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65C - 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865C
CN1071865C CN97192305A CN97192305A CN1071865C CN 1071865 C CN1071865 C CN 1071865C CN 97192305 A CN97192305 A CN 97192305A CN 97192305 A CN97192305 A CN 97192305A CN 1071865 C CN1071865 C CN 107186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mass
main body
component
guide rail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2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1305A (zh
Inventor
白井武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K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11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1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8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6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 F16C29/0602Details of the bearing body or carriage or parts thereof, e.g.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 F16C29/0633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 F16C29/0652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whereby the return paths are at least partly defined by separate parts, e.g. covers attached to the leg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U-shaped carriage
    • F16C29/065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whereby the return paths are at least partly defined by separate parts, e.g. covers attached to the leg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U-shaped carriage with balls
    • F16C29/0657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whereby the return paths are at least partly defined by separate parts, e.g. covers attached to the leg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U-shaped carriage with balls with two rows of balls, one on each side of the ra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 F16C29/0633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 F16C29/0652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whereby the return paths are at least partly defined by separate parts, e.g. covers attached to the leg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U-shaped carriage
    • F16C29/065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whereby the return paths are at least partly defined by separate parts, e.g. covers attached to the leg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U-shaped carriage with balls
    • F16C29/0659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whereby the return paths are at least partly defined by separate parts, e.g. covers attached to the leg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U-shaped carriage with balls with four rows of b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 F16C29/0633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 F16C29/0652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whereby the return paths are at least partly defined by separate parts, e.g. covers attached to the leg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U-shaped carriage
    • F16C29/065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whereby the return paths are at least partly defined by separate parts, e.g. covers attached to the leg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U-shaped carriage with balls
    • F16C29/0659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whereby the return paths are at least partly defined by separate parts, e.g. covers attached to the leg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U-shaped carriage with balls with four rows of balls
    • F16C29/066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whereby the return paths are at least partly defined by separate parts, e.g. covers attached to the leg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U-shaped carriage with balls with four rows of balls with load directions in X-arran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220/00Shaping
    • F16C2220/02Shaping by casting
    • F16C2220/04Shaping by casting by injection-moul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636Process for making bearing or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9/49705Coating or ca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它能够有效地防止在滚动件滚动槽中产生出毛刺,以及能够使运动块主体在模具中精确地定位。即,运动块主体在宽度、垂直和长度诸方向上的定位都是由平面而不是滚动件滚动槽来完成的,因而可以防止滚动槽的损坏或损伤。此外,模制材料在滚动槽的两端处和侧缘处都被阻断,因此可以防止模制材料挤入到滚动件滚动槽中。

Description

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该导向装置中的运动块通过多列滚动元件运动地装配在导轨上。
背景技术
这类滚动导向装置的结构包括成形有滚动元件滚动槽的导轨,以及设置在导轨上的运动块,从而运动块可沿导轨运动,运动块具有与导轨上形成的滚动槽相对置的滚动槽,还包括设置在导轨和运动块上形成的对置的滚动槽之间的多列滚动元件(下面可简称为滚珠)。
本发明的申请人曾经提出过一种滚动导向装置,其中的运动块设有一条循环通道,以供滚动元件循环,并且至少循环通道的一部分是由模制件构成(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件No.HEI 7-317762)。
模制工作是以这样的方式完成的,先将运动块主体放置在模具中,然后,在模具闭合后通过向模具的内表面与运动块之间形成的型腔中注入模制材料,从而进行整体模制。在传统的情形下,模具中设有一个与滚动件的滚动槽相接合的支承部分,从而使运动块主体相对于滚动件的滚动槽定位。
然而,在上述的运动块的传统模制方法中,由于滚动槽与模具中设的支承部分相接合,滚动槽就有被损坏或损伤的危险。为了防止滚动件滚动槽的损坏或损伤,有效的方法或许是减小支承部分与滚动槽之间的接合作用力。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模制材料就有可能很不利地挤入到滚动槽中,很容易在滚动槽中产生出毛刺。此外,运动块主体的定位也将会不稳定。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遇到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动导向装置中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在滚动槽中产生毛刺,并且能够使运动块精确地定位。
发明概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滚动导向装置中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该装置包括:设有滚动件的滚动槽的导轨,具有与导轨上形成的滚动槽相对置的滚动件滚动槽的运动块,该运动块沿着导轨运动地设置,以及包括设置在导轨和运动块上形成的对置的滚动槽之间的多列滚动元件,其中,在运动块中成形有供多列滚动元件循环用的循环通道,该循环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是由模制件构成,所述模制件通过将运动块设置在模具中的插入模制法而与运动块主体模制成一体,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通过对运动块主体上的一个没有滚动槽的平面的支承,使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相对于模具定位;
通过对运动块主体在纵向上的两个端面的支承,使运动块主体在纵向上定位;
通过在滚动件滚动槽的两端处和两侧边缘处阻断模制材料而防止模制材料流入到滚动槽中;以及
将模制件与运动块主体模制成一体。
模具包括运动块的支承部分,用以通过对运动块主体上的一个没有滚动槽的平面的,使运动使主体在宽度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在模具中定位;通过对运动块主体纵向上的两个端面的支承,使运动块主体在纵向上定位;以及通过在滚动件滚动的两端处和两侧边缘处阻断模制材料,防止模制材料流入到滚动件滚动槽中。
按照上述的本发明,运动块主体在宽度,垂直和长度诸方向上的定位都是由平面而不是滚动槽来完成的,因而就防止了滚动槽的损坏或损伤。
此外,由于模制材料至少在滚动槽的两端处和两侧边缘处都被阻断,就可以防止模制材料侵入到滚动槽中。
因此,就可以不考虑滚动件滚动槽而通过较大支承力的支承作用,使运动块主体牢固地定位。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运动块主体包括一个沿宽度和长度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以及从水平部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沿高度方向延伸出的一对分支部分。从而分支部分与导轨的侧面相对;当分支部分的内侧面具有倾斜面时,即该倾斜面朝着分支部分的伸出端延伸并且朝向导轨侧面倾斜的情况下,通过至少对两个分支部分的两内侧面的倾斜面和水平部分的下表面的支承,使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定位于模具中。
模具包括运动块部分,用以通过至少对运动块的两个分支部分的两内侧面的倾斜面和水平部分的下表面的支承,使运动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定位。
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块主体在高度方向上的间隙是由两个分支部分的两个内侧面的倾斜面所提供和限制;而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隙则由两个分支部分的两个内侧面所提供和限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运动块主体包括一个沿宽度和长度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以及从水平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沿高度方向延伸出的一对分支部分,从而分支部分与导轨的侧面相对;当分支部分的内侧面具有几乎垂直的表面时,通过至少对两个分支部分的两内侧面的垂直面和水平部分的上下表面的支承,使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定位。
模具包括运动块支承部分,用以通过至少对两个分支部分的两内侧面的垂直面和水平部分的上下表面的支承,使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定位。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两个分支部分的内侧面都是垂直面,运动块主体在高度方向上的间隙就由水平部分的下表面来提供和限制;而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隙,由两个分支部分的内表面来提供和限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运动块主体包括一个沿宽度和长度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以及从水平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沿高度方向延伸出的一对分支部分,从而分支部分与导轨的侧面相对;当分支部分的内侧面具有倾斜面时,即该倾斜面朝着分支部分的伸出端延伸并且朝着远离导轨的一侧倾斜时,通过至少对两个分支部分的两内侧面的倾斜面和水平部分的上表面的支承,使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定位。
模具包括运动块支承部分,用以通过至少对运动块主体的两个分支部分的两内侧面的倾斜面和水平部分的上表面的支承,使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定位。
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块主体在高度方向上的间隙是由两个分支部分的两个内侧面和水平部分的上表面来提供和限制;而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隙是由两个分支部分的内侧面来提供和限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运动块主体包括一个沿宽度和长度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以及从水平部分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处沿高度方向延伸出的一个分支部分,从而该分支部分与导轨的一个侧面相对;当该分支部分的内侧面具有几乎垂直的表面或倾斜面时,即该倾斜面朝着分支部分的伸出端延伸并且朝向导轨的侧面倾斜时,通过至少对该分支部分的内外侧面和水平部分的上下表面的支承,使运动件主体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定位于模具中。
模具包括运动块支承部分,用以通过至少对该分支部分的内外侧面和水平部分的上下表面的支承,使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定位。
在分支部分的内侧面是垂直面的情况下,运动块主体在高度方向上的间隙是由水平部分的上下表面来提供和限制;而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上的间则由该分支部分的内外侧面提供和限制。
在分支部分的内侧面是倾斜面的情况下,运动块主体在高度方向上的间隙是由水平部分的上下表面来提供和限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该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对成形在运动块主体的滚动件滚动槽的两端处的换向引导部的支承,从而使运动块主体在纵向上定位于模具中。
模具包括运动块支承部分,用以通过对成形在运动块主体的滚动件滚动槽的两端处的换向引导部的支承,使运动块主体在纵向上定位。
提供换向引导部是为了使滚动件能够平稳地改变其滚动方向,这样当滚动件从非加载区滚入到加载区时,载荷逐渐地作用到滚动件上。当参照这个换向引导部的位置使运动块主体定位时,就可以同时完成运动块主体的定位和模制材料的阻断。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滚动件的循环通道包括成形在运动块上的滚动件滚动槽,与滚动件滚动槽平行设置的滚动件返回通道,以及用以连接滚动件滚动槽和滚动件返回通道的换向通道;其中所述模制件至少构成了下述构件的其中之一:将要成形在滚动件滚动槽的两侧边缘处的滚动件保持件,用以形成滚动件返回通道的返回通道成形件,用以形成换向通道的内周件的换向通道内周成形件。
运动件主体在模具中的位置可以精确地确定,因此,形成在运动块的滚动件滚动槽端部和换向通道的内周部分之间的边缘部分都可以规整地成形。
此外,在滚动件返回通道与运动块主体模制成一体的情形中,可以精确地制造出滚动件返回通道与运动块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另外,在滚动件保持件与运动块主体模制成一体的情形中,可以精确地制造出滚动件保持件与滚动槽之间的相对位置。
还有,在滚动件返回通道和换向通道的内周件都与运动块模制成一体的情形中,可以模制出滚动件返回通道和换向通道内周引导件之间的连接部分,以提供整齐的连续表面。
在换向通道的内周件与滚动件保持件模制成一体的情形中,可以规整地模制出滚动件保持件与换向通道内周引导件之间的连接部分。
另外,在滚动件保持件、换向通道内周引导件和滚动件返回通道,所有这些构件都与运动块主体模制成一体的情形中,在循环通道的整个环路中可以规整地模制出各处的连接部分。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表示了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1(a)是沿垂直于导轨的面截取的剖面视图;图1(b)表示了滚珠循环通道的结构;图1(c)是表示换向通道的一个局部分解的截面图,以及图1(d)是表示滚珠保持件的截面图;
图2表示了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2(a)是运动块的半剖视图;图2(b)是运动块的半剖侧视图;
图3表示了运动块的模制方法,其中,图3(a)是插有运动块主体的固定模的横剖视图;图3(b)是在开模状态下的模具的纵剖视图;图3(c)是在闭模状态下的模具的纵剖视图;图3(d)表示了在滚珠槽的边缘处阻断模制材料的状况;以及图3(e)是一个示意性的局部横截面图,它表示了在滚珠槽的两端处阻断模制材料的状况;
图4表示了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图4(a)是沿垂直于导轨的面截取的剖面视图;图4(b)表示了滚珠循环通道的结构;图4(c)是表示换向通道的一个局部分解的截面图;
图5表示了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图5(a)是运动块侧盖的正视图,侧盖的一半被省略了;以及图5(b)是运动块的侧视图;
图6表示了本发明的运动块模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图6(a)是插有运动块主体的固定模的剖面视图;图6(b)是在开模状态下的模具的纵剖视图;图6(c)是在闭模状态下的模具的纵剖视图;图6(d)表示了在滚珠槽的边缘处阻断模制材料的状况;以及图6(e)是一个示意性的局部剖面图,表示了在滚珠槽的两端处阻断模制材料的状况;
图7表示了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其中,图7(a)是运动块的半剖视图,侧盖已从运动件的端面上卸下;图7(b)是一个局部剖视的运动块的侧视图;以及图7(c)是局部放大的换向通道的横剖视图;
图8表示了本发明的运动块模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其中,图8(a)是插有运动块主体的固定模的剖面视图,而图8(b)是模具在闭模状态下局部省略的纵剖视图;
图9表示了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其中,图9(a)是在导轨垂直方向中的剖面视图;图9(6)表示了滚珠循环通道的结构;以及图9(c)是表示换向通道的一个局部分解的截面图;
图10表示了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其中,图10(a)是运动块的半剖视图;图10(b)是运动块的侧视图;
图11表示了本发明的运动块模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其中,图11(a)是插有运动块:主体的固定模的剖面视图;而图11(b)是模具在闭模状态下局部省略的纵剖视图;
图12表示了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第五实施例。其中,图12(a)是在导轨垂直方向中的剖面视图;图12(b)表示了滚珠循环通道的结构;以及图12(c)是表示换向通道的一个局部分解的截面图;
图13表示了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第五实施例。其中,图13(a)是运动块的端面的半剖视图;而图13(b)是运动块的侧视图。
图14表示在本发明的运动块模制方法的第五实施例中所用的模具。其中,图14(a)是固定模的剖面视图;图14(b)是闭模状态下模具的局部纵剖视图;图14(c)是开模状态下模具的局部纵剖视图;以及图14(d)是局部截面图,表示了在滚珠槽的两端处阻断模制材料的状况。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些较佳
实施例。[第一实施例]
图1和图2表示了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a)所示,滚动导向装置1的结构包括导轨2和运动块4,运动块4为U形截面并且通过总共四列滚珠3运动地支承于导轨2,其中的两列滚珠位于导轨2的上表面处,另外两列滚珠分别位于导轨2的左右两侧表面。
导轨2是一延伸的长形件,提供了矩形的截面。导轨2的左右侧面的上半部分都成形为锥面21,因而随着位置愈来愈靠上,侧面的上半部分就逐渐向外伸出。左右锥面21各成形有一条滚珠槽6,以作为滚动件的滚动槽。相反,导轨2的上表面则是平面,且其左右两端处各成形有一条滚珠槽5,总共为二条。
运动块4为块形体,它具有很大的刚性和U形横截面。运动块4具有主体部分40,它包括有与导轨2的上表面相对的水平部分41,以及从水平部分41的左右侧端向下延伸的一对分支部分42、42,以便夹持住导轨2的左右侧面。在水平部分41的下表面上成形有一对滚珠槽7,7,它们对应于导轨2的上表面上的那对滚珠槽5,5;同时在左右分支部分42,42的内表面上也各自成形有滚珠槽8,8,它们分别对应于导轨2的左右侧面上形成的滚珠槽6,6。
左右分支42,42各自包括向外倾斜的斜面421,每个斜面都朝着伸出的端部倾斜延伸,从而逐渐地远离导轨2;且左右分支42,42各自还包括向内倾斜的斜面422,每个斜面都朝着靠近导轨2的方向倾斜延伸。向内的斜面422上成形有滚珠槽7,7。
用以承受导轨2和运动块4之间载荷的滚珠列是由设置在四对滚珠槽5,7;6,8之间的一些滚珠3所构成,这四对滚珠槽相互对应并且分别成形在运动块4和导轨2的对置的表面上。滚珠3受到一定的预载。除了滚珠外,辊子或其它类似物也都可用作滚动元件。
滚珠槽7,8的两端进行过冠状加工,以便提供一滚珠引导部48,它具有一个斜面,其倾斜深度朝着滚珠槽的端部逐渐增加。滚珠引导部48的作用是将滚珠从非加载区的换向通道10中通过逐渐对滚珠加载而使滚珠滚动进入到加载区内的滚珠槽5,7;6,8之间的部位处。
对于处在导轨2的上表面和运动块40的水平部分41之间的滚珠3而言,接触线L1相对于通过滚珠3的中心的水平线H角度几乎是90°,该接触线是各个滚珠与各自滚珠槽5,7;6,8的接触点之间的连线。相反,对于处在导轨2的左右侧面和运动块40的左右分支42之间的滚珠3而言,接触线L1相对于通过滚珠3的中心的水平线H,则以一个预定的角度α向上倾斜,该接触线是各个滚珠与各自滚珠槽的接触点之间的连线,而朝着导轨2的中心延伸结果,滚珠构成了这样一利结构,使得导轨2的左右两个上角部分22,22分别被两列滚珠3夹住,这两列滚珠分别设置在导轨的左右侧面和上表面处。
运动块4设有四条滚珠返回通道9,以供四列滚珠3的循环和引导。滚珠返回通道9由直线延伸的孔构成,该孔分别与成形在运动块4上的滚珠槽7、8相平行。两条滚珠返回通道成形在水平部分41中,而另两条返回通道则分别成形在左、右分支42中。
运动块4的水平部分41成形有一个大直径的通孔43,其直径大于滚珠返回通道9的横截面的直径。一由树脂制成的作为返回通道成形件用以构成滚珠返回通道9的第一管件91被整体地连接在通孔43的内周面上。
另一方面,运动块主体40的左右分支42的下端角部的外侧面上成形有一个凹部44,一由树脂制成的用以构成滚珠返回通道9的第二管件92整体地连接在该凹部上。第二管件92连续地成形出一个覆盖住分支42的下端底面的加厚的下端面部分93,以及一个覆盖住分支42的下端外侧面的侧面部分94。这两部分都是树脂制成的。侧面部分94的上端成形出一个接合突起94a,它接合到成形成分支42的外侧面上的接合槽42a中。
如图1(b),1(c)和图2所示,侧盖11连接到运动块主体40的两端部上,侧盖11构成为U形管形式的换向通道10,以便使位于导轨2和运动主体40之间的滚珠3改变方向,朝向滚珠返回通道9。侧盖11本身只构成一个外周部分10a,它成为U形管形式的整个换向通道10的一部分;此外,作为换向通道内周成形元件用以形成换向通道10的内周部分10b的换向通道内周件12被整体连接在运动块主体40的两端部上,因而换向通道10由侧盖11和换向通道内周件2所构成。在这个方面,附图中的参考标号11a表示端部密封件,用来密封住导轨2和侧盖11之间的间隙;参考标号11b则表示润滑脂注入嘴。
此外,如图1(a)所示,运动块4沿着四列滚珠3设有滚珠保持件13,以便当运动块4从导轨2上拆下时防止滚珠3从运动块4上散落。滚珠保持件13由树脂制成,它包括整体地连接在运动块主体40的水平部分41的下表面上的第一保持部13a,整体地连接在水平部分41与左右分支42之间的凹角部分上的左右第二保持部13b,以及整体地连接在左右分支42的下端内侧面上的左右第三保持部13c。第三保持部13c成形为与下端覆盖部93相延续,该下端覆盖部覆盖着分支42的下端并与第二管件92成形为一体。
位于导轨2的上表面上的两列滚珠3被分别保持在第一保持部13a的左右端与第二保持部13b的上端之间;而位于导轨2的左右侧面上的左右两列滚珠3则被分别保持在左右第二保持部13b和第三保持部13c之间。
第一保持部13a和第二保持部13b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凹部45,46。水平部分41的下表面和运动块主体40的内侧面的向内倾斜422分别在这凹部45、46处露出来。第一和第二凹部45、46的形状对应于凸部的形状,该凸部用于在插入模制法工作时将运动块主体40支承在模具中。第一和第二凹部45,46可连续地成形在运动块主体40的整个长度上,或者也可以是不连续地局部成形在运动块主体40上。
在另一方面,如图1(d)所示,在第一至第三保持部13a~13c与滚珠槽7或8相接触的边缘处,一个平面部分47暴露在滚珠槽7或8的侧缘之间的部位旁,在插入模制法工作时一个用以防止模塑材料流入滚珠槽7,8中的凸部贴靠在该平面部分47上。
此外,作为返回通道成形件的第一和第二管件91,92,作为滚珠保持件13的第一至第三保持部13a~13c,以及换向通道的内周件12,所有这些都由一个模制件构成,它与运动块主体40模制成一体。
这种整体模制是用插入模制法完成的,其中,与将要成形的模制件相对应的型腔被成形在模具14的内壁和运动块主体40之间,这是参照成形在运动块主体40上的滚珠槽7的位置,通过将运动块主体40放置在模具14中而完成的;然后,向型腔中注入模制材料。
图3包括一些示意图,表示了在插入模制法工作期间,运动块主体40和模具14相互闭合或打开时的状态。
固定模14a包括贴靠在运动块主体40的水平部分41的平下表面上的第一凸部14a,贴靠在分支42的内侧面的向外倾斜面421上的第二凸部14a2贴靠在成形于水平部分41的下表面上的滚珠槽7的边缘旁的平面部分47上用以阻断模制材料的第三凸部14a3,以及贴靠在成形于内侧面的向内倾斜面422上的滚珠槽8边缘旁的平面部分47上的第四凸部14a4。
第一和第二凸部14a1,14a2不必是在运动块主体40的整个长度上连续地成形于运动块主体40,这两个凸部可以是不连续的。然而,第三和第四凸部14a3,14a4就必须是在滚珠槽7、8的整个长度上连续地成形于运动块主体40上。
在另一方面,活动模14c设有销14a,用于成形出滚珠返回通道9。
注意,用3(b),3(c)只表示了成形在分支42侧部的滚珠返回通道9的周边。
此外,用以成形出第一管件91的型腔15a设置在运动块主体40的水平部分41形成的通孔43中;用以成形出第二管件92的型腔15b设置在分支42的外角部分上形成的凹部的外侧;用以成形出第一至第三保持部13a~13c的型腔15c~15e设置在水平部分41和分支42的内周边处;以及用以成形出换向通道内周件12的型腔15f分别设置在运动块主体40的前后端处。
第一和第二凸部14a1,14a2分别伸入到型腔15c,15d中,并且分别贴靠在运动块主体40的水平部分41的下表面上和分支42的内侧面的向外倾斜面421上;下表面和倾斜面421都是滚珠槽7、8所在表面之外的平面。此外,第三凸部14a3贴靠在水平部分41上形成滚珠槽7的边缘处,而第四凸部14a4则贴靠在分支42的内侧面的向内倾斜面422上。因此,运动块主体40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便完全确定了。
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凸部14a1贴靠在水平部分41的下表面上,第二凸部14a2贴靠在两个分支42的内表面的向外倾斜面421上,以及通过第三和第四凸部14a3,14a4保证并且限定了运动块主体40在高度方向上的间隙;同时,由第二至第四凸部14a2~14a4保证并且限定了运动块主体40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隙。
此外,如图3(d)所示,通过第三和第四凸部14a3、14a4的作用,防止了树脂一类的模制材料流入到成形在运动块主体40上的滚珠槽7、8中。
在另一方面,运动块主体40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由固定模14a的底壁14a5和活动模14c的端壁14c1来限定,运动块主体40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贴靠在上述两壁上。
如图3(b),3(e)所示,在滚珠槽7、8的两端与换向通道内周件12之间阻断模制材料可通过嵌入凸部14a6,14a2来完成,这些凸部与滚珠引导部48相配合,而该引导部进行过冠状加工并设置在滚珠槽7、8的两端处。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运动件主体40在宽度,垂直和长度诸方向上的定位是由平面而是不是滚珠槽7、8来完成的,因此就可以避免滚珠槽7、8的损坏或损伤。此外,由于可以不考虑滚珠槽7、8而用较大的支承力来支承,运动块主体40就可以牢固地定位。
因此,相对于运动件4而言,用以成形出第一管件91的型腔15a的位置,用以成形出第二管件92的型腔15b的位置,用以成形出第一至第三保持部13a~13c的型腔15c~15e的位置,以及用以成形出换向通道内周件12的型腔15f的位置,都可以精确地确定。因而就不必担心由于装配不当而在换向通道内周件12和滚珠槽7、8之间的连接处,以及在换向通道内周件12和由第一及第二管件91、92构成的滚珠返回通道9之间的连接处产生出不平整,这样就可以使滚珠3平稳地循环,以及减少噪音。
另外,为了防止产生毛刺,并不总是要求各个元件之间,例如运动块主体40上形成的滚珠槽7、8的边缘处的平面部分47与第三和第四凸部14a3,14a4之间;或者接合凸部14a6,15c2与各个滚珠引导部48之间,都是完全地和紧密地接触。这些元件之间甚至可以有一个间隙,这个间隙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只要间隙的尺寸能够阻止模制材料的渗入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尽管作为滚珠返回通道成形件的第一和第二管件91,92,作为滚珠保持件的第一至第三保持部13a~13c,以及作为换向通道内周部分成形件的换向通道内周件12,通过插入模制法而都与运动块主体40制成一体,形成一个模制件,然而也可以采用另外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上述元件通过插入模制法模制成一体。
也就是说,可以采用各种方式,例如:只有第一和第二管件91,92被模制成一体;只有第一至第三保持部13a~13c被模制成一体;只有换向通道的内周件12被模制成一体;或者第一和第二管件91,92,以及第一至第三保持部13a~3c被模制成一体;第一至第三保持部13a~13c以及换向通道的内周件12被模制成一体;第一和第二管件91,92以及换向通道的内周件12被模制成一体。[第二实施例]
图4表示了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一第二实施例。
滚动导向装置201的结构包括导轨202和运动块204,运动块204为U形截面并且通过总共4列滚珠203运动地支承于导轨202,在导轨202的左右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垂直的两列滚珠。
导轨202是延伸的长形件,提供了矩形的截面。导轨202的左右侧表面各设有一个向外的突出部分2021,左右突出部分2021各自的上下侧面分别成形一条滚珠槽205,206,以作为滚动件的滚动槽。
运动块204为块形件,它具有很大的刚性和U形的横截面。运动块204具有运动块主体2040,它包括与导轨202的上表面相对的水平部分2041,以及从水平部分2041的左右侧端向下延伸的一对分支部分2042,以便夹持住导轨202的左右侧面。左右分支2042的内侧面具有一段几乎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垂直面20423,还有成形在左右分支2042的根部的向外倾斜面20421,以及成形在左右分支2042的端部的向内倾斜面20422。
向外倾斜面20421和向内倾斜面20422上分别成形成滚珠槽207和208,它们分别对应于导轨202的左右侧表面上形成的那对滚珠槽205,206。
用以承受导轨202和运动块204之间载荷的滚珠列是由设置在四对滚珠槽205,208;206,207之间的一些滚珠203所构成,该四对滚珠槽相互对应并且分别成形在运动块主体2040和导轨202的对置的表面上。滚珠203受到一定的预载。除了滚珠外,辊子或其它类似物也都可用作滚动元件。
滚珠槽207,208的两端都进行冠状加工,从而提供了滚珠引导部2048,它具有一个斜面,其倾斜深度朝着滚珠槽的端部逐渐增加。滚珠引导部2048的作用是将滚珠从非加载区的换向通道210中通过逐渐对滚珠加载而使滚珠滚动进入到加载区内的滚珠槽205,207;206,208之间的部位处。
各个滚珠203与各自滚珠槽205,206,207,208的接触点之间的连线L2具有一个倾斜角,从而使该连线朝向导轨202的中心靠近。接触线的角度相对于水平线H设定为45°左右。
运动块主体2040的左右分支2042中设有四条滚珠返回通道209,用以供四列滚珠的循环和引导。滚珠返回通道209由直线延伸的孔构成,该孔分别与成形在运动块主体2040上的滚珠槽207,208相平行。
运动块主体2040的左右分支2042的外侧面上形成有一个切去部分2043。由树脂制成的用以构成滚珠返回通道209的返回通道成形件2091整体地连接在该切去部分2043上。上下两条滚珠返回通道209就成形在该返回通道成形件2091中。
返回通道成形件2091连续地成形出一个树脂的端面部分2092,它覆盖着分支2042的下端面。
侧盖211构成了U形管形式的换向通道210,用于使位于导轨202和运动块主体2040之间的滚珠203改变方向,朝向滚珠返回通道209。侧盖211连接到运动块主体2040的两端部上。侧盖211本身只构成U形管形式的整个换向通道210的外周部分210a。此外,作为换向通道内周成形元件用以形成换向通道210的内周部分210b的换向通道内周件212被整体连接在运动块主体2040的两端部上。因此,换向通道210由侧盖211和内周件212所构成。
另外,运动块主体2040沿着四列滚珠203设有滚珠保持件213,以便当运动块204从导轨202上拆下时防止滚珠203从运动块204上散落。滚珠保持件213由树脂制成,它包括整体地连接在水平部分2041的下表面上的第一保持部213a,整体地连接到左右分支242的内侧面中心部位上的左右第二保持部213b,以及整体地连接到左右分支242的内侧面下端部位上的左右第三保持部213c。第三保持部213c成形为与下端覆盖部2092相延续,该覆盖部覆盖着分支242的下端并与滚珠返回通道成形件2091成形为一体。
上方的两列滚珠203分别被保持在第一保持部213a的左右端与第二保持部213b的上端之;是位于导轨202左右侧面上的左右两列滚珠203则分别被保持在左右第二保持部213b和第三保持部213c之间。
第二保持部213b设有第二凹部204b,分支2042的内侧面的垂直表面在该凹部处露出来。第二凹部204b的形状对应于凸部的形状,该凸部用于在插入模制法工作时将运动块主体2040支承在模具中。第二凹部204b可连续成形在运动块主体2040的整个长度上,或者也可以是不连续地局部成形在运动块主体2040上。
另一方面,在第一至第三保持部213a~213c的与滚珠槽207,208相接触的边缘处,向内和向外倾斜面20421,20422的一部分平面暴露于在滚珠槽207,208侧缘之间的部位。向内和向外倾斜面20421,20422各有一部分平面成为了阻断面,用以在插入模制法工作期间防止树脂或类似的模制材料流入滚珠槽207,208中。
另外,上述的返回通道成形件209,作为滚珠保持件213的第一至第三保持部213a~214c,以及换向通道的内周件212,所有这些件都与运动块主体2040模制成一体。
这种整体模制是用插入模制法完成的,其中,与将要成形的树脂模制件相对应的型腔被成形在模具214的内周壁与运动块主体2040之间,这是通过将运动块主体2040放置在模具214中而完成的;然后,向型腔中注入模制材料。
图6是一个示意图,表示了在插入模制法工作期间,运动块主体2040在模具214中的接合状况。
固定模214a包括贴靠在运动块主体2040的水平部分2041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凸部214a1,贴靠在分支2042的内侧面的垂直面20423上的第二凸部214a2,贴靠在向外倾斜面2042上用以阻断模制材料的第三凸部214a3,以及贴靠在向内倾斜面20422上用以阻断模制材料的第四凸部214a4。
第一和第二凸部214a、214a2不必是在运动块主体2040的整个长度上连续地成形于该运动块主体,这两个凸部可以是不连续的成形于运动块体2040上。然而,第三和第四凸部214a3,214a4就必须是在滚珠槽207,208的整个长度上连续地成形于运动块主体2040、
活动模214c设有销214d,用于成形出滚珠返回通道209。
此外,用以成形出返回通道成形件2091的型腔215a设置在左右分支2042的外侧面的切去部分2043处;用以成形出第一至第三保持部213a~213c的型腔215b~215d被设置在水平部分241和分支242的内周边处;以及用以成形出换向通道内周件212的型腔215e分别设置在运动块主体2040的前后端处。
第一凸部214a1伸入到左右型腔215b,而第二凸部214a2分别伸入到型腔215c中,而且这些凸部分别贴靠在运动块主体2040的水平部分2041的下表面上,以及分支2042的内侧面的垂直面20423上。上述下表面以及垂直面都是滚珠槽207,208所在表面之外的平面。此外,第三凸部214a3贴靠在水平部分2041上形成的滚珠槽207的边缘处,而第四凸部214a4贴靠在分支2042的内侧面的向内倾斜面20422上。因此,运动块主体2040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便完全确定了。
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凸部214a1贴靠在水平部分2041的下表面上,以及通过第三和第四凸部214a3,214a4贴靠在两个分支2042的内侧面的向内和向外倾斜面20421,20422上,就实现了运动块主体2040在高度方向上的定位;同时,通过第二至第四凸部214a2~214a4实现了运动块主体2040在宽度方向上的定位。
此外,通过第三第四凸部214a3,214a4的作用,防止了树脂一类的模制材料流入到成形在运动块主体2040上的滚珠槽207,208中。
在另一方面,运动块主体2040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由固定模214a的底壁214a5和活动模214c的端壁214c1来限定,运动块主体2040的长度方向上的延伸的端壁就贴靠在上述两壁上。
如图6(b),6(e)所示,在滚珠槽207,208的两端处阻断模制材料可通过接合凸部214a6,214c2来完成,这些凸部与滚珠引导部2048相接合,而该引导部进行过冠状加工并设置在滚珠槽207,208的两端处。
根据上述发明,运动块主体2040在宽度,垂直和长度诸方向上的定位是由平面而不是滚珠槽207、208来完成的,因此就可以避免滚珠槽207、208的损坏。此外,由于可以不考虑滚珠槽207、208而用较大的支承力来支承,运动块主体2040就可以牢固地定位。
尤其是相对于运动件主体2040而言,在用以成形出滚珠返回通道组成件2091的型腔215a的位置,用以成形出第一至第三保持部213a~213c的型腔215c~215e的位置,以及用以成形出换向通道内周件212的型腔215f的位置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精确地确定。
[第三实施例]
图7和图8表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三实施例。
滚动导向装置301的结构包括导轨302和运动块304,运动块304为U形截面并且通过总共四列滚珠303运动地支承于导轨302,在导轨302在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垂直的两列滚珠。
导轨302是延伸的长形件,提供了矩形的截面。导轨302的左右侧面分别成形的几乎垂直的表面,并且各设有两条滚珠槽305,306,以作为滚动件的滚动槽。
运动块304是块形体,它具有很大的刚性和U形的横截面,且运动块具有主体部分3040,它包括与导轨302的上表面相对的水平部分3041,以及从水平部分3041的左右端向下延伸的一对分支部分3042,以便夹住导轨302的左右侧面。左右分支各自的内侧面是几乎垂直的表面并且成形有两条滚珠槽307,308,它们分别对应于导轨302的左右侧表面上的那对滚珠槽305,306。
用以承受导轨302和运动块主体3040之间载荷的滚珠列是由设置在四对滚珠槽305,307;306,308之间的一些滚珠303所构成,这四对滚珠槽相互对应并且分别成形在运动块主体3040和导轨302的对置的表面上。滚珠303受到一定的预载。除了滚珠外,辊子或其它类似物也都可以用作滚动元件。
滚珠槽307,308的两端都进行过冠状加工,从而提供了滚珠引导部3048,它具有一个斜面,其倾斜深度朝着滚珠槽的端部逐渐增加。滚珠引导部3048的作用是将滚珠从非加载区的换向通道310中通过逐渐对滚珠加载而使滚珠滚动进入到加载区内的滚珠槽305,307;306,308之间的部位处。
运动块主体3040的左右分支3042中设有四条滚珠返回通道309,用以供四列滚珠的循环和引导。滚珠返回通道309由直线延伸的孔构成,该孔分别与成形在运动块主体3040上的滚珠槽307、308相平行。
运动块主体3040的左右分支3042中成形有通孔3043。由树脂制成的用以形成滚珠返回通道309的返回通道成形件3091整体地连接在通孔3043中。在返回通道成形件3091中成形出上下两条滚珠返回通道309、309。
侧盖311连接到运动块主体3040的两端部上,侧盖构成了U形管形式的换向通道310,用以使位于导轨302和运动块主体3040之间的滚珠303改变方向,朝向返回通道309。侧盖311本身只构成U形管形式的整个换向通道301的外周部分310a。此外,作为换向通道内周成形元件以形成换向通道310的内周部分310b的换向通道内周件312被整体地连接在运动地主体3040的两端部上。因此,换向通道310由侧盖311和换向通过内周件312所构成。
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成形在运动块主体3040上的滚珠槽307,308的边缘处不设有用以防止滚珠303从运动块主体上散落的滚珠保持件。
此外,上述返回通道成形件309和换向通道内周件312都与运动块主体3040模制成一体。
这种整体模制是用插入模制法完成的,其中,与将要成形的树脂模制件相对应的型腔被成形在模具314的内周壁与运动块主体的3040之间,这是通过将运动块主体3040放置在模具314中而完成的;然后,向型腔中注入模制材料。
图8是一个示意图表示了在插入模制法工作期间,运动块主体3040与模具314的接合状况。
固定模314a包括贴靠在运动块主体3040的水平部分3041的下表面上的第一凸部314a1,贴靠在分支3042的垂直表面30423上的第二凸部314a2,以及压在水平部分3041的上表面上的第三凸部314a3。
第一至第三凸部314a1~314a3不必是在运动块主体3040的整个长度上连续地成形于运动块主体,这些凸部可以是不连续的成形在该运动块主体上。
活动模314c设有销314d,用以成形出滚珠返回通道309。
另外,用以成形出返回通道成形件3091的型腔315a设置在左右分支3042的通孔3043中,以及用以成形出换向通道内周件312的型腔315e分别设置在运动块主体3040的前后端处。
第一至第三凸部314a1~314a3分别支承着运动块主体3040的水平部分3041的下表面、分支部分3042的内侧面30423,以及水平部分3041的上表面。各个表面都是平面,而不是滚珠槽307,308所在的表面。因此,就确定了运动块主体3040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凸部314a1贴靠在水平部分3041的下表面上,以及通过第三凸部314a3贴靠在水平部分的上表面上,就实现了运动块主体3040在高度方向上的定位。另外,通过第二凸部314a2贴靠在左右分支3042的内侧面上,就实现了运动块主体3040在宽度方向上的定位。
在另一方面,运动块主体3040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是由固定模314a的底壁314a5和活动模314c的端壁314c1来限定,运动块主体3040在长度方向上的延伸的端壁就贴靠在上述两壁上。
在滚珠槽307,308的两端处阻断模制材料可通过接合凸部314a5,314c2来完成,这些凸部与滚珠引导部348相接合,而引导部进行过冠状加工并设置在滚珠槽307,308的两端处。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运动块主体3040在宽度、垂直和长度诸方向上的定位是由平面而不是滚珠槽307,308来完成的,因此就可以避免滚珠槽307,308的损坏或损伤。另外,运动块主体3040可被精确地定位在预定位置上。
尤其是相对于运动块主体3040而言,用以成形出滚珠返回通道成形件3091的型腔315d的位置,以及用以成形出换向通道内周件312的型腔315f的位置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精确地确定。
当模制材料在滚珠槽307,308的两端设的滚珠引导部348处被阻断时,就能够防止树脂之类的模制材料流入到滚珠槽307,308中,并且避免了滚珠槽损坏或损伤。[第四实施例]
图9至图11表示了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一第四实施例。
滚动导向装置401的结构包括导轨402和运动块404,运动块404为U形截面并且通过总共二列滚珠403运动地支承于导轨402,在导轨402的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一列滚珠。
导轨402是延伸的长形件,提供了矩形的截面。导轨402的左右侧面的上半部分都成形为锥面4021,因而随着位置愈来愈靠上,导轨上半部逐渐变窄。左右锥面4021分别成形有一条滚珠槽405,以作为滚动件的滚动槽。
运动块404是块形体,它具有很大的刚性和U形的截面。运动块具有主体部分4040,它包括与导轨402的上表面相对的水平部分4041,以及从水平部分4041的左右侧端向下延伸的一对分支部分4042,以便夹住导轨402的左右侧面。左右分支4042各自的内侧面上成形有一条滚珠槽407,它分别对应于导轨402的左右侧面上的那条滚珠槽405。左右分支405的内侧面40421设有一向外倾斜面,该向外倾斜面沿一个向下开放的方向倾斜。
用以承受导轨402和运动块主体404之间载荷的滚珠列是由设置在二对滚珠槽405,407之间的一些滚珠403所构成,这二对滚珠槽相互对应并且分别成形在运动块主体404和导轨402的对置的表面上。滚珠403受到一定的预载。除了滚珠403外,辊子或其它类似物也都可以用作滚动元件。
滚珠槽405,407的两端都进过冠状加工,以便提供滚珠引导部4048,它具有一个斜面,其倾斜深度朝着滚珠槽的端部逐渐增加。滚珠引导部4048的作用是将滚珠从非加载区的换向通道410中通过逐渐对滚珠加载而使滚珠滚动进入到加载区内的滚珠槽405,407之间的部位处。
各个滚珠403与相应滚珠槽405,407的接触点之间的连线L4有一个预定的倾斜角α4,因而L4线逐渐降低,朝向导轨402的中心。
运动块404设有二条滚珠返回通道409,用以供二列滚珠403的循环和引导。滚珠返回通道409由直线延伸的孔构成,该孔分别与成形在运动块404上的滚珠槽407相平行。左右分支4042中分别成形有一条滚珠返回通道409。
在运动块主体4040的左右分支4042的下端角的外侧面处成形出一个圆弧形的凹部4043,由树脂制成的用以形成滚珠返回通道409的管件4091整体地连接在该凹部上。管件4091连续地成形出一个覆盖住分支4042的下端底面的树脂的下端面部分4092。树脂的下端面部分4092的顶部成形有一个接合突起4092a,它接合到成形在分支4042的下端面上的接合槽4042a中。
侧盖411连接到运动块主体的4040的两端部上,侧盖构成了U形管形式的换向通道410,用以使位于导轨402和运动块主体4040之间的滚珠403改变滚动方向,朝向返回通道409。侧盖411本身只构成U形管形式的整个换向通道410的外周部分410a。此外,作为换向通道内周成形元件用以形成换向通道410的内周部分410b的换向通道内周件412被整体地连接在运动块主体4040的两端部上。因此,换向通道410由侧盖411和换向内周件412所构成。
另外,作为返回通道成形件的管件4091,以及换向通道内周件412都与运动块主体4040模制成一体。
这种整体模制是用插入模制方法完成的,其中,与将要成形的模制件相对应的型腔被成形在模具的内壁与运动块4040之间,这是通过将运动块主体4040放置在模具中而完成的;然后,向型腔中注入模制材料。
图11是一个示意图,表示了在插入模制法工作期间,运动块主体4040与模具414的接合状况。
固定模414a包括贴靠在运动块主体4040的水平部分4041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凸部414a1,以及第二凸部414a2。第二凸部414a2的侧面与左右分支4042的向外倾斜面40421紧密接触。此外,左右分支4042的各则面处成形有一个凹部4043。销414b插在该凹部4043中,用以成形出滚珠返回通道409。固定模414a成形一个阶梯部分414a3,它与凹部4043的角部相接合。用以成形出管件4091的型腔415a形成在凹部4043和销414b之间。
另外,用以成形出换向通道内周件412的型腔415b被分别形成在运动块主体4040的前后端处。
在这个实施例中,水平部分4041的上表面由第一凸部414a1支承;水平部分4041的下表面则由第二凸部414a2支承。因此,就确定了运动块4040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此外,运动块4040的分支4042的内侧面40421由第二凸部414a2的左右同来支承。因此,运动块4040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也就被确定了。
此外,第二凸部414a2的左右侧面与分支4042的内侧面40421之间以楔形方式相互配合。因此,不必担心会在滚珠槽407的内缘上产生出毛刺。
还有,运动块4040在纵向上的两端分别由固定模414a的底面414a4和活动模414c的顶壁414c沿着闭模的方向来支承,因而就确定了运动块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模具414中牢固地确定了运动块4040的位置,不会产生任何偏差。因此,在运动块4040的周围就可以精确地构造出型腔452,该型腔用来模制出形成滚珠返回通道409的管件4091。
在这个实施例中,左右分支4042的外角处形成的凹部4043的上端4043a贴靠在模具4014内壁上形成的阶梯部分414a3上,这样就能更稳定地支承住运动块4040。
在滚珠槽407的两端处阻断模制材料可通过接合凸部414a5,414c2来完成,这些凸部与滚珠引导部4048相接合,而引导部进行过冠状加工并设置在滚珠槽407的两端处。[第五实施例]
图12至图14表示了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一第五实施例。
滚动导向装置501的结构包括导轨502和运动块504,运动块504通过二列滚珠503运动地支承于导轨502,其中的一列滚珠503设置在导轨502的上表面的左右侧端中的一个侧端处,而另一列滚珠503设置在导轨502的左右侧表面上的另一侧端处。
导轨502是延伸的长形件,提供了矩形的截面。一条滚珠槽507作为滚动件的滚动槽成形在导轨502的上表面的左侧端(如图所示)。在另一方面,导轨502的右侧面的上半部分(如图所示)被成形为锥面5021,因而随着位置愈来愈靠上,侧面的上半部分逐渐向外伸出。锥面5021成形有一条滚珠槽506,以作为滚动件的滚动槽。
运动块504是块形体,它具有很大的刚性和L形的横截面。运动块具有主体部分5040,它包括与导轨502的上表面相对的水平部分5041,以及从水平部分5041的右侧端向下延伸的一个分支部分5042,因而分支5042与导轨502的右侧面相对。在水平部分5041的下表面上,成形有一条滚珠槽507,它与导轨502的上表面上形成的滚珠槽505相对应;而分支部分5042的内侧面上也成形有一条滚珠槽508,它与导轨502右侧面上的滚珠槽505相对应。
设在水平部分5041的下表面上形成的滚动槽507是被成形于水平部分5041下表面上形成的凹部50411的倾斜的上底面50412上。另外,在靠近分支5042的内侧面的下端处设有一个向内倾斜面50422,随着位置愈来愈靠下,该倾斜面50422逐渐向内延伸。滚珠槽507成形在该向内倾斜面50422上。
用以承受导轨502和运动块主体5040之间载荷的滚珠列是由设置设置在二对滚珠槽505,507;506,508之间的一些滚珠503所构成,这二列滚珠槽相互对应并且分别成形在运动块主体5040和导轨502的对置的表面上。滚珠503受到一定的预载。除了滚珠503外,辊子或其它类似物也可以用作滚动元件。
滚珠槽507,508的两端都进行过冠状加工,从而提供了滚珠引导部5048,它具有一个斜面,其斜深度朝着滚珠槽的端部逐渐增加。滚珠引导部5048的作用是将滚珠从非加载区的换向通道510中通过逐渐对滚珠加载而使滚珠滚动进入到加载区内的滚珠槽505,507;506,508之间的部位处。
对于设置在导轨502的上表面处的滚珠503而言,各滚珠503与相应滚珠槽505,507的接触点之间的连线L3设定成一个角度,因而是一条斜线,它相对于穿过滚珠中心的垂线V以一个预定的倾角α1逆时针方向倾斜。相反,对于设置在导轨502的侧面处的滚珠503而言,各滚珠503与相应滚珠槽506,508的接触点之间的连线L3设定成一个角度,因而是一条斜线,它相对于穿过滚珠503的中心的水平线H以一个预定的倾角α2顺时钟方向倾斜。
运动块504设有两条滚珠返回通道509,以供两列滚珠503的循环和引导。滚珠返回通道509由直线延伸的孔构成,该孔分别与形成在运动块504上的各滚珠槽505,506相平行。这两条滚珠返回通道509分别成形在水平部分5041的左上角处,以及分支部分5042的右下角处。
运动块主体5040的水平部分5041的左上角处成形出一个弧形的凹部5043,由树脂制成的用以形成滚珠返回通道509的第一管件5091就整体地连接在该凹部上。第一管件5091连续地成形出一个覆盖住水平部分5041的左侧面的侧面部分5093,以及一个覆盖住水平部分5041的左下表面的下表面部分5094,这两部分都是树脂制成的。
另一方面,运动块主体5040的分支部分5042的右下角处成形有一个凹部5044,由树脂制成的用以形成滚珠返回通道509的第二管件5092就整体地连接在该凹部上。第二管件5092连续地成形出一个覆盖住分支5042的外侧面的侧面部分5095,以及一个覆盖住分支5042的下端面的端面部分5096,这两部分也都是树脂制成的。
侧盖511连接到运动块主体5040的端部上,侧盖构成了U形管形式的换向通道510,以便使位于导轨502和运动块主体5040之间的滚珠503改变方向,朝向返回通道509。侧盖511本身只构成U形管形式的整个换向通道510的外周部分510a。此外,作为换向通道内周组成元件以形成换向通道510的内周部分510b的换向通道内周件512被整体地连接在运动块504的端部上。因此,换向通道510由侧盖511和换向通道内周件512所构成。
此外,运动块主体5040沿着两列滚珠503设有滚珠保持件513,以便当运动块主体5040从导轨502上拆下时防止滚珠503从运动块主体5040上散落。滚珠保持件513由树脂制成,它包括一对延伸的第一和第二保持部513a和513b,以便夹持在水平部分5041上形成的滚珠槽507的两个侧缘处;它还包括一对延伸的第三和第四保持部513c和513d,以便夹持在分支部分5042上形成的滚珠槽508的两个侧缘处。
第一保持部513a被成形为与左下表面覆盖部分5094相延续,并且与第一管件5091模制成一体;第二和第三保持部513b,513c被成形为通过一个下表面中心覆盖部分5097而相互延续,该覆盖部分5097覆盖着水平部分5041的下表面。此外,第四保持部513d被成形为与端面覆盖部分5096相延续,并且与第二管件5092模制成一体。
另一方面,在第一至第三保持部513a~513c与滚珠槽相接触的边缘处,一个平面部分547暴露在滚珠槽507,508的侧缘之间的部位旁。在插入模制法工作期间,一个用以防止模制材料流入滚珠槽507,508中的凸部贴靠在该平面部分547上。
此外,作为返回通道成形件的第一和第二管件5091,5092,作为滚珠保持件513的第一至第四保持部513a~513d,以及换向通道的内周件512,所有这些都与运动块主体5040模制成一体。
这种整体模制也是用插入模制法完成的,其中,与将要成形的模制件相对应的型腔被成形在模具的内壁和运动块主体5040之间,这是参照成形在运动块主体5040上的滚珠槽507,508的位置,通过将运动块主体5040放置在模具中而完成的;然后,向型腔中注入模制材料。
图14是一个示意图,表示了在插入模制法工作期间运动块主体5040与模具514之间的接合状况。模具的固定模514a包括贴靠在运动块主体5040的水平部分5041的下表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凸部514a1,514a2;贴靠在水平部分5041上形成的凹部的上底部分50412上的,并且与珠槽507的两个侧缘相接合的第三凸部513a3;以及与分支5042内侧面的向内倾斜面50422相接合的第四凸部514a4。
第一和第二凸部514a1,514a2不必是在运动块主体5040的整个长度上连续地成形于运动块主体,这两个凸部也可以是不连续地成形在运动块主体上。然而,第三和第四凸部514a3,514a4就必须是在滚珠槽507,508的整个长度上连续地成形于运动块主体5040上。
销514d插在水平部分5041的左上角上形成的凹部5043中,因而形成用以成形出第一管件5091的型腔515a。此外,销514d还插入在运动块主体5040的分支部分5042的外侧面处形成的凹部5044中,因而形成用以在凹部5044中成形出第二管件5092的型腔515b。
在固定模514a的内周边上还提供了一第一台阶部514a5和一第二台阶部514a6。第一台阶514a5贴靠在水平部分5041的左上角处形成的凹部5043的上端部,而第二台阶514a6贴靠在分支5042的右下角处形成的凹部5044的上端部。
用以成形出第一至第四保持部513a-513d的型腔515c-515f设置在水平部分5041和分支部分5042的内周之间。此外,用以成形出换向通道内周件512的型腔515f分别设置在运动块主体5040的前后端处。
在这个实施例中,运动块主体5040的水平部分5041的上表面由第一凸部514a1支承,而水平部分5041的下表面则由第二凸部514a2支承,因此就确定了运动块主体5040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
此外,运动块主体5040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是由第三凸部514a3,第四凸部514a4,第一台阶514a5和第二台阶514a6来确定的。
另外,通过第三和第四凸部514a3,514a4的作用,可以防止模制材料流入到运动块主体5040上形成的滚珠槽507,508中。如上所述,运动块主体5040的位置被确定在模具514中的预定位置上。
另一方面,运动块主体5040在纵向上的位置是通过固定模514a的底壁514a5和活动模514c的顶壁514c1的支承而得以确定的。
在滚珠槽507,508的两端处阻断模制材料可通过接合凸部514a8,514c2来完成,这些凸部与换向引导部548相接合,而引导部548进行过冠状加工并设置在滚珠槽507,508的两端处。
根据上述发明,运动块主体5040在宽度、垂直和纵向上的定位是由平面而不是滚珠槽507,508来完成的,因而就可以避免滚珠槽的损坏或损伤。
此外,由于模制材料在滚珠槽507,508的两端处和侧缘处都被阻断,就可以防止模制材料流入到滚珠槽507,508中。
因此,就可以不考虑滚珠槽507,508而通过较大支承力的支承作用,使运动块主体5040牢固地定位。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运动块主体在宽度、垂直和长度诸方向上的定位是由平面而不是滚珠槽来完成的,因而就可以避免滚珠槽的损坏或损伤。
此外,由于模制材料在滚珠槽的两端处和侧缘处都被阻断,就可以防止模制材料流入到滚珠槽中。
因此,就可以不考虑滚动件的滚动槽而通过较大支承力的支承作用,使运动块主体牢固地定位。
工业应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滚动导向装置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适合于用在各种滚动导向装置中的运动块,例如用在直线导向装置,滚珠键槽,滚珠衬套或类似装置中,其中的运动块通过各种滚动元件运动地装配在导轨上。本发明尤其适合中于将树脂部分整体地模制在运动块主体上。

Claims (7)

1.一种滚动导向装置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该装置包括:设有滚动件槽的导轨,具有与所述导轨上形成的所述滚动件滚动槽相对置的滚动件滚动槽的运动块,所述运动块沿着所述导轨运动地设置,以及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轨和运动块上的对置的滚动件滚动槽之间的多列滚动元件,其中,供多列滚动元件循环用的循环通道成形在所述运动块中,至少所述循环通道的一部分是由模制件构成,而所述模制件通过将运动块设置在模具中的插入模制法而与运动块主体模制成一体,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通过对所述运动块主体上的一个没有滚动件滚动槽的平面的支承,使所述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定位于模具中;
通过对所述运动块主体在纵向上的两个端面的支承,使所述运动块主体在纵向上定位;
通过在所述滚动件滚动槽的两端处和两侧边缘处阻断模制材料而防止模制材料挤入到所述滚动件滚动槽中;以及
将所述模制件与运动块主体模制成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其中,所述运动块主体包括一个沿宽度和长度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以及从所述水平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沿高度方向延伸出的一对分支部分,从而分支部分与所述导轨的侧面相对;当所述分支部分的内侧面具有倾斜面时,即该倾斜面朝着所述分支部分的伸出端延伸并且朝向导轨的侧面逐渐倾斜时,通过至少对两个分支部分的两内侧面的倾斜面和所述水平部分的下表面的支承,使所述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定位于模具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其中,所述运动块主体包括一个沿宽度和长度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以及从所述水平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沿高度方向延伸出的一对分支部分,从而分支部分与所述导轨的侧面相对;当所述分支部分的内侧面具有几乎垂直的表面时,通过至少对两个分支部分的两内面的垂直面和所述水平部分的上下表面的支承,使所述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定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其中,所述运动块主体包括一个沿宽度和长度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以及从所述水平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沿高度方向延伸出的一对分支部分,从而分支部分与所述导轨的侧面相对;当所述分支部分的内侧面具有倾斜面时,即该倾斜面朝着所述分支部分的伸出端延伸并且朝着远离所述导轨的一侧逐渐倾斜时,通过至少对两个分支部分的两内侧面的倾斜面和所述水平部分的上表面的支承,使所述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其中,所述运动块主体包括一个沿宽度和长度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以及从所述水平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处沿高度方向延伸出的一个分支部分,从而该分支部分与所述导轨的一个侧面相对;当所述分支部分的内侧面具有几乎垂直的表面或倾斜面时,即该倾斜面朝着分支部分的伸出端延伸并且朝向导轨的侧面逐渐倾斜时,通过至少对所述分支部分的内外侧面的垂直面或倾斜面和所述水平部分的上下表面的支承,使所述运动块主体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定位于模具中。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其中,通过对成形在所述运动块主体的所述滚动件滚动槽两端处的换向引导部的支承,使所述运动块主体纵向上定位于模具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其中,所述循环通道包括成形在所述运动块上的滚动件滚动槽,与所述滚动件滚动槽平行设置的滚动件返回通道,以及用以连接所述滚动件滚动槽所述滚动件返回通道的换向通道。
其中所述模制件至少构成了下述构件的其中之一:将要成形在所述滚动件滚动槽的两侧边缘处的滚动件保持件,用以形成滚动件返回通道的返回通道成形件,用以形成所述换向通道的内周件的换向通道内周导向成形件。
CN97192305A 1996-10-14 1997-10-14 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718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1161/1996 1996-10-14
JP291161/96 1996-10-14
JP29116196A JP3299455B2 (ja) 1996-10-14 1996-10-14 転がり運動案内装置の移動ブロックの成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1305A CN1211305A (zh) 1999-03-17
CN1071865C true CN1071865C (zh) 2001-09-26

Family

ID=17765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92305A Expired - Lifetime CN1071865C (zh) 1996-10-14 1997-10-14 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080351A (zh)
EP (1) EP0863324B1 (zh)
JP (1) JP3299455B2 (zh)
KR (1) KR100360323B1 (zh)
CN (1) CN1071865C (zh)
DE (1) DE69729175T2 (zh)
TW (1) TW359726B (zh)
WO (1) WO19980167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2005A (en) 1992-09-14 1994-12-13 Lawler; Shawn 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generation
JP3571911B2 (ja) * 1997-06-16 2004-09-29 Thk株式会社 直線運動案内装置
JP4062574B2 (ja) * 1999-09-07 2008-03-19 Thk株式会社 転動体連結体の製造方法
JP3420204B2 (ja) * 2000-11-17 2003-06-23 Thk株式会社 案内装置
DE10248236A1 (de) * 2002-10-16 2004-04-29 Ina-Schaeffler Kg Linearführungseinheit
EP1830080B1 (en) * 2004-12-21 2012-02-22 Thk Co., Ltd. Movement guiding device
CN100480525C (zh) * 2005-02-05 2009-04-22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滚动元保持链线性滑轨
EP2023012B1 (en) * 2006-04-28 2017-06-07 Thk Co., Ltd. Screw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CN100348353C (zh) * 2006-04-29 2007-11-14 林怡如 直线滚动导轨的滚动滑块制造方法
CN101484712B (zh) * 2006-09-29 2011-05-25 Thk株式会社 直线引导装置
TWI500858B (zh) * 2012-12-11 2015-09-21 Chieftek Prec Co Ltd 線性滑軌之滾動體保持鏈導引溝槽構造
DE102014210180A1 (de) * 2014-05-28 2015-12-03 Robert Bosch Gmbh Führungswagen mit Wälzkörperführungsteil aus einem Elastomer
JP6981746B2 (ja) * 2016-10-26 2021-12-17 日本トムソン株式会社 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448B2 (ja) * 1991-09-19 1995-03-06 テイエチケー株式会社 リニアベアリング用スライダ及びその製造法
JPH0666319A (ja) * 1992-06-19 1994-03-08 Nippon Thompson Co Ltd 転がり案内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49238B2 (ja) * 1994-01-24 2002-11-20 テイエチケー株式会社 直線案内装置
JP3412914B2 (ja) * 1994-05-20 2003-06-03 Thk株式会社 転がり案内装置および転がり案内装置の移動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US5755516A (en) * 1994-05-20 1998-05-26 Thk Co., Ltd. Rolling guid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ovable block of rolling guide apparatus
JP3301873B2 (ja) * 1994-11-18 2002-07-15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樹脂巻き部品の成形方法
JPH1047343A (ja) * 1996-08-06 1998-02-17 Thk Kk 直線案内装置のスライ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729175D1 (de) 2004-06-24
TW359726B (en) 1999-06-01
EP0863324A1 (en) 1998-09-09
EP0863324B1 (en) 2004-05-19
WO1998016755A1 (fr) 1998-04-23
KR19990072142A (ko) 1999-09-27
KR100360323B1 (ko) 2003-04-10
EP0863324A4 (en) 2000-03-01
JPH10122237A (ja) 1998-05-12
US6080351A (en) 2000-06-27
DE69729175T2 (de) 2005-05-04
JP3299455B2 (ja) 2002-07-08
CN1211305A (zh) 1999-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65C (zh) 滚动导向装置用的运动块的模制方法
CN1103877C (zh) 直线滚子导引装置
CN100340420C (zh) 机动车窗玻璃支撑结构
CN2415463Y (zh) 储放电装置的低内阻汇流结构
CN100337781C (zh) 用于焊接的物料以及焊接物件
CN1209991C (zh) 一种涂抹化妆品或养护品的端片、其制造方法及包装和涂抹器装置
CN1108459C (zh) 螺钉、螺丝刀刀头以及用于制造螺钉的顶镦冲头
CN1300911A (zh) 夹紧固定件
CN1782459A (zh) 旋转阻尼器
CN1126888C (zh) 密封构造
CN1099922C (zh) 管子的加工方法及其所用的装置
CN1845360A (zh) 电池组件及电池组
CN1825568A (zh) 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方法
CN1272697A (zh) 电池组件、电池装载器、供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692001A (zh) 用于紧固螺纹构件的设备
CN101080601A (zh) 电动式控制阀
CN1509944A (zh) 合成树脂制薄壁容器
CN1515128A (zh) 车辆用扬声器及其安装结构
CN1856384A (zh) 夹持装置
CN1990268A (zh) 固体胶棒旋出容器
CN1068825C (zh) 制造中空树脂成形体而改良的注塑成形方法
CN101057109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991169A (zh) 电气部件保护装置
CN1863641A (zh) 定位装置和具有该定位装置的夹持系统
CN1875195A (zh) 管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9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