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8918B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8918B
CN107208918B CN201580061367.7A CN201580061367A CN107208918B CN 107208918 B CN107208918 B CN 107208918B CN 201580061367 A CN201580061367 A CN 201580061367A CN 107208918 B CN107208918 B CN 107208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unit
communication speed
control information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13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8918A (zh
Inventor
中津佑纪
德重浩一
冈村成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208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8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07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receiving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2Tim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700/00Means for sensing or measuring; Sensors therefor
    • F25D2700/12Sensors measuring the inside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不设置手动切换开关也能够识别输入信号的通信速度的新型的空调机。在室内机(11)的控制装置(12)中设有:多个通信单元(14a~14c),其通信速度不同;通信速度识别单元(18),其根据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识别来自室外机(10)的通信线(15)与哪个通信单元连接;以及通信单元确定单元(18),其根据识别出的通信速度确定进行以后的通信的通信单元。根据这些,即使不设置手动切换开关也能够识别输入信号的通信速度。因此,够解决施工作业繁杂、容易产生切换开关的设定错误、产品价格变高这样的课题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课题。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居住空间等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的空调机,尤其涉及一种由室外机和室内机构成的分离型空调机。
背景技术
在这样的分离型空调机中,为了使空调机整体进行最佳的动作,需要在室内机的控制装置和室外机的控制装置之间进行双向通信来传递信息。例如,从室内机的控制装置向室外机的控制装置发送使用者经由遥控器进行的运行请求、设定温度的变更、定时器、运行模式的变更、停止请求等指令,或从温度检测电路等输出的室内温度、室外机的冷媒压缩机的打开/关闭指令等。
此外,从室外机的控制装置向室内机的控制装置发送室外机的冷媒压缩机的转速、室外机的故障信息、室外的温度信息等。并且,这些控制装置分别被控制成交换运行状况、设定温度等控制信息信号而一体地动作。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5-61676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中提出了这样的空调机,此外在多个专利文献等中也提出了这样的空调机。然而,作为上述那样的控制信息信号的传送方法,已知通过专用信号线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的控制装置,并以预定的频率传送作为传送信号的信号脉冲的方式。此外,公知有并用这些方式和利用向室外机和室内机的控制装置供电的电力线的交流电流传送信息的方式。
一般,作为空调机的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各自的控制装置的通信单元,主要使用通信速度不同的至少2个通信单元,以往,作为通信速度的切换方法使用手动切换开关来进行切换。例如,在室外机的控制装置或室内机的控制装置,或者室外机和室内机的控制装置上设置手动切换开关,根据空调机的施工人员等选择的通信速度对各个手动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来选择通信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616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作为空调机的室外机和室内机的控制装置之间的通信单元,使用通信速度不同的至少2个通信单元中的一个的空调机中,假定输入通信速度不同的某个控制信息信号。因此,以微型计算机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室内机的控制装置通过读入手动切换开关的设定信息,来决定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
这样,空调机的施工人员等需要进行选择通信速度的切换开关的切换作业,存在施工作业繁杂的课题、容易产生切换开关的设定错误而无法确保空调机的正常运行的课题。此外,需要将手动切换开关或与该切换开关相关的电路设置于室外机或室内机的控制装置,因此存在产品价格变高、产品竞争力下降这样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不设置手动切换开关也能够识别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的新型的空调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室内机的控制装置中设有:多个通信单元,其通信速度不同;通信速度识别单元,其根据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识别来自室外机的通信线与哪个通信单元连接;以及通信单元确定单元,其根据识别出的通信速度来确定进行以后的通信的通信单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不设置手动切换开关,也能够识别输入信号的通信速度。因此,能够解决施工作业繁杂、容易产生切换开关的设定错误、产品价格变高这样的课题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结构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空调机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认定在第1实施方式中执行的通信速度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图3所示的控制流程的通信速度的第1认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说明图3所示的控制流程的通信速度的第2认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结构图。
图7是表示认定在第2实施方式中执行的通信速度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性概念中的各种变形例、应用例也包含于其范围内。
实施例1
根据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图1中,附图标记10为构成空调机的室外机,在该室外机10中控制温度、流量的冷媒通过未图示的配管被供给到构成空调机的室内机11。在室内机11中,通过内置的送风机对冷媒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将被控制了温度、湿度的空气供给到室内。这样的空调机的结构及其动作是公知的,因此省略更多的说明。
并且,如图1所示,在室内机11中内置有控制装置12。控制装置12是如公知那样使空调机运行的装置,其结构、动作也是公知的,因此省略与本实施例无关的说明。
控制装置12是以微型计算机13为主要构成要素的装置,该微型计算机13具备:按照控制程序执行运算处理的运算部、存储有控制程序或运算所使用的常数等的ROM区域部、临时存储程序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的作为工作区域的RAM区域部。并且,具备取入传感信号或按钮信号的同时,向驱动致动器提供驱动信号的I/OLSI等。微型计算机13根据控制程序进行各种运算处理,但该运算是用于执行预定的控制功能的运算,在本实施例中,将通过运算执行的处理视为功能。
控制装置12具备通信速度不同的多个通信单元14a、14b、14c。在本实施例中示例了3个通信单元14a、14b、14c,但至少具备2个以上的通信单元。另外,通信速度是在空调机的设计阶段预先被决定的,因此在控制装置12中准备了与该通信速度对应的通信单元14a、14b、14c。各通信单元14a、14b、14c具备经由通信线15与室外机10的控制装置连接的连接端子16a、16b、16c,通信线15与任意端子16a、16b、16c连接。另外,本实施例中,通信线15也可以构成为通信专用的专用通信线。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不设置以往那样的手动切换开关,因此基于手动切换开关的设定信息不被输入到室内机11侧的控制装置12中。因此,对于控制装置12而言,通过通信线15通信的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是未知的。
不设置手动切换开关,因此能够解决在“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中叙述的施工作业繁杂、容易产生切换开关的设定错误、产品价格变高这样的课题中的至少1个以上的课题。然而,对于控制装置12而言,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是未知的,因此需要判断该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通过控制装置12识别该通信速度,根据图3至图5说明对通信速度的识别方法。
各通信单元14a、14b、14c通过总线连接至微型计算机13的共同的输出端口17a和共同的输入端口17b。因此,向输入端口17b输入具有某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从输出端口17a输出确定通信单元14a、14b、14c的确认应答信号。若通信单元被确定,则通过该确定的通信单元执行以后的通信。
另外,如图2所示,可以将通信单元14a、14b、14c分别连接至对应的输出端口17a、17c、17d。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那样,通过使输入输出端口17a、17b共同化,具有能够节约微型计算机13的输入输出端口,能够消除微型计算机13的端口不足的效果。
在微型计算机13中构筑有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18,从输入端口17b向该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18输入具有某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该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18具有根据通信速度识别通信线15是否被连接至各通信单元14a、14b、14c的某个连接端子16a、16b、16c的功能。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18是按照图3所示的控制流程识别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的部件。以下,根据图3对控制流程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3中,在与电源接通对应的启动定时执行该控制流程,或达到电源接通后的预定启动定时时执行该控制流程。在本实施例中,与基于电源接通的启动定时对应地启动图3的流程图。
《步骤S10》
在步骤S10中,在通信单元14a、14b、14c中设定与最快的第1通信速度对应的读入定时并待机。多个通信速度的设定是在空调机的设计阶段预先决定的,并将该通信速度存储于微型计算机13的ROM区域部。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有3个通信速度,且具有第1通信速度>第2通信速度>第3通信速度的关系。并且,将最初待机的通信速度设定得最快时,具有通信速度的识别处理快速结束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设为按第1通信速度
Figure GDA0001292150050000051
第2通信速度
Figure GDA0001292150050000052
第3通信速度的顺序进行识别。
《步骤S11》
接着,在步骤S11中判断是否在步骤S10中设定的与第1通信速度对应的读入定时WT1读取了从室外机10经由通信线15送来的控制信息信号。图4示出了设定最快的第1通信速度并待机的情况。对于通过步骤S10设定的读入定时WT1,在与该第1通信速度对应的读入定时WT1读取通信速度快的控制信息信号SF,因此可以将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识别为快的控制信息信号SF。
另一方面,对于通信速度慢的控制信息信号SL,在该读入定时读入不同的信息,因此不会将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识别为通信速度快的控制信息信号SF。
在该步骤S11中,判断为通信速度快的控制信息信号SF时向步骤S12前进,判断为不是通信速度快的控制信息信号SF时向步骤S14前进。
《步骤S12》
在步骤S11中识别为通信速度快的控制信息信号SF,因此在步骤S12中确定该第1通信速度。因此,可以将从室外机10送出的控制信息信号识别为通信速度快的控制信息信号SF。
《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将与识别出的第1通信速度对应的通信单元确定为正规的通信单元并发送确认应答信号,以该第1通信速度执行以后的与室外机10的通信。确认应答信号的送出结束时转到结束并结束该控制流程。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识别为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不是通信速度快的控制信息信号SF时,向步骤S14前进。
《步骤S14》
在步骤S11中未将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识别为通信速度快的控制信息信号时,在步骤S14中,设定比当前的第1通信速度慢的第2通信速度所对应的读入定时并待机。
《步骤S15》
接着,在步骤S15中判断是否在步骤S14中设定的与第2通信速度对应的读入定时WT2读取从室外机10经由通信线15送来的控制信息信号。图5示出了将通信速度设定得慢并待机的情况。对于通过步骤S14设定的读入定时WT2,在与该第2通信速度对应的读入定时WT2读入通信速度慢的控制信息信号SL,因此可以将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识别为第2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SL。
相反,关于通信速度快的第1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SF,或比在步骤S14中设定的读入定时还慢的第3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在该读入定时读入不同的信息,因此不会将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识别为第2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
在该步骤S15中,判断成通信速度为第2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时向步骤S16前进,判断为不是第2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时向步骤S18前进。
《步骤S16》
在步骤S15中识别成通信速度为第2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SL,因此在步骤S16中确定该通信速度。因此,可以将从室外机10送来的控制信息信号识别为第2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SL。
《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将与识别出的通信速度对应的通信单元确定为正规的通信单元并发送确认应答信号,以该通信速度执行以后的与室外机10的通信。确认应答信号的送出结束时转到结束并结束该控制流程。
另一方面,在步骤S15中未将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识别为第2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时,向步骤S18前进。
《步骤S18》
在步骤S15中识别为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不是第2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时,在步骤S18中,设定比当前的第2通信速度慢的第3通信速度所对应的读入定时并待机。
《步骤S19》
接着,在步骤S19中判断是否在步骤S18中设定的与第3通信速度对应的读入定时读取从室外机10经由通信线15送来的控制信息信号。以与图4或图5所示的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该判断。通过步骤S18设定读入定时WT3(未图示),因此在该读入定时WT3读入以第3通信速度通信的控制信息信号。因此,可以将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识别为第3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相反,关于比第3通信速度快的第1通信速度和第2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中,在该读入定时读入不同的信息,因此不将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识别为第3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
在该步骤S19中,判断成通信速度为第3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时向步骤S20前进,判断为不是第3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时向步骤S22前进。
《步骤S20》
在步骤S19中识别成通信速度为第3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因此在步骤S20中确定该通信速度。因此,可以将从室外机10送来的控制信息信号识别为第3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
《步骤S21》
在步骤S21中,将与识别出的通信速度对应的通信单元确定为正规的通信单元并发送确认应答信号,以该通信速度执行以后的与室外机10的通信。确认应答信号的送出结束时转到结束并结束该控制流程。
另一方面,在步骤S19中未将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识别为第3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时,向步骤S22前进。即,前进至该步骤S22时,将当前的从通信线15送来的控制信息视为错误的通信速度的信息。
《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判断经过步骤S11
Figure GDA0001292150050000071
步骤S15
Figure GDA0001292150050000072
步骤S19
Figure GDA0001292150050000073
步骤S22的流程是否重复了预定的规定次数。重复了规定次数时向步骤S23前进,未重复规定次数时返回到步骤S10,重复进行相同的动作。该规定次数是任意的,规定次数越多,即便通信状态恶化,也能够提高可识别通信速度的概率。另外,不需要重复规定次数的情况下,如虚线所示那样,也可以通过第1次的步骤S19的判断前进至步骤S23。
《步骤S23》
在步骤S11中,尽管重复了规定次数,也未能读取从室外机10送来的控制信息信号,因此判断为通信异常并发出警报。之后,转到结束并结束控制流程。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以3种通信速度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具有其以上的通信速度的种类的情况下,在步骤S15和步骤S18之间,与通信速度的种类对应地设置用于识别其他通信速度的控制步骤S14~S17即可。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室内机的控制装置设置通信速度不同的多个通信单元、根据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识别来自室外机的通信线被连接至哪个通信单元的通信速度识别单元、根据识别出的通信速度确定进行以后的通信的通信单元的通信单元确定单元,即使不设置手动切换开关也能够识别输入信号的通信速度。因此,能够解决施工作业繁杂、容易产生手动切换开关的设定错误、产品价格变高这样的课题。
实施例2
接着,使用图6和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图6中,进行与室外机10的通信的室内机11的控制装置12具有:利用电源线的电源线通信单元20和连接有与其通信速度不同的专用通信线的专用线通信单元21。其中,专用线通信单元21具备专用的通信电路。各通信单元20、21具备连接与室外机10的通信线15的连接端子22a、22b,通信线15与任意的连接端子22a、22b连接。
此处,利用电源线的电源线通信单元20具备基于光电耦合器(PHT CUP)的信号变换部20a,将强电信号变换为弱电信号后变换为微型计算机13可处理的信号水平。
各通信单元20、21与图1同样地,通过总线被连接至微型计算机13的共同的输出端口17a和共同的输入端口17b。因此,向输入端口17b输入具有通信单元20、21的某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从输出端口输出用于确定通信单元20、21中的某个的确认应答信号。若通信单元被确定,则通过该确定的通信单元执行以后的通信。
并且,利用电源线的电源线通信单元20和使用专用电路的专用线通信单元21被连接至共同的输入端口17b,在电源线通信单元20和输入端口17b之间设有能够根据来自输出端口17e的控制信号进行接通/断开的开关晶体管23(以下表述为晶体管23)。同样,在专用线通信单元21和输入端口17b之间设有能够根据来自输出端口17f的控制信号进行接通/断开的开关晶体管24(以下表述为晶体管24)。
这些晶体管23、24的功能是为了在完成通信速度的识别后,不受来自未使用的电源线通信单元20或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未意图的或未料定的通信信号的影响。
在微型计算机13中,与实施例1同样地,构筑有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25,从输入端口17b向该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25输入具有某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该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25具有根据通信速度识别通信线15被连接至各通信单元20、21中的哪个连接端子22a、22b的功能。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25是按照图7所示的控制流程识别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的部件。以下,根据图7对控制流程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7中,与实施例1同样地,在与电源接通对应的启动定时执行该控制流程,或达到电源接通后的预定启动定时时执行该控制流程。在本实施例中,与基于电源接通的启动定时对应地启动图7的流程图。
《步骤S30》
在步骤S30中,从微型计算机13的输出端口17e、17f送出用于接通晶体管23、24的控制信号,由此接通晶体管23、24。因此,利用电源线的电源线通信单元20和利用专用电路的专用线通信单元21双方与微型计算机13的输入端口17b连接。因此,从电源线通信单元20或专用线通信单元21输入控制信息信号。
《步骤S31》
在步骤S31中,假定通信线15被连接至专用线通信单元21所具有的连接端子22b,在能够以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通信速度进行通信的读入定时待机。在此,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通信速度比利用电源线的电源线通信单元20快,且使用的可能性高,因此具有快速结束通信速度识别处理的效果。
《步骤S32》
接着,在步骤S32中,以在步骤S31中设定的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通信速度读取从室外机10送来的控制信息信号的情况下,向步骤S33前进。另一方面,在未读取的情况下,向步骤S36前进。向输入端口17b输入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时,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25以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通信速度待机,因此与实施例1同样地,能够读取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
与此相对,输入使用电源线的电源线通信单元20的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时,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25以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通信速度待机,因此与实施例1同样地,无法读取电源线通信单元20的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
《步骤S33》
在步骤S32中识别成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为来自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控制信息信号,因此在步骤S33中确定此时的通信速度。因此,可以将从室外机10送来的控制信息信号识别为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控制信息信号。完成该通信速度的确定时,向步骤S34前进。
《步骤S34》
在步骤S34中,确定为当前的通信速度为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通信速度,因此从输出端口17e向配置于电源线通信单元20和输入端口17b之间的晶体管23输出断开信号来断开晶体管23,切断电源线通信单元20和输入端口17b的连接。由此,来自电源线通信单元20的未意图的、或未料定的通信信号不会传递至输入端口17b,因此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完成该晶体管23的断开控制时,向步骤S35前进。
《步骤S35》
在步骤S35中,以识别出的专用线通信单元21为正规的通信单元发送确认应答信号,以该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通信速度执行以后的与室外机10的通信。确认应答信号的送出结束时转到结束并结束该控制流程。
另一方面,在步骤S32中未将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识别为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控制信息信号时,向步骤S36前进。
《步骤S36》
在步骤S32中识别为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不是来自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控制信息信号时,在步骤S36中,设定与利用电源线的电源线通信单元20对应的读入定时并待机。
《步骤S37》
接着,在步骤S37中,以在步骤S36中设定的电源线通信单元20的通信速度读取从室外机10送来的控制信息信号的情况下,向步骤S38前进。另一方面,在未读取的情况下,向步骤S41前进。该步骤S37也与实施例1同样地,向输入端口17b输入电源线通信单元20的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时,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25以电源线通信单元20的通信速度待机,因此与实施例1同样地,能够读取电源线通信单元20的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与此相对,输入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时,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25以电源线通信单元20的通信速度待机,因此与实施例1同样地,无法读取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
《步骤S38》
在步骤S37中识别成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为来自电源线通信单元20的控制信息信号,因此在步骤S38中确定此时的通信速度。因此,可以将从室外机10送来的控制信息信号识别为电源线通信单元20的控制信息信号。完成该通信速度的确定时,向步骤S39前进。
《步骤S39》
在步骤S39中,确定为当前的通信速度为电源线通信单元20的通信速度,因此从输出端口17e向配置于专用线通信单元21和输入端口17b之间的晶体管24输出断开信号来断开晶体管24,切断专用线通信单元21和输入端口17b的连接。由此,来自专用线通信单元21的未意图的、或未料定的通信信号不会传递至输入端口17b,因此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完成该晶体管24的断开控制时,向步骤S40前进。
《步骤S40》
在步骤S40中,以识别出的电源线通信单元20为正规的通信单元发送确认应答信号,以该电源线通信单元20的通信速度执行以后的与室外机10的通信。确认应答信号的送出结束时转到结束并结束该控制流程。
另一方面,在步骤S37中未将当前的控制信息信号识别为来自电源线通信单元20的控制信息信号时,向步骤S41前进。即,前进至该步骤S41时,将当前的从通信线15送来的控制信息视为错误的通信速度的信息。
《步骤S41》
在步骤S41中,判断经过步骤S32
Figure GDA0001292150050000121
步骤S37
Figure GDA0001292150050000122
步骤S41的流程是否重复了预定的规定次数。重复了规定次数时向步骤S42前进,与实施例1同样地未重复规定次数时返回到步骤S31,重复进行相同的动作。该重复次数越多,即便通信状态恶化,也能够提高可识别通信速度的概率。另外,不需要重复规定次数的情况下,如虚线所示那样,也可以通过第1次的步骤S19的判断前进至步骤S42。
《步骤S42》
在步骤S42中,尽管重复了规定次数,也未能读取从室外机10送来的控制信息信号,因此判断为通信异常并发出警报,之后转到结束并结束控制流程。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室内机的控制装置设置通信速度不同的电源线通信单元和专用线通信单元、根据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识别来自室外机的通信线被连接至电源线通信单元和专用线通信单元的哪个通信单元的通信速度识别单元、根据识别出的通信速度确定以后的通信单元的通信单元确定单元,即使不设置手动切换开关也能够识别输入信号的通信速度。因此,能够解决施工作业繁杂、容易产生切换开关的设定错误、产品价格变高这样的课题。
并且,在各通信单元和输入端口之间设有连接开关用的晶体管,因此除识别出的通信单元以外,与输入端口的连接被断开。由此,通信速度识别完成后,不会受到来自未使用的通信单元的未意图的、或未料定的通信信号的影响。
实施例3
接着,使用图8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基本上是与实施例2类似的结构。在图8中,进行与室外机10的通信的室内机11的控制装置12具有:利用电源线的电源线通信单元20和连接有与其通信速度不同的专用通信线的专用线通信单元21。其中,专用线通信单元21具备专用的通信电路。各通信单元20、21具备连接与室外机10的通信线15的连接端子22a、22b,通信线15与任意的连接端子22a、22b连接。
利用电源线的电源线通信单元20具备基于光电耦合器(PHT CUP)的信号变换部20a,将强电信号变换为弱电信号后变换为微型计算机13可处理的信号水平。
各通信单元20、21与图2同样地,通过总线被连接至微型计算机13的共同的输入端口17b,向输入端口17b输入电源线通信单元20、专用线通信单元21中某一个的控制信息信号。
另一方面,输出端口分别与通信单元20、21连接,电源线通信单元20与输出端口17a连接,专用线通信单元21与输出端口17g连接,从各输出端口17a、17g分别输出确定各通信单元20、21的信号。这点与实施例2不同。通过这样分离输出端口,能够可靠地确定通信单元。
此外,电源线通信单元20和专用线通信单元21与共同的输入端口17b连接,在利用电源线的电源线通信单元20和输入端口17b之间设有能够根据来自输出端口17e的控制信号进行接通/断开的晶体管23。另一方面,在使用专用电路的专用线通信单元21和输入端口17b之间省略了实施例2的晶体管24。这点也与实施例2不同。并且,该晶体管23的功能与实施例2相同。通过这样省略晶体管24,能够使控制装置11的电路结构变得简单外,还能够简化控制流程。省略了晶体管24,因此在图7所示的流程图中,可以省略步骤S30的晶体管24的接通动作的指示和步骤S39的晶体管24的断开动作的指示。另外,除此以外的结构是与实施例2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不必要的说明。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中,在室内机的控制装置设有通信速度不同的多个通信单元、根据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识别来自室外机的通信线被连接至哪个通信单元的通信速度识别单元、根据识别出的通信速度确定进行以后的通信的通信单元的通信单元确定单元。
根据这些,即使不设置手动切换开关,也能够识别输入信号的通信速度。因此,能够解决施工作业繁杂、容易产生切换开关的设定错误、产品价格变高这样的课题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课题。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进行的详细说明,并不一定必须具备所说明的所有结构。此外,可以将某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成其他实施例的结构,或者,也可以对某实施例的结构追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此外,可以对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附图标记说明
10室外机;11室内机;12控制装置;13微型计算机;14a、14b、14c通信单元;15通信线;16a、16b、16c连接端子;17a、17b、17c、17d、17e、17f输入输出端口;18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20、21通信单元;20a信号变换部;22a、22b、连接端子;23、24晶体管。

Claims (5)

1.一种空调机,具有室外机和带有控制装置的室内机,上述室外机的控制装置与上述室内机的控制装置经由通信线连接,并且,上述控制装置中设有通信速度不同的多个通信单元,多个上述通信单元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线向上述室内机的控制装置送出的多个通信速度中的1个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
在上述室内机的上述控制装置中设有:通信速度识别单元,其根据上述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识别来自上述室外机的上述通信线与多个上述通信单元中的哪个通信单元连接;以及通信单元确定单元,其根据识别出的通信速度确定进行以后的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的上述通信单元,
上述控制装置具备将多个上述通信单元用总线连接的微型计算机,
上述微型计算机具备由控制程序构筑的、作为上述通信速度识别单元的通信速度识别功能、作为上述通信单元确定单元的通信单元确定功能,
上述微型计算机根据上述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识别上述通信线与多个上述通信单元中的哪个通信单元连接,将识别出的上述通信单元确定为正规的通信单元,
上述微型计算机实施上述通信速度识别功能以及上述通信单元确定功能,
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速度识别功能是在具有多个通信速度的控制信息信号内,以通信速度从快到慢的控制信息信号的顺序执行识别的功能,
多个上述通信单元通过总线与上述微型计算机的共同的输入端口连接,向上述共同的输入端口输入来自多个上述通信单元中的1个上述通信单元的控制信息信号,
在上述共同的输入端口与多个上述通信单元之间的上述总线上配置有开关晶体管,除通信速度被确定的上述通信单元以外,通过上述开关晶体管切断上述总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微型计算机具备:规定次数执行功能部,其将上述通信速度识别功能执行规定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微型计算机具备警报发出功能,在将上述通信速度识别功能执行预定次数,并且即使通过执行预定次数也无法识别通信速度的情况下,该警报发出功能发出警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通信单元是利用电源线的电源线通信单元以及使用通信专用的专用线的专用线通信单元,
上述通信速度识别功能部根据上述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速度识别来自上述室外机的通信线是与上述电源线通信单元连接还是与上述专用线通信单元连接,
上述通信单元确定功能部根据识别出的通信速度确定用上述电源线通信单元还是用上述专用线通信单元进行以后的上述控制信息信号的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线通信单元和上述专用线通信单元通过总线与上述微型计算机的共同的输入端口连接,向上述共同的输入端口输入来自上述电源线通信单元或上述专用线通信单元的控制信息信号,
在上述共同的输入端口与上述电源线通信单元之间的总线上配置有开关晶体管,上述专用线通信单元被确定时,通过上述开关晶体管切断上述电源线通信单元与上述共同的输入端口之间的上述总线。
CN201580061367.7A 2014-11-19 2015-09-16 空调机 Active CN1072089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34101A JP6345090B2 (ja) 2014-11-19 2014-11-19 空気調和機
JP2014-234101 2014-11-19
PCT/JP2015/076251 WO2016080062A1 (ja) 2014-11-19 2015-09-16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8918A CN107208918A (zh) 2017-09-26
CN107208918B true CN107208918B (zh) 2020-04-07

Family

ID=56013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1367.7A Active CN107208918B (zh) 2014-11-19 2015-09-16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17106B2 (zh)
EP (1) EP3222926B1 (zh)
JP (1) JP6345090B2 (zh)
CN (1) CN107208918B (zh)
WO (1) WO20160800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46642B1 (ko) * 2017-11-28 2022-0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979A (zh) * 2002-03-08 2003-09-2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室外机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CN101790668A (zh) * 2007-08-31 2010-07-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
CN103329477A (zh) * 2011-01-27 2013-09-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接口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190A (ja) * 1992-07-15 1994-02-08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制御装置
JP3549038B2 (ja) * 1996-08-27 2004-08-04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ヒートポンプの室外機の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EP1429083B1 (en) * 2002-12-10 2007-01-24 Lg Electronics Inc. Multi-air conditioner system with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JP4129594B2 (ja) * 2003-04-15 2008-08-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調システム
JP4323256B2 (ja) 2003-08-08 2009-09-02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100700536B1 (ko) * 2004-10-29 2007-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통신 시스템
EP1936294B1 (en) * 2006-09-20 2013-07-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20090066828A (ko) * 2007-12-20 2009-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스템 에어컨의 통신방법
JP2012149801A (ja) * 2011-01-18 2012-08-09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機の全体制御基板
US20130325191A1 (en) * 2011-02-21 2013-1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102085831B1 (ko) * 2013-03-14 2020-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979A (zh) * 2002-03-08 2003-09-2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室外机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CN101790668A (zh) * 2007-08-31 2010-07-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
CN103329477A (zh) * 2011-01-27 2013-09-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接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99020A (ja) 2016-05-30
EP3222926A1 (en) 2017-09-27
EP3222926B1 (en) 2020-01-01
JP6345090B2 (ja) 2018-06-20
WO2016080062A1 (ja) 2016-05-26
US20170307238A1 (en) 2017-10-26
US10317106B2 (en) 2019-06-11
CN107208918A (zh) 2017-09-26
EP3222926A4 (en) 2018-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12262B2 (en) Wireless two-way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automated furniture accessory integration
EP2746687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7208918B (zh) 空调机
US9998063B2 (en) Master controller, servo actuator and servo controlling system
KR101075229B1 (ko) 시스템 에어컨의 통신에러 진단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1263151B1 (ko) 인버터 시스템 및 인버터
JP6166934B2 (ja) 空気調和機
US11536264B2 (en) Gas compressor
CN111536663A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421896B1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EP3572737B1 (en) Air conditioner
JP4467607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8249269A (ja) 空気調和機
US7711862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data setting method thereof
CN115023903B (zh) 通信系统
JP2010118981A (ja) カウント装置
JP2006079361A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増設ユニット番号認識方法
JP2008057869A (ja) 空気調和機の配線処理方法
JP2012007823A (ja) 空気調和機
JPH06241543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04020163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9257678A (ja) 空気調和機の遠隔操作装置
CN111722574A (zh) 一种整机usb遥控装置
JP2008232594A (ja) 室内機、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アドレス設定方法
JP2018091535A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0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inese Hongkong Kowloon Bay

Applicant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Hongkong)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