种乐器,其具有销组装体,该销组装体用于进行乐器框体的盖和主体的定位,
该销组装体具有:
销,其具有插入至在所述主体设置的销插入孔的主体部;
固定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盖;以及
可动部件,其能够沿所述盖的板面进行移动,
所述可动部件的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盖之间,
所述销组装体构成为,通过将所述销安装于所述可动部件,从而对所述可动部件施加从所述盖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方向的载荷。
CN201710173799.8A 2016-03-22 2017-03-22 销组装体及乐器 Active CN1072213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7320A JP2017173438A (ja) 2016-03-22 2016-03-22 楽器筐体用のピン組立体
JP2016-057320 2016-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1308A CN107221308A (zh) 2017-09-29
CN107221308B true CN107221308B (zh) 2020-12-18

Family

ID=59928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3799.8A Active CN107221308B (zh) 2016-03-22 2017-03-22 销组装体及乐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173438A (zh)
CN (1) CN10722130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07646A1 (de) * 1986-03-24 1987-10-08 Bosch Gmbh Robert Kraftstoffeinspritzpumpe fuer brennkraftmaschinen
JP3700866B2 (ja) * 1995-08-08 2005-09-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噴射ポンプの油圧タイマ装置
JP3634648B2 (ja) * 1998-12-18 2005-03-30 昭和スプリング株式会社 枠体用調整装置及び枠体の取付工法
JP2001179556A (ja) * 1999-12-27 2001-07-03 Yamaha Motor Co Ltd 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式エンジンの伝動ケース加工方法
JP4038360B2 (ja) * 2001-11-07 2008-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ヒンジ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766849B2 (ja) * 2004-07-28 2011-09-07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JP4624258B2 (ja) * 2005-12-28 2011-02-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取付構造体
JP4960114B2 (ja) * 2007-02-09 2012-06-27 Juki株式会社 カバー開閉装置
US20090067185A1 (en) * 2007-09-07 2009-03-12 Yamaha Motor Corporation, Usa Lamp Assembly for Motorcycle
JP5145129B2 (ja) * 2008-06-24 2013-02-13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リップ
DE202009002003U1 (de) * 2008-11-27 2010-04-08 Hettich-Heinze Gmbh & Co. Kg Beschlag und Wandschrank
US9377044B2 (en) * 2012-02-20 2016-06-2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djustable tuning pin assembly
CN202601921U (zh) * 2012-03-27 2012-12-12 彭敏康 安全插座
JP6144463B2 (ja) * 2012-05-31 2017-06-07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譜面台の角度調整具、及び、この角度調整具を備える鍵盤楽器
CN103486122B (zh) * 2013-09-30 2015-07-29 江苏海鹏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夹紧浮动销孔机构
CN204958250U (zh) * 2015-09-06 2016-01-1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回转锁止装置和汽车起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1308A (zh) 2017-09-29
JP2017173438A (ja) 201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9374B2 (en) Speaker unit and speaker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EP2913820A2 (en) Sound dampening modification device
US853183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7221308B (zh) 销组装体及乐器
JP2019124788A (ja) シンバルパッドの回り止め具
EP2835797B1 (en) Wind instrument bell, wind instrument
JP2006154716A (ja) 角度調節装置
EP3428910B1 (en) Wind instrument
JP6572364B1 (ja) エンドピンの本体固定部材及び固定具と該固定具を備えた楽器
JP2007513788A (ja) 打撃破壊器械の工具のためのコッターの保持装置
KR101631808B1 (ko) 현악기용 음색조정장치
JP5748809B2 (ja) グランドピアノ用譜面台
JP2013252290A (ja) ハサミにおける軸支構造
JP2008267564A (ja) 機器取付装置
JP5647200B2 (ja) 楽器用ペダル装置
CN111402841A (zh) 打击乐器及张力赋予方法
JP2011152228A (ja) アジャスタ構造およびアジャスタ部材
US10401895B2 (en) Rotational structure for rotary knob
JP2020099289A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6706560B2 (ja) 舶用プロペラ
JP6143723B2 (ja) 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の取付構造、および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US20230306941A1 (en) Rotary oper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keyboard instrument
US20170103738A1 (en) Conga side plate
JP4687899B2 (ja) 光学オプション取付リング
JP2008164591A (ja) プローブカード用補強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