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7231A - 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77231A
CN107177231A CN201710408005.1A CN201710408005A CN107177231A CN 107177231 A CN107177231 A CN 107177231A CN 201710408005 A CN201710408005 A CN 201710408005A CN 107177231 A CN107177231 A CN 107177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mponent
ink
photosensitive
res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080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77231B (zh
Inventor
彭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oka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ok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oka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ok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080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772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77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7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77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7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1I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curing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with UV-curing following the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2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 than those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1/107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碱溶性UV树脂、快干溶剂、UV单体、光引发剂、颜料、填料和助剂,B组分包括环氧树脂、环氧固化促进剂、慢干溶剂、填料和偶联剂;感光油墨中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比为5∶1。本发明的感光油墨,适用于玻璃或陶瓷的表面装饰,尤其是多曲面的玻璃或陶瓷,如2.5D曲面、3D曲面;表面装饰后外观效果好,图像清晰、逼真;硬度、附着力高,良率高,成本低,适于量产。

Description

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感光油墨。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感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和5G时代的来临,电子产品的机壳如果再继续使用金属,会影响到其网络信号的传送而无法适应5G网络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电子产品的前后盖材质可以选择塑胶、玻璃、陶瓷或者蓝宝石。其中,塑胶材质的电子产品从外观看比较低档,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质感越来越高的要求;蓝宝石材质的电子产品外观档次很高,但生产成本高,良率低,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因此玻璃和陶瓷成为电子产品比较适合的可选材质。
目前,电子产品上越来越多的使用曲面,如2.5D面、3D面等,曲面的表面装饰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为了解决曲面玻璃或陶瓷表面的装饰问题,目前现有技术采用以下两种工艺:1、通过将普通的PET油墨印刷在较软的自带UV胶的PET素材上,固化后,通过特制的工具将PET膜转印到曲面玻璃或陶瓷上,然后进行UV固化。2、首先将机壳全部喷涂油墨,然后采用镭雕的工艺将需要的图案雕刻出来。上述第1种工艺只能做两平行边凹而无法满足需要四面凹的玻璃,而且PET膜只能用一次,成本高,效率低,浪费很严重。第2种工艺对于电子产品前盖视窗区要大面积雕刻,生产效率低,对设备要求高;并且镭雕会产生很多有毒气体,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不好控制雕刻的深度,容易在玻璃或陶瓷上留下痕迹,造成产品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曲面玻璃或陶瓷表面装饰良率低、成本高、量产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感光油墨,包括以重量份计的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碱溶性UV树脂20~40份、快干溶剂8~20份、UV单体5~15份、光引发剂3~15份、颜料10~25份、填料15~30份和助剂0.01~1.0份;B组分包括环氧树脂20~50份、环氧固化促进剂0.5~5份、慢干溶剂10~25份、填料15~35份、偶联剂10~25份;感光油墨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3~6∶1。
进一步地,包括以重量份计的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碱溶性UV树脂22~35份、快干溶剂10~20份、UV单体5~12份、光引发剂3~12份、颜料12~22份、填料16~28份和助剂0.01~0.8份;B组分包括环氧树脂24~45份、环氧固化促进剂0.6~4.5份、慢干溶剂12~23份、填料16~33份、偶联剂12~23份;感光油墨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5∶1。
进一步地,包括以重量份计的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碱溶性UV树脂25~33份、快干溶剂12~18份、UV单体7~12份、光引发剂5~12份、颜料13~20份、填料16~25份和助剂0.02~0.6份;B组分包括环氧树脂28~42份、环氧固化促进剂0.7~3.5份、慢干溶剂14~22份、填料18~32份、偶联剂15~20份;感光油墨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5∶1。
进一步地,碱溶性UV树脂为碱溶性UV丙烯酸树脂、碱溶性UV环氧丙烯酸树脂、碱溶性UV醇酸树脂、碱溶性UV聚氨酯树脂、碱溶性UV苯乙烯马来酸树脂、碱溶性UV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碱溶性UV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10000。
进一步地,快干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甲乙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UV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二乙(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对苯基二苯甲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异丙基硫杂蒽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a,a-二甲氧基-a-苯基苯乙酮、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硫醚、2,4-二乙基硫杂蒽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颜料包括炭黑、铁黑、钛白粉、喹吖啶酮红、酞菁蓝、铋黄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填料包括滑石粉、硫酸钡、硅微粉、碳酸钙、碳酸镁、绢云母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助剂包括流平剂、分散剂、基材润湿剂和消泡剂。
进一步地,环氧树脂包括二官能团的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S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和多官能团的(甲酚)酚醛环氧树脂、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醚、海因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环氧固化促进剂包括咪唑、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苄胺、三乙醇胺、K54、异丙醇铝、三苯基膦、季铵盐、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慢干溶剂包括DBE、异氟尔酮、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丙酮醇、DMSO、丙二醇、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偶联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磷酸酯偶联剂、硼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感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碱溶性UV树脂、快干溶剂、UV单体、光引发剂、颜料、填料和助剂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所述组分A;将所述环氧树脂、环氧固化促进剂、慢干溶剂、填料和偶联剂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所述组分B;(2)将组分A、组分B按照比例混合,得到感光油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感光油墨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感光油墨,适用于玻璃或陶瓷的表面装饰,尤其是多曲面的玻璃或陶瓷,如2.5D曲面、3D曲面;表面装饰后外观效果好,硬度、附着力高,良率高,成本低,适于量产。
2、本发明的感光油墨中,碱溶性UV树脂、UV单体和光引发剂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提供优异的UV固化效果,保证碱水显影时有清晰、逼真的图像呈现,使视窗图形或装饰图形与设计的图形完全一致,从而保证了电子产品的外观装饰效果。
3、本发明的感光油墨中,碱溶性UV树脂与环氧树脂、环氧固化促进剂、偶联剂产生协同作用,涂覆后一起固化,并与UV固化体系形成互穿的网络结构,使上述感光油墨的涂层能耐200℃以上的高温,在玻璃或陶瓷上可以达到5B的附着力,同时保证耐化性和耐盐雾的要求。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光油墨,包括以重量份计的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碱溶性UV树脂20~40份、快干溶剂8~20份、UV单体5~15份、光引发剂3~15份、颜料10~25份、填料15~30份和助剂0.01~1.0份;B组分包括环氧树脂20~50份、环氧固化促进剂0.5~5份、慢干溶剂10~25份、填料15~35份、偶联剂10~25份;上述感光油墨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3~6∶1。
本发明提供的感光油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感光油墨,适用于玻璃或陶瓷的表面装饰,尤其是多曲面的玻璃或陶瓷,如2.5D曲面、3D曲面;表面装饰后外观效果好,硬度、附着力高,良率高,成本低,适于量产。本发明的感光油墨中,碱溶性UV树脂、UV单体和光引发剂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提供优异的UV固化效果,保证碱水显影时有清晰、逼真的图像呈现,使视窗图形或装饰图形与设计的图形完全一致,从而保证了电子产品的外观装饰效果。本发明的感光油墨中,碱溶性UV树脂与环氧树脂、环氧固化促进剂、偶联剂产生协同作用,涂覆后一起固化,并与UV固化体系形成互穿的网络结构,使上述感光油墨的涂层能耐200℃以上的高温,在玻璃或陶瓷上可以达到5B的附着力,同时保证耐化性和耐盐雾的要求。
上述感光油墨中,主树脂为碱溶性UV树脂,不仅能够提供合适的感光油墨生产、使用性,而且还决定着感光油墨的分辨率,直接影响到所生产的曲面玻璃或陶瓷产品的良率。另外,碱溶性UV树脂既可以UV固化,又可以与固化剂中的环氧树脂进行交联,将两种固化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提高油墨的交联密度,使油墨具有优异的性能。
上述感光油墨中,碱溶性UV树脂、UV单体、光引发剂作为UV固化时的成膜物质,提供低UV能量状况下较快的固化速度,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有优异的分辨率(可达到5μ),使形成的图形形象逼真。
上述感光油墨中,环氧树脂、环氧固化促进剂、偶联剂与主体的碱溶性UV树脂一起交联固化,能够形成一种互穿网络结构,使感光油墨的涂层表面硬度可以达到4H,附着力达到5B。其性能指标与平板印刷的玻璃或陶瓷油墨相当,完全可以满足电子产品对装饰油墨的要求;而且其做出的图形与设计图形的一致性方面、生产良率和效率方面、综合成本方面比常规工艺更胜一筹。
优选的,上述的感光油墨包括以重量份计的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碱溶性UV树脂22~35份、快干溶剂10~20份、UV单体5~12份、光引发剂3~12份、颜料12~22份、填料16~28份和助剂0.01~0.8份;B组分包括环氧树脂24~45份、环氧固化促进剂0.6~4.5份、慢干溶剂12~23份、填料16~33份、偶联剂12~23份;感光油墨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5∶1。采用上述各组分配比,能够提高感光油墨的固化速度和分辨率,提高生产效率并使图形形象更加逼真。
优选的,上述的感光油墨包括以重量份计的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碱溶性UV树脂25~33份、快干溶剂12~18份、UV单体7~12份、光引发剂5~12份、颜料13~20份、填料16~25份和助剂0.02~0.6份;B组分包括环氧树脂28~42份、环氧固化促进剂0.7~3.5份、慢干溶剂14~22份、填料18~32份、偶联剂15~20份;感光油墨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5∶1。采用上述各组分配比,感光油墨交联固化能力好,能够提高涂层的硬度和附着力。
优选的,碱溶性UV树脂为碱溶性UV丙烯酸树脂、碱溶性UV环氧丙烯酸树脂、碱溶性UV醇酸树脂、碱溶性UV聚氨酯树脂、碱溶性UV苯乙烯马来酸树脂、碱溶性UV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碱溶性UV树脂是上述感光油墨的主体树脂,选择的上述几种碱溶性UV树脂与UV单体、光引发剂作为UV固化时的成膜物质,提供更低的UV能量状况下较快的固化速度,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有优异的分辨率(可达到5μ),使形成的图形形象逼真;能够与环氧树脂、环氧固化促进剂、偶联剂更好地交联固化,使感光油墨涂层的表面硬度和附着力都大大增加。
优选的,碱溶性UV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10000。当碱溶性UV树脂的分子量超过10000时,碱水显影很容易出现残留;并且在油墨生产过程中,油墨在三辊机上容易干,不好清洗,喷涂后,流平不好。当碱溶性UV树脂的分子量小于1000时,树脂的软化点低,表干时会出现粘手的现象,导致在曝光时油墨容易粘附底片,使底片报废;另外油墨生产时,粘性差,研磨时不粘辊筒,无法研磨。因此,本发明的感光油墨中多使用分子量适中的碱溶性UV树脂,它与填料配合可以得到很好的表干效果,使图像从底片转移到感光油墨上时不会粘附底片。
优选的,快干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甲乙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的,快干溶剂为异丙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采用上述快干溶剂,能够提高感光油墨的表干速度,降低热能量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UV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二乙(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的,UV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选择上述UV单体,与碱溶性UV树脂、光引发剂协同作用,能够提供更好的UV固化效果,保证碱水显影的清晰度。
优选的,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对苯基二苯甲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异丙基硫杂蒽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硫醚、2,4-二乙基硫杂蒽酮中的一种或几种。采用上述的光引发剂,能够提高UV固化速度和交联密度,使感光油墨具有更加优异的光固化性能。
优选的,颜料包括炭黑、铁黑、钛白粉、喹吖啶酮红、酞菁蓝、铋黄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填料包括滑石粉、硫酸钡、硅微粉、碳酸钙、碳酸镁、绢云母中的一种或几种。采用上述的填料,能够改善油墨的表干速度,提高油墨的硬度和耐化性,使油墨具有更加平衡的综合性能。
优选的,助剂包括流平剂、分散剂、基材润湿剂和消泡剂。
优选的,环氧树脂包括二官能团的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S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和多官能团的(甲酚)酚醛环氧树脂、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醚、海因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环氧树脂选择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的搭配,这样能够使固化后的涂层柔韧性和硬度达到合理的平衡。
优选的,环氧固化促进剂包括咪唑、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苄胺、三乙醇胺、K54、异丙醇铝、三苯基膦、季铵盐、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环氧固化促进剂在80℃以下安定、在120℃以上会迅速促进环氧树脂与羧基反应的物质,这样既能保证油墨在表干时不会发生交联,影响显影性,又能在温度较高时快速促进环氧树脂和羧基的反应。
优选的,偶联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磷酸酯偶联剂、硼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偶联剂在油墨显影前相对安定,显影后的高温固化段能够参与固化反应,同时对玻璃或陶瓷有较好的附着力。
采用上述的环氧树脂、环氧固化促进剂与碱溶性UV树脂、偶联剂协同作用,一起固化,能够更好地与UV固化体系形成互穿的网络结构,使油墨更加耐高温,同时提高感光油墨在玻璃或陶瓷上的附着力,提高耐化性和耐盐雾的性能。
优选的,慢干溶剂包括DBE、异氟尔酮、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丙酮醇、DMSO、丙二醇、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慢干溶剂因为挥发速度较慢,在油墨研磨过程中,防止油墨在三辊机上出现早干现象,避免在研磨过程中在辊筒上干粉化,细度研磨不到位,影响生产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感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碱溶性UV树脂、快干溶剂、UV单体、光引发剂、颜料、填料和助剂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组分A;将环氧树脂、环氧固化促进剂、慢干溶剂、填料和偶联剂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组分B;(2)将组分A、组分B按照比例混合,得到感光油墨。上述感光油墨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良率高,成本低,适合量产,制备得到的感光油墨适用于玻璃、陶瓷的表面装饰,尤其是多曲面的表面装饰。
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各组分混合时采用边搅拌边混合的方式,搅拌机的转速为500~1000转/分钟,混合均匀后,再用2000~3000转/分钟的转速分散15~30分钟。研磨使用三辊机,研磨的细度要求为≤5μ。将A组分与B组分按照重量比5∶1的比例混合,即得到感光油墨。将组分混合均匀并研磨,使上述感光油墨在用稀释剂稀释后,更容易喷涂,减少油墨的颗粒状物质,也更容易流平,改善外观装饰效果,提高油墨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感光油墨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尤其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多曲面表面装饰。本发明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IPAD、笔记本。
优选的,上述的应用方法为:将感光油墨用稀释剂稀释并搅拌均匀,过滤后喷涂、烘烤,UV固化后碱水显影;再喷涂第二层,同第一次喷涂的方法。应用方法简单,稀释后直接喷涂,烘烤、UV固化并碱水显影,固化快,良率高,成本低,适合于量产。
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物料和仪器均为市售。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感光油墨,A组分和B组分的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中感光油墨的组成
上述感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如下:搅拌机的转速为800转/分钟,边搅拌边依次加入表1中A组分中的物料,混合均匀后,再用2500转/分钟的转速分散25分钟,然后在三辊机上研磨到细度≤5μ;搅拌机的转速为800转/分钟,边搅拌边依次加入表1中B组分中的物料,混合均匀后,再用2500转/分钟的转速分散25分钟,然后在三辊机上研磨到细度≤5μ;将上述A组分与B组分按照5∶1的重量比混合,即得到感光油墨。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感光油墨,A组分和B组分的组成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2中感光油墨的组成
上述感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感光油墨,A组分和B组分的组成如表3所示。
表3 实施例3中感光油墨的组成
上述感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感光油墨,A组分和B组分的组成如表4所示。
表4 实施例4中感光油墨的组成
上述感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将实施例1~4的感光油墨分别用浓度为80%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稀释,搅拌均匀,用400目网过滤后喷涂在3D曲面的玻璃上。喷涂第一层后,80℃烘烤10min,用800mJ/cm2的UV能量固化,再用浓度为1%的碳酸钠溶液显影,180℃高温固化10min;然后喷涂第二层,步骤同上述喷涂第一层的方法,显影后180℃高温固化40min,得到的两层干膜厚度为16~18μ的产品。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的油墨主剂组分如表5所示。
表5 对比例1中油墨的主剂组分
主剂组分 重量份数
双酚F环氧树脂 12
酚醛环氧树脂 10
双酚S环氧树脂 13
异氟尔酮 10
DBE 5
分散剂 4.5
流平剂 0.3
消泡剂 0.2
炭黑 13
硫酸钡 32
对比例1提供的油墨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搅拌机中边搅拌边依次加入表5中的各组分,搅拌转速为1200转/分钟,混合均匀后,再用25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散25min左右;在三辊机上研磨到细度≤5μ,即得到对比例1的油墨。
上述油墨的固化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2-乙基-4-甲基咪唑90份、DBE10份,将两者混合分散,溶解完全。使用对比例1的油墨喷涂前,将研磨后的主剂组分和固化剂按照重量比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加入5%的丙二醇甲醚调整粘度,对已经经过热弯和前处理的3D玻璃进行喷涂。喷涂后180℃固化40分钟,冷却,再重复喷涂一层油墨,固化、冷却同上所述,最后镭雕,得到装饰后的产品。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的油墨主剂组分如表6所示。
表6 对比例2油墨的主剂组分
对比例2提供的油墨的制备方法如下:
对比例2提供的油墨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搅拌机中边搅拌边依次加入表6中的各组分,搅拌转速为1200转/分钟,混合均匀后,再用25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散25min左右;在三辊机上研磨到细度≤5μ,即得到对比例2的油墨。
上述油墨的固化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10份,使用对比例2的油墨前,将研磨后的主剂组分和固化剂按照重量比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加入3%的异氟尔酮调整粘度。将上述加入固化剂之后得到的油墨印刷在PET膜上,在120℃固化30~40分钟,冷却后通过滚轮将PET膜热压在已经经过热弯和前处理的3D玻璃上并固化,即得到装饰后的产品。
以上对比例1、2中提供的油墨配比及使用方法为市场上常用的3D玻璃表面装饰用油墨的基本配比及油墨使用方法。
对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得到的产品进行表面油墨的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参照国家标准:铅笔硬度测试标准参照GB/T6739-2006、附着力测试标准参照GB/T6739-2006、水煮测试标准参照GB/T1733(乙法)、QUV测试标准参照GB/T23987-2009、耐化妆品测试标准参照GB/T1766、高温高湿测试标准参照GB/1740、耐酸测试标准参照GB1785-79、耐溶剂测试标准参照GB/T1733(甲法)、耐盐雾测试标准参照GB1771-79。测试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所得产品油墨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7可见,实施例1~4中制备得到的产品上油墨的综合性能与对比例中所得结果相比更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感光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计的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碱溶性UV树脂20~40份、快干溶剂8~20份、UV单体5~15份、光引发剂3~15份、颜料10~25份、填料15~30份和助剂0.01~1.0份;
所述B组分包括环氧树脂20~50份、环氧固化促进剂0.5~5份、慢干溶剂10~25份、填料15~35份、偶联剂10~25份;
所述感光油墨中,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比为3~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计的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碱溶性UV树脂22~35份、快干溶剂10~20份、UV单体5~12份、光引发剂3~12份、颜料12~22份、填料16~28份和助剂0.01~0.8份;
所述B组分包括环氧树脂24~45份、环氧固化促进剂0.6~4.5份、慢干溶剂12~23份、填料16~33份、偶联剂12~23份;
所述感光油墨中,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比为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计的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碱溶性UV树脂25~33份、快干溶剂12~18份、UV单体7~12份、光引发剂5~12份、颜料13~20份、填料16~25份和助剂0.02~0.6份;
所述B组分包括环氧树脂28~42份、环氧固化促进剂0.7~3.5份、慢干溶剂14~22份、填料18~32份、偶联剂15~20份;
所述感光油墨中,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比为5∶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油墨,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溶性UV树脂为碱溶性UV丙烯酸树脂、碱溶性UV环氧丙烯酸树脂、碱溶性UV醇酸树脂、碱溶性UV聚氨酯树脂、碱溶性UV苯乙烯马来酸树脂、碱溶性UV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所述碱溶性UV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1000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油墨,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干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甲乙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所述UV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二乙(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对苯基二苯甲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异丙基硫杂蒽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a,a-二甲氧基-a-苯基苯乙酮、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硫醚、2,4-二乙基硫杂蒽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油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颜料包括炭黑、铁黑、钛白粉、喹吖啶酮红、酞菁蓝、铋黄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所述填料包括滑石粉、硫酸钡、硅微粉、碳酸钙、碳酸镁、绢云母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所述助剂包括流平剂、分散剂、基材润湿剂和消泡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油墨,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氧树脂包括二官能团的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S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和多官能团的(甲酚)酚醛环氧树脂、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醚、海因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所述环氧固化促进剂包括咪唑、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苄胺、三乙醇胺、K54、异丙醇铝、三苯基膦、季铵盐、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油墨,其特征在于,
所述慢干溶剂包括DBE、异氟尔酮、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丙酮醇、DMSO、丙二醇、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所述偶联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磷酸酯偶联剂、硼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9.一种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碱溶性UV树脂、快干溶剂、UV单体、光引发剂、颜料、填料和助剂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所述组分A;将所述环氧树脂、环氧固化促进剂、慢干溶剂、填料和偶联剂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所述组分B;
(2)将所述组分A、所述组分B按照比例混合,得到所述感光油墨。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油墨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感光油墨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CN201710408005.1A 2017-06-02 2017-06-02 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71772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8005.1A CN107177231B (zh) 2017-06-02 2017-06-02 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8005.1A CN107177231B (zh) 2017-06-02 2017-06-02 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7231A true CN107177231A (zh) 2017-09-19
CN107177231B CN107177231B (zh) 2020-12-22

Family

ID=59836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08005.1A Active CN107177231B (zh) 2017-06-02 2017-06-02 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7723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9552A (zh) * 2017-10-30 2018-01-26 赵金泉 温变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防伪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2713A (zh) * 2017-10-09 2018-02-23 广东高仕电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pcb的双组份液态感光白色阻焊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2415A (zh) * 2018-01-10 2018-06-22 东莞智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v感光水性pcb线路保护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67974A (zh) * 2018-10-31 2019-03-15 深圳市格莱特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3d曲面屏的感光墨水、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504165A (zh) * 2018-12-26 2019-03-22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色阳极氧化和耐cnc的油墨及其应用
CN109575676A (zh) * 2018-12-27 2019-04-05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3d玻璃的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感光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1712057A (zh) * 2020-07-02 2020-09-25 江西景旺精密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pcb内层加工方法
CN111909630A (zh) * 2020-07-17 2020-11-10 江苏伊诺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涂高粘双面胶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9875A (zh) * 1997-05-15 1998-11-25 大东商事株式会社 含紫外反应聚合粘合剂的液态光聚合的焊接掩模组合物
CN101717599A (zh) * 2009-12-27 2010-06-02 浙江桐乡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液态感光阻焊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3757A (zh) * 2009-07-25 2011-02-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改性碱溶性光敏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油墨组合物
CN104710871A (zh) * 2014-05-28 2015-06-17 广东丹邦科技有限公司 Fpc用碱显影感光阻焊油墨、制备方法、用途及产品
CN106398386A (zh) * 2016-08-31 2017-02-15 江门市阪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led曝光机用阻焊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9875A (zh) * 1997-05-15 1998-11-25 大东商事株式会社 含紫外反应聚合粘合剂的液态光聚合的焊接掩模组合物
CN101963757A (zh) * 2009-07-25 2011-02-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改性碱溶性光敏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油墨组合物
CN101717599A (zh) * 2009-12-27 2010-06-02 浙江桐乡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液态感光阻焊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0871A (zh) * 2014-05-28 2015-06-17 广东丹邦科技有限公司 Fpc用碱显影感光阻焊油墨、制备方法、用途及产品
CN106398386A (zh) * 2016-08-31 2017-02-15 江门市阪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led曝光机用阻焊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2713A (zh) * 2017-10-09 2018-02-23 广东高仕电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pcb的双组份液态感光白色阻焊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29552A (zh) * 2017-10-30 2018-01-26 赵金泉 温变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防伪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2415A (zh) * 2018-01-10 2018-06-22 东莞智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v感光水性pcb线路保护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2415B (zh) * 2018-01-10 2021-02-05 东莞智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v感光水性pcb线路保护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67974A (zh) * 2018-10-31 2019-03-15 深圳市格莱特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3d曲面屏的感光墨水、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467974B (zh) * 2018-10-31 2021-10-01 深圳市格莱特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3d曲面屏的感光墨水、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504165A (zh) * 2018-12-26 2019-03-22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色阳极氧化和耐cnc的油墨及其应用
CN109575676A (zh) * 2018-12-27 2019-04-05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3d玻璃的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感光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1712057A (zh) * 2020-07-02 2020-09-25 江西景旺精密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pcb内层加工方法
CN111712057B (zh) * 2020-07-02 2023-05-30 江西景旺精密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pcb内层加工方法
CN111909630A (zh) * 2020-07-17 2020-11-10 江苏伊诺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涂高粘双面胶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7231B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7231A (zh) 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62405B (zh) 盖板玻璃基材用led光固化无溶剂型感光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69877C (zh) 含多uv交联反应基的分枝状结构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5259737B (zh) 一种盖板玻璃基材转印处理方法
CN102181192A (zh) 双重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5683A (zh) 一体化触控触摸屏保护用耐酸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8544A (zh) 一种形成柔性仿大理石饰面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789B (zh) 一种用于转印膜的阳离子光固化涂料
CN104817880A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抗阳极遮蔽保护油墨
CN109575676B (zh) 用于3d玻璃的感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感光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6833247A (zh) 一种环保型氟碳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9507A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树脂组合物及其作为阻焊剂的应用
CN103045014A (zh) 自干感光抗酸蚀抗电镀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43961A (zh) 显示屏加工用水性可剥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9461A (zh) 一种uv胶印金属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6927A (zh) 一种水转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8942A (zh) 一种led固化的水转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6228B (zh) 水性底漆配套uv辐射固化涂料及生产、使用方法
CN108373650A (zh) 一种水性pet丝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6727A (zh) 一种印刷工艺
CN104910758A (zh) 一种高强度抗菌性紫外光固化涂料
CN106753073B (zh) 一种高韧性环保型可剥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4752A (zh) 热固化的手机按键面板专用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2285A (zh) 一种环保型电化铝用水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2308B (zh) 石材表面晶化uv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10600 No. 777 North Third Ring Road, Ningx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nan Matsui new materials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410600 No. 777 North Third Ring Road, Ningx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nan Sokan New Material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Peng Zhong

Inventor after: Jiu Peikai

Inventor after: Li Yuliang

Inventor after: Wang Weiguo

Inventor after: Yang Bo

Inventor after: Lv Guoqiang

Inventor after: Wu Song

Inventor after: Liu Jianfu

Inventor after: Zou Wenbo

Inventor before: Peng Zh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