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0420B - 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0420B
CN107200420B CN201710663741.1A CN201710663741A CN107200420B CN 107200420 B CN107200420 B CN 107200420B CN 201710663741 A CN201710663741 A CN 201710663741A CN 107200420 B CN107200420 B CN 107200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haft
strainer
fuel gas
energy s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637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0420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Dimu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Dim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Dimu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Dim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637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00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00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0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0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0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18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the purification of gaseous efflu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硫塔的废水出口处通过第一管道与过滤池相连接,第一管道上布置有第一泵体,所述过滤池内底部布置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出水管道右端与第一管道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道上方的过滤池内布置有蜂窝斜管,蜂窝斜管上方设置有滤网装置;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第二泵体。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第一,利用滤网装置上的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来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作用,使废水的颗粒杂质能够尽快沉淀下来;第二,利用混匀装置改变了混匀范围,从而使絮凝剂与废水的絮凝效果更佳,有效提高了絮凝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电站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过程中,为了维持脱硫装置浆液循环系统的平衡,需要定时从脱硫塔排放废水,即脱硫废水。它与燃煤电站一般的工业废水相比,水质比较特殊,其中很多物质为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废水呈弱酸性,pH为4~6;(2)悬浮物含量高,颗粒小,主要成分是石膏,其次还有来自烟气的飞灰、脱硫过程中加入的碳酸钙和亚硫酸钙等;(3)废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物、氟化物等;(4)废水中含有Pb、Cd、Cr、Ni、Hg、 Co、Cu、Al、Zn、Mn等重金属元素,其中大部分是火电厂线性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限制的重金属元素。(5)从水质指标看,脱硫废水中化学耗氧量(COD)也是超标项目之一。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为化学沉淀法,该方法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通过中和、沉降、絮凝澄清等手段去除脱硫废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使脱硫废水达到国家的现行排放标准,其物理过滤效果较差,很难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杂质去除;此外,烟气脱硫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较多的水,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循环利用,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以解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硫塔的废水出口处通过第一管道与过滤池相连接,第一管道上布置有第一泵体,所述过滤池内底部布置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出水管道右端与第一管道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道上方的过滤池内布置有蜂窝斜管,蜂窝斜管上方设置有滤网装置;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第二泵体,第二泵体通过第二管道与过滤池左侧的中和池相连通,所述中和池内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顶端与位于中和池上方的第二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搅拌杆,且中和池内还设置有pH计;所述中和池内设置有第三泵体,第三泵体通过第三管道与絮凝池相连通,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有混匀装置,且絮凝池内还设置有分层装置;所述絮凝池内的第四泵体通过第四管道与脱硫塔的进水口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滤网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布置的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池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支撑柱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中间处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过有升降板,升降板底端与第三滤网中部固定连接,升降板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升降板左侧的第二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的网眼直径依次减小。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中和池上部开设有加液口。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中和池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混匀装置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自由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下部位于絮凝池内,所述第三转轴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水平杆,水平杆上均套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三转轴之间的水平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滑块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铰链,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有两个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铰链,第二铰链和第一铰链之间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混匀杆。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水平杆远离第三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挡板,所述第三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挡板。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分层装置包括左隔板和右隔板,左隔板的左端和右隔板的右端均通过第三铰链与絮凝池内侧壁固定连接,且左隔板的右端设置有下凸台,右隔板的左端设置有上凸台,下凸台和上凸台相互配合;所述左隔板的右端和右隔板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收放绳;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绕线盘,收放绳的顶端与绕线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水平转轴穿过支撑块设置,所述水平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下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下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下端与第四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四电机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水平转轴与支撑块的接触处设置有轴承。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絮凝池底部开设有絮凝物排出口,絮凝物排出口上设置有阀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第一,利用滤网装置上的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来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作用,使废水的颗粒杂质能够尽快沉淀下来;
第二,利用混匀装置改变了混匀范围,从而使絮凝剂与废水的絮凝效果更佳,有效提高了絮凝效果;
第三,利用分层装置将上侧清水与下侧絮凝物分离,方便第四泵体将上侧清水抽出而不会对絮凝物造成干扰使其再次发生混合,影响废水处理效果;
第四,将脱硫用的废水净化处理后重新用于脱硫使用,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滤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混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分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脱硫塔,2、第一泵体,3、第一管道,4、出水管道,5、出水孔,6、过滤池,7、蜂窝斜管,8、滤网装置,9、第二泵体,10、第二管道,11、中和池,12、第二电机,13、第二转轴,14、加液口,15、搅拌杆,16、pH计,17、刻度线,18、第三泵体,19、第三管道,20、絮凝池,21、混匀装置,22、絮凝物排出口,23、阀门,24、分层装置,25、第四泵体,26、第四管道,801、第一安装座,802、支撑柱,803、第一支撑板,804、支撑架,805、第一转轴,806、齿轮,807、齿条,808、升降板,809、通孔,8010、第一滤网,8011、第二滤网,8012、第三滤网,8013、固定杆,211、第二安装座,212、液压伸缩杆,213、第二支撑板,214、第三电机,215、第三转轴,216、水平杆,217、第一套筒,218、第一铰链,219、转动杆,2110、混匀杆,2111、第二限位挡板,2112、第二套筒, 2113、第二铰链,2114、复位弹簧,2115、第一限位挡板,241、左隔板,242、右隔板,243、下凸台, 244、上凸台,245、第三铰链,246、收放绳,247、水平转轴,248、支撑块,249、轴承,2410、绕线盘,2411、第一锥齿轮,2412、第二锥齿轮,2413、第四转轴,2414、第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包括脱硫塔1,脱硫塔1的废水出口处通过第一管道3与过滤池6相连接,第一管道3上布置有第一泵体2,所述过滤池6内底部布置有出水管道4,出水管道4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5,出水管道4右端与第一管道3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道4上方的过滤池6内布置有蜂窝斜管7,蜂窝斜管7上方设置有滤网装置8,所述滤网装置8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布置的第一滤网8010、第二滤网8011和第三滤网8012,第一滤网8010、第二滤网8011和第三滤网8012 之间通过固定杆8013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池6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安装座801,第一安装座80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02,两个支撑柱802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803,第二支撑板803中间处开设有通孔809,通孔809内穿过有升降板808,升降板808底端与第三滤网8012中部固定连接,升降板808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807,所述升降板808 左侧的第二支撑板803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04,支撑架804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805,第一转轴80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输出轴,所述第一转轴805上固定连接有齿轮806,齿轮806与齿条807相啮合,将脱硫塔1排出来的废水通过第一管道3送入到出水管道4内,再通过出水孔5进入到过滤池6内,随着液面的上升,蜂窝斜管7对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处理,随着液面的上升,需要利用滤网装置8来对废水进行再进一步的过滤处理,其具体做法为: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805转动,第一转轴 805带动齿轮806转动,与齿轮806相啮合的齿条807向下运动,使第一滤网8010、第二滤网8011和第三滤网8012向下运动,将废水中的颗粒杂质向下压,使颗粒杂质能够尽快沉淀下来;随后第一电机反向转动,使齿轮806反转,则升降板808上升带动第一滤网8010、第二滤网8011和第三滤网8012上升,随后第一电机再次正转,使第一滤网8010、第二滤网8011 和第三滤网8012向下运动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强制过滤处理,提高了过滤效果。
所述第一滤网8010、第二滤网8011和第三滤网8012的网眼直径依次减小。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池6内设置有第二泵体9,第二泵体9通过第二管道10与过滤池6左侧的中和池11相连通,所述中和池11内设置有第二转轴13,第二转轴13顶端与位于中和池11上方的第二电机12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3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搅拌杆15,且中和池11内还设置有pH计16,第二泵体9将第三滤网8012上侧的废水泵入到中和池11内,根据pH计16显示的酸度值以及刻度线17显示的废水量来加入碱性溶液,以此来实现中和反应;与此同时,启动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带动第二转轴13转动,第二转轴13带动搅拌杆15转动,搅拌杆15使废水和碱性溶液之间进行充分的中和反应,有效提高了中和反应效果。
所述中和池11上部开设有加液口14。
所述中和池11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17。
请参阅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和池11内设置有第三泵体18,第三泵体18通过第三管道19与絮凝池20相连通,所述絮凝池20内设置有混匀装置21,所述混匀装置 21包括第二安装座211,第二安装座211上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212,液压伸缩杆212的自由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13,第二支撑板213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14,第三电机214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215,第三转轴215下部位于絮凝池20内,所述第三转轴214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水平杆216,水平杆216上均套设有第一滑块217,第一滑块217与第三转轴215之间的水平杆216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114,所述第一滑块217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铰链218,所述第三转轴215上套设有两个第二滑块2112,两个第二滑块 2112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铰链2113,第二铰链2113和第一铰链218之间连接有转动219 杆,所述转动杆219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混匀杆2110,利用第三泵体18将经过中和反应的废水泵入到絮凝池20内,再加入絮凝剂,启动第三电机214,第三电机214带动第三转轴215转动,从而水平杆216转动,水平杆216上的第一滑块217受到离心力后远离第三转轴215,从而带动两个第二滑块2112向水平杆216与第三转轴215的交叉处移动,由此来改变了连接杆219的倾斜角度,即混匀杆2110的范围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混匀范围,进一步提高了絮凝剂与废水的混匀效果,提高了絮凝反应;与此同时,液压伸缩杆212可带动第三转轴215上下运动,进而再次实现了混匀范围的扩大,进一步提高了絮凝反应。
所述水平杆216远离第三转轴21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挡板2115,第一限位挡板2115防止第一滑块217受到较大的离心力从水平杆216上滑落,所述第三转轴2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挡板2111,第二限位挡板2111防止第二滑块2112从第三转轴215上滑落。
且絮凝池20内还设置有分层装置24;所述絮凝池20内的第四泵体25通过第四管道26 与脱硫塔1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分层装置24包括左隔板241和右隔板242,左隔板241的左端和右隔板242的右端均通过第三铰链245与絮凝池20内侧壁固定连接,且左隔板241的右端设置有下凸台243,右隔板242的左端设置有上凸台244,下凸台243和上凸台244相互配合;所述左隔板241的右端和右隔板242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收放绳246;所述第二支撑板213的顶端设置有水平转轴247,水平转轴247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绕线盘2410,收放绳246的顶端与绕线盘24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13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248,水平转轴247穿过支撑块248设置,所述水平转轴24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411,第一锥齿轮2411下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412,第二锥齿轮2412下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2413,第四转轴2413下端与第四电机2414输出轴固定连接,第四电机2414与第二支撑板213固定连接,在絮凝反应结束后,絮凝物会沉淀在下层,而清水会位于上层,若需将清水抽出而不受到絮凝物干扰,则需要将絮凝物与清水分开,其具体做法为:利用液压伸缩杆212将第三转轴215升起,使水平杆216不会对收放绳246、左隔板241和右隔板242造成干扰,启动第四电机2414,第四电机2414带动第四转轴2413转动,第四转轴2413带动第二锥齿轮2412转动,从而实现了水平转轴247的转动,水平转轴247带动绕线盘2410转动,绕线盘2410对收放绳246进行放松,从而使左隔板241和右隔板242绕第三铰链245转动,且上凸台244会搭在下凸台243上侧,利用左隔板241和右隔板242将清水与絮凝物分割开,再利用第四泵体25将上层清水抽出,同时对下层的絮凝物也不会造成干扰,有效实现了清水与絮凝物的分离。
所述水平转轴247与支撑块248的接触处设置有轴承249。
所述絮凝池20底部开设有絮凝物排出口22,絮凝物排出口22上设置有阀门23,絮凝物从絮凝物排出口22排出即可。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将脱硫塔1排出来的废水通过第一管道3送入到出水管道4内,再通过出水孔5进入到过滤池6内,随着液面的上升,蜂窝斜管7对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处理,随着液面的上升,需要利用滤网装置8来对废水进行再进一步的过滤处理,其具体做法为: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805转动,第一转轴805带动齿轮806转动,与齿轮806相啮合的齿条807向下运动,使第一滤网8010、第二滤网8011和第三滤网8012向下运动,将废水中的颗粒杂质向下压,使颗粒杂质能够尽快沉淀下来;随后第一电机反向转动,使齿轮806反转,则升降板808上升带动第一滤网8010、第二滤网8011和第三滤网8012上升,随后第一电机再次正转,使第一滤网8010、第二滤网8011和第三滤网8012 向下运动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强制过滤处理,提高了过滤效果;
第二泵体9将第三滤网8012上侧的废水泵入到中和池11内,根据pH计16显示的酸度值以及刻度线17显示的废水量来加入碱性溶液,以此来实现中和反应;与此同时,启动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带动第二转轴13转动,第二转轴13带动搅拌杆15转动,搅拌杆15 使废水和碱性溶液之间进行充分的中和反应,有效提高了中和反应效果;
利用第三泵体18将经过中和反应的废水泵入到絮凝池20内,再加入絮凝剂,启动第三电机214,第三电机214带动第三转轴215转动,从而水平杆216转动,水平杆216上的第一滑块217受到离心力后远离第三转轴215,从而带动两个第二滑块2112向水平杆216与第三转轴215的交叉处移动,由此来改变了连接杆219的倾斜角度,即混匀杆2110的范围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混匀范围,进一步提高了絮凝剂与废水的混匀效果,提高了絮凝反应;与此同时,液压伸缩杆212可带动第三转轴215上下运动,进而再次实现了混匀范围的扩大,进一步提高了絮凝反应;
在絮凝反应结束后,絮凝物会沉淀在下层,而清水会位于上层,若需将清水抽出而不受到絮凝物干扰,则需要将絮凝物与清水分开,其具体做法为:利用液压伸缩杆212将第三转轴215升起,使水平杆216不会对收放绳246、左隔板241和右隔板242造成干扰,启动第四电机2414,第四电机2414带动第四转轴2413转动,第四转轴2413带动第二锥齿轮2412 转动,从而实现了水平转轴247的转动,水平转轴247带动绕线盘2410转动,绕线盘2410 对收放绳246进行放松,从而使左隔板241和右隔板242绕第三铰链245转动,且上凸台244 会搭在下凸台243上侧,利用左隔板241和右隔板242将清水与絮凝物分割开,再利用第四泵体25将上层清水抽出,同时对下层的絮凝物也不会造成干扰,有效实现了清水与絮凝物的分离。
第一,利用滤网装置上的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来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作用,使废水的颗粒杂质能够尽快沉淀下来,相对于自然沉淀而言,采用本装置可将沉淀时间缩短30min-50min;
第二,利用混匀装置改变了混匀范围,从而使絮凝剂与废水的絮凝效果更佳,有效提高了絮凝效果,可以有效降低絮凝反应时间,经过试验得知,相同体积的废水,采用本装置可将絮凝时间缩短为15mim-20min;
第三,利用分层装置将上侧清水与下侧絮凝物分离,方便第四泵体将上侧清水抽出而不会对絮凝物造成干扰使其再次发生混合,影响废水处理效果;
第四,将脱硫用的废水净化处理后重新用于脱硫使用,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可达到80%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硫塔的废水出口处通过第一管道与过滤池相连接,第一管道上布置有第一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内底部布置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出水管道右端与第一管道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道上方的过滤池内布置有蜂窝斜管,蜂窝斜管上方设置有滤网装置;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第二泵体,第二泵体通过第二管道与过滤池左侧的中和池相连通,所述中和池内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顶端与位于中和池上方的第二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搅拌杆,且中和池内还设置有pH计;所述中和池内设置有第三泵体,第三泵体通过第三管道与絮凝池相连通,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有混匀装置,且絮凝池内还设置有分层装置;所述絮凝池内的第四泵体通过第四管道与脱硫塔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分层装置包括左隔板和右隔板,左隔板的左端和右隔板的右端均通过第三铰链与絮凝池内侧壁固定连接,且左隔板的右端设置有下凸台,右隔板的左端设置有上凸台,下凸台和上凸台相互配合;所述左隔板的右端和右隔板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收放绳;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绕线盘,收放绳的顶端与绕线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水平转轴穿过支撑块设置,所述水平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下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下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下端与第四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四电机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布置的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池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支撑柱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中间处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过有升降板,升降板底端与第三滤网中部固定连接,升降板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升降板左侧的第二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的网眼直径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池上部开设有加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池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装置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自由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下部位于絮凝池内,所述第三转轴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水平杆,水平杆上均套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三转轴之间的水平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滑块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铰链,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有两个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铰链,第二铰链和第一铰链之间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混匀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杆远离第三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挡板,所述第三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转轴与支撑块的接触处设置有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底部开设有絮凝物排出口,絮凝物排出口上设置有阀门。
CN201710663741.1A 2017-08-06 2017-08-06 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 Active CN107200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3741.1A CN107200420B (zh) 2017-08-06 2017-08-06 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3741.1A CN107200420B (zh) 2017-08-06 2017-08-06 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0420A CN107200420A (zh) 2017-09-26
CN107200420B true CN107200420B (zh) 2019-11-15

Family

ID=59912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63741.1A Active CN107200420B (zh) 2017-08-06 2017-08-06 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004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8169B (zh) * 2018-04-13 2020-01-31 宁波清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烟气处理装置
CN109025185A (zh) * 2018-08-27 2018-12-18 北京艺轩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装潢装饰用粉刷液搅拌升降架
CN110292808B (zh) * 2019-08-13 2021-05-04 广东香良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净化装置
CN112370838B (zh) * 2020-10-26 2022-12-13 国家能源集团乐东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工厂用环保废水废气净化过滤设备
CN112314669A (zh) * 2020-11-04 2021-02-05 湖南知味大师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腌腊肉生产用腌制装置
CN113424803A (zh) * 2021-06-23 2021-09-24 广东中施龙泰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定量投喂的蚯蚓养殖箱
CN113354157B (zh) * 2021-07-14 2022-07-01 杭州萧山环保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颜料的废水处理工艺
CN117342739B (zh) * 2023-11-14 2024-04-12 江苏新神环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脱硫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564A (ja) * 1993-06-17 1995-01-20 Kurita Water Ind Ltd 排煙脱硫排水の処理方法
CN104761079A (zh) * 2014-09-02 2015-07-08 天津大学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废水处理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564A (ja) * 1993-06-17 1995-01-20 Kurita Water Ind Ltd 排煙脱硫排水の処理方法
CN104761079A (zh) * 2014-09-02 2015-07-08 天津大学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废水处理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0420A (zh)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0420B (zh) 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系统
US9957182B2 (en) Method for treating water containing organic matter using ion exchange and ballasted flocculation
KR102153224B1 (ko) 처리효율이 개선된 하폐수처리장치
CN102774992A (zh) 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
CN102229447A (zh) 处理含乳化液废水的厌氧反应器
CN105540939B (zh) 一种去除废水中钙、镁、氟和硅元素的装置及方法
CN114314789A (zh) 一种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方法及系统
CN104229757B (zh) 一种将污酸净化处理返回流程再利用的方法
KR102397619B1 (ko) 침전물 및 부유물의 처리효율이 개선된 하폐수처리장치
CN203392959U (zh) 一种烟气脱硫废水中废催化剂的分离装置
CN209378520U (zh) 一种沉降效果好的沉降池
CN206985883U (zh)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
KR101783292B1 (ko) 하수 처리 장치
CN202265470U (zh) 一种应用于多种重金属或多种形态重金属废水处理的装置
CN206188491U (zh) 一种污水污泥一体化处理的膜生物反应器
CN202054668U (zh) 处理含乳化液废水的厌氧反应器
CN115432878A (zh) 一种高盐分矿井水处理装置
KR102354522B1 (ko) 스컴 처리효율이 개선된 하폐수처리장치
KR102397623B1 (ko) 산소기포를 이용한 부유물의 처리효율이 개선된 하폐수처리장치
CN201400615Y (zh) 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系统
CN205007651U (zh) 一种新型二沉池
CN111606453A (zh) 一种自动加药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4394691B (zh) 一种无药剂高效洁净处理洗煤水的装置
KR102397626B1 (ko) 부유물질의 제거효율이 높은 하폐수처리장치
CN104341060B (zh) 一种烟气脱硫废水中废催化剂的分离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2

Address after: 063000 east side of Yongshun coking plant, Guye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ngshan Dimu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7, Building A, Lugu Business Center, 199 Lulong Road, Changsha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angsha small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