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9657A - 再现装置以及输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再现装置以及输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9657A
CN107209657A CN201680008781.6A CN201680008781A CN107209657A CN 107209657 A CN107209657 A CN 107209657A CN 201680008781 A CN201680008781 A CN 201680008781A CN 107209657 A CN107209657 A CN 107209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rminal
control unit
power supply
content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87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9657B (zh
Inventor
高垣景
高垣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9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9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9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9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8External card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lient device, e.g. for conditional access
    • H04N21/4181External card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lient device, e.g. for conditional acces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Remote control device emulator integrated into a non-television apparatus, e.g. a PDA, media center or smart to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31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 or external card, e.g. to detect processing problems in a handheld device or the failure of an external record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04N21/4431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API] libra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04N21/4432Powering on the client, e.g. bootstrap loading using setup parameters being stored locally or received from the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04N21/4433Implementing client middleware, e.g. Multimedia Home Platform [MH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04N21/4436Power management, e.g. shutting down unused components of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3Generation or supply of pow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levision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0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user and terminal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5Power saving in display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使信息终端上的用户操作简单化的再现装置。该再现装置具备:再现内容的再现部、与信息终端之间建立直接的无线连接的通信部、和控制部。控制部在通信部经由无线连接而从信息终端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对该信息终端是否为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进行判定。并且,控制部在判定为该信息终端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若再现部的电源断开则进行使再现部的电源接通的第一控制,向再现部指示该内容的再现。控制部在判定为该信息终端不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不进行第一控制。

Description

再现装置以及输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经由网络来接受来自其他设备的指示的再现装置以及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在能够进行无线连接的多个无线设备之间建立直接的无线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能够容易地建立无线设备间的无线连接。
但是,例如在多个无线设备是信息终端以及再现装置的情况下,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从信息终端向再现装置无线发送再现请求来使再现装置执行再现动作,用户需要预先建立信息终端与再现装置之间的直接的无线连接,使信息终端与再现装置各自的电源接通。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8-2193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使信息终端上的用户的操作简单化的再现装置以及输出装置。
本公开的再现装置具备:再现内容的再现部、与信息终端之间建立直接的无线连接的通信部、和控制部。控制部在通信部经由无线连接而从信息终端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对该信息终端是否为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进行判定。并且,控制部在判定为该信息终端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若再现部的电源断开则进行使再现部的电源接通的第一控制,向再现部指示该内容的再现。控制部在判定为该信息终端不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不进行第一控制。
此外,本公开的输出装置具备:输出影像以及声音的至少一方的输出部、与信息终端之间建立直接的无线连接的通信部、和控制部。控制部在通信部经由无线连接而从信息终端接收到应用的启动请求的情况下,若输出部的电源断开则进行使输出部的电源接通的第一控制,向输出部指示基于根据启动请求而启动的应用的影像以及声音的至少一方的输出。此外,控制部在执行了第一控制之后,根据启动请求而被启动的应用结束时,进行使输出部的电源断开的第二控制。
本公开中的再现装置以及输出装置能够使通过信息终端来操作再现装置或者输出装置的用户的操作简单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以及信息终端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以及信息终端的一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许可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执行的内容的再现开始处理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由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执行的、从许可终端接收到再现请求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由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执行的、从未许可终端接收到再现请求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执行的记录处理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执行的、针对内容的再现结束后的再现部的电源的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的再现装置执行的内容再现开始处理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由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的再现装置执行的、从未许可终端接收到再现请求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中的再现装置执行的、从信息终端接收到停止请求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再现装置以及信息终端的一构成例的框图。
图13是表示由实施方式2中的再现装置执行的内容的再现开始处理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输出装置以及信息终端的一构成例的框图。
图15是表示由实施方式3中的输出装置执行的应用的启动处理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由实施方式3中的输出装置执行的记录处理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由实施方式3中的输出装置执行的、针对应用结束后的输出部的电源的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由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中的输出装置执行的、从信息终端接收到结束请求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其中,存在省略非必要详细的说明的情况。例如,存在省略已经清楚了解的事项的详细说明、以及针对实质相同的构成的重复说明等的情况。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不必要地变得冗长,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另外,添付附图以及以下的说明是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而提供的,并不意图通过这些来限定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主题。
另外,各图是示意图,并不一定是严格地图示。此外,在各图中,针对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付与相同的符号,存在重复的说明被省略或者简单化的情况。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图1~图10,来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1-1.构成]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100以及信息终端200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1所示,在再现装置100与信息终端200之间,建立基于直接通信的通信连接,通过直接通信来进行信息的收发。例如,再现装置100从信息终端200接收用于对再现装置10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息。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100以及信息终端200的一构成例的框图。
如图2所示,再现装置100具备:再现部110、通信部120和控制部130。此外,再现装置100也可以还具备:存储部140、接受部150、和输入部160。
再现装置100是能够对动态图像、静止图像、音乐等内容进行再现的装置。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再现装置100是电视机(以下,简记为“TV”),但再现装置100也可以是记录器或者机顶盒等。
再现部110再现内容并输出再现的结果。表示再现部110所再现的内容的内容数据可以从信息终端200获取,也可以从存储部140获取,或者也可以从经由网络而连接于再现装置100的服务器获取。换句话说,再现部110也可以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内容数据(影像数据、声音数据等),并对该内容数据所示的内容进行再现。此外,再现部110也可以从信息终端200接收用于识别内容数据的内容标识符,从存储部140或者服务器获取根据该内容标识符而被识别的内容数据,并对获取到的内容数据所示的内容进行再现。
此外,再现部110具有:能够通过再现动态图像或静止图像等的影像数据来输出影像信号的影像再现功能、和能够通过再现音乐等的声音数据来输出声音信号的声音再现功能。另外,再现部110也可以仅具有影像再现功能以及音乐再现功能的任意一个。再现部110例如通过处理器、存储程序的存储器等来实现。
此外,再现部110也可以包含不仅对通过再现影像数据而生成的影像信号进行输出还对根据该影像信号而得到的影像进行输出(显示)的监视器。同样地,再现部110也可以包含不仅对通过再现声音数据而生成的声音信号进行输出还对根据该声音信号而得到的声音进行输出的扬声器。换句话说,再现部110例如也可以不仅具备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还具备输出影像的显示器、声音的扬声器(包含放大器)等。
通信部120与信息终端200之间建立直接的无线连接。具体而言,通信部120与信息终端200之间建立基于Wi-Fi Direct(注册商标)的无线连接。通信部120例如通过处理器、存储程序的存储器、可进行基于Wi-Fi(注册商标)的通信的通信模块等来实现。
控制部130是根据由通信部120获取到的控制信息(用于控制再现装置100的动作的控制信息)、由后述的接受部150接受的基于用户操作的控制信息等,来控制再现部110的处理部。控制部130例如通过处理器、存储程序的存储器等来实现。
控制部130对信息终端200是否为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进行判定。
具体而言,控制部130对通信部120是否通过Wi-Fi Direct(注册商标)来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进行判定。然后,控制部130在接收到该再现请求的情况下,通过参照存储于存储部140的许可列表141(参照后述)来对信息终端200是否为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进行判定。此时,控制部130从信息终端200获取表示该信息终端200的终端信息,对获取到的终端信息是否包含于许可列表141进行判定。然后,控制部130在获取到的终端信息包含于许可列表141的情况下,判定为该信息终端200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控制部130在获取到的终端信息不包含于许可列表141的情况下,判定为该信息终端200不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
另外,虽然控制部130通过参照存储于存储部140的许可列表141来对信息终端200是否为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进行判定,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动作。例如,控制部130也可以在许可了与信息终端200的通信时,将密钥信息付与给该信息终端200。然后,若信息终端200在接下来建立通信连接时发送来该密钥信息,则控制部130也可以将发送来密钥信息的信息终端200判定为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此外,密钥信息也可以不是由再现装置付与的,例如也可以是由用户输入的PIN(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个人识别号)代码等信息。换句话说,控制部130也可以在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的PIN代码是预先决定的PIN代码的情况下,判定为该信息终端200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
并且,控制部130在判定为信息终端200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并且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进行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接通的第一控制,向再现部110指示内容的再现。控制部130在判定为信息终端200不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不进行第一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130在判定为信息终端200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对再现部110的电源是否断开进行判定。然后,控制部130在判定为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接通,向再现部110指示内容的再现。另一方面,控制部130在判定为信息终端200不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不进行任何控制。
这里,所谓再现部110的电源接通的状态,例如可以是向用于再现影像的处理器提供电力的状态,进一步地,也可以是向显示器提供电力的状态。此外,例如可以是向用于再现声音的处理器提供电力的状态,进一步地,也可以是向扬声器(包含放大器)提供电力的状态。
此外,控制部130也可以在进行了第一控制之后,根据再现请求而开始的内容的再现结束时,进行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的第二控制。
此外,控制部130也可以在从进行第一控制起到根据再现请求而开始的内容的再现结束为止的期间,接受到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不进行第二控制。这里,所谓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例如是指经由后述的输入部160而进行的用户操作、使用后述的遥控器300而进行的用户操作等。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通过后述的接受部150而被接受。换句话说,在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中,不包含从信息终端200对再现装置100进行的用户操作。另外,所谓用户操作,是指用户通过对输入部160或者遥控器300等进行输入操作,来控制再现装置100的动作。
存储部140存储许可列表141。存储部140例如通过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来实现。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许可列表141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3所示,所谓许可列表141,是指对过去基于与通信部120的直接通信的通信连接被用户许可的信息终端200(以下,称为“许可终端”)的终端信息进行记录的列表,是用于识别许可终端的列表。许可列表141中,作为许可终端的终端信息,例如记录MAC地址(MediaAccess Control address,介质访问控制)。另外,终端信息并不限定于任何MAC地址。终端信息中也可以使用其他识别信息。
另外,以下,将过去基于与通信部120的直接通信的通信连接未被用户许可、终端信息未记录于许可列表141的信息终端称为“未许可终端”。
接受部150从输入部160或者遥控器300接受基于用户操作而输出的输入信号,将根据接受的输入信号而确定的控制信息输出到控制部130。接受部150例如通过处理器、存储程序的存储器等来实现。此外,接受部150例如也可以不仅通过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进一步通过能够接收来自遥控器300的红外线信号的受光模块等来实现。
输入部160是由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按钮等输入设备。输入部160在由用户按下按钮时,将表示按钮被按下的输入信号输出到接受部150。
遥控器300是具有由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按钮等输入部(未图示)的输入设备。遥控器300在按钮被用户按下时,将表示按钮被按下的输入信号输出到接受部150。遥控器300例如将输入信号变换为红外光并发送给接受部150。另外,遥控器300作为输入部,也可以不仅具有按钮,还具有触摸板、用于识别声音的话筒等。
信息终端200具备:输入部210、显示部220、控制部230和通信部240。在本实施方式中,信息终端200是智能手机。另外,信息终端200也可以是平板终端、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等。此外,信息终端200也可以不具备显示部220。
输入部210是由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输入设备。输入部210在由用户进行了输入操作时,生成表示该输入操作的输入信号。输入部210例如通过触摸面板、按钮、话筒等来实现。输入部210在由用户对触摸面板进行了触摸输入时、进行了手势输入等输入操作时、按钮被按下时、或者用户发出用于用户操作的声音时等,生成表示该输入操作的输入信号。另外,所谓用户操作,是这些输入操作的统称。
显示部220对由控制部230输出的影像进行显示。显示部220例如通过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来实现。
控制部230是执行应用并将执行的结果输出到显示部220的处理部。控制部230例如通过处理器、存储程序的存储器等来实现。
通信部240能够与再现装置100的通信部120之间建立基于直接通信的通信连接。具体而言,通信部240能够与再现装置100之间建立基于Wi-Fi Direct(注册商标)的通信连接。通信部240例如通过处理器、存储程序的存储器、能够进行基于Wi-Fi(注册商标)的通信的通信模块等来实现。
[1-2.动作]
针对以上那样构成的再现装置100,以下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再现装置100在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进行开始与该再现请求对应的内容的再现的处理(以下,称为“再现开始处理”)。以下,使用图4,对由再现装置100进行的再现开始处理的详细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能将内容的再现请求简记为“再现请求”。
图4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100执行的内容的再现开始处理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部130对通信部120是否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进行判定(步骤S11)。
具体而言,控制部130对通信部120是否从建立了基于Wi-Fi Direct(注册商标)的通信连接的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进行判定。另外,内容的再现请求中也可以包含指定特定的内容的信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内容的再现请求,以接收到影像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但是,内容的再现请求并不限定于影像的再现请求,也可以是声音的再现请求等。
接下来,控制部130在步骤S11中判定为通信部120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1中为是),对发送了该再现请求的信息终端200是否为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进行判定(步骤S12)。
另一方面,控制部130在步骤S11中判定为通信部120未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内容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1中为否),反复进行步骤S11的判定。换句话说,控制部130进行待机直到通信部120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内容的再现请求。
控制部130在步骤S12中判定为发送了内容的再现请求的信息终端200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步骤S12中为是),对再现部110的电源是否接通进行判定(步骤S13)。
另一方面,控制部130在步骤S12中判定为发送了内容的再现请求的信息终端200不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步骤S12中为否),返回到步骤S11的判定。
控制部130在步骤S13中判定为再现部110的电源接通的情况下(步骤S13中为是),将处理进入到步骤S16。
控制部130在步骤S13中判定为再现部110的电源未接通的情况下(步骤S13中为否),进行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接通的第一控制(步骤S14)。
然后,控制部130将第一标志的值从“0”变更为“1”(步骤S15)。
另外,第一标志是表示根据从许可终端发送来内容的再现请求而再现部110的电源被设为接通(进行了第一控制)的标志,在根据从许可终端发送来的内容的再现请求而再现部110的电源从断开设为接通时,变为“1”。因此,在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时,第一标志为“0”。此外,在通信部120从许可终端接收内容的再现请求以前,再现部110的电源已经接通时,第一标志也为“0”。因此,在步骤S13中为“是”时,第一标志为“0”。第一标志例如存储于存储部140。
接下来,控制部130向再现部110指示与再现请求对应的内容的再现(步骤S16)。接受到该指示的再现部110开始该内容的再现。
在再现装置100中,通过进行内容的再现开始处理,来具体进行图5以及图6所示的动作。
首先,使用图5来对再现装置100从许可终端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时由再现装置100进行的再现开始处理具体进行说明。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由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100执行的、从许可终端接收到再现请求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5的上图所示,设为从作为许可终端的信息终端200a,通过Wi-Fi Direct(注册商标),向再现装置100发送了内容(图5中为影像)的再现请求。在该情况下,在再现装置100中,该再现请求被接收(步骤S11),判定信息终端200a是否为许可终端(步骤S12)。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信息终端200a是许可终端(步骤S12中为“是”),再现部110的电源(显示器的电源)断开(步骤S13中为“否”)。因此,如图5的下图所示,在再现装置100中,再现部110的电源被设为接通(步骤S14),在再现部110的显示器再现与再现请求相应的影像(步骤S16)。
接下来,使用图6来对再现装置100从未许可终端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时由再现装置100进行的再现开始处理具体进行说明。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由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100执行的、从未许可终端接收到再现请求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6的上图所示,设为从作为未许可终端的信息终端200b,通过Wi-Fi Direct(注册商标)来向再现装置100发送了内容(图6中为影像)的再现请求。在该情况下,在再现装置100中,该再现请求被接收(步骤S11),对信息终端200b是否为许可终端进行判定(步骤S12)。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信息终端200b是未许可终端(步骤S12中为“否”)。因此,如图6的下图所示,在再现装置100中,再现部110的电源(显示器的电源)保持断开。
这样,在再现装置100中,根据信息终端200是许可终端还是未许可终端,决定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接通还是保持断开。
再现装置100在内容的再现中接受部150接受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对接受该用户操作进行记录的记录处理。以下,使用图7来对记录处理的详细进行说明。
另外,在信息终端200上进行用户操作的用户与在再现装置100上进行用户操作的用户可以是同一用户,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用户。
图7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100执行的记录处理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另外,记录处理在进行了图4所示的再现开始处理之后开始。
首先,控制部130对接受部150是否接受了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进行判定(步骤S21)。
控制部130在步骤S21中判定为接受部150接受了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1中为“是”)将第二标志的值从“0”变更为“1”(步骤S22)。
另外,第二标志是表示接受部150接受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的标志。第二标志例如被存储于存储部140。
另一方面,控制部130在步骤S21中判定为接受部150未接受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1中为否),反复进行步骤S21的判定。
在再现装置100中,内容的再现结束后,根据第一标志的值以及第二标志的值,进行再现部110的电源的控制。以下,使用图8来对针对再现部110的电源的控制的详细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100执行的内容的再现结束后的针对再现部110的电源的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部130对基于再现部110的内容的再现是否结束进行判定(步骤S31)。
接下来,控制部130在步骤S31中判定为基于再现部110的内容的再现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31中为是),判定第一标志的值是否为“1”(步骤S32)。
另一方面,控制部130在步骤S31中判定为基于再现部110的内容的再现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31中为否),反复进行步骤S31的判定。换句话说,控制部130进行待机直到基于再现部110的内容的再现结束。
控制部130在步骤S32中判定为第一标志的值是“1”的情况下(步骤S32中为“是”),判定第二标志的值是否为“1”(步骤S33)。
也就是说,控制部130在根据从许可终端发送来的内容的再现请求,再现部110的电源被从断开设为接通,然后,基于再现部110的内容的再现结束时,判定在从再现部110的电源被设为接通起到内容的再现结束为止的期间,接受部150是否接受了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
控制部130在步骤S32中判定为第一标志的值是“0”的情况下(步骤S32中为否)、或者在步骤S33中判定为第二标志的值是“1”的情况下(步骤S33中为是),不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步骤S34)。换句话说,控制部130将再现部110的电源保持接通。
控制部130在步骤S33中判定为第二标志的值是“0”的情况下(步骤S33中为“否”),进行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的第二控制(步骤S35)。
如以上那样,控制部130在第一标志的值是“1”并且第二标志的值是“0”的情况下,在内容的再现结束后,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换句话说,控制部130在根据从许可终端发送来的内容的再现请求,再现部110的电源被从断开设为接通,并且内容的再现中,接受部150未接受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在内容的再现结束后,将再现部110的电源从接通设为断开。
另一方面,控制部130在第一标志的值是“0”的情况下、或者第二标志的值是“1”的情况下,在内容的再现结束后,也使再现部110的电源保持接通。换句话说,控制部130在根据来自许可终端的再现请求而未进行再现部110的电源的接通的情况下(即,从通信部120从许可终端接收内容的再现请求以前,再现部110的电源就为接通的情况下)、或者内容的再现结束前,接受部150接受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在内容的再现结束后,也使再现部110的电源保持接通。
[1-3.效果等]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再现装置具备:再现内容的再现部、与信息终端之间建立直接的无线连接的通信部和控制部。控制部在通信部经由无线连接而从信息终端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对该信息终端是否为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进行判定。然后,控制部在判定为该信息终端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若再现部的电源断开则进行使再现部的电源接通的第一控制,向再现部指示该内容的再现。控制部在判定为该信息终端不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不进行第一控制。
另外,再现装置100是再现装置的一个例子。再现部110是再现部的一个例子。通信部120是通信部的一个例子。控制部130是控制部的一个例子。信息终端200是信息终端的一个例子。Wi-Fi Direct(注册商标)是再现装置与信息终端之间的直接的无线连接的一个例子。信息终端200a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一个例子。信息终端200b是预先未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一个例子。
例如,在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装置100的构成例中,再现装置100具备:再现部110、通信部120和控制部130。再现部110对内容进行再现。通信部120通过再现部110对基于来自信息终端200的再现请求的内容进行再现,来与信息终端200之间建立直接的无线连接。控制部130在通信部120经由无线连接而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判定为信息终端200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然后,控制部130在判定为信息终端200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若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则进行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接通的第一控制,向再现部110指示该内容的再现。控制部130在判定为信息终端200不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不进行第一控制。
由此,若向再现装置100发送内容的再现请求的信息终端200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则在再现装置100中,即使在再现装置100上未进行用户操作,并且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仅通过接收来自信息终端200的再现请求,再现部110的电源就变为接通,通过再现部110来对与该再现请求相应的内容进行再现。也就是说,在信息终端200中,即使未进行用于与再现装置100的无线连接的用户操作,仅通过在信息终端200进行用于从信息终端200向再现装置100发送内容的再现请求的用户操作,就建立信息终端200与再现装置100的无线连接,再现部110的电源自动接通,由再现装置100执行与基于来自信息终端200的无线通信的内容的再现请求对应的内容。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在信息终端200上操作再现装置100时的用户操作简单化。
此外,控制部130在直接的无线连接(基于Wi-Fi Direct(注册商标)的无线连接)中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若发送该再现请求的信息终端200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则基于该再现请求,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接通,使再现部110进行该内容的再现。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再现装置100中,即使电源接通的指令是来自安装了未被规定的协议的通用的信息终端的再现请求,通过判定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能够确保与信息终端200的相互连接性。并且,再现部110的电源自动接通,该内容被再现部110再现。
此外,控制部130对信息终端200是否为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进行判定,在接收到的再现请求不是来自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而是来自信息终端200b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不进行第一控制(换句话说,不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接通)。因此,在再现装置100中,防止根据来自未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再现请求而将再现部110的电源设为接通。
此外,在再现装置中,控制部也可以在执行了第一控制后,根据内容的再现请求而开始的内容的再现结束时,进行使再现部的电源断开的第二控制。
例如,在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装置100的动作例中,控制部130在执行了第一控制后,根据内容的再现请求而开始的内容的再现结束时,进行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的第二控制。
由此,在再现装置100中,由于通过由控制部130进行第二控制从而再现部110的电源自动断开,因此即使基于用户的用于电源断开的操作未进行,在内容的再现结束后,也能够使再现部110的电源自动返回到原来的断开的状态。
此外,在再现装置中,控制部也可以在从执行第一控制起,到根据内容的再现请求而开始的内容的再现结束为止的期间,接受再现装置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不进行第二控制。
例如,在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装置100的动作例中,控制部130在从执行第一控制起到根据内容的再现请求而开始的内容的再现结束为止的期间,接受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不进行第二控制。换句话说,控制部130在到根据内容的再现请求而开始的内容的再现结束为止的期间,接受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不进行在内容的再现结束后使再现部110的电源自动断开的控制,电源继续接通的状态。因此,在再现装置100上进行了用户操作的用户即使不进行用于使电源维持接通的操作,也能够在内容的再现结束后,继续使用再现装置100。
[1-4.变形例1]
接下来,使用图9,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的再现装置100的再现开始处理中,说明了控制部130在接收到来自作为未许可终端的信息终端200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反复进行是否接收到再现请求的判定的动作例。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动作。控制部130例如也可以在接收到来自作为未许可终端的信息终端200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开始认证无线连接的认证处理。
以下,使用图9来对再现装置100从未许可终端接收到再现请求的情况下由控制部130进行的认证处理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控制部130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动作上还进行认证处理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的再现装置100不同。但是,其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的再现装置100实质相同。因此,省略针对变形例1中的再现装置100的构成的说明。
图9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的再现装置100执行的内容的再现开始处理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再现开始处理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再现开始处理,步骤S12中判定为“否”之后的处理不同。但是,由于其他的处理实质相同,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动作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对实质相同的处理,省略说明。
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再现开始处理与实施方式1的再现开始处理相比,步骤S11~步骤S16的处理实质相同。但是,变形例1的再现开始处理在步骤S12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还进行步骤S17~步骤S20的处理(认证处理),这方面与实施方式1的再现开始处理不同。
在步骤S12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30对再现部110的电源是否接通进行判定(步骤S17)。
控制部130在步骤S17中判定为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步骤S17中为“否”),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1。
控制部130在步骤S17中判定为再现部110的电源接通的情况下(步骤S17中为是),将用于向用户确认是否接受来自未许可终端的再现请求的认证信息输出到再现部110(步骤S18)。
控制部130在步骤S18中,使再现部110的显示器显示用于向用户确认是否接受来自未许可终端的再现请求的认证画面115(参照后述的图10)。另外,控制部130在步骤S18中,也可以取代使显示器显示认证画面115,而从扬声器输出用于向用户确认是否接受来自未许可终端的再现请求的声音。或者,控制部130也可以执行这两方。
接下来,控制部130对接受部150是否接受表示接受来自未许可终端的再现请求的输入(基于用户的输入,以下也称为“用户输入”)进行判定(步骤S19)。
在步骤S19中,控制部130对接受部150是否接受表示通过输入部160或者遥控器300而认证画面115的“是”被选择的用户输入进行判定。
控制部130在步骤S19中判定为接受部150接受到表示接受来自未许可终端的再现请求的用户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19中为“是”),将从该信息终端200获取的MAC地址注册到许可列表141(步骤S20),将处理进入到步骤S15。
另一方面,控制部130在步骤S19中判定为接受部150未接受表示接受来自未许可终端的再现请求的用户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19中为“否”),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1。
另外,控制部130也可以在步骤S19中接受部150接受表示通过输入部160或者遥控器300而认证画面115的“否”被选择的用户输入的情况下,在步骤S19中判定为“否”。
接下来,使用图10来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的再现装置100从未许可终端接收再现请求时由控制部130进行的再现开始处理具体进行说明。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由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的再现装置100执行的、从未许可终端接收再现请求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10的上图所示,从作为未许可终端的信息终端200b,通过Wi-Fi Direct(注册商标)来向再现装置100发送内容(图10中为影像)的再现请求。在该情况下,在再现装置100中,该再现请求被接收(步骤S11),判定信息终端200b是否为许可终端(步骤S12)。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信息终端200b是未许可终端(步骤S12中为“否”),再现部110的电源(显示器的电源)接通(步骤S17中为“是”)。因此,如图10的下图所示,在再现装置100中,在再现部110的显示器显示认证画面115(步骤S18)。
在步骤S18之后,在接受部150接受表示选择了认证画面115的“是”的用户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19中为是),向许可列表141注册信息终端200b的MAC地址(步骤S20),与来自信息终端200b的再现请求相应的内容的影像被再现部110再现(步骤S16)。
在步骤S18之后,在接受部150接受表示选择了认证画面115的“否”的用户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19中为否),不由再现部110再现内容,处理返回到步骤S11。
这样,在变形例1中的再现装置100中,即使在步骤S12的判定中判定为信息终端200是未许可终端的情况下,接下来也进行认证处理。并且,在该认证处理中,若该未许可终端被用户许可,则在变形例1中的再现装置100中,未许可终端的终端信息被注册到许可列表,由再现部110再现与来自该未许可终端的再现请求对应的内容。
[1-5.变形例2]
接下来,使用图11,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
再现装置的控制部也可以在根据再现请求而开始的内容的再现通过从信息终端接受的用户操作而结束的情况下,使再现部的电源断开。
例如,在实施方式1的构成例中,在再现装置100中,控制部130也可以在根据再现请求而开始的内容的再现通过从信息终端200接受的用户操作而结束的情况下,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
具体而言,控制部130也可以在根据来自信息终端200的再现请求来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接通并开始再现部110中的内容的再现之后,再现部110再现内容的期间,接受部150从信息终端200接受内容的再现的停止请求的情况下,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使用图11来对该情况下的处理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中的再现装置100与实施方式1的再现装置100实质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1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中的再现装置100执行的、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停止请求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部130对接受部150是否接受到来自信息终端200的停止请求进行判定(步骤S41)。
控制部130在步骤S41中判定为接受部150接受到来自信息终端200的停止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41中为“是”),对是否为内容的再现中进行判定(步骤S42)。
另一方面,控制部130在步骤S41中判定为接受部150未接受来自信息终端200的停止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41中为“否”),反复进行步骤S41的判定。
控制部130在步骤S42中判定为不是内容的再现中的情况下(步骤S42中为“否”),反复进行步骤S42的判定。
控制部130在步骤S42中判定为是内容的再现中的情况下(步骤S42中为“是”),停止内容的再现(步骤S43),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步骤S44)。
这样,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中的再现装置100中,从信息终端200来操作再现装置100的用户即使未进行用于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的用户操作,仅使用信息终端200来进行内容的停止请求,也能够使再现部110的电源断开。因此,能够使用户操作简单化。
[1-6.变形例3]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在再现装置100从作为许可终端的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进行再现开始处理的动作例。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动作例。例如,再现装置100也可以取代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内容的再现请求,而在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通信连接的请求的情况下,进行再现开始处理。
(实施方式2)
接下来,使用图12以及图13,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2-1.构成]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再现装置100a以及信息终端200的一构成例的框图。
实施方式2所示的信息终端200是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信息终端200实质相同的构成。此外,实施方式2所示的再现装置100a是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装置100实质相同的构成。其中,实施方式2的再现装置100a中,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装置100相比,再现部110a的构成中存在与再现装置100的再现部110不同的方面。此外,再现装置100a的控制部130a进行的再现开始处理中,存在与再现装置100中控制部130所进行的再现开始处理不同的方面。
以下,对实施方式2的再现装置100a进行说明。但是,以下,主要对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装置100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
再现部110a具有:再现影像的影像再现部111、和再现声音的声音再现部112。在再现部110a中,能够将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与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相互独立地接通。其中,在再现部110a的电源断开时,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和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都断开。
影像再现部111通过再现动态图像、静止图像等的影像数据来输出影像信号。影像再现部111例如通过处理器、存储程序的存储器等来实现。此外,影像再现部111也可以包含不仅输出通过再现影像数据来生成的影像信号,还输出(显示)根据该影像信号而得到的影像的监视器。换句话说,影像再现部111例如也可以不仅具备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还具备输出影像的显示器等。
声音再现部112通过再现音乐等声音数据来输出声音信号。声音再现部112例如通过处理器、存储程序的存储器等来实现。此外,声音再现部112也可以包含不仅输出通过再现声音数据来生成的声音信号,还输出根据该声音信号而得到的声音的扬声器。换句话说,声音再现部112例如也可以不仅具备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还具备输出声音的扬声器(包含放大器)等。
控制部130a对与从信息终端200发送来的再现请求对应的内容的种类进行判定。并且,控制部130a在再现部110a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根据判定内容的种类的该判定的结果,单独地控制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和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
具体而言,控制部130a在判定为该内容的种类是影像的情况下、并且再现部110a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不使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接通而使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接通,向影像再现部111指示该内容的再现。
此外,控制部130a在判定为该内容的种类是声音的情况下、并且再现部110a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不使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接通而使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接通,向声音再现部112指示该内容的再现。
[2-2.动作]
针对以上那样构成的再现装置100a,以下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再现装置100a在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进行与该再现请求对应的内容的再现开始处理。以下,使用图13,对由再现装置100a进行的再现开始处理的详细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由实施方式2中的再现装置100a执行的内容的再现开始处理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另外,实施方式2的再现开始处理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开始处理实质相同,但一部分的处理存在不同的方面。
具体而言,实施方式2的再现开始处理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开始处理相比,步骤S11以及步骤S12的处理实质相同。但是,在步骤S12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取代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开始处理中被执行的步骤S13~步骤S16的处理,执行步骤S51~步骤S57的处理。实施方式2的再现开始处理的该方面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开始处理不同。
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开始处理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针对实质相同的处理省略说明。
在步骤S12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30a对与从信息终端200发送来的再现请求对应的内容的种类是影像还是声音进行判定(步骤S51)。
控制部130a在步骤S51中判定为该内容的种类是影像的情况下(步骤S51中为影像),对再现部110a的电源是否接通进行判定(步骤S52)。
控制部130a在步骤S52中判定为再现部110a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步骤S52中为否),不使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接通而使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接通(步骤S53),向影像再现部111指示该内容的再现(步骤S54)。
控制部130a在步骤S52中判定为再现部110a的电源接通的情况下(步骤S52中为“是”),向影像再现部111指示该内容的再现(步骤S54)。
步骤S54中接受到来自控制部130a的指示的影像再现部111开始该内容的再现。
控制部130a在步骤S51中判定为该内容的种类是声音的情况下(步骤S51中为声音),对再现部110a的电源是否接通进行判定(步骤S55)。
控制部130a在步骤S55中判定为再现部110a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步骤S55中为否),不使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接通而使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接通(步骤S56),向声音再现部112指示该内容的再现(步骤S57)。
控制部130a在步骤S55中判定为再现部110a的电源接通的情况下(步骤S55中为“是”),向声音再现部112指示该内容的再现(步骤S57)。
步骤S57中接受到来自控制部130a的指示的声音再现部112开始该内容的再现。
[2-3.效果等]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再现装置的再现部具有:再现影像的影像再现部、和再现声音的声音再现部。再现装置的控制部对作为再现请求的对象的内容的种类进行判定。并且,控制部在再现部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根据该判定的结果,单独地控制影像再现部的电源和声音再现部的电源。
另外,再现装置100a是再现装置的一个例子。再现部110a是再现部的一个例子。影像再现部111是影像再现部的一个例子。声音再现部112是声音再现部的一个例子。
例如,在实施方式2所示的再现装置100a的构成例中,再现装置100a的再现部110a具有:再现影像的影像再现部111、和再现声音的声音再现部112。再现装置100a的控制部130a对作为再现请求的对象的内容的种类进行判定。并且,控制部130a在再现部110a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根据该判定的结果,单独地控制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和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
由此,在再现装置100a中,根据与从信息终端200发送来的再现请求对应的内容的种类,能够单独地控制影像再现部111以及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因此,由于再现装置100a能够仅使由用户指定再现的内容的再现中使用的再现部的电源接通,因此能够减少内容的再现所消耗的耗电。
此外,在再现装置中,控制部也可以在判定为内容的种类是影像的情况下、并且再现部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不使声音再现部的电源接通而使影像再现部的电源接通,向影像再现部指示内容的再现。此外,控制部也可以在判定为内容的种类是声音的情况下、并且再现部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不使影像再现部的电源接通而使声音再现部的电源接通,向声音再现部指示内容的再现。
例如,在实施方式2所示的再现装置100a的构成例中,控制部130a在判定为内容的种类是影像的情况下、并且再现部110a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不使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接通而使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接通,向影像再现部111指示内容的再现。此外,控制部130a在判定为内容的种类是声音的情况下、并且再现部110a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不使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接通而使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接通,向声音再现部112指示内容的再现。
由此,再现装置100a能够在与从信息终端200发送来的再现请求对应的内容的种类是影像的情况下,不使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接通而使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接通,来再现该内容(影像)。此外,再现装置100a能够在与从信息终端200发送来的再现请求对应的内容的种类是声音的情况下,不使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接通而使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接通来再现该内容(声音)。这样,由于再现装置100a能够根据与再现请求对应的内容的种类,仅使影像再现部111以及声音再现部112的任意一个的电源接通,因此能够仅使由用户指定再现的内容(影像以及声音的任意一个)的再现中使用的再现部(影像再现部111以及声音再现部112的任意一个)的电源接通。因此,在再现装置100a中,能够减少内容的再现所消耗的耗电。
[2-4.变形例1]
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控制部130a对内容的种类是影像还是声音进行判定的动作例,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部130a也可以进一步判定内容的种类中是否既包含影像又包含声音。并且,在内容的种类中既包含影像又包含声音的情况下,若再现部110a的电源断开,则控制部130a也可以使影像再现部111以及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都接通,向影像再现部111以及声音再现部112指示内容(影像以及声音)的再现。
[2-5.变形例2]
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在步骤S52以及步骤S55中,控制部130a对再现部110a的电源是否接通进行判定的动作例,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部130a也可以在步骤S52中判定再现部110a的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是否接通。此外,控制部130a也可以在步骤S55中判定再现部110a的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是否接通。
[2-6.变形例3]
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控制部130a在步骤S52中判定为再现部110a的电源接通的情况下,向影像再现部111指示影像的再现的动作例,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部130a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若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接通,则使声音再现部112的电源断开,向影像再现部111指示影像的再现。
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控制部130a在步骤S55中判定为再现部110a的电源接通的情况下,向声音再现部112指示声音的再现的动作例,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部130a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若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接通,则使影像再现部111的电源断开,向声音再现部112指示声音的再现。
(实施方式3)
接下来,使用图14~图18来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3-1.构成]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输出装置400以及信息终端200的一构成例的框图。
实施方式3所示的信息终端200是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信息终端200实质相同的构成。此外,实施方式3所示的输出装置400是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装置100实质相同的构成。其中,实施方式3的输出装置400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装置100相比,在取代再现部110而具备输出部410这方面不同。此外,输出装置400的控制部430的动作中存在与再现装置100中控制部130所进行的动作不同的方面。
另外,输出装置400是能够输出影像以及声音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装置400是TV,但输出装置400也可以是记录器或者机顶盒等。
以下,对实施方式3的输出装置400进行说明。但是,以下,主要对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再现装置100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
输出部410输出影像以及声音的至少一方。具体而言,输出部410输出通过应用被启动而由控制部430生成的影像以及声音的至少一方。
输出部410包含:对根据由控制部430输出的影像信号而得到的影像进行输出(显示)的监视器、和对根据由控制部430输出的声音信号而得到的声音进行输出的扬声器。例如,输出部410具备:处理器、存储程序的存储器、输出影像的显示器、输出声音的扬声器(包含放大器)等。
控制部430在通信部120经由例如Wi-Fi Direct(注册商标)等无线连接而接收到从信息终端200发送来的应用的启动请求的情况下、并且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进行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接通的第一控制,向输出部410指示基于被启动的应用的影像以及声音的至少一方的输出。
此外,控制部430在进行了第一控制之后,根据启动请求而开始的应用结束时,进行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的第二控制。
此外,控制部430也可以在从进行第一控制起到根据启动请求而开始的应用结束为止的期间,接受到输出装置4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不进行第二控制。另外,所谓输出装置400上的用户操作,表示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再现装置100上的用户操作实质相同的动作。
[3-2.动作]
针对以上那样构成的输出装置400,以下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输出装置400在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应用的启动请求的情况下,进行启动与该启动请求对应的应用的处理(以下,称为“启动处理”)。以下,使用图15,对由输出装置400进行的启动处理的详细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存在将内容的启动请求简记为“启动请求”的情况。
图15是表示由实施方式3中的输出装置400执行的应用的启动处理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部430对通信部120是否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应用的启动请求进行判定(步骤S61)。
具体而言,控制部430对通信部120是否从建立了基于Wi-Fi Direct(注册商标)的通信连接的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应用的启动请求进行判定。另外,应用的启动请求中也可以包含对特定的应用进行指定的信息。
接下来,控制部430在步骤S61中判定为通信部120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应用的启动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61中为“是”),对输出部410的电源是否接通进行判定(步骤S62)。
另一方面,控制部430在步骤S61中判定为通信部120未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应用的启动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61中为“否”),反复进行步骤S61的判定。换句话说,控制部430进行待机直到通信部120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应用的启动请求。
控制部430在步骤S62中判定为输出部410的电源接通的情况下(步骤S62中为“是”),将处理进入到步骤S65。
控制部430在步骤S62中判定为输出部410的电源未接通的情况下(步骤S62中为“否”),进行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接通的第一控制(步骤S63)。
并且,控制部430将第一标志的值从“0”变更为“1”(步骤S64)。
另外,第一标志是表示输出部410的电源根据从信息终端200发送来的应用的启动请求而被设为接通(进行了第一控制)的标志,在根据从信息终端200发送来的应用的启动请求,输出部410的电源从断开被设为接通时,变为“1”。因此,在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时,第一标志为“0”。此外,在从通信部120由信息终端200接收应用的启动请求的以前,输出部410的电源已经为接通时,第一标志也为“0”。因此,在步骤S62中为“是”的时候,第一标志为“0”。第一标志例如被存储于存储器等的存储部(未图示)。
接下来,控制部430执行与启动请求对应的应用,向输出部410指示通过应用的执行而生成的影像以及/或者声音的输出(步骤S65)。接受该指示的输出部410输出被生成的影像以及/或者声音。
输出装置400在应用的执行中接受部150接受到输出装置4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对接受该用户操作进行记录的记录处理。以下,使用图16来对记录处理的详细进行说明。
另外,在信息终端200上进行用户操作的用户和输出装置400上进行用户操作的用户可以是同一用户,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用户。此外,以下,由输出部410进行应用被执行而生成的影像以及/或者声音的输出也被包含于“应用的执行”。
图16是表示由实施方式3中的输出装置400执行的记录处理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另外,记录处理是在进行了图15所示的启动处理后开始的。
首先,控制部430对接受部150是否接受输出装置400上的用户操作进行判定(步骤S71)。
控制部430在步骤S71中判定为接受部150接受输出装置4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71中为是),将第二标志的值从“0”变更为“1”(步骤S72)。
另外,第二标志是表示接受部150接受输出装置400上的用户操作的标志。第二标志例如被存储于存储器等存储部(未图示)。
另一方面,控制部430在步骤S71中判定为接受部150未接受输出装置4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71中为否),反复进行步骤S71的判定。
在输出装置400中,在应用(的执行)结束后,根据第一标志的值以及第二标志的值,进行输出部410的电源的控制。以下,使用图17来对针对输出部410的电源的控制的详细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由实施方式3中的输出装置400执行的、应用结束后的针对输出部410的电源的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部430对基于输出部410的与启动请求对应的应用的执行是否结束进行判定(步骤S81)。
该动作也可以换言之为控制部430对与从信息终端200发送来的应用的启动请求对应的应用是否为执行中(应用的执行状况)进行管理。
接下来,控制部430在步骤S81中判定为基于输出部410的应用的执行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81中为“是”),对第一标志的值是否为“1”进行判定(步骤S82)。
另一方面,控制部430在步骤S81中判定为基于输出部410的应用的执行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81中为否),反复进行步骤S81的判定。换句话说,控制部430进行待机直到基于输出部410的应用的执行结束。
控制部430在步骤S82中判定为第一标志的值是“1”的情况下(步骤S82中为是),对第二标志的值是否为“1”进行判定(步骤S83)。
也就是说,控制部430判定在根据从信息终端200发送来的应用的启动请求,输出部410的电源从断开被设为接通,然后,基于输出部410的应用的执行结束时,在从输出部410的电源被设为接通到应用的执行结束为止的期间,接受部150是否接受到输出装置400上的用户操作。
控制部430在步骤S82中判定为第一标志的值是“0”的情况下(步骤S82中为“否”)、或者在步骤S83中判定为第二标志的值是“1”的情况下(步骤S83中为“是”),不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步骤S34)。换句话说,控制部430使输出部410的电源保持接通。
控制部430在步骤S83中判定为第二标志的值是“0”的情况下(步骤S83中为“否”),进行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的第二控制(步骤S85)。
如以上那样,控制部430在第一标志的值为“1”、并且第二标志的值为“0”的情况下,在应用的结束后,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换句话说,控制部430在输出部410的电源根据从信息终端200发送来的应用的启动请求而被从断开设为接通、并且在应用的执行中,接受部150未接受输出装置4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在应用的结束后,使输出部410的电源从接通设为断开。
另一方面,控制部430在第一标志的值是“0”的情况下、或者第二标志的值是“1”的情况下,在应用的结束后,也使输出部410的电源保持接通。换句话说,控制部430在未根据来自信息终端200的启动请求而进行输出部410的电源的接通的情况下(即,从通信部120由信息终端200接收应用的启动请求的以前输出部410的电源就为接通的情况下)、或者应用结束之前,接受部150接受输出装置4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应用结束后也使输出部410的电源保持接通。
[3-3.效果等]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装置具备:输出影像以及声音的至少一方的输出部、与信息终端之间建立直接的无线连接的通信部和控制部。控制部在通信部经由无线连接而从信息终端接收到应用的启动请求的情况下,若输出部的电源断开,则进行使输出部的电源接通的第一控制,向输出部指示基于根据启动请求而启动的应用的影像以及声音的至少一方的输出。此外,控制部在进行了第一控制之后,根据启动请求而启动的应用结束时,进行使输出部的电源断开的第二控制。
另外,输出装置400是输出装置的一个例子。输出部410是输出部的一个例子。通信部120是通信部的一个例子。控制部430是控制部的一个例子。信息终端200是信息终端的一个例子。Wi-Fi Direct(注册商标)是输出装置与信息终端之间的直接的无线连接的一个例子。
例如,在实施方式3所示的输出装置400的构成例中,输出装置400具备:输出部410、通信部120和控制部430。输出部410输出影像以及声音的至少一方。通信部120与信息终端200之间建立直接的无线连接。控制部430在通信部120经由无线连接而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应用的启动请求的情况下,若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则进行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接通的第一控制,向输出部410指示基于启动的应用的影像以及声音的至少一方的输出。此外,控制部430在进行了第一控制之后,在该应用结束时,进行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的第二控制。
由此,在输出装置400中,即使在输出装置400上不进行用户操作,并且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仅通过接收来自信息终端200的启动请求,输出部410的电源就变为接通,与该启动请求相应的应用被输出部410执行。也就是说,在信息终端200中,即使未进行用于与输出装置400的无线连接的用户操作,仅通过在信息终端200进行用于从信息终端200向输出装置400发送应用的启动请求的用户操作,信息终端200与输出装置400的无线连接就被建立,输出部410的电源就自动地接通,与基于来自信息终端200的无线通信的应用的启动请求对应的应用被输出装置400执行。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在信息终端200上操作输出装置400时的用户操作简单化。
此外,在实施方式3所示的输出装置400的动作例中,控制部430在进行了第一控制之后,根据应用的启动请求而启动的应用的执行结束时,进行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的第二控制。
由此,在输出装置400中,由于通过由控制部430进行第二控制从而输出部410的电源自动断开,因此即使未进行基于用户的用于电源断开的操作,在应用的结束后,也能够将输出部410的电源自动返回到原来的断开的状态。
此外,在输出装置中,控制部也可以在从执行第一控制到根据启动请求而启动的应用结束为止的期间,接受到输出装置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不进行第二控制。
例如,在实施方式3所示的输出装置400的动作例中,控制部430在从进行第一控制起到根据应用的启动请求而启动的应用结束为止的期间,接受到输出装置4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不进行第二控制。换句话说,控制部430在到根据应用的启动请求而启动的应用结束为止的期间,接受到输出装置400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在应用结束后,不进行使输出部410的电源自动断开的控制,电源继续接通的状态。因此,在输出装置400上进行了用户操作的用户即使不进行任何的用于使电源维持接通的操作,在应用的结束后,也能够继续使用输出装置400。
[3-4.变形例1]
接下来,使用图18,对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
输出装置的控制部也可以在根据启动请求而启动的应用通过从信息终端接受的用户操作而结束的情况下,使输出部的电源断开。
例如,在实施方式3的构成例中,在输出装置400中,控制部430也可以在根据启动请求而被启动的应用通过从信息终端200接受的用户操作而结束的情况下,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
具体而言,控制部430也可以在根据来自信息终端200的启动请求将输出部410的电源设为接通并启动应用后,输出部410输出通过应用的执行而生成的影像以及/或者声音的期间,接受部150从信息终端200接受应用的结束请求的情况下,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使用图18来对该情况下的处理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中的输出装置400与实施方式3的输出装置400实质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8是表示由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中的输出装置400执行的、从信息终端200接收到结束请求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部430对接受部150是否接受到来自信息终端200的结束请求进行判定(步骤S91)。
控制部430在步骤S91中判定为接受部150接受到来自信息终端200的结束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91中为“是”),判定与启动请求对应的应用是否为执行中(步骤S92)。
另一方面,控制部430在步骤S91中判定为接受部150未接受来自信息终端200的结束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91中为“否”),反复进行步骤S91的判定。
控制部430在步骤S92中判定为应用不是执行中的情况下(步骤S92中为“否”),反复进行步骤S92的判定。
控制部430在步骤S92中判定为应用是执行中的情况下(步骤S92中为“是”),结束应用的执行(步骤S93),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步骤S94)。
这样,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中的输出装置400中,从信息终端200操作输出装置400的用户即使未进行用于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的用户操作,仅通过使用信息终端200来进行应用的结束请求,就能够使输出部410的电源断开。因此,能够使用户操作简单化。
(其他实施方式)
如以上那样,作为本公开中的技术的示例,说明了实施方式。为此,提供了附图以及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公开中的技术并不局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进行了变更、置换、附加、省略等的实施方式。此外,也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1~3中说明的各构成要素组合,来作为新的实施方式。
附图以及详细的说明中所述的构成要素之中,不仅能够包含为了课题解决所必须的构成要素,为了示例上述技术,也能够包含为了课题解决而非必须的构成要素。因此,这些非必须的构成要素被记载于附图或详细的说明,但并不应当直接认定为这些非必须的构成要素是必须的构成要素。
此外,由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示例本公开中的技术,因此在权利要求书或者其等同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置换、附加、省略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再现装置以及输出装置。具体而言,本公开能够应用于TV、记录器、机顶盒等。
-符号说明-
100、100a 再现装置
110、110a 再现部
111 影像再现部
112 声音再现部
115 认证画面
120 通信部
130、130a 控制部
140 存储部
141 许可列表
150 接受部
160 输入部
200、200a、200b 信息终端
210 输入部
220 显示部
230 控制部
240 通信部
300 遥控器
400 输出装置
410 输出部
430 控制部

Claims (9)

1.一种再现装置,具备:
再现部,对内容进行再现;
通信部,与信息终端之间建立直接的无线连接;和
控制部,在所述通信部经由所述无线连接而从所述信息终端接收到内容的再现请求的情况下,对所述信息终端是否为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进行判定,在判定为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若所述再现部的电源断开则进行使所述再现部的电源接通的第一控制,向所述再现部指示所述内容的再现,在判定为不是预先被许可的信息终端的情况下,不进行所述第一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执行了所述第一控制后,根据所述再现请求而开始的所述内容的再现结束时,进行使所述再现部的电源断开的第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执行了所述第一控制后,根据所述再现请求而开始的所述内容的再现结束时,进行使所述再现部的电源断开的第二控制,
所述控制部从执行所述第一控制起,到根据所述再现请求而开始的所述内容的再现结束为止的期间,接受到所述再现装置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不进行所述第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
在根据所述再现请求而开始的所述内容的再现通过从所述信息终端接受的用户操作而结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再现部的电源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
所述再现部具有:对影像进行再现的影像再现部、和对声音进行再现的声音再现部,
所述控制部对作为所述再现请求的对象的内容的种类进行判定,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再现部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判定的结果,单独地控制所述影像再现部的电源和所述声音再现部的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
所述再现部具有:对影像进行再现的影像再现部、和对声音进行再现的声音再现部,
所述控制部对作为所述再现请求的对象的内容的种类进行判定,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再现部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判定的结果,单独地控制所述影像再现部的电源和所述声音再现部的电源,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内容的种类是影像的情况下、并且所述再现部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不使所述声音再现部的电源接通而使所述影像再现部的电源接通,向所述影像再现部指示所述内容的再现,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内容的种类是声音的情况下、并且所述再现部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不使所述影像再现部的电源接通而使所述声音再现部的电源接通,向所述声音再现部指示所述内容的再现。
7.一种输出装置,具备:
输出部,对影像以及声音的至少一方进行输出;
通信部,与信息终端之间建立直接的无线连接;和
控制部,在所述通信部经由所述无线连接而从所述信息终端接收到应用的启动请求的情况下,若所述输出部的电源断开,则进行使所述输出部的电源接通的第一控制,向所述输出部指示基于根据所述启动请求而被启动的应用的影像以及声音的至少一方的输出,
所述控制部在执行了所述第一控制之后,根据所述启动请求而被启动的所述应用结束时,进行使所述输出部的电源断开的第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出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从执行所述第一控制起到根据所述启动请求而被启动的所述应用结束为止的期间,接受到所述输出装置上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不进行所述第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出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根据所述启动请求而被启动的所述应用通过从所述信息终端接受的用户操作而结束的情况下,使所述输出部的电源断开。
CN201680008781.6A 2015-02-13 2016-01-25 再现装置以及输出装置 Active CN1072096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6991 2015-02-13
JP2015026991 2015-02-13
PCT/JP2016/000330 WO2016129216A1 (ja) 2015-02-13 2016-01-25 再生装置および出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9657A true CN107209657A (zh) 2017-09-26
CN107209657B CN107209657B (zh) 2021-12-24

Family

ID=56614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8781.6A Active CN107209657B (zh) 2015-02-13 2016-01-25 再现装置以及输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419713B2 (zh)
EP (1) EP3258606A4 (zh)
JP (2) JP6634607B2 (zh)
CN (1) CN107209657B (zh)
WO (1) WO20161292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9216A1 (ja) * 2015-02-13 2016-08-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および出力装置
KR20180023515A (ko) * 2016-08-26 2018-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KR102652811B1 (ko) * 2018-09-04 2024-04-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115811B2 (en) * 2019-04-04 2021-09-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dress management for Bluetooth devices
US20220086194A1 (en) * 2020-09-17 2022-03-17 FireScope, Inc. Security configuration manager
CN113867669A (zh) * 2021-09-22 2021-12-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426A (zh) * 2008-05-27 2009-12-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用于对其进行遥控的方法
CN101630116A (zh) * 2009-08-13 2010-01-20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播放器与投影机双向认证系统
US20100083014A1 (en) * 2008-09-30 2010-04-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ata Transmitter
JP2010093726A (ja) * 2008-10-10 2010-04-22 Kddi Corp 視聴制限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1827093A (zh) * 2010-03-18 2010-09-08 孙干 无线多媒体传播控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JP2010219705A (ja) * 2009-03-16 2010-09-30 Onkyo Corp コンテンツ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20100302465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device, projec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980143A (zh) * 2010-10-26 2011-02-23 南开大学 单台物理投影仪上同时显示多个计算机桌面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9178A (ja) * 1994-11-25 1996-06-07 Canon Inc 複合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複合通信端末装置の通電制御方法
JP2000075970A (ja) * 1998-08-31 2000-03-14 Kyocera Corp 携帯型画像情報通信端末の電源切替方法
JP2000307462A (ja) * 1999-04-20 2000-11-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情報端末装置及び情報端末装置における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US6922846B2 (en) * 2001-04-09 2005-07-26 Sony Corporation Memory utilization for set top box
KR20050122673A (ko) * 2004-06-25 2005-12-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탠바이 모드에서 디지털 셋탑박스의 전력을 절감하는방법 및 장치
JP4713935B2 (ja) * 2005-04-28 2011-06-29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省電力制御方法
JP2007174166A (ja) * 2005-12-21 2007-07-05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リモコン兼用携帯端末、およびav機器の遠隔制御方法
JP4553839B2 (ja) * 2005-12-28 2010-09-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映像音声再生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映像音声再生システム
JP2008219358A (ja) 2007-03-02 2008-09-18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132274B2 (ja) * 2007-11-19 201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141720A (ja) * 2007-12-07 2009-06-25 Hitachi Ltd 映像表示装置、表示パネル及び映像処理装置
JP4660829B2 (ja) 2009-03-16 2011-03-30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モバイル通信端末及びモバイル通信システム
KR101596222B1 (ko) * 2009-08-25 2016-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재생 장치의 부팅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11055142A (ja) 2009-08-31 2011-03-17 Sharp Corp コンテンツ供給装置、スレーブ装置、電源遮断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520958B2 (ja) * 2009-10-01 2014-06-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映像装置用アダプタ装置、映像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5445017B2 (ja) * 2009-10-16 2014-03-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849097B2 (en) * 2009-12-21 2014-09-30 United Video Properties, Inc. Energy-efficient media equipment device
KR101731844B1 (ko) 2010-05-14 2017-05-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와이파이 디바이스의 와이파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JP5544395B2 (ja) * 2011-05-19 2014-07-09 日本放送協会 受信機
US9769512B2 (en) * 2012-11-08 2017-09-19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media based on viewer behavior
JP6288939B2 (ja) * 2013-04-26 2018-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796751B (zh) * 2014-04-18 2020-08-21 金泰克斯公司 可训练收发器和移动通信设备训练系统及方法
US20160191723A1 (en) * 2014-12-29 2016-06-30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Direc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6117116A1 (ja) * 2015-01-23 2016-07-28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WO2016129216A1 (ja) * 2015-02-13 2016-08-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および出力装置
KR102557735B1 (ko) * 2016-03-16 2023-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426A (zh) * 2008-05-27 2009-12-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用于对其进行遥控的方法
US20100083014A1 (en) * 2008-09-30 2010-04-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ata Transmitter
JP2010093726A (ja) * 2008-10-10 2010-04-22 Kddi Corp 視聴制限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10219705A (ja) * 2009-03-16 2010-09-30 Onkyo Corp コンテンツ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20100302465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device, projec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630116A (zh) * 2009-08-13 2010-01-20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播放器与投影机双向认证系统
CN101827093A (zh) * 2010-03-18 2010-09-08 孙干 无线多媒体传播控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1980143A (zh) * 2010-10-26 2011-02-23 南开大学 单台物理投影仪上同时显示多个计算机桌面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庄 等: "《计算机网络安全工程师宝典》", 30 November 20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9657B (zh) 2021-12-24
JP2019154066A (ja) 2019-09-12
US20180020182A1 (en) 2018-01-18
US20190289249A1 (en) 2019-09-19
WO2016129216A1 (ja) 2016-08-18
US20190289250A1 (en) 2019-09-19
EP3258606A4 (en) 2018-02-14
US10805571B2 (en) 2020-10-13
JPWO2016129216A1 (ja) 2018-02-01
JP6634607B2 (ja) 2020-01-22
US10419713B2 (en) 2019-09-17
JP6956334B2 (ja) 2021-11-02
EP3258606A1 (en) 2017-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9657A (zh) 再现装置以及输出装置
KR101121441B1 (ko) 엔에프시 통신방식의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6804000A (zh) 直播回放方法及装置
KR101333879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제어 방법
CN106385621A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12142915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03516882B (zh) 一种基于多屏互动场景图片播放方法及系统
JP2011142392A (ja) 携帯情報処理装置
CN105430433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2023187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essing network presence
CN107371052A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349190B (zh) 电视盒及控制显示器显示影音的方法
CN113938735A (zh) 显示器装置
US1144268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583039B1 (ko) 전자펜을 이용한 컨텐츠 재생 시스템 및 재생 방법
CN102918512A (zh) 信息设备数据连接系统、验证设备、客户端设备、信息设备数据连接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7483993A (zh) 电视的语音输入方法、电视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595786A (zh) 一种电子设备监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376399A (zh) 用于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WO2011065217A1 (ja) 通信装置
JP6295522B2 (ja) 伝送システム、伝送端末および伝送端末プログラム
CN103428526A (zh) 视频传输装置、视频传输方法以及视频传输系统
CN108092966A (zh) 投影内容传输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投影设备
KR101517000B1 (ko) Nfc 태그를 이용한 단말과 외부장치 매칭 방법 및 장치
JP2014519786A (ja) Nfc通信方式の移動通信端末機及び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